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音樂被白人社會接受的原因是什麼?
看了偉大的蓋茨比和那個roaring twenties年代的書籍之後有感。
因為美國白人沒有自己的音樂。
1《誰殺死了古典音樂》是一本充滿憤怒,夾帶私貨,觀點顛三倒四的音樂評論,諾曼·萊布雷希特在書中介紹了20世紀初期古典音樂在美國的發展情況。美國一向被歐洲人認為是一個沙漠,沒有文化,更沒有音樂,當時歐洲的音樂家們沒有意願去美國演出,表演自己的音樂,美國本土的交響樂團——譬如19世紀中期成立的紐約愛樂,也並不成氣候。不過到了20世紀初,歐洲開始經歷革命,蕭條,一戰,二戰,與此同時美國卻處於歷史上最為繁榮的時期,儼然世外桃源。於是,越來越多的音樂人來到美國填補這塊龐大而空虛的市場,這其中不乏一些優秀的名字:古斯塔夫·馬勒,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阿圖爾·魯賓斯坦,不同位面上的偉大音樂家讓古典音樂在這片沒有音樂基礎的國度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蒙和平與繁榮的眷顧,20世紀的美國已儼然是音樂世界的核心了。
那個時候的歐洲人依然嘲笑美國人沒有品味,因為不管什麼樣的音樂家到了美國,都能賺的盆滿缽滿,毫無鑒賞力可言。在他們眼裡,美國人就是一群暴發戶。不過這也說明了美國人對於音樂的市場需求。那個時代去美國討生活的音樂家實在是太多,很多音樂經紀人就組織小樂團,搞類似「同一首歌」式的走穴活動,把音樂家送到二三線城市演出,同樣受到了強烈的歡迎。
那個時期,美國的主流社會,那些音樂市場的主要受眾,消費的都是源自歐洲,和自己不存在血緣關係的舶來品。這也說明,在當時的美國,音樂被當成是一種高貴典雅的藝術品,那些低俗的、流傳於民間的小調是不被上層人士看得起的。
斯特拉文斯基 《火鳥》組曲 阿巴多指揮視頻
2
在社會的底層,民眾也有自己的音樂,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種音樂風格就是布魯斯。布魯斯起源於努力勞動時喊的號子,也加入了不少聖歌的元素,帶有明顯的西非痕關於布魯斯音樂,馬丁·斯科塞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查爾斯·伯內特曾經拍過一個名為《布魯斯》的紀錄片,裡面比較系統的介紹了布魯斯音樂的起源和發展。
布魯斯成為了黑人音樂的鼻祖,並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的音樂形式:爵士,放克以及靈魂樂等等。這些由黑人音樂衍生出的豐富音樂形態被統稱為「African-American Music」,並在20世紀的上半葉大放異彩。
爵士樂發源於新奧爾良,因「Jass」而得名,並迅猛發展,在大樂團時代成為美國各大舞場的伴奏音樂。放克和靈魂樂也在其後被創造和發展。當時比較重要的音樂人,如雷·查爾斯、詹姆斯·布朗等等,都能夠同時駕馭幾種不同的音樂風格。上面這些音樂形式,形成了社會對黑人音樂的最初概念:黑人音樂是一種表現情慾、載歌載舞、缺乏思辨、毫無嚴肅與神聖可言。我想當時主流社會看待這種音樂應該就如同阿道夫·希特勒看待吉普賽人那種感覺:低俗。下流。有辱斯文。
……但確實很爽。
