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今天的東南亞人的祖先馴化了水稻嗎?

有人說水稻馴化於河姆渡,有人說水稻馴化於兩廣。無論是在哪,那個時候都是南島語系族群的生活地點吧?他們是不是就是今天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的主體民族的祖先?

還有狗,有人說是一萬五千年前在南中國馴化的,難道也是這些人馴化的嗎?

相關資料:
南島語系前世今生

南島語系(Austronesian family),也叫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南島語系包括印度尼西亞語族、波利尼西亞語族、美拉尼西亞語族、密克羅尼西亞語族4大語族。已知包括1200多種語言,使用人口超過了2.5億。……中國上古的百越與南島語系民族有共同的祖先。百越種族眾多,其中主體是南島語系民族的祖先。……

Baiyue

In the 5th millennium BC, the lower Yangtze area was already a major population centre, occupied by the Hemudu and Majiabang cultures, who were among the earliest cultivators of rice. By the 3rd millennium BC, the successor Liangzhu culture shows some influence from the Longshan culture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However, a high frequency of O1 was found in Liangzhu culture sites, linking it to modern Austronesian and Daic populations.

Austronesian peoples
Total population400,000,000+Regions with significant populations

Indonesia: 237,424,363 (2011)
Philippines: 85,000,000 [1]
Madagascar: over 20,000,000 (2011) [2]
Malaysia: 12,290,000 (2006) [3]

……

百越

古代「粵」、「越」通用。越族就是生活在長江以南的一個古老的民族。……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很可能就是古越族所創造出來的文化。……是當時世界發現最早的稻作文化……早在商、 周時期,就有被稱之為「越」的古民族……生活在現今中國的東南及南部地區……秦漢時,相關史籍則泛稱中國南方的民族為「越族」,史稱「北方胡、南方越」。……在中國歷史上,整個廣大的江南之地,即所謂「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在秦漢以前都是百越族的居住地。 …… 這種拾骨葬的習俗,事實上並不是漢族所固有的,而是環太平洋原始民族中普遍分佈的一種文化特質,廣及中國、東南亞和東北亞洲、南太平洋諸島、以及南北美洲、甚至馬達加斯加。……凌純聲認為百越族為台灣原住民族的先祖,也是南島民族的祖先。……

Oryza sativa

There have been plenty of debates on the origins of the domesticated rice. In 2011, genetic evidence published 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NAS) shows that all forms of Asian rice, both indica and japonica, spring from a single domestication that occurred 8,200–13,500 years ago in China of the wild rice Oryza rufipogon. A 2012 study published in Nature, through a map of rice genome vari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domestication of rice occurred in the Pearl River valley region of China.


發現之前的描述有點顛三倒四的,有些關鍵的東西也沒有說清楚,看到那個匿名同學發的東西,恍然大悟,於是重新整理下。
--------------------------------------------------------------------------------------------------------------------------------------------
謝謝 @長信宮燈 的邀請。
但非常遺憾,恐怕我也不能告訴您準確的答案,因為水稻的起源是個非常複雜、目前還充滿爭議而沒有定論的學術問題。

開始之前提一句,除了亞洲栽培稻,還有一種非洲栽培稻。對於亞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之間的進化關係,科學家們已經基本達成共識,認為二者是平行演化(馴化)的結果,即亞洲栽培稻是1萬多年前由亞洲的野生稻種人工馴化而來,而非洲栽培稻是2000多年前人工馴化非洲野生稻種的產物。我國的栽培水稻是亞洲栽培稻,它有兩個亞種:秈稻,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粳稻,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本回答的重點在於亞洲栽培稻。

可以說,人類對水稻起源的認識仍十分膚淺。水稻已有萬年以上的人工栽培歷史,在此過程中栽培稻與野生稻之間的各種基因流以及人類的各種栽培和育種活動(選種、雜交等)無疑會模糊物種間以及野生群體和栽培品種之間的遺傳關係,給科學家的研究帶來很大困難。但就僅僅起源地這個問題而言,亞洲栽培稻起源於亞洲的東部(印度,中國,中南半島)沒什麼爭議,但,目前關於水稻起源的具體地點有印度起源說、喜馬拉雅山東南起源說、中國華南起源說、淮河及長江中下游起源說等多種觀點。從這個角度來看,只有喜馬拉雅山東南起源說算是和東南亞人扯上關係。

事實上,關於水稻起源位置的爭論,很大程度上源於單次起源說,因為大多數的物種馴化是單次起源模式的。單次起源說認為水稻兩個亞種(粳稻和秈稻)的差異在野生稻中並不存在,是在人工馴化過程中逐步分化的。

