台灣,香港受到大陸網路流行語的影響有多少?

網路語譬如:暖男,高大上,屌絲,男默女淚等等。。。在台灣或香港是非能夠被明白?

相反的,還有多少大陸網路流行語是受到台灣香港的影響?

相關問題中國大陸地區的流行語和措辭方式對於其他華語地區(港澳台,新馬等)有影響力嗎? - 知乎


謝邀唷~
嗯... 首先,因為沒有在大陸生活,我很難釐清哪些詞語是"網路用語",或其實在大陸一般民眾溝通也會用到。再來,中港台三地固然有語言跟文化上的使用不同,但也難去釐清哪些語詞是台灣先用然後香港拿去用、或是大陸先用台灣拿來用。但我還是盡力列幾項來說說。
題主所說的暖男、高大上、屌絲、男默女淚我身邊的台灣人是找不到一個可以理解的。以我幾乎拋棄FB,轉用微博知乎上癮者而言,還是要查查甚麼是男默女淚、圖樣圖森破等詞意。由於港台習慣使用的社交連繫跟娛樂網路還是以FB、Line、youtube為大宗,所以在台灣日常溝通,很少有人懂大陸的網路流行語。
舉例:「也是醉了」、「哭暈在廁所」「說了都是淚」、「白富美」、「高富帥」、「暖男」,這種表感受的形容詞、表形象的名詞,三地的人都能大概猜出意思,但感受上一定不像發源地大陸那麼精準;「泥馬」、「臥草」這種諧音類的,台灣人可能可以從對話語境中猜出意思,香港人就不一定了,因為他們比較喜歡"屌西"、"傻撚"。總之語言、用字不同;LZ、大V、KJ、QJ,「去年買了個錶」也沒見台灣人用過,因為台灣標音是用注音符號ㄅㄆㄇ滴~ 這種拼音中文梗台灣人不可能一開始就懂。還有「親」、「麼麼噠」,「綠茶婊」、「白蓮花」、「作」也沒聽過人講,我講了也沒人懂;至於有背景有典故的像「翔」、「挖掘機哪家強」、「那麼問題來了」這種就更不可能讓台灣人意會啦。
上文的網路用語,看來台灣人能理解的不多,可是有些我無法確定是否為網路用語,但這幾年逐漸在台灣普及的對岸用語有:平台、糾結、到位...一時只想到這三個,在台灣已經用得非常自然,甚至我想不起在這些詞彙出現之前,我們是用甚麼詞彙來表達這些意思的。有次跟朋友講到糾結,我說:之前我們到底怎麼表達糾結的啊? 咦~還真想不到,就應該是「想個老半天」、「猶豫不決」吧。
反過來說,大部分連音表達的詞彙,應該是台灣影響大陸:男票、女票、醬紫、我造了、嫑(表)打我、釀(那樣)、醬(這樣)...等等;還有「控」,台灣很多日常用字都還有日語遺跡,所以我想甚麼甚麼控應該是日本留在台灣然後飄到對岸的。香港影響大陸的,最近紅的應該是「我有特殊的XX技巧」吧,還有「曬恩愛」。「曬」用做"攤在公眾面前炫耀"之意,我最早是在香港的八卦雜誌看到的;還有就是「不開森」了吧。
至於大大、吐槽、惡搞,台灣大陸都有用,可是意思似乎都有那麼點不同,也不可考到底是從哪裡發源的了,但至少這三個詞,我十年前在用PTT時就很常見了。(PTT所謂大大應該比較接近大V,所以看到習大大... 總覺得有點把領導人放低了)

偏個題,我覺得大陸的網路用語生成有一點要算是拜微博所賜,因為weibo post有字數限制啊~ 但FB沒有,PTT、高登等港台論壇也都沒有。由於字數限制,得用最精簡的詞彙達意,就出現了像「男默女淚」、「細思極恐」、「累覺不愛」、「人艱不拆」之類的超言簡意賅的網路詞了。

最後來個三地用語對照 順序為 台中港
靠杯--臥草--屌d?u~
魯蛇--屌絲--毒撚
幹--日、肏--屌
鄉民--網友--花生友 (有聚集趕湊熱鬧的意思)
觀戰--圍觀--食花生
工具人、駝獸--備胎--觀音兵
酷炫喔、suai(帥不捲舌,用力念出來最好還噴點口水、諷刺用)--沙馬特--MK(源自旺角Mong Kok,因為那邊很多,你們懂的,打扮特立獨行的型男靚女嘛)
正義魔人--聖母--(謝謝知友提供)道德撚

有想到再補充,總之,大陸的不管網路還是日常用語,對台港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原因... 就醬囉,懂?

