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擔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最高指揮官你會怎麼應對華沙條約集團的鋼鐵洪流?

先開個腦洞

假設1981年蘇聯帶領華沙條約組織對北約全面開戰

讓你來擔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最高指揮官

你會怎麼應對鋼鐵洪流。

雙方都不會用核武器

作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最高指揮官的你

是否有信心帶領北約走向勝利?

蘇聯軍事力量展示

鏡像問題: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7131616

蘇軍81西方軍演_機械_科技_bilibili_嗶哩嗶哩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71177/?from=searchseid=11575317139005642938 視頻封面蘇軍81西方軍演_機械_科技_bilibili_嗶哩嗶哩bilibili.com視頻


這個問題的提法以及目前(2017.10.23)的答案狀況展現出了這個問題的兩面性:

一者,這個問題是如此抽象,以至於誰都覺得自己能談一談;

一者,這個問題又如此具體,以至於大部分答案完全離題萬里。

而要想真正認真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回到問題本身。問題為我們確定了這樣幾個要素:

1、時間是1981年

2、蘇聯-華沙條約組織對北約實施主動進攻——在北約的歐陸戰略考量中這是默認劇本

3、華約方面的進攻以陸上進攻為主體——這是一種很好想像的狀況

4、雙方都不會用核武器——這並非是不可能的狀況,特別是在80年代;至少,在衝突爆發早期可能並不會使用核武器,而是遵循一種「逐步升級」的規律:先常規戰爭,然後使用化學武器,然後使用戰術核武器,最後是核交換

5、「你」是作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最高指揮官——大概是盟軍歐洲總司令SACEUR

詩還沒有念就突然成了北約組織的最高指揮官,這種好事並不會落在每個人頭上。不過如果某人某日真的美夢成真,他恐怕會失望地發現,擔任這個職務並沒有什麼特別有意思的工作。盟軍歐洲總司令的主要職責是協調歐陸北約各國的軍事調遣,監督下屬的幾個戰區司令部執行其職能,更多的會參與到行政工作中。更具體的戰役組織,戰術決策,事實上是由下級的各級戰區(如負責德國、低地國家和法國的盟軍中歐戰區AFCENT)、集團軍群(如AFCENT下的北約北方集團軍群NORTHAG、中央集團軍群CENTAG)、盟軍戰術航空隊(ATAF)、北約軍、師司令官負責的,跟坐鎮比利時蒙斯的這位老頭關係不大。而且,即便真的到了需要總司令拿主意的時候,底下的參謀們也早已經把預案制定好了,而預案由來自於由軍事情報部門、參謀部門等一系列部門上萬男女的努力,總司令的任務只是擬定決心、監督其實施並隨機應變就好了。

所以,與其「擔任」這樣一個「Pencil Pusher」的職務,不如更務實一點——假設你是1981年北約某多國戰區司令部(如AFCENT)參謀團體的一員,你將採取怎樣的策略,在一場可能的華約常規陸上進攻中將勝率最大化?

為了得到結論,首先我們應該做一些基本考量:

一、華約何時進攻(When)?

談到華約進攻,大家印象中就是「鋼鐵洪流,一線平推」,這作為第一印象的確沒錯,但是正如我在開頭所言,問題遠比這個要更具體、更細緻。

想像以下三種情景:

A、時間是1981年9月17日,清晨5點整。星期四早晨,荷蘭布林瑟姆的司令部地下室里冷冷清清,你值了一宿夜班,如今正在端著杯咖啡昏昏欲睡。早間電台里播放天氣預報:今日天晴,預計會是個秋高氣爽的好天氣。信號情報部門的日常報告稱,蘇聯在東德和其他東歐國家的通信活動一切正常。20小時前過頂的間諜衛星照片也沒有發現東德或波蘭的交通密度有任何提升。

就在你環顧無人,想偷偷打個盹兒的時候,電話鈴響起來。緊接著,整個司令部里所有的電話鈴都響起來。你抄起距離你最近的電話,裡面的聲音自稱來自法蘭克福的美國第五軍司令部——他告知你,五分鐘前兩德邊境的第11裝甲騎兵團前沿哨所遭到猛烈炮火襲擊,規模、受害程度尚且不明,等待核實。你把電話撂在一邊衝出去找在崗主官,後者決定立刻撥打熱線向高層報告狀況。等你跑回你的辦公桌,帶著濃重油墨味的電文紙已經從密碼機里打了出來:已查實華約軍在兩德邊境全線實施火力準備;華約空軍飛機大量升空;在富爾達方向確認蘇軍地面部隊通過邊境線。

B、時間是1981年9月17日,清晨5點整。星期四早晨,荷蘭布林瑟姆的司令部地下室里仍有不少人徹夜未眠。你值了一宿夜班,如今正在端著杯咖啡昏昏欲睡。早間電台里播放天氣預報:今日天晴,預計會是個秋高氣爽的好天氣。信號情報部門的日常報告稱,蘇聯在東德和其他東歐國家的通信活動一切正常。不過情況並不正常。一個半月前,蘇聯在西伯利亞的秋明油田發生了特大事故,災難性的事故摧毀了油田40%的產能,而重建全套設施需要10年。這對近年來愈發依賴石油天然氣出口的蘇聯經濟是災難性打擊,經濟專家預計五年內蘇聯的經濟年增長會因此降低2個百分點。同時,蘇聯的衛星國也出現了一些政治不穩定現象,特別是波蘭。

即便在經濟上遭受重創,蘇聯人仍要體現其實力和決心。1981年9月4日-15日期間,蘇聯會同華約盟國在波羅的海沿岸和波蘭境內展開了聲勢浩大的「西方-81」軍事演習。在演習進行到第三天時,由軍事情報部門便開始傳來一些傳言:蘇聯波羅的海軍區和白俄羅斯軍區的動員程度高於「西方-81演習」的需求——當地的一類預備役人員普遍(而非選擇性地)接到了徵召通知,這就意味著很可能連基幹師也正在實施動員。演習進行到第六天時,一些模糊的信息指出敖德薩軍區和喀爾巴阡軍區也在實施動員。到第七天情況開始逐漸明朗:蘇聯西部的全部軍區,除基輔軍區態勢不明外,都在實施動員。北約部隊特別是戰術導彈部隊立刻相應提高戒備等級。各北約師都設置了戰備值班營並將它們部署到總體防禦計劃位置,掩護部隊開始佔據工事。但是蘇聯駐外集群沒有顯著變化,休假還在照常進行,東德地區的交通密度和通信密度也沒有大變化,只有模糊的證據指出似乎從波蘭到東德的民用車次的準點率大幅下降了。9月14日,蘇聯宣布將在9月下旬在捷克斯洛伐克舉行「友誼-81」軍事演習,然而兩場大規模軍事演習接踵而至引起了北約嚴重關切,北約認為這是華約方面意圖掩飾其動員過程。然而蘇軍動員的目標仍不明確。由人力情報得到的信息是,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也在實施局部動員,但主要圍繞靠近波蘭的方向,這一現象和1968年「多瑙河行動」前夕的現象非常類似,暗示蘇軍的目標可能是在人民波蘭發生劇變的情況下再次實施多國武裝干涉。北約高層對此展開激烈爭論,沒有得出意見。

在9月14日,西德宣布實施預防性的局部動員。美國宣布,將參與本月實施的「返德者81」演習的第4步兵師(機械化)和第1騎兵師將的回國計劃推遲到10月20日。不過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北約國家相應兩國的行動。9月15日本有一次最後機會挽救時局:一些來自中情局和西德聯邦安全局的線報稱數個蘇聯克格勃「休眠小組」被激活了。但這一情報不知怎的沒有被軍方仔細考量,而是擱置一邊。因為過於相信正在休假的「鼴鼠」蘇軍駐德集群軍官的情報,一些蘇聯軍官剛被從莫斯科軍區調往東德這一重要情報也被忽視了。9月16日夜間,八個小時之前,信號情報部門報告稱蘇軍剛剛統一更換了密碼。很快又得到消息,大批蘇聯艦艇已經離開錨地疏散。最決定性證據來自3小時前遞交的東歐人力情報——蘇聯剛剛向東德、匈牙利和波蘭的一些設施輸送了一批戰術核武器,包括核航彈和戰術彈道導彈使用的核彈頭。但這個證據已經來得太晚了。