ROBERT JOHNSON - Cross Road Blues (1936)視頻
3
在這些黑人音樂的相互撞擊和滋養下,現代流行樂的標誌性符號——搖滾樂,「Rock Roll」誕生了。黑人音樂不僅影響了美國,也影響了英國。被定義為第一首搖滾樂的歌曲是比爾·哈利的《Rock Around The Clock》;在英國,克里夫·理查德的《Move It》是一首具有重要意義的歌曲,其中帶有明顯的布魯斯風格。
但美國人過了很長時間才真正把比爾·哈利當成搖滾樂的首創者,他們更願意相信「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的《That" All Right,Mama》才是史上第一首搖滾樂。貓王是一個白人,也是流行樂史上的第一位超級巨星,從貓王開始,這種具有明顯黑人特徵的音樂範式才開始走入白人社會的視野。但即便如此,聽貓王的音樂很容易有這樣的感受,即這只是從白人嘴裡唱出的黑人音樂。貓王和的音樂和他的扭臀舞,也是被認為具有色情性質。在《阿甘正傳》里,阿甘的媽媽在看到電視上播放貓王的《Hound Dog》時認為有傷風化,不讓他看電視里的表演,說的就是當時社會對這種音樂風格的看法。
在貓王之外,當時搖滾樂的重要音樂人還有查克·貝里,巴迪·霍利,傑瑞·李·里維斯,小理查德等等一眾搖滾樂先驅,但在1959年之前,這些人入伍的入伍,空難的空難,轉行的轉行,入獄的入獄,紛紛從音樂屆消失。搖滾樂出現了一段時間的真空期。黑人風格的搖滾樂日漸式微也為其後一個極為重要的時代掃清了道路,那就是披頭士的出現。
貓王經典歌曲HOUND DOG視頻
4
儘管披頭士對搖滾樂的理解離不開他對查克·貝里的學習與臨摹,但當這四個帶著英倫范的搖滾樂手出現在美國人面前時,每個人都覺得他們是如此的卓爾不群,代表著一個偉大的新時代來臨:這他媽才是音樂啊。
在《Sgt.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中,黑人音樂的痕迹已經不太明顯,取而代之的是約翰·列儂和保羅·麥卡特尼們根植於英倫,對搖滾樂的獨特理解。更重要的是,這張專輯深刻的影響了唱片工業:唱片不再只是舞台表演的衍生品,而具有了獨立的靈魂。披頭士的成功也成就了錄音室技術的發展,搖滾樂告別了載歌載舞的表演,成為了一門可以精雕細琢,展現無限可能性的藝術門類。
另一個重要的名字是鮑勃·迪倫,在《Highway 61 Revisited》中,鮑勃·迪倫將美國的傳統音樂(布魯斯,民謠)和現代音樂(搖滾)對接,並且帶著對生活和社會的思考,賦予音樂更強的思辨性,讓音樂不再只是情慾與歡樂。這些偉大的名字推動了搖滾樂的發展,也讓白人社會對搖滾樂有了越來越強的認同感——此時,搖滾樂在事實上已經是白人的音樂了。
the beatles(甲殼蟲)set peppers lonely heart club band視頻
5
與此同時,黑人們漸漸淡出了搖滾樂,將創作重心轉向相反的層面,更注重節奏的豐富性以及舞台表現力。用《尖峰時刻》里詹姆斯·卡特的話形容就是:「不能跳舞的音樂能叫音樂嗎?」放克,靈魂樂和爵士齊頭並進,他們開始用在另一個方向上詮釋音樂的意義。