20世紀80年代以來,利用基因或DNA片段中的遺傳信息(通常稱之為分子證據)來探討生物的起源和進化關係已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研究手段,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利用分子鐘原理對類群起源和分化時間進行估計(有興趣可以看看匿名同學提供的圖,幹嘛匿名呀,很好的資料呀……)。所謂「分子鐘」,指生物特定基因或DNA片段的進化速率是基本恆定的,和生物種類無關,就如同一座時鐘一樣均勻地擺動。因此,根據不同生物在某一基因或DNA片段上的差異,科學家們可以推斷出類群的起源和分化時間。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利用不同的分子證據對栽培稻的起源進行了探討,並取得了明顯的進展。科學家們根據目前已有的分子證據繪製出了有關水稻起源方式的進化「路線圖」。普通野稻(亞洲栽培稻的祖先種)和矮舌野稻(非洲栽培稻的祖先種)分化於60萬年前左右,在大約20萬年以後,普通野稻又開始分化為不同的類型(群體),包括一年生和多年生類型,直到大約距今1萬多年前,人類(可能來自不同地區)開始對普通野稻的不同群體進行人工馴化,逐步形成了具有明顯差異的粳稻和秈稻。換句話說,水稻的兩個亞種是在不同的地點經人工多次馴化而來的,兩個亞種的祖先群體在40萬年前就開始出現遺傳分化。

由此可以一定程度上證明傳統的單次起源學說有重大缺陷,多次(或二次)起源學說開始成為主流,那具體哪些地方有起源呢?這個就不是通過分子鐘能夠確定的東西了,這個要和植物學、生物地理學、人類學、考古學甚至語言學等不同的自然和社會學科結合起來才能確認真正的起源地。

但就目前看到的資料來說,我認為水稻起源的一支於中國的可能是非常大的。引述嚴文明先生的觀點。嚴先生認為,水稻的發展有三個階段:

  • 第一個階段是萌芽期,玉蟾岩(湖南省南部道縣玉蟾岩,公元前1萬年)和仙人洞(即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址,公元前6800多年)的稻作農業應該是第一個階段即萌芽期,剛剛開始栽培。
  • 第二個階段就是確立期,就是像彭頭山文化那樣的一個階段,公元前7000年到5000年。那時已經有大量的穀物出現了。【彭頭山位於湖南洞庭湖西邊的澧縣】
  • 第三個階段就是發展期,這相當於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階段,也包括河姆渡。這個階段已經發現有農田了。【浙江餘姚河姆渡】

嚴文明先生顯然是淮河及長江中下游起源說的支持者,這一系列的考古發現,有理有據,很有說服力。

有人說水稻馴化於河姆渡,這是錯誤的,因為河姆渡的水稻種植已經高度發達,顯然不是處於啟蒙階段,這是一個相當成熟的階段。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這一段,看看河姆渡的水稻種植有多發達:

河姆渡遺址在離海不遠的地方,被海水淹了,海泥遮蓋了這個遺址。這樣很多有機物就保留下來了。因為跟空氣是隔絕的,又在地下一定的深度,這樣冬夏的氣候變化對遺存不發生作用,它等於是恆溫隔氧的,海泥裡面還含有一點鹽分,可以起保護作用。這樣,那裡就發現了很多東西,在別的任何遺址裡面都沒有見過。比如說蓋房子的木料,幾千根木頭,而且還有榫卯。河姆渡遺址的年代是公元前4500到5000年,也就是離現在6500到7000年,保護這麼好,在考古學上有許多突破性的發現。那裡的房子是一種所謂干欄式房子――地上埋樁,上面輔地板,再在上面蓋房子。當時的人們在加工穀物的時候,一些皮殼掉在地板下面了,堆積成上百平方米,包含大量的稻穀殼、稻葉,經換算也是多少萬斤。同時那裡還發現了翻地的骨耜(南方叫泥鏟,是專門挖泥的),是用牛的肩胛骨做的,第一次發掘就發現70多個。遺址有些陶器上還畫了畫,有的畫的是稻子黃了以後低著頭的,一束一束的。很多人看了,都覺得不可思議,這麼早稻作農業已經有這麼發達,河姆渡人能吃大米飯!特別有意思的是,竟然在一個陶釜的底上發現了一塊鍋巴,這證明它確實能夠把稻子加工成,完全把殼去凈了,可以做成大米飯了。

有人說水稻馴化於兩廣,這個是中國華南起源說。對這個觀點了解不多,不多說。但無論華南是否是起源地,華南地區都稻種的傳播起了巨大作用。

有人說東南亞人馴化了水稻,持這個觀點的代表性的人物是日本人渡部忠世,他寫過一本稻米起源方面的書,叫做《稻米之路》。他在印度、泰國、緬甸的北部找了一些寺廟,這些寺廟是用土坯蓋的,土坯裡面有稻穀。他採集了標本,從稻子的形態上做了一個排比,他的結論是稻穀從那個山地向湄公河流傳,也就是現在的泰國、寮國、越南、柬埔寨一帶,這叫湄公河系列。
嚴文明先生是這麼反駁他的:

問他採集的那些稻子有多少年?他說起碼有一兩百年了,那個寺廟蓋了兩百多年了。我說栽培稻子有幾千年了,你兩百多年排出來了有什麼用,跟起源有什麼關係?比如中國有個占城稻,占稻很明顯是從越南占城傳到中國的,那不等於說這個占稻是越南起源的?北京的京西稻是從日本弄來種子栽的,那不等於說這種稻穀是日本起源的?實際上,這完全是兩碼事。

