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越來越多黑甘地的言論?

一直都覺得甘地這個人很偉大(非暴力不合作),但是近來無論是知乎或者其他地方看見很多說甘地是廢材,是英國人的輿論使甘地偉人化的言論,求解真實的甘地


甘地確實是有問題的,實際上對他的批評從來沒有停過,對他批評的人就有他的學生尼赫魯。

他的觀點本來就很有問題,人們對他的批評不是糾結在非暴力不合作上。

甘地有一個觀點確實是非常有問題:他主張印度回到過去的手工作坊的社會。這點尼赫魯堅決不同意,尼赫魯主張學習蘇聯的大工業。

別說尼赫魯,我也反對,這不是逆歷史潮流而動嗎?


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比如說印度教的人認為甘地對穆斯林實在讓步太多了,甘地為什麼被刺殺,這個也是原因,到現在還被反覆拿出來說,尤其是印度民族主義高漲的時候。

那麼印度方面批評甘地,主要集中在

第一:甘地作風不夠民主。比如說即便是一個人很優秀,但是由於和甘地的觀點相悖,甘地就不會去支持他。這個事情出現在Chakravarti Rajagopalachari身上,開始甘地宣稱他是唯一的接班人,後來由於政治分歧(the Cripps commission事件)導致此人被踢出大會。甘地整個作風是偏向獨裁而不是民主的。


第二:Chauri Chaura事件,這個事件導致19人被判處死刑,110人被判無期徒刑,6人死於警察拘禁期間。

但是甘地的做法很詭異,甘地很快就認為他是流血事件中的罪魁禍首,他覺得他在鼓勵人們反抗的時候過於草率,沒有充分強調非暴力的特性,後來甘地也被抓進去判了6年,不過他很快在1924年被釋放了,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國大黨停止了全國性的不合作運動。


第三,引發印巴分裂。很多印度人迄今為止對印巴分裂耿耿於懷,覺得當時就應該強力統一。這牽扯到穆斯林的一個問題,當時穆斯林和英國殖民者達成的協議就是你支持我戰爭,我就支持你獨立,結果巴基斯坦就獨立了。然而甘地沒有強力促成全國統一,至少沒像林肯一樣。


第四,甘地虛偽。比如說甘地同意招募印度人去做前線士兵,這本身就和非暴力原則相違背 的。

甘地反對帝國主義,但是在南非,他又說南非的白人應該佔主導地位。他反對賤民制度,但是又支持種姓制度。


第五:甘地私生活似乎沒有媒體宣傳的那麼好,一些八卦玩意我就不寫了。


第六:甘地妻子的死亡。嗯……怎麼說呢,甘地一直在阻礙對他妻子的治療,甚至在最後拿出特效藥(青黴素)給他妻子注射他都反對,他反對科學,而且他認為注射是暴力的。


PS:好久沒寫印度了,似乎是需要最近關注一下了。


因為就印度那種狀態,也只能產生甘地這樣的人物。

甘地也無法左右印巴分治。


國大黨建立很早,最初是英國人在十九世紀末搞出的「印度國民大會」,擺幾個三哥知識分子當吉祥物的擺設,結果三哥知識分子民族情緒持續高漲,最後英國人已經無法控制。但國大黨最初就是英國人搞出來的,自然也先天性地專註妥協,支持武裝鬥爭的也只有少數,然而就是這少數的存在,也讓英國人焦頭爛額。

穆斯林聯盟建立於二十世紀初,由於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矛盾,使得國大黨的主流和穆斯林聯盟一直不卯。英國佬征服三哥時,三哥的最主流語言是烏爾都語,採用阿拉伯字母,原因無外乎三哥的穆斯林(即巴基斯坦人祖宗)長期在印度處於統治地位。然而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初期,國大黨強烈要求英國當局在法庭公文中將烏爾都語換成已經死亡多年因為三哥民族情緒而復活的用梵文字母的印地語,這就明顯導致穆斯林的不滿。實際上……烏爾都語和印地語就是一種語言而已,印地語是古代的烏爾都語,烏爾都語是近代的印地語,使用字母不同,略有小變化罷了。

