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大師曾經說過的精神內斂應該怎麼理解?
已經練過4年多的來聊聊。
-------------------------------- 摘要 -------------------------------
首先不知道題主是不是南粉。如果是的話,你可以選擇觀看《南禪七日》,裡頭有一集由南老親自指導如何看光,比任何大V小V來回答都靠譜。傳送門:南禪七日16—在線播放,密碼0000。其次你可以查閱南老的書。樓上有人提到的《答問青壯年參禪者》,還有貌似《定慧初修》等書都有提到過這個方法。不想買書的話,基金會網站也有提供「照明三昧」的PDF文件和MP3音檔下載閱讀和聆聽。PDF點擊下載:http://www.nanhuaijinculturefoundation.com/pdf_file/ebook_05.pdf
增加一個南粉整理過的(雖然個人感覺他這個也不是最全的) 南懷瑾老師開示:「看光」寧靜的方法。
最後提供南老某常隨學生的提示,不過這種都是一說即不似,希望題主自己領會了:彷彿自己眼睛是個光學鏡片,花草都投到了後腦勺來。
----------------------------- 解答已經結束,後頭是療效 --------------------------------
再者,聊聊自己的體會。畢竟大家都好奇練了4年是啥體驗,好決定是不是應該投資一下,時間不金貴您也不上知乎了~
我是學生時代開始試著練這個,每天大概有40分鐘。
效果嘛,就是眼珠子能轉得很靈活。微信知乎上不是常會有推介些什麼轉眼睛練肌肉的保健操,我小時候也做過,感覺雖然已經不練那些,但是效果是一致的。這有點像武術的內外家區別,內家不練肌肉但是線條也不賴(順便牢騷一下知乎高票武術的答案扯淡太厲害)。
在外人看來呢?我身邊有個眼睛分辨能力比較敏銳的基友,就是那種能分清罩杯和腿腳粗細(比方你骨折後腿腳會不一致粗細)這些問題的,從一開始練,就不停騷擾他「今天你覺得我眼神咋樣」、「今天你覺得我眼神咋樣」、「今天你覺得我眼神咋樣」(畢竟重要事情要說三遍) ……好基友的答案是:較平常人,我的比較清澈明亮。
聽得是不是糊裡糊塗?按知乎喜歡羅里羅嗦長篇大論的習慣,以下是放圖殺流量的時間:嗯,這谷歌出來的不太清楚,其實就是中國另外一位祖師老子在《道德經》裡頭「能嬰兒乎」的標準,不明白?繼續殺流量:
繼續~
大概就這樣了……不過不要想親見答主,答主厚厚的鏡片,你是看不出來這些的,嘿嘿。
貼個乾兒子的照片,剛一兩個月,眼神倍好,萌萌噠:
除了生理感和外人看你的感覺外,自己會覺得腦子比較清楚,有條不紊。畢竟你眼睛不會太引起你的心的妄動,自然腦子會比較清晰。
可能大家會好奇是否對視力有幫助。每天對電腦如答主至少七八九十小時的人,每天練這麼點時間(40分鐘)指望近視消失顯然是超現實的,不過伴隨高度近視出現的幾十度散光是消失了,近視度數也是退退進進。不過視力恢復這種問題跟練眼神並不大,少用眼睛這個肉體上的器官才是正道。順便提一下:大家所喜愛的高解析度屏(四歲小寶寶迷上iPad視力驟降近視200度)、屏幕亮度過亮(同 浴霸燈光能量強度高 直視久會造成視力傷害 一個道理)、字體過小(瀏覽器的CTRL+加號可以有效保護可憐的眼睛)等等,對視力都是有妨礙的。用眼衛生和保健很重要!用眼衛生和保健很重要!用眼衛生和保健很重要!重要事情要說三遍。
最後,要說一下,這個方法似乎大家初接觸的都會覺得很神很新鮮,似乎自己撿到了秘傳的武林秘籍,不久就能成為大俠神仙。其實南老看重傳授真正的乾貨是什麼?安般及白骨觀。無論是觀音法門還是看光,只是一個入門的船,等心有初步定力後,可以換方法改安般。六妙門、十六特勝,才是寶庫。加上平常的觀心法門修心,才能有進步。並不是這麼一個秘訣就能一路順風的。
---------------------------------------- 想到繼續 -----------------------------------
倪海廈醫師也在課程裡頭提過如何看光(不是普通望聞問切的看臉色,而是看臉上的光來判斷是否有近期厄運),練法類似於南老這裡提過的練劍眼神的練法,也是令環境光線越來越暗地鍛煉眼睛感知物體——不同的是倪師要練感知的是七彩顏色,而道士練劍所要感知的是香頭的光。應該可以認為原理一樣。南老這段經歷和倪師周易課程這段插曲相信大多人包括我都隨便聽完一笑而過,但應非虛言。---------------------------------------- 平常效果之科學解釋 -----------------------
如今啥都要套個大數據,否則不美。那練神後,這大數據優點非常明顯,為何呢?因為人其實沒法處理那麼多數據,如果對西醫的認知比較了解,就應該知道人其實沒法處理這麼多的數據,而只選擇處理眼神最集中的那部分,其他都是腦補的(一時找不到哪個松鼠會還是啥網站介紹的了)。那事實上,影響真相的細微部分顯然容易是你聚焦太過反而會看不清分不清的,眼神好了,自然更容易注意到這些outlet的部分,形成更佳的判斷。------------------------------------- 沒看懂,咋辦 ------------------------------
感覺好像看完想練但練不上手?看了半天不知道答主在說什麼?