就在你環顧無人,想偷偷打個盹兒的時候,電話鈴響起來。緊接著,整個司令部里所有的電話鈴都響起來。你抄起距離你最近的電話,裡面的聲音自稱來自法蘭克福的美國第五軍司令部——他告知你,五分鐘前兩德邊境的第11裝甲騎兵團前沿哨所遭到猛烈炮火襲擊,規模、受害程度尚且不明,等待核實。你把電話撂在一邊衝出去找在崗主官,後者則宣布剛剛得到五角大樓命令,進入二級防禦態勢。等你跑回你的辦公桌,帶著濃重油墨味的電文紙已經從密碼機里打了出來:已查實華約軍在兩德邊境全線實施火力準備;華約空軍飛機大量升空;在富爾達方向確認蘇軍地面部隊通過邊境線。

C、時間是1981年9月17日,清晨5點整。星期四早晨,荷蘭布林瑟姆的司令部地下室里燈火通明。你值了一宿夜班,如今正在端著杯咖啡昏昏欲睡。早間電台里播放天氣預報:今日天晴,預計會是個秋高氣爽的好天氣。信號情報部門的日常報告稱,蘇聯在東德和其他東歐國家的通信活動仍然在持續加劇,並截收到了一條詭異的廣播密文。歐洲的局勢在迅速升溫。起因是7月中旬,波蘭因格但斯克造船廠工人大罷工而掀起了政治風波,風波迅速演變為全國總動亂,蓋萊克被迫辭職,團結工會的瓦文薩在北部的格丁尼亞宣布奪取政權。事件的發展導致了7月30日蘇聯會同捷克斯洛伐克、東德、匈牙利和忠於統一工人黨的波蘭內務部隊實施「喀爾巴阡行動」,武裝入侵波蘭並控制了波蘭全境,瓦文薩號召人民抵抗,將蘇軍入侵演變為了持續20天的內戰。北約組織立刻對此作出強硬表態。即便如此,到8月中旬波蘭自由派的抵抗以徒勞告終,瓦文薩逃亡西德,死者超過兩萬。作為應對,西德在8月2日宣布實施為其一個半月的緊急事態動員,低地國家隨後也作出類似表態,美國里根政府則成功勸說包括法國在內的北約各國採取一致態度,在歐陸實施更強硬的對抗政策。作為結果,從9月初開始北約在西德中北部實施了規模空前的「返德者81-特定利劍」演習,華約方面則以同樣規模空前的「西方-81」演習作為回應。軍事演習的背後是華約組織自7月下旬(「喀爾巴阡行動」準備階段)起、北約組織自8月上旬起開始普遍實施軍事動員,雙方加緊向歐陸前線輸送兵力。到9月中旬,隨著第101空降師(空中突擊)抵達挪威,僅美國在歐陸兵力已達8個師,里根總統同時宣布根據職權,將國民警衛隊第26、28步兵師、第49、50裝甲師列入聯邦管轄。西德方面,六個由地方軍構成的師指揮部開始以「地方防禦指揮部」的名義編成。北約一線部隊全部配置到總體計劃防禦位置,二線部隊則採取縱深配置的方式展開。法國和義大利部隊已經在邊境線上展開。華約方面,蘇聯動員了其第一、二類預備役人員,各衛星國的動員也接近完成,華約軍隊在歐洲大陸的兵力膨脹到1000萬。西德情報部門注意到東德國家人民軍序列中出現了4個新的摩步師番號——可能是由工人階級戰鬥隊新編組而成的。其他證據則表明波蘭人民軍和蘇聯西部軍區部隊可能已經進入東德,或正在德波邊境待機。德國波蘭邊境的邊防檢查站和邊境圍牆已被部分拆除。蘇聯在西柏林、特拉維夫、東京等地的間諜活動加劇。作為報復,美國宣布對古巴實施海上封鎖。自9月10日起,紅海軍主要艦艇相繼出港,去向不明。9月14日,蘇軍統一更換了密碼。9月15日,美蘇攻擊核潛艇在北海發生碰撞事故,蘇聯一艘VII級攻擊潛艇被撞沉。作為報復,蘇聯隨即擊毀了5枚美國間諜衛星。美國宣布進入二級防禦態勢。

就在你環顧無人,想偷偷打個盹兒的時候,電話鈴響起來。緊接著,整個司令部里所有的電話鈴都響起來。你抄起距離你最近的電話,裡面的聲音自稱來自法蘭克福的美國第五軍司令部——他告知你,五分鐘前兩德邊境的第11裝甲騎兵團前沿哨所遭到猛烈炮火襲擊,規模、受害程度尚且不明,等待核實。你把電話撂在一邊衝出去找在崗主官,後者要求你立刻核實命令,同時接通了和國防部的熱線。等你跑回你的辦公桌,帶著濃重油墨味的電文紙已經從密碼機里打了出來:已查實華約軍在兩德邊境全線實施火力準備;華約空軍飛機大量升空;在富爾達方向確認蘇軍地面部隊通過邊境線。

————————

以上的三種情況,乍一看開頭結尾幾乎相同,但實際上對於北約決策者而言,是完全不同的三類劇本。而在這三類劇本中,北約方面所面臨的主要挑戰和困難也完全不同。

情景A設想蘇軍在基本不經動員的條件下向西德發起突然進攻,因蘇軍駐德集群直接從兵營開出投入戰鬥被稱為「兵營攻擊」。這一方案對北約的主要威脅在於,在主動防禦綱領下,西德的北約部隊需要防禦兩德邊境以西極淺縱深的一段地域,可他們在平時又是縱深配置在西德腹地的兵營中的,在前沿僅有相對少量的掩護部隊存在。在突發情況發生後,北約部隊需要集結、開出營地、(防核生化)疏散、(在指定倉庫)裝彈、加油、(摩托化)行軍才能抵達其在防禦戰役中的一般配置區域——總體防禦計劃(GDP)位置。這一過程普遍需要12-24小時才能完成,而比利時、荷蘭等國部隊需要更長時間(36小時)。在華約戰役機動集群存在或核生化條件下,這一耗時會進一步拉長。而在這24-36小時內,華約第一梯隊集團軍極可能突破掩護部隊地域,甚至佔領北約的主要交戰地域和總體防禦計劃位置,在行進中擊潰北約主力部隊,在構成之前瓦解北約防線。

在這種劇本下,北約司令官所需要做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儘快將部隊部署到防禦陣地上。這對中央集團軍群的部隊平均需要行軍150千米,對北方集團軍群的部隊平均需要行軍200公里,荷蘭和比利時的個別部隊甚至需要行軍300千米,跨越多條主要河流。在蘇軍戰役機動集群、克格勃休眠特工小組、華約空軍和可能的核生化武器的襲擊和重點打擊下,還面臨著最恐怖的威脅——塞車特別是難民導致的塞車,這一任務將變得特別有挑戰性。與此同時,掩護部隊沒有撤退的選項,也沒有撤退的能力(一旦撤退,必然立刻在平行追擊中被殲滅),必須死守到底,直到軍主力抵達主要防禦計劃位置才可能後撤。幸運的是,北方集團軍群的部隊擁有更強大的掩護部隊,能堅持更長的時間。不過這種情況對蘇軍也會造成大量問題——因為蘇軍在東德境內是縱深配置的,蘇軍第二梯隊集團軍橫穿東德就需要2-3天,第二梯隊方面軍從波蘭和本土趕上來還需要一周時間,北約戰術空軍優勢可以在期間得到充分發揮,大量摧毀、嚴重阻滯蘇軍後續梯隊。蘇軍受開戰第一時間一線兵力的匱乏(能在D日投入戰鬥的為3個集團軍的約8個第一梯隊師)和受兵營位置限制的緣故,其主要突擊方向相對固定,容易掌握,如80年代中期駐德集群第3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實際為坦克集團軍,4個坦克師1個摩步師)的矛頭明確指向比利時第一軍,使得北約可以在計划上實現有針對性的防禦。

1981年時,北約組織的防禦綱領正在從第三階段(主動防禦)向第四階段(FOFA)過渡

情景B設想蘇軍在經過相對較短的動員時間(7-14天)後發起進攻。這能使得蘇軍在開戰的第一周內多投入至少12個蘇軍師和18個衛星國軍師,相當於駐德華約軍實力(原為20個蘇軍師和6個衛星國師)翻倍。這一動員必然會以軍事演習方式加以掩飾,以將北約的反應時間降低到最短。北約認為有能力在蘇軍開始動員48-72小時內偵測到蘇聯的動員過程,然而事實情況並不總是這麼理想,因為諸多政治、經濟、情報上的因素(很多是蘇聯刻意放出的)會干擾北約方面的判斷。不過即便如此,應該認為北約仍至少有48-72小時的預警時間,足夠:提高戒備等級,將北約一線防禦部隊投入到總體防禦計劃位置,在西德實施局部動員,調遣至少一個「返德者」師到西德,這等加強的程度遠不如華約方面。然而,蘇軍在這種情況下必須突破北約預有準備的防禦,這使得蘇軍在開戰時即使用核生化武器協助達成戰役/戰術突破的幾率大增。約翰·哈克特團隊所著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一部未來史》中描述的就是這樣一種「短動員」劇本。