知友王政在討論裡提到233,這很有趣。233似乎是來自大陸某論壇表情符號數字,台灣不可能有人懂。但台灣也有招:e04 在鍵盤上跟e04對照的注音符號剛好是ㄍㄢˋ 幹 凸^-^凸


台灣人也用「蛤」這個字


去年去木柵動物園看羊駝的時候,聽見身邊一群萌萌噠小朋友大喊「草泥馬」的時候,我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後來有次打車,不知道怎麼聊到這個,司機還一本正經地跟我說:這種動物的學名就是草泥馬,台灣人一直這麼叫。當時我的內心已然是崩潰的。

一般的網路流行詞,什麼男神、女神、高富帥、白富美、放棄治療、醉了這類說人話的流行語,台灣同學都是能理解的。這幾個詞都是我見我同學用過的。特別是「土豪」這個詞……他們也很愛用……
梗比較深的,他們就不一定懂了。也是我剛到台灣不久,某次,一個混微博的同學,非常認真地、帶著求教的眼神,問我說:屌絲是什麼意思?
當時,我的內心,也差不多要崩潰了……

總結:從字面上就能看出意思的流行語,台灣同學都是能看得懂的,用不用是個人習慣了。比較深奧一些的詞,如果不混大陸網站,基本上是不知道的。另外,比較特殊的,有些萌屬性的詞,比如「草泥馬」,接受度意外的高……=______=


懂這個哏嗎?
Get得到呢個point嗎?


中學遇到一個台灣同學,給我一本《火星文基測》,才知道當時的好多網路用語都是從對岸傳過來的。。現在也經常關注台灣的社交媒體,感覺對岸的梗是越來越難懂了。


在lol圈裡,台灣全盤接受大陸lol圈的各種梗、選手外號等。比如打野選手clearlove=明凱=廠長=暗凱(這個外號誕生沒幾天,已經被學去)


記得在facebook上跟台灣同學討(si)論(bi),對他的意見表示不屑,習慣性地打了一個「呵呵」。結果他跟我說,你造嗎,「呵呵」醬紫的詞是不好的意思,不能隨便亂用的噢~

於是立馬又回了一個「呵呵」,然後被拉黑了-_-#


上班摸魚順手答~~
作為一個有台灣室友和香港男票的人,我的感覺是,常見的他們能夠明白意思,但日常對話很少聽見他們這樣講。我聽過他們用的有男神女神,高大上等等。DS之類的詞許多人也是懂意思的,但從沒聽他們用過。至於另一些植根大陸網路文化更深的詞,比如「男默女淚」,「人艱不拆」,「查水表」,他們基本就茫然了。
有趣的是他們是了解到這些詞的渠道。
由於社交網路的集聚性,香港年輕人第一次聽到這些詞,很少是通過新浪微博等這些網路熱詞真正的來源地——畢竟臉書才是主流中的主流。在港的大陸人當然是重要來源,但大陸綜藝節目的潛移默化也是功不可沒。我深深深深懷疑芒果台已經負擔起了大陸文化輸出的重任。在香港念書的時候,圖書館裡轉一溜可以看到無數電腦屏幕半邊論文,半邊《爸爸去哪兒》。和香港同事一起出差,她每天回到酒店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調到湖南台。和男票每周一起看我是歌手算是保留節目。坐港鐵去上班的時候隨便一瞥看到旁邊人手機屏幕上正播到陳姓小籠女魔性的笑腿一軟也不只一回。
坦率講,香港近幾年幾乎沒有真正製作精良的綜藝節目。不要說出口大陸,自己地方上都被大陸節目壓過一頭。我小時候普遍大家普遍追著港台節目看,如今已經形成有趣的反轉。
綜上,他們比較了解的通常是那些會電視媒體口語二次傳播的網路熱詞。真正需要網路語言背景去理解的部分,他們就知之甚少了。


