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後會無期》的結局?

感覺不是特別懂,最後馮紹峰沒有出現是不是應了前面一句「混的不好就留個念想」?還有沒有聽到朴樹的歌阿!


凡是說自己沒聽到《平凡之路》的人,那都是對你看電影不看完字幕的懲罰!


————首先對那些因為條件限制而無法看完片尾字幕的朋友們道歉————

我知道那不是你們的錯,但我們還是要儘力去爭取自己想得到的東西。如果影院在廳內還有觀眾時就強行結束放映,條件許可時還是要向影院經理表達不滿和抗議,爭取自己應有的權利。當然在條件不允許的地區就算了,犯不著為看個片尾字幕被打一頓。

————100贊了我不好意思就拿上面這個糊弄大家了給點乾貨吧————

根據我一個看過劇本的朋友的說法(你們懂的),在故事的結尾,其實是有交代馬浩漢的結局的。在船上,江河和蘇米背後的電視里,正在放新聞——電影里在這個地方出現的是周沫正在走紅毯,暗示她已經實現了夢想成了明星——新聞里說邊境警方破獲了一個販毒集團,綽號「青蛙」的大毒梟在逃。警察正在大毒梟的家裡搜查,根據畫面呈現的細節,尤其是那張片頭合影的出現,讓我們確信,那個在逃的大毒梟就是馬浩漢。

不知道為什麼最後電影中沒有出現這個結局,可能是沒有過審,也可能是因為馮紹峰在殺青前一天的拍攝時受傷沒來得及拍攝。

不管是電影的結局,還是劇本的結局,我覺得馬浩漢都應該是這個故事的主角。他就是那種一直憤怒一直懷疑絕不妥協的文藝男青年,無論如何都不願意停下腳步。這種結局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就看你願意相信什麼了。


搬磚,諸位耐心看完,原文鏈接
https://m.douban.com/movie/review/6780634/
一、故事背景
本影片以胡生採用第一人稱進行敘事。要了解故事背景,必須得把開頭胡生的旁白看一遍:
「我住在中國幾乎最東邊的島嶼上。你別看這裡現在這麼繁華,幾年前,它不這樣。在那個時候,所有人都搬走了,我和我的兩個兄弟,是最後離開的。大家都說,我的腦子有問題,只有他們兩個,說我是正常的。所以,我很崇拜他們。浩漢哥,是個在外面闖蕩過的男人,他的父親,出海時發生了意外,死於一九九四年的十七號颱風。那年,浩漢哥十歲。他很堅強,我很欣賞。江河老師,是島上唯一的老師,他人很怪,吃麵包要塗辣椒醬,他被分配到幾千公里外的西邊去教學。浩漢哥送他去。我們三個一起開車上路,計劃穿過整個國家。這一路,我會看見小時候的鄰居,周沫姐姐。還有浩漢哥通信了很多年傳說中的,連他自己都沒見過的劉鶯鶯姐姐。我好高興啊。可是第一天,他們兩個就不見了,我好難過啊。我已經在這裡等了他們三年了,直到有一天,我遇見一位遊客,看到了他手裡的書我才知道,故事在那個時候,是那個樣子的。」
根據這段旁白我們可以得出故事背景的以下信息:
1、東極島現在很繁華(畫面上在放煙花)。
2、東極島幾年前所有人都搬走了,胡生和江河、浩漢是最後離開東極島的人。
3、胡生腦子有問題。
4、浩漢是十歲的時候爹死了,並且浩漢出去闖蕩過。
5、江河老師是個怪人。
6、三個人計劃橫穿整個國家,江河分配到最西邊去教學。
7、途中會去見周沫、劉鶯鶯。
8、出發的第一天,胡生就丟了。
9、故事發生在三年前。
10、接下來講的,全部是胡生看到遊客手裡的《旅行者》書的內容。

二、故事的日程計劃
這裡還得引用一下胡生唱的歌:第一天我們去見周沫姐,第二天浩漢哥約會劉鶯鶯,第三天第四天,他們倆要睡兩晚,第五天我們倆要送江老師去西天。
根據上述計劃可以得知:
1、 本次計劃共經歷5個工作日。
2、 第一天和第二天全部是順路見鄰居和筆友。
3、 第四天和第五天浩漢擬打算和劉鶯鶯睡兩天。有人或者問,為什麼不是江河和浩漢打算休息兩天呢?如果是休息,就應該是「我們仨要睡兩晚」,而不是「他們倆要睡兩晚」,並且唱到此句時,由於胡生「腦子有問題」,暴露了浩漢此行並非純送江河老師,有睡女人的計劃,浩漢喊了「閉嘴」,故這裡的「他們倆」是指浩漢與劉鶯鶯,無誤。
4、 去除計劃的睡女人的兩天,實際行程只需要三天便可送江河老師入職。

三、人物分析
1、【江河】
江河的性格:
「我的工作都是分配的,我覺得安靜的地方挺好。我也不太喜歡往上爬。」
「你一個男人,這麼不思進取啊,不進則退,你不往上爬,就會往下掉。」
「在我小的時候,經常被同學排擠,那時候我覺得,只要把門關緊,風雨都是進不來的。」
「總是被支配來支配去,從來不知道替自己爭取一下。」
「他呀,投身於小學生教育事業十年,讀萬卷書,行三里路。」
從以上台詞可以得知,江河性格如下:
⑴比較安於現狀,自己並不想改變自己的現狀、不思進取。
⑵喜靜,不喜熱鬧。
⑶從小就是個怪人,同學們比較排斥他。
⑷小時候遇到挫折,就會把自己封閉起來,自認為這樣會免收傷害。換句話說小時候有自閉症的傾向。
⑸讀書多,知識面廣,但不出門。
總結:向命運低頭的孤單的書獃子。
江河和浩漢一樣,在這次旅途中,兩人的三觀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江河的變化如下:
⑴江河遇到了蘇米,並且愛上了蘇米,並且明白了三個道理:
① 你眼見的或許並不是你想像的那樣(蘇米是雞嗎?不是);
② 就算是你以為的人,也有他(她)本身的苦衷(蘇米是騙子,但她被男人傷害過,騙錢是為了去國外產子)。
③ 即使是你覺得很差的人,也有他(她)的可取之處(蘇米本質不壞,是個可愛、誠懇、美麗的女人)。
⑵江河遇到了阿呂,明白了兩個道理:
① 人真的不應該只蜷縮在一個角落,應該出去走走。
② 天無絕人之路,即使遇到困境,也會自然過去。
可見,江河性格的三觀是從消極轉往積極。他在平凡的生活中,內心點燃了不凡的渴望,有了真正意義上走出去瞧瞧的衝動。他有了不安於現狀、不畏懼困難的想法。

2、【浩漢】
浩漢的性格:
「那年,浩漢哥十歲。他很堅強,我很欣賞。」
「我兩年前回來,想振興家鄉的旅遊業。」
「不管走到哪裡拉屎,總有人給我送紙。」
「到了最後,我徹底把她征服了,每封信都對我噓寒問暖。」
「就像我,你看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絕不猶豫。不受任何人指使,不被任何人牽制。我爹也是這種性格。」
「記不記得十九年前九四一號颱風,你父親貿然出海,再也沒回來。這都是你告訴我的,你還說這是冒險精神,你視他為偶像,他死得其所,其實沒有。」
總結:自認為人緣好、對女人有一手、崇拜父親想干一番事業的堅強的男人。
浩漢的這次旅程,三觀的變化如下:
⑴浩漢遇到蘇米明白了一個道理:
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並且教導江河「小孩才分對錯,成年只看愛恨。」
⑵浩漢遇到劉鶯鶯知道了兩個真相:
① 自己崇拜的父親並沒有死,而是回到了他的前妻身邊「償還」「欠了這麼多年的債」。並且他父親只是死於酗酒後床上抽煙引起的火災。
② 打算睡兩晚的女友居然是同父異母的姐姐。
浩漢遇到阿呂得到了一個結果明白了兩個道理:
結果是剛剛信任的朋友欺騙了自己。
道理是所謂的樂觀只是你一事無成還在那傻樂;「天無絕人之路」純屬扯蛋,要不然不會有那麼多走投無路的人。
可以說,浩漢從旅程開始(東極島人全部搬離)到旅程結束,他的三觀是從積極漸漸轉往消極的,自己親手蓋上鍋蓋的那一剎那,三觀盡毀。所謂的親情、愛情、友情、事業「一事無成」,如果用四個字來形容他最後的心態,一定是「了無生趣」。