在這種劇本下,首先要做的是正確判斷蘇軍的主攻方向。蘇軍雖然佔據常規兵力的顯著優勢,但這不足以在多個北約軍防區同時達成主要突破——蘇軍的主要進攻矛頭最多不超過2個,且很可能是一個主攻一個助攻,構成一個雙臂或兩個單臂(向大西洋方向右旋)的鉗擊態勢。由於相對兵營攻擊有了一段動員時間,所以蘇軍可以更自由地選擇突破方向,而不像「兵營攻擊」中受到和平時期部署位置的嚴重限制。這就使得蘇軍出其不意,突破北約軟肋的可能增加。北約盟軍在中歐防禦中的軟肋將在第二部分中分析。北約在中歐的防禦態勢有兩個巨大弱點,其一是縱深太淺(從邊境到GDP位置縱深基本只有40km,更往西都是「後方地域」),其二是預備隊太少。由於北約防禦採取所謂「切片蛋糕」(Layer Cake)式的責任區劃分,其防禦綱領要求主攻正面北約軍兩側的軍為主攻正面分別提供一個師,將蘇軍的兵力優勢從12:1-7:1抹消到4:1-3:1,使蘇軍無法達成突破,或無法發展突破。然而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萬一主攻方向判斷錯了怎麼辦?考慮到一個北約軍在戰時不過3個師,失去一個師可能會產生致命後果,而一個軍的崩潰必然意味著集團軍群的防禦崩潰,其結果是整個中歐北約盟軍的戰局嚴重惡化。在這個問題上,常被北約考慮的「軟肋」甚至可能遭到蘇軍的反利用。

情景C是一種相對不太可能的情況,即「逐步升級」劇本的徹底貫徹——美蘇對立加劇,冷戰升溫,熱戰爆發。整個過程用時可達3個月甚至更長,期間雙方都可充分實施動員。之所以認為這是一種相對不太可能的情況,是因為:一者,在1981年兩約常規實力沒有巨大差異的情況下,雙方經充分動員後必然在常規軍力上趨向於均勢,對攻方(華約)顯著不利;二者,在充分動員的情況下,戰爭極大概率不會以速決戰形式表現,而會漫長化、膠著化、趨向於升級,這對雙方都沒好處;三者,動員機器一旦全力開動,動員決策者就很可能被動員過程反噬,陷入到一戰前夕列強總動員後想制止戰爭可又「剎不住車」的情況,「被迫」發動戰爭。但是,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那無疑將是一戰更為殘暴的再現,到時候就真會如恩格斯所說,幾千萬士兵在歐洲大戰上幾年,把歐洲大陸吃光、燒光、用核武器炸光……

這樣的情況屬於相對難以判斷的情況。在漫長的動員過程中,主要矛盾是要判斷蘇軍何時進攻、怎樣進攻。在雙方神經緊繃幾個月、隨時可能擦槍走火的膠著狀態下,一些微小的徵兆就可能意味著華約方面決定將冷戰徹底轉變為熱戰。如果抓不住這樣的徵兆,無法下大決心,則在戰爭初期可能陷入被動;反之,如果過度敏感,過度反應,則可能反而刺激戰爭爆發,成為戰爭的實際發動者。這當然也不是件好事情。

個人估算,不一定準確(特別是D+9之後的數據),但是總體能看出一個趨勢,就是動員時間和一線部隊數量的大致關係。由此可以看出,兵營攻擊對華約方風險很大,因為一旦北約在頭三天發揮良好,華約將失去最好戰機。

二、華約從哪兒進攻(Where)?

北約在中歐的總體防禦體系我們不再贅述,總之,兩德邊境上從北到南一線展開了西德第6裝甲擲彈兵師、荷蘭第一軍、西德第一軍、英國第一軍、比利時第一軍、西德第三軍、美國第五軍、美國第七軍、西德第二軍。其中西德第6裝甲擲彈兵師所屬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因防禦指揮部不屬於AFCENT管轄之內(屬於AFNORTH),故排除出視野之外;荷德英比四個第一軍隸屬於北約北方集團軍群,另外四個軍隸屬於中央集團軍群。由於「切片蛋糕」式的防禦設置,華約的具體進攻方向可以具體到某幾個北約軍的防區正面。

「Layer Cake」——所謂「分田單幹」式的防禦配置

此圖大概反應1976-78年間的北約防禦狀況。華約方面的圖示和現實有差異,僅供參考。

1981年,美國政府剛剛努力說服歐洲各國將軍費提高到國內生產總值的3%,不過由此帶來的軍事力量增長還需要幾年才能見效。以本年為時間界限,在中歐戰場上存在兩個特別薄弱的軍:

1、比利時第一軍。

比利時一直是北約中歐防禦的脆弱一環。貧弱的兵力,落後的裝備使得這個軍長期是北約盟軍中的「拖油瓶」。雖然長期被配置在相對次要的方向上(北方集團軍群右翼),但在80年代初期蘇軍駐德集群開始重新配置,特別是第3諸兵種合成集團軍的突破能力得到大幅加強之後,該軍的脆弱日漸變得不可忽視。

第3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從1964年起便以坦克集團軍形式編成;而在1983年5月後,該集團軍加強到空前的4個坦克師,對當面之比利時第一軍構成極大威脅

2、英國第一軍

英國第一軍同樣是中歐防禦中比較脆弱的一個環節。到1981年,雖然英國第一軍已經加強到4個師(不計炮兵師),但由於其採取方塊制(下轄2個北約旅,每旅4個機動營),使得單個英國師的實力只有北約師的2/3,而英國第一軍的實力(=2.8個北約師)也弱於普遍含3.3-3.5個北約師的其他北約軍(對美國軍而言是完成了「返德者」輸送後的情況;在返德者輸送前的美五、七軍也是2.8個北約師實力)。況且到81年前後,英軍的裝備還沒有起色:「挑戰者」坦克還沒有服役,而當面的蘇聯第2近衛坦克集團軍已經在換裝T-64BV甚至T-80B,這種狀況已經遭到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高層的普遍擔憂。

此外,還有兩個特別需要注意的軍:

3、荷蘭第一軍

荷蘭第一軍是北約北方集團軍群中實力較強的一個軍。然而荷蘭第一軍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其主力部隊(3個師,欠1個旅)部署在荷蘭國境內,距離西德前線FEBA的距離有超過250千米。荷蘭第一軍僅有1個旅作為掩護部隊,該旅和西德第1裝甲師一起擔任西德第一軍和荷蘭第一軍的掩護部隊。由於這種性質,荷蘭第一軍主力向總體防禦計劃位置前進的過程預期將遭到特別大的阻力,而如果蘇聯在該軍正面實施主攻,該軍極其可能在蘇軍突入主要交戰地帶時仍不能佔據預定防禦陣地,導致北方集團軍群左翼的崩潰。

可見荷蘭第一軍在戰爭爆發後進入戰場的總體方向

在解密的一張1979年的波蘭人民軍「七天到萊茵河」的想定中,波蘭第2集團軍和蘇聯第2近衛坦克集團軍就是利用荷蘭第一軍遠離防禦位置的特點,搶先在該軍防區突破了北方集團軍群的防禦。需要注意的是,波蘭人民軍的戰前態勢意味著其至少已經動員3-4天,而北約部隊仍然部署在和平時期的位置上。考慮到北約引以為豪的情報體系,這樣的嚴重失誤本不應發生。

4、西德第二軍

西德第二軍主要負責對抗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軍和蘇軍中央集群。依託巴伐利亞的地形,且因其不在蘇軍的主攻軸線上,這個軍的壓力較小。然而要注意到蘇軍和捷人民軍有「借道」奧地利的可能性。雖然奧地利有寸土必爭堅決抵抗的作戰計劃,但奧地利不是北約組織成員國,對北約的中歐防禦沒有責任,其在大戰中的態度是難以預測的。奧地利有可能會抵抗到底,也有可能(甚至更大的可能)在主要城市(維也納,林茨)淪陷後選擇放下武器、停止抵抗。因為顯而易見的是,此時奧地利軍隊的抵抗已經無助於保衛奧地利國土和人民(相反,會導致本國軍民的更大傷亡),而只對西德-北約方面有利。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如果西德第二軍不能及時控制奧地利西部的有利地形,該軍和整個北約中央集團軍群的右側翼縱深就會暴露給超過15個蘇聯/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師面前。然而如果西德第二軍(可以想像地,在美國第七軍的支援下)分兵,就無疑會讓西德第二軍過度延伸正面,面臨被華約突破的風險。

