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16 年出生人口數量不及預期?

全面兩孩一周年:多出生人口一百萬左右遠低於預期_新聞中心_中國網
2016年全國二孩及以上占出生人口比重超45%-新華網
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一年之後,2016年出生人口數量遠不及專家學者與衛計委在之前的預測,如何看待這一新聞?這種結果會對國家的政策和未來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2016年人口出生總量沒有顯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一孩出生數的下降,主要是20到29歲生育年齡旺盛期婦女數的下降,今後這個人數將以每年50萬人左右的規模下降,一孩出生人數將由每年880萬人降至每年600萬左右規模,現在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到40%,5年前還是20%,受教育水平越高初婚生育率和總和生育率越低,到2020年後新生兒出生數不足1200萬(五年內二孩生育堆積肯定會釋放完畢,二孩出生數不如一孩多是肯定的),人口迫近負增長,目前東三省人口已經在負增長了。

國家統計局2016年出生人數已經公布為1786萬人,2016年生育旺盛期婦女數(20——29歲)比2015年減少近400萬人,一孩出生人數降至840萬人左右,三孩以上出生人數110萬人左右,那麼2016年二孩出生人數應在840萬人左右,二孩出生佔比由2015年的40%上升至2016年的47%。

2015年,15歲至49歲育齡婦女比2014年下降528萬人,其中,20歲至29歲育齡婦女下降了150萬人。2015年出生總量中,一孩生育減少85萬左右,二孩生育增加45萬左右。

從孩次結構來看,2014年、2015年二孩出生明顯增加,一孩出生明顯減少。2013年至2015年,一孩和二孩出生數分別為1056萬人、511萬人,972萬人、606萬人,886萬人、652萬人。

作者:強哥
鏈接:生育率不足1.05的漢族將會面臨一個什麼樣的未來? - 強哥的回答 - 知乎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不請自來。
1618的人數是來自這個

這個數據,是衛生委員會的隨時變化。
不太可信的感覺。
有可能是1750萬。
當然,就算1750萬,比去年只增加了100萬,與衛生委員會的宣傳少的多。

讓人擔憂的是另外的事:第一胎減少逐漸明顯了。
13年底二胎政策開始實施,
14年增加不明顯,衛生委員會告訴大家15年就多了。
15年底都開始全面了。
16年底衛生委員會預測16年出生可能1750萬。
到現在這麼多年,出生人口沒有多少增加。

是政策沒有用,大家都不生?
從各地新聞,沒有這個印象,
就算二胎生育15%,那一年也是好幾百萬。
怎麼總人口增加如此不明顯?

可能是第一胎數量減少。抵消了二胎的效果。
可能從14年開始就是,從二胎政策開始,效果就很明顯,由於第一胎數量同時減少,表現為整體新生兒數量沒有啥增加。
如果是這樣,17年人口大增可能還有多大?

如果是第一胎數量減少,那怎麼放開有用?
二胎的積極性比三胎與多胎多的多。
二胎都可能沒有遏制第一胎數量減少,導致新生兒數量增加很少。
三胎可能大?

第一胎數量減少,
是這兩年人們意識提升迅猛,不想結婚不想生孩子人多?是不孕不育飛快增加?是育齡婦女人口減少好多?

育齡婦女人口減少如果是主要原因,那怎麼政策能帶來人口增加?
能生的女性數量減少了,生育孩子自然會少。
如果一年第一胎只有600萬乃至更呢?那怎麼放開,一年新生兒能有1200萬?

