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行政區划上,有哪些有趣的分界線?


不少朋友提到克拉瑪依,卻忽視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啊,中國唯一的「真」副省級單位,即合法下轄「地區」的非省級單位。

上圖的彩色部分是自治州的範圍,可見西面卡著一個博爾塔拉蒙古族自治州,中間還鑲嵌著克拉瑪依市。而克拉瑪依的「鑲嵌」又是一個雙重的切斷:

即奎屯市卡在中間。實際上形成了下面的格局:

更有趣的是,這個副省級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實際上對塔城和阿勒泰地區沒什麼管轄力,那兩個地區的人事和稅收都直接和自治區對接,所以還要區分一下伊犁州直轄地區和名義上管轄地區。那個截斷克拉瑪依的奎屯市等於是伊犁州插在塔城地區的釘子,70年代甚至把伊犁哈薩克州的州府遷到奎屯(聽起來很荒誕是不是)……再加上東面的石河子市(上圖右下),這一帶的行政區劃說得上是錯綜複雜了。

而地圖上的石河子管轄區只是名義上的,實際上石河子是建設兵團屬地,呈插花地分布,團場轄地已經到了西面的奎屯市郊區,甚至在克拉瑪依市內部「咬」出一塊。

最後,奎屯市自身的建立和建設兵團農七師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現在雖然兩者分開……但奎屯市的大多數土地依然歸農7師管轄:

還把兵團這個准省級單位的實際控制範圍都列出來吧……邊界複雜到無法想像

再補一張黑龍江墾區(農墾局實際負責行政管理)分布圖,這只是粗略界限,實際上的飛地分布和新疆兵團轄地一樣,要複雜一百倍。

相關回答:

1

怎麼用地圖來加深對這個世界的理解?- 知乎

2

為什麼秦嶺淮河一線被賦予了那麼多地理意義?- 知乎


(上圖為本文作者根據中文維基百科上相關地圖製作而成。因為相關地圖經事後查驗發現準確性不高,所以上圖只作參考,作者暫時不打算訂正此圖)

(上圖為空白地圖,僅作參考,不得以商業目的進行加工、再發布)

中國的行政區劃總體上可以分為省、地、縣、鄉四級。下面列舉一些有趣的行政區界事例。

此答案在持續更新中,一些正文略過或者缺失的,由網友補充的部分,請移步評論區查看,我會挑選一些評論置頂。

如果看不清地圖,請點擊放大。

(上圖: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精確到縣級、分級上色))


共和國初期,全國自然資源開發如火如荼,政府慣用行政手段調控自然資源開發中各方矛盾。於是產生了一些日後影響深遠的怪異邊界。

①太湖

(上圖: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天地圖)江蘇省分站電子地圖——太湖區域截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江蘇省與浙江省的省界中,其中一段似乎緊緊貼合太湖的南岸。

但放大到一定比例尺後,蘇浙省界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到,蘇浙省界並非完全貼合太湖南岸,例如上圖的左上角部分。

然而對比民國時期蘇浙兩省省界(下圖):

民國時期的蘇浙省界在太湖一段卻並非貼合南岸,而是穿過水域。

這就涉及到建國初期在太湖地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

1949年中,渡江戰役結束後,解放軍進駐太湖一帶。殲滅國軍殘部、地方武裝,穩定局勢成為首要任務。於是華東軍政委員會在此設立了太湖剿匪指揮部以及行政特派員辦事處。

1950年底,浙江省所轄的太湖地塊被劃歸太湖辦事處,兩年後與江蘇省所轄太湖地塊合併,不久成立了一個新縣——震澤縣。1960年該縣併入吳縣(現蘇州市區),從此太湖地區完全屬於江蘇省管轄。

然而這番變動對太湖南岸的浙江省湖州市造成了嚴重影響。湖州市位於太湖南岸邊,民眾的生活頗為依賴太湖,太湖稱得上是湖州的「聚寶盆」。然而太湖全域劃歸江蘇使得湖州無法再利用開發太湖的自然資源,是湖州經濟發展滯後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0年蘇浙邊界談判開始。浙江方面提出,以原陸上省界與太湖湖岸線的交點的連線為新省界,浙江獲得部分太湖水面;江蘇方面則主張維持太湖湖岸線為省界,全部水面歸江蘇所有。最終經國務院多部門調解,新省界採取折中方案,在江蘇主張基礎上,讓出太湖南岸寬70米的弧形水域給於浙江。至此蘇浙省界問題得以解決。

②微山湖

同樣是江蘇省與鄰省的水域爭端。

下圖分別為天地圖山東省分站與江蘇省分站的微山湖周邊電子地圖。

可以看到,江蘇省分站的蘇魯省界穿過微山湖,貼合微山湖東岸,而山東省分站的蘇魯省界並不穿過微山湖,反而將微山湖西岸的許多土地劃為山東所有。

再對比上文民國江蘇省地圖,可以看到,民國時期江蘇省甚至還擁有部分微山湖東岸土地。

這一情況的產生也與國共內戰有關。在1949年至1951年期間,江蘇省建制曾一度撤銷,分為蘇北行署區與蘇南行署區。而原屬江蘇省的微山湖地區卻並不屬於蘇北行署區,而是屬於山東省(下圖):

可以看見,微山湖沿岸幾乎都屬於山東省的轄區。

1953年,山東方面提出將微山湖西岸30個村莊的土地以及整片湖區合併,成立屬於山東省的微山縣。江蘇方面同意出讓一半村莊土地,以兩省民眾擁有的湖田為劃分新省界的依據。山東方面必須保證微山湖水利由兩省共用。

然而此次協議的「以湖田為界」原則並未得到湖區民眾的認可,加上兩省並未開展勘界活動,使得微山湖段省界一直未能確定。

1958年山東單方面修建微山湖水壩,造成江蘇省利用的微山湖水域常年缺水乾旱,嚴重影響徐州周邊縣市的工農業生產活動,並且使得江蘇省所擁有的湖田被淹。乾涸湖面露出的土地又有部分被山東民眾佔領,強行定居。1959年秋季,兩省民眾因土地耕種權歸屬問題發生械鬥,繼而演變為延續四十餘年、傷亡近千人的流血衝突事件,直至2004年雙方政府出面和解。

遺憾的是,兩省省界的劃分一直維持「以湖田為界」原則,所以至今沒有正式確立省界,也就造成同是官方平台卻出現大相徑庭的省界數據的情況。

③魯豫黃河沿岸

河南省東北部有一塊狹長區域(下圖):

這塊狹長地帶包括了河南省濮陽市所轄的范縣、台前兩縣(下圖):

可以看出,這兩縣南鄰黃河,與山東省相對。魯豫省界也大致貼合黃河河道。

黃河是華夏母親河,但也是有名的害河。有史以來,黃河下游就曾改道二十多次,發生洪災近一千六百起。明朝,黃河泛濫,在范縣、台前兩縣以北形成了一條新的河流,叫做金堤河,此河主河道與黃河同為魯豫省界,構成狹長地帶的北界。

金堤河因泛濫而生,所以洪災是家常便飯。金堤河穿過的魯豫兩省民眾深受其害,卻不能同心協力治理災害。受1963年特大暴雨影響,金堤河洪水異常兇猛,沖毀多道堤壩,在下游形成湖泊。經過緊急爆破,炸開缺口,湖泊才得以泄洪。

此後,位於下游的山東方面計劃重修堤壩,將洪水擋在河南境內,遭到河南方面的抗議。1964年,經國務院調解,魯豫兩省交換土地,原屬山東的范縣、台前兩縣劃歸河南。另外原屬河南的東明縣劃歸山東,作為交換。至此,金堤河治理全權交予河南,治理難度顯著下降。

