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馬卡龍一樣好吃且有名的甜點還有哪些?
我不知道怎麼說誒,喜歡看到比較少見的東西吧,小地方不容易見到的那些。如果有什麼店的招牌我也想知道~ 初衷是同學今天給了個超好吃的馬卡龍(可能就是對我的胃口而已),就想知道,平時網購啊,或者出去旅遊之類的可以吃到的好吃的甜點~如果只是一個泛指的話,其實買起來也蠻麻煩的。 由於見識比較淺薄...所以就是來長見識噠.. 以上&>
太多了??我自己做過的就有幾百種。除去那些我覺得不太好吃的吧,也得有上百種呀。
這個回答里只發自己做的,圖太多了不好找直接扒拉了微博的,請不要嘲笑我當年的濾鏡品味T T
1. 先上法國人每年一月主顯節必食之 「國王餅 Galette des Rois」。
切開來大家分食,就好像我們吃餃子時候有一個裡面是帶硬幣的或者是糖餃子一樣。
在其中一塊餅的奶油內會放有小瓷人 (le santon) 是決定當日誰當選國王或皇后的關鍵。
通常糕點店還會附贈紙皇冠以便在當場為王加冕。
王會一整年都好運噠,只是到了第二年就必須得破財負責為大家購買新年的國王餅啦。
(左一左二是標準大月餅傳統紋路示範,右一是我們自己隨便畫的請不要在意 &> &< )
2. 年初吃國王餅,到了年末的聖誕節呢就是b?che de no?l ~定番的「劈柴蛋糕」了。
每三個這樣的一小塊兒柴就得倒掉一大瓶紅酒,所以賣得貴也實在情有可原。
3. Chausson aux Pommes 這東西我一直叫它「法式蘋果餃子」!
以下三種拼在一張圖裡。
4. Linzer Torte 林茨塔:將肉桂等調料品揉進生麵糰中,加入果醬,上面再蓋一層格子麵餅烤制而成。18世紀初期的料理書就已經介紹過這款古老的甜點了。發祥地奧地利,在法國也使用這個名字並廣受歡迎。
5. MIlle feuilles 法式千層派:mille千,feuille樹葉。設計者兩說:1)Marie Antoine Careme, 2) Rouget, 1800. 有各種各樣的變種,例如加了草莓的millefeuilles國內就叫做"拿破崙派",但其實跟拿破崙本人沒什麼關係。還有一種變種上部用砂糖糊裝飾做成劍上羽毛的樣子,叫做"古拉希千層派"。另,想起來一個關於派皮的故事是這樣的:Claude Gellée 從小立志成為畫家但家境貧寒只能去蛋糕店做學徒謀生。有一天做麵餅時竟然忘記放入黃油只能在擀好的麵餅里夾入黃油補救並為了不讓黃油漏出來折了很多遍。於是現代派皮麵餅就此誕生。Claude因此賺了大錢就去佛羅倫薩成為了一名著名的風景畫畫家。 #人生贏家都是從犯錯開始的#
6. Tartelettes au citron檸檬小撻,也是經常能見到的法式甜點。
從左到右分別是:
7. Gateau Basque 巴斯克蛋糕是法國與西班牙接壤處的巴斯克地區傳統點心,起源於17世紀,最初是為了慶祝9月的節日Gateau Basque 而做的糕點。特點是外酥里嫩。在巴斯克還有個博物館,如果有機會推薦去看一看。
8. Paris Brest 巴黎布雷斯特,一種泡芙。由來兩說:一說為慶祝1909年兩地間開通鐵路做成火車車輪狀,一說1891年為紀念自行車比賽,為了能讓選手有足夠的體力加入了果仁糖風味並且卡路里很高的混糖奶油。
9. Mosaic Roll,馬賽克卷,這個不是法國人設計的是英國人??英國人居然也能再創造!
10.Conversation 意為 對話。我曾經在專欄文章 最古老的「新橋」 - 甘黨萬歳 提到過它。
與新橋的設計也挺像的。做法是在酥皮麵餅中加入杏仁奶油,上澆glace royale糖衣,再覆蓋一層格子狀的酥皮麵餅。是我個人特別喜歡的一款甜點。
11. 日本人最愛的法式甜點蒙布朗Mont Blanc。
原意白色山峰,起源於阿爾卑斯山附近的法國薩瓦與義大利皮埃蒙特地區,1933年傳入日本。
栗子奶油象徵岩石,奶油則是勃朗峰上那一點積雪。
(其實在最後裝飾之前它們就是一大群蕎麥面怪物?? XDD)
不過,日本人把蒙布朗帶回日本的時候改良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和形狀如下圖。
(上面是法式蒙布朗,下面是日式蒙布朗。兩者用的栗子奶油不一樣。)
插播幾款我自己喜歡的簡單小點。
上為焦糖杏仁酥 Florantin
下為 Agrumes et yaourt (這個不知道怎麼翻譯??是酸奶慕斯搭水果布丁與鮮奶油做的)
Barquette fruit caramel~五種堅果餡兒。只要是堅果的我都覺得特別美味。
說了法式甜點,再來說說同樣有名的德系甜點。
12. Baum Kuchen 年輪蛋糕,被視為「蛋糕之王」。當對其作橫斷切開時,年輪蛋糕呈現了特徵性的金色環圈,而使之得「年輪」之名——Baumkuchen直譯即為「樹木蛋糕」。要得到一圈圈的效果,需將一層薄薄的蛋奶糊均勻地刷上炙叉,讓它烤到金黃色。
做這個特別的麻煩,10斤重的中等大小成品得要兩個人不停歇地耗時2個多小時。
夏天在爐子前特別熱,而且麵糊也會越來越重。做好之後手都酸得抬不起來。
(隔壁班孩子特別悲催好不容易做好上百圈年輪結果因為沒烤熟的麵糊太濕潤太重前功盡棄都坍塌了哈哈哈哈哈。)
13. Sacher Torte 薩赫蛋糕,是奧地利國寶級蛋糕,自1832年誕生以來其配方一直是最高機密。
是一種獨特的巧克力蛋糕,兩層鬆軟的巧克力蛋糕底中塗上杏子果醬,外面淋上厚厚的巧克力。
如果你到維也納,請一定不要錯過它。
切成小片配咖啡吃,千萬不要一口吃太多,這個很甜的。
14. Malakoff Torte,馬克拉夫蛋糕。
雖說跟法系甜點比是路人,但在一大片黑不溜秋的德系大餅中算是美貌出眾了。
Malakoff是Crimean戰爭中法最高司令官。
設計由來兩說,一說為紀念其勝利以炮台為原型,一說以他的辮子頭後腦勺為原型。
表面以鮮奶油擠花,擺上沾了巧克力醬的手指餅乾作為裝飾。