一個舉足輕重的名字是Motown,摩城唱片。貝利·高迪在創立摩城唱片之初,就是想生產屬於黑人自己的音樂。這其中囊括了諸如馬文·蓋伊,史蒂夫·旺達這些優秀的黑人音樂家。黑人音樂在這段時間內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如果說在早期,關於爵士、放克、靈魂樂這些定義還含混不清的話,到了70年代,這幾種音樂風格獨立發展,已經有了明顯的區分。放克的節拍越來越快,大踏步的向舞曲方向邁進;而當你觸碰到馬文·蓋伊的《What"s Going On》時,你根本不需要懷疑,這就是靈魂樂。
當然,不要忘了,他們還有擁有一個重要的樂團:The Jackson 5,他們還擁有邁克爾·傑克遜。
Marvin Gaye What"s Going On視頻
6
在70年代伊始,一種新的音樂風格異軍突起,風靡世界,這就是迪斯科。
迪斯科脫胎於放克。在稍早期的迪斯科中,我們很容易能聽出放克的味道,比如Chic就是打著強烈放克烙印的迪斯科樂團。最開始迪斯科還有輕重節拍,但是跳舞的人大概嫌節奏不夠快,發展到後來,四拍已經一樣重。與此同時,放克的火焰則慢慢減弱,逐漸被迪斯科取代了。
迪斯科到底有多紅?我們幾乎可以說迪斯科主宰了70年代的美國文化。所有的音樂都要讓位於迪斯科,包括搖滾樂。當時重要的搖滾樂隊和個人大多擁有迪斯科單曲,就更不用說大衛·鮑伊這種發跡於同志迪斯科俱樂部的巨星了。那個時代,迪斯科成為了一場全民狂歡,白人和黑人紛紛加入了這場盛宴,活躍於同一塊舞池當中。比吉斯成為了迪斯科的重要一員,約翰·特拉沃爾塔因《周末夜狂熱》這部對迪斯科發展極為重要的電影中大秀舞技一戰成名。
迪斯科的風靡,必然要引起搖滾樂消費群體的反擊。迪斯科相比於搖滾樂,在製作方面大大簡化,是詞曲和舞蹈,都帶有直接的性挑逗意味。另外許多迪斯科俱樂部也同時是同志酒吧。這些問題讓搖滾樂群體有充分的理由對其進行道德審判。一開始他們只是批評和抵制,到後來乾脆真刀真槍的開戰了。
1979年,芝加哥白襪隊對陣底特律老虎隊比賽,觀眾只要用一張迪斯科唱片加上89美分就可以換到一張比賽門票。比賽結束後,這些唱片被放在場中央當中焚燒,反同志人士和種族歧視者們紛紛沖入場內,加入到了這場行動當中,甚至影響到了下一場比賽的進行。那一天被叫做「迪斯科毀滅之夜」(Disco Demolition Night)。在那場公眾事件之後,迪斯科音樂的銷量一落千丈,潮流轉向歐洲和亞洲,在美國本土卻銷聲匿跡了。
但迪斯科真的消失了嗎?並沒有。雖然純粹意義上的迪斯科消失了,但現代舞曲無不帶有迪斯科的基因,甚至電子樂也無法和迪斯科脫離關係。更重要的是,迪斯科的火爆讓這種快節奏的強勁曲風被更加廣大的群體接受,也促進了白人社會對黑人音樂的認知,為緊隨其後的那個傳奇時刻的到來打好了紮實的基礎。
約翰.特拉沃爾塔在「周末夜狂熱」中的經典霹靂舞視頻
7
在迪斯科消失的那一年,從The Jackson 5單飛後的邁克爾·傑克遜推出了他的第一張個人專輯《Off The Wall》。這張處女作彙集了強大的陣容,包括保羅·麥卡特尼,史蒂夫·旺達,以及他後來的王牌製作人昆西·瓊斯都參與了專輯的製作過程。《Off The Wall》也是一張具有標誌意義的黑人音樂專輯,雜糅了我們所熟悉的各種黑人音樂類型。
邁克爾·傑克遜是黑人音樂的集大成者,主流社會終於迎來了一位超越了膚色的流行樂手,直到第六章個人專輯《Thriller》將黑人音樂的魅力發展到極致,成為全球銷量最高的專輯,直到邁克爾·傑克遜成為世界流行音樂的標誌,白人社會,甚至是整個世界都已經無法抵抗他的魅力了。一個人能夠將舞蹈技巧、歌唱天賦和流行嗅覺三者集於一身,簡直是個奇蹟。
至於他的膚色,還有那麼重要嗎?
