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社會交往問題,有哪些比較經典的理論?


要是把你說的社會交往視作是社會互動的話,那理論就多得夠你喝一壺了。
社會互動的定義是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群體與群體間因信息傳播而形成的相互依賴的社會交往活動。由於社會互動是個人與社會群體和文化等宏觀社會層次的中介,又涉及到了社會化的問題,就成了社會學裡的一個研究熱點。眾多的著名學者和流派都對這個問題有過相當精闢的闡述,要想詳細了解的話最好自己去看看書。
這裡先說下我知道的一些我比較感興趣的觀點:

  • 價值交換理論,代表人物是霍斯曼和布勞。他們的主要觀點即是將經濟學中關於等價交換的理論進行了比較意思的擴展,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實質是賞酬與報償間的交換。也就是說你和任何人之間的交往都是有目的,是為了將來能從他身上獲得你想要的回報。這個回報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非物質的。
  • 參照群體理論,這是個關於非接觸人際互動的理論。所謂參照群體,即為個人提供和維持各種標準和提供比較框架的群體,它是個人內心認並歸屬的群體。個人依據參照群體的標準來作為其評判他人的依據和作為自身社會觀、價值觀的基礎。因此,在這裡參照群體就具有了兩個功能:規範功能和比較功能。這兩個功能在某種程度上都對行動者有制約作用。

更新:這裡舉個參照群體的例子來說明一下,比如復仇者聯盟。雖然這是個虛擬的群體,但作為參照群體,個人認為它確實是發揮不小的作用。像鋼鐵俠、美國隊長之類的超級英雄形象對很多美國甚至是全世界的青少年影響很大。於是不少傢伙就會把從這類角色身上表現出的類似於個人英雄主義啊,平等自由啊的思想來作為自己的今後行動的依據。同時他們還會把這些標準對其他人進行比較,來區分這個人是不是自己這號的。

  • 擬劇論,代表人物戈夫曼。這個理論就是戈夫曼提出來的,主要觀點都在他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強力推薦,可讀性極強)中很詳細的論述。這個觀點主要是認為,我們生活和他人的交往都是在演戲(對,你沒看錯),當然,這個「演戲」是很嚴肅。戈夫曼在這裡區分了「前台表演」和「後台表演」,前者是指在公眾場合下進行的公開表演;後者則是相當於在舞台為公眾表演而進行的準備,一般來說是不能讓觀眾看見的。此外想要進行成功的表演還得需要一定的道具、場景和能與你配合的人。另外還有很多就不詳述了。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符號互動論(戈夫曼的擬劇論也算了這個流派的)等一些比較經典的論述。要是想要了解的話可以去自己找找。


自己先說一個,Granovetter的弱聯繫和強聯繫理論
Granovetter 發現,真正有用的關係不是親朋好友這種經常見面的「強聯繫」,而是「弱聯繫」。在這些靠關係找到工作的人中只有 16.7% 經常能見到他們的這個「關係」,也就是每周至少見兩次面。而 55.6% 的人用到的關係人僅僅偶然能見到,意為每周見不到兩次,但每年至少能見一次。另有 27.8% 的幫忙者則一年也見不到一次。也就是說大多數你真正用到的關係,是那些並不經常見面的人。這些人未必是什麼大人物,他們可能是已經不怎麼聯繫的老同學或同事,甚至可能是你根本就不怎麼認識的人。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都不在你當前的社交圈裡。
Granovetter 對這個現象有一個解釋。整天跟你混在一起的這幫人,很可能幹的事跟你差不多,想法也很接近,如果你不知道有一個這樣的工作機會,他們又怎麼會知道?只有「弱聯繫」才有可能告訴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來源 果殼 http://www.guokr.com/article/338387/


  • 六度分隔(又稱「六度空間」):假設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識的人只需要很少中間人就能建立起聯繫。後來1967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拉姆(Stanley Milgram,1933年—1984年)根據這概念做過一次連鎖信實驗,嘗試證明平均只需六個人就可以聯繫任何兩個互不相識的美國人,即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 150定律(又稱「鄧巴數字」):該定律指出,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路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該定律由羅賓·鄧巴(Robin Dunbar)提出,羅賓·鄧巴是英國牛津大學的一名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是根據猿猴的智力與社交網路推斷出該定律的。
  • 弱連接理論:弱連接理論由美國社會學家馬克·格拉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於1974年提出。格蘭諾維特指出:在傳統社會,每個人接觸最頻繁的是自己的親人、同學、朋友、同事……這是一種十分穩定的然而傳播範圍有限的社會認知,這是一種「強連接」 (Strong Ties)現象;同時,還存在另外一類相對於前一種社會關係更為廣泛的,然而卻是膚淺的社會認知。例如一個被人無意間被人提到或者打開收音機偶然聽到的一個人……格蘭諾維特把後者稱為「弱連接」(Weak Ties)。

我也來補充一個。

等價交換理論。人們希望在一個人際關係中維持一個平衡,即付出和得到的平衡。付出太多、得到太少,這樣的關係不長久;反之,得到太多付出太少,這樣的關係也不長久。


卡耐基人性的弱點上講 你得讓別人適當地幫你做些小事 這會讓別人有存在感和重要感 會讓人心裡覺得溫暖


費孝通《鄉土中國》。


鄧巴定律

  • 人的好友圈子不會超過150人,對於超過這個數量的人,人們頂多能記住一些人的相貌和名字,但對對方的了解卻極為有限,也無法通過自身努力來促進雙方關係。
  • 男性平均有4至5名密友,女性平均有5至6名密友。
  • 如果你有了另一半,那麼一個家庭成員或一個好朋友就會被迫離開了你的摯交圈子。

結構洞理論(structural hole theory)

它強調人際網路中存在的結構洞可以為處於該位置的組織和個人帶來信息和其他資源上的優勢。

所「結構洞」就是指社會網路中的空隙,即社會網路中某個或某些個體和有些個體發生直接聯繫,但與其他個體不發直接聯繫,即無直接關係或關係間斷,從網路整體看好像社會網路中出現了洞穴。


推薦《網路群體與市場》這本書,裡面比較系統得討論了這些問題。


社會學裡研究「社會交往」(社會交換)最經典的應該是齊美爾


最不想來參加聚會的人,正是大家都希望能來聚會的人; 最不想來認識新朋友的人,正是大家最想認識的人; 最不想掏出名片的人,正是大家都想與之交換名片的人


推薦閱讀:

有哪些前社會主義制度國家在「和平演變」之後成功轉型,在國際上樹立了自由民主的形象?
怎麼在群體性運動和輿論中保持理智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中國究竟獨生子女多還是非獨生子女多?
如何看待最新公布的中國總和生育率僅1.047 ,這會對社會和經濟造成怎樣的影響?
精神病患者永遠呆在家裡不出門是這個人群對社會應盡的義務嗎?

TAG:社交網路 | 調查類問題 | 社會學 | 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