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向上層階級流動的唯一方式就是讀書」正確嗎?

在知乎另一個帖子看到的觀點,在那篇回答中被該答主加粗標出。
原帖是討論家境普通要不要出國留學的。
想了很久之後覺得這句話有問題,自己又很難整理出思路哪裡有問題。
歡迎知友討論。

補充:
另外,題主覺得這句話里的「上層階級」有兩種理解方式,一種就是金字塔頂端,而另一種是比較級,也就是相對自身的更高層。因為奶爸答案之後許多人都直接理解成第一種,所以在此說明一下。
題主上學時略微接觸過一些社會學的東西,如果沒有記錯,當時老師說過在實證分析中學歷和社會地位(多種指標衡量)是有正相關關係的。但題主個人認為,除了向上流動有一定範圍之外,學歷隨著大學的擴招,教育的市場化,在相對貶值中。希望有這方面的專家給予指正。
在另外,「唯一」就是正確的嗎?
綜上,歡迎探討。

附上出處問題地址:家境不好如何出國留學?


「在中國,向上層階級流動的可能性最大的方式就是讀書。」是正確的。

社會階層向上流動在社會學裡面是有具體的定義的,指的就是財富和社會地位的上升。一個出生普通工人家庭的人通過讀書做了一個月入一萬的碼農;一個普通工人當選市長等等都是社會階層的向上流動。

對比起創業,讀書讓人提高階層的可能性更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通過高等教育提高社會階層的可能性也會逐漸變小

原因很簡單,一般來說隨著社會的正常發展,社會整體會趨於穩定,社會的流動性也自然會逐漸減小。

對讀書也是這樣。對普通人來說通過讀書來改變社會階層的可能性會逐漸下降。

德國類似的報道很多,我綜合寫一下可以給中國的情況做一個很好的參考。

德國近幾年的社會流動性大幅度的下降,幾乎快接近美國了。(美國社會流動性非常低,窮人向上流動的機會很少。)

這當中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教育。德國從幼兒園起到大學全是不收取學費的。(從2014年9月起全德的大學取消收費。)大學前的免費的公立學校的教學質量也是非常有保障的,但是私立更好。收費參差不齊。舉例我所在的城市私立幼兒園收費是550歐每月,好的私立小學的收費是2萬歐基礎學費一年。一般來說私立和公立的學生比值是1:9。德國的貧富差距很大,普通三口之家的月凈收入大約只有2000歐,不可能負擔的起私立教育的。

平均來說接受私立教育的學生的學習能力是要強於公立學校的學生的。尤其是在語言方面。

中國以前並沒有成系統的私立教育引入,所以大部分人對私立學校都有一個很刻板的印象,覺得讀私立的學生都是讀不出書的。但事實上絕不是這樣的,能每年拿出2萬歐元把子女從免費公立學校送到私立學校的家長肯定不是傻子。

隨著系統化的私立教育的引入,中國也會慢慢出現這樣的局面。尤其是在中國優質教育稀缺的大背景下面。

尤其是美式的「素質教育選拔」。

什麼樣的學生多才多藝?什麼樣的學生交流能力更強?什麼樣的學生英語更好,見識面更廣?

家庭條件好的還是不好的?

答案大家都知道。

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家庭條件更好的學生在教育方面的平均表現會更好。

也就是說隨著階層之間差距的逐步拉大,通過教育實現向上流通的可能性也會逐漸變小。


舉個例子比如英語。家庭條件更好的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受更優質的英文教育,自然英文水準會高於普通家庭出生的學生。對普通學生來說,英語就是一道很難跨過的坎。

在這個方面,是需要國家出於公平原則進行調節的,近年來不斷提的弱化英語考試地位,對貧困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位置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的促進階層流動。


並不正確。
向上階級流動的方式還包括:
父母鹹魚翻身
生個好皮囊
動遷
遇上行業風口
中彩票
碰到貴人
……
怎麼樣,是不是發現,只靠自己的手就能把握住的機會,就只有讀書了?


讀書應該是現在進入中產階級的重要途徑。

上流階級的話,我覺得還是把聲樂練好吧,至少要知道有幾種唱法。

民歌什麼的不要太過鑽研。


任何一個家庭中有如果有官員背景的父輩的話,子女們想從政的人會變多(如果祖祖輩輩都不是從政的,子女想從政的比例比有從政的低得多)。而在有長者的教誨下,二代們從小能學習到很多從政需要的知識和能力(當官真不是你們天天看反腐新聞看到的貪污受賄、胡吃海喝、搞不當男女關係的那樣簡單,也不是高考能考700分你當官就能比考500分的當的要好)能少走很多從政的彎路。如果再加上父輩的提攜,有人脈和能力的相印襯,陞官比一般人快很正常。而在中國,現在的省部級以上官員都是60後,如果家中沒有從政的親人,小學能不能畢業都難說,根本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更別說去從政了。

