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知乎這個產品?


功能比較簡單,分類不夠細化。


如果說維基百科和百度百科是分享「事實」的平台,那麼知乎就是一個分享「經驗和觀點」的平台。知乎採用的方式是問答方式。從內容的提供者和需求者兩方面來說,提問者(需求者之一)想要遇到合適的人作答並不容易,而且很多「經驗和觀點」的需求者往往並不確切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就像我們是小學生時,並不知道自己將要學習什麼一樣,這使得合適問題的提出及解答成為一件並不那麼容易的事情。從回答者而言,如何將合適的問題送到回答者視線之內及激起其回答的興趣是個需要處理的問題。從更普通的使用者的角度,由於提問和回答的難度及積極性問題,會使其主動來到社區的積極性受到限制,往往只會在對什麼問題感興趣的時候才會來到,我估計知乎來自搜索的流量應該佔比較大的比例。
總體而言,高質量的「經驗及觀點」是非常有價值的,但問答這種方式,相對而言,並不是很方便信息的雙方生產和傳遞,很難成為一款大眾的產品。
相對而言,我更喜歡微博,144個字,門檻低,信息的傳遞者可以有感而發,想發就發,信息的需求者只要關注就可以,自然可以接收到自己感興趣的信息,當然如果想雙向交流也是可以的。
當然,我還是很喜歡知乎的,不過覺得產品小眾了一些:)


感覺知乎在功能上和百度知道類似 但是定位不同


一個交換的平台,但是顯然對信息的調整還不是很恰當,還是有信息量過多的感覺


比百度更上一個level,無論是提問者還是回答者都具有更高的情感訴求,以及更強大的知識體系。有很多人樂於分享,在其中得到自我價值體現。它會慢慢成長為一個公信力的平台。


知乎是一個社區,他的答案有著明顯的情感性與解答的思路。而問答是一個工具性的功能,往往答案只是一個結果,因為她得不到太多人的讚美,而且答案的曝光度也不高。只有你搜到了問題才會看到你的答案。

現在APP上也有些問答類社區,但是專業性太強,而且大部分都是伸手黨,他們並不是虛心請教一個問題,而是詢問相關信息。這樣的問題普適性太弱,有多少人會關心XX小區有沒有車位?這樣的問題就算回答了也沒什麼成就感,其他人更不會去認同你(贊你),而且很容易就變成了廣告社區,長陽有沒有租房的?有沒有運營的坑?這都是毫無營養的問題。

其次沒有一個有效的篩選機制,就是時間順序的信息流。所以大量的垃圾信息就會充斥在首頁上。

因此,一個好的且普適的問題,共同的群體和一個有效的篩選機制是問答類社區成功的必要因素。


再精準專業化,能夠和用戶充分互動


意見平台,能夠聚集一些懂行的人~


可以參考大家在這個問題下的回答:知乎的路怎麼走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551453


龍哥知乎首問,打卡致敬。


推薦閱讀:

歐美主流雜誌的定位有什麼不同?

TAG:知乎 | 產品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