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一次把一天的葯都吃了?
「為什麼不能一餐把一天的葯都吃了?」 有人說「為什麼你不一餐把一天的飯都吃了」 個人覺得這完全是兩回事,不能並在一起談。 「為什麼不能一餐把一天的葯都吃了」這個問一些醫生也答不出來,或許是不想回答?
感謝知乎的厚愛將這篇拙筆收錄到編輯推薦里,讓更多的小夥伴看到並由此產生了一些更深層次的討論,現將幾個比較有代表性且與我們老百姓生活也息息相關的內容,用回答的方式更新到文章的最後,更新的內容主要是有:一、 @馬梓揚 藥物怎麼知道是要到哪些部位和組織去?二、@猴子 醫生常說飯後吃藥,飯後飯前有什麼區別嗎?@王帥
~~~~~~~~~~~~~~~~~~~~~~~~~~~~~~~~~~~~~~~~~~~~~~~~~~~~~~~~~~~~~~~~~~~~~~~~~~~~~
這個問題,不請自來,作為一個藥劑學的master ,且目前從事的工作就是醫院藥學,終於遇到一個能用專業知識回答的問題,我認為這個問題提的非常的妙,也很有智慧……(無聲……答主正在思考怎麼才能最通俗易懂的回答呢?)
為什麼不能一次把一天的葯都吃了,言下之意是藥物需要每天多次的服用,也就是說題主所說的葯應該是大家接觸最多的,傳統的普通型製劑,比如常用的治療咳嗽的中樞鎮咳葯枸櫞酸噴托維林片(俗稱:咳必清)每片25mg計,用法:每次1片,每日3~4次;人們常說的所謂的「消炎藥」 阿莫西林膠囊(商品名:阿莫仙),其實際應該是青黴素類抗生素,每粒0.25g計, 用法:成人每次2粒,每日3~4次。
這些藥物為什麼要每天分多次服用,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藥物在人體內的過程。藥物進入人體後一般會經歷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這幾個過程,這幾個過程具體是怎麼樣的,我們不用管,不影響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但著重要提到的是分布過程。藥物從吸收部位進入血漿後,在血液和組織之間的轉運過程,稱為藥物的分布,藥物分布到其可發揮作用的靶器官、靶組織、靶細胞,甚至到靶向作用的細胞器,或者是其他需要的靶點,才能產生所期待的藥效。我們可以簡單的這麼理解這段話,藥物需要進入血液,再通過血液循環運送到需要治療的病變部位和組織,這個時候藥物從血液里出來進入到該部位和組織中,然後病就開始好了。那麼看到這裡,不難發現藥物要產生療效,有個中間環節十分重要,那就是血液循環。一般情況下藥物進入到血液里的量多,血液運送到病變部位的藥物量就多,反之亦然,那麼我們用一個什麼樣的術語來表達這個多與少的問題呢,很簡單,血葯濃度。也就是說藥物效應的產生,依賴於作用部位藥物的量,而從之前的分析不難看出,作用部位藥物量大都與血葯濃度有相關關係。
下面我們回到主題,這些藥物之所以要每天分多次服用,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維持藥物在體內的血葯濃度。不難想像,分多次服用可以儘可能的保證血葯濃度的穩定性,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從而保證了藥物的治療效果。那血葯濃度為什麼要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範圍呢?太高有什麼壞處嗎?太低又有什麼不好呢?這又引出了另外一個臨床藥物治療學方面的慨念,「藥物的治療窗」。
產生最小治療效應的血葯濃度稱為治療閾,而出現機體能耐受的最大不良效應時的血葯濃度稱為治療上限,二者之間的範圍稱為藥物的治療窗。這段話我們可以這麼簡單的理解,藥物濃度太低不產生治療效應,濃度太高則產生難以耐受的毒性,在這兩個濃度之間找一個合理治療區域,而這個濃度區域我們就可以叫做治療窗。如果象題主所說的那樣,一次把一天的葯都吃了,則會出現給葯初期血葯濃度過高,而大大增加藥物產生毒副作用的可能,而在藥物經歷了代謝過程的後期可能因為血葯濃度過低而失去治療作用。看到這裡,我想大家應該明白為什麼藥物要分多次服用了。
