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世界失去聲音」為題(不是聾了,而是世界失去了聲音)?
世界失去了聲音
一個尋常的早晨,我起床,打開了音樂軟體,點開一首我喜歡的電音。
咦?沒聲音?我有點懵逼。我確認手機沒問題,反覆查了插耳機,都沒用處。
突然,一個恐怖的念頭浮現在我腦海……
突然,有人給我發了條QQ:好像我周圍的人都聽不見聲音了,你是這樣嗎?
誒?跟我預想的不太一樣。我趕緊翻了翻新聞,果然,頭條就是一行大字:世界失去了聲音!
我坐在地上,長嘆了一口氣。
……
嚇死我了,還以為耳機壞了。ヽ(?ω?ゞ)
————————
用了個老梗,求輕噴。○○(><)○○世界失去聲音時,正是北京時間19:16分。
其實沒有多少中國人第一時間反應過來,因為在這個時候大多數中國人不是在回家的路上就是在餐桌旁默默吃飯,誰都沒有注意到新聞聯播的播音員突然只張嘴不出聲了。等天氣預報播出時才漸漸有人茫然的抬起頭看向電視,有的還對著電視拍了拍。
第二天。
汪峰上了頭條。
「他應該屬於時尚圈。」卡爾·拉格斐穿著皮褲在巴黎受到採訪時讓助手舉起了這樣的牌子。
郭德綱自殺了,周立波還活的好好的。
第三天世界上所有國家都禁止了熱得快的銷售,因為幾乎所有人都沒辦法在水開的時候及時拔掉插頭。
世界失去了聲音。
人類尚未察覺?五分鐘,不過五分鐘,聽音樂的人拔耳機、談論八卦的人詞窮,是否要激昂下的撞擊聲響虛脫他們才知覺。
十分鐘,看電視的人按下電源建、失眠的人得到了安寧、暴走族引擎壞了、掩飾哭聲的水流止住,是否要下課好長還沒鐘響學生才知覺。
半小時,小孩安靜了、來電只有震動、唱歌的人離開包廂、男孩告白失敗了、笑而無聲寓意難受,是否要感到過分安靜後才知覺?
我睡了一覺,再來,人克服無聲了,紙筆偶爾、多為資訊產品,一時的轟動新聞造成,歌手相繼失業、電影產業改型。好吧,睡個覺吧。人已經習慣了?佩服人類的適應力。
這是一個鄉村,純樸的很美,街上小孩拿著一根樹枝,想表達就畫畫,大字也不識幾個。只有小孩。幼童村?選擇相繼拜訪家戶,老人在家。
是這麼一回事。
老人他們無法與任何人對談,哦,『談』這回事,沒有人能做到了。老人們無法與他人交流,以為是自己病了,還怎敢去外頭惹閒話。在家只得比些話語,好簡單的。已掌為勺放進嘴裡是吃飯、雙掌合十貼耳是睡覺、嘴角向上認同、嘴角向下否定.........。畫畫勉強,能畫也不一定能讓孫子看得懂啊;寫字勉強,能寫也不一定能讓孫子看得懂啊。
有個奶奶,她說她喜歡唱歌,口語判別出的,或許是?或許,只看懂唱歌兩字,其他的是方言?看不懂。她只抹淚抹淚,說了好多,聽不見啊,唱的也聽不見啊。好難受啊,聽不見啊。
他們失去了交流,好像孤獨的在這世上存活。
世界有了聲音。
鄉野有了嬉鬧聲。都市間,各人自以為是特別之子,沒敢讓其他人知曉,誰也不知道世界都有了聲音。
聽得到嗎?
奶奶在唱歌。
呃,在認真觀察之前我會認為是我聾了。
認真觀察和交流之後我會認為是大家一起聾了。
聲音是振動產生
至於失去聲音的話,
低頻的次聲波、高頻的超聲波都沒了?
是不是就是沒有震動了?
再廣一點是不是運動也沒了?
如果只是人類接受範圍內的聲音沒了,
那不就是大家一起聾了么。
反正這種狀況發生了,我會首先整理一下思路,畢竟科學還好不好用已經不得而知了。
得做好面對穿越,靈異,身處一個虛幻世界的可能。就算是下一秒暴斃也不是沒有可能。
然後是盡量了解這個世界發生了哪些變化,分辨有效信息和謠言,了解秩序是否還穩定,是否有暴亂,稍微屯糧以備萬一。
再就是嘗試這一變化帶來的直接相關的後續影響,並考慮是否能帶來利益,與危害
沒查資料,隨便寫點。
請獨立完成老師留的語文作業。
世界失去聲音,事實上世界並不在乎失去了什麼。
失去了聲音的人類終於可以認真的觀察彼此,希望從對方的表情神態肢體語言中得到反饋。人類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就必須舉止更加得體。
不會再有刺耳的汽笛聲,交通變得十分的順暢,有軌電車再次佔領了城市,私家車成為了自殺的代名詞並早已作古。
文字變得非常的重要,書信再次成為了時尚。寫的一手漂亮字的好小伙成了搶手貨。人們發現沒有聲音的肥皂劇和美國大片並不如小說有意思。人們越來越擅長寫東西和辨識書的優劣。但是《你的失聰,雖敗尤榮》之類的書可能還是會搶佔商機大賺一筆。
也許失去了聲音不是一件壞事。
——索尼總裁平井一夫在精神病院里平靜地寫到
而對於偉大的貓來說這件事不是那麼的令人痛快,肉墊完全變成了可愛的象徵。
座頭市哭暈在廁所,盲僧失去了自我。
推薦閱讀:
※如果你媽媽在你背後刺四個字,你覺得會刺什麼?
※命運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讓人痛不欲生,讓人樂不思蜀, 無法自拔,活在其中?
※为什么中医不给疫苗分配性味?
※那些停在廁所牆上一天一夜的飛蛾,它們到底在幹什麼?
※如果灌籃高手有續集,會是什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