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戰爭與和平》是偉大的小說?
1.這部書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文學作品,而是融合進了哲學、美學、宗教學等等東西於一體的社會百科全書(有點誇張了)
2.引用 @安德 引用的那句巴別爾的話:
"If the world could write by itself, it would write like Tolstoy." - Issac Babel
托爾斯泰並沒有刻意去營造一個世界,只是還原了世界的本來面目罷了。至於這個本來面目是什麼?就是歷史。
3.托爾斯泰這本書很無聊。因為雖然寫的是戰爭與和平,卻在大段大段講和平。等在真正到了戰爭的場面,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些精彩場面(好比說騎兵衝到步兵方陣切菜切瓜)。
而且他所寫的幾個主人公參加戰爭,那叫一個慘烈:
安德烈公爵第一次負傷,出現了幾秒真男人的情況,突然負傷倒地。
尼古拉參加戰鬥,結果手被打傷被迫撤退(而且後來還向人吹噓自己多麼勇敢)
皮埃爾想要參加戰鬥,結果被炮彈震暈,醒來之後就跑了。
拿破崙蒞臨戰場指揮戰鬥,無非就是在那裡喝喝茶,聽聽報告,並沒有帶領士兵衝鋒。
這就是戰爭嗎??這就是那場曾經將數百萬人卷進去的事關俄國民族存亡的衛國戰爭嗎?
是的,這就是真實的戰爭。這就是現實主義的戰爭。在戰爭面前,我們都是渺小的,而作為浪漫主義者的彼得·羅斯托夫的遭遇,或許是暗示浪漫主義戰爭的非真實性與悲慘結局?
4.托爾斯泰這本書寫得棒極了。尤其是那些與主題看似無關的通篇大論,尤其是在尾聲的最後,講了一大堆純粹理論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正是托爾斯泰的歷史哲學。
5.托爾斯泰的歷史哲學簡單講的話,就是歷史是由權力推動的。歷史的進程包含著無數偶然性,這些偶然性共同組成了歷史的必然性。儘管在偶然性只下,可能會出現一兩個傑出人物,但是這些任務在歷史面前也是身不由己的,不過是小丑罷了。對於歷史的洞察,需要真正的生活的睿智而非理論理性的把握。
6.權力,並不是一般政治學意義上的權力,在托爾斯泰看來,權力是人對人的一種關係,不同的權力集中到一起,成為了歷史的合力,形成了一個歷史權力金字塔。而在金字塔的頂端,就是我們認為的英雄人物。
7.歷史的偶然性就是金字塔底端的基座,這是作為歷史的大多數。但是通常,一般的歷史學家研究歷史的時候,覺得這些無數的偶然是很難把握的,所以就從中抽出一個特例或者乾脆直接找金字塔頂端的英雄人物進行解讀。但是這解讀的只是歷史的某個小部分,並非整個歷史全部,尤其是作為大多數的金字塔的底座。而且從權力金字塔本身來看,作為頂端的英雄人物,他只能去直接影響自己下面有限的一部分。而對於權力基座的大多數偶然性,是完全無能為力的。至於那種以英雄人物作為歷史原因的、動因的,則是非常可笑的的。英雄的命令經過層層傳遞,到達底部的時候已經是面目全非,而且並不是所有的英雄的命令都能傳達到地步,真正能夠傳達的總是少數的,但是這並不能作為歷史的原因,只不過是所有原因中的很小的一部分。所以這裡托爾斯泰極力將英雄人物的獨特作用貶低,甚至將他們當作普通人中的一份子來看待。這也就是托爾斯泰獨特的英雄觀。而他更為看重的,則是作為權力金字塔基座的廣大偶然性——人民群眾。
8.托爾斯泰的英雄觀,是對傳統的唯心史觀的顛覆,儘管他的觀點是建立在歷史懷疑主義上的(歷史的真正原因我們並不知道)。而對於這點的闡述,則是體現在拿破崙這個人物身上。托爾斯泰筆下的拿破崙,不再有英雄的光環。而成為了某個自認為自己的英雄的英雄。裡面提到拿破崙有抖腳的習慣,這無非是拿破崙認為的能夠使自己像英雄的舉止。甚至拿破崙也可以去模仿凱薩等人一言一行,這與我們在歷史書上看到的拿破崙完全不一樣。而且在拿破崙遠征俄國的一開始,亞歷山大一世拍了個近臣去見拿破崙,拿破崙在這個使臣面前的自以為是與粗魯舉止,證明了拿破崙無非就是一個藉助時勢起家的暴發戶而已。後面在描寫博羅季諾會戰的時候,拿破崙的自負與傲慢也暴露無遺,甚至在軍事指揮上,他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奇,更多的是剛愎自用。因而托爾斯泰對拿破崙的極力普通話,則構成了他對英雄主義史觀的深刻顛覆。
9.而在描繪拿破崙的對手的時候,德國將軍們是非常嚴格的理性主義者,相信軍事科學的存在,可是在托爾斯泰這裡,他認為軍事科學是虛妄的,軍事史是由於一些偶然的軍事行動組成的,這些德國將軍顯得無比可笑(尤其還有一段調侃德國人、義大利人、英國人、俄國人的自信,認為德國人的自信源於對於絕對真理的信仰,俄國人的自信源於無知的睿智——這一點表現在庫圖佐夫的身上)。
10.托爾斯泰專門描寫了巴格拉季昂公爵的絕地反擊戰役。裡面有一個細節,說是巴格拉季昂公爵故意表現出勇敢,這是作為一個統帥應具有的品質,但是他當時對戰局並沒有確切的把握。這裡也是對於英雄主義的顛覆。
11.在描寫庫圖佐夫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最多的是庫圖佐夫的虛弱與衰老,甚至當庫圖佐夫最後去世的時候,也是用很平靜的一句話描寫的。可是為什麼這麼一個老頭子,能夠打贏當時的絕世統帥拿破崙?這是因為庫圖佐夫具有一般人所沒有的睿智,這種睿智是洞察歷史規律的重要能力。在博羅季諾會戰之前,庫圖佐夫一直在後撤,等到與法軍展開會戰的時候,俄法雙方損失慘重,正當眾人認為俄軍勝利的時候,庫圖佐夫認為他們已經輸了這場會戰,他主動要求部隊撤退。後來法國人潰逃的時候,眾人皆以為可以追擊法軍,庫圖佐夫極力阻止眾人的行為,當有人真的去追擊了,卻遭遇了失敗。儘管我們認為,在整個博羅季諾會戰及其後,庫圖佐夫顯得十分軟弱,但也不能不承認,他的所作所為是深思熟慮,是在考慮了俄軍與法軍的真實情況下做出的結論(法軍雖有潰敗,卻也有戰鬥力反擊。俄軍雖然處於優勢方面,但是在追擊法軍的過程中,非戰鬥減員請款十分嚴重,而且俄軍在追擊過程中也精疲力盡,無力發動徹底的殲滅法軍的行為。)這就是庫圖佐夫的睿智。他能夠洞察表象之後的本質,作出符合具體情況的選擇,這一點,也只有庫圖佐夫才能把握到,與他相比,其他的將軍則顯得庸俗(追逐名利)。
