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不喜歡我國傳統劇種,例如京劇、越劇,是因為現代人欣賞能力弱,審美退化嗎?


我來說一個朋友跟我講過的故事吧,也許會很好理解這個問題。
我的這位朋友是一個世界史方面的牛人,很注重體驗各種不同的生活。我們有一個共同喜愛的宗教學老師有一次給了他一個建議,就是一定要去田間地頭體驗一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於是這個朋友就跑到了河北省望都縣的一個老農家裡去體驗生活咯。
就像一個普通農民一樣,他忙完了一天的農活兒,渾身臭汗。吃完了農家飯以後,他便躺在了農村的大通鋪上。
這個朋友家世還蠻不錯,平時也很少受苦,可想而知這一天的勞作對他來說是多麼的累。
就在他躺在大通鋪上準備好要放鬆一下極度疲憊的身軀的時候,旁邊一個老農拿出來錄音機,放起了河北梆子。
對於我們新一代年輕人來說,河北梆子其實是很難接受的,什麼花為媒,什麼什麼什麼的,真的完全無感,完全不曉得再唱些什麼。
可是此時體驗了一天農村生活的這位朋友突然從這之前從沒認真聽過的東西里聽到了新的東西!以前有如噪音的河北梆子似乎也不再是那麼的無趣。
就這樣,農村麥收的場景,加上操著一口濃重河北口音的老農,加上河北特色的農村室內外建築裝飾風格,再加上勞作了一天的疲憊,彷彿河北梆子也被賦予了如同肖邦夜曲一樣的美感。
據他說,從來沒有聽到過這麼應景的東西,彷彿此時此刻就應該聽河北梆子才能讓自己真實的活在當下一樣,就像齒輪一般,河北梆子是如此的貼近他此時此刻的需要。
所以說,文化的存在,必然要以某一種生產方式以及生活環境相結合,硬讓熟悉現代生活的年輕人去接受不同生活環境下的藝術形式,那麼這種藝術形式自然也如離開了水的魚兒,沒有辦法生存。
而京劇也好,粵劇也罷,也必然是以某一區域的生活環境,甚至語言環境相關連,而並不牽涉審美與否,畢竟審美也是因時因地而改變的。


傳統戲劇沒有沒落吧

現在的傳統戲劇,只是相對而言顯得小眾了, 但是縱向比較,絕對是史上最繁榮的時候啊。

古代你要聽戲可不是說去就去的。 有錢人要包養一個戲班才能做到隨時聽, 戲館也不是能天天去。

農村人就更苦了,只有紅白喜事,社火廟會,才能看一場。

現在呢,每個地方台都有本地戲曲節目吧,有的還有專門的頻道。

京劇崑曲更是大雅之堂很久了。

民間自樂班, 退休老頭老太太的小戲班,到處都是。

幼兒戲曲大賽, 各種戲曲學校,遍地都有吧?

各個年齡層都有戲迷,京劇演出,崑曲演出的票價絕對不低於同品質的西洋歌劇或者戲劇。

更不用說,戲曲從業人員,古代屬於賤役,現代絕對是十分體面的行當了。

所以戲曲的環境和發展,絕對是比以前好了。

只是我們身處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橫向比較,戲曲已經從過去的少數幾種文藝方式中的巨擘, 變成了現在娛樂全民化時代中的小眾而已。

所以,題目說的,現代人不喜歡傳統戲曲,是不恰當的。

其實我覺得不用擔心傳統戲劇的生存問題。

因為一、任何藝術形式均有其周期,有生死。我們看到的戲劇,大都是清朝末年才成型的, 漢朝說書,唐朝梨園,宋朝勾欄,還有元朝雜劇,明朝瓦舍,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我們其實是不知道的。他們的消亡可惜嗎? 所以如果戲曲真的被時代拋棄,那也是時也命也,順天應人,無所謂的事情。何況當代科技發達,我們可以將其影像保留下來傳諸後世,這已經是戲曲亘古未有之幸了。