內餡則是一層全蛋海綿蛋糕,沾上酒糖液,再交疊夾上三層香草卡仕達慕斯與三層手指餅乾。
放入冰箱隔天食用,風味最佳。
(待續)
看起他人都在說西式甜點,那我就說中國的甜點,以粵式的為主。
在今時今日,粵式糖水已經是一個中西兼并的一個大類,
在裡面可以見到純中式的甜品,比如芝麻糊,
亦可見到自創的西式甜品,蛋撻、班戟,
而粵式甜品最大的特點就是做法講究但是搭配隨心、繁多。
一家正宗的粵式糖水鋪,應該要備有大量的已經烹飪好的材料,
比如紅豆、蓮子、西米、椰汁、各式雪糕、湯圓等等,
然後可以與雙皮奶、芝麻糊、等等進行搭配。
去到粵式甜品店,品嘗不同的搭配,是樂趣之一。
而我個人最喜歡的搭配是雙皮奶+蓮子的組合。
一、糊
1、芝麻糊,好的芝麻糊應該是滑,而且清甜。
2、杏仁糊,白白凈凈,因為油脂含量比較高,所以吃起來丰韻迷人,
3、花生糊,很像,略澀,有一點舌壓
這三款最經典,還有一些其他種類,就不一一列舉了,放一張三種糊混搭的照片結尾。
二、奶
1、雙皮奶,粵式最出名的甜品,估計沒有之一,好的雙皮奶,奶香濃郁,第一層奶皮微微起皺,口感稍乾澀,但是因為其為脂肪凝結,故十分的香,下面的奶與蛋白蒸結塊,應滑。
2、姜撞奶,姜味濃郁,冬天吃十分的暖心,夏天吃十分的下火。姜撞奶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甜品,往往做10次才3次是佳品,4次是良品,3次是差品,就算是最好的甜品店,仁信、民信,也不是每次的姜撞奶都是那麼出色。
3、奶糊,一般吃的最多的是鳳凰奶糊,鮮牛奶加入蛋黃攪拌製成,出鍋的時機十分重要,一般來說10秒以內見真章!奶糊是所有粵式奶製品裡面奶香最為濃郁的,就是有點稍微膩。這個圖片找得不好,實際上不會那麼黃,而且煮的過火了,居然能看到奶黃顆粒。
4、紅豆沙、綠豆沙,好的紅豆沙和綠豆沙都應該放陳皮,講究的方法呢,會同時放年份長和年份較短的的陳皮,而綠豆沙呢,就要必放臭草啦!有時候放蓮子、百合、海帶都是不錯的選擇,而都應該將兩者煲出沙,有些店鋪會去掉皮,有些不會,個人更加喜歡吃皮,口感不錯。
三、糕點
1、紅豆糕以及椰汁紅豆糕,前者是最原始的紅豆糕,後者是改良的,都十分的香美。
2、蘿蔔糕,雖然是鹹的,不過一般是作為甜品或者早餐吃,其中舍不捨得放蝦干,蘿蔔、麵粉、水的比例是關鍵。好吃的不多,所以大多數人對其印象不好,但是做得好,十分的好吃。
3、白糖糕
白糖糕裡面最好吃的是順德的倫教糕,以大米磨漿、發酵蒸制而成,表面光滑,裡面一個個空氣眼,口感爽、軟,味道清甜。
四、酥
1、蛋撻、葡撻,為什麼列為酥呢,因為皮應該是比較酥脆,而蛋撻發展到現在,有傳統的厚酥皮以及引進葡撻的千層脆酥皮,兩種不同的蛋撻皮做法,各有擁躉,而我最喜歡的是傳統的方法。而蛋撻跟葡撻區別在於,葡撻的蛋液更加濃郁,甜度更高,吃起來要稍微有點粘牙,因為葡撻含糖量更高,所以表面的糖分會烤焦成為焦糖。所以明白為什麼葡撻比蛋撻貴了吧。
2、叉燒酥,叉燒做餡,就算在廣州的大酒樓,也沒有幾家做的好,倒是有一些小店做的十分不錯。
3、老婆餅,冬瓜蓉做餡料,好吃的老婆餅,餡料入口即化,而不是像很多店做的跟吃QQ糖一樣。
4、榴槤酥,烤制過後的榴槤酥味道會有所收斂,外表脆酥裡面榴槤軟糯香甜。
還有蝴蝶酥、鮑魚酥、蛋卷就不一一列舉了。
五、水果類
1、楊枝甘露,香港的新派甜品,由柚子、芒果、鮮奶、椰汁混搭,女生最愛。
2、芒果班戟、榴槤班戟,奶油+水果,女生喜歡吃多點。
六、粉
1、涼粉,有白涼粉同黑涼粉,兩者都可以加糖漿,白涼粉搭配椰奶,黑涼粉加煉奶更美味,好的白涼粉有點像果凍,而好的黑涼粉不應該是很Q的,應該是稍微有點點脆和有點彈性。黑涼粉經常搭配各種水果。
2、河粉,雖然樣子很像平常所見到的河粉,不過用來做甜品的河粉還是有所差別,添加了一些蒟蒻,所以很適合用來做甜品,通常是同椰汁、鮮果一起。
3、豆腐花,為什麼那麼多人不能接收甜豆腐花,因為單純的糖漿加入豆腐花中,只會使其豆腥味更加重,所以加薑糖水的豆腐花,是一絕!
七、糯米
1、湯圓,湯圓吃的最多的是麻蓉湯圓,當然還有花生、芝麻等等,湯圓必須排糯米類第一是因為湯圓很百搭,幾乎所有甜品都可以加幾顆湯圓!當然我要濃重介紹下廣州的佳叔湯圓那個鬼畜的神曲,在我腦海中永遠的揮之不去,http://www.xiami.com/song/1772534245這裡放個原版,佳叔湯圓的是男聲唱的我找不到,太鬼畜了!不信邪的小夥伴去廣州,去佳叔湯圓感受下!下面是歌詞- -
- 賣湯圓賣湯圓 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
- 一碗湯圓滿又滿 三毛錢呀買一碗
- 湯圓湯圓賣湯圓 湯圓一樣可以當茶飯
- 哎~哎~唷
- 湯圓湯圓賣湯圓 湯圓一樣可以當茶飯
- 賣湯圓賣湯圓 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
- 一碗湯圓滿又滿 三毛錢呀買一碗
- 湯圓湯圓賣湯圓 公平交易可以包退還
- 哎~哎~唷
- 湯圓湯圓賣湯圓 公平交易可以包退還
- 賣湯圓賣湯圓 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
- 要吃湯圓快來買 吃了湯圓好團員
- 湯圓湯圓賣湯圓 慢了一步只怕要賣完
- 哎~哎~唷
- 湯圓湯圓賣湯圓 慢了一步只怕要賣完
2、糯米糍,好像愛吃的人不多,主要是太滯了,姑娘吃1個就吃不下其他的!當然現在的糯米糍有包裹芒果之類的水果,沒那麼滯了。
3、糖不甩,糯米製成的丸子,本身是沒味道的,全靠糖+花生的蘸料來給味道,口感比較粘稠,略帶彈性。
八、糖水
其實嚴格來說,上面除了固體類的都可以叫做糖水,但是我還是很矯情的分出一個類別的- -
1、番薯糖水,每個廣東孩子童年的記憶呀!冰糖+水+番薯+姜,最簡單的材料,最親情的味道!煮好的番薯加入甜牛奶中,也是十分美味!