階層不僅在中國難以流動,在任何國家都是如此。至於官二代現象,任何國家都存在:美有布希父子、柯林頓夫婦,韓有朴正熙朴槿惠父女、台有連戰連勝文父子、日有安倍晉太郎安倍晉三父子,如果他們不是有父祖從政攢下來的人脈資源和從政經驗,不可能從政之路如此輕鬆。

社會穩定的時間越久,階層的流動性越弱。


當然不是唯一的

運氣好的可以買彩票中獎

有商業技能的可以下海創業

長得漂亮有才藝的可以當明星

有運動天賦的可以當運動員

有力氣敢拚命的話可以混社會,當然要承擔黑白兩道的風險

或者口才好會忽悠的話收智商稅也不錯

……


準確的講,只能說是向 精英階層 流動的主要方式。


是,也不是。有的生物學phd一輩子可能都在為溫飽掙扎,有的初中畢業開火鍋店的幾年就回本擴張步入中產。這裡討論的上層指的是相對較高的經濟社會地位。不是絕對上層。

途徑大體有
1.拆遷戶和高速城市化地區的原住民。
2.讀有經濟回報的文憑。
3.敢想敢幹,吃苦耐勞。
4.婚嫁


讀書是向上層階級流動的主流方式。並且我覺得,躋身上層階級,不是憑藉一代人的努力就可以輕易做到的。


向頂級社會流動的話,普通人還是不要想了,洗洗睡吧。古代歷史上出現「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情況時往往面臨著社會的大範圍的混亂。隨著社會的穩定,階級流動也就隨之而漸漸穩定甚至停滯。

向比較級階層流動的話,讀書是一種很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底層向中層流動)。優勢如下:1、機會相對公平;2、相對簡單(要感謝中國刻板的教育手段);3、風險較創業小;4、擴寬視野。

話說回來,瀏覽知乎的很多答案時,心情有局部短時間被影響到(原諒英專學生)。不是說答得不對,而是大家都傾向於第一種向第一層社會流動的方向,然後答案都是出國吧,死心吧,我贊同答案,但是不贊同答案方式,有種天涯亂入的感覺。讀著讀著甚至產生了一種對社會、人生的失望失落。

世界本就如此,有不好的陰暗面,可是也有好的一面,我覺得人生的意義不僅僅是過更好更上層的生活,而是有一個值得你不斷努力奮進甚至不惜代價的目標。在達到精神層面的滿足時,順便達到物質條件的滿足。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弗蘭克爾《追尋生命的意義》。


問出這種問題的人,首先就決定了他的兩個特徵:第一,他目前絕對不是上層階級,第二,這種一天到晚想著如何成為上層階級的人如果真的得償所願,將是這個國家的更大不幸。
作為一個個體,一個平凡的人,想要發財,想要生活過得更好,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所謂的成為上層階級,本質上就是想要享受那種凌駕於大多數人之上的快感,而這種思想恰恰是當今中國社會種種不可解問題的根源。
有的人可能會覺得,你不去惹別人,別人就會來找麻煩,不是治於人,就是被人治。
但是你可以反問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為了自己那一己私慾?是不是在幻想中有一種報復的快感?
不管是通過讀書還是通過什麼也好,整天想著階級,高層階級的人,一生都會活在痛苦之中。
悶聲發大財,細軟跑?
這種思想剛聽到的人會有種恍然大悟之感,好像想通了什麼,內心充滿快感。
聽多了就覺得沒意思了。除了暫時地逃避一下自己所面對的真實情景,還能有什麼用?
讀書本身應該是出自於自發的一種學習行為,但現在卻不同了。
把它當成向上攀爬的工具,正是設計這一梯子之人的目的。只要你還在這一梯子的限制之下,就註定了你只是被玩弄之人。你所想像中的是梯子的最高層,其實別人一放手就會摔下去。
每個人應該過著由自己所掌控的生活。正是那些甘願被掌控的人的存在才造就了權力。沒有這麼多被蒙蔽的幻想通往高層階級的人,就沒有所謂的高層階級。


我覺得十分無力。

如果那個高票答案想證明普通人到不了上層階級,那你要證明的恰恰是社會極度穩定,秩序完備和階層固化,說混亂使人無法上升,真是令我不知從何駁起。當然壟斷和混亂好像就區別更大一些不提。


還有上層階級不代表最上層,這種問題我也不想多說了。拿最高權力出來說首富不是上層階級,這種邏輯恐怕不是很成立。不管是那七個人,還是擴大一點到二十五個人,都還遠遠不能算是一個階級。


上層階級不是得道成仙,更不是證得果位長生不朽,存在鬥爭被打倒被批臭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沒有哪個階級是鐵板一塊,完全不存在內部鬥爭和上下流動。


退一步講,有些同學認為上層階級就可以隨意的把人揉軟捏扁,我們說就叫修真思維。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鬥爭也不是法寶大戰。打老虎不是只誅首惡其餘不問的行俠仗義,處理為虎作倀的倀鬼才是現實問題。人活在世界上就像是蜘蛛,你不是你,你是你的關係網。打蜘蛛不難,換一張網就難了。大領導再厲害,也總不能化身萬千指導人民工作,還是要靠中層幹部發號施令。所以大老闆心血來潮,想啪的一下拍死首富可以,重新結出那麼一張網來,哈哈,那可真做不到。