其二,我認為戲曲自有其生命力, 在當代,他以某種形式保留了我們民族傳統的一部分精神內涵, 我們每個中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特別熟悉親切的地方, 就算是整體思想、形式等有了不適應的地方,但是某些從上古一直傳承到如今的民族文化內核,還是不變的。 這些東西自然會吸引我們,我的父輩們,也是從小聽現代磁帶,在七八十年代那個搖滾和流行樂盛行的年代走過來的, 我小時候經常看見他們聚在一起唱卡拉OK。 但是如今他們到了退休的年紀,居然有好幾個人,一起組了個戲班,開始唱戲。而且都津津有味樂此不疲。 有時候我想,也許人生閱歷到了一定的階段, 對中國這個民族和社會,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回頭再看傳統戲劇,會從中體會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吧。

其三,就是現代的傳統戲劇也不是故步自封的, 很多還是在以各種方式尋求與時俱進, 比如青春版的牡丹亭, 以及各種各樣現代題材的戲曲作品, 這些都是戲曲本身生命力的象徵, 一成不變的藝術形式是必然走向腐朽和死亡的,而一個能不斷改進自己,不斷追趕時代的藝術,我相信是不會輕易消亡的。


哦不不不不不不,不要扣這麼大的帽子。
現代人,比如題主你,不喜歡傳統傳統劇種可能有很多原因,但主要原因肯定不是因為欣賞能力弱或者審美退化。你國傳統劇種多以方言和士紳生活作為生存依託,脫離了這樣的環境就像你把魚撈出水來,做個標本還行,想空氣養魚那純屬做夢。
傳統劇種以方言和文言為主要表達方式,好處當然是很多的,對本地人來講肯定是親切熟稔精確易懂,行文優美簡潔。但是——不利於傳播。對非本地人來說,基本等於聽天書。
寫下來呢?漢字都一樣的呀!不好意思文言的使用能力要求,相較白話文來說,高的不是一點半點,尤其是在自我表達方面。而這樣的表達效率與門檻,對於信息時代而言,是沒法兼容的。你已經習慣了平等高效的生活與交流方式,再讓你站在平等的角度上去習慣百年前的那一套,不太現實。

現代社會娛樂手段那麼多,同樣是綜合性表現藝術,電影做到IMAX體感了,電視走入千家萬戶就差直搗觀眾G點了,話劇……好歹我們台詞和舞美還能與時俱進呢。
所以,作為一個生活在2015年的人,你不喜歡這些依然生活在民國甚至前清的傳統劇種太正常了,就是個生活模式問題,跟你的欣賞能力審美水平高不高低不低沒啥關係。

但是我要安利唐滌生的絕大部分戲!
粵語聽不懂的話沒關係看唱詞也很好看!!
跨越時代的經典!!!粵語文言的傑作!!!!!!!
唐先生一生推!!!!!!!!!!!!!!!【腦殘粉的吶喊


我也研究過這些,最終得出的結論是:
其實對藝術的選擇,不是因為審美的差距,而是心境的不同。
當那一天,你歷盡了滄桑,頹然老矣,晃蕩在荒涼的黃土高原上,駕著牛車獨行,看著遠方的落日和彩霞,聽著孤泣的雁叫。你那沉澱了百年的滋味湧上心頭——
你會不會這樣唱: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右手左手慢動作重播,這首歌,給你快樂,你會不會愛上我?(請腦補黃土高原上的劉燁.JPG)

不會,你會唱秦腔,你會唱梆子,會唱信天游。
對不起,我說錯了,你不「會」唱,你「必須」唱。
你不— 得—不—唱。

你若不大聲吼出來,你的心會被無邊的孤寂,會被無邊的蒼老,會被無邊的黃土高原的黃沙和空曠的天空和大地,會被它們碾壓到窒息。你的鼻腔和喉嚨無法呼吸,你胸悶到瘋掉。

這就是心境的選擇。在什麼時候,有什麼心境,你就會代償性地需求。與靈魂互補的音樂。

以前,我和小夥伴們在KTV,某個初中生專點五月天的音樂,我對他說,你現在這麼愛聽愛唱此樂隊,(像你這樣的人),我猜長大後肯定會(逆轉性地)一點也不愛。
他淡淡一笑,不可能的。

幾年後我再問他,他很尷尬的表示,不聽了,現在都是eason。

而當年一樂庫都是陳胖子夾雜幾首張國榮的我(請腦補陳胖子唱浮誇.JPG),如今卻開始在五月天里尋找我失落的青春。

哪天你們走在大街上,聽到我手機里傳出來「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你們千萬不要笑我。