Michael Jackson - Don"t Stop Till You Get Enough視頻
8
但是……白人社會真的接受黑人音樂了嗎?我並不這樣認為。
只要黑人和白人之間存在著階級差距,這種隔閡就會永遠存在;只要黑人還生活在社會底層,他們所創造的音樂和文化就依然指向貧窮和庸俗,主流社會對黑人音樂的看法就永遠是《絕命毒師》里那個聽著暴躁的說唱音樂,嘴裡喊著「Yo Bitch」的傑西·平克曼。種族和膚色是表面的,社會地位和價值取向才是真正要人命的東西。只要黑人的說唱音樂里一天還宣揚著暴力、財富和女人,黑人音樂就無法被主流社會所接納。
我還記得阿姆重新登上格萊美的舞台時唱道:「為了我你冒著事業毀滅的風險/我和你都明白/沒人想要和這個白人小子有任何交集/Dr.Dre,我在錄音室淚流滿面/你拯救了我的生活,現在是我感恩的時候了」。這就是現實:黑人抵觸白人,白人蔑視黑人——除非他們都是窮鬼。
阿姆戒斷毒癮復出後推出了若干治癒人心的雞湯暢銷單曲,不過讓我們猜猜:黑人們喜歡的阿姆,是那個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勵志偶像,還是那個嬉笑怒罵的小痞子Slim Shady?
叼爆了,阿姆在第53屆格萊美現場版完美表現視頻
謝邀
其實反過來可以問,黑人為什麼要接受白人的文化藝術?
這當然不是為問而問,黑人正在不停的在問自己這個問題。
同理,可以問出很多為什麼來。
在十九世三四十年代,紐約出了一個新的文學團體,叫做「年輕的美國人」(Young American)。這個團體的領軍人物叫 Evert Augustus Duyckinck。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美國的文化應該擁有自己的文學巨匠,而不是像那些自詡為盎格魯-撒克遜正宗的清教徒那樣,什麼都向歐洲文化看齊,文學言必是莎士比亞,狄更斯。
在「年輕的美國人」看來,美國本土文學都是被些衣食無憂的上流紳士所統治,喜歡寫的東西,和這些人在茶餘飯後聊天打混的閑談無甚區別,都是些耍點知識份子小聰明的輕鬆小品文。在 Duycbinck 的領導下,Wiley and Putnam 公司出版了劃時代的 Library of American Books 系列,力推美國作家。1844 年愛倫·坡出版了《烏鴉》,立刻被 Duycbinck 大讚,第二年就選入了 Library of American Books。1846 年 Duycbinck 更是主持出版了梅爾維爾的首部作品 Typee:A Peep at Polynesian Life。
但是,和 Duycbinck 的一廂情願相反,愛倫·坡和梅爾維爾對大都市的看法都相當負面,兩人也都在紐約最終混不下去,相繼離開。而真正長於紐約,屬於紐約,和這個城市一同呼吸,成為這個城市最偉大,最傳奇,也是最有洞察力的解讀者的那名作家,卻是 Duyckinck 做夢也沒想到的一人,沃爾特·惠特曼。他的《草葉集》,是 1854 年自己失業以後一高興就寫出來的,還是自費出版。惠特曼 11 歲就因為家境原因而輟學,在勞苦工作中體驗這個城市。他的文學養份,來自於紐約的世俗文化,通俗劇場,浪漫言情小說,廉價報紙,這些傳統文化人看不上的大眾商業娛樂。他的語言,來自於下層藍領人的生活,鮮活而有生命力。當愛默生慕名前來拜訪時,惠特曼就拉上愛默生,去旁邊亂糟糟的 Mercer 街消防隊喝啤酒。
這就是美國「主流」社會所遇到的文化困境。
他們也想要擺脫對歐洲的附屬地位,想要真正屬於自己的美國文化,但是,真正有美國特質的獨一無二的文化,是誕生於一個前所未有的民主社會的文化,更多的是從一種迎合大眾的需要,屬於多數人的娛樂環境中成長出來的,而不是從精英圈子裡自己冒出來的文化。當文化精英們努力抬頭向天上找的時候,美國本土文化的苗子,卻在他們腳下瘋狂的長啊長,在想不到的地方冒出來。
