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資治通鑒》對提升一個人的修養有何意義?

閱讀它給你帶來的最大的益處是什麼?


一個月前看完第一遍,正在看第二遍,來回答下。

首先說下我跟題主最相關的感受:
修養?不知道!但我日積跬步,然後讀完了,堅持的精神有吧?閱讀時平靜的內心有吧?
至於修養的其他相關,並不太多。畢竟才讀一遍嘛,但我迫不及待地開始精讀第二遍,這就夠了。

然後談一談我讀完第一遍的淺感。

《資治通鑒》的本意是總結以往朝代興衰,以資後世治國借鑒,那麼讀完這部煌煌巨著的我是否胸中有乾坤,心中知興亡了呢?容我先呵呵一聲。另外為了方便行文,下文將多次用「資書」代替《資治通鑒》出現。

因為古文功底的堪堪夠用,每天讀《資治通鑒》的一個多小時總是最沉悶嚴肅以至壓抑的,讀完整部書的那一刻算是心頭舒了一口長氣。

先說最能直接讀到的好處:

《資治通鑒》是一部好的練習古文語感的書。從太史公開了頭,我國古代史書的編寫便陷入了一種良性的循環,因此後世編寫的史書不說一定要比《史記》文采斐然,骨格清正,但總不至於太差。《資治通鑒》從文學角度講也有相當的名篇,尤其一些類似「臣光曰」的評論,讀來實在是朗朗上口,大段背誦之,簡直是提升寫文逼格利器。

另外,《資治通鑒》是一本很好的提升自己講故事能力的書。資書寫了從周威烈王到五代後周世宗柴榮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時間跨度之長,牽涉歷史事件之多常人自是難以想像。也因此,編纂人員在編著的時候是取精去粗的,不失關鍵事件,不多冗餘之筆。

由此看,於讀者至少是有兩大好處的:其一,讀者可以以資書為參照,充實每一個重大歷史事件,然後講故事給別人聽;其二,究其行文細節,可以從中學到如何精鍊地敘事。

以上是鑒於對一部經典的尊重認真地寫得一些於己有所補益的地方,除此之外,不應當逃離資書的本質,它仍是一部講述歷史的書。而我尤其要寫的便是對關於資書所說的歷史的一些零星看法。

首先不止資書,任何歷史事件,站在五千年中華歷史的維度里,一種歷史的虛無感總是不由自主地湧上心頭。

而放在書卷里,一個顯赫的家族,一股強大的力量,從興起到滅亡通常竟在一頁兩頁之間;一個大有作為的朝代,一場盛世讚歌,也不過幾十卷之間;至於皇帝走馬燈般換的南朝和五代,更是數卷之間朝代改換,皇族湮滅。

我常常便因此思考人生的意義,思考的結果通常是在足夠長的時間維度里與在足夠大的空間維度里是一樣的:作為一個個體毫無意義。

初步思考人生的結果通常就是這樣,人一旦認識到自己的無限渺小,不僅僅會藏起任何的驕傲,還容易陷入一種消極遁世的情緒中,及最後發現連你的情緒都是毫無意義的時候,我當下只好選擇停留在追求身心自由的層面上不再往絕望處深究:魚兒,悠遊哉!

當有了歷史虛無感之後,讀歷史更多的是讀到一種冷冰冰的東西:殺戮,權力,算計,以及無盡的背叛;即便有一種叫做忠義的東西存在,也因為我的某些成見認為那些不過是閹割了的人性。

在這樣一種時代的延續里,任何人都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皇帝,權臣都不過是那個巨大的博弈場里的棋子而已,而尤為可笑的是很多當事人都以為自己是弈棋者。

我有時候常常想,每個人就像一粒沙子,然後組成一個不斷堆積的沙堆,堆積的極限是忽然向一個不確定的方向的坍塌,而此刻你能說清楚是哪粒沙子決定了哪粒沙子的命運?