3、【周沫】
周沫的性格:
「日子過得就這樣啊,溫水煮青蛙。其實大城市和這個片場差不多,沒什麼大意思」
「在小地方想要往上爬,得靠人際關係、家庭勢力,在大城市起碼公平點嘛。」
「反正呢,背井離鄉就要出人頭地。」
「不過無所謂啊,人各有志,各取所需,你看我就很想得開。」
總結:如同你我一樣的平凡人,過著煎熬的日子,卻想去大城市爭取公平發展的機會,能夠獲得出人頭地的機會,但是很想得開。
周沫是喜歡浩漢的,只是浩漢並不自知。從以下細節可以看得出周沫喜歡浩漢:
⑴「你這麼挂念劉鶯鶯,為什麼不早點見面?」
打聽浩漢的感情事。
⑵「幸虧我十歲的時候就及時不喜歡你了。」
聽浩漢說自己混得一般,不想見劉鶯鶯,摸了浩漢的頭,說著言不由衷的反話。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我十歲的時候就開始喜歡你了。」
⑶「我記得你很喜歡一個明星,幾年前我拍戲遇到他,所以幫你要了一張簽名照。送給你。」
這麼多年,依然記得浩漢喜歡的明星,並且幫他要了簽名照,藏到現在只到遇見浩漢想親手給他,讓他驚喜一下,結果浩漢表示早已不喜歡那個明星,聽到這話時,周沫的表情從開心慢慢變成失望。這裡要給陳喬恩的演技點贊。
⑷「要是你們以後還混得不好,可以來找我。」
這裡的「你們」只是客氣的說法,其實是針對浩漢說的。聯繫上面浩漢說的「混得一般,留個念想」,所以沒有早點見劉鶯鶯,可以看出周沫的言外之意:如果以後你還是不想見劉鶯鶯,就來找我吧。
混得一般→不見劉鶯鶯。
混得不好→找我周沫。
至於沒有要鮮花和水果籃,並不代表拒絕浩漢,只是因為,那是胡生拿在手上準備獻給周沫的。換成天下任何一個女子,會在自己心儀的男人面前接旁邊男人的花?有人會說,那是浩漢叫送的,我想說對女人來說思維是這樣的:要送就自己親手送。否則,我不認為代表你的心。

4、【蘇米】
對於蘇米,我不想做過多的剖析。簡單說一下,她只是天下不少女孩的一個縮影:憧憬美好的愛情,卻遇到一個王八蛋。對江河有了愛情,卻自卑的選擇了逃避。
我們可以從對話中獲得「王八蛋」的一點消息:
浩漢:我姓馬。蘇米:我很不喜歡你這個姓。
可得知,那個「王八蛋」正是姓「馬」。
我們也可以從對話中獲得她將去哪裡產子的大概信息:
江河:可是每年都會有冬天。蘇米:我要去的那個地方沒有。
可得知:蘇米去的國家定是在北緯23.5°和南緯23.5°之間的地區(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區域)。出去生小孩無非是想獲得很好的福利,福利好的國家有新加坡、澳大利亞、美國等。在這南北回歸線區域的城市,只有美國夏威夷的「檀香山」和新加坡。像蘇米這樣的單身媽媽,又是中國國籍,想生小孩享受新加坡的福利很難,美國相對容易些。所以,蘇米去美國檀香山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檀香山華人頗多。

5、【阿呂】
阿呂這個人,在他們旅行中真的存在嗎?
阿呂的故事如下:
阿呂是東莞人,同學聚會,覺得修摩托車這個職業相比衣錦還鄉的同學過於寒酸,自己組裝了台摩托車自駕游,由於北京堵車,回去的那天耽誤了時間。沒有人關心他的存在,沒有人在乎他的自駕中國游,但是他小學苦追七年的女同學嫁給了她,和他一起自駕游。由於某天下雨趕路,發生車禍,老婆死了。於是阿呂把老婆的照片印在頭盔上,陪她一起旅行。他們都喜歡衛星,他這次旅行的目的就是去邊境觀看nt3m5p衛星的發射。他自己覺得自己就是nt3m5p,火箭把他發射出去追尋旅行者一號,自認為自己是旅行者二號。在途中上了浩漢和江河的車,最終因和江河發生爭執,一個要求入職,一個要求看衛星,第二天偷了汽車(去觀看衛星)。
從這個故事中得到大概以下的信息:
1、阿呂是個真正意義上的旅行者,不同於江河和浩漢。
2、阿呂的老婆死了,死於雨天趕路。通過浩漢說他掉下懸崖沒死命硬,他後來又說自己老婆命沒那麼硬可以推測,兩人是雨天趕路摔下了懸崖。
3、阿呂的生活來源為拍拍照、寫寫遊記獲得稿費。
4、阿呂和江河有過一次爭執。一個是服從命運安排入職,一個是追尋自由,觀看衛星發射。
然而,阿呂身上卻與浩漢存在太多的共同點:
1、他們的車都被偷了。阿呂被偷摩托車;浩漢被偷汽車。
2、他們都讓拉斯加斯吠過(拉斯加斯整部電影里出聲就這兩次)。阿呂不小心坐到拉斯加斯身上;浩漢一巴掌扇過拉斯加斯。
3、他們都在生活中積累了不少東西。浩漢「積累了很多資源」,阿呂「積累了十四萬公里路」。
4、他們都嚮往自由。阿呂說「我為的是自由,而你確是為了生活」,但浩漢骨子裡存在著自由,浩漢說過「你看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絕不猶豫。不受任何人指使,不被任何人牽制。」
5、他們都在電影里失去了親人。浩漢死了爹,他死了老婆。
6、他們都曾撒尿淋濕了手,擦到了別人身上。阿呂擦到浩漢身上,浩漢擦在江河身上。
7、浩漢打算「明天等我把朋友送到目的地,我們就騎摩托車回去。」和他一起做騎士。
8、江河曾經叫去見劉鶯鶯的浩漢「洗把臉,把鬍子剃了就好了」,而準備見發射衛星的阿呂特地洗了臉,颳了鬍子。
僅僅如此嗎?
阿呂和江河有沒有存在共同點呢?
1、阿呂出去旅行前,和江河一樣蜷縮在一個角落默默開著摩托車修理鋪。
2、阿呂回同學聚會耽誤了行程,江河入職耽誤了行程。
3、江河說寫一部小說叫《旅行者》,阿呂稱自己為《旅行者2號》。
4、江河能說出nt3m5p這個代碼意義。
阿呂帶給浩漢的影響是徹底的絕望,彷彿就是鍋上的那個蓋子。
阿呂帶給江河的影響是自由的希望,讓江河有了不再蜷縮的衝動。
阿呂這個人,我認為自始至終更本沒有存在過。只是江河小說的虛擬人物,代表的是江河的夢想。只是隨著送衛星的火箭爆炸,江河的夢醒來,回歸平凡,所謂的《旅行者》只不過是自己的一個美好的願望,或者說是江河內心對自由的渴望。那種擺脫現實、無拘無束的旅行,江河知道並不能實現。套用網路上的話:那些說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人,你們考慮過錢嗎?
江河在塑造阿呂這個人物的時候,情不自禁將自己和浩漢的影子加了進去。還記得阿呂的生活來源是拍拍照、寫寫遊記獲得稿費嗎?其實拍照的是浩漢和江河,寫遊記《旅行者》的是江河。
於是,沒有聽江河的話刮鬍子的浩漢,最終在小說里颳了鬍子。
記不記得阿呂說浩漢是個教師?好多人看到這裡笑了,其實並不好笑。浩漢確實是江河的老師,豁達的樂觀、 「不受任何人指使,不被任何人牽制」骨子裡的自由精神,都深深影響著江河,所以才有阿呂豐滿的形象。只不過,在見過劉鶯鶯後的浩漢,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浩漢。