12.皮埃爾·別祖霍夫,是書中標準的男一號。私生子、在國外生活過10年、理想主義者,這些標籤無疑使他成為了上層社交圈的另類。在皮埃爾剛登場的時候是在安娜·帕夫洛夫娜的晚會上,這個玩會正如托爾斯泰在後來說的那樣,是一個政治風向社交晚會,也是上層較為重要的社交圈子之一。而我們親愛的皮埃爾同志,一上來就展現了冒失的一面:在晚會上談論有關拿破崙的問題,並對拿破崙具有比較高的評價,結果被安娜·帕夫洛夫娜以優雅的社交技巧堵上嘴。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初入社交圈的冒失的皮埃爾,國外的生活與教育經歷,使得他具有國內一般貴族所沒有的眼界,他的腦海中有著那麼一些比較新穎的觀點,卻也很難完整表述。不過他身上最大的一個特點善良此時也已表現出來。善與愛在他心中尚處於萌芽階段。他所變現出來的更多的是軟弱。
皮埃爾儘管具有良好的心性,卻也是一個意志薄弱的浪蕩子,在安德烈公爵面前保證與多羅霍夫之流斷絕聯繫,轉身便去參加酒會,還做出了出格的舉動而被逐出彼得堡。
此時的皮埃爾尚處於探索階段的初期,在繼承了父親的大筆遺產之後,儘管在外人看著是炙手可熱的最佳擇偶對象,而他自己卻還是保持著以前一貫的善良、不成熟的特性。後來在自以為的情況下向海倫求婚,締結了一段讓他痛苦的不幸的婚姻。
而後,在醋勁的作用下,皮埃爾提出與多羅霍夫決鬥並取得勝利,這一冒失的舉動並沒有帶來平靜,反倒是讓皮埃爾與海倫徹底分開,順帶著敲了皮埃爾一筆。
接著就是皮埃爾的第二階段,共濟會階段。可以說,這個階段是對皮埃爾影響最大的階段,雖然我們說後來莫斯科大火以後的皮埃爾轉變更為迅速,但不能否認的是,共濟會階段已經將皮埃爾內心的善於美徹底拉到了台前,也讓皮埃爾的模糊的善與美的觀念成為了具體的概念,儘管這個階段皮埃爾的這些想法還是有著濃厚的理想性甚至是空想性。
這裡得先拽點俄國思想史的內容。俄國歷史上,共濟會還真的是存在於俄國上層,並且對俄國知識分子的誕生產生了重大影響。眾所周知,俄國的知識份子最早源於貴族,而在貴族知識份子正是形成之前,貴族知識分子總是一小波一小波的小群體,聯繫這些小群體的就是共濟會。
皮埃爾在共濟會,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善與愛。共濟會的入會儀式神秘而莊嚴,這正好符合了皮埃爾的心理變化:當遮蔽在雙眼之上的黑布被去掉後,光明便湧入皮埃爾的內心。從皮埃爾的言行舉止來看,他是真的信仰共濟會,這與同時期的其他共濟會成員不同。當他與安德烈公爵再次見面的時候,皮埃爾滿懷熱情向安德烈公爵一吐心聲,從他的言語里我們能感覺到皮埃爾的真摯信仰。不過隨著故事的發展,這種感覺是在不斷減弱,那麼失落的皮埃爾又會怎麼樣?
於是到了皮埃爾的第三個時期,1812年莫斯科時期的皮埃爾。皮埃爾之前曾經做了個占卜,預示著他將要親手刺殺拿破崙,結束他的殘暴統治。皮埃爾懷著這個信念留在了莫斯科。有意思的是,這時候皮埃爾選擇的是去導師的書房裡面沉思、思考。一些法國人來到了這裡。儘管皮埃爾決定要隱瞞身份,可是在他熟悉的法國人面前,他軟弱了,刺殺拿破崙的堅定信念也隨之動搖。在動搖之中,因幫助亞美尼亞女人主持公道而被法國人逮捕。這時他遇到了對他影響最大的另一個人:普拉東。
普拉東只是一個沒什麼文化的老兵,可是在皮埃爾眼裡,他是最純潔的人,是皮埃爾心中善於愛的具體化身。如果說共濟會階段的皮埃爾認為的善於愛就是共濟會所推崇的哪種抽象的愛,那麼對於現階段的皮埃爾來說,真正的現實意義上的愛,就是如同普拉東那樣生活,對生活充滿真摯的善意與熱愛,也可以理解為身處逆境中的人格的自由。有個插曲,就是皮埃爾走出板棚大喊的那句話:你是管不住我的,我就是我,絕對的不朽的靈魂(與原文有出入)。·我們發現,在此皮埃爾不再是以前的那個被生活所左右的皮埃爾,而成為了生活的主人。
最後一個階段就是尾聲裡面,從彼得堡回來的皮埃爾。這個時期的皮埃爾,在彼得堡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懷著崇高的熱情,意欲參與社會改造。這裡所講的志同道合的人,其實就是十二月黨人。
十二月黨人起義是俄國歷史的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標誌著俄國知識分子作為一隻獨立的政治力量等上歷史舞台。他們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貴族小團體,而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在愛國主義的感染下,眾多貴族投入到保衛俄羅斯民族的1812年衛國戰爭,在俄國軍隊離開俄國,直至佔領巴黎的這段過程中,這些貴族青年份子看到了西歐的現金與文明,看到了不曾在俄國看到的自由。等他們回到國家以後,發現整個衛國戰爭,高漲的民族情感無非是為現存的制度提供了新的支持。那麼怎麼辦?干!幹掉這舊世界!
皮埃爾這裡的十二月黨人,還只是處在密謀階段,尚未提出武裝起義的想法(畢竟離十二月黨人起義還有一年時間。)
以賽亞·伯林說,托爾斯泰筆下的皮埃爾·別祖霍夫是一個探索者的形象。我贊同這個觀點,而且認為皮埃爾探索的正是生活中的善與愛。這種善於愛是深刻蘊藏在人性之中,儘管我們可以從抽象的角度大致勾畫出一些圖景,可是這些都是非生活的善與愛。真正的善與愛,在於你發自內心的生活方式、待人處事的態度。
我還認為,皮埃爾的探索者身份,是某種意義上的俄國知識份子先驅的寫照。這條線索就是是赫沃羅斯季寧公爵——十二月黨人。
普列漢諾夫在其著作《俄國社會思想史》中認為,赫沃羅斯季寧公爵正是俄國知識份子的先驅之一。他自幼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對於俄國社會的癥結有著深刻的體現,儘管他的思想並沒有後世的知識份子那樣激烈,卻也點燃了俄國知識份子的叛逆的精神火種。早期的皮埃爾正是這位思想家的寫照。
假如皮埃爾能夠活到80歲,那麼他將卒於1865年。或許他會成為斯拉夫派,或許是40年代人。
先開個坑,以後有時間填。
我不是文學評論家,所以只好從這本書對我的影響來談了。一句話:這本書告訴了我生的意義和為什麼要博愛。(未完待續)
其實,主要是想推薦下國家博物館的展覽列夫·托爾斯泰與他的時代,後面的回答跑題,請 @達維多夫 同學繼續填坑。本展覽截止到2014年12月21日,北京的托翁粉不要錯過。不在北京的朋友可以從展覽主頁上欣賞到托爾斯泰的手稿照片以及大量作品插圖。
後印象派俄羅斯畫家 Leonid Pasternak 為《戰爭與和平》作的插圖(1893)
《戰爭與和平》為什麼是廣為推崇的偉大小說呢?