於是,在這種種想法中,我便產生了一種悲憫感,這種悲憫及於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順便說句,一個愛讀書寫字的人就像一個王,書是他妍媸各異的臣妾,筆是他無垠的疆土。

人本是卑微渺小的,只是社會結構製造了些假象,使有些人看起來偉岸得近乎飄渺。所以我在讀資書的時候便常常關注些不起眼的人物,我總試圖從中發現些人性真正的光輝。

我記得後唐都城被攻陷的時候,後唐皇帝想要燒掉宮殿,皇后說話了,大意是這樣的:敵國君主進入都城,一樣要皇宮住的,如果現在燒掉宮殿,他一定會再次役使民力來建造宮殿,還要為百姓造成困擾。後唐帝聽了勸,沒有燒掉宮殿。

我一樣關注的還有那些在等級森嚴的社會環境里一些離經叛道的自由氣息,因此便喜歡看那些隱士們。只想說一句,那怕水流多麼洶湧湍急,總有魚兒從水中高高躍起親近一下水面上自由的空氣。

出版商總試圖誤導讀者,他們會營造一種你讀了什麼書就能有多大長進,所以像本部書,出版商的序言里就寫到那是我朝太祖枕邊書,太祖一生讀了十幾遍。我有理由懷疑他們試圖帶來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讀了此書,你也能像太祖一樣橫掃六合,再不濟也能在混社會的過程中多整別人而不被人整,再再不濟當個小領導帶個小團隊的你還可以從中學到些使喚手下幾個小職員的馭人之道嘛。

出版商是大大的壞,但是他們只是利用了國人普遍追求實用的功利之心嘛。

從我來說,我對馭人之道,整人之術素來不感興趣的,但是我歷來覺得人際社會有普遍真理存在,於是我想洞察這一切,以便能夠從更高更遠的視野里看待事物以求身心自由。

而我對資書最初的意淫便基於被誤導,認為其中蘊藏著某種歷史發展的普遍規律,我掌握了便能超凡入聖。

這種想法,之前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多部經典都有:
比如上大學時我就信了趙普的「半部論語治天下」因此抄了半部《論語》,卻發現沒有天下給我治;
比如高中時候因為讀了某些神棍的半吊子書而覺得讀了《道德經》就能知過去未來,於是「道可道,美不美」地折騰了半個學期,最後只能感嘆這他媽都是啥?

這幾年來,為了使自己不那麼容易被忽悠,便認真多讀了幾本書,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兒:
以儒家經典為例,有人說了嘛「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所以其實,我們的傳統文化更像是一種宗教,創造了一個全知全能的肉身聖人,他告訴了我們一切行事的規則,人們照著做就是了。

而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古代的諸多經世致用之學都是總結前人教訓結合當前社會形態總結的,總是無法脫離時代存在的。此理我想古人也是知道的。

既知此理,竟然讓儒教指導了中國兩千多年,實在是咄咄怪事。

所以我覺得,經典也是一種治世的道理,有經歷時間考驗依然有道理的,自然有狗屁不通的,喜歡看,看一看就好。至於奉為圭臬,沉浸其中抱臭腳,嚼地上拾的口香糖而不能自拔實在是要不得。

資書這部經典,相比聖人之說,它顯得更厚道一點,它給你說故事,偶爾帶點私貨,然後你可以從中看出些道理來。順便說句,寫啥東西,私貨是可以帶的,但稍微要點臉,不要那麼直白嘛!