但是,他們不肯附下身去。
因為,那些文化是劣等人的文化,是失敗者的文化。是黑人的文化,是愛爾蘭人的文化,是猶太人的文化,是窮人的文化,是藍領的文化,是沒文化的人的娛樂。在他們看來,這根本不叫文化。他們越是刻意的把這些低等的,簡單的,粗俗的,沒有理智的,沒有品味的娛樂踢開,拉開和自己的有尊嚴的文化的距離,這些娛樂就更加貼近普通美國人,在自身之間相互影響,更加快速成為真正美國的文化。像踢踏舞這種舞蹈,就是黑人吸收了愛爾蘭人的吉格舞的風格後演變出來的。
但是,那些劣等的文化或許是低等的,簡單的,粗俗的,沒有理智的,沒有品味的,但它們也直接的,感性的,充滿了生命力的,他們代表了人的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欲求,對生命的渴求,感情無保留的釋放,是人之天性。中產階級的有品味的理性文化可以征服你的大腦,但這些沒品味的感性娛樂卻可以征服你的心靈。你越是拒絕它,就越會強烈感到它對於生活的重要,越被它吸引。
1845 年,紐約一正統人士 J K Kennard 在雜誌上發一文《誰是我們的民族詩人?》,提到:
「歌曲作者通過愛和靈性上的親和力來統御;立法者通過暴力。把這個原則用在美國人民身上。誰是我們的真正統治者?黑人詩人,這毫無疑問!」
所以,T S 艾略特會說,中產階級已死:無產階級去教會,電影院,可以在領唱者帶領下縱情歌唱,而中產階級卻被自己的道德所束縛,沒有這樣的人來引領。
中產階級已死,需要其他文化來打通血脈。按諾曼·梅勒的話說,就是找到那個「white negro」。那一瞬間,就是 Elvis Presley 在錄音室里找到自己的聲音後不自覺的冒出來的那句:Damn,nigger!
在《泰坦尼克》里,Rose 所在的上等倉和 Jack 所在的三等倉,就是這樣一個對比。在 Rose 偷偷跑到下等倉參加愛爾蘭奔放的舞會時,她才真正的打開了自我,讓內心的感情流露。這也是主流文化為他們自己找到的一種解決之道:被所謂的正統白人文化所教育出來的人還不是人,他們只是一個個精緻的機器而已,他們最後需要所謂的來自某種原始文化所點撥,往他們的心中吹入那還魂的一口仙氣,心與腦才能匯為一體,找到自我,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任務完成,點撥者也就可以去送死,運氣好的可以找個地方養老,這個文化吸納的過程算是成了。
照這理,你就知道 Obi-Wan Kenobi 看上去過於白人,絕不可能成為這個點撥者,最多只能造就個 Darth Vader,為了防止歷史重演,還要請 Yoda 老仙來,就順眼多了。而整部片子里最像個地道美國人的,還是那個和 Chewbacca 為伍的 Han Solo。
所以我們會一次又一次的在電影里看到這種類似的場面。白人主角遭遇困境,需要一個來自「原始/古老文明」的達人的點播。
在《Django unchanged》里,Waltz 一個歐洲正統文化下出來的德國人,跑到美國來點撥一個黑人,同時調侃 DiCaprio 扮演的南方奴隸主,一個號稱崇拜歐洲文明的美國老土。但在《Inglourious Basterds》里,Waltz 什麼都沒變,就變成了個納粹,那邊也還是一個美國南方土人,卻佔領了道德制高點的去帶著一隊人跑到歐洲去打德國人。文化高下論,本如遊戲一般。
我能說 Quentin 自己是一個沒有什麼所謂的高等教育,無視文化傳統的人么?還是說他很擅於把自己隱藏在這表像之下惡搞那些所謂的有文化的人?
