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的陽平關到底叫什麼?

度娘百科說古陽平關叫陽安關,到了宋朝才改名字。但看三國志里好像是同時出現了兩種說法:
「張魯使弟衛與將楊昂等據陽平關,橫山築城十餘里」(《三國志 武帝紀》)。「
「及鍾會將向駱谷,鄧艾將入沓中,然後乃遣右車騎廖化詣沓中為維援,左車騎張翼、輔國大將軍董厥等詣陽安關口以為諸圍外助。」(《蔣琬費禕姜維傳》)

所以三國時候的陽平關到底叫什麼?是中途換了名字嗎?陽平關=陽安關口嗎?


查《三國志集解》啊!

秋七月,公至陽平。張魯使弟衛與將楊昂等據陽平關, 橫山築城十餘里。 攻之, 不能拔, 乃引軍還。
【◎ 《水經· 沔水注》 :沔水東逕白馬戍南,濜水入焉。濜水北發武都氐中,南逕張魯城東。城因崤嶺,周回五里,東臨浚谷,杳然百尋;西北二面,連峰接崖,莫究其極。從南為盤道,登陟二里有餘。庾仲雍謂山為白馬塞。東對白馬城,一名陽平關。濜水南流入沔,謂之濜口。其城西帶濜水,南面沔川,城側二水之交,故曰濜口城。
◎杜佑曰:陽平關在漢中褒城縣西北。
◎章懷注引《周地圖記》曰:褒谷西北有古陽平關,其地在今梁州褒城縣西北。
◎《一統志》 :白馬城在陝西漢中府沔縣西北,即漢陽平關也。
◎按:今寧羌州界有陽平關,蓋後代移置。或謂即白馬城,非是。在寧羌者為古陽安關,近代改置陽平關,仍漢舊名耳。 《明統志》以為即古陽平關,誤。 】
——《三國志集解·武帝紀》

蜀監軍王含守樂城, 護軍蔣斌守漢城, 兵各五千。 會使護軍荀愷、 前將軍李輔各統萬人,
愷圍漢城, 輔圍樂城。會徑過,西出陽安口,
【◎趙一清曰:陽安口,即陽平關,亦曰陽安關。
《水經·沔水注》謂之濜口城,以西帶濜水,故名。
◎弼按:○《一統志》云:古陽平關即白馬城,在沔縣界;今陽平關乃古陽安關地,在寧羌州西北一百里,關城東西徑二里,南倚雞公山,北傍嘉陵江。 《明統志》以為即古陽平關,誤。○案:據此,則趙說亦誤。陽平關,見《武紀》建安二十年。 】
——《三國志集解·鍾會傳》

————————————————————————————
如此,按照盧弼總結的觀點:三國時期的陽平關和陽安關並不是一個地方,後代設置的陽平關其實是三國時期的陽安關。三國時期的陽平關是在現在的漢中勉縣武侯鎮附近(也就是引文中的唐朝褒城縣西北),而三國時期的陽安關口在現在的漢中寧強縣陽平關鎮附近(也就是引文中的明清寧羌州西北)。


此地圖出自嚴耕望先生的《唐代交通圖考》第四卷,嚴耕望先生據《水經注》等多本史書,梳理後繪圖(含更正圖),最後是終點南鄭。地名是唐代的:
百牢關就是陽平關、興元府就是漢中郡南鄭縣。


推薦閱讀:

三國演義中司馬徽和司馬懿有沒有什麼關係?
三國時期的高順是否被低估,誰能還原真實的高順?
如何評價三國六大家族列傳?
關羽大意失荊州只是失掉南郡和公安,其他荊州州郡是怎麼失去的?
如果曹操先打劉璋,會如何?當年曹拿下荊州,不打水站圖江東,而是入川滅張魯劉璋,是否可行,是更好的選擇?

TAG:三國 | 中國古代歷史 | 歷史地理學 | 中國地理 | 三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