所以我越來越喜歡讀。

讀第二遍,會記許多筆記,有興趣的可以相互交流。
~~~~~~~~~~~~~~~~~~~~~~~~~~~~
現在個人公眾號已有部分敘事體筆記,有興趣的可以關注公號「學為聖人」互相交流。

http://weixin.qq.com/r/bTpdRYfE7tqRrcMm929-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是曾國藩終生讀的書,其他還有史記莊子一類。太祖也很喜歡讀。
讀史和讀詩一樣,能讀出多少,看讀者能力。這書本來就是給皇上看的,位置不到,可能根本用不上。
一個小兵每日讀兵法,確實不如練刺殺來的見效,但因此就輕視兵法就不好了。


我來回答
首先,這套書我沒讀完,只讀到晉代,其次我不是專門學歷史的,但對古代文化比較有興趣,然後,沒有然後了,直接答

基礎篇:
1、版本問題:讀《通鑒》要讀胡三省的注,柏楊版不算真正讀過,據說有很多錯誤,不讀柏楊版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通鑒》的文字很美,尤其是政論,對於一段歷史的述評,多有振聾發聵的觀點
2、準備工作:讀《通鑒》不能只讀《通鑒》,最好有一些文化儲備,最重要的儲備有兩方面:1、目錄學方面的儲備,也就是說你要對中國古籍的大概關係有一個了解,要深入挖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要簡單了解看范希曾補正的《書目答問》,主體還是張之洞寫的,不僅是大官,也是大學問家,這樣你對於《通鑒》會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後者書不長,快的話,不到一周就能讀完;2、儒學,尤其是經學方面的積累,《通鑒》內容豐富,對於初學來說,根本不知道要看什麼,所以需要一個引導,最好的引導就是儒學,尤其是經學,大概而言以四書為主,五經雖然經典,但當代人要讀出點東西來要下太久的功夫,而且五經也不容易讀出意思來,建議是皮錫瑞《經學歷史》或者劉師培《經學教科書》任選一本,花半個月左右讀完,留個印象,然後找一本《四書章句集注》,花大半個月時間把《大學章句》搞清楚,然後再挑著《論語》讀一讀,這個時候才有了讀《通鑒》的資本,才能真正去吸收東西,而不是碎片化的內容。
3、還是準備工作:前面的兩個準備工作,第一個能讓你了解整個中國古代知識的層次結構,讓你知道《通鑒》的位置,並且也能讓你知道你能找到哪些參考書;第二個是能讓你有個指導你更好地吸收有用的東西,而不是不知道去吸收什麼。事實上第一套準備做完,資治通鑒的幾個經典減縮本你自己都會知道,但這裡還是要為讀《通鑒》打個基礎,最重要的有三本司馬光自己的《資治通鑒目錄》,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和朱熹的《通鑒綱目》,篇幅由大到小排列,這個不是必選,不過《通鑒綱目》最好能看一遍
4、結束後的工作,《通鑒》讀完後,可以繼續深挖,比如一些研究《資治通鑒》的書籍,也可以朝下發展,讀《續資治通鑒》,當然也可以開始著手斷代史,或一些專史。

正題篇:
個人修養方面,首先不同意學不到政治智慧和手腕的觀點,不過你如果真想要學到,必須至少對於儒學要粗通,如果儒家的東西理解不夠,看了基本很難看出這方面的門道。
個人心得:
讀《通鑒》的好處如下:
(一)、勵志版:
1、相對全面的歷史觀。如果你有讀過《史記》、《漢書》等等紀傳體名作中的任何一部,你就會深刻感覺到,編年體體現的是一個「大局觀」,就是說你不再被細小的人物細節牽著鼻子走,而是從全局角度來考慮問題,紀傳體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把表志一類的東西分散開來了,而《通鑒》是打碎了,和在一起了
2、豐富的鍛煉自己的材料。如果你是以這類智慧為目的的話,可以把人物遇到的難題,自己先試試解答,看看自己夠不夠格和先賢比,就當是自己遇到這類問題了。豐富的材料,當然從另一個層面可以作為談資,可以說如果你不想搞歷史,那麼這一本就可以代替周末到宋的所有史書,就算你其他的一本也不讀,對於其中的任意一個朝代也是有一個籠統的認識的
3、第三條依然屬於勵志黨,就是說,看完《通鑒》最重要就是知人,《皋陶謨》有云:「知人則哲,能官人」,知人是當領導的首要條件,也可以說是最重要的條件之一,知個人成敗,就知道怎麼做領導了
4、知天下興衰。《三字經》云:「先四史,兼證經。參通鑒,約而精。歷代事,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知治亂興衰,這就是為什麼這本書是給皇帝的政治教科書。
