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人們的表達可否算是世界觀?你所認為的世界觀是什麼?世界觀有高下之分嗎?

無論我們在問什麼,在解答什麼,其實都是在試圖了解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受制於教育、經歷、眼界、個人思考等等,每個人對世界對周遭的人與事都有不同的理解。這可否算是世界觀嗎?大家所認為的世界觀又是什麼呢?世界觀有高下之分嗎?

如果世界觀沒有高下之分,那麼為什麼有人是導師?如果世界觀有高下,那麼這個千變萬化的世界中,又如何體現多元呢?說到底,這個問題就是:你覺得自己有沒有足夠的包容度?


個人愚見。

  最簡單的說法,世界觀就是看待世界的方法及看法。肯定有高下之分,越接近規律及其發展趨勢的,就越高,反之則低。

  世界觀具有終極追問特性,對世界作終極解釋,否則邏輯上會發生混亂。

  正確的世界觀對人的好處是,從未來把握現在,恰如一個駕駛員開車,眼盯前方,就能把握好方向盤,只看眼前,反而容易翻車。

  世界觀的正確,不等於處理具體事就正確。恰如開車的駕駛員,他還需要觀照眼前,車出了毛病,他得修理,還得有配件一樣。

  世界觀和信仰有關。政治信仰是世界觀,他需要把世界觀相同的人組織起來,服從於一個政治目標。通常我們說的導師,產生在這個方面。宗教也是世界觀,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世界觀,基督教認為上帝是主宰。

  世界觀可以相互影響,但無法強迫接受。一個人或一個人群的世界觀的形成,決定於他們的文化背景、歷史和知識修養。強迫是徒勞的。

  知乎上網友的表達,一部分可以屬於世界觀的範疇,有不少,就是涉及到世界或人類未來走勢的;更多的是對眼前事物和變化的關切。

  但可以注意到的是,對眼前事物及變化的關切,其中有不少反映的也是對把握未來的焦慮,認識和一定程度的解答。因而,對喜歡研究世界觀的人而言,這個認真思索問題群體的所思所想,為什麼,都是可以作為喜歡研究世界觀問題的研究對象的。


題目里的「世界觀」指的是什麼意思?
題目解釋中,似乎暗示的是world view,也就是「看世界的方式」——如果是這樣的話,這是主觀選擇問題,而且一個人在不同的階段可以有不同的world view,甚至可以在同一問題切換不同的world view。比如:世界是多極的、世界是單極的、世界是處於永久不穩定的,等等。做為一種「方式」,沒有一定的高下、正確/錯誤之分。但是可能有是否能有效幫助你認識到你需要認識到的問題區別。

中文語境內,世界觀還很容易渾淆於ideology (意識形態):社會主義世界觀、資本主義世界觀、自由主義世界觀,等等。同樣,沒有高下與正確/錯誤之分,只是選擇的立場不同。站在一個立場上,其他立場上的肯定都是「錯誤的」或「低級的」。而且很少有人的世界觀是單純的一種,而一般都是某種世界觀為主體,混雜或傾向於其他世界觀。

世界觀還可以是人生哲學philosophy,也即一個人信奉的哲學理念或信條——這種世界觀是偏向於提出「解釋世界」(而非僅僅看待世界)的方式。這種解釋應該是在world view和ideology之間,有流派之分(『-ism』),比如世界主義、普世主義、存在主義等等,像不同的數學體系是建立在不需證明的「公理」上一樣,一般這種世界觀是構建於一些基本信條之上,然後演繹出解釋社會現象的方式。


最喜歡羅素的這段話:

哲學,就我對這個詞的理解來說,乃是介乎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它和神學一樣,包含著人類對於那迄今仍為確切的知識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學一樣是訴諸於人類的理性而不是訴諸於權威的,不管是傳統的權威還是啟示的權威。一切確切的知識---我是這樣主張的---都屬於科學;一切涉及超乎確切知識之外的教條都屬於神學。但是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片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片無人之域就是哲學。思辨的心靈所最感到興趣的一切問題,幾乎都是科學所不能回答的;而神學家們的信心百倍的答案,也已不再象它們在過去的世紀里那麼令人信服了。