綜上可見,4個不靠譜或者多少有問題的北約軍有三個在北方集團軍群,而且這三個軍的防線還連在一起,這意味著北約盟軍高級司令部必須對北方集團軍群的態勢時刻保持重點關注。作為「返德者」的美國第三軍能在得到預警後的5-7天內投送至少2個重型師(欠1旅已經預部署在西德)和一個裝甲騎兵團,構成一個由2.5個北約師組成的強有力預備隊,但從華約方面的想定來看,此時華約可能已經在西德西北部渡過萊茵河了,美國第三軍將不足以獨自扭轉集團軍群的敗局。

此圖顯示的是蘇軍在比利時第一軍防區實現主要突破,在荷蘭第一軍防線實現次要突破,同時途經奧地利北部迂迴中央集團軍群右翼的情況。結果是兩個北約集團軍群都被合圍,災難發生。

相比之下,到80年代北約中央集團軍群的態勢顯得總體穩定。雖然由於美軍主要部署在這一區域導致當今材料對此處(特別是著名的「富爾達缺口」)的關注特別多,但需要指出的是蘇軍在兵營攻擊或短動員的條件下都很難有實力在美軍防區取得決定性的進展。而且因為法國的存在(雖然法國高度不可靠),一個從美軍防區突破的決心會顯得特別無的放矢——既不能奪佔西德和低地國家的核心地區阻止其進一步動員,也難以圍殲北約有生力量,想必是一種相對次要的選擇。

綜上所訴,在80年代初華約方面實施的進攻中(不論短動員還是兵營攻擊;長動員的情況會很複雜,可能性又低,暫且不討論):

1、主要目標有極大幾率是北方集團軍群

2、因此,華約戰術空軍、戰術導彈和火箭、戰役機動集群和後續梯隊的分配,極有可能集中在馬格德堡-漢諾威-比勒菲爾德-明斯特軸線以北

3、華約軍的主要突破方向,極有可能是比利時第一軍或英國第一軍的正面。為在初期突破北約掩護部隊地域,趕在臨近北約軍的增援抵達前取得決定性進展,需要國家人民軍和蘇軍駐德集群預先動員至少2天

4、華約軍極有可能在開戰初期在荷蘭第一軍的防禦正面達成突破後大量投入戰役機動集群和後續梯隊發展突破為達到能貫徹該決心所需的兵力兵器,需要波蘭人民軍或波羅的海軍區實現預先動員至少4天

5、如果3、4在D+3日內基本實現目的,那麼華約軍實力允許這兩個突破主軸向內旋轉,合圍2-3個北約軍,也就是北約北方集團軍群主力

6、如果5實現,那麼荷蘭和西德北部必然失去。畢竟因為北約的前沿防禦配置,在集團軍群後方几乎無兵可用。單獨的美國第三軍(哪怕得到義大利和西班牙軍的支援也)是無力構成第二道防線的。

1976年西方表述的華約方面的可能進攻模型,基本跟本文中敘述的華約最可能方案相同(只是對荷蘭第一軍正面華約軍取得的進展更保守,而是更寄希望於在英國、比利時軍隊正面的主要突破)。需要指出的是,蘇軍僅靠圖中的幾個集團軍是完全不可能完成圖中所給出的任務的。

那麼,既然知道了華約方面可以利用的優勢,北約指揮員就應當特別注意:

1、北方集團軍群當面的華約日常動向;

2、華約在東德北部和波蘭西北部的兵力調動、軍事演習;

3、督促比利時和英國更新其武裝力量;

4、在戰爭的頭24-48小時下大力氣保障西德北部的交通網路,確保橋樑和通信樞紐不被華約空降兵或戰役機動集群奪占;

5、在戰爭初期的混亂中,一定要保證部隊按時抵達前線。如果不能按時,那也要儘快抵達。

三、蘇軍怎樣進攻(How)?

1、兵營攻擊還是短動員?

上文中我們花了很多篇幅解釋蘇軍的進攻方式和北約防線上的主要軟肋。然而如果要想說清楚北約應該怎麼防禦,問題還得再回到蘇聯如何進攻上。在上文中我們同樣說了歐陸常規戰爭的三種基本形態,作為攻方的華約決策者可以自由的選擇這些模式。那麼問題就在於代入思考:假設你是華約指揮官,你會最傾向於採取什麼樣的模式?

我們姑且不考慮長動員,僅在兵營攻擊和短動員中進行選擇。

四種不同的動員劇本中的雙方諸日實力對比。注意,D+0日之前的「日期」是以戰時動員的效果作為衡量標準的,不嚴格代表真正的日期。因為蘇聯需要使用各種方法掩蓋其動員行動,北約方面在開戰前也不能實施戰時動員,所以實際的戰前動員時間會遠長於此中給出的「日期」——也就是說,「48小時」可能是華約實際隱蔽動員1星期的結果,「72小時vs24小時」可能是華約動員2星期、北約動員1星期的結果。

在上圖中,我給出了四種不同情況下的雙方實力(以師的數量作為衡量標準)。

一般認為:

a、雙方前線師數量比超過2.5:1時,蘇軍可以在主攻的軍防區正面方向達到7:1火力比,北約集團軍群必須削弱其他兩個軍才能保證主攻軍防區不被突破。

b、雙方前線師數量比超過4:1時,蘇軍可以在主攻的軍防區正面方向達到12:1火力比,北約集團軍群無任何手段保證主攻軍防區不被突破。

因此,從圖中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a. 兵營攻擊,雖然是經常被外人想像的(某年某月某日,蘇聯「突然」越過兩德邊境發起進攻),但這是一種很不理想的方案。原因在於在最關鍵的頭10天中,華約軍隊始終不能獲得顯著的兵力優勢。如果華約方面真的決心實施兵營攻擊,那麼就得依賴紙面實力以外的其他因素——懈怠、混亂、難民、恐慌——來實現企圖,而這些因素並不總是可靠的

b. 歐陸戰爭最可能的形式即短動員攻擊,其本質表現為動員戰。在主要交戰國理論總動員時間都在72小時之內的情況下,誰能率先動員24小時,或者誰能比對方多動員24小時,或者誰能瞞住對方實施秘密動員,都會導致勝率大增。可以看到,華約動員24小時vs北約動員0小時時,華約在D日會有重大優勢,足以在一個以上的北約軍防區突破掩護部隊地域,在北約主力抵達之前佔據有利位置;華約如果提前動員48小時,則會在頭2天的交戰中保持壓倒性的兵力優勢,並將決定性的兵力優勢保持到第7-10天。如果華約在動員過程中引起了北約的警覺和相應動員,會導致戰爭初期特別是最初期華約優勢的顯著下降,然而只要保持動員時間差,華約方面的兵力優勢仍然有重大意義。

對華約組織而言,決定性的窗口就在戰爭爆發的最初三天。換而言之,對北約組織而言,戰爭最嚴峻的時期就是最初三天。如果是兵營攻擊或華約經24小時動員,在這三天中華約將不惜葬送其全部三個第一梯隊集團軍全部17個師(包括6個東德師),一定要破壞至少一個北約軍的整體防禦態勢,突破該軍的總體防禦計劃位置;同時在整個寬大正面實施強有力的助攻,堅決把各北約軍釘在自己的防區。為此,華約軍可能使用一切可能手段。如果在短動員劇本下,北約已經動員24小時,蘇軍將不惜更大代價和更多的手段(包括核武器)實現突破。在短動員劇本下,華約軍在戰爭初期的巨大兵力優勢意味著華約軍可以承擔:

a. 在突破一個北約軍(哪怕是最弱的比利時軍或態勢最差的荷蘭軍)的過程中,完全損失2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第一梯隊方面軍第一梯隊集團軍)的戰鬥力量,嚴重摺損第3個集團軍的戰鬥力量(第一梯隊方面軍第二梯隊集團軍);

b. 在後續防北約集團軍群組織的反突擊過程中,再完全損失1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的戰鬥力量(第二梯隊方面軍第一梯隊集團軍);

c. 在以上基礎(3.5個集團軍全損換突破一個北約軍防線)上,蘇軍仍然擁有後續梯隊(第二梯隊方面軍第二梯隊集團軍),並能憑此達成戰役目標,取得戰爭勝利。

結論:

a. 北約必須隨時警惕華約的隱蔽動員。不經動員的華約部隊相對於有限動員的華約部隊的威脅要小得多。

b. 在戰爭的最初階段,要點是【阻擋華約軍的前進】而非【殲滅華約軍有生力量】尤其是【一線有生力量】,特別是在華約實施了提前動員的情況下。在權衡時必須分清輕重緩急。

2、是否使用核武器?