當年小時候,我聽的可是劉海砍樵。


第一件事:大三的時候爬了人生中第一次山,太白山,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主峰太白山,越往上爬視野越豐富,到頂之後,視野下連綿的山脈,給人心靈的激蕩遼闊之感,特想吼兩嗓子,但是想了半天想不出來吼點什麼,那會終於開始理解為什麼會有民歌這種東西了,如果再次登頂,我一定要唱《平凡的世界》的主題曲《神仙擋不住人想人》。
第二件事:剛剛下了火車,打的,車裡放著騰格爾的一些經典歌曲,過了會司機師傅說現在唱的都是些啥歌啊,哪比得了這些歌,他找了好久才找到的這些CD。後來司機師傅又說起他之前有給一個老闆當司機,那老闆一聽他放的歌,說唱的都是什麼啊,後來全部換成黃梅戲,司機師傅很嫌棄啊……
第三件事:在我們西北那塊,秦腔非常流行,每年農曆三月十八和八月十五都要請幾個劇團來唱戲,隴劇或者秦腔,身邊的人包括父母親戚老師都很喜歡,很多人都會唱一些片段。
只能說,處在不一樣的環境,體會到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90後,喜歡京劇七八年,其實,年輕人喜歡京劇的絕對數量不少,我認識的起碼就有三位數。

老實說,京劇很容易理解,京劇鼎盛時期,觀眾也主要是普通老百姓,所以這跟審美真的沒多大關係。至於崑曲就不好說,畢竟是文人雅客的消遣之作,沒有點文化還真欣賞不來,比如我自己。

至於喜歡這些劇種的人少了,有內因也有外因。內因是現在京劇演員功夫太差,水平太低,以前老一輩演員要求文武昆亂不擋,六場通透,演的不好底下觀眾不買賬,尤其是天津觀眾,特別刁,對演員很苛刻,演砸了直接就叫倒好,甚至手裡的茶壺毛巾往台上扔。

而現在的觀眾,對演員都比較包容,我進戲院看過不少戲,演出失誤常見,但從沒遇上過叫倒好。好幾次自己都想叫,但怕人家說。

外因呢,主要是現在大家的休閑娛樂方式多了,交通和通訊又發達,沒事可以出去探個險,潛個水,打打高爾夫什麼的,不像從前,消遣的方式比較少,選擇聽戲的人也多。


再強調一遍,越劇不是傳統戲曲,孤島時期才在上海唱紅的。當時上海都開埠一百年啦,租界里定型的東西有傳統的嗎!何況還是租界時代的末期!(上海租界最後是在日據時期「歸還」給汪偽政府的)

越劇繁榮跟我黨的大力扶植分不開,無產階級政黨扶正的大腳丫頭,就別裝嬌滴滴閨閣千金啦。


不喜歡傳統劇種,是因為現代可看的太多。
過去的人,真的喜歡傳統戲劇?也未必,也許只是因為可選擇的太少。
傳統戲劇,是過去(清中後期)唯一可欣賞的表演藝術。
為什麼我說表演藝術,因為和傳統劇競爭的,是電視劇電影劇這種表演藝術,而不是外國戲劇,不是現代戲劇。
戲劇和電影電視一比,表現力就太差了。我們在電視上電影上看見的場景的繁多,情節的曲折,演員道具的花樣繁多,特效的宏大驚奇,是傳統戲劇遠遠不能想像的。我們想看山崩地裂,就真有山崩地裂的樣子出來,想看日月星辰,想看槍林彈雨,想看滄海桑田,仙家飛渡,電影電視都能表現出來,而傳統戲劇對這些是想都不敢想。螢火之光,豈能和烈日爭輝!
怎麼可能審美退化?話說孤證不立,你說審美退化,起碼也找個同樣的例子吧!如果是按照時代倒退原理說,山頂洞人的審美比看傳統戲劇的人高太多了。


我覺得,不能算退化了。是那些藝術表現形式跟不上時代潮流和人民大眾的需求了。

那些文化形式,或者說戲劇形式,之所以現在被當做文化傳承和國粹。那是因為在某一段時間內其表現形式,表達內容等收到了廣大人民的喜愛。如果只是一小小撮所謂高端人士喜愛,不會流傳到今天。