1:福德不夠。比方早九點晚九點每周六天的俗稱996的碼農。暇滿人身是修行的關鍵哦~請多看《了凡四訓》或者行善吧。
2:根器不對應。可以試試念佛法門、觀音法門、安般法門等等。有些人就是耳根利,屬於前世的修行問題了。像答主是眼根利,用得厲害,所以打小就是近視眼,順便說一下答主修觀音法門一直不上道。怎麼知道自己根器?親身都學一遍~就跟c++/php/c#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的語言一樣,都靠自己去體驗了。方法是平等的,只是眾生的根器不同。一法通了,門門都了解了。
3:智慧不相應。多聽大德祖師開示或者法師居士講經。少來知乎瞎晃悠。知乎你可以收穫知識,但是智慧嘛。。。再說知乎幾個字就能說明白非得唧唧歪歪婆婆媽媽長篇大論的(感覺本篇解答也要變成這樣了)。
4:身體實在虛。就知乎受眾而言,SY、YP過度的,呵呵呵呵呵呵呵,佛曰不可說不可說。知乎上一大堆為SY洗地的,好在我匿名免噴我光榮。這年頭走大大街上,熙熙攘攘人潮,腎不虧的,說實在,沒見過幾個。覺得不科學的,您一大早站在華為廠區門口多看看……身子虛精氣不足,想修神內斂,說實在跟hello world ABC還不會寫就準備寫app賺錢一樣不現實,請出門左拐參與內家拳易筋經等討論,注意別被很多堅持跑步者和主打人魚線與六塊腹肌的健身者拐走了。-------------------- 該文章陸陸續續在0贊情況下更新完了,算是對自己有個交待。 --------
-------------------- 居然有8個贊?! --------
-------------------- 重新排了一下版和行文,些許增添 --------------------
最近讀劉雨虹老師的《禪海蠡測語譯》,裡頭提到第343頁的「如果修定方法正確的話,自己的身心會得到利益,譬如說頭腦清醒、耳聰目明、呼吸深沉可入丹田、四肢柔暢、連粗茶淡飯也會和山珍海味一樣的好吃」,推薦各位真要修南老的法,買他的書來研究是免不了的。而上述摘錄也可以為大家做一個準繩。比方知乎微博人魚線腹肌迷戀成風,是否對身體好?壞?如何甄別,且拿上述一條,如能粗茶淡飯否?如能呼吸深沉入丹田否?如果不行,離身體健康還遠的很。充其量只不過是某國舉國之力修建體育場的翻版。
-------------------- 聊聊 sy 填坑交稿 ------------------------
手淫到底有沒有害? - 匿名用戶的回答這是南老師從一個道士那學的,南老師經常說起。看看南老師另外一個開示
南懷瑾老師曾說:
...... 我七十多歲了,你看我翻開這個本子看還不喜歡戴眼鏡,雖然模糊一點,照樣看得清楚,我一輩子看書,教人家,沒有躺下來看過,我的看過多少次的書,你拿出來檢查乾乾淨淨,不要亂畫的,我看書以前一定用帕子,手要洗乾淨,看書是端正看,從來沒有這樣看,躺倒了看不幹的,所以精裝本我很討厭的,因為拿著很吃力。不會拿到這樣,也不會是這樣看,一輩子沒有這樣過,更不會書拿到廁所看,也不會躺下來看書絕不幹,要看書就坐起來,端正這樣看,要睡覺就書疊好,疊好怕把書搞壞了,還條子夾在裡頭,恭敬書是恭敬自己,不是對書本。
我也看電影,也看電視,坐下來一看,七個鐘頭、八個鐘頭,一起把它看完,我懶得牽掛了,看完哈哈一笑,這樣還編的不錯,看小說一樣,我常常坐在那裡看小說,夜裡一坐到天亮,然後天亮還在看,反正一部看完了拉倒,怎麼眼睛沒有看壞呢?