核武器的使用與否是討論冷戰變熱的一個不可忽略的要素,畢竟眾所周知,兩約都擁有數量特別龐大的戰術核武器和戰略核武器,而冷戰本身也是建立在雙方的某種核平衡上的。雖然題目已經硬點說雙方不會使用核武器了,但這種措辭不免使人生疑:這樣的題目限制真的有現實意義嗎?雙方——首先是作為進攻方、可以更早進行核決策的華約一方——真的不會使用核武器嗎?為什麼?

這個問題顯然不應該由我,而應該由 @JK JK 等專業人士在專門的文章中解說。但是在這個答案下,對核決策的討論是歐陸戰爭的附屬品,那麼我不得不在這裡班門弄斧一下。

A. 華約方面不會「核先發制人」嗎?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給出簡要回答:是的。如果兩約戰爭以我們以上所探討的形式,即華約進攻的歐陸陸上戰爭的形式展開,那麼華約方面的確很有可能、特別是極為可能在開戰初期避免戰術核武器的使用

因為,戰術核武器擅長殺傷集中的有生力量,這就使得其從本質上對作為進攻方(兵力更多、更集中)的華約部隊的殺傷更為嚴重。特別是在華約部隊在戰爭頭幾天內集中可觀兵力企圖達成主要突破時,雙方同時投入戰術核武器會對蘇聯方面造成更大的影響,而北約作為防禦方是「不敗而勝」的,可華約則是「不剩而敗」的,戰術核武器的運用會顯著降低華約軍的成功幾率。為此,一方面,蘇軍從1978年開始強調以常規戰爭的形式打贏兩約之間的陸上正面衝突;一方面,其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雖然顯然不能寄希望於蘇聯始終履行這一承諾,但不難相信,蘇聯在處於優勢時很可能趨向於履行這一承諾);一方面,蘇聯發揚其核訛詐手段,威脅稱蘇聯「不區分核武器的戰術或戰略性質」,即不論北約方面使用任何類型的核武器(戰術/戰略),都會得到蘇聯方面的全面核報復

對蘇聯的這一訛詐口吻進行分析,我們不難發現:

(1)蘇聯在面對北約的戰術核武器使用時,會主動將衝突進一步升級到全面核交換

(2)在全面核交換髮生後,兩約主要國家的主要經濟、工業、人口地帶都會遭到沉重打擊,生產和交通癱瘓

(3)歐陸戰爭的自持能力是極端有限的,北約國的戰爭庫存大多只能支持14-21天的常規戰爭,華約也好不到哪裡去,如果核交換髮生,其結果是雙方都無法維持高強度的歐陸戰爭

也就是說:如果北約方面選擇在歐陸戰場上使用戰術核武器,那麼擁有更多、更強大戰術核武器的華約方面就會直接「掀桌」——這仗不打了!原因很簡單,因為即便兩約對等使用戰術核武器,從結果上吃虧的是華約

所以華約方面的決心在於:

(1)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2)用戰略核武器構成的核威懾,威嚇北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3)在核力量平衡構成的無核戰爭態勢中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但是一旦蘇聯首先使用戰術核武器,其結果就是:

(1)蘇聯核決心——進一步說是蘇聯核威懾的可信度——破產;

(2)北約組織(基於其「靈活反應」原則)得到使用戰術核武器的原因;

(3)在華約使用戰術核武器的情況下,北約一般用途部隊態勢迅速惡化,將北約加速推向核決策。

因此,華約方面很有可能不會在最初階段使用核武器——甚至在戰爭得到發展之後,華約方面仍然不打算使用核武器,直到敵對態勢結束或華約對常規攻勢徹底失去信心為止。

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摒除華約實施先手核突擊的可能性——如果華約方面對自己的戰術核武器和一般用途部隊同時擁有足夠的信心,相信①自己的戰術核武器能夠在戰術核武器對射中壓制對手;②相信自己的一般用途部隊在遭到核突擊、付出巨大損失的情況下還能完成其戰役、戰略決心,特別是在華約方面擁有絕對優勢兵力、但北約部隊已佔據有利態勢的情況下,這樣的情況可能發生。

B. 北約方面的核決策何時進行?

之前講過,北約的歐陸防禦是以「寬正面、淺縱深、弱後方」為特點的,缺乏戰役和戰略預備隊的特徵迫使北約在某個北約軍防禦縱深被突破時就做出核決策。在華約攻勢完全在華約軌道上進行的情況下,這一核決策會發生在D+2日左右。在北約想定中較不好的情況下,這一核決策會發生在D+6日左右。在北約想定中較好的情況下,這一核決策不會發生(因為華約軍未能達成主要突破)。

北約方面究竟如何進行核決策我也講不清楚,不過如果有誰真的穿越成了北約組織最高指揮官,可能他到時候就得在這個問題上花費最大的精力——勸說歐洲各國的政治領導人把核武器扔在他們自己(而不是美國)的國土上不會是一件容易事。特別是在蘇聯方面的核訛詐下,歐洲小國對戰爭升級的態度更為難以揣摩。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一旦北約方面選擇了肯定的核決策,那麼蘇聯為了保持其威懾的可信度(因為戰爭還沒有升級到全面核交換的地步,威懾仍然是有用的),必須執行其訛詐中所提出的行動——對北約方面實施核報復,同時全面使用戰術核武器。這就會使得戰場的局勢更加難以預測。

C. 華約不會把核武器作為「撒手鐧」嗎?

在一些文學作品中常常出現這樣的預言:蘇聯方面在常規進攻受挫之後,主動選擇核升級選項。這樣的選項,要麼造成了美蘇有限的核交換,要麼被英勇的日本人攔下,要麼是「有良心的」蘇軍軍官挺身而出,發動政變……

雖然這樣的升級是一種很吸引人的提法,但是個人非常懷疑這樣的情況是否真的會發生。因為蘇聯方面選擇這樣的升級顯得缺乏戰術意義,從核戰略上也可疑。除非蘇聯的核威懾實力強到自信其使用戰術核武器不會造成北約採取相同對策(當然,從實際實力對比來看,根本不是這樣的),否則任何蘇聯「補救性」使用戰術核武器的選項都是不利於蘇聯進攻的,不會對華約已經破產了的攻勢起到任何有益幫助

結論:

a. 華約方面在進攻初期即使用戰術核武器的幾率很小;

b. 華約方面在整個戰爭初期階段使用戰術核武器的幾率不大;

c. 在a.b.前提下,北約方面的核決策只取決於歐陸戰場常規戰爭的發展情況;

d. 在採取肯定核決策的情況下,雖然對前線態勢有幫助,但很大幾率會使得北約各國在核報復中遭到慘重損失;

e. 如果d發生,那麼歐陸戰爭也將很難維持下去;

f. 簡而言之,戰術核武器不是歐陸戰爭的核心要素——反之,戰術核武器的運用效能是依託於歐陸常規力量的。強大的常規部隊是歐陸戰爭的中流砥柱。北約組織特別是美國企圖用「廉價」的戰術核武器代替一般任務部隊(50年代初期-60年代前期)的企圖早已破產,到80年代也不應該再把歐陸戰爭的賭注壓在戰術核武器上。

3、是否使用化學武器、生物武器?

4、戰術空軍和戰術地地導彈的用途?