由於無論是國大黨、還是穆斯林聯盟,掌權者都是英控印度下的精英階層,而且都生活西化,都不願自己去搞武裝鬥爭,但很樂意看到有炮灰出來跟英國人玩命。他們又都沒有什麼民族解放的路線規劃,不過就是用薅羊毛的手段不斷問英國爸爸要自治權,但又經常要不來。所以在這個時候,曾經在南非做律師,為南非的印度人爭取了大量權利的甘地,這個有著豐富的問爸爸要奶糖的經驗的人物回到印度,就暫時做了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的話事人,任務就是一個,充分發揮不勞而獲的要奶糖經驗,不斷問英國爸爸要權利,直到完成民族獨立……

在這種局面下,甘地就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這也是沒轍啊,你領導的人群要求民族解放,卻沒人願意流血犧牲,只能這樣了。

本來這樣鬧騰,雖然讓英國人很煩,但實質上沒啥影響的。

但英國人橫著走習慣了,很看不起三哥,竟然覺得甘地這樣的英印潤滑劑是壞蛋。於是在二戰期間,英印當局抓了甘地等一批國大黨的要奶糖人士。

抓之前,這些人頂多就是靜坐示威,逼叨叨逼叨叨而已。

抓了之後,尼瑪反天了。印度的勞動人民反了,到處襲擊警察所、拆鐵軌、剪電報線,許多縣都被暴亂群眾掌握,全印度基層陷於癱瘓之中。國大黨的激進分子錢德拉·鮑斯甚至溜到緬甸,投靠日本爸爸,在日本爸爸的幫助下組織了一群烏合之眾來進行武裝鬥爭。

雖然這些暴亂隨著二戰盟軍的勝利,都被英國人勉強鎮壓了,但是英國人發現,印度已經沒那麼好控制的了。

首先,國際大環境上。美國和蘇聯已經取代了英法在國際上的話語權,美蘇不允許殖民帝國復興,所以到處鼓動民族解放鬥爭,撬老牌殖民帝國英法的牆角。如果堅持殖民地,就是跟美蘇過不去,後果很嚴重。

其次,在印度境內。以前的英國是依靠土邦封建主統治的,這些土邦封建主是從來不理會印度皇帝是阿富汗人還是突厥人還是蒙古人還是英國人的,只要你別損害我的一畝三分地就行,結果英國在印度的橫徵暴斂,土邦封建主都受不了了,一次次地暴力反抗,弄得英國人焦頭爛額。最後英國不得不依靠一群西化的印度新精英階層——國大黨來統治印度,結果國大黨「非暴力不合作」了。也就是說,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完全找不到出路了,連自己豢養的狗都不聽話,咋辦啊?

所以英國就很雞賊同意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獨立,實質上就是同意了國大黨的要求。

而十年後的阿爾及利亞,法國蠻橫地不同意阿爾及利亞的獨立,卻深陷於游擊戰之中,最後不得不滾出阿爾及利亞,得不償失。對比下英國,英國人還是有自知之明。


你不能指望殖民者都是英國這樣雞賊的,而靠要奶糖要獨立的甘地等人,說實話也真不值得推崇。如果沒有二戰搞垮了英國,弄得英國無力收拾印度,甘地就是掛路燈的命啊。

而如果英國真敢和法國一樣死都不允許印度獨立,那麼或許印度就會誕生在蘇聯直接支持下、美國間接支持下的暴力革命成功的印度。那時候甘地可能就會被印度政府評價為一個妥協英國最後卻被英國人弄死的軟弱分子了,那肯定黑到底了。


聖母是,你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
甘地大概是,你有狼牙棒,我的百姓有天靈蓋。


不黑他黑誰?


沒什麼好洗地的,來看史實:

1940年,國民政府派遣考試院院長戴季陶訪問印度。戴季陶見到了甘地,並向甘地說明了中國人民抗戰的形勢,誰知道甘地講了一番讓人大跌眼鏡的話:

「不管怎麼說,中國不是在實行非暴力。它能英勇對日抗戰,說明中國從來沒有非暴力意願。說它只是自衛,從非暴力原則來說,這不是理由。從非暴力主義者的立場來看,我必須說,以一個擁有四億人口的中國,來對付一個開化了的日本,還是不得不以日本人的同樣手段來抵抗日本侵略,我以為這是不適當的。假如中國人有我這樣的非暴力信念,就不需要和日本人一樣的最新毀滅手段。中國人可以告訴日本人,『帶著你們的毀滅手段來吧,我們以兩億人給你,可是剩下的兩億人我們是不會屈服的。』假如中國人真的這樣做了,日本人就會變成中國人的奴隸。」

牛B不,這不就是咖喱味的「你有狼牙棒,我有天靈蓋」。

不過這種貨色放印度確實應該被尊為「聖雄」,為啥膩?因為印度有種姓啊,高種姓的掌握話語權,為了讓低種姓的甘心此生做牛做馬,不尊聖雄尊誰?尊毛澤東?孫悟空?