但此次倉促調整也留下遺憾,例如范縣的縣城問題。范縣土地大部分位於金堤河以南,但縣城卻位於金堤河以北,在調整時就造成了范縣縣城成為「孤城」,當地有俗語云: 「范縣有個山東鄉,山東鄉有個河南村,河南村有山東戶,山東戶里有河南人。」如今,范縣在金堤河以南建設新縣城,問題得以解決。

④加格達奇與雁石坪

這兩處地方是一般的中國地圖上不會標示的界線。一處位於黑龍江-內蒙古,一處位於青海-西藏。兩處界線的產生原因不同,但都是一個管地、一個管人的狀況。

(上圖:加格達奇附近現狀,深藍、綠線為實際界線)

1964年初,中央決定實施「大興安嶺林區會戰」,由國務院林業部和解放軍鐵道兵部隊作主力,大規模開發大興安嶺的森林資源。而會戰選定的區域橫跨黑蒙兩省區,中央決定暫時由兩省區共同領導會戰區。

同年底,會戰區改為大興安嶺特區,改由黑龍江省政府單獨領導,並且實施政企合一制度,林業部門與區政府「一個機構,兩塊牌子」。

1966年,國務院為解決黑蒙兩省區在大興安嶺特區管轄權上的衝突,規定特區的土地歸內蒙古自治區所有,而區域內的人事由林業部、黑龍江省管理。

1969年,文化大革命進入高潮階段,中央為了平息「內人黨事件」造成的內矇混亂局勢,決定調整內蒙行政區劃,將大興安嶺特區所在的呼倫貝爾盟整體劃歸黑龍江省。

1979年,文革結束,中央決定恢復內蒙行政區劃,但同時考慮到大興安嶺地區開發並未結束,規定大興安嶺地區的加格達奇、松嶺兩區仍由黑龍江省管理,區內的林業相關企業、工廠、農場則改為林業部直屬。

因此,加格達奇、松嶺兩區至今仍為黑龍江治下的內蒙古土地,內蒙古多次要求黑龍江返還土地未果。

除了加格達奇之外,內蒙古和甘肅也有土地糾紛。

(上圖:雁石坪附近現狀,深藍、綠線為實際界線)

1962年,西藏安多縣發生特大雪災,牧民急需得到安置。西藏向鄰省青海求援,青海同意西藏借用部分青海草場用於安置牧民。這些草場的範圍包括玉樹州與海西州唐古拉山工作委員會(後改為唐古拉山鄉,屬格爾木市管轄)部分土地。

但安置下來的西藏牧民並未返鄉,而是就此定居,形成了以安多縣位於原青海省境內的雁石坪鎮為首的若干聚居點。青藏兩省區牧民的傳統邊界——唐古拉山線遭到破壞,糾紛持續近40年。2001年由國務院調解,兩省區邊界不變,但西藏借用的草場上居住的西藏牧民,仍然由西藏管理。

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昌吉州)

(上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行政區劃,精確到地級)

這是上個月公布在國務院網站的一份公文:

在抬頭一行里,體育總局不僅提到了其下屬各單位、足協、各省區市,還提到了一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體育局」。在國務院公開的其它公文里也不難找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字眼。

上文的新疆行政區劃圖中,有一些藍色的區域,分散在新疆各地,並且形成了諸多飛地。這些區域便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所轄的縣級市。

(上圖: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師市合一」縣級市分布)

所謂的「師市合一」,就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下屬的十四個師,它們的師部所在地從原有地級區劃獨立出去,設為縣級市,俗稱「兵團城市」。這些縣級市由自治區直轄,由兵團直管,並且縣級市的官員由各師的軍官兼任。

除去原十一師的建築工程師,目前的十三個師中已經有九個師成功獲批「師市合一」。其中石河子市成立於1976年,是最早的兵團城市。2002年至2004年,阿拉爾、圖木舒克、五家渠三市先後成立。這四個市的轄區很集中,極少飛地。

2011年開始,幾乎每一年就增加一個兵團城市。2011年北屯市成立,12年鐵門關市,14年雙河市,15年可克達拉市,16年昆玉市。這些新成立的市的轄區比較分散,擁有許多飛地,如雙河市和昆玉市。

據傳剩下四個還沒有設市的師在近幾年也將逐個獲批,並且已經設市的師還可以再成立第二、第三個兵團城市。


上圖中可克達拉市的轄區放大後如下圖所示。

可克達拉市最大的兩塊轄區似乎是緊貼在一起的。

其實不然,在最新出版的新疆地圖冊中,可克達拉市的轄區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見,在可克達拉市和南邊的察布查爾縣之間有一條狹長地帶,直通國境。這一條地帶屬於北邊的霍城縣。

然而在設市之前,從兵團流出的規劃圖片(下圖)來看,可克達拉市的轄區是連成一體的,並且擁有完整的國境:

因為手邊缺乏資料,這一差異形成的具體原因仍不清楚。

接下來看看新疆另一處奇特的邊界:昌吉-烏魯木齊。

下圖為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圖。

可以看見,昌吉州的轄區被烏魯木齊攔腰折斷,變成東西兩大塊。

不過在2007年以前,昌吉州的轄區是這樣的(下圖):

兩相比較可以看出,因為米泉劃歸烏魯木齊,所以昌吉州被攔腰折斷。而米泉則在劃歸烏魯木齊之後,又與烏魯木齊的東山區合併,現稱「米東區」。

⑥長城

明代長城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長城,同時也是中國最後一代北方長城。明中後期的北方邊疆也大致以長城為界。

(上圖:譚版《中國歷史地圖集》明中後期北方邊界。注意京師順天府東北方,兩色交錯的豎紋表示明朝對此地存在不穩定統治)

其中,山西、河北兩省不僅擁有作為邊界的外長城,還擁有一道「雙保險」的內長城。

這內外兩道長城,雖然在清朝因為失去實際作用而荒廢,卻在民國時期刷了一把存在感。

(上圖:民國十四年(1925年)京都、直隸分縣地圖。製作者見右下角)

兩相比較,京都、直隸的北方邊界和明代北直隸的北方邊界,即外長城,是高度重合的。明代順天府東北方,不穩定統治的區域,到了民國也已成功歸納進直隸轄區。

另外,直隸省口北道(今張家口市)和保定道的邊界,也正是明代的內長城。

為何北洋政府重新選擇了長城作為北方邊界?原因在於外蒙古的獨立。

1911年12月29日,辛亥革命爆發後兩個月,外蒙古宗教領袖——八世哲布尊丹巴,被推舉為蒙古大汗,然後成立了「大蒙古國」。由於八世哲布尊丹巴又稱「博克多格根」,所以「大蒙古國」又稱「博克多汗國」。

博克多汗國成立後便開始策劃內蒙古獨立,如1912年在呼倫貝爾地區發生的蒙古人叛亂。叛亂領袖勝福宣布呼倫貝爾獨立,便是響應博克多汗國的舉動。

鑒於內蒙古局勢的不穩定性逐漸加劇,北洋政府決定,把原本完整的內蒙古拆分成五塊:

(上圖:清中後期的內蒙古全圖,此圖界線並非實際省界,而是內蒙古所有部落合併後的界線。北洋政府成立之初的內蒙古大致與此圖相同)

最西部的戈壁地帶劃歸甘肅省,中部的河套兩岸新建綏遠特別區,錫林郭勒、察哈爾等地新建察哈爾特別區,昭烏達、卓索圖、承德等地新建熱河特別區,哲里木分割給奉天、黑龍江、吉林三省。

分割後形成的綏察熱三區,由北洋政府導入了與漢地十八省相似的政治制度。其中察哈爾特別區的首府,更是位於鄰省的直隸口北道張北縣,而不在區內。這樣一來,北洋政府便可以強化對內蒙的統治,分化內蒙的分裂勢力。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二次北伐,從而將華北納入了統治範圍。綏察熱三區被改為省,原屬直隸的口北道也被劃歸察哈爾。