四、主角人物命運
1、【浩漢之死】
為什麼我說浩漢死了呢?許多網友都提到過狗。對的,就是狗。
我們先來看電影里出現了幾次狗。
⑴第一次是在雨中,停車有狗走過,這時候浩漢打電話問酒店查問胡生的消息,然後報給電台尋人啟事,接著雨中撿錢。
⑵第二次,汽車駛離汽修廠時,旁邊有黑狗被栓著,朝汽車吠。
⑶第三次,汽車開到劉鶯鶯的撞球室門口,車右前方一條黃狗。
⑷第四次,遇到拉斯加斯。
我為什麼說是遇到拉斯加斯,而不是撞上拉斯加斯,是因為江河親口說沒撞到它。
第一次出現狗,是離開周沫後;最後一次出現狗是遇到阿呂前。這中間段浩漢去見誰?劉鶯鶯。也就是去見劉鶯鶯的路程始與終。
這一次見面是註定的杯具。因為這次見面他得知了兩個真相,前文有述。
他失去了什麼,他失去了心中的偶像,他崇拜的父親,他的父親不是勇敢的死在海上,死在颱風里,而是死在喝酒後抽煙的火災。這是一個巨大的嘲諷,他這麼多年來一直模仿著他的父親,以至於胡生那個「腦子有問題」的人都覺得他很堅強,結果他崇拜的只是個懦夫,只是個有婚外情的混蛋,雪上加霜的是,他喜歡了十八年的劉鶯鶯,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姐姐,在乎他的想知道他消息的原來不是劉鶯鶯,只是他那個混球父親。
當《女兒情》響起時,那個樂觀的笑眯眯的浩漢,精神已經死亡。
為什麼是男生版的《女兒情》?
「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只不過是浩漢的自問罷了。就好像浩漢自己問自己:關上心門的浩漢啊,劉鶯鶯美嗎?
「說什麼王權富貴, 怕什麼戒律清規。只願天長地久, 與我意中人兒緊相隨。」是浩漢問劉鶯鶯:你敢拋棄世俗拋棄婚姻法和我長相廝守嗎?
答案自知,不用劉鶯鶯回答。韓寒選擇這首《女兒情》在《快樂大本營》里說得很清楚,就是因為「說什麼王權富貴, 怕什麼戒律清規」這兩句話叛逆。
最直接暗示浩漢死亡的,是那則廣播,一直養著四隻貓的人,選擇了養狗,然後站上了天台,跨出了他人生的最後一步。
何謂選擇狗?
⑴是上文敘述的出現的四次狗。也就是從第一次狗的出現,到出現拉斯加斯。慢慢寓意著浩漢接近死亡。
⑵狗的壽命只有十四年,那也比情義兩個字長啊。相比情義,浩漢選擇了狗。
四隻貓代表什麼?
如上條,相比情義,浩漢選擇狗,那麼貓就是代表的情義。
浩漢的情義是什麼?
我們前面分析過浩漢的性格,總結浩漢是個自認為人緣好、對女人有一手、崇拜父親想干一番事業的堅強的男人。
第一貓,人緣好,友情。
第二貓,對女人有一手,愛情。
第三貓,崇拜父親,親情。
第四貓,干一番事業,鄉情。
前三隻貓都好理解,鄉情怎麼解釋?還記得東極島之歌么?「東極島我們不會離開你,生是你的老百姓,死是你的小精靈」「東極島啊東極島,除了這裡我們哪兒都不想去。」可是一旦出現「大島建小島遷」的政策後,所有人都離開了,那首膾炙人口的東極島之歌成了笑話。但是有人從沒想離去,甚至還「上了這個台不怕下不了台」的想號召別人留下,那就是浩漢。浩漢熱愛自己的家鄉,兩年前回來一直在為能將東極島開發成「海上的麗江」而努力,雖然這裡「路還沒車寬」。所以說,他想成就的事業,正是他對東極島濃濃的鄉情。
這四隻貓在《旅行者》。
東極島居民搬遷→事業破滅;
父親未死丟下了他→親情破滅;
劉鶯鶯是自己姐姐→愛情破滅;
阿呂騙了他的車→友情破滅。
有人說,前面你不是說阿呂是虛擬的人嗎?而且按照你說的,他是死在拉斯加斯出現前,何談友情破滅?
這並不矛盾,因為所謂的「四貓換狗」本身也是小說虛構的部分。
還有其它暗示浩漢死的地方嗎?有。
雨天。
整部戲裡下雨的鏡頭,只有兩場。
一是第一條狗出現的時候,也就是去見劉鶯鶯路程的始。
二是見完劉鶯鶯後天突降大雨,在車上江河問浩漢,你跟劉鶯鶯怎麼樣了?浩漢答:沒事,還是送你去入職要緊。
提到雨的就一次,就是阿呂說的「我真不應該下雨趕路的」,阿呂的老婆死於這次雨中趕路。
可以獲得的信息是,浩漢死於這次雨中趕路,之所以趕路是因為急著送江河入職。
而江河「命根子硬」,活了下來,浩漢「命沒那麼硬」,死了。
還有其它暗示浩漢死的地方嗎?還有。
電影結束時,將第二場雨中只是把「還是送你入職要緊」後面的話說出來了,那就是「真沒想到我們在這樣一個地方告別,但跟人告別的時候吧,還是得用力一點,因為你多說一句話,說不定就是最後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後一眼。」
這場雨中趕路,是浩漢見劉鶯鶯的最後一眼,說的話也是最後一句。
這段雨中車裡的對話為什麼放在電影最後?下文有述,暫按不表。
為什麼雨中會失事?
拉斯加斯的出現,便是答案。
江河說過,沒有撞上拉斯加斯。潛台詞是這場車禍是避開了拉斯加斯。根據前面分析的,這場車禍應該是拉斯加斯的亂入導致浩漢開車時急打方向盤墜入了懸崖。
自然,車便在此時毀了。這就是為什麼小說最後車被虛擬的阿呂開走了。因為最後,車和阿呂,都是不存在的。
那麼江河是怎麼去的西部教學?

2、【江河老師】
前面有說過,江河有想不再被支配的夢想,有自由的嚮往。但是最後他並沒有實現他的夢想。
可是《旅行者》這本小說火了,東極島三年後重歸熱鬧,這是不爭的事實。
為什麼?因為胡生在片頭交代得很清楚:「你別看這裡現在這麼繁華,幾年前,它不這樣。」,「直到有一天,我遇見一位遊客,看到了他手裡的書我才知道,故事在那個時候,是那個樣子的。」
東極島終於成了旅遊勝地,旅客甚至攜帶著江河的《旅行者》前來旅遊。
江河完成了浩漢的事業。這是整個故事唯一讓人值得欣慰的地方。
但是真如故事快結束時那樣,江河回到了東極島,坐上了旅遊船,抱得蘇米歸嗎?
NO。
這只是《旅行者》臆想的部分。
江河:「我決定把我們所有的經歷都寫下來,就叫做旅行者。千里之行,後會無期。」
浩漢:「好啊,記得結尾的地方,把我美化一下。」
江河:「不,浩漢,那個位置不是留給你的。有很多話,我們在生活里說不出口,所以在書的結尾,我要對蘇米說……」
江河最後美化了結局,那就是他回到了島上,帶著蘇米去旅遊。
江河奔跑著,走著以前三人走過的路。江河去看望了他們夷為平地的家。江河走過弄堂,那些學生們從身邊歡快的跳躍著,奔跑著。
這一段,只是江河對故鄉東極島的緬懷。他並沒有回東極島,只是自己書中的幻想。
他書中幻想著東極島變成了浩漢期待的那樣。因為那時候,島上只有他一人,更本沒有所謂的導遊,也沒有可以買紀念品的地方。
還記得江河幻想的登島那一刻,在空中綻放的煙花嗎?它成真了,因為片首的時候,胡生旁白時,繁華的島上正在放著煙花。
至於蘇米,她出國生孩子了,她是個動了心卻沒有勇氣而選擇逃避的女人。江河在做什麼?江河有自由的衝動,卻告訴自己這只是個不可實現的夢,他依舊在西部教著他的書。江河丟了蘇米的聯繫方式,他們不可能在一起。
汽車墜毀後,江河是怎麼入職的?摩托車。這就是阿呂為什麼環中國游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車的原因。由於自己受傷治療(堵在北京),最終騎摩托沒趕上同學會(入職)。
江河說:「所以在書的結尾,我要對蘇米說……」一張報紙蓋住了他的臉。他最後想要對蘇米說什麼?
還記得電影的結尾嗎,那就是書的結尾:「真沒想到我們在這樣一個地方告別,但跟人告別的時候吧,還是得用力一點,因為你多說一句話,說不定就是最後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後一眼。」江河要對蘇米說的,就是這些。
我為什麼反覆說江河最終回歸平凡之路,繼續在西部教學。難道他沒有把去西部的摩托車騎下去,像阿呂那樣嗎?
還記得阿呂說看不清那個人,那個人藏得很深嗎?江河是在說自己。他始終都無法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江河愛分對錯,這在電影里有幾次表現,他對騙子團伙說「你們這樣做是不對的」,在和浩漢打架前說「你這樣說是不對的」。可是他自己一直沒有分清自己的對錯,蜷縮在一個角落裡,或者是拋下一切不受支配的去享受自由,哪個對,哪個錯?這就有了阿呂和江河那夜之爭,是去西部教學,還是自由自在的去看衛星?這次吵架只不過是他自己思想的掙扎。最終的衛星爆炸,告訴了我們答案——他最後還是江河老師。