2、百合蓮子白木耳糖水,也是媽媽最愛煮的糖水,清甜,下火,有時候回放紅棗、放雞蛋、雪梨、木瓜等等材料,比較百搭。
3、椰汁西米露,最經典的一個搭配,提前將西米煮好,西米大火煮兩次幾分鐘,每次煮完都要過冷河,這樣的西米會很飽滿並且很彈牙,然後調配好椰汁將西米加入即可,而再加入煮好的香芋或者番薯,就更別有一番滋味。
九、飲品
1、港式奶茶,不同的茶餐廳對於奶茶裡面的茶有不同的搭配,但是斯里蘭卡紅茶是必不可少的,而奶則選擇淡奶,雖然叫做淡奶,但是是將牛奶蒸發一部分水分而製成,通常選擇是三花淡奶或者黑白淡奶,將茶葉反覆熬住,得出黑色的茶水(比我們平時喝紅茶要濃的多),再將淡奶加入茶中即可。好的港式奶茶,應該入口順滑,脂香濃郁,咽下去後,茶位開始湧現,出現一絲苦澀,最後茶葉的苦澀香味與牛奶醇厚的脂香充溢整個口腔從而蔓延全身!而現在為了防止冰塊降低奶茶的濃度,一些有心思的餐廳,上冰鎮奶茶時,會用一個大碗裝滿冰塊在講奶茶置入其中。
2、咸檸七,一個比較冷門的飲品,但是我的最愛!裡面咸檸是指咸檸檬,將新鮮的檸檬加入大量的鹽放入密封的容器腌制半年以上,而裡面的七就是指七喜啦!兩者混合,會產生一個很豐富的味覺,酸味加上鹽,會極大的豐富算的口感,在強烈刺激下人的精神為之一振!
3、薑絲可樂,把生薑與可樂同煮,怎麼看都像黑暗料理的東西,卻在TVB的港劇中,佔據了飲料的大部分位置!這是一個治感冒的偏方(其實我不知道有沒有用,好喝就行)。
@張小玉 這是個好姑娘,微信公號:一直愛藝術和你的張小玉,上面,都會吃最好的。
為什麼...沒有人說...菠蘿油的呢.....?
大家對這個食物沒感情嘛?
要說我心目中最有名又最好吃的甜點...基本是這樣的
奶茶+菠蘿油+西多士+蛋撻...
馬卡龍我還是成年後才聽說的,但是菠蘿包可是從小吃到大啊...你讓我以後都不吃馬卡龍沒有問題...但是菠蘿包?nonononono~~~~~~~~~一個月不吃就心心念念的好嘛?!!!
冰火菠蘿油很厲害的有木有!!!熱情如火地融化你好嘛!!!
是的...我們就是這麼喜歡.....
法蘭西多士啊!!!!超濃厚口味甜膩到入心爽死了好嘛?!!!細滑的花生醬融合雞蛋液還有一大塊黃油和放死人不償命的蜂蜜!!!!!!!不能更喜歡!
是的,沒看錯啊,上來服務員都會給你一罐子蜂蜜的,自己加哦~~~~~~~&>///&<~~~~
蛋撻什麼的,我就不多說了,你們都懂的。
奶茶什麼的,你們也懂的!
海龜pizza:你看那顆星星,那顆,最小的那顆...我聽人家說,天空有一顆好小好小的星星,上面住著一個小王子。每天,他只照顧著他最愛的一朵花。王子,你認識他嗎?
菠蘿油王子:好像有點印象...
海龜pizza:哇!那個呢...那個讓燕子把自己的寶石眼睛啄出來,送給窮人過冬的那個王子呢?你有沒有見過他?
菠蘿油王子:在海邊喝茶,好像碰到過一兩次。
海龜pizza:哇!那個呢?那個從石頭上...用力把寶劍拔出來那個呢?王子,你試過把寶劍從石頭上拔出來嗎?
菠蘿油王子:我試過在浴缸里把塞子拔出來。
海龜pizza:哇!也夠厲害的!
菠蘿油王子:你們的披薩,是不是有分12寸和18寸的?
海龜pizza:啊?是呀
菠蘿油王子:那十進位該怎麼算?
海龜pizza:。。。。王子啊,不如別說披薩了..
菠蘿油王子:哦。。那也別說那些王子了...