在此奉勸大家擦亮眼睛,潔身自好,不要被變種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傳染。


甘地此人提倡非暴力抗爭,換句話說就算讓洋老爺欺負到頭上了也要進行理性和平的抗議;甘地在經濟政策上是反智反工業化的,他覺得英國人帶來的那一套現代化的東西是印度問題的根源之一,換句話說他要把印度搞成一個大農村做洋大人的工業原料基地。
這就是洋大人極力推崇甘地的原因

事實上,印度的獨立是二戰後美蘇新興帝國主義徹底整垮英法老牌帝國主義的陰謀的一部分,有沒有甘地印度都遲早要獨立;如果說印度獨立後有什麼發展,那主要是尼赫魯的功勞,跟甘地那一套理論沒什麼關係。

我不是一個左派,但是我也是( )了,太祖有一句話叫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還有一句叫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這兩句話送給所有迷信甘地的阿三廢物。


甘地和毛澤東胡志明納賽爾凱末爾這些追求民族解放和富強的人不一樣,他不是一個革命者,不是一個要去打破舊秩序的革命者。相反他是一個維護著印度的舊秩序,印度教的舊秩序的武訓,甚至在私人品德上還遠遠趕不上武訓。

如果清王朝徹底被英國吞併或者殖民,那麼英國也會在中國解放民族解放革命自己抵擋不住的時候假仁假義的宣布把權力移交給慈禧,慈禧成為中國新的主人和民族獨立的旗手。假如阿拉伯被英國整個吞併,那麼阿拉伯部族大起義的時候英國也會把權力交給沙特或者其他的瓦哈比家族。假如義大利被英國吞併後又武力要求獨立,那麼英國人會把權力交給羅馬的教皇。

連香港這麼一個小小的地方,英國人割回來還得給你設下這麼多英港主義者地雷讓你踩,更何況印度這麼大的一個國家?老奸巨猾又深算的英國政客們把一切都給你考慮的周周到到,你有宗教衝突,我就給你一分為二,以後讓巴基斯坦和印度互相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互相仇殺。你和北方大國接壤,我就故意給你划過境一塊地,讓你和北方大國存在領土糾紛安生不得。你國內的民族進步分子和毛派人民軍不是很屌說要掛不列顛女王的人頭在樹上嗎?那我就扶持一個保守反動的宗教領袖/封建守舊派/留學英國/溫和派/舊道德楷模來噁心你們,你們的民族不進步,繼續在封建制和種姓制的泥潭裡打滾,就等於繼續當著國外列強的經濟殖民地。說一千道一萬,我雖然打不過你國內的起義軍了,可我還是要噁心你,軟刀子捅你。

印度的獨立可不是聖雄甘地討來的,而是印度國內的起義軍逼得英國人不得不放棄印度。但印度由誰來當家做主?肯定是要給聖雄甘地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說到底不就是宗教反動的那一套,不許信徒反抗,做溫馴的羊羔等待著食肉者的眼淚和憐憫。而且不少印度人還就吃這一套,畢竟印度是一個封建守舊勢力頑固的地方,高種姓甘地自然就成為了印度的慈溪老太后和印度教教主。就沖甘地這爛泥扶不上牆的德行,英國人不把權力給甘地給誰?畢竟只有聖雄甘地才能最大限度的拖住整個印度教社會發展的輪子,讓非暴力不合作成為印度獨立的象徵。

一句非暴力不合作,抹殺了多少印度知識分子和進步軍人的犧牲和努力。甘地貪獨立之功,行反動之事,不黑他黑誰?

