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在群體性運動和輿論中保持理智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不要參加任何政治性的群眾運動。
只要是人,就有弱點。群眾運動使你產生一種假象,狂熱和不理智。只要參加群眾運動,就不可能保持理智和冷靜。
遠離政治狂熱的群眾運動。
如果你不是操控者,不是旁觀者,而是真實的參與者。
那麼,在群體性運動中,你是很難保持理智和獨立思考的。
一百個聰明的人放到一起,都會一起變蠢,在群體性運動中,人們會漸漸共同化,如果你獨立思考,做出不同的反應,可能會讓自己陷入預料之外的境地,甚至是危險的境地。
當然,要保持也是有可能的,雖然說你進入群體性事件後,可能思維會不受自己的控制,但一定有一部分的人是可以的,我嘗試過不斷思考幾句話:
「我在幹嗎?」「我這樣做對不對?」「我這樣做有沒有危險?」「我這樣做會危害到誰?」
危險讓我膽怯,就讓我警惕身邊發生的事,也讓我儘快需要思考。
先不去說群體性運動和輿論,單是在平常生活中,兩三人的談論中,你能否保持自己的理智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首先得去關注自己的思想,不去刻意追求小眾,有自己的思考「為什麼我是這麼想的」,「我接下來要怎麼做」。
就像上面說的,政治性活動本事就是狂熱的,在同化的同時,如果你要保持獨立,你就不自覺將自己與群體划出界限了,這就是自己製造危機了。
要保持理智,首先要自己去明白自己的價值觀,才不會在輿論中失了方寸。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曰:君子周而不比。
放在當下的各種時事里,就是待人和氣而保持己見;保持己見但不和別人爭強(就是也尊重別人的意見),待人和氣但不因利益結幫派;客觀公正,自己錯了就是錯了。
話說回來,在一個生存法則為準繩的社會氛圍下,當不成君子。群體活動咱們還是別摻和了。你還記得那句老話嗎?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啊 !在群眾運動中脫穎而出的沒有書生。
人多的地方,少去。
獨立思考必須要找到自己思考的那個不變的根基和準則是什麼。否則就會受到周圍的影響。
一個還沒有找到那個絕對不變思考根基的人,是不可能產生獨立思考的。
人沒有辦法找到智慧,因為智慧是神對人的恩典,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變是聰明。當一個人找到智慧的源頭,並願意順服在他面前的時候,人就可以獲得智慧。否則就是高抬自己,認為自己有能力甄別何為智慧,認為自己可以找到智慧,到最後就絕對找不到。
為什麼說獨立思考很重要?
有這樣一種人:他們習慣於被動學習、傾向於人雲亦云、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向別人尋求答案。
也許他們真的懂很多道理,但就是過不好這一生。
還有另一種人:他們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看問題獨到深刻、遇到問題會向自己要答案。
同樣是判斷問題,在 「吃包子還是油條」、「豆腐腦要甜的還是鹹的?」 這種問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很少有人會盲從別人的意見。
但是,對於 「中醫究竟有沒有用?」、「網路科普可不可信?」 這一類問題,很多人的觀點都只是道聽途說後的人云亦云。
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對於前者我們有自己的觀點,對於後者卻沒有了呢?
答案很簡單:不夠了解。
有句諺語是:
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人們常用這句話來比喻雖然沒有親身經歷,但也聽過、見過,所以至少會有所了解。
思考問題也是一樣,需要多經歷、多傾聽、多看見、多思考。也許第一次遇到時會吃虧上當,但隨著經驗的累積,會逐漸形成自己的思維體系,達到 「見多識廣」 的境界。
行萬里路之外,讀萬卷書也是很好的方法,但有些人即便是在讀書這件事兒上也做不到獨立思考。他們整天追著別人索要書單、一味追求乾貨、每年定下快速閱讀幾十本書的目標。
然而,問題在於:
讀完了幾十本書之後,真的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嗎?
有人說,我讀的書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自己,這些知識都埋藏在心裡,需要用的時候就能夠自動顯現。
我覺得,這種特徵描述更符合掃描儀和印表機吧?
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
是的,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我們應該討論的並不是讀了多少本書、拿到了哪位大師的書單,而是通過讀書這件事兒引發了多少思考。
有人說:互聯網時代缺乏獨立思考。簡單來說,這是由於內、外因兩個因素造成的。
先說外因,也就是大環境影響。
? 媒體誘導
互聯網時代,媒體為了吸引大眾的眼球,難免要寫出一些偏激、誇張的報導。
比方說 2015 年發生的 「男司機暴打女司機事件」,先放出女司機被打的視頻,引起女權主義者的義憤填膺,賺一波關注。然後又放出行車記錄儀的錄像,打著還原真相的旗號再吸引一波眼球。
輿論風向不斷反轉,我們究竟該信誰?