華約軍隊的縱深打擊手段。

5、空降兵、空降強擊兵和戰役機動集群

拋去克格勃在西德和低地國家提前布置的「特別行動小組」,空降兵、空降強擊兵和戰役機動集群是蘇聯武裝力量在戰爭早期可能限制北約軍隊機動,從而實現趕在北約主力前抵達並突破北約主要防禦地域的唯一手段。這就意味著華約方面在這些部隊的運用上必然會進行最精心的準備。事實上,對抗這些部隊和戰法一直是北約的軟肋,因為事實上戰役機動集群這一理念的提出本身就是專門針對北約在中歐的防禦特點,即寬正面、淺縱深、弱後方。

蘇軍將空降作戰分為三個級別,即戰略空降、戰役空降和戰術空降。戰略空降在無核背景的中歐戰場完全沒有可行性,不值得討論。戰術空降(包括戰術機降)主要是偵察襲擾目的(主要針對北約核武器儲存設施和指揮中心)和配合戰役機動集群作戰,這個部分放在戰役機動集群里寫。戰役空降是華約方面使用空降兵阻止北約戰役預備隊開進的主要手段。一般此類空降使用2個空降團到一個空降師兵力,可以構成一個10千米寬的防禦正面。由於此類空降的總投送量為4000-5000噸,蘇軍只能同時實施1個戰役空降。

蘇軍實施戰役空降所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如何保障北約縱深上空的制空權,即「如何投出去」。戰役空降的企圖是特別容易被偵知的,而為了保證北約戰役縱深上空的制空權,在實施空降前必須由前線航空兵實施數次大規模的空中戰役,使得意圖更容易暴露。北約憑藉其總體佔據優勢的戰術空軍,就可以輕易粉碎華約方面的企圖。這一極端難以克服的困境事實上嚴重降低了華約在中歐戰場實施戰役空降的可能性,我也沒看到蘇軍有任何解決這一困境的手段和方法。

假定華約方面能夠成功地實施戰役空降,那麼:①這一空降必然發生在戰爭初期,特別是D日的H+6時-H+18時之間;②空降場必然處於北約總體防禦計劃位置和北約軍駐地中間,據兩德邊境約100-150公里;③空降地區最好多有橋樑、河流、城市,可以方便組織防禦;④空降兵力約為一個空降師;但是注意,這一個空降師的兵力並非都用於執行戰役任務——會從中分出一批執行戰術任務的連、排級襲擊分隊,它們負責突襲沿途的橋樑、北約核武器儲存設施和指揮所。

對戰役空降而言,滿足上述條件的區域其實只有一處,就是英國第一軍和荷蘭第一軍後方的不萊梅-漢諾威-比勒菲爾德地域。而重中之重是威悉河上的主要橋樑。這一行動不止會阻止荷蘭第一軍的前出,還會防止英國第一軍倒向左翼、彌補荷蘭軍防區上缺口的企圖。在與地面進攻梯隊會合前,華約空降部隊需要獨立作戰48小時。

如果華約方面能保障60-72小時戰役縱深制空權(這可能是華約前線航空兵的極限),就有可能再空降第二個空降師。

用紅筆勾出的就是這一區域內的威悉河沿線

為了對付華約可能的戰役空降和戰術空降行動,西德國土守備軍在70年代組建了一系列旅和團,這些後備役單位的戰鬥力不比現役部隊弱多少,但它們需要24-72小時完成動員,同時還要肩負對付華約軍(針對北約後方要地)戰術空降的使命,在開戰初期可能會疲於奔命。如果華約空降兵在戰役空降中成功在威悉河上奪去一系列關鍵橋樑和渡口並成功堅持48小時,就意味著一個北約軍的主力部隊抵達總體防禦計劃位置的時間延遲24小時,這將是災難性的。

除了空降之外,在70-80年代蘇軍還組建了一系列空降強擊旅和機降強擊旅。到80年代初期,蘇軍序列中已有約12個這樣的旅,其中半數被配備到西方向上,包括駐德集群的一個機降強擊旅。空降強擊旅實現機械化(3個BMD營+獨立炮兵連+獨立高炮連+2個獨立直升機團),機降強擊旅則基本是徒步的(3個徒步空降營+1個BMD營+炮兵營+1個獨立直升機團)。雖然北約資料有所出入,但事實上兩種旅都擁有編製內的直升機力量,有能力一次性投送半個旅。不過到1981年,真正完整配備了直升機部隊的此類兵團僅有寥寥幾個,大部分空降強擊旅和機降強擊旅仍然需要方面軍或戰略方向提供的配屬直升機部隊才能實施機動作戰。除此之外,各諸兵種合成集團軍以及一些駐外集群還有了自己的獨立空降強擊營。

華約有能力在戰爭頭48小時使用2-3個這樣的空降/機降強擊旅,執行一系列戰術和戰役任務。陸軍空降強擊兵的戰術任務和空降兵的沒什麼太大區別,但是會更多地在集團軍/方面軍司令員的決心涵蓋之下。空降強擊兵的戰役使命也跟空降兵近似。為達成此類使命,空降強擊旅將更多地以營、連級分隊形式投入戰鬥,徒步空降強擊兵多執行襲擊任務,裝備BMD的空降兵則更可能去執行戰役使命。可以想像的,至少一個空降強擊旅的主力會企圖向空降兵實施戰役空降的方向靠攏,通過蛙跳式著陸控制一系列機降場,為諸兵種合成集團軍突破北約掩護部隊地域後的縱深突破打開一條通道。

到1981年,蘇軍尚未編成戰役機動集群的特化編製(外貝加爾軍區和喀爾巴阡軍區的合成軍),方面軍司令員所掌握的戰役機動集群可能會是第二梯隊集團軍下轄的一個或數個坦克師。這些師會在抵達接觸線前夕編組為一系列營級快速分隊,在華約第一梯隊集團軍初步突破掩護部隊地域全縱深或主要縱深的情況下投入戰場。這些部隊不負責鞏固、擴大突破口,而是負責向北約縱深全力機動,沿途和空降強擊兵、空降兵配合,同時執行一系列戰術和戰役使命。華約一線摩步師也有自己的戰役機動集群(襲擊分隊),該集群圍繞摩步師的獨立坦克營編成。這個小襲擊分隊主要執行戰術任務,不會離開師接觸線太遠(似乎是25公里以內)。

在「兵營攻擊」(或者說,北約主力部隊未就緒)的總劇本下,空降兵、空降強擊兵和戰役機動集群的主要使命是協同動作,實現襲擊、擾亂、遲滯北約主力部隊抵達主要防禦計劃位置的目的。在「短動員」(或者說,北約主力部隊實現已經就緒)的總劇本下,戰役空降很可能無法實施,而機降和戰役機動集群的投入會大大推遲。

在北約的防禦綱領中,對抗蘇軍早期的戰役戰術空降行動的主要是西德地方軍的一些獵兵團和旅。這些旅和團中的一部分擁有不低於聯邦國防軍正規軍的平時滿員程度和裝備水平,相對於其他地方軍部隊可以很快地動員起來。不過在80年代初期這樣的旅和團主要部署在西德西部的核心地帶以防止可能的戰略空降。而在更東部的北約戰役後方則顯得相對空虛。當地的西德地方軍的動員過程還可能受到華約作戰行動的嚴重干擾。

這樣的干擾,不止是戰術上的(因為這些兵力的相對弱小,其在戰術上的影響反而較弱),而且還會是組織和心理上的。如果蘇軍成功在北約後方煽動恐慌和混亂,那麼對北約方面造成的不利影響將遠大於這些部隊所能取得的戰術成果。

因此,對戰役機動集群的反制首先應當是組織和心理上的。部隊不能因為敵分隊出現在己方側後乃至縱深就驚慌失措(這樣的情況,參見抗美援朝最初幾次戰役中的聯合國軍),後方部隊必須組織起來抵擋戰役機動集群的襲擊,指揮員則需要正確評估己方縱深內華約部隊的真正實力,盡一切可能避免為圍剿這些機動集群而動用預備隊,以免在真正需要投入預備隊的時節已無兵可用。

從戰術上,反制戰役機動集群的兵力主要來自西德地方軍。一旦西德開始實施動員,就需要立刻為西德境內的每個北約後方目標——指揮所、補給中心、核武器存儲設施等等——配備一個保安排,這個保安排就將為保衛這些設施起到很大幫助。西德地方軍的獵兵旅、團也將行動起來,在關鍵地域對華約滲透部隊進行掃蕩。

即便如此,也需要注意到,這一系列措施的實施在時節上往往是晚於蘇軍投入戰役機動集群的。特別是在「兵營攻擊」背景下,華約投入戰役機動集群總是會領先於北約的反制措施。但是在北約一線防禦不發生崩潰的前提下,這樣的滲透部隊從總實力上必然不如西德地方軍,北約指揮機構應當採取鎮定、穩健的手段確保通信暢通和部隊鎮定,才能力圖將戰役機動集群造成的威脅壓低到最小。

6、初期實現戰役突破的可能性多大?