「這麼巧?」「上街啊?「」吃飯沒?」「吃了啊。」有空便「」call我吧。「
圖片出處:
最佳茶餐廳私訪記
百度
douban
還有那麼點自己拍的
看了前幾位的高票答案,青葭女神的回答也蠻多的,所以她回答過的我就不再贅述了。這裡說一說前幾位里沒有出現的答案。
香草奶凍(vanilla panna cotta)
義大利的一款經典小甜品。記得我在甜點學校上課的時候,第一節課講凝固劑就接觸到了這個奶凍,老師說是非常基礎同時也非常經典的一款甜點。它既可以杯裝,也可以進行盤式,可以自由發揮搭配的餘地也很大。
(我做的一款香草奶凍盤飾)
可麗露(canneles)天使之鈴
波爾多地區馳名特產,同時也因其貌不揚的長相和美味口感的巨大反差文明世界。
我第一次接觸這個甜點差點都不想下嘴,我同學一直說嘗嘗吧,真的好吃,我才免為奇難咬一口,從此為它淪陷。波爾多是家喻戶曉的紅酒產地之一,製造紅酒時需要使用大量蛋白當成澄清劑去除沉澱物,於是當地人便將剩下的蛋黃拿來做可麗露。
(這是剛脫模的時候拍的,要是再隔一段時間沒有這麼光亮了還要更丑一點 )
別看它小小一個長得黢黑黢黑的,實際製作過程要耗費將近三天。首先製作好的麵糊要經過長達24~48小時的「熟成」。熟成麵糰是指讓水分徹底滲透到麵粉中,讓麵糰釋放出一定程度的麩質。這個「麩質」正式構成蜂巢狀蛋糕體的原因,也是可麗露好吃的秘訣。
進行完這一步還要烘烤1h左右。一般烤制可麗露用的是銅模,保養銅模也沒多煩,也就是要不是看它這麼貴的話想直接扔了這麼煩吧。
司康(scone)
英式下午茶必不可少的東西,一般搭配果醬和凝脂奶油食用。凝脂奶油就是脂肪含量在50%左右的奶油,一般我們吃的蛋糕中間夾的鮮奶油乳脂含量在35%左右。
做法和法式塔皮有點像,是用冷黃油做的麵糰,儘可能的減少揉壓次數。口感介於餅乾和蛋糕中間。我個人非常喜歡司康配咸凝脂奶油的吃法,如果你所在的地區有安薇塔英國茶屋的話可以點一份現烤司康嘗嘗,店家會配三種不同的蘸醬,味道還不錯~
如此簡單的家庭下午茶也是可以做的很難吃的,真的不是我黑蔡嘉。那麼貴的一個套餐,我就是奔著只有點套餐才能吃司康去的,做成石頭了,搭配的奶油和果醬也好不走心。
歌劇院(opera)
歌劇院蛋糕是法國甜點店一定會有的傳統巧克力蛋糕。蛋糕表面散發著光澤的巧克力面上裝飾金箔,代表著歌劇院屋頂一個拿著金色豎琴的阿波羅像。
(因為我自己不太愛吃歌劇院,純屬個人喜好問題。做的不多,好難得翻圖片就從網上找了一張)
歌劇院蛋糕是由巧克力奶油與咖啡哪有兩種口味構成。為了將兩種強烈味道融為一體,甜點師用層層交疊的方式完成這款蛋糕。看起來簡單,卻是經過精密計算組合而成的。
千層可麗餅
這貨這兩年在國內大放異彩。但是實際上在法國,它不僅僅是和水果奶油堆疊的甜味點心。千層餅皮非常包容,可以和很多食材組合,其實有點像國內的煎餅果子。
我在法國吃到的千層也很少有中間夾水果的,有一次連吃兩家千層夾層都是榛子醬和巧克力奶油的組合,膩到令人髮指。中外飲食文化還是有差異的,法國人真的不是一般二般的耐糖耐膩。
銅鑼燒
小時候肯定是吃了太多的假銅鑼燒,導致對它的印象一直非常不好,覺得齁甜齁甜的兩塊餅有什麼好吃的。去年看了一部日本美食電影《澄沙之味》,裡面有很詳細熬豆沙教程,自己照著做的一遍,發現真的哦一西!
其實銅鑼燒中間換成夾其他餡料也很美味,我曾經試過把法師慕斯中的草莓奶醬夾在裡面,也很好吃。
蛋糕卷
只要是蛋糕體包裹住餡料的卷卷都叫做蛋糕卷,不限於蛋糕體是哪一種。所以日本比較流行海綿蛋糕卷
法國的浮雲卷這兩年一下成為了烘焙界的網紅,大概是因為她吃起來像蛋糕又像布丁的魔性口感吧,整個蛋糕看不見什麼蛋糕的組織,因為它本來就是一坨烤熟的「卡仕達醬」
(我的個人喜好是卷浮雲卷不放太多奶油,吃這坨布丁的duangduang口感)
黑森林(Kirschtorte)是個地區
黑森林是德國西南 的一個山區,盛產櫻桃。每年農民除了將過剩的櫻桃做成果醬外,還會把它填進巧克力味兒蛋糕中做夾層。而蛋糕表面覆蓋的鮮奶油也混合了櫻桃汁和櫻桃酒,這便是黑森林蛋糕的由來。
(熬煮的酸櫻桃汁光想想舌根就開始分泌口水了 所以很多甜品師在做黑森林的時候除了放大顆的櫻桃在蛋糕里,也會舀幾勺汁兒)
如今黑森林蛋糕也千變萬化產生了很多不同的形式,有的也會把它放在玻璃杯中,在宴會上方便食用。但是,不管怎麼變。沒有黑櫻桃的黑森林都是在耍流氓!
提拉米蘇
也是舉世聞名的意式甜品,應該基本上沒有不知道它的人吧,關於它的一些周邊新聞也不用介紹了。提拉米蘇標配一定是:咖啡液、手指餅乾、馬斯卡彭奶油、可可粉、酒。少了以上任意一種味道都差那麼一點。
以前提拉米蘇全部都是裝在容器裡面的,所以不添加凝固劑。現在為了美觀,方便外帶,會添加適量的凝固劑做成像慕斯一樣的。
做過很多次提拉米蘇之後我發現,在酒上面稍稍做一點文章,做出來的成品口感會很不一樣.....
(中間那隻長脖子有股迷之回香味,最後在提拉米蘇慕斯糊里來兩瓶蓋兒....讓人過嘴不忘)
泡芙(失敗品變成的美麗意外)
據傳是因為某糕點師的失誤才一不小心發明的泡芙。想想泡芙的材料,牛奶、麵粉、黃油、雞蛋、糖。我揣測一番覺得好像卡仕達醬啊,但是具體是什麼就不知道了.......
(圖為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截圖 修女泡芙)
在展示櫃里存放了一陣的泡芙因為吸潮的原因很難有酥脆外皮與冰涼內餡激烈碰撞的口感。剛烤出的泡芙馬上填餡是口感的巔峰時期
(百利甜酒心兒 誰吃誰知道)
蘋果派
美式蘋果派作為美國一種十分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甜品,主要是將蘋果切塊腌漬、熬煮,倒入派皮中,並在頂部搭上切成一條一條的派皮,或是直接蓋上整張派皮。老美比較隨意嘛。
法式蘋果塔大多為切片的蘋果平鋪在塔殼中,表面刷蘋果自身腌制出來的糖水。
做千層酥剩下的邊角料也可以用來卷玫瑰形狀的蘋果派。蘋果薄薄的切片和擀薄的千層酥麵皮放一起卷就行。考出來挺美麗的,我找不著成品圖了....
米布丁(sütlac)
中東挺常見的家庭小點心,米粒一般選澱粉含量比較高的短粒米。軟萌軟萌的布丁中間有了米粒,表面有一層金黃色的「奶皮」口感非常好~~
如果喜歡的話還可以加一點溫暖性質的香料,比如肉桂、肉豆蔻什麼的。吃的時候其實不太能感覺到它們的具體存在,只是多了一點微妙的變化。
為了督促自己早睡,我決定先寫到這兒。等我!!!我還要著重誇一把新疆的切糕!