? 信息趨同
主流媒體或大 V 的關注點基本都集中在僅有的幾個熱點,這會造成看似信息爆炸,實際上都說的是同一件事兒的窘境。
再加上大眾會通過轉發等手段表達自己的看法,很容易單方面倒向某個觀點。從心理原因分析,這是因為人們會為了尋求 「認同感」 與 「安全感」 而放棄獨立思考,選擇跟隨大眾。
說回內因,則是由於大多數人更傾向於相信自己所認可的 「真相」。
打個比方,在我們看完一篇減肥成功的勵志文之後,可能會發出如下幾種感嘆:
「這個人好有毅力!我也想減肥!」
「他好厲害,可是好辛苦哦!」
「他這麼累有什麼意義?人生難道不應該順其自然嗎?」
「這哪裡算勵志?我上我也行!」
「原來減肥要犧牲這麼多人生樂趣,不減也罷!」
這些評論中有人表示讚歎、有人表示否定、有人顯示輕蔑、有人收穫安慰。
這些評論雖然著眼點各不相同,但足以說明一個問題:
我們在信息海洋中徜徉時,會下意識將自己代入其中進行比較。
可是這些信息本身是否真實呢?
沒有人會在意。
其實,當我們開始注意到獨立思考這件事兒的時候,獨立思考的 「意識」 就已經覺醒了。下一步,就是提高獨立思考的質量,這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這裡有三個小建議,希望可以幫到你。
? 思考式閱讀
相對來說,讀書永遠是最好的學習途徑。一是因為作者通常會再三修改,二是由於書中的內容更加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讀書也要搭配思考。因為未經思考就吸收的知識,遠不如獨立思考後得出的想法實用。
如果把大腦比作圖書館,讀書量就相當於藏書,而思考就可以看作是對藏書的整理。雜亂無章的大型圖書館,實用性自然遠不如井然有序的小圖書館。
有的書會幫我們完善知識體系,有的書會幫我們在不同領域間建立新的連接,有的書還可能會提供一個新的關注視角。總的來說,讀書就是將書中的知識與我們自身的經驗碰撞、融合,最終內化為自身的一部分。
在閱讀中,我們唯一需要警惕的就是:
不要在無意識中只顧尋找符合我們當前價值觀的內容。
這種閱讀只不過是尋找認同感、滿足心中的期待而已,對於培養邏輯、論證思考等方面毫無幫助。
理性讀書是為了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增長見識。如果只為消遣,真不如看綜藝節目有趣。
? 質疑式分析
首先,不盲目輕信。
判斷一條信息之前,請務必找到消息來源,因為可靠的來源會帶來更客觀的信息。
媒體的信息都帶有相當的目的性。微博、公眾號上的段子朗朗上口、讀來暢快淋漓,但真實性與可靠性卻難以判斷。信哪些?信多少?這些問題都要在思考過後進行判斷。
比方說,我們都認為轉發信息與獲取 Q 幣之間沒什麼關係。但突然有人冒出來說:轉發這條信息可以獲得 50Q 幣。這時候我們不需要去懷疑最初的判斷,即 「轉發信息與獲取 Q 幣之間沒關係」,而是應該判斷消息的來源,以及 「轉發信息」 與 「獲得 Q 幣」 之間有什麼聯繫。
如果沒有,那麼這個人散發的消息就是假的,繼續保持原來的判斷。若發現這種說法是真的,那就轉變思想,接受最新的事實變化。
未知的不一定錯,已知的也不一定對。
其次,整合可用信息。
比方說,我最近在租房,有人說 A 中介不錯,也有人說 A 中介很糟糕;有人說 B 中介挺好,也有人說 B 中介特別差。明明是同一個問題,卻得到了不同的甚至於矛盾的答案,這時候我該相信哪一個呢?
我建議一個都不要信。還記得 「小馬過河」 的故事嗎?這條河深不深不是由別人判斷的,而應該由你自己判斷。
別人提供的建議都只是參考,最後可以針對每一點深入思考,為什麼他們會給出這樣的判斷?他們的判斷是不是客觀?然後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去處理具體的問題。
最後,獨立得出結論。
如果你能夠把外界的信息與自己的觀點放在同等位置處理,就已經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了。
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做出決定,也只有你才是最了解自身情況的人。因為:
每一個人經過思考後做出的選擇,都是當下對 TA 來說的最優解。
? 規避獨立的誤區
真正的獨立思考應該是不斷尋求真理的思考,而不是僅停留在表面上無關對錯的臆想。
有人質疑自己時,不應把 「獨立思考」 當做逃避的借口,應是關注對方質疑的原因、具體觀點等。
所謂 「獨立」,並不是 「獨自」,閉門造車是最不可取的方式。忽視他人意見、拒絕別人指導、無論對錯的 「獨立」 都是耍流氓。
為什麼懂得那麼多道理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因為只停留在知道,是永遠做不到的。
新聞說什麼就聽什麼,媒體報道什麼就信什麼,周圍人對事情一致的看法也只會表示贊同,這不是合群,更不是獨立思考,只是單純的人云亦云。
當你跳出這種困境,就會發現前方的目標更加清晰,未來的道路更加堅定!