假設歐洲常規戰爭是由蘇聯挑起的。

很明顯,蘇聯不會平白無故挑起歐洲常規戰爭。戰爭爆發的原因,要麼是華約組織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難,非要徹底改變冷戰形勢才能改變;要麼是北約組織遇到了特別嚴重的困難,讓華約方面看到了有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可能

我們在最初部分中分析的三種劇本,除劇本1情況不明外,劇本2和3都是華約組織遭到重大困難的情況,在這樣的情況下華約所發動的進攻其實是「孤注一擲式」的,這就註定其得手幾率較低,況且這樣的行動還很可能造成特定華約衛星國(波蘭、東德、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的不配合甚至反水。然而華約進攻威脅更大的情景可以說與此正好相反——比如,北約加盟國、特別是中歐戰線上的北約加盟國出現嚴重鬆動。

在北約方面的想定中,出於顯而易見的政治因素,對北約的政治性瓦解的可能一直避而不談(更多地是討論軍備問題)。然而1968年和1974年法國、希臘分別退出北約軍事指揮一體化體系(雖然法國對戰時其在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中的位置做了保留),特別是1974年希臘和土耳其圍繞塞普勒斯爆發的武裝衝突,不得不引起北約方面的嚴重警惕。

7、開闢新戰場的可能性多大?

四、從理想回到實際——冷戰變熱的最可能模型

五、回答問題:北約指揮官需要做什麼?

(待續)


這裡有比較適合回答樓主問題的一部架空小說,名叫《第三次世界大戰—一部未來史》,著於1979年,作者是約翰·哈克特上將,曾擔任過英國萊茵集團軍司令兼北約北方集團軍群的司令官,還有一大杆子北約前任軍政高官負責編寫了一部分。除了政治上的偏見,整體上是很專業的,事實上,這算得上是一種典型的北約對冷戰變熱狀況的想定。
內容講述了1985年蘇聯在國際局勢不利的情況下選擇對北約實施全面進攻,大概接近三星期後常規攻勢受挫,蘇聯強硬派主張核彈洗地,不過雙方僅僅進行了一次核交換,隨後蘇聯內部的民族主義者控制了克里姆林宮,選擇和談,蘇聯分裂的結局。
回歸正題(拋磚引玉):
A.書中屢次強調過一點,蘇聯作為進攻方擁有自由選定主攻方向並且集中壓倒性兵力實施突破的優勢。而同樣是書中的原話有很好的總結:
這場戰爭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正像人們原來所預料的那樣,就是:華約軍隊的突破,與盟軍一旦判明華約軍隊的主攻方向之後為迎擊敵軍而調整自己兵力部署的速度這兩者相比哪一方的成功率高
B.華約方面選擇了在北德方向展開主攻,計劃實施一次「右鉤拳,」利用北方集團軍群防區地形較平坦和實力較弱的特點,以近坦2集和紅旗諸3集(外加東德部隊)作為第一梯隊展開主要攻勢,企圖以此前出萊茵河西岸,然後轉向南投入近諸20集主力,對在東面受到沉重壓力的中央集團軍群側後實施突擊,以粉碎北約法蘭克福—美因茨集團,徹底瓦解中央集團軍群的抵抗。

(總體來看,這一計划過於理想化(理想的可怕),指望以駐德集群單獨完成這一任務也不現實,不過北線實施主攻大體也符合80年代可能出現的情況,因為在80-83年間駐德集群調整了部署,強化了北德方向的兵力部署。)
相對而言,中央集團軍群較為強大,地形也不好,但在法國沒參戰的情況下缺乏縱深。
這樣看來,必須堅決在前沿展開防禦,並且儘早判明主要突擊方向,必須依靠頑強的機動防禦(尤其是北線)和華約軍反覆消耗,必須制止華約軍的快速推進,為援軍的到來爭取時間。
C.善於保留和使用預備隊,越早的耗盡預備隊,就等於越早的失敗。
D.在主要方向堅決奪取制空權,優勢的戰術空軍是北約地面部隊極其依賴的,而且也更需要它們打擊華約二線梯隊,阻止其投入,孤立戰場。
E.注重對橋樑渡口和重要交通節點的保護,這是華約空降強擊部隊或空軍極好的目標,也意味著北約軍向前線增援速度的快慢。在書中,這一任務主要交由了西德的預備役部隊和地方軍,他們較好地完成了任務。
F.保衛大西洋制海權,美國的援軍是北約最後一根稻草,它們將實施決定性的反突擊。
G.動員地方部隊和使用特種作戰部隊在華約佔領區廣泛開展活動是必要的,這對於牽制後續梯隊也有重大意義。
H.華約國家的後方並沒有看起來的那樣穩定,利用敵在前線的受挫等等廣泛開展宣傳戰,提供支持給華約國家的第五縱隊。
I.保衛關鍵指揮設施,保護重要目標,阻止戰役機動集群。
(順便提一下,小說里中央集團軍群指揮部被蘇軍導彈命中,司令員當場斃命,接替他的是美五軍軍長)
J.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這一點華約方也會謹慎。

暫時想到這些
以下是書中態勢附圖

由美3軍主導實施的反擊,大致是向不來梅方向實施的(差不多是突出部的腰部)這一反擊嚴格意義上並沒有給華約軍隊造成什麼實質上的損失,只不過對華約主力側後給予了很大的壓力,也出現了被斷掉退路的可能情況,(美國空降部隊)在不來梅實施了空降。然而政治意義遠大于軍事意義,這次較大的挫折觸發了華約國內積蓄已久的矛盾,越來越多的部隊不得不滯留在原地維持後方治安和交通線安全,不過這是題外話。

(吐槽一下,這部小說簡直就是為了給北約擴大防務籌集經費拉攏民眾支持的,全篇不止一次出現如果沒有前幾年的諸多努力等等類似意思的字眼)例如:

順便提個建議,評論區有個朋友貼出了數個蘇翻譯的科普帖子地址,對於迷信所謂鋼鐵洪流的人來說再適合不過了,其實大可以動腦子想想,北約要是真的怎麼都擋不住,蘇聯60年代就A過去了。
同樣的,@吳敬欣同學的回答篇幅不大卻很靠譜(這是一位贊數被埋沒的大神),說起來我以前總當他是蘇翻譯小號,因為不知是幻覺還是咋的總覺得他倆語氣話風很想,而且《抵抗》里出現了吳敬欣這個名字,這怎麼可能是巧合?!


81年?81年蘇聯對北約的常規軍力優勢已經衰退了啊。


就說幾個要點。

1、前進防禦(或曰主動防禦)總體策略不容置辯。這是北約作為軍事一體化組織實體存在的政治保證。

2、正確判斷華約主攻方向。北約在西德從北到南一共8個軍防區,華約只有在一個軍防區實施主攻(達成7:1兵力兵器比),外加一個防區實施助攻(3:1)的能力。然而如果這個判斷不對導致一個軍的防區崩掉,那麼一個集團軍群的總體防禦計劃就會崩潰。

3、戰術空軍在80年代已經越來越明顯地在戰役組織中佔據更重要的地位。空地一體戰的時代已經到了(雖然北約提出FOFA還要在一年之後)。要把華約軍消滅在華約的土地上;如果不能,至少把華約軍阻滯在華約的土地上(打擊東德、波蘭的交通樞紐)。

4、小心戰役機動集群。全力保衛後方樞紐、要點和交通要道。

5、決心!意志!面對華約在開展短期內的爆發性常規優勢,統帥要有堅定不移的決心和鐵一般的意志!堅決制止混亂!堅決將華約軍阻擋在GDP之內!堅決掌握預備隊,不到萬不得已絕不使用!堅決面對蘇軍的任何升級(化物、核武)選擇!如果司令部先承認失敗,那麼前線部隊的失敗就在眼前。


堅守到蘇軍使用美人計為止。


1981年蘇聯已經退居守勢了。


1981年的蘇軍空軍主力是米格23,根本拿不到制空權

===============

統一回復

盟軍拿下制空權之後,蘇軍只靠地面火力是不能掩護裝甲部隊的。因為野戰防空火力射程太短了而且威懾力太差。

海灣戰爭期間,美國A-10攻擊機一共被伊拉克地面防空火力打中16架次,只有5架墜毀1架迫降,飛行員只死了2個。

如果伊拉克有制空權的話,A10根本不敢上前線的


找個核掩體躲起來,準備足量的可樂瓶蓋。
再出來的時候就是輻射四了。


冷戰後早就知道,根本不存在什麼鋼鐵洪流。
實際只有一支訓練不足,後勤混亂,裝備落伍的蘇軍


先讓德國把錢掏夠,欠的債補上,再談其他事情


首先明確一點,請諸位站到北約一方指揮官的立場上去組織戰鬥,儘可能的發揮手中兵力的戰鬥力。

而不是站在旁觀者角度去撕逼。

北約一方最嚴重的問題是什麼?