本文開頭我提到了,說題主這個問題非常的妙,非常的有智慧,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題主吃藥的思路看似很二,但卻和現今藥學工作者的研究方向驚人的一致,在強調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降低藥品毒副作用的今天,題主的服藥方式必定會得到大多數患者的喜愛,一天就吃一次,甚至幾天吃一次,多方便呀,特別是給葯過程相對比較痛苦的給藥方式,如果減少了給葯次數,那真是皆大歡喜,於是符合題主想法的緩控遲釋製劑橫空出世了。簡單介紹一下,這類製劑可以減少服藥次數,使藥物體內緩慢釋放以控制藥物的吸收速度,不僅使血葯濃度在較長時間內維持有效濃度範圍,而且避免藥物濃度過高而引起的毒副作用。舉個例子對比一下,山西雲鵬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硝苯地平片(俗稱:心痛定),用法:一般起始劑量一次10mg(一次一片),一日3次;常用維持劑量一次10~20mg(一次1~2片),一日3次。德國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生產的硝苯地平控釋片(商品名:拜新同),用法:高血壓,一次30mg(一次1片),一日1次;冠心病,慢性穩定型心絞痛(勞力性心絞痛)一次30mg(一次1片),一日1次;哎呀媽呀,這真的是一次吃了一天的藥量哦!
最後再次感謝題主的奇思妙想,往往正是題主這樣的人才推動著科學技術的一步步發展!
~~~~~~~~~~~~~~~~~~~~~~~~~~~這樣的分割線是否更有美感?~~~~~~~~~~~~~~~~~~~~~~~~~~~
謝謝 @馬梓揚 知友提的問題,藥物怎麼知道是要到哪些部位和組織去?又是如何知道這些部位在哪而及時從血液出來的呢?
其實藥物並不知道要到哪些部位和組織去(靶向製劑等除外)。通常情況下藥物是通過血液循環進行轉運的,而人體內的循環系統就和鐵路系統一樣是預先鋪設好的,可想而知,藥物並不會針對某種疾病而臨時專設一條直達的路線。如果把藥物比作在敘利亞打擊ISIS的俄軍,把病變部位和組織當成是ISIS恐怖分子的營地(前提是營地不會隨便移動,俄軍也不知道營地在哪兒),俄軍地面部隊採用了地毯式的搜索,只要遇到ISIS就立即消滅。雖然這個比喻有點像小學生水平,但我要說明的問題是,藥物的分布就好比俄軍地面部隊的地毯式搜索行動,只有遭遇ISIS的那部分俄軍才會與之發生戰鬥,同樣的道理真正可能與作用靶點產生作用的藥物,通常只是組織內藥量的很少一部分,與藥效直接相關。因此藥學工作者才會研究靶向給葯系統,特別是對抗腫瘤的靶向給葯系統,可增加抗腫瘤藥物在腫瘤組織的濃集,降低其外周毒副作用,就好比俄裏海艦隊發射巡航導彈鎖定目標這麼有針對性的打擊ISIS恐怖組織營地。
關於@馬梓揚 知友的第二個問題。其實我在前文中已經提及,如何及時從血液出來的這個過程,其實就是藥物分布的過程,也就是藥物在血液和組織之間的轉運過程,所以這個問題可以變成這個樣子,藥物是如何在人體內分布的?這就是一個需要花很多筆墨的問題了,建議參看《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第四章的內容——藥物的分布。要提到的一點是,藥物的分布不只是發生在藥物和病變的部位及組織(作用靶點)之間,在正常部位及組織之間也會發生藥物的分布(只是這部分的藥物並沒起到什麼卵用),且是可逆平衡的。
~~~~~~~~~~~~~~~~~~~~~~~~~~~~~~~~~~~~~~~~~~~~~~~~~~~~~~~~~~~~~~~~~~~~~~~~~~~~~
感謝知友 @猴子的提問,醫生常說飯後吃藥,飯後飯前有什麼區別嗎?
