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科普受眾到底應該是大眾還是小眾?
問題的提出和最近的兩篇專欄和一個問題有關:
科普必須放棄 90% 的讀者 - 沒處答的一些話 - 知乎專欄
科普應該吸引 90% 的眼球 - 沒處答的一些話 - 知乎專欄
為什麼科普在中國進行得如此艱難?國外的科普環境又是怎樣的? - 心理學
謝邀,對此我想說兩點。
1
回顧整個19-20世紀的歷史,許多新發明、新技術出現之初,都曾經受到民眾的爭議和抵抗。很多問題說白了,根本不是科學問題。我說的是什麼意思,相信你也懂。
2
我認為科普的最大意義是培養少年兒童對科學的興趣。在中學教育已經如此普及的今天,多數人在中學開始就已經有了系統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的機會,對這些人來說,提升科學教育質量才是關鍵。
現在的科普有兩種,宣傳式的和自助式的。它們的區別在於,前者主要功能是熏陶,你在被科普時往往用不上剛獲得的知識,這樣的知識不求嚴謹,但求耳目一新、毀三觀;後者則是當你遇到具體問題時去求助的地方,這裡的知識力求詳細準確,不需要嘩眾取寵。
百科網站和問答網站基本上算是自助式的,其中後者根據用法不同也可以是宣傳式的。
而講座、科普書則基本上是宣傳式的。
回到題目:科普受眾應該大眾還是小眾。
已經不言自明了,宣傳式的需要吸引眼球,而自助式的需要有針對性。而在問答網站這種地方,因為兩種情況都有,所以我不認為有哪種方式比較優越,而是更希望會有各種不同風格的回答,各取所需。
————————————————————
但是,兩種方式都有各自的問題。宣傳式的往往只能做到熏陶,通常來說你還別太認真,就像上面說的,這樣的科普往往是不求準確的,所以你如果要去深究,很可能走進死胡同。就像很多科學新聞報道,它只是想告訴你科學界發生了什麼事,你知道就行了,真要去深究,就別怪媒體的科學素養低「歪曲事實」了。科普書也是,很多人在科普書里看到了一些高大上的名詞,就開始胡思亂想問東問西。我認為這不是科普書的正確打開方式。霍金寫時間簡史,只是給你一些關於宇宙和黑洞等的感覺罷了,大多數語言都不能字面上理解。科普寫得再好,也只是讓內容親切一些,而無法做到更容易理解。
而自助式的科普的問題,則在於你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需要被科普。常常當你不經意間在網上看到別人關於致癌食物的科普的時候,你已經記不清吃了多少了。再有,就是這種注重準確性的科普,來源的權威性也很重要,如果你不知道從哪裡獲得靠譜的科普知識,比如每次都去找百度百科什麼的,容易誤事。而且關於同一個問題的詳細科普並不需要很多,比如大部分維基百科上能查得到的東西再費勁去「科普」只是浪費精力。
————————前方腦洞預警————————
所以未來的科普事業,會建立在智能化的基礎上。比如你第一次去買番茄,會有一個可佩帶終端自動提醒你怎樣挑選好吃又營養價值高的番茄。出門的時候,會提醒你今天霧霾天氣,推薦使用怎樣的設備(如口罩)來維護健康,並且提供關於霧霾的詳細資料的鏈接以供參考。看科普書的時候,在你眼睛掃過一段話時,自動標註專業術語和查詢鏈接,像個超詳細版的註腳,一定程度上防止你望文生義,明白「字面意思只是個大概」,如果你需要更準確的解釋則需要進入鏈接進行深入學習。
這種情況下,兩種風格的科普基本上就各司其職了:大眾科普的繼續走傳統科普路線,而專業科普則集中在詞條編寫上,由資格認證的人員完成。我認為實際情況是,很大一部分人不覺得掌握科學知識是必要的,他們認為科普文和朋友圈裡反轉基因的小清新文差不多,都只是談資,或者用於站隊和裝逼。除非真的和自己的切身利益相關才會去關心,不過一般來說,以他們的習慣,被科普到的永遠是百度最上面的那幾條。
還很可能帶著一個藍色的V……
我個人認為,理想情況,那當然是受眾越多越好。
但是實際情況是:確實大多數人是不具備接受科普的門檻的。
理想的受眾應該是青少年。對於成年人來說,如果不是出於興趣,壓根沒人會去看科普文。而有這種興趣的成年人真的很少。說到底還是教育的事,青少年正處於高度接收知識的時期,如果這一時期底子打好了,科學素養高了,也培養出了興趣(起碼不會不知所云),科普文就會變成一個很平常的存在,就如同你平時習慣性地刷知乎微博一樣。拿刷微博舉例,你會覺得刷微博是一件費腦子的事嗎?當然不會,因為你的素質完全應付微博上的那些信息。而科普文有一定局限性,對沒有相關知識儲備的人來說既難懂又無趣,他們自然就不會去看(一定有人覺得科普就是普及給普通人的,大錯特錯,科普文位置很尷尬,專業人士自然不會看,普通人大部分也不會有興趣,這樣一來科普文的受眾就很少了。)
目前來說科普文的受眾面積還是比較小的,但我希望它以後可以變大。
推薦閱讀:
※科學史上有哪些「最意外」的發明?
※有沒有科學研究證據表明,玩遊戲可以提高人的智力水平?
※為什麼吃菠蘿舌頭會刺痛?
※鄱陽湖候鳥遷徙高峰是在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