卡納蕾。
圖片轉自網路
以下內容轉自wiki.
「卡納蕾(法語:canelé)或譯為可露麗(可麗露),是一種小型的法式糕點,內里是柔軟的蛋白與牛奶打泡烘培而成的軟凍,表層則是厚厚焦褐色滿是焦糖的微硬外殼。這項點心外型上小巧,大約呈2英吋高、分層的圓柱體,是法國波爾多地區的特產,但也常常可以在巴黎糕點店(patisseries)找到。
製作上用到雞蛋、牛奶與麵粉,會加上蘭姆酒與香草調味。糊狀的軟凍在模子里烘培,使得卡納蕾有著焦糖外殼與鬆軟多孔的內里。」 (wiki:卡納蕾)這個個人感覺挺好吃的,不會太甜,形狀也很有特色,而且不那麼易碎。
選自知乎專欄:和絕美的法國甜點來一場柏拉圖之戀吧 - 知乎專欄
Souffle舒芙蕾
舒芙蕾又叫蛋奶酥或者梳乎厘,可謂歐洲中世紀奢侈糜爛生活風氣下孕育出的一道經典法式甜品,這個名字本來就有警醒之意。現在舒芙蕾已經成為法式甜品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做法就是鮮奶和蛋白烘烤而成,烤好後要儘快吃,否則蛋白膨脹的部分就會漏氣塌陷了。這道甜品入口輕盈蓬鬆,但卻滿嘴的乳香氣,既可以做甜品,也可以搭配主菜,比如乳酪舒芙蕾等。
乳酪舒芙蕾
Le Fraisier法式草莓奶油蛋糕
這是法國經久不衰的人氣甜品,是由海綿蛋糕、鮮奶油和新鮮的草莓製成的,蛋糕的表面還要塗一層粉紅色的杏仁糖糕,側面也都布滿了草莓,奶油甜而不膩,草莓酸甜爽口,口感非常有層次感。而且這款蛋糕還有很多創新的元素,比如加入栗子、抹茶等口味。
Mille Feuille拿破崙
字面的意思是千層酥餅,這恐怕是中國人最熟悉的一道點心了,真的有密密麻麻無數層酥皮,因為酥皮的製作工藝極其複雜,師傅要將麵皮不斷重複對摺,既要美觀,又要確保酥皮的口感,所以拿破崙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難做的點心之一。三層焦黃的酥皮層中間夾著香甜的奶油或者果醬,頂部有時還會放上草莓等水果,口感酥鬆,滿口濃郁的奶香味,水果的清甜和蛋糕相得益彰。
L』Opera歐培拉
這款杏仁巧克力咖啡奶油蛋糕由於形狀正正方方,表面又淋上一層薄薄的巧克力,就像歌劇院內的舞台,因此取名為Opera。傳統的歐培拉一共有6層,其中3層是浸泡過咖啡糖漿的海綿蛋糕、巧克力和奶油慕斯,因此整體的口感是濃郁的甜美中帶有一絲巧克力的微苦,蛋糕入口即化,巧克力和咖啡的濃香在口腔內縈繞。
Mont Blanc 勃朗峰栗子蛋糕
這款蛋糕因為外形與阿爾卑斯山的勃朗峰相似而得名,特別是蛋糕頂上的那層糖粉,看起來很像勃朗峰終年不化的積雪,其中最經典的就是栗子口味的。勃朗峰栗子蛋糕採用栗子泥的外殼,內部是香草奶油餡料,最下面是一層很甜的蛋白餅,所以吃的時候嘴巴要張大哦,這樣才可以一口吃到三層,由此帶來豐富的口感。除了栗子口味,現在也有香草、巧克力等多種口味的選擇了。
Eclair閃電泡芙
法國除了傳統泡芙外,還有閃電泡芙,又叫手指泡芙,據說因為太過美味,讓人恨不得一下子就吃完,所以被命名閃電泡芙。這款泡芙蓬鬆的奶油麵皮里包裹著奶油、咖啡、巧克力或者冰淇淋,在泡芙上面還會撒上糖粉、果蓉或者巧克力,一口要下去,外酥內軟,異常香甜。口味繁多、外形精美、五彩繽紛的閃電泡芙放在甜品店的櫥窗里,就好像一場法國美食的時尚藝術展!
Religieuse修女泡芙
修女泡芙最初的版本是16世紀法國王室的御用大廚發明的,泡芙因為外觀看上去像穿著教袍的修女而因此得名。這款泡芙現在是法國最受歡迎的甜品之一。一共有上下兩層泡芙,每個泡芙中間都加油鮮奶油,不但外形漂亮,更是入口即化的美味。
Canelé卡納蕾
卡納蕾是一種小型的法式糕點,源於16世紀波爾多地區的修道院。別看這小小的蛋糕,在法國的很多甜品店要求糕點師要拿到卡納蕾糕點師認證才可以做呢!卡納蕾表層是厚厚的一層焦褐色微硬的外殼,那是加了法國蜜蠟的焦糖,但是蛋糕裡面卻像布丁一樣,濕潤軟滑,口感非常好。這款點心外型小巧,一個個像小鈴鐺一樣的圓柱體外形,在日本又被稱為「天使之鈴」。
Mousse au Chocolat巧克力慕斯
慕斯在法語中是「泡沫」的意思,巧克力慕斯現在已經是很大眾的甜品了,幾乎是每個甜品店的標配,也是法國人最喜歡的甜點之一。而且做法很簡單,特殊的口感主要源於在鮮奶油或者蛋白霜里打出氣泡而來,這樣的巧克力慕斯口感輕盈但又不乏綿密厚實、入口即化、順滑濃香,帶著巧克力綿長細膩的美好,是每個巧克力控們都無法抗拒的誘惑!