籠統的講,是時間與讀者雙重檢驗的結果,其藝術性、思想性、啟發性、觀賞性將繼續被檢驗與證明下去。
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就是說,自這部作品誕生以來,所得到的所有好評是經得起推敲的,而差評和有爭議的評價也自有其爭論價值(托爾斯泰的歷史觀被不少人歷史學、軍事與哲學領域的學者強烈抨擊)。我們有這樣的經歷,照著書評榜或者書封去買了一本書,結果發現那些評價言過其實。《戰爭與和平》則不然,它名副其實,且只嫌隻言片語概括不了其偉大之處。
這部作品最難能可貴的,就是—— 竟以小說的姿態與小說的技巧,準確展示了拿破崙戰爭時期的客觀世界,還原了歷史「真相」 (由此開創了歷史小說新範式)。它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喚起了讀者對真實世界的感知。這種真實不是指現實存在,而是指讀者情感上的真實共鳴。
《戰爭與和平》的故事並不複雜,人物刻畫也沒有《復活》深刻,托爾斯泰以簡單的記敘手法,在人物和場景之間無縫轉換。一會兒是破爛的畫室,一會兒是繁雜的對話,一會兒又是混亂的戰爭,帶著讀者一步步走進那世界那時代與角色們的心中。
文中大量對話是法語寫的(當時俄國的貴族和宮廷使用法語),隨著情節的推進(戰爭的白熱化直到火燒莫斯科),法語的使用逐漸減少,暗示著俄國正逐漸從法國的控制下自由出來。皮埃爾講法語會受到攻擊的情節,與《最後一課》里表達的民族與語言的精神異曲同工,都是戰爭語境下敏感微妙的常態。
除了成功的從宏觀上刻畫了重大歷史事件,微觀上細緻的刻畫了人物的精神與心理狀態,《戰爭與和平》還貫穿著托爾斯泰的歷史觀,詳細內容見達維多夫的答案。一個有趣的事實是,托爾斯泰曾試圖用數學方法論證他的歷史哲學觀。
托爾斯泰很擅長描寫人物的精神世界,筆下的每個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的人。讀者不但能看到人物的經歷,還能體會到他們的感受。他的思想與他的文字完美契合,就如伊利亞?列賓所言:「...這個托爾斯泰擁有多麼廣博的心靈!所有誕生的、活著的、呼吸的事物,整個大自然——所有這一切都被他準確無誤、毫無造作地表現出來。"
要理解托爾斯泰的作品,不能不理解他這個人。
我國學者對他以及他的作品的研究起步很早,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涵蓋他的中國思想、史觀、宗教觀、美學觀、婦女觀等方面。想深入和系統了解托翁及其作品研究的朋友不妨找些學術著作來讀,比如吳澤林先生的《托爾斯泰和中國古典文化思想》。
托爾斯泰是位傑出的藝術家,他不認為小說是純粹的娛樂,而希望小說能夠教育人。在晚年所著的散文集《藝術論》中,他提出藝術有一項偉大的使命:
在知識的進化過程中,那些錯誤的、不必要的觀念會被淘汰,由更合理的觀念取代。情感的進化過程也是如此,這一過程通過藝術而產生。低級情感——不能為人類帶來更大益處,也不為人類所必須——會讓步於對個人和集體有更大貢獻的情感。這就是藝術的目的。
推薦幾本托翁的傳記:
茨威格——《三作家》之《列夫托爾斯泰》
羅曼·羅蘭——《托爾斯泰傳》(《巨人三傳》之一)
康·洛穆諾夫——《托爾斯泰傳》
Rosamund Bartlett —— 《托爾斯泰傳:一個俄國人的生活》
「xxx是最偉大的小說」本身就是一個高度私人化、絕對化的觀點。文學史上類似的觀點有很多。比如:弗洛伊德稱《卡拉馬佐夫兄弟》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長篇小說,人類精神領域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加繆封《伊利亞特》、《堂吉訶德》、《戰爭與和平》、《群魔》為史上最偉大的四部文學作品……這些說法和本人的愛好、旨趣、文學觀等休戚相關。
個人認為,一流作家從不會下「最偉大的小說」的定論。反觀《戰爭與和平》,稱它為「最偉大的小說」的毛姆、羅曼-羅蘭、高爾基也僅僅是二流作家。
回到《戰爭與和平》本身。它對大場面的描寫幾乎無與倫比,整個文學史上只有《荷馬史詩》可與之媲美;它塑造了上至王侯將相下達黎民百姓的人物長廊,雖其中個別人物在我看來寫得不夠好,但這長廊亦是文學史上的一絕。該書唯一較大的缺陷是它的結構。一方面,由於四條主線並進,書中時常出現主線跳轉,使得從局部看一些相鄰章節缺乏必要聯繫,某些章節甚至可以作為短篇而抽出;另一方面,在第三、四部中作者時常大發議論,冗長的哲學議論更是嚴重傷害了作品的結構。總之,全書結構有些鬆散,臃腫,可以不很恰當地比喻成「拖泥帶水的怪物」(亨利-詹姆士語)。
在我眼中,最能代表托翁藝術造詣的是《安娜-卡列尼娜》。
剛讀完《戰爭與和平》,在沒有對歐洲史的系統掌握和對沙俄歷史文化深入研究的情況下,我僅說說從書中文字中感受到的托翁的歷史觀
翻開本書不久,我就發現作者有兩條敘事線索。一條是沙俄所參與的歐洲帝國戰爭的前線。這條線索所敘之事展現的是一種宏大的場景,浮現在眼前的是漫山遍野的軍士、騎馬的將軍和俄法兩軍之間的對壘、廝殺,聽到的是隆隆的炮聲,戰場上騎兵的吶喊聲和馬蹄聲以及受傷士兵的呻吟聲....