您的這個問題提的很好,也是咱們老百姓吃藥的時候最關心的問題,您可以參考我在這個問題下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為什麼有的葯需要飯前吃,有的葯需要飯後吃?依據是什麼?反過來有什麼危害嗎? - BlueMaN 的回答
[圖片均來自網路]
大家很多對題主冷嘲熱諷,這樣好么?
其實對於藥物研發者而言,一天一次,不僅是你的夢想,也是我的夢想
20世紀70年代(大概,錯了別打我)上市的硝苯地平,是一種降血壓葯,每天吃3次,現在國內也還買得到,一瓶100片,幾塊錢。
後來有了「硝苯地平控釋片」,每天吃1次(其實是每24小時吃一次),一盒7片。這一盒葯,要賣30
那麼這個什麼什麼控釋片,到底高大上在哪裡,難道又是換個名字就忙著賺錢的「虛高葯」么?
因為,它每天吃一次,一盒吃一星期。
這樣就避免了早上吃完葯和飯,出去玩,中午著急忙慌往家趕,因為忘帶葯了。
也避免了吃過早飯忘記了今天是否吃過葯,今天星期五,一看這盒葯還剩3片,得,剛才忘吃了,趕緊補上。
要是血壓不穩引起的心腦血管併發症,那治療起來可是幾十萬、幾十萬往裡面砸,而且,即使有幾十萬,也不一定有治療機會,還會留下後遺症。
所以,目前國外開發口服藥,尤其是治療慢性病的口服藥,都盡量往1天1次上靠,實在靠不上才會再想別的辦法。
所以,不考慮藥效的話,1天吃1次當然比1天吃3次理想,最好能有每周一次、每月1次甚至是。。。。一輩子就吃一次的葯,當然,它們大多數還在研發當中。
但如果藥效因素制約了這種理想,還是要尊重藥效,畢竟安全有效是用藥的第一原則。
=================================
@優缽羅的補充:
道理沒錯,但硝苯地平這個例子不太合適。硝苯地平普片的問題在於長期使用速效CCB製劑增加心腦血管臨床終點事件,是中國落後的製劑工藝拯救了CCB。
===================================
贊數不少,就再來談談,為什麼飯不能1天吃1次,和葯能否1天吃1次,不是一回事。
吃飯,每天3次,這個是人類多年的習慣(不排除一些族群不是這種習慣),甚至和人類的晝夜節律都是吻合的(個人不知道是先有晝夜節律再有每天三餐還是反之)。
吃藥,不同的葯吃法不同,需要醫生、護士或藥師專門交代。
吃飯,大多數人自從我們記事開始,就是每日3餐,不容易忘記。上小學時候我們告訴老師:忘帶作業了,老師都會責備說:你為什麼不忘記吃飯!而不是說:你為什麼不忘記吃藥!
所以,在藥學中有個概念,叫做用藥依從性。我讓你每天吃3次,結果你只吃2次,我讓你吃3個月,你只吃了2個星期,我讓你每8小時吃一次,結果你一早上就把一天的葯全吃了。這些,都屬於不依從。
不依從,自然療效不好,雖然不按時吃飯也會導致這樣那樣的問題,可是這些問題還有爭議,但若不按時吃藥,no doubt,為何放棄治療,葯不能停啊?