最後,有一句話送給大家:
任何時候都不要輕易接受某種觀點,包括這句話。
如果選擇相信,請自己掌握度。
如果有興趣,可以去看看馬雲的微博,他有 2162 萬的粉絲,關注卻只有 1,為什麼?
請獨立思考。
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願我們都能成為獨立思考的人。
=====================================
下載新生大學APP,讓自我升級成為一種習慣。
我是相信處於群體性事件和輿論里或者說利益直接相關的人是很難做到理智和獨立思考的,只緣身在此山中。如果要想行為更合宜,最好忘掉自己在該事件中的一切標籤。
下面貼一段我對母校很多學生鬧過的一個群體性事件的評論,個人認為還算理智。其實根本原因在於我既沒有看見學校被吐槽的那些問題,也沒有覺得那些被人群起而攻之的問題真的算個問題。
評論的對象是短短時間閱讀量過萬的一條吐槽學校帶節奏的朋友圈。
1W+ 可怕我們通常喜歡用大家「道德上必須認可」的目的和出發點為自己的行為背書,期待以此讓自己行為變得正當,比如「愛國賊」。就像這次,在做儘力所能及的嘗試去解決問題之前,將問題擴大化能其他的做法都是不恰當的。
在上學期的「食堂風波」,昨天的「建築質量風波」里,帶領言論風向的人都在做同一件事:首先聲明自己是愛南開的,然後對自己看到的東西進行集中吐槽,最後再聲明自己是愛南開的,出來發聲是希望南開更好。可是,無一例外都不提自己在學校給的渠道里是否做過努力。原因其實很顯然,沒有做過。因為推主幻想了學校的不作為,進而自發產生了對學校解決問題的不信任。
我不否認輿論監督的重要性,但它不應該是走在最前的。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街上有人打群架,都市報的記者在第一時間正好路過,那他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撥110,120還是拿著裝備去採訪從血泊里拖出來的當事人和圍觀群眾呢?答案顯而易見。
當我們面對自己學校種種不足的時候,我個人認為該做的是什麼呢?第一,根據校方提供的渠道進行投訴。第二,在遲遲得不到答覆,事事被推諉的情況下,再利用輿論的力量施壓維護自己的權利。
不管如何,如果我們真的愛南開,那就在它不夠好的時候勇敢的站出來。站出來在力所能及的範圍能去解決,在自己力有不逮的範疇里,利用願意為我們發聲的組織來維護自己的權利。
如果誰還是更願意一開始就跳出體制希望由自己來為代言民意,那怪我認識淺薄,我只能把這樣的人定義成個人英雄主義泛濫的理想主義者。那麼,這樣的人的出發點就不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了:我是愛南開的。
孤立的個人具有主宰自己的反應行為的能力,群體則缺乏這種能力
為什麼現在網上那麼多人會進行罵戰,並且往往會形成兩個派別,因為這時候他們其實就是兩個群體,也是因為互聯網讓群體更容易形成,所以網路罵戰也很常見,另外在網上我們對別人進行人身攻擊,並不會受到懲罰,頂多是被別人罵幾句罷了。
但是往往這些在網上與人爭執的人,經常教導他們的孩子或者弟弟:要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善良的人。
納粹黨中的一些人也是這樣的,當他們還是普通公民的時候,他們是善良的可愛的,不過當他們加入這個戰爭之後,他們就無法主宰自己的反應能力,無法進行獨立思考,就算他們覺得這樣做是非常不道德的,但是他們還是那樣做的。如果今天讓他們看看他們屠殺猶太人時的場景的話,他們絕對會認為這不可能是他們做得出來的。
信仰邏輯
群眾性運動反應的是階級與階級,民族與民族的矛盾,歷史書和近代的歐洲文學作品都很理性的刻畫出來了!
推薦閱讀:
※中國究竟獨生子女多還是非獨生子女多?
※如何看待最新公布的中國總和生育率僅1.047 ,這會對社會和經濟造成怎樣的影響?
※精神病患者永遠呆在家裡不出門是這個人群對社會應盡的義務嗎?
※在中國,女兒年齡大,兒子年齡小的「姐弟」組合比「兄妹」組合常見嗎?
※私人的種族歧視行為是否應該是不可接受的?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