@chenqin 的回答中的圖片
可見這兩年生育旺盛(25-29)數量幾乎最大,以後就是暴跌。

「研究人員根據衛生計生統計監測數據進一步分析,2016年出生人口形勢呈現「出生總量增加、二孩出生佔比增加、符合政策多孩出生增加」的特點。主要人口大省出生數量預計明顯增加,北京、河北、山東、浙江、湖南、河南、四川、陝西、廣東、湖北等十個省份出生人口合計將比2015年增加140萬以上,預計2016年全國出生將突破1800萬。其中,二孩及以上出生佔比可能超過50%」——《調整完善生育政策帶來的三大變化——生育友好、服務提升、出生增加》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

這個比例令人驚訝,第一胎現在都接近一半,可見第一胎生育低到了怎樣的地步。

怎麼宣傳,二胎生育能有第一胎多?!

育齡婦女與二胎之間還有幾步
從育齡婦女到妻子
從妻子到孕婦

結婚率、不孕不育,是怎麼個發展狀況? 不孕不育廣告滿街都是,精子活性十年前幾分之一。不孕不育暴增。

所以:如果是育齡婦女人口減少導致的第一胎數量減少,那麼,生育政策改變對生育的作用就越來越小了。想提高生育率,重點就不應該是生育政策。可能是生育鼓勵乃至。。。生育強迫?


此問題當邀請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回答,作為人口科學帶頭人可是說過人口生育高峰預計在2017年出現。因為政策放開後生的第一批孩子最快也會出現在2017年左右,同時測算放開「二孩」政策後第一批出生的嬰兒,第一年會有100多萬,第二年、第三年會多一些,達到三百到四百萬(關於第一年的預計已被打臉)。
至於之前翟教授預測的人口會出現爆炸性增加,嗯,人么,無論是否故意,都是會犯錯的。
只是改變不了就算放開生也已經晚了這一事實……
還想說一句,黨國待你不薄啊,為何誤國如此?身為「智囊」卻睜眼說瞎話,良心呢?


2016年1月22日,我在這個答案里(知乎 - 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預測:

猴年的生育堆積不可小視,進入單獨二孩政策的最後一波存量生育意願釋放,再加上全面二孩帶來的補償生育,如果我在全面放開二孩會出現哪些社會現象? - chenqin 的回答中的計算沒有太大錯誤,那麼今年的生育總數應能超過1800萬,而明年應能達到1900萬,甚至突破2000萬。中國的最後一波生育高峰,就快到來了。

今天(2017年1月20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了去年的數據(2016年國民經濟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其中人口數字為:

全年出生人口1786萬人,比上年多增131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95‰;死亡人口977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0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86‰,比上年提高0.9個千分點。

應該說那個答案的預測還是稍微樂觀了,不過總體趨勢還是一致的。不及預期的原因很多,但我猜想這條很重要,即:雖然生育意願被釋放出來了,但不同地區對放開二胎的響應程度不一致。

例如北京、上海,在二胎完全放開之前政策還算是收緊的,此時放開二胎,意願突然放開,會有一波較高的生育。因此有下列新聞: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7/01-01/8110870.shtml

記者從北京婦產醫院獲悉,2016年1月至11月,有13420多名嬰兒在該院出生,比去年同期增加19.8%,其中二胎佔30%左右。

建檔難:「二孩潮」的一道坎-新華網

作為北京地區唯一的三甲產科專科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的分娩量一直高居榜首。在過去的一年裡,醫院每月迎來1200至1400名新生兒,12月份出生人數最多,2016年全年分娩量比2015年增加22%。

二孩政策加猴寶寶效應,上海各產科門診量激增不少是高齡產婦

隨著2015年羊年接近尾聲以及「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上海三家產科專科醫院建卡人數從2015年下半年起普遍有所上升,有產科配置的綜合性醫院也是如此,建卡人數出現20-30%的增長。據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透露, 2016年5月,該院分娩量為1289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5%,與2014年持平;孕婦建卡數不僅比去年同期增加55%,相較2014年也增加了41%。

但在一些並不算富裕的地區,二胎的放開,反應並不大。

比如陝西:
2016年陝西出生人口41.8萬 二孩出生率明顯增加

剛剛過去的2016年,全面兩孩政策實施無疑是對公眾生活影響最大的事件之一。我省穩妥有序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大力推進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到2016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812萬人,出生人口41.8萬人,自然增長率穩定在5‰以內,二孩出生率明顯增加。