上文提到,民國將明朝不穩定統治的區域納入河北省,而這塊區域是位於外長城以外的。所以這塊區域所處的熱河-直隸(1928年直隸改稱河北)省界,就不是以長城為界。

然而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佔東北三省,繼而奪取熱河,在四省領土上成立滿洲國。

日本宣稱滿洲國與中國的邊界是長城,並發動長城戰役,最終迫使國民政府簽訂塘沽協定,將長城以北的河北省土地劃歸熱河所有。

(上圖:1914年和1932年東北地區地圖,注意兩幅圖中熱河南界的變化。製作者見右下角)

臨時補充:北三縣問題。

我都懶得浪費口水,放幾張圖,看不懂拉倒。

(上圖:框內為清代直隸順天府,首府京師順天府。包括今北京大部,天津北部,廊坊全境)

(上圖:1947年河北省,框內為河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首府通州)

(上圖:1925年河北省,框內為京兆地方,首府北京)

(上圖:1949年河北省,框內為河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以及原順天府範圍)

(上圖:1951年河北省,框內為河北省通縣專區,首府通州)

(上四圖:1954至1973年河北省行政區劃演變)

睜大眼睛好好看看原本屬於北京地界的北三縣是怎麼被天津拿走,又被天津扔掉的。

(施工中)


當年引起軒然大波的蒙甘邊界「領土」爭端。

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和甘肅酒泉市金塔縣由於100公里的未定界線,幾十年里彼此各執一詞,唇槍舌劍,尤其是2001年以後,雙方在這一100公里的未定界線之內,邊界矛盾和糾紛不斷,甚至「刀兵相見」,雙方均指責對方未能「維護現狀」。總而言之,其激烈程度簡直堪比國家間的領土爭端。

2015年12月6日凌晨三點半,隸屬於內蒙古額濟納旗的一個檢查站遭遇襲擊,據額濟納旗警方通報,近百名蒙面人員衝進檢查站「打、砸、搶」,致使整個檢查站被「夷為平地」,13名值守人員遭毆打,其中6人重傷。 這就是一度引起軒然大波的「12·6事件」。

事發後,多名嫌疑人向警方自首,其中兩人居然還分別是距事發地直線距離僅5公里的甘肅金塔縣雙灣村村支部書記和村主任。

額濟納旗宣傳部表示 「凌晨3時許,100餘名蒙面人員闖入我旗馬蓮井綜合執法檢查站,切斷檢查站電源、破壞站內監控設施,並向檢查站人員居住區投擲煙幕彈。此次暴力襲擊致使我旗馬蓮井綜合執法檢查站完全損毀,直接經濟損失1000餘萬以上」

但內蒙古額濟納旗和甘肅金塔縣兩地警方均聲稱對此案有管轄權,理由均是屬地管理——兩地警方均表示,案發地是自己管轄區域內。

事件的根源是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與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之間的直線距離約100公里的未定界線。

(被打砸的檢查站)

歷史遺留問題

解放後,內蒙古與甘肅先後兩次勘定過行政區域界線。1965年,兩省、區勘定了北段邊界,雙方均沒有爭議。2001年勘定蒙甘西段和南段界線時,民政部反覆協商兩省區,但由於雙方分歧較大,未能達成協議。後由民政部裁定,當年9月15日下發了《國務院關於同意內蒙古自治區和甘肅省人民政府聯合勘定的行政區域界線協議的批複》,文件確定了西段和南段部分行政區域界線走向。

表現在地圖上,歷經1965年、2001年兩次勘定後,蒙甘邊界北段、西段和東段均勘定完畢,但中段產生了直線距離約100公里的未定界線。對於這一未定區域,2001年國務院的批複明確確定:「暫時不劃,待時機成熟時再劃」。

土地資源與人口資源之爭: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地廣人稀,缺乏開發和「鎮守」這片土地的人口,而甘肅酒泉市金塔縣人口較為稠密,但土地貧瘠,人口壓力大。

據甘肅金塔縣警方所述,馬蓮井檢查站之所以被選擇為打砸目標,是因為金塔縣雙灣村和馬蓮井檢查站糾紛由來已久。

馬蓮井檢查站2012年建立,該站地處內蒙古額濟納旗和甘肅金塔縣交界處,據馬蓮井檢查站站長盛萬協說,建站主要目的是「為遏制金塔縣單方面搶佔土地的行為」。

金塔縣民政局副局長張力卻表示,金塔方才是這一塊土地的合法所有者。他介紹,雙灣村是金塔縣一個較為年輕的行政村,2006年成立。村中主要土地是1998年前後開墾而出。當時因為西部大開發,國家鼓勵開荒,當地不少農民開墾荒地,該局通過審批後,發放了土地使用證。

按雙方的說法,馬蓮井檢查站建成之後,其工作人員頻頻制止雙灣村農牧民非法開墾、放牧等活動;而甘肅金塔縣國土局執法大隊,自馬蓮井檢查站建立之初,便對其下達了違法行為停止通知書,認為檢查站是建在金塔轄區內的非法構造物,馬蓮井檢查站對此未予理會。

金塔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副大隊長李龍春則認為,此次「12·6」事發是因為額濟納旗「搶人」所致。今年5月開始,額濟納旗方面鼓勵甘肅金塔籍農牧民入籍內蒙古,每個人按年齡劃分可拿到每年從9000元到兩萬多元不等的草原補貼,成年人享受的補貼最高,每人每年21000元,這對鄰近農牧民頗有吸引力。

金塔縣公安局核查數據顯示:截至12月8日,該縣航天鎮、鼎新鎮、城關鎮先後有22戶73人,在沒有辦理遷移證的前提下,被額濟納旗警方登記入戶,從而形成雙重戶籍,其中航天鎮有12戶49人。「這顯然違反我國戶籍管理規定」,李龍春說,「每個公民只能擁有一個戶籍」。

此次事件中被捆綁毆打的翟小軍就是甘肅金塔縣雙灣村人,今年加入額濟納旗戶籍,但原戶籍並未註銷。金塔警方進一步調查發現,「12·6襲擊事件」中,馬蓮井檢查站值守的13名工作人員都是蒙甘雙重戶籍,其中12人原來都是金塔縣航天鎮人。

這一調查結果在金塔網路論壇里引發軒然大波,被形容是「12·6襲擊事件」的「大翻轉」。不少原本覺得理虧的金塔網友開始理直氣壯起來,認為是額濟納旗方面的步步緊逼,才導致了「12·6襲擊事件」。翟小軍等擁有雙重戶籍者,則被金塔網友稱為「叛徒」。

旅遊資源之爭:中國知名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就位於兩旗縣爭議的這一區域之內,該中心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對外開放以來,逐漸全球知名。這一塊金字招牌讓額濟納旗和金塔縣更不忍放手。

2005年1月,額濟納旗設置東風鎮,管轄範圍為原古日乃、巴彥寶格德蘇木地域,取名東風鎮的由來,是因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名東風航天城。

次年,金塔縣合併原來雙城鄉、天蒼鄉,成立新的航天鎮,用意也十分明顯。

兩鎮使用各省區繪製的行政區劃圖,而將兩張地圖放在一起,東風鎮和航天鎮管轄區域大部分重疊。

(百度百科中對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航天城)的解釋)

基地長期以來的物資供應大多是由蘭州和酒泉承擔。不過由於額濟納旗的1000多牧民在1958年為基地建設而遷徙, 在內蒙古方面的爭取下,航天城的稅收歸額濟納旗收取。 據相關資料,聶榮臻元帥當年曾說過:「額濟納旗各族人民為祖國的國防建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我們一定要在適當的時候回報他們。」