順便說一句,甘地晚年借著禁慾的名義,讓自己的侄孫女和很多幼女睡在了自己的床上。印度教里的聖女就是這種十一二歲就被送去侍奉婆羅門的受害者。這個教皇喜歡小男孩,使者喜歡九歲小女孩,甘地喜歡小聖女,歡喜佛喜歡小和尚,我也同時喜歡小男孩和小女孩,看來我也有機會變成先知。


我真是不理解,為什麼要黑甘地呢?在國際上我們應該把甘地舉的高高的,特別是在對印度的宣傳上,一定要把甘地的人設定位為聖人,國父。讓全體印度人都以甘地為榮,順便把非暴力不合作進行到底,支持種姓制度,反對工業化。

當然了,國內該幹嘛幹嘛,那是印度的聖人。


甘地這樣玩,只可能對部分國家有用。他是運氣好對上了英國。
要換成日本德國什麼的,印度人早被他玩沒了。

他這一招有點像天津小混混的招式,就是拉著別人的手用別人的刀抵著自己胸口然後嚷嚷有本事弄死我。不弄死我你是我孫子。

要是普通人,估計就慫了。

但是如果這小混混敢和isis成員或者金三角毒梟面前這樣嚷嚷。

估計墳頭草已經一米高了
_______________
又聯想到他建議猶太人集體自殺非暴力不合作納粹。。。

怎麼感覺就像天津小混混衝突的時候突然捅自己一刀,然後嚷嚷:繼續,不繼續你是我孫子。

話說甘地有去過天津嗎。。他這些招式怎麼這麼眼熟。。

這兩招用得爐火純青


別人打了你一耳光,毛主席告訴你,玩命打他!往死里打!讓他再也不敢動你一指頭!

別人打了你一耳光,蔣介石告訴你。先找找大哥調停,先別大打,他要拿刀捅你你就還手!

別人打了你一耳光,甘地告訴你,來來來把另一邊臉也獻過去,讓他接著打,等你用臉把他的手打的全是血的時候,他就是你的奴隸!

還好甘地碰上的是英國人,如果是小鬍子的話印度能建起世界最大的肥皂工廠。


真.聖雄阿Q


輿論陣地你不去佔領,就會被別人佔領。

從西方推崇的戈爾巴喬夫,曼德拉,甘地就能看出。

他們是希望別的國家,尤其是中國,多出這樣的領導人。

但這玩意就是泡沫,終有一天會破的。

崇洋媚外也是,千年不洗的歐洲,到如今,他們的一切都成為風尚標。

誰還記得當時他們發明香水,是為了覆蓋身上的惡臭呢?

誰還記得當時他們發明高跟鞋,是因為滿街道都是翔,從而防止自己的鞋全部踩到翔,和走路踩到翔而滑到呢?

沒什麼人記得,現在記得的是。

好的地方應該學習,而不是一幅跪舔的模樣。

在國外最底層的人,都能在中國混的風生水起,上次看到一個國外的男的,在香港,和一個中國女的接吻,那個女的男朋友還在牽著她的手,最後還跟著外國人去開房了,還把這傳到了網上。

這都是宣傳的魔力。

但是物極必反,很多泡沫會一個接著一個的戳破。


我也跟著黑甘地一把,甘地晚年的時候總想考驗一下自己的「忍耐力」,方法是讓裸女陪他睡覺,看自己能不能剋制住自己,這些裸女包括他的侄孫女,而且,所有的試驗,最終都失敗了,也就是說,甘地沒忍住……

當然了,你要說偉人的私德不影響公德,我也沒意見,但是我有權利認為這廝睡自己侄孫女就是一個雜碎。

我曾經和印度三哥聊過甘地,隨口一說甘地對印度政治影響很大哈,印度三個很嚴肅地說:「甘地不是政客(politician),他……」說到這裡印度三個深吸一口氣,接著說:「……影響了印度的各個方面。」

呵呵,印度人還是很喜歡自己這個哲學家精神領袖的。

如果要做個類比,甘地對於印度,相當於孫中山之於中國,當然兩人走得道路不一樣,順便說一句,孫中山據說也是一個蘿莉控,但是孫大炮至少沒有輪流找裸女「考驗」自己,也沒有搞自己的侄孫女。

之所以不用忌諱黑甘地,更重要的是,咱犯不著把甘地當個什麼聖雄啊,他那一套非暴力不合作,也許能搞一搞印度,但是放在中國怎麼可能行得通!甘地的觀點對我朝沒有任何借鑒意義。

