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各家2470要將長焦端定在70mm?

為何要選擇70mm這個焦距作為中焦變焦的長焦端?從手動鏡頭就有像佳能fd 35 70這種鏡頭,為什麼不將長焦端設定在85這種常見焦段?


這個主要是光學的限制。

鏡頭本身是光學的技術,幾百年來進展很慢(非球面已經算是非常了不起的技術爆發了,之後幾乎沒有同等級別的了)。

當然,在確定的技術下,底片(數碼時代的 cmos )大小確定的情況下,理論上我們可以做出10-1000 的光圈 0.95 的超級變焦頭。但是這顆鏡頭的口徑,會非常之大(估計也沒人扛得動)

從以上的內容可以看出一些影響鏡頭規格的主要因素

  1. 光學技術水平
  2. 底片面積
  3. 鏡頭口徑
  4. 光圈大小(專業變焦頭就是恆定光圈大小)
  5. 變焦倍數

這個問題想討論 5 ,那麼先要看看 1234 的狀況。
1 就那樣了沒什麼進展。
2 一般以135 全副為標準。
3 目前相對通用的大口徑鏡頭的濾鏡是 77mm (原來 82mm 少見但是現在多了些)。
4 專業變焦頭的恆定光圈最大值一般是 2.8

那麼在 1234 都確定的情況下,鏡頭廠家能保障的最大變焦倍數的鏡頭,就是24 70 了。

再早幾年技術還沒有那麼先進的時候,是 28 70。

而以上幾個因素如果有變化,那麼就有可能做出一些超規格的鏡頭。比如奧林巴斯的系統實際上定義了更小的底片面積,那麼他們同焦段的一些定焦和變焦,光圈針對全副系統就有優勢。

不是因為他們的光學技術高尼康和佳能多少,更多的,是因為限制條件變寬鬆了。(佳能在更小的底片面積下,也作出了 20-100 f4 這種逆天的規格)

至於,為什麼選擇 24 開始,就涉及到一些技術但是更多是攝影的藝術表現問題。就不展開說了。


不是廠家選擇了24-70,而是消費者選擇了24-70

作為消費者,每個人都希望光圈越大越好,焦距越寬越好,重量越輕越好,體積越小越好,如果真有12-300mm F1.8全畫幅餅乾頭我想沒有人會拒絕

作為廠商,同焦段同光圈的變焦鏡頭的畫質可以近似相等,在參數上取整後通常只能得到這些焦段:24-28-35-50-70-85-90-105-120-200
我們來把現有鏡頭的最大光圈和焦距隨機組合一下

可以得到光圈最優先的條件下
F2.8焦段的最優解是24-70
F2.8-4焦段的最優解是24-85
F4焦段最優解是24-120
_(:з」∠)_剛好是尼康套機


大概是這樣吧


為了坑錢啊
因為有1424 24 70 70200
大三元
多好聽。。

咳咳,設在80.還得保持2.8大光圈?那成本大增啊重量也增加了很多,畫質也更難控制,變焦範圍越小,畫質越好控制。
不看2.8。那別的焦段不是多了去了,28-105 24-85 什麼的 28-120 28-200。不要太多。
但是2.8,幾乎都是24-70吧,通用性比較高,你70夠不著的80還是夠不著,何不70200 80200。。


因為名字叫2470,所以當然只能到70啦。


一般素質較高的變焦鏡頭的變焦範圍都在3倍左右,變焦範圍超過3倍,要麼不能做成恆定2.8光圈的,要麼光學素質會下降

以前的主流廣角端也就是28,所以長焦端也就做到80或者85
後來廣角端做到24了,長焦端也就只能做成70了

當然也有2485或者24105的變焦鏡頭,但這些鏡頭都只是次一級的標準變焦鏡頭了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某些鏡頭的「傻銳」?
我想租一台攝影機,要求:方便操作,像素要電視劇級別的,一部黑白的片子。請告訴我?
新手婚禮跟拍選什麼相機比較合適?
折騰了一小圈器材之後決定上徠卡,請教各位的意見!?

TAG:攝影 | 攝影器材 | 單反鏡頭 | 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