作者的敘事將讀者的視野從地中海沿岸帶向奧地利、波蘭、普魯士再到俄國邊界直至俄國歐洲部分的各大重要城市,在這條敘事線上,腦海里對應的是一幅廣闊的歐洲地圖和戰爭場面
而另一條敘事線則是沙俄貴族階級的日常生活。他們的舞會晚宴,他們對時事政治的討論,他們對各自健康的關心,他們的愛情與家業....這條線的敘事從地點上來看一直輾轉於莫斯科和彼得堡兩大古都,當然還有已隱退的保爾康斯基公爵所在的童山(也譯作禿山),以庫拉金、保爾康斯基、羅斯托夫和別祖霍夫四大家族為主要敘事對象
雖同屬於貴族階級,但這四個家族卻像人一樣有著不同的性格,分別代表貴族中的四種類型。家族性格主要是受到家主的影響,家主的個性直接影響了他的兒女甚至僕人的行事作風。至於具體各自家族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代表,不詳述。兩條敘事線,一邊是俄國在歐洲前線的慘烈戰事,一邊是俄國貴族的驕奢淫逸,這就是書題中的「戰爭與和平」
那這樣兩條線是如何聯結起來的呢?答案是,戰爭守護和平,和平支援戰爭。四大家族雖都遠離戰爭前線,總體上過著享樂的生活,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四個家族的家庭成員無一例外地都參加了軍隊。庫拉金家族的二公子阿納托里戰死;羅斯托夫家族的大公子尼古拉在戰爭中負過傷,並在部隊中一直服役到第三次反法聯軍攻入巴黎才在得知父親去世的消息後離開軍隊返回俄國,三公子彼嘉戰死;保爾康斯基家族唯一的男丁安德烈公爵在「三皇大戰」中負傷被俘,後在衛國戰爭中負傷犧牲;別祖霍夫家族年輕的家主皮埃爾欲行刺攻入莫斯科的拿破崙,後險些慘死戰俘營
戰爭與和平、前線與後方,由人物聯動起來,這些人既是沙俄部隊中的軍官、士兵,也是俄國的貴族,是擁有眾多家奴、莊園並混跡於高層社會各大宴會的當權者。這些俄國的年輕貴族們,既有貴族特有的自私、驕橫、奢淫和喜歡高談闊論的一面,又保留著民族自尊心、強烈的愛國心、對弱者的憐憫心以及對純真完美愛情的嚮往。也就是這樣一群人,組成了俄國的上層社會和軍隊的中級指揮官階層
此書對於戰爭的敘述,雖是以幾個主要人物做展開的,卻是可以以此觀覽整個戰局的。作者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對戰爭的進程和戰爭中的故事進行敘述,這種視角不是俯瞰的,而是平視的,甚至是從一個普通士兵的角度仰視的,這樣的角度,才能更加貼近真正的戰爭,貼近真正的歷史
托翁在書中傳達出的一個重要的史觀思想是:歷史並非我們想像之中的歷史,而是想像之外的歷史。托爾斯泰在書中對一般歷史學家的史觀進行了批判,他認為所謂偉大人物的歷史作用並不比一個普通士兵的作用更大。
就像托爾斯泰在書中所說的那樣:「機器運轉時落進一片刨花,一個不懂機器的人認為它是機器的重要部分,其實它在裡面跳動,妨礙機器運轉。一個不懂機器的人無法理解,機器的重要部件之一不是那片礙事的刨花,而是那無聲轉動的小小傳動齒輪。」對於拿破崙、亞歷山大一世、庫圖佐夫元帥以及俄軍司令部的眾多將軍,作者都以一種平庸的筆觸去進行描寫和議論。
他所看中的是推動歷史事件背後的眾多小的力,是一連貫的偶然,這些力是無形的、微妙的,這些偶然是導致必然的開端。「無數不受約束的力(在生死搏鬥中,人是最不受約束的)影響著戰爭的趨勢,而這種趨勢是永遠無法實現知道的,永遠不會與任何一種力的趨勢相一致」
關於戰爭,托翁向讀者展現的更多的是戰爭的混亂不堪而非井然有序,而且他認為混亂才是戰爭真正的特性。無論是俄軍還是法軍,都會在接到何時進攻、何時撤退、向某地進發等類似命令之後依舊在戰場上胡跑亂竄,每一個將軍、每一個士兵都各自為戰。命令,並不是展示爆發的原因,更不是歷史事件的原因
自由和必然,這兩個互相對立的概念卻相互結合、相互依賴著創造了歷史,托爾斯泰的歷史觀,不強調所謂英雄人物的壯舉,不強調他們影響歷史走向的事件,而是洞悉這背後更加深遠的一切相關事物,許多事為人淡忘和刻意忽略的。歷史是必然規律推動著的,而人的自由意志從更加宏大的空間和更加久遠的視角來看,是不具獨立性的
總的來說,托翁的這部《戰爭與和平》是我目前所讀書目中我認為最偉大的作品(也許是我讀書少),這部書展現的畫卷太宏偉,涵蓋了諸多東西,要想吃透,還要補習一下歐洲史、宗教文化、社會結構等方面的知識
最後打個廣告:
http://weixin.qq.com/r/njjx6b3EH_BgrfmK922M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的個人公號,喜歡讀書的朋友可以加一下,希望能夠和大家交流探討,發現更多好書!
俄羅斯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是世界文學史上一部不朽名著。小說最突出的藝術成就是那氣勢磅礴、宏大複雜的結構與嚴整有序的布局。托爾斯泰以一天才之筆,游刃於戰爭與和平、心理與社會、歷史與哲學、婚姻與宗教之間,主次分明,匠心獨具。《戰爭與和平》問世至今,因其場面浩大,人物繁多,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 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詩般廣闊與雄渾的氣勢,生動地描寫了1805至1820年俄國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各個生活領域:「近千個人物,無數的場景,國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領域,歷史,戰爭,人間一切慘劇,各種情慾,人生各個階段,從嬰兒降臨人間的啼聲到氣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後迸發,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歡樂和痛苦,各種可能的內心思緒,從竊取自己同伴的錢幣的小偷的感覺,到英雄主義的最崇高的衝動和領悟透徹的沉思— —在這幅畫里都應有盡有。」作者把戰爭與和平,前線與後方、國內與國外、軍隊與社會、上層與下層連結起來,既全面反映了時代風貌,又為各式各樣的典型人物創造了極廣闊的典型環境。 這是托爾斯泰創作的第一部卷秩浩繁的長篇小說。 《戰爭與和平》恢弘的構思和卓越的藝術描寫震驚世界文壇,成為舉世公認的世界文學名著和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英國作家毛姆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稱讚它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小說」,「是我們時代最偉大的史詩,是近代的伊利亞特」。
托爾斯泰寫這本書有他先天的優勢,即,他是參加過戰爭的。好像上天就這樣指派了一個最合適的人來描寫戰爭。我們無從得知他在戰爭中的具體表現是什麼 - 他本人是英勇還是怯懦,假意服從還是忠誠一致,並不重要,但他強大的觀察力會帶給我們更加真實的敘述。真正的戰爭是什麼樣的?至少我學到了這幾點,
1. 上級的指令不可能完美的傳達下去。隨著時間的推進,這命令被曲解,被情境扭曲,被每個人各自的私心和權力鬥爭所改變 - 簡而言之,命令的能量被時間和空間不斷削弱。不過,我認為這本書過於弱化了命令的有效性,有矯枉過正的危險。
2. 在戰場上,人是本能的動物,被恐懼,熱血支配,全部都是瞬時的判斷,不可能冷靜的思考 - 想想籃球運動員在球場上,不也是這樣嗎?