5、讀《通鑒》本身就是意志力的鍛煉,此外,對於國民性的把握,也會上一個台階,綜上所述,非有大志者,不必讀也。

(二)史學版:
《通鑒》說到根本是史學著作,所以對史學的價值,必須要說,不過這點上,我沒有太多的全力去說,僅表陋見,待方家指正。
1、看完後對於歷史有一個線索,可以把其他的材料串起來,直接看斷代史和各種史料,容易茫然無得,讀過《通鑒》後則有所旨歸,此為一
2、材料豐富,可作借鑒,此為二
3、配上注,可以廣見聞,此為三
4、讀完後,提高一個層次的史學修養(這個具體不好表達,總之,有種楊過使玄鐵重劍的感覺,此外還有幾本類似的,如《通典》之類的,但這裡不細說),此為四

Ps:
幾個注意點,第一、搞歷史的,在之前所說的基礎篇的基礎上還要加一層歷史地理學的修鍊,不然茫然無得,第二、搞歷史的,最好別有成見地讀,而是放空自己,第三,搞歷史的最好能把考證的功夫融進去讀;第四:搞歷史的,可以用八面受敵法讀,至於」八面受敵法「想必搞歷史的都清楚,不清楚就去查吧
一點點陋見


有一天看通鑒在微博上有感而發:當千萬人的生死被你一頁頁輕輕翻過,你就覺得自己遇到的多狗血的事都是小事一樁。


中華書局繁體豎排胡三省注20冊
自2015年5月購入始讀,至今日2016年4月2日深夜讀罷,幾近一整年。
對提升修養暫時不敢言說,先談下享受。
古代蘇子美讀書佐酒,讀此書過程真切體會其中滋味。有諸多次心中念想旁邊就是一壺清酒想必定會痛飲一番,多少次覆卷感嘆亂世豪傑之雄姿英發,多少次從字裡行間讀出了魯迅所謂滿滿的全是吃人。
現在突然有點忍不住,想馬上就去喝一杯。


如鼠飲河,自得其量


我高二的時候看過,我一直很感謝我的高中,因為如果不是因為中國的高中這麼無聊,我也不會讀這麼多書。因為比起枯燥的課程來說,這些書籍就是我無聊生活的光明。


好了現在說一下《資治通鑒》這部書。
說這本書無聊和難讀,為什麼呢?因為這本書有太多司馬光個人的想法,所佔篇幅特別多。所以很容易收到這方面的影響,這個就是有利弊兩方面了,如果你有辨別能力和一定學識,這就是你的財富。但如果分不清垃圾和寶貝,說是人生觀的噩夢也不為過


就當看故事咯,看個小說還能總結些心靈雞湯呢,更何況這是現實。
《冰與火之歌》引人入勝就在於顯得很真實,所以看看中國版冰火也不錯哦。

這是我的讀後感,不定期更新,歡迎關注!
http://zhuanlan.zhihu.com/huangjianbang/20131526


嘿嘿,從個人經驗看想讀《資治通鑒》的人大概分兩類

一類是史學研究者和愛好者;另一類是希望提高自身智識,想通過《通鑒》學點政治智慧和手腕的中青年人

如果你的目的是後者,那《通鑒》大概會讓你失望了;因為這部書籍篇幅實在太長,事件銜接實在太緊密,語言實在欠缺文采;如此書籍非真愛(歷史愛好者)不能讀

以《通鑒》的篇幅來看,如果每日讀五小時,讀完一遍大概要幾個月;這也非常人(非史學愛好者)毅力所能堅持的;僅僅是想學權術的話,決定堅持不下來;況且,《通鑒》中政治手腕部分的」濃度「其實是極低的;以閱讀《通鑒》的方式學習智慧是低效的

當然,如果真的通讀了《通鑒》,那最大的收穫其實是毅力提高了,智慧的增加其實並不明顯;甚至不如看知乎大牛的個人心得來得迅速

所以如果題主的目的是增長「政治智慧」,我推薦一本書《長短經》俗稱「小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中的政治智慧盡書於此,而篇幅卻短得多


大二時省吃儉用買了中華書局綠皮版的,花了幾個月時間只讀完了第一本(一共四本)做了很多筆記。簡單講幾點:

1.增長了見識:讀書時喜歡把自己帶入到當時的場景,如果在當時的環境下擁有他們的資源會如何選擇,他們又如何選擇了,結果是什麼。這本書就像案例集一樣,告訴你如果作死就會像先烈一樣前仆後繼的跳進血海。

2.學會三思而後行:通常在沒有掌握足夠信息的情況下,很難知道接下來的發展,也無從判斷。需要了解清楚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分析了各方面的利益關係的時候再做出選擇。

3.學會明哲保身:簡單來講就是做一個好人,做對的事。一個做好事的好人,但事情沒做好,頂多退回到原點。幹壞事的壞人,就算達成了目標但說不定哪天就萬劫不復了。

4.了解了儒教:司馬光開篇的時候表明禮教最大的作用區分地位和匡正名分,運用禮教作為政治工具有才能的人便會為了地位和名分而努力,他們的努力同時又提高和鞏固了最高統治階級的地位和名分,這樣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反之就會國破家亡。