無論是越劇還是京劇,其本身都曾經不單在上層社會中流行,更是在販夫走卒中口耳相傳。大街上的老嫗也是會唱上幾段的。名角自然不單有爺去捧場,更多的也是人民大眾老百姓去喜歡,去捧。就和現在的影視明星,歌星什麼的沒有區別。

那些藝術模式之所以現在沒落了,不是人民文化欣賞水平降低了,而是不符合歷史潮流了。不能說他們就沒有其獨特的美了,但是相對於現代藝術表達形式來說相形見絀。京劇用各種方式表達出千軍萬馬的氣勢,電影里你看指環王三部曲不是更令人震撼么。以後發展處全息投影之類的估計就更好了。那些唱小曲兒的唱著名詞人配的詞的小曲兒,現在不過是變成了林夕方文山等人作詞的流行歌曲。

不能說這些藝術就完全沒有價值了,確實還有人喜歡,但是更多是因為習慣。比如有朋友提到老人還喜歡。其實這個和我還偶爾和老同學外出聯機打打紅警2,帝國時代2一個意思。但是你不能說,這就代替星際爭霸2和魔獸3了。

我個人覺得,甚至國家都不該花費大量資金去保護扶持京劇。花錢養那麼多人,地位抬那麼高,為了少數人的喜愛不值得。社會上真有喜愛的人,有多少,能出多少消費能力,就該養多少京劇人。我還因為這個和家裡長輩在過年的時候討論了下。老人自然是說「國粹,你不懂,小孩子……」等等的辭彙。

特別巧的是,就在過年時,央視的一個採訪節目採訪了裘繼戎京劇裘派嫡系第四代繼承人。大家可以查查那個視頻。他自己就是一個京劇的破壞者,開始探索別的藝術形式。他有句話我印象深刻,就是他自己在台上表演京劇時,看到台下的觀眾已經和他沒有感情交流了。他突然明白,這個藝術形式已經無法承擔應有的作用了。於是他開始探索別的藝術表達形式。

我想,作為在座的各位,很少有專業如他的人吧。

以上是我的淺見,冒犯各位票友請見諒


京劇越劇包括崑曲等傳統戲曲不僅沒有式微,反而發展得比從前的任何一個時代都好。


章詒和老師很懂戲,但是對中共有意見。她的《伶人往事》是本很好的書,可惜——偏見太多。她說,以前的富連成科班,學員出徒後能唱幾百齣戲,現在的戲曲學院,畢業生只會唱幾齣戲。

只會唱幾齣戲,這不是丟人的事,反而正是音樂教育的進步。戲曲表演專業的本科生,可以會唱幾齣戲。到了碩士,會唱一齣戲就是梅花獎的坯子。會唱幾百齣戲,這個音樂天賦,也只有郎朗大神可以PK一下了。

京劇源於徽班進京,同光十三絕以後才走向成熟。被章詒和先生讚美得快要流油的富連成,那個教育方式和理念(其實那會兒,不存在什麼教育理念),若能穿越回去,把今天的民國粉們送去體驗一下倒是個很好的創意。四大名旦,四大鬚生,都是特定歷史階段的高峰。非說梅蘭芳先生是不可超越的神,梅先生泉下有知的話,一定不樂意聽到這樣的說法。

越劇發展的歷史更短,上世紀四十年代越劇十姐妹義演的時候,越劇還是地方小劇種呢。

今天,無論京劇還是越劇,我們有這麼多的經典劇目可以隨便看,有這麼多的流派和名家免費聽,這是件多麼幸福的事情。陳毅元帥年輕時候,在上海灘,為了聽梅老闆的戲,把棉被都給當了。

現在,我身邊也有愛戲愛得痴迷的朋友。和上海灘時代相比,今天的這種痴迷,更真誠,更獨立,更純凈。而且在這些朋友里,痴迷到痴絕地步的人,基本都是年輕朋友。題主的錯誤在於把自己的生活圈子當成了每個人的生活圈子。我有很多愛戲的朋友,也認識一些學戲的人。學戲的朋友很好認,行動坐卧,每一個動作都帶著戲路——這大概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氣質」。如果有朋友覺得「氣質」這個詞太虛幻,我推薦看看央視戲曲頻道的兩個主持人,白燕升,張喆。那就是我理解的氣質。