孔夫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只是,從甘地身上也沒什麼好學的。


了解更多江湖八卦請關注@程墨Morgan

————更新分割線————

評論區有很多質疑我所說的甘地找裸女陪睡是否屬實,所以有必要更新一下。

這個故事出自《聖雄:赤裸的雄心》(Gandhi: Naked Ambition ) 這本書,不是我杜撰的,亞馬遜上可以搜到這本書,當然,你我都不會去買這本書吧,所以,看這個節選就行,英文版的: http://www.independent.co.uk/arts-entertainment/books/features/thrill-of-the-chaste-the-truth-about-gandhis-sex-life-1937411.html ,如果想看中文的,隨便拿什麼搜索引擎一搜一大把,這也不是什麼敏感信息。

當然,有一點我還是要說明一下,最初我寫這個回答的時候,是根據讀大學的時候看另一本書的記憶,那本書上說的是甘地的禁慾試驗全都失敗了,也就是甘地沒有忍住,而且甘地的侄孫女也承認「甘地的人格魅力難以抵擋」,我很清楚地記得書里這句「甘地的人格魅力難以抵擋」,只可惜我忘了書名,現在也找不到這本書了。

因為對這個書的記憶,所以我寫了上面的答案。

好,話說回來,根據《聖雄:赤裸的雄心》的記錄了,甘地的確有禁慾試驗,也的確讓侄孫女陪睡,這個不用多說了。剩下來,質疑我所說的就只剩下,甘地和侄孫女的禁慾是不是真的發生了性關係。

在《聖雄:赤裸的雄心》中,作者說的是「沒有證據證明甘地和侄孫女有過性行為」,可不是說「有證據證明甘地和侄孫女沒有性行為」,唉,咱也別糾結這些文字遊戲了,就這麼說吧,什麼樣的行為才算性行為?甘地搞什麼心靈凈化的「試驗」,考慮過對年輕女性晚輩的影響嗎?連他學生尼赫魯都受不了這老傢伙的做法,難道這種做法是印度人能夠普遍接受的嗎?

這就是我的觀點:甘地就是一個雜碎。


突然發現甘地的主張,完全適用於豬牛羊這些家畜家禽身上。它們幾萬年了被人類剝削,壓迫和殺戮,對它們隨意進行基因改造和篩選,強迫它們亂倫,甚至剝奪它們交配的權力,簡直令人髮指。但它們一直默默承受,絲毫不予反抗,用它們的血肉之身面向人類的屠刀,前仆後繼,毫無退縮。它們很少與人類合作,除了少數沒有尊嚴的牛幫助人類外,它們中的大多數是與人類非暴力不合作的。
幾萬年後,時來運轉,它們的非暴力不合作以及它們不抵抗的行動贏得了人類的尊重,於是乎動物福利組織應運而來,專門為它們申張正義,比如它們也要享受陽光和新鮮空氣,它們的住房面積也被寫入了要求,它們的食物也有嚴格的規定,甚至連食用它們的肉也要符合人道的手段和規定,最讓人震驚的是還有人專門為它們祈禱念經。可以說它們享受了有史以來最高的尊重和最好的境遇。但是又如何,它們被活著的唯一目的就是被吃掉。


瀉藥

這姓甘的聖不聖雄不關我的事,但他讓我中國人乖乖給日本人殺2億,我覺得沒X他祖墳已經不錯了。

If the Chinese had non-violence of my conception, there would be no use left for the latest machinery for destruction which Japan possesses. The Chinese would say to Japan; 「Bring all your machinery, we present half of our population to you. But the remaining two hundred millions won』t bend their knee to you.」 If the Chinese did that, Japan would become China』s slave.

甘地 1938年12月4日 《Gandhi and 21st Century》

甘地曾接見中國國民黨元老戴季陶,表示中國正在進行的抗日戰爭違背了非暴力主張。不久甘地接見世界基督教領袖,再次提到:「從非暴力主義者的立場來看,我必須說,以一個擁有四億人口的中國,來對付一個開化了的日本,還是不得不以日本人的同樣手段來抵抗日本侵略,我以為這是不適當的。假如中國人有我這樣的非暴力信念,就不需要和日本人一樣的最新毀滅手段。中國人可以告訴日本人:『帶著你們的毀滅手段來吧,我們以兩億人給你,可是還剩下兩億人,我們是不會屈服的。』假如中國人真的這樣做了,日本人就會變成中國人的奴隸。」

