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對待「我要比別人都好」的想法?
想法:
我要比別人都好都強。好辛苦:(
別人比我好或強,我就害怕。除非別人和我沒利害關係(比如:愛恩思坦、鄧小平之類)或別人太利害不需要影響我的角色(比如:馬雲、俞敏洪等)
我害怕失去自己的位置。怎麼對待這些想法?
---------------------------------------------------
如果回答是乾貨:那麼有人性感情成分更佳,這樣會使我有人性的聯結。
如果回答是愛和情感:那麼有乾貨更佳,這樣會使我有路徑有術。
如果回答是經歷:那麼真切和客觀結合更佳,這樣會使我看到平清的鏡像。
如果回答是學術和治術:那麼帶著尊重的心去寫更佳,這樣會使我信任地前行。
「不能比別人差」 的想法一定讓你不能「片刻放鬆控制」。這樣的生活真是一個負擔,恐怕沒有真正的快樂,因為在你心裡,「別人家的孩子」是一個你必須打敗的對手。可是,為什麼呢?這個目標是如何成為一個強迫性需要的呢?
時代變了,人性確實更解放了,道德對人的壓榨少了好多。當今的父母已經越來越少跟自己的孩子說:你不能那麼做,那麼做不道德!取而代之的是,父母會這麼對孩子說:你想想看,你這麼做,別人會怎麼想?!
別人,就這麼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了,帶著一份主人不想要的禮物:羞恥。
要抹掉羞恥感,就必須幹掉競爭對手。那個讓人瘋狂跳舞的紅舞鞋,就算是穿上了。
人能消滅掉羞恥感么?能把它從自己身上拿下去么?
不能。那是寫在人類基因里的。
關鍵不在於去掉羞恥感,而在於建立相對合理的羞恥感。你不會拿自己和李嘉誠相比較,換句話說,李嘉誠的成就不會激起你的羞恥感。但你不能接受身邊的人超過你,這就值得深究了。身邊的人超過你,會怎樣?
「如果。。。會怎樣?」 是精神分析中經常問的問題,這個問題很有價值,值得在任何人的日常生活中提倡。這個問題其實是在提倡「反身性」——一種類似於自省的態度,但又高於自省。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有價值,等於自己在問自己:「我為什麼這樣做?」 這個問題的價值在於一個精神分析學的理論假設:當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做的時候,他就有了「不這樣做」的可能性。對此,我的理解是:當人看到」為什麼我再這樣做「之後,就可以直接針對問題的起源做一些別的嘗試——人都是聰明的,都有求生、快樂、離苦得樂的本能,而且這個本能相當強大。當這個本能被調動起來之後,甚至可以重塑此人的心理結構、價值觀、自我認同——所謂三觀顛覆。
當然,問題的起源可能還有另外多個假設。其中之一是:對於被拋棄的恐懼。
和羞恥感(我低人一等,我的存在是個錯誤)一樣,害怕被拋棄也是人生來的本能。弗洛伊德當年的四個發現就是:對所愛之人消失的恐懼、對所愛之人的愛消失的恐懼、對懲罰的恐懼、最後一個我忘了(想起來再補上)。
不過,我也支招了。我的招數是去反思,反思是什麼令自己痛苦。我希望你能掌握這個方法。這個方法不但對目前的現狀有用,對你今後遇到的問題也有用。
森田正馬心理療法吧,想要比別人強是正常現象,因為,人天生缺乏安全感,想要掌控一切,想要萬事如意,不希望任何挫折。
森田正馬心理療法的核心在於不管他,就是擱置這個想法,讓自己對其他事情產生興趣,例如跑步,游泳,打球等等之類的活動中。
學會與自己所有的念頭和平相處,並且告訴自己,沒關係。
我說一點自己的想法。
首先,我慢慢覺得,事實上,一個人各方面能做到什麼程度從生下來基本就是確定的。就比如,同一本書,不同的人讀完效果就是不一樣,幾乎是天生的。你問他:你怎麼理解那麼深啊?他肯定還覺得就是能看出來啊
所以,一個人要儘可能客觀的去了解自己,我的經驗是可以通過從生下來到現在的每一刻的自己。了解了自己就不會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其次,一個人過得幸福不幸福,和他有多厲害有多強是沒多大關係的,反而和一個人的智慧有關,這個智慧主要是:不妄想,不執著,知足的過著符合自己能力和本性的生活。
想必題主過得很不快樂,實在不行可以去看看佛學的東西。最後送你楊絳先生的一句話:生活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祝好
當你有這個想法的時候,你會痛苦,因為你做不到「比別人都要好」。總有比自己某方面厲害的人。
你不是神,又怎麼做到「比別人都要好?」
總有一天生活會把你磨掉很多銳氣(也可以稱作不再中二了),那時你會發現接受平凡的人生更快樂 (●ω●)
一個人總想著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是會走火入魔的哦~
求而不得是為苦。
這種想法很不成熟,因為比你好的人太多,在你的人生道路上隨時都可能遇到,你不可能每個人都去比,你應該想想自己最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超越自己,而不是超越別人。
我不覺得自己優秀,只是覺得不會和他們一樣差。
我也有過這樣的想法。總是覺得自己的朋友比自己優秀。產生了許多心理煩惱。不知道怎樣去化解。但現在自己想通了。跟比自己優秀的人再一起也能使自己優秀。我們不是超越別人。而是使自己越來越優秀。共勉
我也是,就是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特別是同等條件下比自己混的好的,就會感覺很難受,考試時只記得自己前面的,不過這樣的人生必定很痛苦,看著自己越來越糟的人生,真的靠什麼來結束
總覺得不管怎麼想,最後人都會成為自己想成為和足以成為的綜合體,時間會告訴你答案吧
百度:社會比較理論。
闡述較深的是社會心理學一書
無論是天才還是庸人,都要認清自己的位置。
然而天才能認清自己的位置,庸人常常不能。
如果愛因斯坦像庸人一樣吃喝玩樂,庸庸碌碌度過一生,這簡直就是犯罪。
我從小就知道我與眾不同,庸人習以為常生活對我來說簡直是噩夢,所以儘管成長環境糟糕,我還是鶴立雞群地成長起來。
庸人也想脫穎而出,可是做不到啊做不到。為了平衡自己失落的心裡,他們給天才編造了無數缺點:他們雖然智商高,但是情商一定低;他們裝作不努力的樣子,但是一定在偷偷的用功;他們老想著超過別人,心靈一定很扭曲;天才其實很多方面不如我,只是還沒體現出來等等。
其實天才智商情商都碾壓他們,只是常常懶得和庸人socialize, 隨便用點功,就幾乎在每一個方面就超過庸人
推薦閱讀:
※跟多動症患者戀愛是什麼感受?
※魔術里都運用到哪些心理學知識?
※如果有一天地球上所有異性戀和同性戀互相轉換性取向,會發生什麼事情?
※懷疑自己可能有些抑鬱傾向,是否應該去精神科或是心理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