文化高下,這些當然只是符碼而已。隔在中間的那層布,叫作面子,玩弄好了,也是一道風景。
奧巴馬曾在斯坦福和自己從肯亞來的同父異母弟弟 Mark 見面,問及對生父的看法,Mark 說已經麻木了。
奧巴馬:你不覺得彆扭么?我是說麻木這事?
Mark:對他,不彆扭。有別的事情讓我感興趣。貝多芬的交響曲。莎士比亞的詩。我知道——非洲人不應該關心這些東西。但是誰告訴我應該關心什麼不應該關心什麼?明白么,我不為自己是半個肯亞人感到恥辱。我只是不想問自己太多這是什麼意思這樣的問題。
接受音樂最純粹的原因就是因為好聽
不管是黑人的音樂,還是白人的音樂,還是任何人的音樂
被接受的最基本的原因都是好聽
好聽
好聽
因為真的好聽!
奧奎博在《第三文本》中寫過一片《黑暗的心》你可以看看。
從懷疑論角度,黑人藝術中的原始性和特異性是吸引白人的重要原因。白人藝術需要用這些原始性來構建一座藝術史的大樓,這裡常用「進化論」或「循環理論」的提法,以證明白人藝術是走在世界藝術之顛的。
當然作為一個普通聽眾,對黑人藝術的喜歡不免就是他們神秘,靈動的滋味而已。
我僅從我了解的幾個點說一下我的觀點,推動黑人音樂被白人接受,我認為黑人自己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就舉兩個典型:
1、Motown的創始人Berry Gordy。其生平詳見(Berry Gordy)。他創立摩城的初衷就是要建立黑人自己的唱片公司。因此,摩城麾下網路了那個年代最為耀眼的黑人音樂家,凡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大牌基本上都在摩城,或者從這裡發跡。如盲人音樂神童Steve Wonder,the Supreme的主唱Diana Ross以及The Jackson Five等。這為黑人音樂的發展與流行提供了現代音樂工業的土壤與平台。如果沒有Motown的話,我相信黑人音樂不會在二十世紀的那幾十年發展那麼迅速。但是Motown的存在並沒有真正打破黑白音樂的界限,也沒有真正使得黑人音樂正式登入主流文化圈,它的存在更像是一個黑人音樂的獨立小王國。
2、Michael Jackson。從Motown出身的他,才是真正打破黑白音樂藩籬的人物,是他打破了美國白人種族主義一直壓制在黑人藝人身上的桎梏!他是第一個出現在MTV電視台上的黑人歌手,他是第一個出現在《滾石》封面的黑人歌手,他為眾多遭受打壓的黑人歌手走向成功打開了大門,鋪平的道路!他開創了樂壇的一個時代!當然MJ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僅從音樂的角度看,得益於在Motown時期,深得眾多黑人前輩的精華,同時融會貫通集大成。這還只是MJ同學對流行音樂的諸多貢獻之一。至於他購買披頭士歌曲版權、迎娶白人搖滾之王貓女等這些舉動,都是會對那些抱有種族歧視的白人所難以接受的。
二戰後爆發的嬰兒潮們在六十年代正好是青少年時期,戰後安逸的社會環境使他們開始思考到底什麼才是自己的LIFE(否定老一輩經歷過戰爭的保守的生活態度)。這時候恰好無線電得到很大推廣,有些地方開始偷偷播放r b (當時種族歧視還很嚴重,所以在主流白人掌控的電台播放黑人歌曲是很難被允許的)。 處於叛逆期的少年們哪管這些?新穎的風格和相對來講更有深度歌詞(當時都是love song)很快被他們接受並冠以「屬於新一代的音樂」。 尤其是當貓王火了之後,黑人的RB才慢慢開始被主流接受。
我覺得暫且不談歷史因素,單純從聽感來說,黑人音樂真真兒的就是好聽。
其他因素的話都是一些觸發條件,比如科技進步、政治、文化發展。 就好比黑人音樂是一塊瑰寶,而種族主義、政治偏頗將其埋在地下,但一旦他們被挖掘,就會吸引所有人。