但實際上,2015年陝西省出生了38.22萬人,2016年比2015年增加了9.2%

還有安徽:

2016年安徽省約10萬「二孩」 出生 基本符合預期

安徽省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國第五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根據統計,當年全省共出生人口94.5萬,較2015年同期增加6.6萬人,增幅達7.89%

還有超生相對較嚴重的的地區之一,廣西:
2016年自治區衛生計生委工作績效展示(7):全面兩孩政策依法有序實施 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有效推進

據桂婦兒健康服務信息管理系統統計,2016年1至11月,全區出生71.20萬人,按產次計算產婦數,其中一產產婦26.87萬人、二產產婦32.05萬人,出生人口變動符合預期,二孩出生超過一孩,全面兩孩政策成效初步顯現。

廣西在2015年全年出生71.6萬人,將12月考慮進去,廣西全年出生人口增加也在8%左右

一線城市和欠發達地區對全面二胎放開的反應,就像兩個被綁住的人,一個人綁得很緊,而另一個人被綁得鬆鬆垮垮,此時將兩人身上的繩子同時放開,第一個人可能會迫不及待地活動身體,而第二個人……可能並沒有什麼感覺,即使有反應,反饋的時間也會慢於第一個人。

因此,對於這個問題來說,不及預期,那也得看是誰的預期。衛計委的預期就不說了,就沒有準過。但對於我個人的預測來說,除了欠發達省份的反饋比較慢之外,目前沒有什麼特別意料之外的內容,因此,我仍然不打算更改之前的預測,即:2017年的出生人口,應當會達到1900萬人。


二孩確實是在增加,但一孩數量下降太快~因為年輕人數量越來越少,結婚壓力大,生育意願非常低…過完2017年,隨著有限的二孩生育慾望的釋放,50、60年代中國嬰兒潮一代逐漸進入死亡年齡段,中國的人口結構將嚴重惡化,而且不可避免…
我們明年再談這個問題,就能發現,中國人口快要迎來負增長了…


七零後在生二胎

八零後在離婚

九零後在丁克

只能指望蛋蛋後了

可能這就是傳說中的蛋蛋的憂桑(┯_┯)


現在衛計委的幾個頭頭過去都是計生委出身的。。。 。現在他們又來敲警鐘。。


其實我一直不懂,為什麼國家放開政策,大家就要生二胎,好像第二個孩子的養育費用全部是國家出的似的。。。如果真的是國家出?天底下真的有怎麼好的事情?那我也不生。。。


更新今天的統計局數字,總算不至於下降,但嚴重少於衛計委預期,甚至少於一些偏悲觀的人口學者預期。再看看老齡化人口比重,怎麼感覺更悲觀了呢……
:全年出生人口 1786 萬人,比上年多增 131 萬人,人口出生率為 12.95 ‰;死亡人口 977 萬人,人口死亡率為 7.09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 5.86 ‰,比上年提高 0.9 個千分點。
60 周歲及以上人口 23086 萬人,佔總人口的 16.7% ; 65 周歲及以上人口 15003 萬人,佔總人口的 10.8% 。

---原答案---

被衛計委敲響的不再是人口警鐘,而是喪鐘了。

一個全面開放二胎的2016,一個70後在追趕末班車,80後又正處生育高峰的2016年,出生人數如果還在下降的話,那人口年齡結構算是完了。

2017是最後的機會,如果2017年出生人口仍持續下降,那麼從目前日韓港台的例子來看,15-20年內少子化根本看不到扭轉的希望。與少子化相伴而生的老齡化,也將看不到明顯緩解的希望。那麼就只能指望產業升級,特別是製造業和智能家政產業的快速升級了。老年人們怕是要更多地自己照顧自己,給自己留一些過冬的糧食(貨幣,智力和健康儲備)吧。

有句話送給衛計委這群蛀蟲:

夏蟲不可語冰


奴隸主擔心奴隸數目太少,不夠用了
不知道你們替奴隸主著什麼急
生育意願的下降是工業化推進的必然結果
要麼是農業時代越窮越生的馬爾薩斯陷阱
要麼是工業時代生育意願下降(生得少)和人均壽命增長(死得少)導致的人口結構老齡化
二選一,你想要哪個?