五、關於電影
1、電影的表達方式和電影的主題是什麼?
韓寒說得很清楚,幽默與憂傷,告別與告白。表達方式是「幽默與憂傷」,主題是「告別與告白」。
你從「但跟人告別的時候吧,還是得用力一點,因為你多說一句話,說不定就是最後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後一眼」這句話里看出什麼?有人會想到《來自星星的你》,是的,我看電影時第一反映就是星星里的那句台詞「告別要趁早,否則真到那個時候,就沒法好好告別了。」

2、不看這篇文章你注意到以下細節了么?
⑴首尾呼應的煙花。
⑵四次出現的狗狗。
⑶老公命根子不硬,打電話諮詢的女人問的是「韓大夫」,韓寒過了把大夫癮。
⑷浩漢去見劉鶯鶯,下車前對著汽車化妝鏡摸了下絡腮鬍子,進門坐在輪椅上的中年人也是一臉的絡腮鬍子。你有想過為什麼劉鶯鶯怎麼會找個殘疾人看店?
⑸電影中的數字:
1994.17——浩漢父親死於1994年的17號颱風。
36.11.4——周沫作為替身下場後,主角上場是36場11鏡4次。
568.868——568包鍾,868包夜。
140000——阿呂行了14萬公里路。
4321——浩漢出海捕魚4年,計程車司機開了3年,跑運輸跑了2年。幼兒園保安幹了1年。
3980——他們的旅程總長度。
36——旅行者一號36年衝破太陽系。
18——浩漢喜歡劉鶯鶯18年。
14——狗的壽命只有14年。
10——江河執教10年,浩漢的爹出事時他是10歲。
7——阿呂小學喜歡他的老婆7年。
6——電話里的男人孤單的生活了6年、阿呂曾途徑在浩漢和江河迷路的地方6次。
4——電話里的男人養了4隻貓。
3——浩漢在大陸上攢了3年的錢才買了汽車。胡生在東極島等了浩漢和江河3年。
2——浩漢回到東極島2年。命根子不行的「丈夫」還需要2個療程。阿呂的名字叫旅行者2號。
1——商人打電話給浩漢:這裡有1套底樓商鋪,租到賺到,滿地數錢。電話里的男人後來養了1隻狗,跨出了他人生的最後1步。
⑹江河的兩次口誤:
「放心吧,交在我身上。」說成「交心吧,放在我身上。」
「記住,我是交配到最西邊的島去發書的。」,可能你看到了前面的「交配」兩個字,沒注意後面是「發書」。
⑺江河拉窗帘兩次全部拉壞,浩漢拉了一次沒壞。
3、這是不喜劇片么?公路片么?文藝片么?
你可以認為都是。但在我眼裡,他只是部灰色調電影。
4、這部電影是心靈雞湯。
純屬扯蛋。電影里對「心靈雞湯」這四個字有明顯的諷刺,江河說「好渴」,浩漢說「那你去喝點偷車賊的心靈雞湯吧。」
5、狗狗最後為什麼選擇了江河而不是浩漢?
因為浩漢那時候其實已經死了。陪在拉斯加斯身邊的,一直是江河。因為在《旅行者》小說中江河還活著,所以只是對拉斯加斯最終跟著自己的隱晦處理。
6、平凡之路究竟是什麼?
溫水煮青蛙,周沫說過。我們活著,並且煎熬著,或許,真有跳出鍋的那一天。至於有沒有鍋蓋,誰人又能知?

六、我想對電影說的話
1、謝天謝地,沒讓我看到A喜歡B,C喜歡D,最後A喜歡C,B又喜歡上D的人物關係。你知道的,現在看電視電影,不群P一下都不好意思放出來。
2、這是部我認為值5星的電影。我寫的影評和分析並不多。
3、這部電影的奇妙之處在於,你看第一遍或許覺得韓寒水平不過這樣,四五年都籌備的啥東西,但是你看了各個網友的分析,會陷入思考,會有重新觀看的衝動。
4、這部電影並不是講道理的電影,但它確實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無常,與你的友人、親人、愛人分別時,多一份在意,多一份珍重吧。

露個臉: 不管社會世界如何,你都要努力過上自己想要的Life
願若干年後的我們依舊保持住那份執著與熱血∮常聯繫


其實我一直覺得片名叫後會無期,理論上這些影片中的角色最後都沒再見過。包括浩漢和江河不歡而散,應該是再沒有交集。但令我費解的是,導演一個"後來",江河就走上了人生巔峰,也完成了振興家鄉的夢想,還有蘇米依偎在身旁。成功就罷了,連蘇米也找回來了是不是太小概率了?畢竟名片都丟了呀!個人感覺有些突兀,難以接受。但我推測浩漢恐怕是混得不好。兩人的性格完全不同,浩漢在江湖上闖蕩多年,相對更油滑、精明,愛吹牛,極其渴望成功,但又修鍊不夠,骨子裡他還存著一份天真和善良。但在旅途中他心中僅存的對世界的美好願想崩塌了,愛情也好,對陌生人的信任也好,最終的結果讓他寒心,也讓他下決心做個"壞人"。江河是個好人,文弱書生一枚,其實內心堅韌,這趟旅行使他成長,從蘇米和阿呂那裡他學會了書本上沒有的東西。從某些方面來講,阿呂影響了他的觀念,這從他原諒阿呂偷車的行為,接納了他衛星的夢想可以看出。我想之所以導演讓他成功,也許是一種價值觀的傳遞,只有相信美好、相信夢想的人才能實現夢想吧;或許是像que sera sera里唱的一樣,世事難料,原本想著當一輩子老師的人成功了,而整天豪邁地說著成功的人卻被淹沒在人海。
PS 為一部電影揣摩這麼多果然是真愛。。。


不知道有多少人覺得結尾唐突的莫名其妙,江河出書成名,東極島成為旅遊勝地,蘇米回到江河身邊。。這一切都太完美太美好了不是嗎。韓寒的結局不會這麼簡單的吧。於是我想到了結局莫名出現的「阿力」和「浩然」,明明劇中的主人公名字是阿呂和浩漢不是嗎。於是突然意識到這個暗示著這個結局只是江河書中的結局,「阿力」和「浩然」是江河書中的名字。

那真正的現實是什麼呢?