La Tarte Citron Meringuée蛋白檸檬派
這款點心底層是酥脆的派皮,中間一層鋪著酸甜的檸檬餡料,最上面蓋著一層蛋白霜擠出的一個個奶白球,每個奶白球都有可愛的尖尖角。
Tarte Tartin水果撻
法國還有一類甜點是各種水果撻,併入檸檬撻、蘋果撻。酥脆的撻皮搭配各種水果,清爽的果味和奶香味濃郁的撻皮融合在一起,口感非常好。
微信公眾號:樂鼠基地
內容為原創
轉載請註明出處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官方網站:樂鼠基地 | 國內外精品美食資訊分享
吃貨集中營
分享最新最全的國內外美食資訊
法式甜點幾大類:
泡芙
派、塔
慕斯
泡芙有普通圓的泡芙,有小有大
有修女泡芙
閃電泡芙
天鵝泡芙
巴黎-布雷斯特,又叫車輪泡芙
聖-奧諾里
派類:
法式千層派,口味有上百種,圖為最經典的香草千層派
焦糖蘋果塔
檸檬塔
洛林派(鹹的),有很多種鹹派
慕斯:法國人引以為傲的甜點,這個就多了去了,稍微放幾張吧
最後夾帶點私貨,我自己做的東西
大家炙熱的目光都集中的法國和日本,下面由我來把樓稍稍歪一下,來到容易被人遺忘的甜品天堂土耳其。
首先是我此生摯愛-Baklava
紙一樣薄的餅皮+地中海地區各類頂級堅果,尤其是新鮮的開心果碎屑+糖漿+蜂蜜。
一口下去,嘴中一下子四溢的甜味能讓人瞬間信仰真神阿拉。去土耳其必須要嘗的一款幸福感暴增的甜品及其各式變種。當然,少不了搭配薄荷茶和土耳其紅茶。
下面是Sütla?-米布丁
綿密的口感讓人瞬間忘卻對傳統焦糖布丁的眷戀。適合不喜歡焦糖甜的人群。然後是土耳其軟糖Lokum
土耳其朋友說,他們的軟糖是阿拉給臣民們舌尖的恩賜。伊斯坦布爾滿大街的軟糖櫥窗,堪比藍色清真寺美麗的拱頂。
大家的答案已經非常詳細,我簡單介紹一下風靡美國的Cronut (之前編輯的丟失了,我正在慢慢補上)
Cronuts是羊角甜甜圈,1/2 羊角麵包 + 1/2甜甜圈, 一個讓整個美國為之瘋狂的點心。
為了慶祝考到駕照,教練帶我去Santa Monica 交通局旁邊鼎鼎大名的DK Donuts買了好吃但高熱量的甜甜圈和Cronuts給同事們~
位於紐約Soho的精品糕點店Dominique Ansel把Cronut做成了一個風靡美國的潮流。下圖為抹茶和菠蘿Cronut.
萬聖節邊上,美國人特別喜歡吃Apple cider donuts (蘋果汁做的甜甜圈),我每年會和兩個美國室友一起開車去上紐約州的Fishkill農場,摘蘋果、排隊熱騰騰的蘋果汁甜甜圈。 You haven』t had real donut if its not warm!
說到Donuts,我在美國的一家店裡看過一個關於donuts的歷史,講述了紐約各種donuts,那最有名的莫屬布魯克林的Dough Doughnuts - old fashioned 紐約老式甜甜圈。雖然特別甜,偶爾放縱一下自己還是值得的。在Brooklyn的Smorgasburg每次都是排長隊去買The Dough 甜甜圈, 其實等待的那份期待也是味道中的一部分。
在紐約東村的Boxkite等咖啡店,可以一邊喝苦苦的咖啡,一邊吃甜而不膩的Dough。 有個拍美食的秘密:就是在甜甜圈旁邊加個拉花,拍出來的樣子+構圖+顏色,都會贊很多倍。
洛杉磯知名的手工巧克力店compartes chocolatier 也有好看的甜甜圈搭配咖啡。
位於紐約東村12街和2大道的義大利老字號Venieros Dessert以其提拉米蘇蛋糕(tiramisu cake)聞名,親們可以考慮在這裡給朋友買生日蛋糕,性價比高而且真心好吃。 11th street btw ave 12 - since 1894
紐約東村(east village)是吃貨的天堂,也是有著sweet tooth的小夥伴們的必去地點。 在St Marks上有家日本小店叫Yakotori Taisho, 可以點火焰冰淇淋。
隱蔽在Midtown East 43街地下的日本餐館Sakagura有著我最喜歡的甜點之一 - 黑芝麻cream br?lée配上手工黑芝麻冰淇淋( black sesame cream brulee with black sesame ice cream is my favorite dessert )
抹茶巧克力岩漿蛋糕(green tea chocolate lava cake)是位於東村St Marks的泰國甜點店@SpotDessertBar的一大亮點:
說道抹茶口味的甜點,紐約華人都熟悉Lady M的千層蛋糕,好吃不膩(我自己平時不喜歡黃油多的甜點)
Lady M在Bryant Park店的隔壁就是日本知名巧克力Royce, 抹茶味杏仁 + 抹茶巧克力 送給你的女神,她們大多會喜歡。
日本的抹茶蛋糕。 起源於美國喬治敦大學的風靡美國的Georgetown Cupcakes, 除了DC華盛頓特區外,紐約的SOHO也開了一家。 找一個周末的下午,和閨蜜一起在Soho逛街,Cupcakes和熱巧克力搭配在一起,非常棒。注意: 高熱量, 所以不要多吃~ 可以是時候來一次
紐約人非同尋常的愛健康和健身,因此甜點中也誕生了迷你的cupcakes。 曾經在投行工作的melissa決定做甜點,但是她和周邊的朋友們都覺得一整個cupcakes的熱量太大了。於是,她發明了一口包的迷你cupakes, 有各種各樣精緻有趣的味道。
咖啡在美國是一種文化,但是美國人經常來去匆匆的點了一杯星巴克外賣就趕去上班了。 我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朋友,希望喝咖啡(coffee break)是和他老家一樣的一種儀式,一種人與人的交流,於是他研製了rip van wafels, 把荷蘭土特產小華夫餅帶入美國的咖啡文化。
在咖啡還熱的時候,把華夫餅蓋在被子上,讓咖啡的熱氣和香味溶於華夫餅的焦糖和可可中,真的是超級贊。
日本老牌傳統和果子點心店 - 虎屋 (Toraya), 它的果子提出了「五感」的概念: 色,味,香,紋理/口感,聲音(果子命名靈感來自不少詩句或是季節)。除了虎屋很多其他店也做wagashi,都很漂亮。
之前看過@胖達寫的《他是我心中的神,是甜點界畢加索,開創了馬卡龍的新時代》裡面有寫Pierre Herme經典的ISPAHAN。那是一款用荔枝玫瑰和覆盆子做的馬卡龍,當時看得我直流口水,心想要是能吃到就好了!
三天之後我去新濠天地逛街,看見了一家馬卡龍店,開在愛馬仕專櫃旁邊,這家店特別冷清,諾大的綠底招牌寫著一行小小的白字「Pierre Herme」我趕緊拿出手機,點開我分享到朋友圈裡的文章——「卧槽!得來全不費功夫!」這號稱世界top級的馬卡龍就在我眼前。我趕緊咽咽口水告訴賣馬卡龍的小姐姐,我想要一塊那個玫瑰、荔枝和覆盆子的...