總得來說對我沒什麼卵用,年輕人還是要把發展生產力、解放生產力以及搞對象當做第一要務。


以一個歷史系學生的身份告訴您,讀《資治通鑒》提不高修養,反正我沒有提高,只覺得司馬溫公隨意修改材料。可能是考證控,《資治通鑒》在我眼裡就是一個史料文本。


《資治通鑒》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它以深邃的歷史眼光,全面總結了歷朝歷代的政治智慧,記錄了上起春秋戰國,下至宋朝建立之前,總共1362年歷史發展的軌跡。展示了在這一千多年的時間裡,曾經出現的諸多王朝興衰交替的滄桑歷史,揭示了其中蘊含的歷史發展的規律。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資治通鑒》對於一個人的修養來說,正如唐太宗李世民「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很多時候我們對現實的問題或者時代的躁動不安一籌莫展,覺得我們走進了現實的死胡同,根本無路可走。

這時候,我們不妨回頭看看歷史,接近經典的史書、閱讀經典的史書、品味經典的史書,看看幾千年來歷史河流里古人們給我們留下的智慧。

正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看看千秋萬代歷史偉人給我們留下的智慧和教訓,用歷史的眼光看待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探討我們人生規劃,總能發人深省,獲益良多。

中國是個非常注重歷史同時善於從歷史中汲取經驗的國家。正是這一傳統確保了中國文化脈絡在不斷的王朝顛覆和興替中不致中斷,反而得以不斷延伸和發展,並通過一次次內外經驗的融入與整合,使得中國文化更加豐富和龐雜。

閱讀《資治通鑒》對自身的綜合發展有深刻意義,看到古人留下的智慧的同時沉澱自身。正如我們所知,很多事情往往「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或者「知易行難」,最終「事與願違」,有時候閱讀了《資治通鑒》的指引之後,避免走彎路。

歷史的車輪滾滾,億萬生靈在歷史的足跡下都顯得如此渺小。但司馬光用自己的生花妙筆,為我們留下了一部永恆的著作,永享後人的敬仰和萬世的榮光!這就是《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警示後人。談到政治,就不得不說給我感悟中最深的派系鬥爭。比如公元前33年,漢成帝即位,朝中勢力三足鼎立,石顯率領著牢梁、五鹿充宗等人是一派,丞相匡橫和御史大夫張譚是一派,而大司馬、大將軍、皇帝舅舅王鳳率領著王家兄弟和杜憲、張湯自成體系。三派鬥爭,一時間風起雲湧。

然而短短三年之間,匡衡、張譚先滅石顯。而後,唇亡齒寒,王鳳又將匡衡勢力瓦解,不久後另一外戚勢力又被架空。最終形成王家一家獨大的政治局面。三年而已,兩大勢力相繼消失,可想派系鬥爭是多麼的激烈。

除了激烈外,派系鬥爭又是那麼的殘酷。三國時期,曹爽和司馬懿同為託孤重臣,大將軍曹爽是想把司馬懿玩到死的。司馬懿忍完曹操忍曹丕,輪到曹爽這個小輩這裡,咱還得忍啊。公元249年正月初六司馬懿終於等到了機會,發動了著名的高平陵之變。司馬懿毫不留情得把曹爽、曹羲、曹訓、何晏、丁謐、畢軌、李勝以及桓范等人都逮捕入獄,以大逆不道罪劾奏朝廷,並全部誅滅三族,斬草除根。

至此,曹魏大權完全落入司馬懿手中。敵對勢力被誅三族是司馬懿無情嗎?派系鬥爭本身就是這麼無情與殘酷。

《資治通鑒》這部經典,它講歷史事件就像是在講故事,讓你能發現些道理。各個朝代,各個時期的都被派系鬥爭所充滿,派系鬥爭的背後則是冷冰冰的算計,權力,與殺戮。都說戰爭是殘酷的,而派系鬥爭就像是沒有硝煙的戰爭,從紙上亦能感受到它的殘酷與無情。


看過柏楊版本的白話資治通鑒,幾個感覺:1,王侯將相寧有種乎,2,亂世人不如太平犬,3,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一些淺見,看看就好。
我大學時候,曾經在看《通鑒》過程中,對於一些重要的,感覺好的東西做過一部分自我看法的表述,下面的是原文。
