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手足口病無法形成免疫,但是可以製造相關疫苗?


手足口病的病原體感染可以形成免疫,但是不能形成終身免疫,雖然有製造相關疫苗,但是目前只處於臨床試驗階段,並沒有形成可以上市的疫苗產品,也就是說,接種疫苗後能維持多久的免疫我們並不知道,我個人認為這種疫苗即使被研製出來,也是有時效的。
此外,手足口病病原體有柯薩奇病毒A16,EV71,ECHO等,目前新加坡的Inviragen疫苗INV21好像到了臨床2期,只是針對EV71;台灣也在做,剛完成了臨床1期,也只是針對EV71;而因為Cox A16感染的大部分病人癥狀較輕,雖然其感染最普遍而且易大爆發,並沒有機構針對此研究疫苗。
綜上所述,手足口病的病毒可以形成免疫,但是維持時間不長,而且這種免疫僅對同種病毒有效,對於其他類型的手足口病病毒無效;目前確實在研究相關疫苗,但是似乎僅限於EV71,並不能徹底免疫所有手足口病病毒,免疫持續時間也不清楚。


手足口病病原體變異較快,每年都有新的亞型出現,以往病原體產出的免疫力難以抵抗新型變種,不是說不能產生免疫力。
而對於疫苗,國內一窩蜂的在上,主要是針對EV71,也有做EV71+CA16的聯合的,具體效果短時間無法評價,樓上也有提到EV71引起重症,為研發的主要方向,但國內研發對基於採用傳統方法製備疫苗,即採集當地流行株,傳代適應製備病毒株,其保護譜系需要做大樣本研究,及是否能夠對現行或以後流行株其保護作用,這個也是需要長時間研究完成的,個人認為新型疫苗的研發周期要很長,不是說國內的一些功利心強的人說臨床就做臨床的!


手足口病的病因

  主要是柯薩奇A16病毒(Coxsackievirus),有時為柯薩奇A5、A10、A9、B5、B2及埃可(ECHO)等病毒引起。主要通過飛沫由呼吸道直接傳染,亦可通過污染食物、衣服、用具等由消化道間接感染。在水皰液、咽部分泌物或糞便中皆可分離出此種病毒。


手足口病的癥狀

  ①前驅癥狀:發疹前可有低熱、頭痛、食慾減退等。癥狀重者可以出現高熱,體溫38℃~40℃。
  ②手足損害:主要表現在手、足、指(趾)背或側緣,尤其是指(趾)甲的周圍及足跟的側緣發生米粒至豌豆大小水皰,圓形或橢圓形,皰壁薄,內容澄清,呈乳白色。水皰偶發於掌跖及指的掌側,其長軸與皮紋的走向一致,面部可有自發性疼痛或觸痛。
  ③口腔損害:硬齶、頰黏膜、舌、唇及齒齦等處發生粟粒大小水皰,疼痛,迅速破潰呈灰白色糜爛或淺潰瘍,繞以紅暈。
  ④心腦損害: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腦炎。
  ⑤周圍血象淋巴細胞增多。血清學試驗柯薩奇病毒抗體滴度升高。
  ⑥病程約為1周,很少複發。

手足口病是可以形成免疫的,否則無法避免複發。至於相關疫苗,詳見下文。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3月18日,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以下簡稱昆明所)自主創新研發的國家預防用生物製品1類新葯——腸道病毒71型(EV71)滅活疫苗(人二倍體細胞)宣布正式上市。

  據介紹,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病,多發於5歲以下嬰幼兒,其重要的流行病學危害是其中部分由EV71病毒感染的患兒可引起神經系統感染癥狀並導致心肺功能衰竭,這類病兒通常具有較高的死亡率。自2000年以來,我國和亞洲地區都出現了多次兒童手足口病的大規模爆發流行,對數以萬計的兒童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脅,給每一個患兒家庭帶來嚴重災難。2008年,國家衛生部正式將手足口病納入全國法定傳染病丙類病例報告管理。2008年5月至2015年9月以來,我國報告的手足口病近1342萬例,死亡3374例,連續數年成為我國傳染病發病率最高的病種之一。

  目前報道的可引起手足口病腸道病毒有20多種,其中腸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薩奇A16(CA16)為我國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在有實驗室診斷的57萬餘手足口病例中,EV71佔43.7%,CA16佔25.0%,其他腸道病毒佔31.3%,並證實EV71的C4a基因亞型是中國內地流行的絕對優勢亞型。相關分子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表明, EV71是導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可導致80%的重症病例、93%的死亡病例。

  EV71所致手足口病在我國導致了嚴重的健康問題和經濟負擔。和其他病毒性傳染病相似,由於手足口病治療上還缺乏有效的特異性藥物,疫苗接種便成為預防和控制這類疾病暴發流行的根本手段。

  EV71疫苗於2015年12月3日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2016年3月15日首批疫苗批簽合格,正式投入市場使用。該疫苗的使用,對於有效降低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發病,尤其是減少手足口病的重症和死亡病例,保護我國兒童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可以形成免疫


推薦閱讀:

疫苗批簽發制度,誰來解釋下?
被狗咬了好幾年打狂犬疫苗還來得及嗎?
被定期打針寵物狗輕微咬破皮要打狂犬疫苗么?
疫苗是如何研製的?
如何看待注射狂犬疫苗後依然發病的新聞?

TAG:藥物 | 醫學 | 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