在和台灣同學聊天時很自然地說了句「我最近要吃土了′д` //」
突然想到他們可能不懂吃土是啥意思,於是解釋了一下@¥$...
沒想到灣灣同學說 「我們很久以前就有說吃土了」 ˊ_&>ˋ

中華語言果然博大精深,同根同源 ˊ_&>ˋ


「小三」成功登陸香港語言系統。


15年底補一個?今天辦公室的人左一句小鮮肉右一句小鮮肉,我他喵也是醉了?
作為在香港工作的大陸人,在iPhone剛出金色那會兒,身邊一群搶iPhone的香港同事左一句「土豪金」右一句「土豪金」,讓我十分驚訝,要知道他們不可能懂「土豪劣紳」這玩意啊。

好玩的很,另外在香港意外被使用的還有「小三」和「男神」。

當然,「X到沒有朋友」則是我在國內網路看到的香港熱詞。

我覺得這幾年國內的網路用語產生得很快,而且非常有趣,由早年的「正龍拍虎」到現在的「獻上我的膝蓋」等等,國內網友的智慧,以及在細縫中生存的生命力,還是讓我很自豪的。

蟲合!蟲合!蟲合!


感覺這種影響還是不小的,我身邊不是很認同內地文化的香港同事也知道土豪,躺著都中槍這樣的詞。不過我講到這些是內地網路用語時,他很詫異。


我認為香港很少受影響。
因為除了我這樣在內地工作的港人,一般港人很少會接觸內地社交網站、媒體網站。
另外粵語和普通話也是一道屏障,普通話諧音詞彙在粵語中可能完全想不到關連性,相反亦然。例如香港網路流行語「硬膠」,非粵語人或難以理解,其實它是粵語粗口「戇鳩」的諧音,也寫作「on9」。


從台灣到大陸的
囧。
惡搞,貌似是日文的KUSO,傳到台灣變成「惡搞」,然後再傳到大陸。
大大,不知道這個是不是,我上網也算久了,當年大陸網路基本沒人用這個詞,0809年左右玩魔獸世界台服,發現台灣人經常用這個詞,不知道他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是一種尊稱,類似於「高玩」。或者對幫助過自己的人,都可以說「謝謝大大」。過了幾年,大陸這邊也貌似很多人用,意思是各個領域比較厲害的人。貌似現在又比較少人用了,現在專用於習大大?


說一個沒人說過的
「Hi aunt」
意思是問候別人母親


去年和一票台灣男生聯誼。準備互加微信的時候,一男生給我一朋友掃他的二維碼,我朋友說「你頭像好萌丫!」那台灣男生有點驚慌「阿!蒙阿!那我擦擦」然後揮起他的衣袖搓了幾搓手機屏說「給,還蒙嗎?」
醬~


起碼時效性還挺高,這是這兩天的台灣某政論節目,已經開始使用「洪荒之力」了。


「小三」。聽到我幾個台灣朋友興致勃勃冒出這個詞有種時空穿越質感。
還有其他的,想到在補充。


高登上也在用「樓主」這個詞


回答一下吧。去年跟一個台灣學生合作,剛開始還刻意迴避網路辭彙怕他聽不懂。結果他一聊天滿嘴都是「高大上」「醉了」「蛋疼」這些辭彙,「重要的事情講三遍」都會,我剛開始很詫異,後來意識到現在已經到了大陸文化反輸出到台灣的時代了。想當年大陸人都看港台電視劇,港台綜藝節目,而如今的的確確已經反了過來。國內各大衛視的綜藝節目都在YouTube有官方頻道,港台民眾觀看起來甚是容易,而且綜藝節目里經常使用網路流行語,可能也是傳播的一種途徑吧。


推薦閱讀:

慂懃這個詞怎麼解釋 ?
同性戀覺得他們和異性戀沒有區別,為什麼有「高調宣布出櫃自豪」的?會不會因為很酷所以導致部分人去嘗試?
有哪些現代用語是來自佛語的?
為什麼八大菜系中除了魯菜之外都在中國的南方?
中國幾本主要文化雜誌各有什麼特色?

TAG:香港 | 文化 | 台灣 | 大陸 | 網路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