《才德之分》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勝德也。夫才與德異,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謂之賢,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雲夢之竹,天下之勁也,然而不矯揉,不羽括,則不能以入堅;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礪,則不能以擊強。是故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則?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愛。愛者易親,嚴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於才而遺於德。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餘而德不足,以至於顛覆者多矣,豈特智伯哉!故為國為家者,苟能審於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後,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才德之分一

魏國郡西部都尉鮑勛為官直,貴戚獲罪不容。曹丕為帝,勛數直諫,丕益忿之。吾聞,軍中之事,帝不執於將,任其將為。勛為治書執法,時陳留營壘未成,太守孫邕邪行而不行正道,軍吏劉耀欲推之,勛以塹壘未成,解止不行。帝知之而收付廷尉,欲殺之。群臣皆以鮑勛之父信有功於太祖而勸之。都陽侯曹洪以勛為門下賓客,而欲就死。卞太后責於帝:「梁、沛之間,非子廉無有今日!」又怒於郭后曰:「令曹洪今日死,吾明日敕帝廢后矣!」郭后遂泣涕屢請,乃得免官,削爵土。
吾前知,霍光之於漢帝,可謂盡心矣。當其死,帝數感於光之恩而遷光之後嗣之人。曹洪性吝嗇,然多次於亂軍中救操,其恩可謂深矣。國之大寶無外乎臣子,秉公正義亦為其重,勛之罪可付於下司屬,而帝欲以治死 罪。吾見太祖操未有此也。群臣上諫以鮑勛之父功,前人之諫未嘗無其道,勛之責為治書執法,塹壘未具而殺其守,無乃乎戰爭未戰而殺其將。然終不以此法勸帝者,以其理具而情未具也。當今之世,情重於法,雖國欲以法,然法未能全駕於情上故也。郭后貴為國母,而為其弟之忿而欲殺勛,唐太宗之後未效之。

才德之分二
漢前軍師魏延,勇猛過人,善養士卒。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與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至亮亡,延曰:「府親官署,便可將喪幻葬,吾當自帥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之死廢天下之事也。」亮曾謂後主:「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度,臣不測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
陳壽有言:「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諸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城之內,威畏而愛之 ,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今見諸葛亮之評,方知其所做之事,當真無人可及也,身處極而不矜威,賞善罰惡不以其身,忠於國而盡用其才也。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之謂何也?

才德之分三
唐時,回紇風俗樸厚,君臣之等不甚異,故眾志專一,勁鍵無敵。及安史之亂,於唐有功,登里可汗始自尊大,築宮殿以自居。代宗薨,唐遣中使梁文秀往告哀,登里驕不為禮。而欲引回紇、九姓胡等劫掠唐府。頓莫賀達干勸之勿行,不聽,頓莫賀舉兵殺之。
天下舉兵,皆有其名。周維七百載而不倒,非其國強也,諸侯無名,進犯天子,天下諸侯共討之。陳涉吳廣舉兵無名,而為項燕、扶蘇者,皆其名不就則言不順也。

才德之分四

蜀國就敗,吳國起兵西上,外托救援,實遇襲襄陽羅憲也。憲曰:「本朝傾覆,吳為唇齒,不恤我難而背盟繳利,不義甚矣。且漢已亡,吳何得久?我寧為吳降虜乎!」保城繕甲,告誓將士,厲以節義,莫不憤激。