我看電影也好,看小說也好,我要叫電影跑過來,我不要,那兩個眼睛跑到電影裡頭去,你不是壞了嗎,叫電影過來,叫書本擺在眼裡,叫書過來,把神回收看東西,不是把這個精神外散,跑出去了.
這個道理也就是我十七、八九歲在杭州,那個時候啊,我也同你們一樣,練武功,要學成飛檐走壁,劍仙,練氣功練到一把劍,聽說杭州城隍山,有個道士,滿清的皇族出家的,會飛劍。去了這個城隍山廟子,找這個道士,這位老道士一出來,坐在客廳一看,肅然起敬,那真風範很好。道士穿的衣服乾淨而樸素,雲鞋,鞋子布的,白襪子,風度肅然起敬, ......告訴我,我看你先生,前途無量,不要學這些小東西,武功什麼……對你沒有多大,你的前途。我說我想拜您做師父,他說,你另有明師,我不夠做你老師,不過我吩咐你,兩件事,你既然那麼誠懇找我,我要貢獻你一點東西:
第一,看世界上任何的東西,要輕鬆不要嚴重,尤其眼睛要會看東西,他一般人都要看花,看風景,把那個神,眼神看到好的花,都盯到花的上面去,錯了。像杭州風景那麼美,你出去看風景啊,叫風景跑到你眼睛裡頭來,看花要把花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裡頭來,看山水要把山水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裡頭來,不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到山水上,放到花上,它沒有用處,你也沒有好處。這個話我一輩子記住,所以我現在眼睛也很好,可是進一步還不隻眼睛,他就是一個道法告訴你,精神內斂。我們一聽肅然起敬,師父,謝謝。
第二點呢,我們的心臟只有拳頭那麼大,將來你出去會做很多很多的事,你先生,我看你前途很辛苦,責任很大,這個心只有這樣大,什麼事情不要裝進來,痛苦也好,煩惱也好,得意……不要向裡頭裝。我們心臟,拳頭那麼大,裝不了多少東西的,什麼東西,痛苦、煩惱、得意,統統丟出去,都丟出去,都丟,什麼不準裝進來,統統丟掉,你就前途無量,後福無窮。
……你看剛才跟你們講眼睛,我是當年親自經歷過來的,所以現在這個眼睛,幸而我非常感謝我這對眼睛,看了幾十年的書,看了年紀那麼大,總算還沒有壞。這是道家的功夫,分然後能合。就像快板,一塊竹板是不會響的,兩片竹板才叫「合」,才會響。
陰就是陰,陽就是陽,把這兩樣東西明明白白的擺在桌面上,它們倆自然就能合了。
南老這個心法具體來說,是什麼「將山水的精神放入自己的眼神中來」的?是心,是腦,是意,還是什麼。什麼能將精神放在此處不放在彼處?其實練法就是練背後這個主人公。
我高中看完《南禪七日》就思考過這個問題,現結合一些觀修經驗說說我的看法。我的水平很低,僅供參考。
先說我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再說理論支持。我認為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看花、山水等外物時,【主動提起一個意識】,讓山水走入你的眼裡來。關鍵就在於主動提起這個意識。
接著講我為什麼這麼說。佛教宗派很多,但定的修習一般是共通的,譬如念佛、觀想等等,這些法門的相同點是什麼,就是「作意」,南師在《如何修證佛法》中有如下論述: 「修定的人第一步要作意,比如念「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就是我們的意去造作出來的」「 作意就是注意,修止修定的初步,非要作意不可 」。有過實修經驗的人都知道,這裡的作意是為了能「心緣一物」,更好地修定。
上面說的是在座上,那在座下的觀照中呢?我們也需要保持正念,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我引一段母音老人的話:「下座要時時觀照。這個更難,因為人都是跟著境界跑。剛剛下座時還有個定境,知道看著自己不要亂動。可是,在事情上一做一滾,就忘記觀照了,跟著境界跑了,與平時沒打坐時一樣的亂七八糟,這就不好 」。所以,這裡也需要你主動警覺,這是為了保持觀照而達到不放逸。