但這個不依從,只是人的問題么,拉絲布丁舉的例子,阿司匹林按照半衰期,每天要吃40次,平均30多分鐘一次,如果給你一種每天要用40次的葯,你能按囑服藥么?藥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是為了人類服務的,既然每天吃40次不方便,那麼就讓它變得方便,去滿足人們的需求。
所以,慢性病口服藥每天1次,是很多人的需求,因此葯企願意投入研發,滿足這種需求。然而需求每天只吃1次飯的人遠少於前者,所以應該幾無公司願意去開發每天只吃1餐的食物。
所以,將藥物從1天3次變成1天1次,有需求,有必要,有獲益,只是,貴點。
而食物暫未看見如此需求。這是一個挺有意思的問題,涉及到葯代動力學(Pharmacokinetics)和藥效學(Pharmacodynamics)(感謝 @王小二 指正)。現有的回答都說得不錯,我就做一點補充吧。
- 注1:我學習相關內容時使用的是英文,對應的中文翻譯可能不準確,有的詞我也不知道中文對應的是什麼。如有謬誤請指正。
- 注2:本文所討論的藥物(drug)為廣義而言一切能夠對身體的生理機能造成影響的物質,但不包括食物(即攝入時主要是為了補充能量的物質;這類物質雖然可能也有影響生理機能的效果,但不被計入藥物這一種類)。因此,藥物不僅限於藥片或者膠囊,也包括酒精飲料、咖啡因飲料、維生素飲料,等等。
- 注3:感謝 @鄰屋拾皂 補充兩個中文翻譯:transpeptidase 轉肽酶;glucuronic acid 葡萄糖醛酸
首先,藥物的效果與其在體內的濃度直接相關,一般而言藥物濃度越高,效果越顯著(但顯著不代表好,這一點後面會提到)。這是因為絕大多數藥物針對的是人體或者病原體細胞內的酶(enzyme)或者受體(receptor),通過與這兩種分子的結合來起到相應的作用。當藥物的濃度達到能夠使酶/受體分子飽和(saturated)的時候,能夠與藥物分子結合的酶/受體都已經被佔滿了,此時再增加藥物的濃度也無濟於事。當然,一般情況下沒有人會一下吃這麼多葯。
藥物的效果,主要來自於對酶/受體本身所起作用的調節,可能是抑制某種酶的催化作用以阻止細胞壁的構建(典型例子:青黴素結合併抑制轉肽酶transpeptidase,使細菌無法構建細胞壁造成細菌死亡),可能是增加神經系統中神經遞質(neurotransmitter)的濃度以增強神經系統的反應(典型例子:咖啡因增加神經系統中腎上腺素adrenaline和去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的濃度),等等。因此如果藥物濃度達不到一個最低值,藥物對酶/受體的作用就不夠顯著,使得藥物沒有效果(就像你想要喝咖啡提神,如果只喝了兩滴是沒有效果的);如果藥物濃度超過了某個上限,人體內對應的酶或者受體的正常效果會受到過於嚴重的影響,擾亂人體的正常系統功能。
另一方面,藥物從被吸收的那一刻開始就在被代謝(metabolise)並被排出(eliminate),即人體內另一些酶會與藥物分子反應,將完整的藥物分子轉化為無效的其他分子。典型的代謝方式包括氧化(例如將乙醇氧化為乙醛和乙酸)、去烴基(de-alkylation)(例如將腎上腺素變成去甲腎上腺素)、共軛化(conjugation)(例如撲熱息痛與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結合在一起)以及水解(hydrolysis)(例如常見的酯基ester和醯胺amide部分被分解),而這些過程都是由人體內本身就存在的酶進行的,常見的分解地點就是肝臟和腎臟,這就是為什麼許多藥物有肝腎毒性:藥物代謝的時候會佔用原本應該調節人體正常功能的酶,人體的功能被擾亂了。另外,有時藥物分解後的產物依然會有一定毒性,進一步擾亂人體功能(譬如有的人喝酒很容易臉紅,這是因為他們體內的酶不能有效把乙醇轉化為乙酸,而是只能氧化為乙醛;乙醛是有毒性的)。