所有的完美都是為了掩飾現實的不完美。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個故事裡所有的結局都是相反的。比如蘇米說,如果以後有機會,我會把所有故事都講給你聽,可惜沒有這個機會了。但是卻是講了的;阿呂剛開始就說,我被人偷了摩托車,可是最後他偷了別人的汽車;小演員說,如果你們以後混的不好就來找我,混的好就不會來找我了。後來結局卻說找她的。。

所以我推斷故事真實結局是悲傷的,不完美的。正如故事裡所說的,告別的時候一定要用力一點,多說一句,說不定就成了最後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後一眼。所以我猜故事裡的人可能真的和標題寫的一樣,後會無期了。。

韓寒的電影會誤認為是喜劇,但越是回味越是悲傷,想到現實中的人和事也是如此,有時候在一起玩的很好的人,散了的時候你都不知道那是最後一次見面。「你不知道,他們為何離去,那聲再見竟是他最後的一句」。

但是韓寒並沒有隻止步於如此,結尾的那曲《平凡之路》再一次回答了你的不安、你的疑慮。你的明天,她會好嗎?還是更爛。。。直到看到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算是絕望中又帶點希望吧。


1
江河說他要寫一本關於這次經歷的書《旅行者》,而全片都是胡生讀書的複述。結尾的浪漫片段可能是小說結尾,也可能是真實故事,看你是否願意相信。

2
結尾回憶的片段里有陳喬恩變成明星的鏡頭,有江河有蘇米,有馬達加斯加,卻沒有浩漢哥和鶯鶯。記得江河對浩漢說過「書的結尾不是留給你的,是要留給特殊的人。」

3
浩漢在結尾說,「每一次告別都要用力一些,因為說不定哪一次就是最後一次。」浩漢真的和江河後會無期了。

4
作家江河改變了東極島的命運,有沒有想到韓寒和亭林鎮?

5
韓寒在電影最後問觀眾

:)


三首歌,一個標題,《後會無期》的故事大致就勾勒出來。
第一首歌《後會無期》,說的是離鄉背井,永失樂土。關於馬浩漢江河胡生們不得不走也再難回去的東極島。
第二首歌西遊記插曲《女兒情》的再演繹。它說的是人曾經為了理想而向西遠行,錯過愛人。譬如江河,譬如馬浩漢。
第三首歌《平凡之路》,說的是人總要經歷高峰低谷,經歷幻滅與陣痛,經歷動搖與自我懷疑,最後承認平庸,向生活妥協。
電影標題「後會無期」——你總要與許多人形同陌路,後會無期。有人與你一起出發,卻因為人生目標不同而分道揚鑣。有人半路加入,心懷目的,卻最終背棄了你。若干年後回到一起出發的原點,總有人不再。這就是「後會無期」。
馬浩漢哪裡去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這是他的答案。
關於人生的答案是:本色的人最終獲得幸福。江河的幸運在於堅持善良與本色,凡事講道理。這種在「現代人」看來近乎迂腐的價值觀,讓他得以繞了一圈回到原點,故事大賣,贏得美人。


————爪機黨分割線不容易————
其實上面那段話里,只有「後會無期」是討論結局的,可結局是緊扣著三首歌所映射的前情。

我所理解的劇情,停止在江河回到東極島上。
至於後面江河馬浩漢在車裡說的那番話,沒看懂,汗。

關於馬浩漢, @張小北 老師的回答里有交代,說看過劇本的朋友說,馬浩漢最後成為了新聞里被通緝的毒梟「青蛙」。
看電影的時候,我沒注意到這個細節。討巧耍賴一點地說,『不如相忘於江湖』的回答好歹也蹭到了標準答案的邊。


我第一遍也是沒有看得太懂,後來上網看了各種解析之後整合分析了一下

首先,先給出幾個線索
1.結尾的柴勃公雕像,在片頭胡生的敘述里似乎並沒有出現
2.電影中間有一個人給打電話給廣播,說他一開始有4隻貓,後來養了一隻狗,跳了天台
3.豬腳們見劉鶯鶯之後,從車上對話,車窗外是下著雨的。(雨刷在動)但是緊接著後面的場景就沒了
4.結尾交待了所有人的結局,除了浩瀚和劉鶯鶯

我覺得大家到此已經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

首先,大家比較公認的第一點:
1.故事從豬腳們見完劉鶯鶯車上對話開始,分為兩個部分。
解析:這點大部分大神們都解析過了,結尾太過美滿,不符合電影的名字與定位,再結合電影最後兩人的對話以及線索3(對話中窗外是下雨的,後面的鏡頭就不下了)可以看齣電影的後半部分都是虛構的。而最有力的證據就是電影最後電視劇演員的名字都是改過的(浩然和阿力)的。再者就是柴勃公雕像,那玩意明顯建在島最邊緣的地方。而電影一開頭胡生的敘述中卻根本沒有出現過這個「地標性」的建築,這是不現實的。並且從胡生的敘述的場景上看,整個島「僅僅只是變繁華」並沒有旅遊勝地的感覺,這是和結尾衝突的。

2.2位主角們在見完劉鶯鶯之後之後就出了車禍。
解析:既然後半部分是虛構的部分,那麼現實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電影后半部分阿呂的出現說了他老婆就是死於雨中趕路,這正好是呼應了主角們的下雨趕路的場景。

3.到底誰死了?
文章中穿插的打電話自殺的人,毫無疑問,指代的就是江河。四隻貓暗指蘇米,胡生,阿呂,浩漢,狗是小馬達。最後他跳樓了,暗指了江河的死亡。而從書中敘述的結尾來看,交待了幾乎所有人未來,除了浩瀚和劉鶯鶯。這難道不是很奇怪么?事實情況是,2位主角遇到車禍後,浩瀚活了下來,並且幫江河完成了他的書。所有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局,江河成為了大作家,並且和蘇米生活在了一起。周沫和阿呂成為演員。而為什麼浩瀚和劉鶯鶯不交代呢?浩瀚的理想是家鄉變繁華,已經實現了。而他和劉鶯鶯的愛情已經沒有了可能,作為作者的他(浩瀚),自然不想把自己的YY寫進去。並且電影中兩位主角有一段對話,江河對浩瀚說結局不是留給他的,而是要留給一個特殊的人。江河最後死掉了,浩瀚沒有把結局留給自己,而是留給了大家。

4.阿呂是存在的么?
我個人認為是存在的,因為畢竟在」書中結尾「交待了阿呂的結局,那證明浩瀚確確實實碰到過這麼一個人,並且與其發生過一段故事

故事的總體架構
(時間順序)

三人上路→胡生返回島上男一男二碰見蘇米一夥仙人跳→蘇米最終離大家而去→兩人去見劉鶯鶯→兩人接著上路並發生車禍→浩瀚活了下來並且在旅途中碰見了阿呂→浩瀚最終以江漢的名義完成了《旅行者》這本書→三年後,島上重新變繁華,胡生看到了旅客們手中《旅行者》這本書,並以為這就是大家真正經歷的故事

實際上,胡生腦子不好,並沒有發現故事是虛構的,也誤以為故鄉的繁榮是江河小說的成功造成的。而書中所說公爵雕像並沒有在東極島建出來


最後的最後,大家的最終結局
電影的名字是後會無期,真正的結局就是除了死去的江漢以外,所有人都沒有再見到,即使是在家鄉等了三年的胡生也並沒有等來故事真正的敘述者浩瀚。所有人都後會無期了,在這個世界上各自孤單的活著。

電影最後的平凡之路其實就是浩瀚的獨白。「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只想永遠地離開」浩瀚的支柱一個是劉鶯鶯,因為得知真相而轟然倒塌。另一個是江河,而當時車是浩瀚開的,是浩瀚想趕路把江河害了。「風吹過的 路依然遠 你的故事講到了哪」而這裡的故事值得就是江河的小說。


第一次回答,謝謝大家!


