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從實驗室到生產規模在技術上有哪些不同?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 ? 疫苗與安全,更多關於疫苗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謝 @趙世奇邀
先放結論:最大的不同來自於思維,思維決定了技術路線——實驗室里是科學家思維,工廠里是工程師思維。
科學家關注的是這個東西能不能做,做出來有沒有用,證明有用發個文章申請個專利基本就完了;而工程師不一樣,老闆雇你來,是要創造利潤並可能最大化的,所以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應該緊緊圍繞賺錢倆字兒。
這就造成一般實驗室里關注的是儘可能高是純度、效價,而生產規模在純度和效價達到要求的前提下,關注的是物料成本、人員、工時和最重要的產能。
所以,要達到同樣的目的,實驗室喜歡用簡單高效的方法,而到了生產規模這些方法又會被棄用。
舉個栗子,最簡單的固液分離,實驗室肯定第一時間想用膜過濾,具體點就是一次性膜的始端過濾,通量載荷神馬的管它呢!再高端點整個膜層析吧,那麼小點兒東西,錢不是問題!這些技術不說到生產,到中試就走不下去了:不好放大哇!怎麼辦,老老實實換回離心唄,便宜穩定易用,CIP/SIP也不是問題。
綜上,實驗室技術基本是個「短、平、快」,生產規模求的是「廉、准、穩」。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正好撞到我的槍口上了。我的專業領域做的是疫苗的技術開發(Technical Development),銜接的正是從實驗室(Research)到規模生產(Bulk Manufacturing)中間這一環。謝謝@袁霖邀請。

先來講講疫苗從研發到生產的周期吧,基本框架是:

1. 實驗室篩選出目標疫苗candidate (一般是被針對病毒最有免疫效果的蛋白質,也即抗原;當然最近有開始研究狂拽炫酷屌炸天的mRNA作candidate—你沒看錯,mRNA本身做成疫苗)

2. 技術開發部門接到這個candidate,在實驗室研發出一整條穩定,可靠的生產路線。在這個規模上生產出來的基本算是小試(lab-scale/small-scale),主要是拿來分析的。

3. 小試成功了以後,會拿到pilot-plant去生產,算是中試規模(pilot-scale)。一般都是GMP標準,因為這個規模上生產出來的產品就已經開始直接注射到人體上了,一般都用於做臨床試驗用。(插一句,現在很多製藥企業都會把這個規模上的生產外包出去給CMO,降低自己的成本)。

4. 臨床試驗成功/BLA通過以後(一般是II期到III期之間),製藥企業就會開始搭工廠了,準備大規模生產了。GMP/cGMP標準這是自然不說了。在正式投入商業生產之前,一般還要經過大試(Engineering Run), 工藝驗證(Process Validation), 性能驗證(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

5. 好吧終於開始商業大規模生產了。但是還沒完。根據FDA最新發布的最佳方法(Best Practice),藥廠會被要求繼續跟蹤生產數據,簡稱CPV(Continued Process Verification),以確保生產環節中出現偏差(deviation)能立刻發現,而不是等到了生產完了在QC那邊才檢查出來。

講了這麼大一通,大家可以看到,疫苗從實驗室到大規模生產中間的環節非常非常多,不是一個簡單的放大就能搞定的。

提到實驗室,大家一般都會想到研發(RD)。研發研發,其實在工業界,研究(Research)和技術開發(Development)往往是分開的,這是由現代社會的高度分工化所決定的。

我所在的技術開發部門,負責的是設計生產路線。我們部門的大頭頭是這麼總結的:Research的目標是成功一次就算成功,而Development的目標是次次成功才算成功。

而我個人所體會到的與Research部門最大區別是,Development的人往往是一個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混合體。我們既要讀文獻,要用生化知識儲備和科學思維去設計實驗/驗證想法,同時又要對生產工藝有理論+操作的實踐,知道工藝參數怎麼放大。Engineer需要troubleshooting的時候,我們是會義無反顧地穿上無菌服,一頭扎進超凈車間去解決問題的。

一句話概括:上得了paper,下得了生產線。

-----------------------------------------------------------------------
以上寫的是在美國葯企里的體會。歐盟和日本的醫藥行業和FDA標準在精神上是基本相通的,畢竟都是在ICH的指導框架下。中國的CFDA我具體不是很了解,但想必也在向這個方向靠攏吧。

先寫到這裡,如果大家對技術的細節上感興趣的話,我到時候在補上合適的細節。

也歡迎各位Research,Validation的同行來講講自己的體會。在下拋磚引玉了。


謝邀。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解釋下藥物研發的不同階段。

任何藥物,從概念到上市,無論是化學葯還是生物葯,無論是單抗還是疫苗,都要回答兩條主線問題:
1. 藥品是否安全和有效
2. 怎麼樣大規模生產

其中主線1包括了早期研發,動物實驗,臨床實驗等相關步驟。
主線2,就是題目問到的部分,在製藥行業內有個專門的詞,叫工藝開發(process develop)。

所謂工藝開發,就是指把實驗室的,早期的,小規模的,不穩定的生產方法,進行重新設計和優化,讓其可以符合現代工業大規模生產的需求:可放大生產,可轉移(不同生產廠之間轉移),穩定,成本可控。

拿細胞培養舉個例子,很多學生物的人都養過細胞,實驗室一般是這樣的。(圖侵刪)

最多是這樣的

事實上在藥廠裡面細胞培養是這樣的

是這樣的

在這種尺寸變化的背後,是生物,物理,化學,工程等學科知識融合,是工業現代化的縮影。

最後,我就是做這個的?(???)?


很多問題,非常同意鳥人的答案,同時進行一點補充。
實驗室是科研主導的思維,於是更在乎的是結果,發paper搞專利。
工廠則是利益驅動,注重經濟優化的過程(並不是就不注重結果了)是個利益權衡的問題。
比如說現在美國CDC的實驗室已經在做滅活Rotavirus 疫苗的結果,並已經取得不錯的結果(請查閱Dr.Jiang 和 Dr. Glass的paper)但是由於是實驗室科研項目並不能上臨床試驗。但是理論上已經可以做滅活疫苗了。
而工廠卻遲遲不上這個項目,就是考慮過程的問題,其中不乏制度因素(毒株的審核,過程的驗證等)同時還有工藝完善的問題,總而言之,生產成本過高,審核周期過長! 所以現階段(短期內)滅活Rotavirus 疫苗的生產是不靠譜的。

概述一下:

這個就是科學家和商人的區別


區別就是,在實驗室里許多不值得一提的東西放在企業就是難以攻克的關卡


成本,產品效果


實驗室主要是毒株的篩選、培養工藝的優化以及製劑配方的探索等,最終確定疫苗生產的工藝SOP,而生產就是在GMP的規範下嚴格執行SOP,如此而已。


有很大的不同。
實驗室規模的,一般考慮的就是如何把疫苗培養出來。
量產規模的,要考慮如何以最低成本(包括菌、餵食的料,以及產出率)生產出疫苗。


推薦閱讀:

有什麼方法或藥物可以通鼻塞?
你吃過的最好吃的葯是什麼?
為什麼潑尼松一類的激素類藥物似乎對什麼病都有效?原理是什麼?
這些化學合成藥品為什麼這麼貴,化學合成物,貴的點在哪裡?
最正確的滴眼藥水操作步驟是怎樣的?

TAG:藥物 | 疫苗 | 藥品研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