最後,上兩段唱詞。

京劇《春閨夢》:

可憐負弩充前陣,歷盡風霜萬苦辛。饑寒飽暖無人問,獨自眠餐獨自行。可曾身體蒙傷損,是否風煙屢受驚。細思往事心猶恨,生把鴛鴦兩下分。終朝如醉還如病,苦依薰籠坐到明,去時陌上花如錦,今日樓頭柳又青,可憐儂在深閨等,海棠開日我想到如今。門環偶響疑投信,市語微嘩慮變生,因何一去無音信,不管家中這腸斷的人。畢竟男兒多薄悻,誤人兩字是功名,甜言蜜語真好聽,誰知都是那假恩情。

越劇《陸遊與唐婉》:

浪跡天涯三長載,暮春又入沈園來。輸與楊柳雙燕子,
書劍飄零獨自回。花易落,人易醉,山河殘缺難忘懷。當日應邀福州去,問婉妹,可願展翅遠飛開。東風沉醉黃藤酒,往事如煙不可追。為什麼紅樓一別蓬山遠,為什麼重託錦書訊不回?為什麼晴天難補鸞鏡碎,為什麼寒風吹折雪中梅?山盟海誓猶在耳,生離死別空悲哀。沈園偏多無情柳,看滿地,落絮沾泥總傷懷。


你們看,不聽聲腔,不講身段,僅僅是唱詞,就可以這樣美。如果腦補上張火丁和茅威濤的聲音,我真的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語言來形容這種美。


我自己的理解是:我懷疑,可能「欣賞」存在個「能力」本來就是個偽命題,在我看來,傳統戲曲不再受歡迎了,可能是因為時代變了,欣賞傳統戲曲的「門檻」提高了。要試圖欣賞這些東西,確實是比百十年前困難了。

別的不懂,京劇為例吧。
1、「門檻」很重要的是時代造就的文化習俗的門檻,比如上面答案里提到的語言門檻。
在當時可能是普通話(白話)的,我們聽著也別彆扭扭,這一點可以從民國文人寫的白話文小說看出來,其實還有很多表現習慣上的不同。跟這個可以類比的,就是風俗習慣,文化背景的,比如有些段子當時好笑,現在就不好笑,因為創作的背景變了,而我們大多數京劇愛好者,現在還在看老戲(為啥新編戲難看是另外一個話題……),有的時候難以理解裡面的一些內容,小到一個調侃的笑點(一時舉不出例子),大到一齣戲的價值取向(比如薛平貴為啥要裝陌生人試驗他的妻子是否忠貞)。

2、傳統戲曲本身的藝術美感和現當代的審美取向是不一致的,這對欣賞戲曲造成了一定的門檻。審美取向的具體表現:比如節奏的快慢(當代的取向可能是快),比如豐富性(包括劇情,人物表演,唱腔旋律,當代對於這些內容的要求可能是豐富),比如對真實世界的模擬程度(當代的取向可能是越「像真的」就越好)等……

3、另外,由於藝術形式的多樣化,人們的選項多了,更多低門檻甚至無門檻的消遣形式的出現,使得傳統戲曲原有的門檻顯得高了,人們就傾向於選擇低門檻或者無門檻的消遣形式了,我覺得這是一種正常的選擇。

4、聽的人本身少了,沒有耳濡目染的環境了,你得需要專門地「去聽」,這就製造了不易接觸性,這也是門檻,但我覺得這是結果,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還是上面那幾個。滿大街的人都唱《小蘋果》,我不會唱也不行啊。滿大街唱「蘇三離了洪洞縣」,大家也都會唱啊。

粗淺理解,歡迎討論~


————————
另,個人意見:
不要逼著大家去邁過這個門檻去欣賞傳統戲曲,想聽的愛聽的,只能說明你能和一些比較舊的意趣和語境產生一些共鳴,以我個人為例,我可能就是落後守舊,這跟我喜歡看武俠小說是一個道理,這是傾向,不存在什麼能力「強」「弱」,什麼「退化」之類的。因此不想聽的也沒必要勉強自己和不來電的東西產生共鳴。