我們結合上面說的這些再來理解南師說的看花、山水的這個方法。當你所有的注意力全放在這些東西上面的時候,其實已經是跟著外物跑了,所以,什麼是讓山水和花到你的眼裡來呢?【就是自己提起一個讓花和山水主動到你眼裡來的意識,通過這麼一個巧妙的辦法,使你把注意力收回來,從而達到精神內斂。】
希望有所幫助。我舉幾個相反的體驗大家就明白了:
一是男人看見大胸美女,恨不得伸出手來抓一抓;
二是愛錢的人在鬧市中能聽得到硬幣掉下來的聲音;
三是老饕看見美食的廣告圖馬上食指大動。第一例,精神從眼中外放,粘在美女身上收不回來了;
第二例,精神從耳中外放,粘在錢上收不回來了;
第三例,精神同樣從眼中外放,粘在美食收不回來了。那麼,什麼才叫精神內斂?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如風來疏竹,精神不被外境所動,這就有點模樣了。這也是呂祖詩中「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的意思。
以上是口頭禪,道理我懂,但離做得到差十萬八千里。這也就是南師批評的「看得破,忍不過。想得到,做不來」。慚愧。
看書時,知道自己在看書。看到傷感處,知道自己在傷感,看到高興處,知道自己在高興。。。這個「知道」就是覺照力——如此就是精神內斂。
反之,看到傷感處,念頭跟著傷感的情緒到處跑,看到高興處,念頭跟著高興的情緒到處跑——不知道自己已被傷感情緒所綁架,也不知道自己已被高興情緒所綁架,如此就是精神放逸了。
不難,很簡單很平凡,只要你日常記得經常安靜一下,放鬆一下,多練習,功夫日深以後,哪怕在很繁重的工作中內心也是很平靜,不緊張,從容不迫,這樣就有點做到基本的精神內斂了。
說個自己的例子吧。有一次傍晚在等公交車,當時天氣微冷,肚中飢餓,本就是意志薄弱之時 ,又見身邊美女穿梭,由是心緒煩亂,不能自已。片刻後一陣涼風襲來,頓覺頭腦清楚,於是觀照呼吸,心思平和。此時感覺原來的臉部肌肉一直僵硬,平和後斂容放鬆,可能看美女時已經失態。後來加以考慮,原來是當時自己精神外散,把意念放到過往諸美女身上,追隨她們而去。人由精 氣 神 構成。氣充盈人體周身,是人體運轉的基礎,表象是人的體態,所以打坐可以修正人的身姿。精與神則是人的意念,思維,表象是人的神態與表情。所謂精神內斂,就是人要關照好自己的心思,意念,不可認其肆意橫飛,應該保持內聚,維繫自身的正常神態,否則就會出現常說的呆板或者猥瑣。說白了,精神內斂就是保持自己的自主性,境隨心動。「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女(汝)神將守形。」
我們日常忙碌,靈魂的神都散在外面,不斷發散放射,不斷消耗身體靈光的能量。將神收回來,一切思想寧靜下來,如此修行,生命的氣質會發生改變,有利於身體健康長壽。這就是所謂的精神內斂。
眯眼睛,可令陽氣下潛,自然就會精神內斂。
不要一直瞪大著眼睛往外瞧,那是在消耗。要學會蓄養。
這一技能學自德明中醫的大千老師。說難不難,不過也可能有更好的解釋。
專註看外在的某,差不多叫走神,出神。
這是還有內外,業身境界,很多達到的境界比如一合相,實相,是沒有內外出入來去的,純法身,法眼。
半推半就看外在的某和自我,差不多叫分神。
觀察內在自我差不多叫養神。
南老師在《答青壯年參禪者問》中把關鍵的東西都說出來了,最重要的是這個神識,精神內斂即是始又是終,這個精神內斂乃感覺、覺知與眼識相配合,具體的做法參看《太乙金華宗旨》、和克里亞瑜伽的修法
精和神是兩個比較大的系統,內斂精神,守神若一才不會散失,才能長壽身體健康
很簡單 少說話 少動念
這個節目里不是提到過了嗎?這是一個道法。
可參閱《禪海蠡測》之「心物一元之佛法概論」,其中對此問及止觀原理有科學化的闡述。
唯心主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