矛盾不斷

幾十年里,雙方的領土爭端非但沒能得到妥善解決,反而愈演愈烈。

據額濟納旗原政協主席永紅回憶,打砸檢查站的事不是第一次了,1998年,他受命帶人在兩旗縣邊界,搭建了兩座蒙古包,建起了木材檢查站,並派兩名工作人員值守。等他剛回到旗政府,前方便告知,檢查站被金塔的人砸了,工作人員的衣服、手機都被搶走。永紅為此專門趕赴金塔縣交涉,對方不理,此事最後不了了之。

金塔縣則舉出相反的例子。2007年10月12日,金塔縣修建阿雙公路,額濟納旗認為該路佔用了該旗地盤。「額濟納旗出動武警、公安、交通等部門百餘人,阻撓施工,毆打現場施工人員,打砸施工車輛」。金塔縣公安局副局長劉紅民介紹,此次事故造成金塔縣交通局正副局長、航天鎮一位副書記等13人被打傷住院,該縣3輛越野車、小轎車被搶,事故損失450萬,被搶車輛、物資至今沒有歸還。

邊界爭端問題甚至體現在了政府工作報告中。

(地下的礦產資源也是爭奪的重要原因, 據環球時報2011年的報道,航天城轄區礦產資源豐富,礦產企業的稅收是額濟納旗的重要財政收入來源。)

短暫的「和平協定」

2011年,甘肅省民政廳與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共同印發《關於開展蒙甘線平安和諧邊界創建活動協議》。

2014年11月27日至28日,由內蒙古民政廳牽頭,在阿拉善左旗召開了蒙甘線額濟納旗、金塔縣段邊界管理工作第一次會議。兩省區民政廳主管廳長、阿拉善盟、酒泉市民政局主管局長,額濟納旗、金塔縣政府分管領導和民政局長參加了會議。

雙方簽訂《甘蒙線金額段邊界管理第一次工作會議紀要》,並提出從簽訂《紀要》之日起堅決杜絕在兩省區界線未劃定區域內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等活動。

但僅一年之後,就發生了上文所述的「12·6事件」,和平協定成了一紙空文。

其實,類似這樣的邊界糾紛並不罕見。 據統計,上世紀90年代中期發生在邊界上的邊界爭議已經超過了1000起。

民政部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開展了全面的勘界工作,共勘定了省界68條,總長6萬多公里,縣界6400多條,總長41萬多公里,全國省縣兩級的陸地行政區進行了勘定,可以說大大減少了邊界糾紛的發生。在上級要求下,很多地方形成了平安邊界建設的長效機制,目前全國22個省區市都把平安邊界建設納入當地政府的工作考核目標。

但是,隨著各種資源的開發力度加強,在一些地方就邊界和資源權屬的糾紛依然時有發生,蒙甘邊界就是代表。

根據民政部網站信息,在涉及到全國68條有爭議的陸地省界的省份中,內蒙和甘肅是最後簽訂「 平安邊界創建協議書 」的,不過好像還是沒能保證平安。

(內容信息及圖片來自網路)


北京市順義區和北京市朝陽區關於首都機場歸屬的曲曲折折~
在北京的東北角,有一座吞吐量全國第一,全球第二的國際機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在北京問起來:機場在哪個區?十分之九的老北京會說機場在順義,十分之一會說在朝陽區。
原來,首都機場始建於1958年,當時機場所在的順義縣屬於河北省通州專區,並未劃入北京市,因為行政問題,北京市生生的把首都機場的生活區、跑道以及機場公路(現首都機場輔路),劃給了當時的北京市東郊區(現朝陽區)。形成了一塊飛地。
但是,幾個月之後的1958年五月,順義縣同其他10個郊區縣一起劃入北京市,但是首都機場的行政區劃卻並未劃給順義,而是保持了五十年,直至今天。

關於首都機場與順義區和朝陽區之間的關係,我打個比方吧:
從前,有個小山村,村子裡有老王家和老李家兩個要好的家族,老王家有好幾個兒子,滿地跑。老李家想要個兒子,但是李夫人就是生不出來,所以老李就向老王要來了一個兒子,跟老李的姓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小李雖然改了姓,卻一直住在王家,從未在李家常住過,所以賺了錢之後首先孝敬王家的父母,兄弟有難他更是全力相助。後來小李成為了知名作家,把自己的筆名改成了「王小二」,所以在公眾場合,沒有人知道他身份證上的姓氏是「李」
這個故事裡的老王指的就是順義區,老李指的就是朝陽區,小李指的就是機場。

朝陽區地圖

順義區地圖

實際上,首都機場地區的歸屬是很不清的,非常複雜,為什麼這麼說呢?

行政方面:首都機場的一二號航站樓(T1,T2)及機場居住區的東平里南平里小區隸屬朝陽區機場街道。三號航站樓以及機場工作區等區域隸屬順義區天竺地區。

公安方面,北京市首都機場公安分局是既不屬於朝陽區也不屬於順義區的一個直屬於國家民航局的直屬分局。(位於順義區二緯路)
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機場派出所,(位於朝陽區機場街道燕翔東里)

財政上:
北京市順義區地稅局機場分局
(下轄兩個分所:
機場分所第一稅務所,機場分局第二稅務所)
北京市順義區國稅局首都機場分局(位於順義區天北路)
對不起,稅收全部交給順義區,朝陽區沒有稅務分所……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總部(位於順義區天柱路)
首都機場集團總部(順義區二緯路)

其實,朝陽區在首都機場的行政權利,只有兩個跑道,兩個航站樓,一小片工作區。其他的,諸如稅收權,治安權都不屬於朝陽區。(稅收屬於順義國稅順義地稅,治安屬於北京市公安局首都機場分局)

尷尬……

另外我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百度地圖上標註的首都機場的地址是北京市朝陽區,這下朝陽群眾很高興吧哈哈
but,點開之後

北京市順義區機場西路?
有趣,首都機場的歸屬關係就是這樣的變幻莫測。

其實,在北京,多數人即使知道首都機場一部分屬於朝陽區一部分屬於順義區,潛意識裡也會認為機場是順義的,這是為什麼呢?
請看短片
http://NzAxODk4MA==.htmlhttp://m.youku.com/video/id_XMTg2NTU3MDU2NA==.html
這是因為,順義一直以機場為戰略,圍繞機場建立空港開發區,空港物流園,空港新城,以及國門商務區等等,十年前順義區的口號就是:北京順義,綠色國際港,這個廣告每天N次的在北京電視台各頻道播出,看過的人應該印象頗深。
再如順義的一些政府網站:

順義的象徵,其實就是飛機,朝陽區的象徵呢?應該就是CBD了吧。

ps:這個地區的界限很清楚,順義和朝陽區兩個區縣從來沒有過對機場產生過爭議,希望評論區某些地圖炮看清楚,北京就那麼大點地兒,還玩兒地圖炮有意思嗎??