之前不是說15年新生兒少是因為羊年嗎?下次想個什麼理由?人民幣下跌?


我一向相信天朝政府的執行能力,只要有需要,以前可以計劃少生,以後也可以計劃多生。以前計劃少生公務員和國企管得最緊,需要計劃多生的時候也可以從他們開始,比如公務員需要生兩個才能轉正升遷,四娃家庭高考加一百分,一娃家庭收高額房產稅,好學區好大學優先多胎家庭,獨生子女學習再好只能上三本。私營單位僱員生育率不達標加稅。政府真要扭轉人口下降,方法多的是。


狼太多,羊肉不夠吃了


有沒有想過,在當前這種生育和幼兒照料資源極端不足的情況下,放開的能夠生育二胎的家庭會擠壓準備要第一個孩子的家庭?二胎家庭往往更有錢更有能力養育孩子,他們的生育行為會導致沒有孩子的家庭繼續延後一胎生育時間,很多人可能就錯過了機會。如果一個社會的總資源量不增加,那麼是不會多生孩子的。


我更想吐槽以後孫子孫女出生了,我還在上班


發達國家勸生給錢那套路子在咱們這不適用,咱們這不生可能要罰……再不生牽牛扒房禁買房,以前能讓你強制流產,現在也能讓你強行懷上,有的是奇怪的辦法……(無奈臉)


難怪今年不斷有「爸媽準備生二胎,頭胎竟以死相逼」的新聞,感情在這等著
15年「十羊九不全」
16年「頭胎爭寵」
要我說還是16年的理由好,一勞永逸,小孩誤國?( ˙-˙ )?
衛計委表示:人口下降不是我的鍋啊!


將來可以造個嬰兒工廠,定期採集健康男女精子卵子,隨機配對,專業孵化,像養小雞似的。嬰兒長大後統一教育。人多救少培育,人少就多培育。


自己都快養不起自己了,還生二胎?
先考慮考慮買房吧。


以當時歷史眼光看,計生政策沒錯,但中央制定的施政方法和地方執行中出了錯。
以現在的歷史眼光看,計生政策錯誤至極,愚蠢之極,罪大惡極,應該立即承認錯誤並予以廢除,而且要懲罰相關責任人。
以當時的歷史眼光看,上世紀80年代的某組織第一要務是發展,以高速發展來延續執政合法性。
以現在的歷史眼光看,當前的某組織第一要務是維穩高於一切,這個千瘡百孔的體制早已與各級既得利益集團成為共榮共損的關係,以遲緩僵化和不思悔改來延續執政合法性。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承認計生錯誤,勢必要裁撤從中央到地方涉及計生的機關部門,取消計生經費,這是事關成百上千億資金,數個既得利益集團首腦,數十上百萬個家庭,數百萬人切身利益驚天動地的事。
勇氣和擔當,早已在某組織內部絕跡了快二十年,指望現在枯木回春,無異於痴人說夢。


推薦閱讀:

健身房會員年齡最高65歲合理么?
為什麼說我們已經步入老齡化的社會?為什麼在此情況下強制引產的慘劇還在出現,並且計劃生育制度依然嚴厲?
靠生孩子緩解老齡化的邏輯對不對?我老覺得怪怪的?
如何評價優酷紀錄片《中國崛起的人口陷阱》?
中國的老齡化問題嚴峻到什麼程度了?

TAG:老齡化 | 計劃生育 | 中國 | 中國人口 | 人口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