世界是分為心和物嗎?如果是這樣,那麼心是甚麼?物又是甚麼?心是從屬於物嗎?還是它具有獨立的能力呢?宇宙有沒有任何的統一性或者目的呢?它是不是朝著某一個目標演進的呢?究竟有沒有自然律?還是我們信仰自然律僅僅是出於我們愛好秩序的天性呢?人是不是天文學家所看到的那種樣子,是由不純粹的碳和水化合而成的一塊微小的東西,無能地在一個渺小而又不重要的行星(地球)上爬行著呢?還是它是哈姆雷特所看到的那種樣子呢?也許它同時是兩者嗎?有沒有一種生活方式是高貴的,而另一種是卑賤的呢?還是一切的生活方式全屬虛幻無謂的呢?假如有一種生活方式是高貴的,它所包含的內容又是甚麼?我們又如何能夠實現它呢?善,為了能夠值得受人尊重,就必須是永恆的嗎?或者說,哪怕宇宙是堅定不移地趨向於死亡,它也還是值得加以追求的嗎?究竟有沒有智慧這樣一種東西,還是看來彷彿是智慧的東西,僅僅是極精鍊的愚蠢呢?

對於這些問題,在實驗室里是找不到答案的。各派神學都曾宣稱能夠做出極其確切的答案,但正是他們的這種確切性才使近代人滿腹狐疑地去觀察他們。對於這些問題的研究---如果不是對於它們的解答的話---就是哲學的業務了


  • 以下內容摘自Planescape: Torment----維基百科:
  • 團體組織 派系:
  • 萬亡會 (清除者) The Dustmen (別稱:死亡者 Deaders)

萬亡會眾相信在多元宇宙中的生命是幻象,連死亡也是幻象,那些都只是超越多元宇宙的真實存在的投影罷了。他們所追求的是一種叫做真實死亡的境界,真實死亡只有在個體的情感與肉體需求都寂滅時才能達成,當個體執著於情感跟肉體的存在就會繼續在多元宇宙的幻覺中延續無數次的生死輪迴。真實死亡的概念很接近佛教的涅槃。萬亡會眾對多元宇宙的想法則很接近無宇宙論(Acosmism)。萬亡會眾在異域鎮魂曲遊戲中聚集的地方有停屍間(The Mortuary)跟集灰者酒吧(Gathering Dust Bar)。因為萬亡會崇拜真實死亡的關係,兩個聚集處都散發出類似墳墓的死亡氣息。

  • The Believers of the Source (別稱:登神者 Godsman)

源頭信仰者認為多元宇宙中的一切都帶有神聖源頭的神性。他們相信生命不只一次,在多次生命中每一生都是考驗,個體在無數次生命歷程中成長進步,最後到達像神一般的境界,而且多元宇宙中每個存在都有成為神的潛能。存在的意義就是提升,比先前更進步,即使失敗甚至死亡也能重試或再轉生,改善過去失誤朝更好方向前進。這是一種非常入世而且樂觀進取的哲學,很接近新時代(New Age)的觀念。源頭信仰者在遊戲中的聚集處是大鑄造廠(The Great Foundry),憑著創造與改良的信念,鑄造廠充滿了工匠精益求精的創造氣氛。

  • 慈悲殺手 (屠憫者) Mercykillers (別稱:The Red Death)

慈悲殺手們極端推崇正義的懲罰,他們認為慈悲是軟弱的,鐵腕消滅罪惡可以凈化改善多元宇宙,當多元宇宙中所有的邪惡都被消滅,多元宇宙就可到達完美的境界。在伸張正義的過程中,罪人的生命可能跟著罪惡一起被慈悲殺手除掉,所以慈悲殺手的稱號也有屠殺慈悲毫不留情的意思。慈悲殺手只是單純執行律法並不會反省那些律法的正當性,而且慈悲殺手們自認為伸張正義的行為有時過於嚴峻,很難讓人心悅誠服。