因此,藥物在人體內的濃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有一個治療窗口濃度(therapeutic window)。這個濃度需要維持一定的時間讓藥物能夠真正起到作用,因為化學反應需要時間。在第一次服藥後,人體內藥物濃度會因為吸收而快速上升,但同時代謝率也會上升。當吸收率=代謝率時,藥物濃度達到極值,隨後會開始下降,這時就需要第二次或者第三次服藥以再次提高藥物濃度,進入治療窗口。隨後的每一次服藥,都是在藥物濃度即將跌破治療窗口下限時及時補充以維持濃度在治療窗口內,形成一個平台期(plateau),而這正是藥物主要起效的時間。最後,當一個療程完成,患者停葯,藥物分子濃度會因為代謝而下降,直到藥物被徹底代謝完畢。每一種藥物的代謝速率都不一樣,因此有的藥物需要一天吃四頓(因為代謝快需要快速補充),有的藥物一天一頓就可以了(因為代謝慢,不需要頻繁補充)。
如果某個人作死,一次性把三天的葯全吃了下去,他體內的藥物濃度會很快爆表進入毒性範圍,此時他的身體會產生各種中毒反應,嚴重時會一命嗚呼。類似的例子還包括吞安眠藥自殺、過量飲酒導致酒精中毒、過量吸食毒品導致死亡,等等。如果另一個人覺得自己的癥狀已經差不多消失了,在療程未完成時自行決定停葯,藥物濃度的平台期就不能維持足夠長的時間,可能會造成病原體未被完全消滅,倖存的能夠抗藥的變異病原體會再次大量繁殖造成二次感染,而此時原先的藥物無法再起效,就必須換藥物從頭開始(細菌對各種抗生素的抗藥性都是這麼來的)。
綜上所述,醫生開的藥方裡面每天吃幾次葯、每次吃多少都是有理論依據的。請謹遵醫囑服藥,不要自作聰明一次吃一天的葯或者提前停葯,這與題主的生命與健康息息相關。這不是危言聳聽。那啥,為什麼不能一次把一天的葯吃完?
這個嘛,涉及葯代動力學原理,有點複雜,沒必要知道得太詳細 =。=
總之一句話,遵醫囑分批服藥,目的就是為了維持有效的血葯濃度。血葯濃度太低起不了治療的效果,過高則會對身體造成損害,甚至導致中毒,或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更嚴重者,導致死亡。
問:那如果有辦法維持有效的血葯濃度,能不能減少服藥次數呢?
答:自然是肯定的,所以有了緩釋製劑的誕生。緩釋製劑,是從藥物的劑型著手,延緩藥物從該劑型中的釋葯速率,降低藥物進入機體的吸收速率,從而維持一定的有效血葯濃度。
更簡單來說,就是將比較大劑量的藥物裝在一個體系裡面,然後,讓它緩慢地釋放出來。這樣就完全可以實現,從一天三次的服藥,變到一天一次,甚至,兩天一次。然而,緩釋製劑的成本一般比較高,所以比一般劑型的藥物少見。
因此,那些冷嘲熱諷的傢伙該消停消停了!
若不是因為有了類似跟題主一樣的想法的出現,怎麼會有緩釋製劑?
人類如果不懶惰,不胡思亂想,又怎麼會有科技的進步?別嘲諷題主了。
題主,你的答案是那些做葯的科研人員終極目標之一。特別是那些研究高分子藥物緩釋的那些人。
原因就是有療效的物質在我們血液中的濃度下是對疾病有效的,但是當超過某個濃度後開始出現一定量的副作用,然後隨濃度的升高副作用增強(小到發熱;嘔吐,大到身體殘疾;智商降低,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再超過一定量的時候,人就掛了。
簡單的來說就是已目前的水平,如果你一頓把所有計量的普通藥片全部吃完,你就會中毒而死。
按醫囑服藥主要是讓藥物在我們血液中的濃度保持在有療效,並且副作用可控的範圍下。
目前有些藥物已達到這個水平,比如給皮膚注射的玻璃酸鈉,通過高分子聚合的方法把它弄成高聚物,然後在體內慢慢分解,所以那些做美容的人就不用天天打針了。
還有就是毒性很大的抗癌藥物,很多也用各種高聚物做載葯來進行緩釋來減少副總用,比如從國外的進口的紫衫醇,它就是比國內的牛逼啊,就是他載葯做的好啊。讓紫杉醇慢慢釋放,把濃度控制的很好。
另外題主說醫生都答不出來是什麼鬼。
這主要考慮藥物濃度與時間的一個關係,血葯濃度低達不到治療作用,過高又有毒害作用。
這是藥物研究者,藥劑學的偉大夢想。現在可以通過緩釋技術,包含體技術,納米技術,達到一定程度上的緩釋,控釋。未來題主的想法一定可以實現。這是一個藥物代謝動力學的問題,涉及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血液藥物的濃度與藥物療效和不良反應之間的關係。
該問題果殼上曾經有過
藥物一天需要吃幾次都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的?