這個問題,我覺得跟曾經接觸過的文化有很大的關係。
在去河南讀書之前,我對於京劇、越劇、粵劇、豫劇都十分不解,不明白為什麼他們不好好說話,不好好唱戲。
後來因為工作關係,第一次去聽了豫劇。當時那一場,主角是常香玉先生的關門弟子之一,其他的演員都是河南省某豫劇團的演員。在開封豫劇院。身邊除了來捧場的官員,90%以上都是當地的老百姓。聽得十分投入,津津有味。我也是一樣。因為我頭一次發現……
以前聽不懂的,原來就是方言啊。
豫劇就是河南話唱的戲,如果你聽得懂河南話,就很棒;如果聽得懂裡面一些方言用法,更棒。我第一次看,我這個東北人,反正是看哭了。講的是一個後媽培養孩子最後做了一個父母官的故事(不確定劇情了,好幾年了)。台詞、劇情、演出都非常之精良。這才是藝術啊覺得,特別羨慕開封的老百姓,沒事兒就有這個看。我們只能買到二人轉的票。
之後迷上豫劇,買了十幾張碟,沒事兒就在宿舍看,特別喜歡。
BUT,豫劇節目我還是看不下去,距離太遠了,而且這玩意跟演唱會一樣,也是得聽現場啊。而且這些東西本來就很單薄的聲音,都看那把嗓子,如果不去錄音棚錄,台上直接收音,有點不忍直視。
再後來會了粵語之後聽粵劇,也是十分喜歡啊,之前也是聽了會掀桌的那種。
總之,我覺得不用因為自己或者其他人不喜歡某個傳統文化,就覺得現代人怎麼怎麼了,因為根本沒理由喜歡啊。為什麼那麼多地方劇,因為聽眾大部分是當地人呀


恰恰相反。因為現代人欣賞能力變強了,審美觀念也進步了。守舊的,傳統的,那些打著「文化物質非物質遺產」的,都會被時間的粉碎機淘汰。

ps:昨天逛街看到24孝圖有感。
有一副是女人要把孩子埋掉,節約口糧給老人吃。


小蘋果江南style永遠比肖邦貝多芬流更流行更容易聽見,人們總是樂於接受膚淺浮誇熱鬧的東西勝過有內涵但生澀的東西。

其實哪天陪家裡老人靜靜看一出京劇你會發現很有意思的。推薦鐵弓緣這部戲作為看戲啟蒙哦~

但是我的推薦然並卵,最終大家還是會去看手機刷朋友圈。


不能說審美能力退化,因為普通人審美能力本來就低。就像喜歡《貞觀長歌》的人要多於喜歡《貞觀之治》的人一樣。

傳統戲曲和當下的生活脫節,必然會小眾化。而小眾化的東西,要體會其中的樂趣,需要專門的了解和學習。我高中歷史老師,大學學過京劇的課程,我讀大學時,就沒學過。直到後來,我聽到崑曲《牡丹亭》的選段,發現真的很好聽。

所以,題主的問題有三個錯誤:
1、「現代人欣賞能力弱,審美退化」,這是事實錯誤。
2、題目本身隱含:「傳統喜劇是高雅的」,也是不對的。京劇是大眾的藝術,崑曲相對高雅。
3、題目的因果鏈是有問題的。


.


以瘦為美的人批評喜歡豐腴之美的人審美能力低下是沒有道理的。當代人不喜歡傳統戲劇藝術並不涉及審美水平的高下,只是審美的轉變罷了。

看到各位的回答,有人說京劇是上層追捧的藝術形式,此話不錯,但是可別忘了,戲曲畢竟是古代甚至近代中國各階層都喜歡的娛樂方式。所以從社會階層的角度講傳統戲曲的衰落的原因,不大能站得住腳。還有其他諸如文化衝擊、媒體導向等原因,有道理,但不應該作為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還是要從這種藝術形式本身的時代適應性來考量。近代以來,中國的傳統文化、生活習俗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對於文化斷裂的問題,有很多人研究,也有很多人了解。中國傳統戲曲藝術因時代的轉變,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文化土壤。