  • 和諧會 The Harmonium

和諧會的人相信多元宇宙的秘密就是『和諧會總是對的』,他們認為多元宇宙中有智慧的生命都會努力和其他不同個體和諧共處,而多元宇宙的最終目標就是達到宇宙和平狀態。和諧會認為多元宇宙說穿了其實只有戰爭與和平兩種狀態,抉擇也只有戰或和兩種。和諧會的人宣稱只有遵循他們那套想法才是維持和諧穩定的唯一法門,並且想把這套思想傳遍多元哲學並存的多元宇宙中,如果宣揚和諧會相信的真理需要動用武力,和諧會員也會毫不猶豫動武。雖然沒辦法立刻達成和平,但每當和諧會員除去一個敵人,多元宇宙就會更接近宇宙和平的狀態。和諧會的想法其實和現代的獨裁主義(Authoritarianism)有關。

  • 末日守衛團 The Doomguard

末日守衛團相信熵的必然性跟神聖性。他們看出毀滅與崩壞對多元宇宙來說是必要的;世界一旦被破壞,所有的缺點瑕疵都會跟著一起毀掉,這樣新的完美世界才有空間冒出來,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根據熵的觀念,多元宇宙中每樣事物都會每況愈下,末日守衛團認為這才是萬物的自然傾向,也是最終目標。

  • 餓狗幫 (大渾沌黨) The Xaositects

餓狗幫眾認為多元宇宙中唯一的真理只有混亂無序,規則跟典範都不存在,他們反對任何讓事物井井有條的秩序,行為乖張常常不按牌理出牌。在法印城中的餓狗幫,曾經有亂殺無辜者的惡劣紀錄,法印城中居民通常把餓狗幫眾當作是一群瘋狗,能避則避免得受害。這個派系的想法跟Discordianism教派有關。混沌黨徒最多處是在法印城巢穴中某個塗鴉大門後的建築內。

  • 感應結社 Sensates

感應結社的人相信累積各種感官的體驗可以更了解多元宇宙。對於一個感應結社的成員來說,想要了解一碗湯最好方式是親自去觀察它、聞它、品嘗它,體驗各種感官接觸到湯的感覺。他們致力於開發各種感官經驗,並且鼓勵成員以各種方式交流彼此的感官體驗擴展自己對多元宇宙的體驗。交流感官體驗的方式十分多樣,從說故事、戲劇、繪畫、雕塑等各類藝術到感知石等等都有。感應結社成員聚集的場所在遊戲異域鎮魂曲中有猛烈智慧慾望妓院(Brothel For Slaking Intellectual Lusts)及人民大會堂(Civic Festhall)這兩個地點,兩處都散發出一種類似學院追求知性的氣氛。

  • 無政府主義者 Anarchists
  • 自由聯合會 The Free League

有些人並不會選擇加入以上任何一個團體組織,因為他們並不確定在這眾多派系中究竟哪個組織的看法比較正確,他們認為還是維持個人獨特價值觀比較自由而且妥當。為了實際生活的需要,即使不加入其他派系,還是有人照應跟互通信息會讓生活比較好過,所以有一些擁有個別獨特價值觀的人們組成了自由聯合會,裡面沒有領袖,也沒有硬性的組織結構,也無共同的明確目標,純粹是個互助性質的團體。


從來都覺得所謂的三觀(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是一種偽命題,從小被強制灌輸「要樹立正確的三觀」這樣的理念,卻從未被告知三觀的準確定義。所以個人覺得這個問題無異於「什麼是人生?」這樣範疇空洞的問題。

按照個人理解(可能比較淺薄),三觀所表達的其實都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每個個體存於世界之中,所說的人生,無非是面對各種需要解決的問題,根據沙盒理論和博弈論,似乎每個問題都有一個最優解,但是作為人類,有限理性和有限知識使得幾乎不可能做出最優解決方案,只能做出儘可能接近最優解的解決方案。於是,每天給出的解決方案,就構成了所謂的日常,而這些日常方案的集合就編製成了人生。