「ISPAHAN?」
「對對對!」
「啊對不起,我們不單賣,只賣一盒,最少七個。」
七個馬卡龍要210澳門幣呢,咬咬牙還是買了。心裡想著我以後是要成名廚的人呢!那這210就當交個學費吧,找找差距也好啊。反正要挑七個嘛,我就買了聽起來最貴的「榛子鵝肝味」、「栗子味」和「ISPAHAN」。挑馬卡龍的時候我反覆告訴自己:名廚都喜歡劍走偏鋒,那些什麼香草巧克力哪裡都有,選聽起來最奇怪的准沒錯!」
我就這樣提溜著馬卡龍開心地回家了。拍照發朋友圈之後馬上打開盒子...不對,我聽說吃馬卡龍要配黑咖啡...因為是宿舍,設施也不完善,只能沖了一杯速溶的UCC,旁邊鄭重其事地放了杯涼白開。
當我吃到榛子鵝肝的時候我以為我是拿錯成栗子味,因為沒有榛子味沒有鵝肝味——一種從巴黎遠道而來的甜,甜得我趕緊喝苦咖啡解甜——「穩!正宗!」。
我吃到栗子味的馬卡龍的時候我確定了我之前拿的的確是榛子鵝肝味,因為這一塊更其貌不揚,主要是它的顏色更接近栗子色。但是這一塊顯然沒那麼甜了,有上一塊墊巴墊巴起碼不至於齁著。
當我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喝一口白開水漱漱口,吃下由玫瑰覆盆子和荔枝做成的「ISPAHAN」的時候,我夢裡的金閣寺塌了。這塊真不難吃,起碼有很濃烈的玫瑰味,但是要說那繁複的層次感,都被這甜味壓垮了。
「不對!這味道為什麼有點熟悉...」
我一時放棄了思考,把剩下幾塊馬卡龍分給了室友們。當我一年之後走在昆明街頭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嘉華鮮花餅」。
我趕忙進去買了一塊四塊錢的鮮花餅,一口咬下去。濃烈的玫瑰味道和更適合亞洲人的甜度讓我心情愉悅。
馬卡龍是少女的酥胸,但不是任何人都會為它傾倒,畢竟亞洲人的唾液腺和歐洲人天生不同。
(本文無利益相關,謝絕轉載。)Panna Cotta
義大利甜點,應該叫奶凍?
奶味香濃,冰凍嫩滑口感好,上圖的這個倒不正宗,而是新加坡一個日本館子 Steak Hamburg MASA/index 的版本,上門撒的糖粉是所謂的」和三盆糖「,據說是手工製作(其實我不覺得手工製作就是好)的糖:」微甜,甘醇不膩,香而不無酸「。
這基本上是我唯一喜歡的甜品。經常在這店旁邊吃了別的晚餐(該店以做和牛牛排為主,賊他媽貴),再專門去這家店吃這甜品的樣子。泡芙 絕對是泡芙沒錯
除了馬卡龍以外,無疑是泡芙獨領風騷。
有人說:因為奶油和蛋糕走進了婚禮的殿堂,所以有了奶油蛋糕。而深愛著奶油的麵包只能把愛埋在心裡,變成了一隻泡芙。
而閃電泡芙更是泡芙中的極品,今天我們來看看怎樣做一隻活色生香的閃電泡芙。
配方來自 | 柴田武
食材
焦糖泡芙麵糊(24根份)
無鹽奶油
125g
水
200g
鮮奶
200g
鹽
7g
白砂糖
6.5g
高筋麵粉
45g
低筋麵粉
125g
全蛋
5個份
焦糖鮮奶油
卡仕達醬
850g
香卡堤奶油
100g
焦糖奶油液
104g
焦糖翻糖
翻糖
焦糖醬
做法
焦糖泡芙麵糊:
①奶油、水、鮮奶、鹽和白砂糖放入鍋中,煮至沸騰。
②將高筋麵粉和低筋麵粉混合過篩,一次加入1種,迅速攪拌均勻。
③將②充分加熱,慢慢地倒入蛋,調整麵糊硬度。
④將③裝入裱花袋中,呈細細的長條狀擠在鋪了烤盤紙的烤盤上。
⑤上火開100度,下火開210度約烤55分鐘,打開風門讓下火減弱。
⑥烤好後讓它稍微變涼,在上面戳幾個洞,以便灌入鮮奶油。
焦糖鮮奶油:
⑦將全部材料混合。
焦糖翻糖:
⑧在翻糖中加入焦糖醬混合。
完成:
⑨在泡芙上戳好的洞中擠入焦糖鮮奶油。
2衍生裝飾做法
?最簡單的裝飾:糖漿+漿果
?切開後擠奶油,撒巧克力碎裝飾
?直接淋融化的巧克力,再加上堅果
?加彩色巧克力片
?加彩色裝飾糖
?做出鏡面效果,配上鮮花
?巧克力動物造型
?稍微改動柴田武的經典配方,翻糖配上其他顏色的色素
?最後兩張鎮樓
特別感謝i烘焙指導
Follow喜大廚,每個節日都可以很好吃!今年聖誕節,大廚奉上一款快手易做的劈柴蛋糕配方,這款「榛子卷卷」,是家裡或私房都方便呈現的。劈柴蛋糕,就是正確打開聖誕節的甜蜜魔咒。
在壁爐里燃燒一根巨大的木柴,寓意來年豐收,是法國人過聖誕的傳統。
19世紀以來,這一傳統逐漸演變上餐桌,成為了聖誕大餐的壓軸甜點——劈柴蛋糕,B?che de No?l。
這款榛子劈柴蛋糕,無需模具,製作「豐儉由人」:基礎技術如打發甘納許、蛋糕胚的製作、組裝等,對家庭烘焙愛好者壓力不大;在原配方基礎上,再根據需要進行淋面等裝飾,也足以打造出店鋪的節慶擔當!