------5月12日於杭州屏峰山


廣州市增城區的行政規劃看起來並沒什麼,放大左下角來看。

一般都是以江為界,但這一小塊地並不屬於增城區新塘鎮,實際是屬於東莞市中堂鎮。

放大來看,這個小島叫做麥洲,名字還挺好聽的,地理位置也很優越,距離廣深大道很近。再看一下衛星圖。

比較搞笑的是,東莞把精神病院建在了這個島上。


再寫一個知友提到的佛山市南海區的地方。

南海區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發達,當年著名的廣東四小龍。看左小角那裡為什麼單單在江的西岸佔了一塊地。

放大看一下,原來這塊地就叫西岸,於是查了一下百度百科。

這塊地可是比之前提到的東莞在新塘的那塊地大多了,總面積達到了24.8平方公里,基本上屬於西岸森林生態園風景區,屬西樵鎮管轄,設西岸村委會。

自古以來就是就是南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哈哈。


我國福建省福州市的連江縣

右下角出現了黃色的列島,標註為馬祖列島,但是並沒有全部顯示,那裡其實也是連江縣的行政區域

不過是對岸的連江縣

點橫線分開兩個連江縣

這是對岸福建省的連江縣

連江縣也是我國唯一一個被一分為二的縣份

據說這也是為什麼福州市不會把連江縣改為區,因為要保持住我們這邊連江縣的名字

另外對岸連江縣實際管轄的白犬鄉(莒光鄉),就是我國的白犬列島

歸屬福建省福州市的長樂市

兩個連江縣,說有趣也有趣,說沉重也沉重

希望大家繼續為了統一連江縣,統一福建省的歷史偉業而努力奮鬥

對了,附送對岸的行政區劃圖

要時刻牢記,對岸是有兩個省的,不是只有台灣

就算虛級化了那也是兩個省

下次再遇到對岸廢青吵什麼台毒就讓他把福建省還回來,你看他干不幹(一般此刻這種人都會懵逼,因為他們一般都不知道自己原來還有兩個省

上面這句話是調侃對岸廢青的知識水平用的,支持游錫堃的金馬撤軍論的人的確會為了台毒放棄金馬,但是島內這樣的聲音遠不是主流,就算在民進黨內都沒什麼人趕講。94年陳水扁要選「台北市長」,選情看好的時候游錫堃突然來了這麼一出,阿扁的民調應聲下落,差點沒把他急死。民進黨現在基本對金馬就是忽略的態度,金馬撤軍論現在也早就沒人講了,倒是08年新黨的金門縣長李炷峰(現在已經被拉咗)為了發展什麼非軍事區拼經濟重新提過所謂「金馬撤軍」,民進黨當時還馬上跳出來把他批判了一番。

說起來我國有四個省實際上需要統一

台灣省全境

福建省金門縣及連江縣(馬祖列島)

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碣石鎮(東沙群島)

海南省三沙市(太平島)


官方正版的wuli廣東省政區圖是這個樣子的(這是06年的老圖了)

右下角的東沙群島是不能丟的w


「雪鄉」不在黑龍江。

這是一條鮮為人知的線,很少有地圖真正標繪過。

(哈圖版《黑龍江省地圖集》林業圖幅局部,紅線為筆者所加)

雪鄉國家森林公園是東北林海雪原的一張名片,每到隆冬時節,外地來看雪的遊客都能在這裡留下難忘的回憶。《爸爸去哪兒》曾經在當地取景拍攝,雪鄉也因此小火了一把。

(圖via百度,侵刪)

那麼,這樣美麗的地方究竟在哪裡呢?

打開雪鄉景區的官網,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介紹:

品名:中國雪鄉
英文名:China Snow Town
別名:雙峰林場
地理位置:中國雪鄉國家森林公園,地處黑龍江省大海林林業局施業區內,旅遊風景區座落於長白山脈張廣才嶺與老爺嶺的交匯處。
……

海林市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大海林林業局位於海林市長汀鎮,是黑龍江省森林工業總局下屬的一個林業局。在網上流傳的遊記中,人們自然而然地把它作為黑龍江行程的重要一站。

僅僅如此嗎?

我們翻開市面常見的黑龍江省地圖冊,在海林市圖幅上,雪鄉的位置是這樣標註的:

(星球版分省地圖冊·黑龍江省)

(中圖版分省地圖冊·黑龍江省)

粗看起來無甚不妥,但這樣的位置實在值得商榷。圖上註記的位置是在深山中交通不便的地方,雖說當今中國人逢山開路的能力已臻化境,但這種地方搞商業化開發也是怪事一樁。

讓我們再去查閱一些受眾面稍窄的地圖吧。

(哈圖版黑龍江省地圖)

我們默認屬於黑龍江的雪鄉景區,標在了吉林省境內……好像有些不大對啊?

再查雪鄉的大名——雙峰林場,好像這樣標註又有道理。我們再換一本更權威的地圖集:

(哈圖版《黑龍江省地圖集》)

看起來雪鄉的確是在吉林省境內,但是從來沒聽說過吉林方面的宣傳……好像也不應該啊?

讓我們再看看吉林方面是怎麼標註雪鄉景區的吧:

(吉林省地圖)

什、么、也、沒、有!

所以我們得到了這樣的事實:

黑龍江方面在地圖上省界之外的位置標出了雪鄉景區;吉林方面認為這塊地屬於他們自己,但在地圖上什麼也不標。有些出版社故意把雪鄉標在吉黑邊界黑龍江一側,但實際上那裡還是深山老林。

事實是:

敦化市不能控制琵琶頂子以北,海浪河、爾站河上游的土地,該地區實際上是黑龍江省森工總局大海林林業局和東京城林業局的施業區。

我們來看看當事方之一黑龍江省寧安市的說法:

寧安與吉林省敦化的行政區域界線勘定:寧安與敦化100公里的邊界線一直未實際勘定,按習慣線走向,從1960年至今有爭議線65公里,雙方在森林資源發生械鬥,傷過人。上世紀60年代兩省秘書長簽發過協議,但仍有40公裡邊界線因雙方意見不一致而未簽定。1999年10月經過兩省兩市實際勘察走訪測量,雙方仍堅持己見,爭議地段仍沒確定。經報民政部裁定,實際邊界線按寧安主張邊界線走向,敦化主張邊界線走向只體現在地圖上。

一份比較古老的寧安地圖(尚未撤縣設市)反映了寧安方面的主張:

我們翻開敦化地圖:

圖上海浪河源頭屬於額穆鎮的土地,以及爾站河源頭屬於雁鳴湖鎮的土地,實際上分別坐落著大海林林業局和東京城林業局的幾個林場;這兩個鎮與這片土地只有名義上的聯繫。

其實地圖是留了一些線索的。我們可以看到爾站河上有一條斷頭路串連著幾個居民點,並在吉黑邊界上戛然而止。實際上這條路非但沒有中止,還暢通無阻地連接著寧安和牡丹江。這些地區的居民生活與吉林省全然無涉,他們受到黑龍江省森工系統的管理。

事實上,在黑龍江省,林業系統跨縣施業如同家常便飯。我們知道伊春市轄區在地圖上已經很大了,但考慮到伊春的多數區是和林業局合一,而林業局往往又向外伸展地盤,伊春實際管轄的地盤還要更大。在黑龍江全省,農墾系統、林業森工系統和地方政府的地盤犬牙交錯,在全中國都是罕見的。雪鄉不過是這種跨縣施業的極致。

放眼全國,「跨省佔地」的行為也是數見不鮮的。比較著名的就有加格達奇、唐古拉山、蒙甘爭議區等。這裡還要提一句,唐古拉山飛地的實際管理比前面答主說過的還要複雜一些,除了格爾木市和西藏的幾個縣以外,還有青海省林業廳摻和,所以其實唐古拉山鄉的地盤還要更小。

附贈一張舊版的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地圖,大家體會一下權宜畫法和實際管理線的區別。省際勘界之後情況又有變動,就不得而知了。



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和卓尼縣。一定是前世修來的緣分。


太多了,山東和江蘇爭奪前三島挺有意思的。
關於這個話題,還是我在整理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時候發現的,發現前三島鄉的人口普查里的行政建制和國家發布的地圖底圖的行政歸屬竟然分別是屬於山東和江蘇,本來以為是重名的兩個地方,一搜網上沒曾想發現這個有意思的故事。

