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陳浩民版《封神榜》?

與大陸老版封神演義和原著相比


當我看到苑瓊丹只比陳浩民大六歲的時候 我才驚覺 這演技簡直不能再好了


記得當年播的時候,四十集分成兩部,第一部的副標題就是【愛子情深】,所以說該劇是《殷十娘傳奇》不為過。不知道為什麼,但凡涉及封神演義的影視劇、動畫都在洗白哪吒,特別是家喻戶曉的《哪吒鬧海》,姑且不提該動畫的一流水平,也不提該動畫的政治寓意,但就與原著的故事相比,《哪吒鬧海》完全顛倒黑白了。陳浩民版《封神榜》算是較為還原了哪吒的真實性格——頑劣成性,不知輕重好歹。

原著中哪吒先攪亂海水,巡海夜叉探查,哪吒先罵其「畜生」再將之打死;龍王三太子尋仇,哪吒又先罵人爹「死泥鰍」,繼而將之打死。而李靖最初也是護著自己兒子的,奈何哪吒又折辱龍王、打死石磯娘娘的門人,犯事兒越來越大,逼得親爹李靖偷偷哭,李靖兜不住了!你以為哪吒是一人做事一人當?人家動不動我師傅太乙真人,「我上面有人我有理」,太乙真人先出主意折辱龍王,後在石磯娘娘尋仇時反滅了石磯娘娘。。。「我拳頭硬我有理」,最後四海龍王奉得玉帝旨意尋仇,太乙真人也兜不住了!

四海龍王敖光、敖順、敖明、敖吉正看間,只見哪吒厲聲叫曰:「一人行事一人當,我打死敖丙、李良,我當償命,豈有子連累父母之罪?」乃對敖光曰:「我一身非輕,乃靈珠子,是奉玉虛符命,應運下世;我今日剖腹剔腸,剜骨肉還於父母,不累雙親,你們意下如何?如若不肯,我同你齊到靈霄殿見天王,我自有話說。」敖光聽得此言:「也罷!你既如此救你父母,也有孝心。」四海龍王便放了李靖夫婦,哪吒便右手提劍,先去一臂,後自剖其腹,刳腸剔骨,散了叄魂七魄,一命歸泉。

即便哪吒三番五次折辱龍王,但龍王還是講理的!相反太乙真人這貨包庇徒弟真是夠了。

你問殷十娘在哪兒?——封神演義原文明言「殷夫人愛子之心重」。後來哪吒自殺,李靖因為哪吒頑劣殺性太重,累覺不愛,為哪吒收屍的就是殷十娘。

殷夫人將哪吒屍骸而棺木盛了,埋葬不表。且說哪吒魂無所依,魄無所倚,他原是寶貝化現,借了精血,故有魂魄。

為哪吒招魂建廟的也是殷十娘。

夫人醒來,不敢對李靖說;夫人暗著心腹人與些銀兩,往翠屏山興工破土,起建行宮,造哪吒神像一座,旬日完工。

陳浩民版《封神榜》改編之處甚多,沒辦法,大家都在改編,不過有的你看出來了,有的你沒看出來罷了,封神演義原著里關於哪吒身世只有三回,而該劇改編、擴充了二十集,豐富了原著中殷夫人的形象,14集「殷十娘教子」是全劇的高潮,石榴姐苑瓊丹的演技令人眼前一亮,看著眼前不爭氣的兒子,殷十娘一遍遍怒斥、責打,打得哪吒口吐鮮血,哪吒該打嗎?該!——不管你,你說父母不關心、不在乎你;管你,你說父母好煩、滾開。翅膀硬了,以為海闊天空任你飛,被人擒住,你媽為你低三下四、到處跪地求人,你卻以為外人是真正欣賞在乎你的,其實外人根本就沒把你當回事兒,事到臨頭,傻眼。

而劇中另一對親情則是龍王與三太子,三太子身死人手,瓢潑大雨下,一個老人抱著兒子的屍體,緩緩離去,你會覺得哪吒是真的做錯了。

另外,該劇主題曲很好聽

暴君率眾妖害人
人間積怨何容忍
全因這世魔道行
蒼天恨
齊心甘與苦共盟
哪吒不怕雷霆震
誓死驅散魔道人
解厄運

血耗盡
願能為你得永生

孝與義驚天地
痛愛我不計心和神
但遇著這算是緣份
縱再見亦難續恩情
孝義永在心

特別是中間部分女聲,百轉千回,後來知道是阿紫劉玉翠唱的【震驚!】,閃現的畫面是殷十娘責打哪吒,和鍾情於哪吒的蓮花,「血耗盡、願能為你得永生」,哪吒復生,賴於兩個女人,但是,殷十娘「死了」,蓮花化蝶,雖留在哪吒身邊,而哪吒一輩子不會知道。。。

陳浩民版《封神榜》中,楊戩劇情其實大都取材自傳統戲劇《紅鬃烈馬》,鄧嬋玉「拋繡球選婿」、黃顏與父「三擊掌」、楊戩從軍及黃顏「苦寒窯」,結尾處楊戩歸來與妻相見,妥妥的「武家坡」,只不過編劇很聰明,讓鄧玉嬋去搞怪,楊戩的人設保住了、沒成渣男,另外,楊戩最後選擇與黃顏浮生走一遭,才赴封神,好男人。

還有一段。。。比較難以啟齒。。。額。。。妲己劇情其實完全copy了邱淑貞的《慈禧的秘密生活》,三級片。。。不過很經典,梁家輝、于榮光、邱淑貞主演,谷峰、劉洵兩個老戲骨綠葉。