3. 歷史書教導我們去相信絕對領袖,特別是那種外表兇悍,意志強大的人。但真正的智者並不一定是強勢的領袖,比如庫圖佐夫,他們不靠邏輯,而是憑著生活的智慧和經驗,以及對人民的愛下判斷。他們不願意窮追猛打,而是站在更高層面思考問題。然而,因為人們喜歡強的,狠的,報復性的行為,這樣的理性領袖不見得會討人喜歡(建議聯繫美國最近的政治進行思考)。
和平。這本書的和平並不像安娜卡列寧娜的和平那樣深邃,更多的是不同家庭的命運如何被時代的車輪所塑造,而不同家庭也對於戰爭起著各自的作用。 這本書里大部分生活的場景都極真實,能看得出來作者是想寫出真的東西。但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羅斯托夫家怎樣面對親人的死亡的描寫,這段的精彩程度遠遠超過了其他 - 娜塔莎面對安德烈的死,被拉入了心靈的深淵,難以自拔,難以救贖;但又由於看到母親因為死去了兒子的痛苦,用愛拯救了自己,也用愛拯救了母親,自己在心靈上也得到了成長,即使這樣的成長是不斷與炙熱的自己痛苦對抗的結果。這真的是寫得極動人,極深刻的。
這本書的主要人物,每個人都有缺陷,都自私,都有慾望,但在不完美的外殼下,都是善良而堅韌的靈魂。他們經歷過劇烈的痛苦,我的建議是,試著去沉浸到他們的情緒里,去看看他們怎麼面對人生的風霜刀劍,對於我們自己的選擇,行動,也會有所啟示。也許這就是這本書的偉大之處 - 我們如何在巨大的浪潮里,某種程度上體驗,把握,選擇自己的命運。
偉大不偉大不敢說,但的確完整描述了1812衛國戰爭前後俄國的面貌,從開頭部分十幾歲的娜塔莎到結尾成長起來的下一代的小尼古拉,整整一代人,彷彿整個俄國的大幕在你面前拉開又關上,各個角色在那個時代沉浮,逝去的和留下的,偉大的和平庸的,一個一個想過去,恍如隔世。
為什麼現在提問的人都不會寫補充說明的?這個問題好大,既包含本書出版之前的文學的發展,歷史的積澱,也包括托爾斯泰個人的文學素養和歷史觀。
剛看完本書,僅僅是看完,草嬰翻的,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這部作品是一個龐然大物,厚厚的四卷,花掉一個月的時間去閱讀。但從樂趣上講,我國的四大名著,尤其是《三國演義》與《西遊記》在樂趣上可是比《戰爭與和平》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我也能看的談笑風生水起;講究其中具體的情節敘述與發展,語言非常流暢,情節與情節之間無縫切換,人物心裡和形象描寫非常生動,稍顯樂趣的是托師的諷刺之意,托師在寫到大多數人物時都帶著一口諷刺的意味,因為在整本書中,真正有智慧的人也就那麼兩個,剩下的人不是外交圓滑,就是沒有思想,不求上進。美好的東西只在本書中存在著一剎那,比如公爵夫人幸福的生活,娜塔莎的快樂生活與美好的心靈,安德烈公爵曇花般的愛情,皮埃爾一時富裕的生活,海倫看似幸福的暗涌等等,所有這一切幾乎煙消雲散,最後剩下皮埃爾和娜塔莎還能帶給我們半絲安慰。
偉大?托爾斯泰就非常憎恨這個詞語,彷彿不論這個人是好是壞,不論這個人出於怎樣的動機做出了怎樣的事情,一旦用上偉大這個詞語便可洗清所有的其他因素,善良,險惡,純潔,骯髒這些詞統統不足以表示偉大,在托爾斯泰的眼中,拿破崙就是這樣的一位人。或者是,在托爾斯泰眼中,所有具有英雄特點,在歷史上起到相當作用的人物都是這樣一位「偉大」的人。
書也像人。托爾斯泰在書中體現了他的意志,他的歷史觀,他通過他的文筆還原了一部現實主義的歷史。他弱化了每一個人的作用,他把戰爭中的人描寫的不堪:懦弱,無知,且根本無所作為。他把處於和平中的人描寫的狡猾卻毫無大用,他相信每一個歷史事件的背後都有著千千萬萬個原因,這些原因是不可控,是偶然的,通過描寫戰爭,俄國與法國的戰爭,普魯士與法國的戰爭等等去一一證明他的觀點。這本書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給人提供另外一種認識歷史,認識世界的方法,像打開了一道窗戶,也有可能是大門,而且是通向光明的一道門。
就這點而言,《戰爭與和平》比我國的四大名著中的三部都更具有意義,是為偉大。但托師的歷史觀,你可以選擇接受,也可以選擇拒絕或者批判,那本書的精華就在於托師的敘述手法是多麼的天衣無縫,人物形象是多麼的豐滿與突出,故事的命運感極其強烈。
剛讀完英譯的《戰爭與和平》。有種讀完此書,此生無憾的感覺。
譯者在前言的第一頁赫然引的第一句話我認為就能解答你這個問題。
"If the world could write by itself, it would write like Tolstoy." - Issac Babel
祝好。我大概在28歲左右看的這本書。個人的理解,這是一部偉大的青春小說…哈哈哈。青年人的迷茫困惑,家國愛恨,跌宕起伏,合上書本,能感受到每個個體面對命運洪流的掙扎與無助。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里說,這是一本最長的武俠,其實也未嘗不可。另外,儘管兩百多年過去了,跨越了種族語言與國籍,但那些年輕人的心思我們依然能夠理解,共鳴,證明世界上真有普世的東西吧。當然,我的認識相當膚淺。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讀了以後,你覺得是,那就是;覺得不是那就不是。
雖然每人都應該有對偉大的自己的定義,但很多人都是抄襲別人的想法。
不好意思,我覺得這是一部枯燥乏味,缺乏思想缺乏美學價值的普通小說,至少中譯本是如此
這本小說是一本現實主義小說,但是比起陀氏,比起巴爾扎克,甚至他自己的復活,缺點都很多。
第一,文筆枯燥冗長乏味
不得不說的是,這本書里的人物刻畫和場景描寫,都缺乏誠意和必要的提煉,都是非常粗糙的現實 的簡單的模仿。
第二,內容浩繁,但是缺乏必要的精鍊,只是一本筆記
不得不說的是,這本書跟偉大是完全沾不上邊,沒有太深的思想提煉,你說皮埃爾的那點皮毛反思,安德烈公爵的那點破事,沒意思
第三,戰爭
無論是從對戰爭的刻畫還是對於內核的必要抽象,完全和名著地位不符。對於戰爭的總結,戰爭論寫得好,對於場景描寫,不能和悲慘世界對於滑鐵盧戰役描寫,視覺太小了,然而小也沒有把事情說清楚。
普通作品,談不上偉大
托氏最有價值的作品是《復活》,戰和安都是為了這個做鋪墊,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開始根本看不下去,逼著自己看,到最後真的是入迷了,結尾時甚至有意猶未盡的感覺。作為一個不太關注歷史的人,都能感覺到托爾斯泰的嚴謹,他是真的把這段歷史研究透徹,但他在後記中也寫到自己並不願意把這部作品看成一部史記或是拿破崙和彼得大帝的傳記,他是想藉助歷史抒發自己的想法。就算如此,他還是把裡面的各個人物寫的特別豐滿,裡面的人物被戰爭間接或直接影響了自己的性格,更側面寫出戰爭的殘酷。上層人民和下層老百姓的對比,凸現當時階級之間的矛盾。書中更是戰爭接著和平,和平又接著戰爭,寫出層次感。就從對歷史的嚴謹和細膩的人物描寫,無愧是名著。
看這麼高逼格的作品,我是被逼的。
作為文字工作者,年過三旬,發現好多經典作品竟然沒有讀過原著。尤其是《戰爭與和平》,一天聽到八十遍,再不看,實在不好意思。於是去年初列了個單子,只選了一部長篇,就是它。
特別買了kindle版,每天利用上下班兩個小時地鐵時間,大約兩個月看完。