前三島由車牛山島、達山島(也稱達念山島)、平島(也稱平山島)三個島組成,陸域面積共0.321平方公里。其中,
平島距車牛山島18.8公里,總面積0.148平方公里;
達(念)山島距車牛山島6.8公里,距平山島15.1公里島,總面積0.115平方公里,是前三島中距離陸地最遠的島嶼;
車牛山島總面積0.06方公里,是前三島中最南端、面積最小的島嶼。

前三島相對位置

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前三島鄉

前三島至今沒有平民在島上生活。雖然江蘇省邊防武警駐守,但不能說誰先佔就歸誰。在建 國後至 1988 年,前三島由解放軍濟南軍區派兵駐守。1988 年以後,改由江蘇省邊防武警駐守。連雲港方面(以 下稱連方)以此認定前三島屬連方。


5、改革開放前,兩地的漁民都在海州灣廣大的水域(包括前三 島附近水域)捕魚,只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尤其是海產養殖業興 起後,因水域劃分問題才出現越來越多的衝突。 所以從史料記載、歷史事實、漁民出海情況、現代中央行政區劃 情況以及三島距日、連兩地距離看,都不能說明前三島肯定屬於連雲 港或者屬於日照。當然,現在因為資源問題如果說屬於日照,連方也存在異議。
6、前三島及其海域處於江蘇省的實際管轄下,政府層面亦採取默認態度。按照日照海事局和連雲港海事局轄區範圍劃分,上述兩海事局網站公示顯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日照海事局管轄範圍為「北界限為緯線35°34"N;南界限為(35°05"10"N,119°18"E)至平島北端(35°08"30"N,119°54"30"E)兩點連線向東延伸至緯線35°08"30"N」。中華人民共和國連雲港海事局管轄範圍為「北邊線:自35°05"10"N,119°18"E)至平島北端再沿35°08"30"N緯度線向正東延伸(同山東海事局南界線);南邊線:自團港34°28"09"N,119°47"55"E,沿灌河口東導堤延伸至34°30"22"N,119°49"13"E處,再延伸至34°31"45"N,119°50"15"E,再沿34°31"45"N緯度線經大獅礁向正東延伸(同鹽城海事局北界線)」。但是依據關於確定各直屬海事局海域管轄範圍的通知海人教[2002]161號 2002年4月4日中明確規定:一、本海域管轄範圍僅作為界定各局工作責任範圍的依據,不涉及海域行政區劃的界定範圍,各局要在各自的責任海域範圍內切實履行法律、法規賦予海事機構的職責和管理責任。所以這個海事局的轄區範圍不足為行政歸屬的依據。

歸屬爭端

正是如此,引來頗多紛爭。

據日照嵐山當地漁民透露,前三島先前由濟南軍區駐軍,從這個層面來講,歷史上的前三島應該屬於山東;1988年之後,前三島由江蘇省邊防總隊看守。山東省和江蘇省都有大量的證據證明,自從清朝以來,前三島就屬於該省,1948年淮海戰役後,新海連市解放,但江蘇全境還沒有解放,暫由山東省託管。1953年1月1日起新海連市脫離山東管轄而劃入江蘇省,歸徐州專署管轄,1961年新海連市更名為連雲港市。

  2005年4月8日,記者來到日照市民政局,民政局區劃地名科科長王兆田斬釘截鐵地表示,前三島毫無疑問屬於山東,並向記者出示了山東省地圖出版社2005年2月第4版印刷的《日照市地圖》,前三島在顯著的位置被特別標示出來。然而,在2004年連雲港印刷的《連雲港地圖》中,前三島也被明顯的標示出來,以作為連雲港是前三島主管政府的證據。

據漁民透露,每年「八一」建軍節,前三島上的駐軍都會接受來自日照市政府也會迎接來自連雲港市的的慰問。


山東與江蘇關於前三島的爭議由來已久。
早在1985年1月15日,山東省向國務院提出報告,希望對山東省日照縣(後來改為市)島、礁地名重新命名。1985年4月20日,國務院委託中國地名委員會對此進行了批複。據(85)中地字第4號文件顯示:同意對達山島和車牛山島的命名,將平山島改定為平島。
1985年9月6日,國務院(85)國函字141號文件對江蘇省政府批複道:關於平島等12個島礁的名稱問題,根據江蘇、山東兩省地名委員會協商一致的意見,已由中國地名委員會以(85)中地字第4號文作了批複,但該批複未涉及島礁的行政歸屬問題。
在2004年連雲港印刷的《連雲港地圖》中,前三島早已被明顯的標示出來,以作為連雲港是前三島主管政府的證據。
然而,山東日照民政局區劃地名科科長王**斬釘截鐵地表示,前三島毫無疑問屬於山東,並向記者出示了山東省地圖出版社2005年2月第4版印刷的《日照市地圖》,前三島在顯著的位置被特別標示出來。

據山東日照嵐山當地漁民介紹,前三島先前由濟南軍區駐軍,從這個層面來講,歷史上的前三島應該屬於山東;
但據江蘇連雲區當地漁民介紹,1988年之後,前三島由江蘇省邊防總隊看守,按理應該屬於江蘇。
為了加強對前三島的控制,根據(92)魯政函民字59號《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設立日照市前三島鄉的批複》,1992年12月19日,山東省設立前三島鄉,隸屬日照市東港區,轄前三島和劉家海屋等四個行政村,並在平島上設立鄉人民政府。
1993年5月29日,山東省隨後又設立了日照市東港區嵐山辦事處,作為日照市派出機構存在。實際上,嵐山辦事處配備了縣級工作機構,設置部門64個,黨政事業人員逾千名,涉外機構一應俱全。儘管他們的領導被人喊了11年的區委書記和區長,但是由於沒有行政編製,嵐山辦事處多年來一直是「黑戶口」,直到2004年12月27日,嵐山區正式宣告成立。

與山東相對應,江蘇省不僅提出歸屬異議,省政府還成立了長年工作的專門班子,將「前三島」列入「海上蘇北」建設規劃,計劃在前三島建設大中型碼頭,並組建了前三島鄉。目前前三島已經成為江蘇的海珍品養殖基地,江蘇海濱旅遊新的增長點。
多年來日照市與連雲港市在前三島海域進行了多次的武裝騷擾和挑釁。


2002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開展勘定省縣兩級海域行政區域界線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辦〔2002〕12號),我國海域勘界工作的啟動,魯蘇海洋勘界首當其衝。

2004年5月20日,國家勘界辦舉行蘇魯線外業成果彙報會,江蘇省和山東省海洋廳、省海域勘界辦公室等37人參加會議。江蘇省認為,此次彙報成果中存在較多缺陷,有關結論有失公正,若按該報告的結論推演,江蘇省將處於非常被動的不利境地。會後,連雲港市迅速擬定《關於蘇魯線外業調查工作中出現嚴重偏差的緊急請示》,分別報送國家和江蘇海域勘界辦,要求修正報告結論。

參考資料:

https://www.baidu.com/s?wd=%E5%89%8D%E4%B8%89%E5%B2%9Brsv_spt=1rsv_iqid=0x8fd901f500008f1cissp=1f=8rsv_bp=0rsv_idx=2ie=utf-8tn=baiduhome_pgrsv_enter=1rsv_sug3=3rsv_sug2=0inputT=1611rsv_sug4=2028

關於前三島的領土權利歸屬問題_地理吧_百度貼吧

「有趣」的國內「領土」糾紛手機百度 】


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地圖:

中間空出來的一塊是潮州市湘橋區。

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地圖:

中間空出來的一塊,其實叫「一條」更合適,是梅州市梅江區。

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地圖:

中間凹進去的一塊是肇慶市端州區,鼎湖區扼守那個出口。

它們的共同點,就是一個區被另一個區三面包圍,甚至只留一個小口通往外界。被包圍的區都是主城區,包圍他們的,雖然也都是區,但只是近幾年才變成區,過去都是市縣。所以,都是農村包圍城市。