——————美國對盟友的控制沒有蘇聯嚴密,這導致先動手會給盟友充分的反水/中立借口(尤其是法國)。但若不開第一槍,等於干挨一輪揍。干挨這一輪揍之後還能剩下什麼優勢,那可只有天曉得了。。。。。。

轉入正題:

根據冷戰西歐雙方的兵力和兵器質量的對比,可以很容易的得到一個結論:

——————防禦方判斷錯主攻方向=game over。

第二個較容易得出的結論是:

——————北約的兵力難以建立多梯次大縱深的防禦體系。甚至可以說:建立綿亘正面都很勉強。

以上兩點會帶來這個問題:

如果一線決戰,一旦被打開幾個口子,五百公里縱深內的機場和兵站基本全部玩完,空中優勢和內線優勢基本全部歸零。

如果主力在後,以萊茵河地區二線決戰為決心制定方案的話,西德和法國投降的風險實在太高,政治上很難允許。

因此,由於政治需要,而被迫進行不符合現代戰爭要求的寬正面淺縱深防禦,是冷戰中期北約防禦作戰最顯著的特點。。。。。。

所以,作為指揮官,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判斷蘇軍的主攻方向並據此配置兵力。其餘問題與之相比都是細根末節,無須司令官過多考慮。

如果說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話,那就是:

沒有上級命令,一步不許後退!

以上是最重要的兩點,其他應注意要點如下:

1:在各重要橋樑,水利設施,大型民用倉庫附近布置精幹美軍英軍分隊,戰爭伊始即實行接管,以便臨機處置。

2:即使一線決戰,也要儘可能的前輕後重配置兵力,盡量確保即使在一線防禦崩潰的情況下,不使蘇軍趁亂在萊茵河西岸建立橋頭堡

3:飛機儘早疏散至野戰機場配置。

4:提防德國投降,當心法國義大利背後捅刀。

5:多讀曼施坦因著作,學習甩鍋技巧。


當然是拱手而翔,喜迎王師。深入學習蘇維埃政治局理論,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成為紅色貴族,在佔領區當一個為所欲為的傀儡大王。


一個核心問題就是,所謂鋼鐵洪流是幾乎不可能存在的。

很簡單的原因,華約相對的所謂「兵力優勢」其實是師數量優勢,但是這些師數量其實屁用不頂,因為大部分其實是空的。

蘇聯人陸軍總兵力也就是一百五六十萬而已,在中歐當面,根據80年代的判斷,華約也就是90萬左右兵力,而北約是70萬,還不算隨時可以投入戰鬥的二十萬法軍,就華約這點兵力優勢要進攻?算洪流?

華約本質上是人口和工業生產能力、科技水平都遠遠落後於北約的集團,沒優勢才是正常,有優勢那反而必然是北約集團有誰在賣國了。

實際上,按照現在的統計數字來看,北約集團從40年代中期的M26開始,到M1結束,中型/主站坦克總產量差不多是67000的樣子,而華約集團從T-54開始算起,也只有10萬上下,產量有優勢,但是不夠,尤其是蘇聯人還在中東燒掉了上萬坦克。

而且隨著滑動彈帶的出現,105炮坦克在83年左右也能跟蘇聯的三代坦克打,尤其是蘇聯先進穿甲彈配發量趨近於0的態勢,更是讓M60A3之類可以跟大部分蘇聯三代坦克放對,也就是說北約大量老坦克還是能用的。而蘇聯的老坦克,還是用的老掉牙彈藥,老掉牙火控,也就能轟轟步兵了……

其他武器上,蘇聯人就談不上優勢了,空軍巨大劣勢不談,光是裝甲步兵的車輛,美國人的M113就有七萬多部,蘇聯人哪怕把輪式的算上都抵不過……

順便,拿美國人淘汰M113說事的,不知道美國人現在有多少M2么?美國人用M2替換M113,就代表M113不如BTR60/70,感情蘇粉眼裡,BTR60/70=M2布拉德利啊,這信仰果然濃烈,無敵的蘇維埃弱智光環更耀眼了。

愛蘇聯又沒啥腦子的人,看到說裝甲車要防彈片,就以為看到了什麼奇談怪論,這也只能暴露愛蘇聯和有腦子這倆事是互相抵觸的了。

看看M2設計的時候要求的是啥哇?看得懂啥叫炮彈彈片么?

不需要防彈片?你們的蘇維埃祖國啪啪啪啪啪的抽臉啊

那些吹捧BTR-60的人,怎麼能夠理解BTR-60的偉大,在60年代生產一種連二戰半履帶車都不如的APC這是何等偉大。乘員上下車得帶著武器背包從兩米高的車頂翻下來,這更是偉大的體育鍛煉,為蘇聯體操隊建立了多麼強悍的人才儲備。

阿富汗戰爭都還在大把的用,多先進啊

哦,阿富汗戰爭連這種玩意都還在用,更牛了


提前啟用這兩件滅世神兵。
蘇軍鋼鐵洪流,不過紙人陶馬,談笑間灰飛煙滅。


其實我覺得「鋼鐵洪流」更應該是蘇軍的戰術風格,局部集中優勢兵力大縱深突擊。如果北約被蘇聯先手打擊,其布防無法針對蘇聯的進攻部署,那蘇軍的第一批部隊會在突擊區域內達成絕對兵力、兵器優勢,飛機坦克大炮遠超當面之敵,那當然是鋼鐵洪流了。但是在整個西歐的縱深上這個優勢不可能維持,最後還是進入相持階段,這時美國介入,華約勝算不大。
所以重點防禦第一波,我認為還是以情報和偵察為主,及時判斷對方戰爭意圖,積極部署,積極動員。對核戰爭要有清晰認識和充分準備,認識到核武器在蘇聯進攻戰略中的地位,不能對蘇聯人的道德水準抱幻想。


出賣西德,奧地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

全力防禦義大利半島。

等美國援軍。


反對目前最高票答案說的野戰防空對北約空軍無效的說法。

毛子的野戰防空體系怕是藍星第一,就因為毛子知道自己空中力量不如北約。

另外野戰狀態下空對地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事情,分辨目標,分析威脅,3000m以下連便攜都能產生威脅,3000米以上威脅雖然少一些,不過機頭抖一抖目標就丟了,一次進入攻擊窗口幾十秒,分辨目標,導彈上電,雷達鎖定,開火,期間告警系統還滴滴滴的告訴你四枚導彈來襲,還有十五秒就進入不可逃逸區,遠處的三馬赫大鐵鳥還一直拿微波爐照你,負責空中作戰的中隊告訴你大鐵鳥開加力甩開他們找你來了,不要戀戰趕緊投彈走人,你心裡罵罵咧咧說的好像自己很享受戰區上空飛行一樣,胡亂鎖定了幾個目標趕緊扔了導彈平滾拉杆,地上的通古斯卡跟拿花灑潑水一樣呲你,地上的兄弟們對不住只能幫你們到這裡了,小命要緊。地上的前指看了看扔到八百里開外炸卡車的導彈嘆了一口氣,出擊的效率大概百分之十,比預計稍好一點,擾亂了一下蘇軍的進攻,能爭取時間重新部署一下防禦就算目的達到了。他們師以及身後絕大部分部隊的使命就是儘力遲滯蘇軍的進攻,能抱著十天以後美國人還在西歐有一塊登陸的地點。。


最可能的情況是,以美軍的空中優勢,蘇軍可能根本無法完成大規模集結,就像二戰德軍一樣。

也就是根本就看不到鋼鐵洪流。

可以參考巴蘇空戰。

就算看到了,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也都是靶子。

你坦克再多,還能比美軍的炸彈更多?

再說,歐美的坦克性能更好啊,非要打就打唄,每次俄國人碰上硬茬子都翻車,什麼日本啦芬蘭啦... ...


我選擇自殺逃避責任

蘇聯陸軍可不是當時的中國陸軍,人家有保護傘,所以統蘇聯陸軍開戰那是嫌自己活的長,我說的就是60–80年代得中國陸軍

鋼鐵洪流的保護傘——蘇聯陸軍防空兵

冷戰中的蘇聯陸軍師

讓人膽戰心驚,褲襠流淚。總有人自欺欺人認為自己能抵抗鋼鐵洪流,爾不過是螳螂擋車作死小能手。


又是強行不讓核武?沒有核武器 怎麼種莊稼 不會不會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特朗普一手推開黑山總理?

TAG:美國 | 美蘇冷戰 |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 華沙公約組織 | 蘇聯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