英國作家毛姆寫過一本書,叫《巨匠與傑作》,評價作家和他們的作品,其中最後一章就是:「托爾斯泰和《戰爭與和平》」。如同毛姆所說:「它的場面如此廣闊,涉及到一段如此重大的歷史時期,人物又如此眾多,不但以前沒有人寫過這樣的小說,以後也不會有人再寫的。它理所當然要被人稱作史詩,我想不出還有什麼別的小說更配得上這個詞。托爾斯泰的朋友斯特拉科夫——一個有才華的批評家——用這樣有力的句子表達他的評價:「一幅人類生活的完整畫像,一幅那個時代的俄羅斯的完整畫像,一幅哪些可以稱之為人們的歷史和奮鬥的事務的完整畫像,一幅有關一切人們在其中發現自己的幸福和悲哀,偉大和恥辱的事務的完整畫像,這就是《戰爭與和平》。」
我有一個喜歡的編劇,叫泰德塔利,代表作是《沉默的羔羊》。他和別人曾經有一段對話,我印象很深:「他說過類似這樣的話:「這必須得是部史詩片,你覺得什麼才是史詩片?」我答說:「《阿拉伯的勞倫斯》。」他說別瞎扯了!」剩下的我能想出來的,就只有大衛·里恩的《桂河大橋》,但他又說那不是史詩片,那是戰爭冒險片。」於是我要他給個定義,究竟什麼是史詩片,但他從沒給過我一個清晰的答案,他只是不斷對我提到的一個個片名嗤之以鼻。我想,他心目中的史詩片一定得能反映人類的興衰變遷,而非僅僅只是發生在史詩式背景之中的愛情故事,它必須得是《戰爭與和平》這樣的,必須有道德上的巨變。」
對,《戰爭與和平》已經超越了大歷史背景下的個人故事和家族興衰,它是一部人類命運和道德的思考集。但是這麼說起來,太裝逼了,連我自己都無法接受,所以翻譯成白話應該是:咱們吃飽沒事後想的問題大致就幾個,人類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有哪些特點?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人是不是自由的?世界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而不是別的樣子?歷史的規律是什麼?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裡面,嘗試回答了如上問題。可惜,他沒有怎麼顧及讀者的感受,自說自話地寫下去了,造成了高逼格的假象。
如果覺得這本書太長,強烈建議先讀他的一個短篇,對我影響很大,叫《伊萬伊里奇之死》,歌詞大意是:人生在世的目的應該是什麼。
除了對於龐大主題的解答,最開始吸引我讀下去的原因,是作者對於人性的洞察。托爾斯泰了解人性,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要是跟他當朋友,我肯定不幹,他已經把我看穿了,我哪些可笑的可悲的小想法,小伎倆,小努力,在他面前都是小丑般的表演。
一個沒落的貴族青年,因為迅速地學會拍馬溜須而平步青雲了,他「不理解為什麼周圍的人不懂得這個道理,為此很是困惑。」有些道理,對於一些人來說簡直就是天生明白的,就像他們永遠也不會明白另外一些道理一樣。
寫到一個無恥之徒在作惡時心安理得的心情,托爾斯泰寫到:「一個不受慾望支配的人永遠不懂得這種幸福,但一個犯罪的人准知道這種幸福是什麼,而拉斯托普慶現在就知道這一點。」
離開上下文,這些例子都是蒼白的,只有去讀它,你就會感覺到自己的內臟暴露在陽光下,接受煌煌巨眼的檢視。姦猾的,善良的,美好的,怯懦的,輕浮的,他們是書中的角色,也在我們周圍,在我們骨子裡面。翻譯成白話,讀了這本書,我更了解人類了。
契科夫是另一個我特別喜歡的作家,我覺得他跟老舍和張賢亮應該是一個俱樂部的,很想穿越回去跟他當朋友。他也很喜歡托爾斯泰,說托爾斯泰「永遠不會
史提芬金在一本談寫作的書裡面說,世界上有爛作家,一般的作家和好作家,然後在我們全體人之上,是莎士比亞和狄更斯。
我覺得至少還應該有托爾斯泰。作為作家,他超能力顯而易見,更難得的是,他各項能力指數全在高位,非常平均,如果要畫個五維度蛛網圖,托爾斯泰的面積肯定是最大的。
那麼高水平必然是高逼格嗎?我讀這本書的時候,都不好意思告訴別人我在讀《戰爭與和平》,怕別人白眼說我裝逼。還好kindle看不到封面,不然在地鐵里舉一本《戰爭與和平》,靠,你裝給誰看啊。
有個台灣電影里講一個殺了人的小混混跑路去了南部,躲藏的時候特別無聊,就看了很多武俠小說,一天看好幾本,後來找人借了「一本最長的武俠小說,叫《戰爭與和平》,裡面有個老包,莫斯科被火燒了以後,其他人都跑路了,他一個人去堵拿破崙,還被抓了……」
看吧,《戰爭與和平》可以是本武俠小說,就算當武俠小說來看,也能看出裡面的真善美來。
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的時候36歲,跟我現在差不大。所有我熱愛的,優秀的藝術家,都是對於生活無比真誠的人類,對世界,有著發自內心的愛或恨。我也想保持真誠,向他們學習,不斷向他們靠近。何以偉大?因為他通篇百萬字洋洋洒洒寫的不過是:生活的原貌!只不過是生活的原貌!他本來想寫戰爭,卻寫了生活;他本來想寫和平,卻寫了生活;他本來想寫宗教,卻寫了生活;他本來想寫政治,卻寫了生活;他本來想寫愛情,卻寫了生活;他本來想寫星空……
一本更比四本長
這是我看過的最長的書,坦白說雖然這是一本小說,但是真的很難讀下去。因為包含的內容太多了,故事的主人公在整個這本書里占的比重反而不大,除了主人公,還有大量關於當時的社會情況,以及作者對整個人類歷史的見解夾在裡面。特別是最後一部分,讀得相當艱難,全部都是關於作者自己的見解,讀起來比較枯燥。
儘管上面扯了這麼多它很難讀,我卻不得不承認,這本書能有這樣的地位這樣的名聲,真是實至名歸。好看的小說太多了,但是真正能在世界上排在前十的小說,與其他小說相比,我的感覺是,它有它自己的偉大之處。
首先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人物的精神世界。從安德烈公爵到皮埃爾,特別是皮埃爾。
安德烈公爵從一開始就有著健全的人格以及高尚的品格,知道自己要什麼,也可以把事情做好。他負傷時看到的天空與草地,我還沒有看見過,但通過那動人的文字也把我感動哭了。在安德烈公爵去世的時候,書里反而說他是「醒了」。當時看到那裡時給我的震撼太大了,難以描述的感覺,死亡或者覺悟對於現在的我來說還太過於遙不可及,但當他們同時降臨在安德烈公爵身上時,我讀出了一種神性。後面再看之前很喜歡的娜塔莎,反而就覺得她還是世俗了。
對於皮埃爾,我覺得他是一個很世俗的人,很普通的人。但就是他展現了一個普通人從精神匱乏走向幸福圓滿的完人道路。他覺悟之前我覺得他可悲可憐又可笑,有一大筆錢卻是個糊塗賬,紅杏出牆的妻子,他追求精神豐富的境界之路同樣如此,只能說幸好他又一大筆遺產為他的一切撐腰。但最後我對他是抱有非常大的敬意的,安德烈公爵只是鳳毛菱角,我們芸芸眾生大部分還是要像皮埃爾一樣,在這紅塵滾滾紛繁複雜的人世中,帶點愚昧的修行,求一份心靈健全。
還有一個人,我最喜歡的角色吧,庫圖佐夫老爺子。作者對他給於了極高的評價。對於安德烈公爵或者是皮埃爾,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都在苦苦追求一種超然的精神世界,庫圖佐夫不一樣,他給我的感覺就是,他不需要強行去追求那種精神境界,It』s nature.在老爺子這,一切都是天性,不需要去思考,我存在,我這樣做,我不需要別人的認可甚至不需要自己的認可,但這就是最好的。
書中關於「愛人類」這一精神簡直太迷人了,什麼樣的精神圓滿才會使得你看一切都覺得可愛呢?愛女人的尖酸刻薄,愛男人的粗野鄙俗,透過什麼樣的眼睛,會覺得這一切是可愛的?