總之回過頭來,sven那個答案才更合題意。


是的,絕對是的。
首先如何定義上層階級,這個請讀者自己搜清華北大EMBA的招生簡章。在此不做贅述。後文所說的上層階級也是指這些人。
然後來解釋讀書為什麼能晉級上層階級。
1,任何一個社會,統治階級對於頂級知識分子都是拉攏的。頂級名校讀到頭,然後去學術圈熬資歷。知名教授擁有的資源要比所謂的大款、市級以下領導等大的太多了。尤其是經管法律等專業的知名教授。
2,有人提到婚姻也能改變階級。沒錯。不過試問,連學歷都沒有,靠著一張臉上位的人有多少?現在一些高官巨賈的子女要麼在國外頂級名校,要麼在國內頂級名校,你沒學歷碰都碰不上,人家會和你好?!有一個好學歷才是你能夠通過婚姻改變階級的必要條件。
3,自古以來中國就有非常龐大完善的文官系統,現在也是如此。古時科舉取士,現在叫選調生。一本文憑都沒有還有資格做選調?普通一本做選調,校友能有名校生多?

說句不好聽的話,所謂的上層階級也不過是可以直接為redN代直接服務的人而已。redN代叫統治階級,是真正的人上人。他們設計了一套規則,讓絕大部分人通過讀書來進行淘汰和篩選,最終選出優秀的服務人員。為自己服務,也為國家服務。這個規則並沒有什麼錯,但是讀書並不能讓你進入這個階層,除非你讀書讀的特別好,運氣也特別特別好,也在正確的時間有了正確的緣分。

最後插一句,頂級運動員和民歌歌唱家不在討論之列,大部分人也沒有人家那個天分。另外,民歌歌唱家也有研究生學歷不是~


在中國,向上層階級流動的唯一方式就是投胎。


第一的答案滿滿的負情緒。是在抱怨。希望能看到好的答案。上級階乘就是錢和權嗎?


底層流向中產,讀書是最好的出路。
中產流向上層,讀書是雞肋。


要講唯一途徑門檻較低的只有移民,其它途徑很大幾率會被割麥子


我還以為是買房呢。


首先,「唯一方式」是胡扯,具體原因不想過多解釋,投胎、姻親等都是途徑;

其次,所謂的「讀書能向上層階級流動」,不過是下層民眾的一種心理寄託而已,因為這種說法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要求,他們才會允許下層民眾讀書。並且這種說法在某種程度上正中統治者下懷,所以統治者才會鼓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否則大家都不讀書,社會上將會增加多少無業人員與純消費者?這些沒有無業無知人員會有多大潛在的破壞能力?會不會動搖到統治和社會穩定? 另一方面,倘若真的能夠豁開口子允許下層階級通過上升通道向上流動,那麼原來的既得利益者將何以自處?韓非子說過:「智法之士與當途之人,不可兩存之仇敵也。」

寒門永遠想著翻身崛起改善生存條件,豪門也會想著江山永固,傳之萬世,我這一代人走了要傳給下一代,薪火相傳,代代不息,豈容外人染指?

在豪門和寒門之間的博弈中,由於資源富集程度不同、信息不對稱、綜合實力的巨大差距,豪門恆勝,寒門恆敗,下層民眾其實很難進入到上層階級的。

其實有時候我挺懷念亂世的。那個時候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運氣好的話活下來造反,捨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馬,就算大業不成,歷史書上也有咱一筆。太平盛世,英雄末路,與其感慨「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我等草民還不如看會兒書做做運動,洗洗睡吧。

以上。


讀書是一條向上的途徑,不過效用有限,寒門學子可以憑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改變家庭的風貌,但是改變不了大環境。

其實不管在哪裡,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途徑萬千,但是自己能把控的方面,歸根到底只有六個字,會做人,會做事。剩下的際遇,不是個人努力就有用的,需要上天來幫忙了。


在我來看,
都是妥協!!!

當年國民革命的精神都哪去了?

絕對平等是沒有的.
但是,民主法治自由平等的社會,是可以通過奮鬥去創造的.

在中國,大家向上爬其實有時候並非貪婪,
而是如大家所說的,"缺乏安全感".
畢竟,法律的保護是虛的,有個省部級的親戚則安全多了,辦事順利了.

如果,法制健全,公權得到控制,
則不需要那麼玩命向上爬了.
想怎麼生活全在自個兒.
這大概也解釋了,為什麼人家那邊生活可以那麼多樣性.
而我們則大多殊途同歸,孩子們的夢各異,最後都變成了賺錢.


推薦閱讀:

二本畢業學生物的, 出路在哪?想轉行金融,很迷茫?
今天失業了,負債兩萬,我該如何走下去?
每天都很忙,還堅持運動健身,哪些方法激勵著你?
大學學哲學能做哪些工作?
黑社會一天都幹些啥?

TAG:文化 | 教育 | 人生 | 工作 | 中國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