因此,個體解決問題的機制,就變得極其重要了。而個人覺得,這個機制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

1. 天賦。強調天賦的重要性,是因為人類對世界認知的敏感性,其實很大程度上受基因的影響。天生纖敏的個體,其實更容易發現世界變遷的進程,辨別事物之間的區別,並作區別對待。能夠對事物進行詳盡分類和辨別的個體,一般都不會很失敗,無論是在家庭還是事業上。

2. 信仰。國人無信仰,我不相信這個普遍性的論調。任何人都有所謂的信仰,這裡所指的信仰,是指對事物將給己身帶來的幸福感的期待。我相信上帝能給我帶來家庭幸福和個人健康,我才會相信他的存在,相信耶穌能夠帶來永生,才會相信耶穌。於我而言,從不期待能夠永生,故而對上帝和耶穌沒有所謂的信仰。換句話說,在內心深處,希望問題被解決後,能夠給自己帶來多大的收益,就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和決策,就會選擇相信什麼。

以我自己為例,我看待人生的視角,覺得任何行為以追求自由和快樂為終極目標,所以在面對人生的很多選擇時,或者在完成工作時,會潛意識的follow內心的選擇和感知。在平衡付出和績效之後,搞清楚這樣的方案會不會帶給我快樂。別人看來不夠完美的決策,對我來說,已然是最優解了。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所在,不在於世界觀這麼冠冕堂皇的詞,只是不同個體對內心世界的會計計算而已。

不知道準確表達我的思想沒有。再說一句,想想木桶中的第歐根尼,每個人行為方式都是不同的,我相信任何個體的行為,無論是否表面上reasonable,都有著個人的經濟計算和內心考量的。


世界觀更多的是知與不知,知多知少的問題。而出現的高低,是價值觀。


世界觀沒有高下之分,但有一個進化趨勢吧。
你要分出高下,必然得有個標準,這個標準誰定呢?誰有標準的制定權,不用比了,ta就是最正確的。世界觀因人而異,和人的成長環境是密不可分的,在自己的眼中,那自己必然是正確的,兩個人的體系都不一樣又有何可比性呢。個人認為世界觀是一種看法,沒有對錯或高下之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每個時代也都有自己的局限,即便用你所謂的存在的標準衡量,那這個世界也是在不斷變化的,long long ago原始部落母系社會下兩人比世界觀,A認為男子才是大家的主,B維護正統,顯然當時評判結果和封建家長制時的評判結果,以及如今21實際的評判結果是不一樣的。 橫向比較,不同的地區,也有如此現象。所以就算有標準,也會受限與地理空間、文化空間和時間。(但我更傾向於,對思想的評判沒有標準)
雖然沒有高下之分,但由於生活環境的變化,人的進化,生產方式的變化,人會得到越來越多的自身的解放,而這一解放進程中,會有很多相似的理念產生,認為這是更合乎「道」的。人們擁有一種變化的進化的理念。但由於環境不同,不同地區不同時間上的人,在這一世界觀的演化進程中並不是同步的。也許有先後之分,但不是高下。也許連先後也沒有,可能是個循環,可能是個螺旋上升的梯子。


不知樓主的世界觀指啥,用自然語言討論問題就是會讓人產生極大的歧義。我想在各種所謂的價值觀中,只有哲學才具有令人疑惑的地方,其他都是很容易理解的。而哲學是一種信仰,這種信仰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很不完善和不完善兩種。


推薦閱讀:

你受到的或者看到的最嚴重的歧視是什麼?
什麼是「三觀不正」?
《黃金時代》里的蕭紅人生為什麼那麼坎坷?
為什麼要幫助智障兒童?他們活著的價值在哪裡?
怎樣不成為錢的奴隸?

TAG:思考 | 價值觀 | 世界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