最後,關於紂王為什麼滅亡,請看商朝覆滅,是妲己的錯還是紂王的錯?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封神演義》這部神話巨著,以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稱著。不少故事情節,成為經典流傳至今。遺憾的是,原著作者顯然並不擅長講故事。書中出場人物數量龐大,人物關係錯綜複雜,情節發展不能緊扣主線。冗餘繁複現象嚴重,類似情節不斷重複,並且存在大量缺乏個性的配角,可以被很輕易地替代掉,甚至直接刪除也不會影響成書。再加上語言枯燥無味,也缺乏思想深度,很容易讓現代讀者中途棄書。

把這樣的作品搬上熒幕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說故事的人去再加工。是故,歷代封神榜影視劇作無不經過大量的改編。他們改編的效果都如何呢?永樂封神榜雖然號稱與原著最為貼近,但從這部作品的反饋上看,採取偏原著路線顯然不是一個明智之舉。上部《鳳鳴岐山》里,還算有個別人物有些生氣。在下部《武王伐紂》中,劇中人物的個性特點真是比紙還薄。這麼龐大的群像戲,不經修飾的話,鮮有編劇能夠駕馭。

我以為,在這麼多《封神演義》的衍生作品中,改編最大膽的,並且思想深度最高的當屬日漫《仙界傳》。可能日本作者沒有中國讀者的文化包袱,(竟然編出「聞仲打敗元始天尊」這種橋段,簡直大逆不道)有時候反而能夠帶來驚喜。

而陳浩民版的封神榜,改編也非常大膽。但總體來說,仍在原著的基本框架里。趣味性卻要遠高於原著,裡面設置的橋段也更加貼近生活。

以下我羅列幾條這部戲的特點。

1、相比於原著,重新組織人物,使角色關係脈絡簡單、清晰。

主角簡化為三人:哪吒、楊戩和雷震子,其中,哪吒是男一。

這種安排非常聰明。這三個人都是家喻戶曉的神話人物,編劇把刀用在刀刃上,這樣,觀眾的記憶量比較小,效果翻倍地好。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編劇難度,任何其他一部講述屌絲三兄弟成長史的港劇美劇模型都可以借鑒進來。

原著中複雜的教派紛爭被捨棄。截教闔教消失,闡教也僅剩下雲中子一人。本來,原著有兩條主線,一是商周戰爭,二是闡截鬥法。作者放棄了第二條。雖然這种放棄會損失很多精彩的劇情,不過我估計編劇更想把重心放在微觀視角上,對於自己講不好的故事,大膽剔除,也不失為一良策。

殷十娘這個人物的設置是很有道理的。通過她,各色角色發生互動,從而推動劇情的發展,可以稱她為全劇的「劇眼」。

從以上的安排中,我們可以充分地感受到,港系編劇擅長於寫家庭關係倫理劇。你看,劇中大量的情節都發生在李靖的家庭生活、楊戩的原生家庭以及他和黃飛虎一家的關係,和紂王的後宮生活當中。

把故事轉化到自己擅長的領域內,我把這種處理稱為「結構化的人物清洗」。

類似的處理還有:魔家四將成為李靖麾下;聞太師還在,但是人物屬性完全喪失,淪為路人;把商朝眾多將帥諸侯重新整合,創造出本版的四大天王:姬昌、蘇護、黃飛虎和李靖,表明主線劇情只在這四人之間展開。

聞太師的戲份沒了,而在本劇中地位類似聞太師的李靖性格又有些懦弱,這使得紂王的昏庸被放大了。不知道這樣處理是不是為了凸顯妲己。但是,說真的,聞仲作為《封神演義》少有的靈魂人物之一,這樣放棄略顯粗暴。

2、把人物成長過程中的外生因素內生化,凸顯人的主觀能動性。

因為承擔主角教導重任的仙界幾乎都被編劇「端」了,不能開掛,主人公的成長變得更為曲折。原本乾坤圈、混天綾、火尖槍和風火輪可以由太乙真人直接送給哪吒,這下,變成我們的哪吒要自己去新手村逐一獲取。哪吒的師父也一下變成了好多人,山神、姬昌、十娘和雲中子,每個人的教育角色也各有不同。楊戩獲得天眼、三尖兩刃刀和哮天犬的過程,也是類似。尤其是申公豹打賭送裝備的那個橋段設計地非常有喜感,堪稱經典。

這部劇非常具體地展現了三個不被世俗包容的年輕人是怎樣成長為三個超級英雄的。而且,他們的能力,都不是一瞬間就被賦予的,而是經歷磨難鍛鍊出來的。這一點非常棒。比原著中各種師父幫弟子輕鬆開掛、以強欺弱,最後引發師父們之間大PK,祖師爺出面強制平息紛爭簡直不要高明太多。

對哪吒鬧海的再創作也很有意思。龍王三太子不是惡霸,而是一個多情種。並且多少還算是一個知曉大義、心腸不壞的年輕人。對哪吒,也不是簡單地歸因為鬧海英雄,或者紈絝子弟,而是既指出了他的過失,也展現了他改過自新以後的模樣。總的來說,編劇能夠以「辯證的」,「發展的」 眼光來審視這個情節,說明他還是有一定創作水平的。

3、缺點:可惜個人的際遇並不能和時代背景相結合,略顯編劇格局太小。很多地方邏輯不一致,比如有的人被狐狸咬了就會死,有的人卻不會死。虎頭蛇尾,伐紂之後的劇情很明顯在趕進度啊。製作比較粗糙。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胡靜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的演技?
有哪些演技不錯的中國青年演員?
如何評價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
豆瓣九州海上牧雲記為什麼有一群人刷一星?
求推薦類似《為了N》這類純愛與懸疑兼具的日劇?

TAG:電視劇 | TVB | 古裝劇 | 封神榜電視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