幾個簡單的例子:
語言方式的轉變。文言到白話的轉變,導致大部分國人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較差,很難迅速了解戲曲台詞的意義;漢語發音也發生了轉變,導致大家很難單從聽來獲取台詞,必須輔以提詞器,邊看演員唱念邊看顯示器上顯示的台詞。
生活方式的轉變,影響了現代人對戲曲程式的理解。戲曲的每一種手勢都有其特定的涵義,從古人生活中提煉出的這些動作,很多都已從現代生活中消失,比如戲曲演員打一個圓場就相當於走了百十千里地。戲曲的布景講究「景在人身上」,角色穿著什麼樣的特定服飾也就表明其所處的特定情境,現代人恐怕少有人認得「蠎袍」了吧,「文官」、「武官」的衣服紋樣恐怕也沒幾個能說出區別來的吧,更不用提不同等級的人所穿衣物的紋樣之不同了。還有戲曲的「一桌二椅」,不同的擺放方式所代表的不同場景也少有人知,一把椅子就可以代表一座山,很不符合現代的審美習慣了。

傳統的中國戲曲存在著非常強的假定性、虛擬性、程式行,是一種獨特的、成熟的也因而相對封閉的審美體系。所以在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轉變之後,對戲曲的理解變得相對困難,戲曲如何展現現代生活也一直沒能找到大家都認同的方式。但這些問題的存在都不是審美水平高下所導致的,僅僅是審美的轉變而已。


《春江花月夜》為什麼能把崑劇賣到一票難求?

一個新編的崑劇作品,可以把偌大的上海大劇院填滿3場,整整近5000張票都是真金實銀地賣了出去,演出前,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在為票子緊張焦頭爛額。而三天里,每場演出都是盛況空前,謝幕可以用「嗨到爆」形容,演出結束後的刷屏持續了整整3天,各種關於藝術或好或壞的爭論,各種圍觀群眾的叫好或者喝彩,使之成為了一個文化事件。

現代觀眾並不是不喜歡,更不要輕易定義觀眾們的欣賞水準。

依然記得小時候越劇在某的故鄉極為風靡,票友的熱情絲毫不比如今韓流的粉絲低,農村老太老頭農閑之餘大多熱衷於打開錄音機聽唱名段,對名角如數家珍。

時過境遷,戲劇便被保護起來,成了高雅藝術,下里巴人如我更熱衷於不忌葷腥的相聲,撒潑打諢,不覺得樂呵也看著熱鬧,也看著郭德綱從不知名相聲演員成了神州名嘴。想來唏噓不已。

有時也會偶爾下點越劇的橋段聽聽那玲瓏婉轉的唱腔,但大多只是懷念罷了。大抵有距離的東西,只能用來埋到記憶里懷念的吧。

張軍這樣的曲藝工作者有困境,老票友亦有難堪,而今公園開下嗓也能自成風景,成了個獨特的愛好。文化風靡於時尚,終於樣板,觀眾有權去欣賞,有能力去挑剔,有眼光去捧喜歡的角兒。

雖然並不喜歡市場化這個詞。


因為傳統劇相對固守自封,而且新劇目也不太為人所知。最重要的一點,沒有邏輯性和商業性。

這麼說,連幾套系統的唱片和一套完整的邏輯編號都沒有,靠著類似中藥一般的玄學傳授,你讓現代人怎麼聽?是聽劇還是考古?

看看西方古典音樂,無論編號還是發行的唱片都具有邏輯性。說句不好聽的,我覺得中國傳統劇目天生拒絕邏輯性。當然,很多人都在做這方面的努力,但看到國內古典音樂唱片都相對少的可憐,我就不太期望傳統劇目了。


為啥大家能看得下去美劇呢?
劇情?演員美?好玩?

我覺得都是但地方劇種這些都有。因此我覺得很大的一個區別就是

「字幕組」「字幕組」「字幕組」…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我也想看懂地方劇啊!這樣也有個吹牛b的談資啊!!但是尼瑪就是看不懂啊!!只能看得懂他比劃啊!!演員妝還濃!!尼瑪看不見表情啊都!!前面連蒙帶猜的!!還猜不對啊!!


有一張圖大家感受一下啊

我腦補能力有限啊!!後面劇情真的腦補不上去了啊…………

我建議普及地方劇組還是要請方言字幕組出場…………幅員遼闊有時候也是種痛…………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女人可以被稱為是另類的?
如何評價 iPhone 7 的「亮黑色」和「黑色」新配色?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顴骨是高還是低?
為什麼國外建築房子庭院都很漂亮,國內的大多很難看??
如何分析林青霞的長相?

TAG:審美 | 傳統文化 | 戲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