我們簡單一點講。
怎麼說呢。
我們假設,身體裡面藥物的濃度達到a數值的時候,藥物有比較好的作用。
達到b數值的時候,藥物對身體有較大的損傷。
那麼,
控制藥物攝入的數目,實質上是,控制身體內藥物的濃度出於ab之間。
就比如你肚子裡面有米飯你覺得不餓,一斤米飯你覺得撐死了。
所以一次吃六兩,每小時消化一兩。
但是你要是吃牛肉烙餅,消化的慢,你可能一次吃飽,全天不餓。
有的葯抗餓,就每天一次,每天兩次。
有的葯一下就沒了(半衰期短)那就要每天多吃幾頓。
我小時候特別喜歡喝魚肝油。就盼著每天多喝一點。但是我媽不讓。
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好吃的葯就每天一次,難吃的就每天不停呢。
先說答案,如果一次吃一天的葯,要不你被藥物的不良反應折磨甚至致死,要不就是無法達到治療效果 。 藥物想要發揮作用必須要進入血液中,這也是為什麼靜脈注射效果來的最快。。。藥物進入血液後,達到一個值,才能夠發揮作用,也就是血葯濃度達到一個值,如果血葯濃度過低,就沒有效果,血葯濃度過高,達到致死量,你就掛了。。。。每一種藥物都有自己的不良反應,藥物治療的本質就是用不良反應來達到治療效果,比如阿托品可以是瞳孔放大,所以就用來擴瞳驗光,同一種藥物治不同的病,他的不良反應和作用機理甚至會互換。。。。。。。。。。然後就是達不到治療效果的問題,如果你吃了一天的葯,你的血葯濃度會在一個時期達到一個極高的值,然後會一直衰退,藥物要想達到治療效果,血葯濃度需要維持在一個值一段時間,一次服用大量,然後停止服用,血葯濃度在有效值的維持時間不夠,所以達不到療效
回答為什麼之前先說是不是
糖皮質激素可以一次把一天的量吃了,並且推薦早晨服用,因為體內該激素水平就是早晨最高每格幾個小時就減半
濃度依賴的抗生素也可以一次把一天的葯吃了 比如奎諾酮類,當然也有特例,比如阿奇黴素是時間依賴,按理說最好每隔一定時間就服用低劑量即可,但其具有很高的pae,所以一天一次甚至吃三天停三天也是有效的,再比如甲硝唑是濃度依賴,但其低pae和低生物利用度和半衰期短以及副作用多導致一次吃大量也不可行,只能tid
總結來說,吃法都是為了獲得最佳的效果,不能一概而論簡單點說說大白話,照顧一下現在受「太長不看」惡劣風氣影響的小夥伴。
要看專業的回答樓上已有很好的答案。
1.有些藥物一次性服用大劑量對人體有毒副作用,過猶不及。
2.有些藥物起效持續時間短,需要不斷補充維持體內藥物濃度。
3.人體對於藥物吸收/代謝效率導致了部分藥物一次性服用大量也是浪費,或者就乾脆出現了1的情況。
藥物的半衰期決定的,半衰期長短決定藥物服藥次數,還有治療濃度,樓上答的很詳細,治療窗,在這個範圍內藥物可以起到治療作用,一次服用一天的藥物會超過閾濃度,引起藥物中毒,同時治療效果也不理想,機體負擔加重
醫學生搶答,藥物的最大效應(maximal effect)指隨著劑量或濃度的增加,效應也增加,當效應增加到一定濃度後,若繼續增加藥物濃度或劑量而其效應不再繼續增強,這一藥理效應的極限稱為最大效應,也稱效能(efficacy)。所以有兩種情況一個是如果你把幾次的葯一次吃完可能達到了最大效能,再增加劑量就只能增加毒性和不良反應了,俗活說,是葯三分毒,所謂毒性高低取決於劑量,劑量相對較低就是不良反應,劑量高了就會對人造成損害。