甘地在接受美國記者訪問時說,英國人應放棄印度,只有那時的印度才能捍衛自己,並幫助中國、俄國。印度抗擊日本的方式也將與眾不同,它的唯一武器乃是非暴力。甘地想像,「將有一排排的印度人,紀律嚴明,手無寸鐵,面無懼色地向日本人的刺刀沖,他們前赴後繼,勇往直前,直到屍積如山,血流成河。從而使敵人心慈手軟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非暴力不合作的做法在今天看來不可思議,那是因為中國從鴉片戰爭開始有一百年鬥爭史。改良主義的,投降主義的,歷史虛無主義的,多了去了,各家各派打得頭破血流……
可人家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成千上萬的人願意跟著甘地去賣命,確實不可輕視。
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當時印度作為英國重要的殖民地——原料產地、勞動力來源地和市場地,甘地認為我們的人都死光了,或者吃糠咽菜,讓英國沒錢賺,殖民當局就不得不放鬆殖民統治,給印度以自治權。手紡車、食鹽進軍也是為了抵制資本主義的產品傾銷。
把右傾投降主義玩成藝術,也是醉。
但是關鍵是他真能鼓動那麼多人跟著他干。這和當年的經濟社會形態和印度的民族文化有關。
客觀的說,阿三當時那個操行,你把南湖湖景觀光團送去也夠嗆。


甘地真正的黑點,在於投降主義。


我們中國人有個聖人叫孔子,他說,

魯國有一條法律,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如果有人能把他們贖出來,可以到國庫報銷贖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貢(端木賜)在國外贖了一個魯國人,回國後拒絕收下國家賠償金。孔子知道後說:「子貢做錯了。從今以後,魯國人將不會從別國贖回奴僕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同樣的問題,甘地開啟了印度民族的一個壞頭,(如果有印度民族這個稱呼的話)在這個環境下,投降主義,把自己的命運放在敵人的善良上,成為主流。


這種思維一旦擴散開來。

外星人都是善良的,死十億人類,感化一下這些外星人!


你看


甘地是好的
真希望美國也出一個
日本也出一個
德國也出一個

俄國...俄國是出不了甘地的,西伯利亞的嚴酷的寒風孕育不出這種廢物的


不明白別人為什麼黑他,我從來不黑他。他是一個聖人。他是印度的瑰寶。印度貢獻給世界的第二個偉大思想者。甚至遠超喬達摩。

尼赫魯其實就是一個騙子小丑,他把自己打扮成甘地的信徒,可是他所作所為完全背離了甘地的道路。印度為什麼後來淪落到現在這個樣子?都是尼赫魯的錯,他欺騙了甘地。他就是一個喜歡翻跟頭的猴子。

這才是印度不幸的根源。如果印度一直走甘地的道路。那麼印度早就是人人尊敬的國家了。印度人民行走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會受到讚美和親切的對待。。。。

不知道知乎可以成立一個甘地思想研究會么?我們應該讓甘地思想在印度大地重新盛開。。。


簡單說幾句吧。

甘地成為聖雄的中文文本,其起源是八十年代以來重新開始出版的世界歷史通識青少年讀物,那個時候還沒有網路。

伴隨著整個八十年代對世界歷史的介紹,最重要的一個調子是,和平與發展。

九十年代,一九九五年,出版界迎合反法西斯戰爭五十年紀念日的宣傳方向,搞了一大批出版物,調子也是這樣的,即戰爭是恐怖的。

能在八九十年代掌握出版界話語權的,是哪一代人,大家心裡有數。

甘地做的那些個事情,早有記載,有時候被稱為聖雄,有時候被稱為白痴。不是甘地變了,而是讀者們變了。

新一代讀者的近代史教科書是《那年那兔那些事》,這個東西對歷史的重新塑造,比官方教科書和八九十年代出版界的調子,要影響力大得多。新一代人已經接受了中國自一八四零年以來不斷逆襲的奮鬥歷史了,而戰爭被認為是贏得國家利益的合法手段。只要對中國有利的戰爭,就應該發動。只要有利於國家利益,就可以採取暴力,這是新一代人的社會共識。這種共識既不同於前三十年的正義戰爭論,也不同於後三十年的非暴力論,而是政治現實主義的,是狼圖騰的調子。雖然現在的民族主義者反感狼圖騰,但是,他們的所作所為,正是狼圖騰的作者希望看到的。