除此之外,更讓我佩服的是,每個人物都是雙面人物,你總可以同時看到他可敬可愛的一面以及面目可憎的一面。就拿最典型的娜塔莎來說,她違背婚約之前我喜歡她,因為她那麼可愛富有生氣,但是她違背婚約之後我更喜歡她了,因為她在我心目中是一個「人」了,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而不僅僅是書中的角色。書中角色的命運同樣是跌宕起伏,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這樣的性格以及命運,都讓我忍不住把書中的每一個角色都當成活生生的人來看待。
除了人物精神外,當然還有的就是這樣宏大的故事背景。從莫斯科到巴黎,上層社會的精神、社交、家園展現得淋淋盡致,更不用說整個戰爭的描寫了,眾多小的細節到大的場面,使得整個故事的背景展現得極其豐滿。在附錄中,托爾斯泰大師也寫到自己卻是翻了很多文獻,盡量還原歷史背景。托爾斯泰大師自己對歷史戰爭的看法也讓我大開眼界。他對歷史家的抨擊,對權力的描述,簡直打開了我新世界的大門。書最後的一部分簡直像他寫的哲學著作。關於他的哲學論我就不說了,一方面確實學識淺薄,不足以評價,另一方面,我還有點沒看懂······
個人覺得戰爭與和平場面宏達,雖然題目是戰爭與和平,但是側重於和平。小說通過寫了戰爭時期俄國的四大家族,反映了當時俄國的貴族社會。有正義愛國,有歡樂無憂,有富裕,當然也有處心積慮斂財的。小說主要演的是貴族,當然也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小人物。那就是皮愛爾被俘虜時候碰到的那個農民,他善良,勤勞,熱心交給男主生活的樂趣,吃土豆,養了一隻很可愛的小狗,在如此環境下很可貴。
再有就是人物刻畫的很鮮明,小說的每一個人物都不是完美的,都曾犯錯誤,都在探索,每個人都很真實。。穿插生活在俄國的大環境,他們也有自己的追求。男主是隨著這部小說的發展成長最快的人物,他從一開始的盲目無知到最後領悟到生活的真諦。幸好所有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細緻地描繪了俄國十九世紀初的社會風貌(主要是上層社會,也對下層社會也有涉及)。雖說是戰爭與和平,但戰爭段落並不多,主要是和平時代。那一部分篇幅較短的戰爭場面卻讓人十分驚艷,並沒有刻意著墨於戰爭的恢弘場面,更多表現的是戰爭對於每一個人的影響,也許是恐懼也許激發起來了他們的勇氣,戰爭也改變了很多人的觀念(在此不劇透了)。和平時期的俄羅斯也是個糾結的社會,比如法語是上流社會的交際用語但是拿破崙卻是俄羅斯的敵人,人們嚮往西歐的自由卻也熱愛自己的國家,貴族和農民之間也有著相愛相殺的關係,這現在的俄羅斯是這樣一個糾結的國家。本書人物描寫也很出色,把拿破崙和庫圖佐夫這樣的偉人並沒有寫的很偉光正反而描寫的像一個平凡人一樣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也有自己性格上的弱點。這個很符合托爾斯泰的歷史觀歷史不是由偉人驅動也不是由所謂的人民大眾驅動是由歷史自己的意志驅動,一種歷史的宿命觀。像娜塔莎皮埃爾安德烈三大主角不用多說了,我更喜歡的是瑪麗亞尼古拉索尼婭的三角關係,後來網上看了托爾斯泰的家庭歷史心裡五味雜陳。
@達維多夫 書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文學作品,而是融合進了哲學、美學、宗教學等等東西於一體的社會百科全書(有點誇張了)
其實並不誇張,屠格涅夫更稱《戰爭與和平》為「偉大作家的偉大作品」,說從中可以「更加直接和更加準確地了解到俄羅斯人民的性格和氣質以及整個俄國生活,這勝過讀幾百部有關民族學和歷史的著作」。這句話更「誇張
哪一本小說有類似的評價?XX是一本百科全書。看了XX了解到YY民族。我看過的只有《紅樓夢》。
世紀三部曲的封面寫著一口氣三個通宵看完。但是你看完《戰爭與和平》就會覺得《世紀三部曲》小巫見大巫。
1.《戰爭與和平》里歷史事件之宏大,記載之準確可以當做一本編年史閱讀。從1805年拿破崙稱帝,到1812年敗走俄羅斯。其間申格拉伯恩戰役、奧斯特利茨戰役、蒂爾西特和約的簽訂、斯佩蘭斯基的改革、斯摩棱斯克失守、波羅金諾戰役、莫斯科的大火、塔魯季諾戰役...都用文字的藝術還原了當時的歷史場面。用尼古拉的視覺看申格拉伯恩戰役,用安德烈的視覺看斯佩蘭斯基改革,用皮埃爾的視覺看莫斯科的紅紅烈火。
「彼得大帝所給予的衝擊,使俄羅斯的肉體覺醒,而拿破崙所給予的衝擊,使俄羅斯的靈魂覺醒」,選擇拿破崙戰爭作為小說背景,整部小說的「大狀況」足夠氣勢磅礴。
2. @張佳瑋 說托爾斯泰是最沒有書生氣的作家,我是這樣理解,因為他著手解放農奴,因為他當兵服役,參加過克里米亞的保衛塞瓦斯托波爾戰役,擔任炮兵連長。他對戰爭的認識有著其他作家無可比擬的優勢,因為歷史上很多偉大的作者都沒有上過戰場。這樣使得《戰爭與和平》的戰爭描寫特別真實:部隊的檢閱,軍隊在非戰時的生活,上面剋扣軍糧導致部隊鬧饑荒,戰場上炮兵是怎樣炮轟,驃騎兵是怎樣衝鋒,兩個兵種的描寫尤為最多。托爾斯泰寫出了戰爭的真實與殘酷但是沒有血肉橫飛,
再引用 @達維多夫
而且他所寫的幾個主人公參加戰爭,那叫一個慘烈:
安德烈公爵第一次負傷,出現了幾秒真男人的情況,突然負傷倒地。
尼古拉參加戰鬥,結果手被打傷被迫撤退(而且後來還向人吹噓自己多麼勇敢)
皮埃爾想要參加戰鬥,結果被炮彈震暈,醒來之後就跑了。
拿破崙蒞臨戰場指揮戰鬥,無非就是在那裡喝喝茶,聽聽報告,並沒有帶領士兵衝鋒。
這就是戰爭嗎??