黑人音樂既帶有藝術美感,另一方面他們又帶有最原始的本能,比如節奏蘊含的強烈的能量,這些東西我想是個人就會被感染,而這樣的一種美感上的共鳴不是什麼政治思想能阻止的,因為它直達人的感性深處。呵呵,竟然沒一個人提到嬉皮士運動對這些的影響
之前的都是偷摸在抄襲黑人音樂,到了5,60年代的嬉皮士,垮掉派,他們才是徹底擁抱黑人文化與音樂的人群,最直接的原因:他們厭惡上一代的讓人昏昏欲睡的音樂,更厭惡上一代的生活,偷聽著收音機里的黑人電台長大,更想要跳熱情充滿活力的舞步,都是非主流,大爆發,結果就抱團在一起對抗他們所厭惡的上一代白人中產階級,所以那時候很多非主流人群都能算嬉皮士,認同嬉皮運動。黑人,同性戀,左派的學生文學家藝術家...
但白人擁抱黑人音樂以後反而變成了一種入侵,洗白。尤其是搖滾黑人基本都不玩了,這其中應該有第三次黑人文化運動的影響,黑人在平權以後更是發展出了與 白人至上 對應的 黑人至上 ,且深受影響。他們開始玩更有黑人特色的瘋克雷鬼說唱...
嬉皮運動之後,確立了現代流行樂是建立在黑人音樂的基礎上的這一事實,黑人對流行樂命脈節奏的把握更勝一籌;再者黑人社會擁有白人社會所不具備的酷,暴力血腥毒品色情,歌詞上對青少年也夠吸引。
深層的原因應該有talich所提到的。另外可參考 搖滾神話學 一書,有的地方顯得生拉硬拽,私貨也不少,但從神話與內心潛在衝動這些角度來談白人對黑人音樂的接受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好像滾圈猶太人相當多
套用一句行話:音樂是一種世界語言。誰都聽得懂,沒人管那是白人或黑人或者下里巴人發明的。
我覺得白人大量抄襲黑人音樂也是原因之一吧
略歪樓,權當樓主話題的延展思考
其實現在的黑人社群也在反思白人流行文化中「文化抄襲」的情況。以下是從紐約郵報翻過來的一篇文章:
------
當少數族裔在美遭遇「文化抄襲」
一個新的聲音加入到了近來十分火熱的「消費黑人流行文化」話題中來。這一熱點的另外一個稱呼似乎更直觀一些:「抄襲」(misappropriation)。
據紐約郵報報道,近日,出演了大熱影片《飢餓遊戲》的童星阿曼德拉·斯坦伯格(Amandla Stenberg)在一段上傳至網路上的近5分鐘長的視頻中,細數了自2000年以來,白人明星在模仿黑人的髮型,講話方式,衣著和舞蹈動作的例子。阿曼德拉想要說明的是,這些明星忽略掉了黑人文化符號背後的意義,及黑人社群掙扎拼搏的文化背景。
在這條名為「別消遣我們的髮型(Don』t Cash Crop On My Cornrows)」的視頻中,16歲的阿曼德拉將介紹玉米辮(Cornrows為黑人常梳的一種滿頭小辮的髮型,字面意思為玉米壟)的歷史典故作為開篇。在超模頂著玉米辮走上T台,真人秀明星諸如凱莉·詹娜(Kylie Jenner)和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也編著這樣的髮型走入公眾視線後,這一在非裔民眾中盛行的傳統髮型便再一次流行起來。阿曼德拉對這一積極變化感到高興,但是她也表示,黑人會編這樣的髮型,更多是出於保養和維護黑人特有發質的考量。
「通過編玉米辮的方式,我們能夠更好地讓非裔特有的捲曲頭髮保持整齊,不打結,同時還很有風格,很得體--所以現在你可以理解,為什麼頭髮在嘻哈和說唱文化裡面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了吧。」阿曼德拉在視頻中這樣說道。