其實這種情況在過去的廣東更常見,這些年經過區劃調整,少了一些。

比如以前的韶關地圖是這樣的:

淡紫色的那片是過去的曲江縣,深紫色的是韶關市區,完全被包圍。後來變成了這樣:

再比如以前的惠州:

惠城區被惠陽區三面包圍。後來:

前面三個大概已經是廣東省「農村包圍城市」最後的堡壘了。潮州近幾年也有聲音要南北拆分潮安區,可能再過幾年,就完全看不到這種現象了。

另外我還想到了鐵路局的界限,三局瓜分秦皇島、五里墩黑洞、武局和鄭局的恩怨也都挺好玩的,不過這個不算行政區劃,就不多說了。

最後用1925年的民國地圖回應一下評論:

清至民國廣泛出現過附郭縣,附郭縣簡單地說就是府縣同城,比如上面這張地圖裡,在今天的韶關那裡,標註的是曲江(韶州),這就是曲江縣城和韶州府城設在了一起。共和國設地級市後,原來的府城分出來成為韶關市區,於是就被曲江縣包圍了,共和國時期大部分附郭縣都獨立設置了縣城,曲江縣也在此列,這時的曲江縣只是包圍韶關市區,而不再是附郭縣。上面提到了潮州、梅州、肇慶、惠州,仔細看看地圖,也都是類似的情況。

相關回答:

為什麼沿海的省會都不靠海?
你見過那些好玩、有趣的地圖?

更多回答請看本人收藏夾:地圖控的讀圖筆記


上海市楊浦區和虹口區有一段以一條小河「走馬塘」為界,但是現在這段作為區界的走馬塘早已被填埋,地面上是復旦大學邯鄲校區南區,區界卻沒隨之改變。所以那一片復旦校園是地跨兩區的,本來走幾分鐘就能到的兩棟宿舍樓可能門牌號分屬兩區。

如圖,「西北門」字樣附近的宿舍樓地址是楊浦區政肅路210弄,而相隔不遠的「望道書閣」那裡的宿舍樓地址就是虹口區松花江路2500弄了。

更有意思的是排球場正壓在區界上。選了排球課的夥伴們打球時在書香氣的楊浦和時尚的虹口不停穿梭。


坐標廈門,離金門有多近?

天氣晴的時候,在環島路用相機能拍到金門廣告牌上清晰的八字標語。

有個朋友出海釣魚,回來手機欠費好幾百,因為他連上了對岸的信號,國際漫遊。

望祖國早日統一。


金門人不能說自己屬於大陸,因為它是「台灣」的;也不能說自己是台灣人,因為他們屬於「福建」;也不能說自己是福建人,因為福建人覺得他們是對岸。
所以自稱金門人。


微山縣

微山湖區自清朝以來,時常發生土客爭鬥事件。由於過去黃河下游經常泛濫成災,來自山東南部等黃泛區的災民便開始移民到微山湖區,從而引發了湖區土客爭鬥的緊張局勢。據記載,1865年,曾國藩奉命鎮壓捻軍余部,到湖西沛縣時,以為這裡因為爭土地發生械鬥的漁民是捻軍余部,前來察看,才發現並非如此。於是曾國藩騎馬劃邊為界,開挖邊溝形成今天的「一溜十八團」(後來演變為十八段,現在的五段鎮等地名即來源於此),也稱「邊里」,從此百姓停止械鬥,各自勞作,但「段里段外(或稱邊裡邊外)」這一界限仍然存在,例如邊裡邊外在過去是不通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區位於山東與平原省界,其後由於徐州地區劃歸江蘇省又成為山東與江蘇省界。1953年為了便於管理湖區而成立山東省微山縣,將湖面、湖中島嶼以及湖區附近的幾個鄉鎮全部劃歸該縣,與江蘇方面除少數地區外都是以湖西岸為界。由於湖水在不同季節會發生漲落,因此微山湖西岸的蘇魯兩省邊界時而發生變動,當地經常說,「漲水漲到的地方是山東的,水退退到的地方是江蘇的」。冬季湖水退去後湖底可用於耕種小麥,而夏季水多的時候又可以收穫蘆葦、養魚、種藕等,因此常造成西岸的江蘇省沛縣農民與管理湖區的山東省微山縣農民發生搶種搶收一類的衝突甚至械鬥。

1959年微山湖水位下降後,微山湖區的群眾又開始為爭奪原為湖底的湖田湖產發生糾紛[2]。直到2006年,該地區共發生因邊界糾紛引發的大規模械鬥400餘起,死傷800餘人。國家有關部門曾多次派出工作組前往調處,並於1967年、1984年、1985年多次對湖區邊界進行了調整,但終因矛盾雙方堅持各自利益,微山湖地區始終未能平靜。

2005年初,徐州、濟寧兩市召開第五次蘇魯接邊地區維護穩定會議,專門就多年湖區糾紛死亡人員屍體處理進行協商,最終確定互不追究對方,2005年5月底前各自火化遺留屍體,並由各自縣鄉財政出資撫恤死者親屬。雙方均在協議規定的期限內,徹底解決了遺留屍體的火化問題。2006年以後,由於兩地調解機制逐步完善,並且努力改變湖區農村經濟收入單一的狀態,湖區群眾對湖田湖產的依賴減少,再加上很多農民離開當地外出打工,微山湖地區才開始出現和諧局面。

格爾木市,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德令哈市)的副地級市。是青藏高原繼西寧、拉薩之後的第三大城市。唐古拉山鎮是格爾木市飛地,被玉樹藏族自治州分隔,總面積47540.08平方公里,法理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大的飛地。由於西藏自治區安多縣實際管轄唐古拉山鎮的大部分區域,這塊飛地又被分為兩部分,實際上青海省管轄的此飛地面積並不太大。

河南范縣,老縣城在山東省境內-全國一大怪,縣城設在省界外。

1963年8月,華北海河流域遭遇特大洪水災害。金堤河上游洪水與范縣、壽張縣的本地暴雨疊加,面對金堤河上游豫北來的客水,形成了跨省區的水事糾紛。1964年2月29日,國務院《關於山東、河南兩省金堤地區調整省界問題的批複》(〔64〕國內字421號)為解決河南、山東兩省交界地區水利問題進行區劃調整:將河南省東明縣劃給山東省;撤銷山東省壽張縣建制,將壽張縣金堤以南五個區併入范縣,范縣金堤以北櫻桃園、古雲、觀城、古城、王莊集五個區劃給莘縣,同時將范縣劃給河南省安陽專區。范縣縣城保留在距縣界以北5公里外的山東莘縣境內,成為「全國一大怪,縣城設在省界外」的罕見狀況。

1964年4月1日,山東、河南兩省在范縣召開交接會議,兩省交換所涉及的區(公所)、鄉兩級幹部原地不動,而被撤銷的壽張縣的縣直各單位三千餘名幹部職工。除縣長施財、縣委副書記穆玉鵬,副縣長孫敬清及四十餘名行政幹部調往范縣外,其餘幹部職工分配聊城專區及所屬各縣。


這次區劃調整後,此處黃河的南、北國堤均在山東省境內,分別在黃河南岸的菏澤專區負責、金堤河北岸國堤由聊城專區負責。金堤河及其南小堤歸屬河南省。豫北金堤河流域的洪澇水可以暢行無阻地流入黃河,兩省的水事問題基本得到徹底解決。范縣縣城所在的櫻桃園鎮之所以歸屬山東聊城而不歸屬河南省,也是為了不給金堤河國堤的護堤責任留下一個不統一的缺口。在當時國家財政緊張也難以在金堤河南岸擇地重建新的范縣縣城。