是的,戰爭就是這樣打的。三位男主角在戰場都表露了恐懼怕死的情緒,那是人正常情緒的流露,沒有千萬人吾往矣勇往直前,他們在戰場上都是沒有主角光環的普通人。
這就是現實主義小說的戰爭,中國的史官為什麼在戰爭前的準備外交謀略都寫到滔滔不絕,一道到了戰爭場面就沒有墨水,那是因為他們沒有上戰場直面戰爭。
3.俄國的人文、社會面貌。整部《戰爭與和平》也寫了很多俄羅斯的習俗與節日。皮埃爾父親基里爾·別祖霍夫臨終到死亡默懺、領聖餐、行終傅禮;安德烈兒子的受洗;俄羅斯貴族在冬季的打獵、聖誕節的化裝舞會,聖彼得堡上流社會的夜夜笙歌,教堂里嚴肅的禱告...還有俄羅斯上流社會的飲食衣著,現實主義小說對這些細節都是特別注意。由此構成一幅俄羅斯的「清明上河圖」。
4.共有五百五十九個人物,上至皇帝、王公、外交官、將領、貴族;下至地主、商人、農民、士兵。皮埃爾與安德烈的精神探索,尼古拉是「戰鬥民族」的尚武青年、也是個保皇黨,虔誠的東正教女教徒瑪麗亞,有哥薩克風情的、活潑的娜塔莎,生於落魄貴族要苦苦擠上上流社會的鮑里斯...反應上流社會醜惡一面的庫拉金家族包括瓦西里公爵與兒子阿納托利,女兒海倫。在眾多人物里,又反映了很多俄羅斯社會的階級關係。有狡猾的管家欺騙善良的莊園主,有農奴出身的村長勾結莊園主剝削村民。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在戰前召開商人、貴族見面會,有的貴族不願意提供農奴,有的貴族偽善地或許狂熱地說願意捐全部家產,還有的豪言為打倒拿破崙願意捐自己一條命。保爾孔斯基家族莊園的農奴在法軍快攻打到來的時候,不願意跟隨主人撤退到莫斯科,他們寧願在「拿破崙的自由民」,不願意當「俄羅斯的農奴」。還有莫斯科全民徹退的時候,工人發生罷工,也表現出當時日益嚴重的階級矛盾。總之,《戰爭與和平》可以窺見19世紀初俄國眾生相的小說。
5.一本小說除了情節,沒有深刻的思想難以稱為偉大。《戰爭與和平》一個明顯的思想就是「反英雄」,反對英雄決定歷史。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亞歷山大一世執意親征,在檢閱部隊的時候還要求庫圖佐夫提前出戰,外行領導內行結果被拿破崙指揮的法軍輕易殲滅,自己在窘態下逃跑受傷。到了1812年的時候,他從前線被恭請到莫斯科去「鼓舞民眾鬥志」,在莫斯科的衛國戰爭他在彼得堡還是照樣過日子,可以說整個戰爭中,沙皇根本沒有發揮多少作用。托爾斯泰反對戰爭的勝利是因為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英明領導。
而拿破崙在進攻俄羅斯之前未嘗一敗,令人敬畏又恐懼,蓋世英雄的形象流傳至今。但托爾斯泰抓住他在俄羅斯的失誤,繼續論證他的「反英雄」思想。如果他在攻克索斯斯莫克後沒有進入腹地,如果他進入莫斯科後能夠徵集糧食衣物而不是縱容士兵,如果他直接北上進攻彼得堡...拿破崙的驕傲大意使他走向滅亡。托爾斯泰認為換一個普通的將領都不會犯下這些錯誤。《戰爭與和平》是一本把拿破崙從神壇上趕下來的小說,這是闡述他思想的重要一環。
但是我又感到很奇怪,為什麼托爾斯泰一邊批判亞歷山大一世與拿破崙那,同時一邊又在讚賞巴拉格季翁和庫圖佐夫?除了描寫過庫圖佐夫的好色,兩人就是無可挑剔的戰爭英雄。我在看了其他人的書評再結合原文才明白,托爾斯泰讚賞巴拉格季翁與酷圖佐夫,不是因為他們的謀略出眾,而是那種不依靠戰術規律,懂得順勢而為,依靠人民。類似於咱們「無為而治」的思想。這種「回歸自然」思想來自盧梭。
十九世紀初,法國大革命的思想果實開始輸出 ,俄國社會矛盾激化,封建農奴制度出現了危機。在這歷史的轉折時期,托爾斯泰也像他的許多同時代人一樣,關心和思考著俄國的未來,希望發現歷史發展的動力。托爾斯泰認為,「人類的運動是由無數人的任意行為產生的,是連續不斷的。」他從這個觀點出發,反對歷史決定於上帝的意志,反對歷史由少數英雄人物決定,認為歷史的決定性因素是廣大人民群眾。(是不是很熟悉?)
同時,托爾斯泰認為歷史的無數多的因素決定,人類的智慧不可能總結出一個絕對的規律。
但是這一點恰恰也是最多人抨擊托爾斯泰的地方。
6.有人陀思妥耶夫斯基比托翁優勝的地方是心理的描寫,陀氏的書暫時沒時間看,但是托翁的對人物心理的捕捉稱得上出色。
托爾斯泰尤其擅長揭示人物內心的糾結和心理鬥爭,揭示心理活動時,托翁很少採用旁白,更多地讓人物進行內心的自我表白,即是第一人稱的內心獨白的形式。不同性格人物的內心獨白都都非常符合他們各自的性格。,托爾斯泰在中年對人性有深入的認識。
對於心理的描寫尤其重視"頓悟「,最精彩的部分莫過於安德烈公爵在奧斯特利茨戰役後看到高闊的天空與矮小的拿破崙,偉大的拿破崙多麼渺小,他要爭奪的勳章多麼不值一提,好似萬事皆空。還有關於他在從奧特拉德諾耶回程的路上看到那棵古老橡樹長出新葉的嫩芽而產生的喜悅,內心好像萬象更新的春天,三十歲的人生還沒結束。到了臨終明白了死亡意味著什麼。還有皮埃爾在善良的農民普拉東被法軍俘虜處決,仰望黑夜的天空,再明白到生命的真諦。這些電光火石的「頓悟」都被公認為心理描寫的出色篇章。
小說從拿破崙戰爭、俄國的社會問題再上升到哲學的思考,皮埃爾思考著整天飽食無憂遊手好閒,那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當妻子出軌後與情婦決鬥後又思考人「為什麼會痛苦?」,「如何從痛苦解脫?」。安德烈思考過「我不在意家人為了榮譽,為了不熟悉的人的喝彩而視死如歸為了什麼?」再到後來明白了「什麼是上帝的愛」,「為什麼我們要博愛」。一連串的哲學問題,強烈的說教色彩使這部小說走向了偉大。
所以說在同類的小說里比較,《世紀三部曲》雖然跨越百年,《戰爭與和平》只描寫了15年的事,重點只有前7年,但是比較起來《世紀三部曲》變成了小巫,《戰爭與和平》更宏大更像史詩。
中華民族發生過許多災難與戰爭,但是還沒有出現過一部《戰爭與和平》,缺少的就是以上一系列的偶然的因緣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