今晚上看的,想說點和題目沒關的事

我真的是高估了現在觀眾的逼格,電影結束後排一個女孩子大聲說還不如去看小時代,這什麼爛片啊!同排的一個大叔說這爛片,傳播些負能量。那個大叔電影一結束就離場了,但是他妻子坐我旁邊,留下來聽了平凡之路,後來大叔發現老婆沒出來,進來找人,大聲說這爛片你還看還不走

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成為夫妻的,不知道那位阿姨是怎麼接受他的

突然才發現我對這個世界某些人的品味想的太高了,不敢說自己喜歡的都是高逼格,但是什麼東西爛還是能看出來。

看了電影之後太心塞所以來說說


話說,整個故事的發生是因為一個喜歡吃辣椒醬蘸麵包的地理老師江河(話說我都想試試蔥伴侶蘸是什麼味道了),要從中國最東邊的小島去西部支教。他的好朋友浩漢決定送他,還帶著個智商不是很過硬的小兄弟胡生一起出去見識見識。

第一個與他們相遇的女子叫周沫,她是一個典型的三無人員(無錢、無背景、無學歷), 但她有一個夢想,做個成功的演員。她決定用自己實現這個夢想,就靠自己。

第二個與他們相遇的女子叫蘇米,故事發生到這裡,智商不夠用的朋友已經不能繼續一起玩耍了。至於蘇米,她也有一個心愿,她想去美國生個孩子。 看到飛機,卻發現自己沒有機票。只能靠三叔、大哥、小弟騙個男人幫忙賣機票,同時她也失去了選擇的自由。

第三個叫劉鶯鶯,她有啥想要的嗎?應該有吧!不過她說要剋制,真的嗎?這一定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她的心會隨著慾望的減弱,而越來越充實,同時慢慢抽走生活中的樂趣。

之後呢?這兩個臭屌絲開著車繼續趕路,出了一場車禍,編出了一個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車撞到了一個一隻小狗,名叫馬達加斯加。這隻狗呆萌呆萌的讓人不忍心傷害。它是夢想照進現實後的脆弱和無力,好希望有個人疼愛。拜託了。

走著,走著。又遇見了探險家阿呂 ,他有著飛躍太陽系的夢想,但連一個頭盔都怕被刮花。因為那是他的夢想,神聖無比。說出來驚天動地,做起來浮誇至極,倒不如坑蒙拐騙,守住自己的夢想就好。因為他是夢想與現實之間不想被玷污的與尊嚴。

再之後,觀過世界的兩個屌絲都有了自己的世界觀,一個還相信夢想,另一個開始討厭這個世界。在妄圖超越前輩「旅行者」的殘骸前,他們分道揚鑣,一個帶著痛苦和孤獨繼續忍受著世界的無奈,另一個瀟洒的揚長而去,不計後果,也不帶走一片雲彩。

若干年後,相信夢想的那個出書賺錢,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而另一個卻不知所蹤。

可為什麼結尾處,這兩二逼青年還在路上開車。

有一種一事無成,還每天坐著傻樂的人以為:這倆傻逼開個車也要YY,沒勁。傻笑著走齣電影院。

另一種愛琢磨的,突然在自己功成名就時想起:若干年前,一個朋友送我去入職,中途出了車禍,我命大沒死,才有今天。他要是活著一定不比我差, 而我,少了幾分原則,少了幾分執著,實現了夢想,贏得了尊重。只是時不時的會回想起車上,你跟我說的那些話。


那麼多影評都說最後浩漢死了 和友人討論的時候突然想到
也許 其實死的是江河而不是浩漢
在第四個故事開始前就死了 第四個故事是臆想的
影片最後一個鏡頭 浩漢在雨中邊開車邊給江河的小說想結尾:每一次告別,最好用力一點。多說一句,可能是最後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後一眼
講完這段話不久就出了車禍 江河死了
而浩漢在見到劉瑩瑩後 過往的認知一下子全被推翻 他的精神世界已經開始崩塌
而現實中他又一事無成 在山路中兜兜轉轉正是他內心迷茫的寫照 就像三叔說的 一看你就不是好人 結果你卻連壞人也不是
再加上江河的死對他造成的刺激 也許是因為愧疚 也許是因為想要彌補 最後選擇隱姓埋名 用江河的名義重新開始 並按照約定寫完了《旅行者》
最後看似完美的結局 江河如願和蘇米在一起 東極島也如浩漢的願被開發成了旅遊景點 都只是書里的結局 實際並沒有發生。

無理無據 只是一時異想天開
反正歸結到一點 都是 後會無期 不管是客觀現實上無法有期 還是主觀念想上本就無期

相聚有時 後會無期 一別也許就是最後一面


其實關於後會無期,真的沒有什麼好去評價的。

它和韓寒每一部的小說一樣,似乎都只是由一個又一個獨立的畫面、段子的拼湊、組合而成的。只不過這一次,把平面的東西,拿到立體上,塗上色彩,帶上聲音,加上動作。

沒有特定的中心,沒有具體的主線,沒有人物的鮮明形象,沒有情節的跌宕起伏,甚至沒有類似於「誰上了誰」這樣大眾普遍接受的「高潮」。


它也像韓寒個人一樣,喜歡的人就是喜歡,不喜歡的人就是不喜歡。

它也像韓寒的「世界觀」一樣,喜歡的就是喜歡,不喜歡的就是不喜歡。


如果,真要對它評價的話,那它就好比人的一生,我們只會在乎在路上是不是笑過、哭過、經歷過。等到化泥入土那刻再去計較好壞,再去關心別人對你評價是好人還是壞人,就真的已經不重要了。


一切像是每一個平凡的人一路走在自己人生的平凡之路上。


很多的創作者,不管是導演還是作家,一生的作品都只表達一個主題。王家衛嘗試奔向人們的內心。三毛流淌的是不羈的流浪氣質。在我看來,韓寒一直想說出的也許是「我不相信」這四個字。


周末陽光裸露,天氣異常悶熱,約了附近的三三兩兩好友去看後會無期。電影結束,朴樹的歌聲還沒停止,我們隨著人流慢慢出了影院,沒有人說話,氣氛分外安靜。外面,天空低沉,大雨不期而至,傾盆如注。帶著些許影片中的文藝氣息,此刻我的心情也像天氣一樣轉涼,還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像是面無表情地看著自己曾經引以為榮的所堅持的東西在和自己說後會無期。


記得在中學時期,那時的我叛逆、跋扈、自以為是,不聽老師的話,不聽父母的話,要實現自己的所謂理想,看不慣平凡的一切,意氣風發得無可救藥。

想不通為什麼只要成績好就可以證明一切,想不通知要聽父母老師的話就是好學生。


那時第一次聽說韓寒,雖然沒有完整地看過什麼韓寒的作品,但是對於韓寒的喜歡卻在聽說到他的那一刻就產生了。

不僅僅是韓寒那長發飄飄的不羈帥氣模樣,也不單單是那種「七門功課的紅燈,照亮我的前程」的超然自信,更不是因為他的小說文字里特有的甩小聰明式的諷刺幽默。只是有種說不出的喜歡。只是在老師家長在用「你說說誰讀書不好將來能有大出息」這種觀點責罵我時,心裡默默地講出「韓寒」兩字的那份驕傲和崇拜。


每次看完韓寒的小說都有種不明所以卻又歷歷在目的感覺,明明回憶不起完整的故事,卻對一些片段格外清晰。客觀的說,韓寒的小說不能用小說的標準來評價,它們甚至連小說都不是,我說不出一個有始有終故事,一個錯落起伏的情節,一個性格分明的人物。而但在韓寒的文字遊戲中我卻能讀懂他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那時,年少的我在原地徘徊著,望著嚮往的遠方,想要急匆匆地上路。希望逃離眼前的一切,卻沒有勇氣。想要反抗厭惡的一切,卻沒有資本。渴望發出不一樣的聲音,卻又一知半解。

如同白紙般單純得只能用幼稚來形容的我們只能用不做作業,不聽老師講課,考試故意考低分來反抗。


可韓寒替我說出了年少輕狂時想說卻沒有勇氣說的話:憑什麼學習好的人就能有好的前途、憑什麼聽老師家長話的人就能有出息,憑什麼世界就像他們說的那樣。我要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他們,不是像他們說的那樣子。

因為,我不相信。

這種感覺,讓我喜歡不已。


輕狂的我們同世界的抗衡究竟是擊敗了我們所討厭的,還是只是我們自己。

和大多數人一樣,我沒有享有韓寒那種激昂文字的天分,也沒有感受到韓寒那種高中退學的絕望。我只是考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學,然後找了一份糊口的工作,經歷著大多平凡人所經歷的一切。


就這樣,慢慢的,我終於成為了兒時夢想成為的大人。曾經的固執叛逆,曾經的放任所以,都被通往明日的風給吹散。我很少再想表達些什麼,很少提及青春、夢想、遠方這些字眼。看著滿屏,滿世界的關於別人的青春回憶。我只是緬懷一下,感傷一下,然後明天該幹嘛就幹嘛。


「我們只是在此一時里痛苦的翻騰著,然後在彼一時里忘得乾乾淨淨」韓寒的文字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我們不要枉費青春年華,可當年我們許過為夢想而奮鬥的諾言有誰會還記得。


成長不是自己獨有的事情,韓寒也在變化,從一個不羈少年到一個成熟青年;從到處和別人打嘴仗到正視自己的過去;從獨唱團的失利到一個app的成功;從焦躁地想要證明一切到沉下心裡做事情。