所以甘地的一系列黑歷史就被挖出來關注了,這一代人既不能理解前三十年的歷史觀,也不能理解後三十年的歷史觀,以前三十年來說,甘地反對殖民者,無論如何是正義的,雖然手段不符合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手段,充滿了妥協性和搖擺性,但這樣的反抗,本身就比殖民者要高大。

後三十年的歷史觀里,甘地不流血地贏得了民族獨立,沒有讓印度人拋頭顱灑熱血,不鼓吹犧牲,不鼓吹肉體消滅,這樣的反抗者,比我國那些強調奉獻,強調犧牲,強調軍事鬥爭的領導人要更適合他們,要更加親近,加上西方人的價值觀在八九十年代的清談圈子裡橫行無忌,甘地自然就是聖雄了,那一系列的中文文本的甘地介紹,就是這麼出台的。

然後呢,那年那兔那些事兒來了。野生的,完全無視政治套路和西方宣傳的東西得到了追捧,面子上的一切都被網文和動漫撕毀了。這一切是怎麼來的呢?那是另一個話題。

在這個問題下,你知道,甘地=那年那兔那些事兒裡面的那隻蠢白象,就可以了。在已經重構的中國民族主義敘事里,印度人爭取獨立的鬥爭方式是可笑的,鬥爭結果是不值一提的,優劣已經在1962年的戰場上分出了勝負。

黑甘地是有理有據的。

然而我並不看重這些論據。

重點是,為什麼這些論據在這個時候被翻出來了。

當年的天涯,有一句著名的笑談,目前中國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智商和朝廷原地踏步的忽悠能力之間的矛盾,這句話不經意間,敲響了一個時代的喪鐘,當這一頁已經翻過去之後,面對繼續日益增長的人民群眾對民族歷史的自我解讀能力,我個人完全笑不出來。

中國必須有一個對手。

希望他強大,持久,對世界,歷史和人民負責,不要和蘇修一樣不堪一擊。

這是我真誠的祈禱。


  1. 所謂聖人是最恐怖的。在聖人至善的另一面是至惡。實在說,善惡生死在所謂聖人眼裡沒有區別,因為他們已經超越這個世界在看問題。這就很可怕。縱觀歷史,殺人最多的往往就是那些自稱聖人或者被封為聖人的人。
  2. 世界上也沒有聖人,連一個都沒有。看上去再高尚的人,都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他的缺點和他的優點一樣多。甘地有很多偉大的人格,但是不能否認他也有很多巨大的缺點。
  3. 甘地的非暴力理念最大的缺陷是忽略的公義,一味求善。比如他說如果要以眼還眼,全世界人都將成為瞎子。這是不對的。首先,首先弄嚇別人眼的人是有罪的,奉行以眼還眼的人尋他復仇之後,就公平了。仇恨鏈條也中斷了,再反過來尋仇就失去道義基礎了。中國也有句古話叫冤冤相報何時了。同樣也忽略了公義性的問題。

轉一篇佚名的影評,如果有知道本文出處和作者的朋友請在評論區通知我,我會標註到正文。本文雖未直接對甘地進行負面評述,卻能直白的點明對甘地有負面看法者的內在邏輯:

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成功,其本質是因為甘地背後有印度民族主義暴力願意為其作背書。這是屬於印度民族主義的勝利,而非甘地個人的勝利。

英殖民主義統治者的退讓,是出於對甘地背後的民族獨立主義者馬上就要壓抑不住的暴力衝動的恐懼,而非對甘地個人的法律知識抑或高尚情操的欽佩。

在當時的民族主義國家大獨立的國際環境之下,印度民族主義的勝利屬於歷史進程的必然,其甘地個人的努力固然重要,卻非決定性因素——以至於有很多人疑惑:是否採用獨立自主的暴力革命的方式進行獨立,比甘地領導下的閹割式和平移權方式獨立對印度的未來社會更有利?