凡與用藥目的無關,並為患者帶來不適或痛苦的反應統稱為藥物不良反應,多數不良反應是藥物固有的效應,在一般情況下是可以預知的,但不一定是可以避免的,。少數較嚴重的不良反應較難恢復,稱為葯源性疾病,例如慶大黴素引起的神經性耳聾。
副反應指由於選擇性低,藥理效應涉及多個器官,當某一種效應應用於治療目的時,其他效應就成為副作用,副反應是在治療劑量下發生的,是藥物本身所固有的作用,多數較輕微,並可以預料。
毒性反應,是指在劑量過大或者藥物在體內蓄積過多時所發生的危害性反應,一般比較嚴重,毒性反應一般是可以預知的,應避免發生。企圖通過增加劑量或延長療程以達到治療目的,其有效性是有限度的,同時也應考慮過度用藥的危險性。
在藥物實驗中,將能引起一半實驗動物出現陽性反應時的藥物劑量稱為半數有效量,將能引起一半實驗動物死亡的劑量稱為半數致死量,通常將藥物的半數致死量與半數有效量的比值稱為治療指數,用以表示藥物的安全性。治療指數大的藥物相對治療指數小的藥物安全。
如果你堅持要一次吃光所有的葯,那,祝你幸福。
為什麼不能一次把一天的飯吃完?原理一樣的。
不知道是我理解錯了還是啥,我理解的意思:題主知道有的葯是一天三次,有的是三天一次,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每種葯都能每天只吃一次就行,那樣豈不是很方便?為什麼有很多一天兩次、三次、四次的呢?是技術上達不到還是別的原因?
我反正是有這個疑問。現在藥物都能做包衣,或者加緩釋劑,為什麼不能通過這些手段達到一天一次的要求呢?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不好控?這方面的需求不大?風險太高?成本太高?求大神解答,謝。@Simon Fu
@米調炫楓大神表示「但如果藥效因素制約了這種理想,還是要尊重藥效,畢竟安全有效是用藥的第一原則。」現在的緩釋技術達不到控制的水平嗎?或者多層包衣?(我就能想到這兩種,還是上了製劑的課給我的想法)(可能想法比較SB,輕噴,謝~)
請參考我的專欄:
服藥千萬別任性 - 拉絲布丁私房菜 - 知乎專欄
另外很多朋友提到半衰期和給藥方案之間的關係,事實上給藥方案的確定會涉及到很多方面,藥物代謝只是其中之一,放一張圖大家體會一下:
為什麼在咖啡里放方糖時,不一次性把一年的所有方糖都放進一杯咖啡里?
緩釋葯就是干這活的
有的濃度過高有害甚至要命
一次吃完一天的葯身體受不了,一次吃完一天的飯胃受不了。 有共性。
一種是消化來不及引起中毒,一種是消除太快達不到藥效。要一天一次的話,前者控釋解決,後者緩釋解決。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醫生黑心?
※什麼樣的穴位組合或者按摩手法能令人短時間內精神煥發?
※脊柱側彎國內哪家醫院比較好?
※美國人為何不去古巴治病?
※醫學生吃火鍋是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