近些年來,隨著說唱音樂和節奏藍調(RB)的愈發盛行,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在主流媒體上為觀眾呈現自己的「黑人打扮」。阿曼德拉指出,克莉絲汀·阿奎萊拉(Christina Aguilera)和黑眼豆豆主場菲姬(Fergie)都是白人梳玉米辮的典型案例。而天后麥當娜( Madonna),則最喜歡佩戴鑲鑽牙飾(grillz)。
「流行巨星們將模仿黑人文化作為一種表現自己很前衛的,吸引關注的方式。」阿曼德拉在視頻中這樣提到。「2013年時,麥莉·賽勒斯(Miley Cyrus)大跳電臀舞(twerks)並將非裔女性作為『道具』(prop)。2014年,水果姐凱蒂·佩里(Katy Perry)在她的歌曲『This Is How We Do』中使用了黑人土著使用的埃伯尼語(Ebonics),並且在以滿頭玉米辮的髮型示人後將畫面切至了『靈魂樂第一夫人』之稱的非裔歌手艾瑞莎·弗蘭克林(Aretha Franklin)的照片。所以你看,白人抄襲黑人文化的情況真的是非常猖獗。」
隨著越來越多說唱和節奏藍調新星的湧現,類似於視頻錄像此類,通過高科技手段證明針對黑人暴力事件的證據也越來越常見。阿曼德拉以佛羅里達馬丁案(Trayvon Martin),佛格森布朗案(Michael Brown),紐約迦納案(Eric Garner)和俄亥俄萊斯案(Tamir Rice)作為例證。
「名人對這些議題的關注能讓非裔更被人重視,至少有些明星是這樣做的。比如阿澤莉亞·班克斯(Azealia Banks)在推特中所見,那些融入到說唱音樂文化中的非裔藝術家們,在隨之而來的,針對黑人的帶有種族色彩的問題中卻噤若寒蟬。」
長期以來,班克斯因與澳大利亞籍白人說唱歌手Iggy Azalea就藝術創作中帶有種族色彩的內容而爭論不休。
「文化抄襲(culture appropriation)和文化交流(culture exchange)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文化抄襲體現在,你的作品中體現出了針對某一種族文化的刻板印象(racist generalizations or stereotypes),而今這種行為卻被主流文化的創造者認為是高端時尚,酷炫和有趣的,並且大肆宣揚。當那些嘗試借鑒他族文化的人,只抄得了文化的皮毛,而未嘗試理解文化深刻內涵的時候,文化抄襲便發生了。」
在視頻的結尾,阿曼德拉也丟出了一個她經常捫心自問的問題:「如果美國能像熱愛黑人文化一樣,去熱愛那些創造這些文化的黑人的話,這個社會會變成什麼樣?」
-----
自己P的圖,比較難看,給大家舉幾個例子看看
原文請戳這裡:
http://pagesix.com/2015/04/17/hunger-games-star-slams-katy-perry-for-black-culture-appropriation/?_ga=1.94713756.1658213703.1426862417
以及....
水果姐的「亞洲文化展」
Gwen Stefani的Hollaback Girl裡面的原宿女們以上
音樂是不分國家、種族的
因為有些黑人音樂確實還可以
突然想起江南style去年在美國爆紅。。。。這種勁歌熱舞似乎一直很受歡迎的樣子。。
好聽唄
然而,最近的trap真的難聽
好聽。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韓國《蒙面歌王》這檔音樂真人秀節目?
※如何評價王菲的《清風徐來》?
※如何編寫吉他獨奏曲?
※為什麼美國有的影視作品和動畫片里會黑Andrea Bocelli和Celine Dion?
※2010 年最好的音樂專輯是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