從嚴文明先生的反駁來看,並不能否認水稻起源於東南亞的可能,只是說明了渡部忠世先生的研究方法可能是不嚴謹的。

從那個匿名同學提供的論文來看,印度,中南半島很有可能是另一支獨立的水稻起源地。更深入的相關知識就了解不多了,歡迎大牛解救……
-------------------------------------------------------------------------------------------------------------------------------------
南島語系族群是今天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的主體民族的祖先沒錯。
他們的祖先(包括百越民族……)確實廣泛的分布在南中國。但我覺得不能以此認定東南亞人是水稻的發明者,這個東西背後的那套邏輯和少部分的韓國人是一樣的,有興趣可看看俺的這個回答,(為什麼韓國人認為長白山是韓國領土,有何歷史和法理根據?)
南島語系
-------------------------------------------------------------------------------------------------------------------------------------
先到這裡吧,之後看看還有什麼值得補充的……

引用:
葛頌,「水稻進化的「路線圖」
渡部忠世, 桜井由躬雄,中國江南の稲作文化: その學際的研究,《稻米之路》
嚴文明,農業起源與中華文明


現在比較公認的是這個理論
A map of rice genome variation reveals the origin of cultivated rice : Nature :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謝邀。
跟南島沒有關係。
現在的南島諸民族種植水稻都是非常晚近的,並且是通過其他民族學會的。南島的起源地--台灣島上的原住民的稻作農業來自漢人,考古上也沒有證據。

南島的傳統農業是塊莖農業。

無法排除苗瑤、侗台、南亞語系祖先參與水稻的早期馴化與種植。

ps 個人傾向最大的可能是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先祖。而華夏、苗瑤、侗台即使不是最早也是較早參與。等待古華南人群的DNA結果吧。


【是今天的東南亞人馴化了水稻嗎?】——肯定不是。現代東南亞人這個概念的確立時間是「現代」,而水稻的馴化歷史有多少年?關於水稻的專門歷史我不清楚,但是概念應該好好把握,否則就會產生「根據人類非洲起源說,今天的非洲人是所有人類的祖宗」這樣的笑話。關於主題我沒有乾貨,只能從側面補充一些東西:

根據人類非洲起源說以及國內人類學學者(金力、李輝)的研究,東亞、東南亞人群的主體「晚亞洲人」發源於中南半島一帶,距今約3、4萬年,並且在後來向北、東、南擴散,絕大多數的中國人和東南亞人是此一支人類的父系後代。

馴化水稻無疑應是此支人類的成果,而此支人類的後代又向東亞、東南亞擴散,說水稻是發源於中南半島的史前人類馴化的就沒錯,而中南半島在地理上屬東南亞,你要說是東南亞人馴化了水稻就有歧義了——難道今天的絕大多數中國人是東南亞人么?


是長江流域最先馴化的。

Since the 1970s,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China"s Yangtze River region have yielded evidence of sophisticated rice-farming societies that predate signs of rice cultivation elsewhere in East Asia by a thousand years. Before this evidence was discovered, it had generally been assumed that rice farming began farther to the south. This scenario was based both on the geographic range of wild or free-living rice, which was not thought to extend as far north as the Yangtze, and on archaeological records of 5 very early domestic rice from Southeast Asia and India (now known to be not so old as first reported). Proponents of the southern-origin theory point out that early rice-farming societies along the Yangtze were already highly developed and that evidence for the first stage of rice cultivation is missing. They argue that the first hunter-gatherers to develop rice agriculture must have done so in this southern zone, within the apparent present-day geographic range of wild rice.
Yet while most strands of wild rice reported in a 1984 survey were concentrated to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drainage, two northern outlier populations were also discovered in provinces along the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evidence that the Yangtze wetlands may fall within both the present-day and the historical geographic ranges of rice"s wild ancestor.

上述引自GRE 真題「長江水稻」


中國水稻栽培歷史悠久,在《管子》、《陸賈新語》等古籍中,均有約在公元前27世紀的神農時代播種"五穀"的記載,稻被列為五穀之一。《史記·夏本紀》關於"禹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的記載,表明公元前21世紀,中國人民就已經開始和自然作鬥爭,疏治"九河",利用"卑濕"地帶發展水稻。距今約4200餘年前,水稻栽培已從長江中下游推進到黃河中游。


我覺得你首先需要把分子人類學理解清楚。 什麼叫做「東南亞人的祖先」

東南亞人父系祖先和百越很大概率是一致的。

但是在百越分化之前可能水稻就已經被種植了。

波利尼西亞群體長個什麼樣子你可以去查查,馬來人為什麼會長那麼個半黃不黑的樣子你也就能理解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喊「萬萬歲」而不直接喊「皇上億歲」?
歷史上曹真算是個什麼級別的將領?
本世紀,中國有可能收復蒙古國嗎?
盤尼西林在民國時期真的是像電視劇里那樣被嚴加管制嗎?
越王勾踐如果最後沒滅掉吳國,那麼他的忍辱負重還有意義嗎?

TAG:歷史 | 農業 | 考古 | 人類學 | 水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