一路走來,一路成長,,我們是這樣的,韓寒亦是這樣的。


也許韓寒正真陪伴我們的不是什麼小說、文字,而是一種信念,一種嚮往平凡而不甘於平庸的信念。

所以,請,不要忘了自己最初說過的誓言。


有人說,如果這個年代沒有韓寒,那麼這個時代是可悲的。

在這個節操碎滿地,起風了豬都能飛的時代。

在這個日久見人心不古,路遠知世風日下的時代。

在這個長得好看又有錢才有青春,階層固化拼爹拼背景的時代。

在這個不分好壞只講利弊的時代,回不去家鄉又融不進城市的時代。

在這個所有的事情都有標準,所有的好壞都有分界,所有的人生都已經被限定的時代。


韓寒說的一直是「我不相信」。

彼時,韓寒在文字里激昂和固執般表達的內容一直是我不相信他們說的都是對的,不相信遵循那些大道理就能過好一生,只是因為他不相信世界是那樣的。


此時,韓寒在影片當中悄然與循序地傳達的聲音還是要我們相信每一個人都是好人,善良地去看待每一件事情,只是因為他不相信世界是這樣的。


只是這種信念,讓我有種說不出的喜歡,是因為,感同身受。我們像小明一樣,會越到小剛、小美、小強。或許我們覺得自己就是故事的主角,長大後就能改變世界。或許我們覺得以後一定要娶小美會和她白頭到老。或許我們覺得覺得小剛、小強我一輩子最好的朋友,我們一起就能改變歷史。但是終於我們長大,我們發現自己只不過是芸芸眾生中再渺小不過一員。我們的身邊自然而然的有些人離開了,有些人又進來了,當年的誰跟誰早已模糊了他們的模樣。青春里哪有那麼多的校花、校草,哪有那麼多的刻骨銘心,哪有那麼多的熱血沸騰。絕大數人只是哭過、笑過,然後一掃而過。哪裡有這麼多不平凡的夢想。


如今我們發現,我們如此地努力,才能換來一個普通的人生。我們如此平凡,以至於沒有誰會和我們一樣。

夢想,如果真的有的話,只是希望自己和身邊的人都能幸福的過完這一生。這也許就是夢想吧。


人一輩子可能會長大三次,第一次是在發現自己不是故事的主角,只是鏡頭的角落裡一個再小不過的路人的時候。第二次是在發現不管自己如何努力,有些事終究還是改變不了的時候。第三次是在明明知道有些事無法改變,卻還是義無反顧地去爭取的時候。


也許有些人一輩子也無法體會。


當我們每天別無選擇地穿梭在鐵壁般城市的移動牢籠上的時候,當我們疲倦走在像蛛網般縱橫交錯的街道不知哪裡是家的時候,當我們仰望無邊的天空故鄉的天空在何方的時候,

韓寒會像是一縷穿透層層霧霾的陽光,讓我們這一代平凡的人,看見了不凡的希望。


也許有些人一輩子也無法理解。


即使有人說韓寒變得世俗了、功利了,沒有節操了,慢慢向現實妥協了。

但是他沒有跪舔著討好,沒有阿諛獻媚、沒有卑躬屈膝,而是站著把錢掙了。

我覺得,這就可以了。


我們只是平凡的一個人,都將走向平凡之路。

即使我們還是成為了我們當初自己最討厭的那種渾渾噩噩的人。

即使我們在社會的混流中為了生存上必須學會不喜形於色,不怒顯於形。

即使我們可以面無表情地看著整個世界不是轟然,而是唏噓一聲地坍塌。


但一輩子,可以和自己投緣的人遇見就那麼幾次,面對,他們,喜歡就要勇敢的說出口。告別的時候一定要用力一點。因為可以喜歡地放肆就那麼幾次,每一次擦肩就可能的永別,多說的這一句話就可能是最後一句,多看的這一眼可能就是最後一眼。

所以,喜歡的就是喜歡的,不喜歡的就是不喜歡的。


如果每一個人都是井底之蛙,那麼人和人的差距只是井口的大小不同罷了。

所以,我不相信,世界就像別人說的那樣。

我只想出去看看,原來世界是這個樣子的。

然後,走向平凡的生活之路。


喜歡

她的淺淺的笑

和,她愛笑的眼睛

還有,她愛笑的眼睛裡的我

再就是,她愛笑的眼睛裡,我的喜歡

只是喜歡,喜歡的她,看見我,永遠笑靨如花

魚頭 2014年9月


其實全片的開頭是結尾,就是所謂故事的結局,而結尾是對故事的詮釋。

下面通過回答幾個問題來解決你的問題!
-------------------------------------------------------------------------------------------------------------------------------
片中一共4男3女,按理來說應該3男3女成雙成對才符合處女座的性格,為什麼多出來一個啊呂?

答:其實阿呂不是真實存在的。
片尾的鏡頭是浩漢在敘述《旅行者》小說的結局,這說明什麼?說明這個鏡頭之後的故事其實都是浩漢編出來的,換句話說演的都是小說《旅行者》中的情節!所以阿呂是虛構的!

其實片中也有暗示:1阿呂沒有自己的名字,其實是懶得去想。2他稱自己為旅行者2號,意為第二種旅行。3他頭盔上的女友明顯不是照片,是電腦畫出來的人頭像,所以他的故事和他都是編的。

為什麼浩漢要在小說中加入阿呂的角色,其實阿呂只不過是浩漢的嚮往,嚮往他對世界的渴望,對愛情的忠堅,對冒險的熱愛(阿呂的懸崖經歷和浩漢對父親颱風出海的解讀)。但浩漢並沒有這個實力和信心所以希望江河把他化作阿呂寄托在《旅行者》上。

--------------------------------------------------------------------------------------------------------------------------------
胡生去哪了?

答:開篇的敘事者,為什麼離奇的走丟?其實韓寒不是讓他走丟,而是讓他回來。
開篇有個鏡頭有給過答案,胡生問如果走丟了怎麼辦,回答是不管走到哪只要回到起點就可以了,所以胡生回到了東極島!

片中的胡生出去抽支煙的鏡頭,在別的影片中這種敘述越清淡越好,越能給人出乎意料。而韓寒不僅讓胡生莫名其妙生硬的說要去抽支煙,還要讓浩漢再補了一刀。這明擺了就是要在熒幕上寫出幾個大字,我要走丟嘛!

----------------------------------------------------------------------------------------------------------------------------------
重點:後會無期想表達什麼?

答:順便也回答了第一個配對的問題!(不是愛情上的配對)
網上有人說「其實三個人是一個人」的觀點,還引入和《搏擊俱樂部》的概念。其實《後會無期》沒有那麼神經,但他們的確代表了一個人,只不過是4個人代表了一個人。

胡生和周沫是一對。
胡生不是傻而是善良、老實、純潔,喜歡故鄉、沒見過世面,而周沫表面在外闖蕩其實只生活在一個不真實的片場,但她一直有夢想,一直等待浩漢來找她,她對浩漢的感情也不會只有「幸好在10歲就不喜歡你了」這麼簡單。
胡生和周沫代表著對夢想美好的嚮往,夢想的起點。

浩漢和柳鶯鶯是一對。
浩漢一心發展家鄉,在外漂泊,嘴上說在外面朋友多其實是在諷刺自己對夢想有心無力。所以浩漢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是夢想和現實的矛盾。柳鶯鶯同樣是個悲劇,在她口中敘述的故事中充滿了這個世界人情世故的不美好。
浩漢和柳鶯鶯代表著夢想和現實的矛盾,實現夢想的過程。

江河和蘇米是一對。
江河在劇中是個固執的人物,但他說過一句話,有些話是說不出口的,要寫在書里(大概是這個意思),而說這句話之前是浩漢要求在小說里美化他,但影片最後我們發現,江河美化的卻是自己的家鄉(島中出現以前沒有雕塑),導致家鄉蓬勃發展,實現了浩漢的願望。其實這就是他要說的話,他要幫助浩漢實現夢想。而蘇米同樣是個固執的人,在片中也表達了對江河的喜歡,最後也幸福的在一起,這是一個美好的結局。
江河和蘇米代表著夢想的實現,夢想的終點。

所以整片可以看作 你喜歡的其中一個男角色,懷揣夢想,面對現實的殘酷,克服現實中的困難,和心愛的你喜歡的其中一個女角色相愛,最後實現夢想的老套故事。


如果你覺得前面的配對很牽強,或者可以說是答非所問的話,,,,好吧,,,這是我編的!