1995年,范縣開始在金堤以南4公里處建設新區。新建設引起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視。經過四年多的努力,到1999年底新區建設已初具規模,框架已經形成,各行政機關大部分已陸續到新區內開始辦公。學校、醫院、車站、賓館等服務設施基本齊全。

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

被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奎屯市將獨山子區與克拉瑪依市主體分隔。


湖北省監利縣與洪湖市的邊界線可算此例。

因著地圖繪製方的差異,此線的畫法也是五花八門。

[補圖完畢]

先簡述相關政區變革,洪湖市大部為屬原沔陽。

(下圖為張其盷編《中華民國地圖集》第四冊·湖北省人文圖),此圖反映未設洪湖縣設置之前的政區形勢,黑色圓點虛線便是縣界。

49至50年之交以沔陽南部先後設新堤市軍事管理委員會、洪湖縣,同時併入監利的螺山市、瞿家灣及嘉魚縣江北的土地,而原屬沔陽的洪湖兩岸一帶歸監利。

(下圖為60年代的《湖北地圖集》),圖上繪出兩地於湖面上的界線。

不過,兩地似乎對界線有不同意見,(下圖為方輿趙日天提供的洪湖官方版)

(以下是監利官方版,方輿趙日天提供)

(湖北省行政區劃圖集中的畫法,)名委員會合編的《湖北省市縣圖冊》,並不繪出湖面上的界線

(2010年的《湖北省行政區劃圖集》同樣如此)


前提:非地學專業,請輕拍

本文分為三部分

一:小拳拳天長

二:飛地河北

三:表裡山河山西

———一:小拳拳天長———

安徽省天長市

安徽省和江蘇省接壤,特別有意思的是這個天長市。

就那麼突出一塊進入了江蘇,四周幾乎都被江蘇環繞,西北是盱眙,北部是金湖,東部是高郵,南部是南京。只有西部一塊挨著安徽,還是座大山。

放到行政圖是這樣的

這種感覺就像安徽小拳拳捶江蘇胸口

這種地界的風格其實對於城市發展有影響。

因為江蘇和安徽經濟水平差異,對發展也有影響。

我們首先看這片區域

下圖是為載入區域名字的地圖

我們可以看出,圖中的地形比較一致。

總體上這是一片較為平坦的區域,北部是淮河,南部是長江,東部是高郵湖,西部是一片山

然而實際上,發展存在差異

城市規模。

直觀的可以發現,這四個地方(沒去和藍鯨去比,畢竟藍鯨是二線)里,天長市的市區面積是最小的。

而其他三個地方的發展都比天長要好些。

————二:飛地河北————

河北不多說,這個地方比較神奇的是除了一塊飛地:北京和天津

河北的地圖就像一個被掏了心窩的人。

或者這樣

我的心好傷

比較有意思的是中間有一塊飛地,就是三河,香河和大廠。

屬於河北,卻不和河北其他任何地方接壤。

被北京和天津包圍著。

現在還好了,逐步取消漫遊費了。要是擱過去,這地方那真的是

——————三:表裡河山山西——————

中國各省里,形狀最規則的就是山西了。一個近乎標準的平行四邊形。

而且山西幾乎所有邊界都是以天然地理為邊界的省份。

一,平行四邊形的省

而其他大部分省份的地形多為不規則的形狀。

二,以天然地理為邊界的

與山西接壤的一共四個省,分別是西邊的陝西,東邊的河北,北邊的內蒙古和南邊的河南。

而山西與這幾個省的接壤基本上是按照自然地理為邊界。

有個成語叫做表裡山河,就是來形容山西的。

《左傳》:「子犯曰:『戰也。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裡山河,必無害也。』」杜預註:「晉國外山而內河。」
西邊,是自北而南劈開黃土高原的晉陝大峽谷,黃河從內蒙古高原奔泛而下,一瀉千里。它的東部邊界,是雄峻的八百里太行山脈,成為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分界線。

即使放到全國地形圖上,也可以很直觀的看到那個平行四邊形——山西,畢竟華北那一片山最多的就是山西。

西——黃河

——陝西和山西的天然分界線

黃河是兩省的天然分界線,兩個省分別在黃河河道兩邊

著名的黃河壺口瀑布,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西臨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為兩省共有旅遊景區

(黃河第一灣)

東——太行

——山西河北的天然分界線

太行山是河北和山西的分界線,從河北進入山西有8條通路,被稱為太行八陘

南——中條山, 黃河

——山西河南的天然分界

山西南部是中條山和黃河,構成了山西和河南的分界線

北——陰山,管涔山和燕山

——山西和內蒙古的分界線

山西北部山系較多,分界線也較為複雜,但是大都劃在了山之間。

比如山西內蒙邊境著名的地點之一叫做殺虎口,也就是走西口的那個口,就位於北部右玉,兩側高山對峙,地形十分險峻,其東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兩山之間開闊的蒼頭河谷地,。

然而很多行政區域,並不是按照天然的地理分界,而是刻意的在天然分界打斷

比如四川西部的,尤其是甘孜和阿壩,屬於高原區域,划到了四川

再比如雲南西北部也是如此,很多人喜歡的香格里拉,屬於迪慶,本身也是藏區

@雲舞空城 請雲大來把把關哈

謝謝 @Hidarikouji 的科普

天長的問題是為了解決洪澤湖治理問題,把洪澤湖周邊縣市全部劃給江蘇以後產生的新問題。北三縣原本屬於北京地界,後來北京不要,天津不管,廊坊接盤。


作為一個遼寧鞍山人,我從鞍山的角度提一下我們北面的朋友遼陽縣。
遼陽縣政府駐地標註在圖中五角星的位置,首山鎮。
說實在的,遼陽縣的輪廓線很奇葩。
遼陽縣=五邊形-鞍山市內四區-燈塔市-遼陽市內五區。
PS:
鞍山市內有不少條公交線路的終點站都在遼陽縣內。比如鞍山12路(站前---劉二堡)及其支線、鞍山-首山城際客運、鞍山-穆家-唐馬寨線路等等。
深夜更圖(感謝評論者做出的指正 ):

順便提一下我學車的地方,在鞍山市內的西北角,往西走50米就是遼陽縣,儘管名字是鞍山的。那麼五邊形裡面的鞍山呢?
我會告訴你多少年前是這樣的嗎!

然鵝多少年後又變成這樣:

千山都跑出千山區了啊!
所以來鞍山玩,你們就不要在意自己在哪個區了。


陝縣不在陝西在河南,隴縣不在甘肅在陝西,寧縣不在寧夏在甘肅。


福建閩北一個地級市叫南平,南平市有兩個區,延平區和建陽區,兩個區之間相隔120公里。奇葩的是兩個區之間還隔著縣級市建甌市和順昌縣。

這個地方的火車站也很奇葩。南平市政府在建陽區,而南平站、南平南站、南平北站都在延平區。南平站在延平市區的南面,南平南站在南平站的北邊,南平北站(高鐵站)在南平南站的南邊。所以去南平市政府辦事是要坐到哪個站呢?答案是武夷山東站。

武夷山東站在建陽區,而如果到武夷山旅遊卻要坐到武夷山北站。


推薦閱讀:

为什么秦汉以降,崤山、函谷关作为关隘的防御效应远不如先秦时期那么大,以至于后世史书上都不再怎么提及了?
「煙花三月下揚州」中的「揚州」是指古代九州中的揚州(江南)還是行政上的揚州治所?
江蘇人應當怎樣看待南京?
能稱得上「地球上最後的凈土」的地方有哪些?哪些能去旅遊?
為什麼雅安地震死亡人數並不多,但是被渲染的很嚴重?

TAG:文化 | 地理 | 行政區劃 | 人文地理 | 中國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