第一步:打發甘納許
配料表
奶油A 114g
轉化糖 10g
葡萄糖 10g
吉利丁 5g
榛子巧克力 110g
奶油B 226g
操作步驟:
1. 將榛子牛奶巧克力,放入微波爐中低溫軟化;
2. 將奶油A放入鍋內,加入轉化糖和葡萄糖,加熱至沸騰;
3. 加入泡軟的吉利丁片(記得要濾干水分),攪拌均勻;
4. 分兩次加入榛子牛奶巧克力中,乳化均勻;
5. 加入奶油B,用均質機均質均勻,放入冷藏靜置12小時;
6. 從冷藏冰箱取出,放入攪拌缸中,中速打發;
7. 打發至光滑尖鉤狀,即可使用。
第二步:蛋糕胚
配料表
蛋黃 38g
全蛋 100g
糖 79g
蛋白 70g
糖 25g
麵粉 30g
榛子粉 30g
操作步驟:
1. 全蛋和蛋黃混合,放入攪拌缸中;
2. 加入糖,中速打至發白;
3. 蛋清打至出現均勻的小氣泡;
4. 加入第一次糖,打發至出現略微細膩的氣孔;
5. 加入第二次糖,打發至有紋路,軟勾狀;
6. 加入第三次糖,打發至硬挺尖鉤狀;
7. 麵粉過篩後,與榛子粉混合,加入全蛋麵糊(2)中,翻拌均勻;
8. 打發蛋白分三次加入,翻拌至均勻即可;
9. 倒入33cm × 33cm的硅膠模中,用抹刀抹平;
10. 烤箱預熱190℃,烤6分鐘左右,完成後表面應呈金黃色。
第三步:烤榛子碎
配料表
榛子顆粒 300g
操作步驟:
烤箱160℃烘烤6分鐘左右即可,靜置放涼待用。
第四步:組裝完成
操作步驟:
1. 蛋糕胚背面朝上,放在烤盤紙上;
2. 加入280g打發甘納許,用抹刀抹平;
3. 撒上烤好的榛子碎;
4. 沿著一個方向卷緊即可,可以用尺子和擀麵棍輔助,讓卷更緊實;
5. 將剩下的打發甘納許,裝入帶有斜口裱花嘴的裱花袋中,在表面擠上裝飾,加巧克力裝飾片;
6. 撒上些許糖粉,聖誕氣息get!
Follow喜大廚, 每個節日都可以很「好吃」!
拔絲蘋果
HP蜜蜂公爵!非常有名不用說。希望有朝一日分子料理大師們能把這些還原出來喵。
蜜蜂公爵位於霍格莫德,販賣各式各樣最令人垂涎的糖果點心,像是乳香四溢的牛軋糖,數百種巧克力等。另外一些具「特效」的糖果,例如可以讓整個房間充滿藍色風鈴草顏色泡泡的」吹寶超級」泡泡糖,怪異而且容易碎裂的毛毛牙薄荷糖,可以幫人噴火的黑色胡椒小頑童,吃了有如在胃裡活蹦亂跳的奶油薄荷糖等,另外還有異常風味的鮮血口味棒棒糖。
蜂蜜公爵糖果店糖果列表【客戶端渣排版請輕拍】
比比多味豆 巧克力(多種口味) 牛奶軟糖 梨子硬糖 甘草魔棒 椰子冰糕(粉紅色,發出微光) 巧克力球(內有草莓奶油凍和一般奶油凍) 滋滋蜜蜂糖 奶油花生糖 果凍鼻涕蟲 夾心糖(會爆炸) 酸棒糖(「讓你朋友的舌頭燒個洞!」) 冰耗子(「聽到你的牙齒打戰和咯吱咯吱的聲音!」) 冰糕球(極大的糖果,讓你吮吸時可離地漂浮好幾英寸) 福吉蒼蠅 糖羽毛筆(像真的一樣,可在課堂上吮吸) 果子露飲料(漂浮在空中) 胡椒小頑童(讓你嘴裡冒煙的糖) 奶油薄荷糖(形狀像蟾蜍,「真的會在胃裡跳動!」) 毛毛牙薄荷糖(碎片狀) 黑胡椒小頑童(「為你的朋友從鼻子里向外噴火!」) 吹寶超級泡泡糖(能使整個房間充滿藍色風鈴草顏色的泡泡,幾天都不會破滅) 棒棒糖(有血腥氣)
Creme br?lée
年輪蛋糕,德國起源,現在日本的也很有名。
多圖!!手機流量黨慎入!
既然說馬卡龍,雖然我覺得還是挺裝逼的一種食物。順著題主的路線,我介紹點又好吃又裝逼的食物吧。日本點心真的是在食材和擺盤上面頗下功夫,從口感到與菜品的搭配都堪稱為藝術。有些點心單吃不覺得多麼驚艷,與正菜搭配起來真的那就一個舒服,口感清爽或者順滑,奇怪的感覺超出想像。
首先,日本福岡縣「鈴懸」老舗菓子店內售賣的和菓子真的很有韻味。
和菓子配合季節時令製作,工藝嚴謹費工,起名也大有講究,通常以文學、歷史典故、自然風光等命名,如「朝露」、「月玲子」、「錦玉羹」等,這是日本精緻文化的體現。
此外,還有赫赫有名的木村宗慎式的茶道主義
雖然現在的點心都有大盤裝小點的趨勢,但日式點心講究溫潤,很涼的很少,很熱的也很少。
照片多以欣賞為主,還是要自己吃的。比如羊膏就是很好做的。
---------------------------------------------------------------------------------------------------------------------------------------
蜜三刀和芝麻條都好吃的很。
蜜三刀我喜歡咬口後能溢出些許油的。
以一面微焦,一面軟糯為佳。
芝麻條是如圖所示這種,以內部氣孔密布,口感酥脆,一咬掉渣為佳。
這種芝麻條可能是山東特產,糖體是用的麥芽糖,外面裹上白芝麻。
(我偷的圖)
好吃的中式甜點太多太多,桃酥和綠豆餅也是小時候的心頭好。
西式甜點裡面除了大家介紹的很詳細的那些,我還很喜歡吃scone司康餅。
司康餅是英式下午茶必備,我喜歡那種端上來還裹著布巾,內部軟熱的新鮮司康。抹上軟度正好的黃油,配著English breakfast tea英式早餐茶,或者earl grey伯爵紅茶吃都很棒。
我喜歡司康是因為它不過甜,有一種質樸的奶油香氣和麵粉本身的味道。黃油增香,紅茶解膩,搭配起來真是好極了。
雖然英式下午茶都提供花樣繁多的精緻甜點,可是我認為裝在麵包籃子里醜醜的司康最能考驗這家店的水平,譬如表面的光澤,恰好的糖分,內芯的柔軟度和濕度,搭配的黃油的軟度,果醬的味道等等,細小之處見態度。
哎呀,真的可香可好吃了!
此外,薄韌的crepe可麗餅也是不錯吃的~~推薦閱讀:
※求推薦一款既能做食物攪拌機、榨汁機、又能做電動打蛋器的神器?
※家裡種植的哪些花草可以用來點綴食物?
※創業學做蛋糕開店需要多久?
※在家做麵包,哪款廚師機揉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