而今當主流媒體閉目稱頌甘地的個人功績卻避而不談甘地背後蓬勃的民族力量,這不但是對前赴後繼貢獻出自己力量和生命的印度民族主義者的不尊重,更是對自小就受人民運動敘事觀熏陶的中國民眾智商的侮辱,也難怪群眾出現逆反心理。

正文:
《甘地》這電影我記得小時候在電影頻道佳片有約上看過一次,那會兒佳片有約還是走精英路線,放的都是大師級的片兒,不像現在《斯密斯夫婦》之類的都可以上了,完全不知道取向何在。

記得那時候看《甘地》特別感動,還為此寫了一篇作文,盛情讚揚了甘地偉大的情操以及和平的重要性。最近偶然的機會下又看了一遍,除了悲傷一下我們自己國家的《孔子》怎麼拍得這麼渣,也有了點不一樣的感受。

最明顯的一點是,我這次更加明白到甘地為什麼可以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戰勝英國的殖民統治了,不是因為英國人的道德修養特別高,也不是因為英國人講法治而甘地懂法學,唯一的理由僅僅是,在甘地非暴力的背後,有著隨時可能爆發的暴力威脅,這讓英國人如針芒在背。

雖然《甘地》這電影的英國導演極力想營造出甘地善用法律武器與英國對抗的情形來,但他的藝術良知同樣也讓他毫不避諱展示,英國官員對甘地的尊重,僅僅因為他是唯一一個可以阻止印度民眾暴力反抗的人。每當甘地談起自己浪漫主義和人道主義的世界大同理想時,每一個英國官員都僅僅只是露出輕蔑的微笑;當甘地向一個英國牧師談起耶穌「如果別人打了你的左臉,把右臉也伸過去給人打」,這位牧師尷尬地表示,這只是耶穌的一個比喻而已,不能當真。

甘地總是說,當我們用我們的正直和誠實去面對惡人的暴力,而不是用暴力去面對暴力,最終獲得勝利的將是我們。歷史上,罪惡也許會暫時得逞,但最終勝利的,永遠是愛和正義。但悲哀的事實卻是,英國對甘地的一再網開一面,不是因為他品德多麼高尚,更不是因為甘地所宣傳的愛與正義,而僅僅是因為,英國害怕失去了甘地後,印度民眾的憤怒將再也無人可以控制。

所以,甘地對英國的勝利,不是因為愛與正義面對暴力獲得了勝利,而僅僅是面對潛在暴力的威脅,英國選擇了與非暴力的甘地進行談判,從而將損失減少到最小。印度民眾不想直接與英國的暴力對戰,而英國也不願在二戰之後馬上與印度民眾的暴力開戰,於是雙方默契地同時選擇了甘地的非暴力。

所以影片最悲哀的部分,是英國離開之後,印度國內的暴力再也不需要甘地的非暴力繼續束縛它們。甘地驚奇地發現,他的非暴力理論似乎一夜之間再也沒有市場了,再也沒有人願意聽他談論愛與正義的力量勝過暴力的力量。甘地被自己的民眾所拋棄掉,最終甚至被自己的民眾所殺死。

這個一生都相信愛與正義的力量的人,這個一生都在與人類的暴力慾望作鬥爭的人,他知不知道他前半生的輝煌,其實恰恰因為暴力在他背後助威?他又有沒有預見過,他會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如此徹底地敗給人類的暴力慾望,被自己為之奉獻一生的國民拋棄掉,殺死掉?

我對甘地沒什麼反感,我的確還是蠻佩服他的,畢竟一個人可以為了自己的理想能一直堅持下去,怎麼說都是有著過人的意志和信仰的。

但這事他最後做成功了,與其說是因為他本人的品格如何高尚,或者是愛與正義的力量多麼強大,不如說是因為他的背後有潛在的暴力在為他助威,不管這個暴力是來自印度民眾,還是德日法西斯。

而且這個事實,在我看來,並沒有削弱甘地的偉大,而是讓他的人生更有一種複雜性和悲劇性,他厭惡反對暴力,而他前半生的輝煌勝利卻完全依靠暴力,一旦這種暴力的平衡被打破(一方力量退出了),就預示著他必然的滅亡。

多麼希望這只是一個電影故事,然而它卻是一個事實。


推薦閱讀:

是今天的東南亞人的祖先馴化了水稻嗎?
為什麼喊「萬萬歲」而不直接喊「皇上億歲」?
歷史上曹真算是個什麼級別的將領?
本世紀,中國有可能收復蒙古國嗎?
盤尼西林在民國時期真的是像電視劇里那樣被嚴加管制嗎?

TAG:歷史 | 政治 | 印度 | 歷史人物 | 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