其實沒那麼多意義,也不一定糾結為什麼要安排最後江河成功了。其實生活就是這樣,就像平凡之路這首歌的名字一樣,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這麼平凡。遇上一些人離開一些人,沒有交代,離別的時候很可能連悲傷的情緒都醞釀不出來就說再見了。做成一些事失敗一些事,沒有理由,那些成功的經驗大多其實只是別人腦補,韓寒整部片子其實一直都在反對用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來教育別人,他自己自然也不會去灌輸諸如「像江河這樣的人比較容易成功」之類的人生忠告或者心靈雞湯。整部片子都是這樣,每個故事其實發端都很渺小,也最終戛然而止,沒有太多交代,其實生活也是這樣,沒太多時間給你準備前戲,高潮以及結局。整部片子就是在消解意義,既不一味表現生活的殘酷消極的一面,比如騙子阿呂,混的差的浩漢,也不一味表現生活的溫情,比如蘇米和江河。生活沒有那麼多意義,沒有人的成功可以簡單複製,沒有人的人生需要被學習,那些個倒霉事兒只不過是意外,那些個成功也只是幸運,如果硬要說表達了點什麼,我覺得應該是生命的無常,你不知道會和誰從此後會無期,不知道會和誰異地重逢,不知道會和誰結婚生子,這也算是生命的精彩,總有意外,可是上帝不保證所有意外都是好的,可是好在也絕對不全是壞的。
「這就是生活」,韓寒會說。


之前寫的一段關於影片的感受,有一些對結局的理解,覺得勉強適合這裡的回答,如果沒耐心可直接看劃線的部分!

--------------------------------------------------------------------------------------------------------------------------------------------


我老婆是個小說迷加電影迷,我便「有幸」通過大銀幕觀看了《小時代》123以及《後會無期》。


《後會無期》——我喜歡這樣的調調,也許只是因為《小時代》里所描繪的紙醉金迷離我實在太遠,而《後會無期》里小人物的故事更能引起我的共鳴罷了。有人覺得《後》片里的故事情節過於簡單、鬆散,只有台詞還可圈可點,但作為我個人,一個看電影的普通老百姓來說,我並不期待在一部公路電影里看到那些撲朔迷離、百轉千回的情節,相反,這種平鋪直敘以時間軸為故事發展索引的調調我很喜歡。


《後》片講述的是兩個男青年開車橫穿整個大陸的過程中發生的種種搞笑、離奇甚至有些荒誕的事情。影片以一個弱智青年的獨白開始,通過他的視角介紹了兩位男主人公的出場。在弱智青年胡生的獨特視角里,我們以管窺豹,依稀了解到兩個性格不同的男主人公卻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是未有過多粉飾的純粹的人。至少在對待弱勢群體的態度上不像其他人帶有偏見和歧視,他們表現出了應有的平等和尊重。正是基於這樣的性格和人格,兩位主人公在故事的發展中遇到的各色人和事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和態度便顯得合情合理,甚至還遊離出了一絲高尚。


浩漢漂泊多年回到家鄉期望發展家鄉的旅遊業卻發現這裡的路還沒有車寬;江河被分配到大陸的最西部支教,而他卻是個在大陸最東邊的東極島上長大的孩子;胡生有一米八的個頭,卻只有一米四的智商,而在他的世界中唯一能夠交流的兩個人便是浩漢哥和江河哥。當海風帶著離別的味道吹散在東極島上的時候,三個年輕人決定踏上去往西邊的旅途,與其說是和家鄉的離別,倒不如說是一次全新生活的開啟,甚至是一種轉變,但最終的結局仍舊是別離。


三個人各自懷揣著要做的事情踏上旅途。浩漢不會做好當見到劉鶯鶯後對愛情的那種迷霧般的渴望會像掉進水杯里的泡騰片一樣,撒撒氣泡後就無影無蹤,同時整杯水的味道也變了的準備;也不曾預料父親的死並非自己心中那般壯烈,而是由於一場稍顯窩囊的意外,同時還包含著謊言;江河和蘇米的遭遇,純屬是邂逅,但他卻沒想到這場邂逅背後的騙局以及與胡生的別離--,-更何況愛情;而自稱旅行者2號的阿呂的出現便最終將故事推向了高潮,兩個男主人公之間為人生觀,世界觀發生了激烈的衝突,致使他們走向了各自的人生軌跡,也讓以後的相會沒有了期限。


很喜歡浩漢與劉鶯鶯見面的那段,一局撞球的對峙過後(事實上劉鶯鶯一桿全收),浩漢知道了很多所謂的真像,他的愛情、親情的堡壘一瞬間成了危樓,但他也許並不知道真像,劉鶯鶯的一句:「喜歡就會放肆,但愛就是克制」,似乎才是真正的真像。也許十多年的通信並不僅僅是因為父親的囑託,也許他們之間早就註定可能是同父異母的兄妹。劉鶯鶯的摒棄了放肆的喜歡,夾雜著淡淡的憂傷的無奈和隱忍才真正造就了如此克制的愛。


影片的結尾出現了一枚冉冉升起的火箭,卻在半空中爆炸,而墜落下來的殘骸便形成了故事完結時的場景地。這組近似荒誕的鏡頭因為阿呂的鋪陳似乎也顯得合情合理,似乎在告訴我們這一路上發生的離奇和難覓始終的情感跌宕並非是傳奇的偶遇,在這組鏡頭的映襯下分明就是赤裸裸的現實。


江河最終成為了一名知名作家,含蓄的傳遞了正能量。而他的成名作便是根據這段經歷所寫的小說《旅行者》。旅途中收留的那隻名叫馬達加斯加的阿拉斯加雪橇犬已經長大;蘇米和江河也走在了一起;東極島由於《旅行者》的緣故成為了熱門的景點,這似乎在冥冥之中也幫浩漢完成了他的心愿;而胡生也因為《旅行者》終於知道了那天被丟棄的原因。


影片的結局用一個插入鏡頭書寫了句號。旅途中,江河坐在副駕駛,浩漢開著車,他對江河說:你要寫的小說,我已經幫你把結尾想好了:「告別的時候一定要用力一點,多說一句,說不定就成了最後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後一眼」。而這也正是影片的謝幕。


故事的發展和《旅行者》的一種平行關係,恰恰暗示了《旅行者》的結尾正是浩漢的那一段話,也浸潤式地委婉而吝嗇地傳遞出了多年以後江河對浩漢的一絲懷念。


相逢曾有時,後會再無期,但懷念仍在……


2014年1月3日韓寒通過微博公布後會無期開機…我跟當時暗戀的男生約好上映後一起去看…他答應了…就在昨天…我和閨密去看的…喜歡就是放肆…但愛就是克制……


打掃衛生的阿姨看著我們這些執著聽完的人說,早就告訴你們沒有彩彈啦還等……


人生不到死,哪有什麼結局。


電影剛結束我就迫不及待的出去了,因為被最後那句結尾刺激了,想起那個永遠都後會無期的人。


一切的意義一切的結局都因為過程而愈加顯得華麗無比。一個經歷了在路上種種思考的人,在未來的康庄大道上只會更加從容,而那些從未經歷過任何故事的人,看似過著和那些旅行者同樣的生活,但終究只是一杯白開水,淡而無味。而那些真正有經歷的人,重新回歸到平凡之路上,則更有一種鳳凰涅磐的神聖,而這些神聖感只屬於他們,平凡人無從得知。
回歸到平凡和始終平凡從來就是不同的。朴樹的《平凡之路》最終響起,給了我們更多沉甸甸的思考。


有多少人是奔著朴樹的《平凡之路》去的


推薦閱讀:

你如何理解「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韓寒電影《後會無期》裡面的胡生有交代結局么?
電影《後會無期》表達了什麼?
《後會無期》為什麼用了一段《女兒情》做插曲?
《後會無期》里江河和蘇米就見過一面就有這麼多情愫,這合理嗎?

TAG:後會無期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