又漢建寧太守霍弋都督南中,聞魏兵至,欲赴成都,留備以備敵,既定,不聽。成都不守,弋素服大臨三日。諸將咸勸弋宜速降,今道路隔塞,未詳主之安危,去就大故,不可苟也。若魏以禮遇主上,則保境而降不晚也。若萬一危辱,吾將以死拒之,何論遲速也!「

或曰:「司馬得政以來,大難屢作,百姓未服,僅又勞力遠征,敗於不暇,何以能克!「今觀其祥,勝負已見,司馬氏奪魏之爭,亦尤曹氏奪漢之政也,大廈將傾兮,吾何以力抗之乎!

然司馬氏之為,亦統一華夏之方也。吾以羅憲、霍弋之行,可知其忠,諸葛亮之智至此而已。「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身為亡國之君,其亡國之痛可知矣。劉禪之魏都,晉王之宴為蜀樂,蜀國故臣皆潸然,禪不問其悲而樂之,豈不哀哉。

天下之為華府,忠於國,獻其身者多矣,況吾之國,人數逾十。吾嘗聞,人或可無財富,然其身即為財富,華夏子孫眾多,則必能於方方面面達世界之巔,何國可匹?才德之分,其德為主,才之為輔。

——————————————————————分割線——————————————————

以上是原來寫的文章,當然是借鑒了《通鑒》上的原文。


金庸先生曾經說,現代的人與以前的人並無分別。追名逐利的心出發點都是一樣的,但是所處的環境不同。讀《通鑒》,只要有心坐下來讀,坐下來思考,實際上就已經很不錯了,如果還能夠有所收穫,那麼就更好了。我本人是古文愛好者,如果熟讀古文,則古代的所有的文章典籍都可閱讀,並且能夠發揮自身的特點,進行跳躍式的鏈接,學科之內沒有什麼複雜,因為關係的這種東西,理清了,看懂了,明白了,就什麼權術都能用,什麼道理都能通。完全在於潛力,不在於立刻得到的效果,不是嗎!


我身邊的一個人,讀過之後覺得自己特別拽,高高在上,我覺得他還不如不讀,讀了反而成了傻逼


一、耐心。讀通鑒是要花時間和毅力的,二百餘卷的書不是你想讀就能讀。如果讀下來了,你的閱讀習慣應該很好。
二、古漢語水平。司馬光寫的和引的許多東西,尤其是有些哲學色彩的東西,以高中水平很難懂。比如先秦名家的辯論你就不懂他在說什麼。看到賈誼的治安策很多人應該能看吐。
三、歷史觀。編年通史很能培養對歷史大局的把握,對各時期的認識有了比較也就更開闊。
四、歷史素材。中國的檔案工作做的很好,許多西方國家絕對沒有這麼多素材。積累起來用做辯論、聊天或是寫耽美都是極好的。


容易誤入上帝視角的歧途.

第一次讀的時候,會覺得司馬光很厲害,分析事情前因後果頭頭是道. 史學兩司馬,名不虛傳. 會懂得各種人生道理,禮莫大於分(三晉封侯),德在才先(比如智氏覆滅),君子斷交不出惡聲(樂毅兒子回燕王),管理國家不在於勞心而在於善用人才(陳平回皇帝,李世民評隋文帝)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等(魏徵上書)


但第二遍的時候就開始注意到不對了,司馬光的很多評論都是馬後炮. 大部分的臣光曰,都是根據自己的政治理念和儒家哲學在對歷史發表議論.

比如淝水之戰失敗的苻堅大帝,司馬光評價他的失敗是必然,因為前秦久戰而常勝——久戰則士卒疲憊,常勝則統帥驕傲,驕傲的統帥率領疲憊的士卒遲早會失敗. 似乎很有道理,但是我反著推理也行啊,李世民的成功也是常勝而久戰——常勝則士氣如虹天命所歸,久戰則經驗積累英雄有等級優勢.
劉邦的成功是心胸寬廣能招納有生力量所以眾望所歸,而苻堅禮賢下士的胸襟比李世民高n倍就成了養虎為患.
智氏用了有才無德的兒子結果覆亡,但劉邦曹操用了有才無德的陳平郭嘉反而興盛
矛盾了吧.

做一個事後諸葛亮總是容易的,站在上帝角度對古人的做法發表馬後炮一樣的言論也是容易的. 所以我學會了不要隨便在歷史領域發表總結性,預測性或者規律性言論.

一本書對個人有沒有用,最好的方法是用邏輯性和可預測性來檢驗它. 而歷史最難的就是不具備可預測性. 因為影響歷史進程的因素太多,超出了準確預測的水平.——不信,你預測朝鮮金家那一年滅亡?準確到正負10年以內都行.


有一個人讀了幾十遍《資治通鑒》得的天下,這個人叫毛澤東。


以前的二愣子如我看過一點通鑒感覺好像有那麼點容易猜透人心了,嗯。


讓我在最痛苦迷茫的時候有所憑藉和依歸!
歡迎關注我的專欄:資治通鑒里的生活


推薦閱讀:

你在讀歷史時讀到過哪些關於政治的大實話?
蘇芬戰爭時芬蘭是否應該選擇不抵抗投降以便在蘇聯解體後取得卡累利阿地區?
請問從布爾什維克建黨到二十年代斯大林權力穩固這一段的歷史,以及大清洗的歷史有哪些比較客觀的歷史書?
波蘭球是什麼?
歷史上有哪些為了食物引發的瘋狂的事件?

TAG:閱讀 | 歷史 | 心理學 | 社會 | 資治通鑒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