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喜歡上《紅樓夢》的?

我喜歡《紅樓夢》的原因有點不好意思,是因為小學的時候學四大名著的時候喜歡上了曹雪芹這個名字。就跟我喜歡上李清照和納蘭容若一樣。但是後來讀的遍數多了我就開始真心喜歡它了,而不是因為曹雪芹。(捂臉)
你們是因為什麼原因喜歡上紅樓夢的,可以談談嗎?


很多人都是從劉姥姥二進大觀園開始喜歡紅樓夢的

黛玉進府,畢竟本來就是貴族小姐,要以她的眼來看,只能對過人之處著筆一二。而劉姥姥,和多年以後的我們一樣,就像一張白紙,由著作者肆意潑墨,從丫鬟到主子,從亭台到繡房,從正餐到點心,連桌椅幾塌,杯盤碗盞都能寫出個花兒來,雅俗共賞,寫得痛快淋漓。

特別是姥姥回去時那幾馬車東西,東送一點,西送一點,大包小包,熬粥的,擺碟子的,自己平日穿的,年下節送人的,各式各樣,想想就覺得爽快,這樣就看起來了。

其實很多書都是這麼看起來的

看金瓶梅是因為招待番僧的那一桌糟鴨風雞帶紅心李子癩葡萄

看平凡的世界是因為作者飢餓的筆調把我也帶餓的時候又塞給我一大盆豬肉燉粉條和材質多樣的大饃饃

看飄是因為斯嘉麗一心要比下去美蘭妮而把她的衣服全考慮了一遍的同時碎碎念給我聽了,波紋綢塔夫綢毛呢12碼荷葉邊摩洛哥舞鞋~嗯,一定很好看

這些文字,初入淺顯,能看著圖個一樂,真喜歡上了,自己又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了,能反覆看而不膩,經得起琢磨,每次都能看出不一樣的東西,很適合青少年啊。


看目錄:賈寶玉初試雲雨情
我就琢磨著雲雨情是個什麼情

放一張女神的照片(?&> &此書處處精緻。


剛一開始,還很小的時候,去書店翻了一本兒童版的帶圖的紅樓夢。一上來就介紹四大家族人物關係,叔伯舅嬸姨兄弟姐妹……直接暈菜,合上書就去看別的了。此後多年,對紅樓夢的理解停留在「寶黛釵的戀愛悲劇」,「賈寶玉的反封建思想」等官方宣傳材料上,以至於初中的時候我說我沒看過紅樓夢,一同學用什麼「娘子」「相公」來裝她看過,我都沒識破。其實這期間一直是嘗試著從頭看過的,但就是嫌太瑣碎,看不進去,最多看到送宮花那裡,被林黛玉的嘴嚇到了。

然後到了高中,這個時候已經經歷了人生的一些坎坷起伏了,不像以往那麼一帆風順,無憂無慮。第一段通讀下來的是語文課本里的香菱學詩,覺得這裡面的林黛玉和我之前認識的不太一樣了哦。然後就在沒事兒的時候把整本書四冊(我媽年輕時買的,很舊了),挑我覺得有意思的章節,前前後後沒有順序的看。看得多了,終於就開始通讀了,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從程高本一百二十回,到帶脂批的匯評版的,我覺得前八十回至少看了三十遍以上了吧。期間還看了一些像什麼周汝昌的解讀劉心武的續書,並不完全都認同(好吧劉心武的我覺得YY程度太高)。再後來聽了一些台大歐麗娟教授的解讀,覺得更公允一些,雖然也有不同意的地方。

要說吸引我的,有一段時間是詩詞(確切的說是詩讖),但從始至終一直都是紅樓人物的命運,也就是所謂的「斷臂維納斯」的遺憾。到現在,我覺得他們每個人具體結局如何已經不重要了,我更想知道的是整個賈府大廈傾的那個過程是怎樣的,除了已經寫出的內外矛盾,背後的直接原因是什麼。再就是每個人物的性格橫向的對比和各自縱向的發展,他們之間的交集,他們的思想和行為,還有他們各自的和共同的悲劇。曹雪芹的描述放在那裡,看起來其實很瑣碎,但拼湊起來,你眼前就像有了一個個活生生的真實立體有血有肉的人,這些人的很多特質都是可以與現實中的人物聯繫起來的。每個讀者對每個書中人物都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每讀一遍,自己的理解都會發生或多或少的改變。而這些人物的背後,又有當時的社會,乃至現在的社會下一些永恆不變的東西,讓人嘆息,這可以說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悲觀主義的一面。然而我覺得這也是紅樓夢對我而言最大的魅力。


小時候對於四大名著我是不太愛讀原版的,尤其紅樓夢,塊頭大,人物太多,文言文複雜的不得了。那後來為啥又特別喜歡看紅樓夢了呢?主要幾個原因
1,老版紅樓夢電視劇,以前電視節目少,獲取新鮮諮詢也沒有現在這麼發達,電視有個廣告都覺得有意思,何況一部電視劇呢?確實電視劇拍的很不錯,比新版的好很多,我還是會看老版的。隨著對原著理解加深感觸是不一樣的。
2,大學期間有位紅學愛好者,水平可以稱為專家了,幽默風趣,把一部紅樓夢能講成德雲社相聲,又看了幾遍紅樓
3,沒有好人也沒有壞人所有人都是情有可原的存在,以前不喜歡紅樓里很多人,隨著年齡增長,閱歷豐富,你就會從紅樓找到符合心靜的角色,對他們的做法你就會理解,紅樓真的是經典之作。


因為真好看。


我最開始喜歡《紅樓夢》完全是因為林黛玉。那時聽人說,林黛玉啊,小性孤高,動不動就哭哭啼啼,不怨東風偏自嗟。我那時就想啊,一部這麼經典的著作怎麼會有人設這麼崩,情商這麼低的女主角。所以是好奇心驅使我讀了它。


然後看到她初進賈府就懂得「時時留意,處處小心,不敢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這叫情商低?看到她體諒送東西的媽媽,丫鬟,這叫孤高自詡?看到她費心傳授知識給香菱丫頭,這叫小性?

之後就徹底粉上了林黛玉,她並不完美,雖然我在閱讀中明白了讀者們給她貼的標籤大多數都是空穴來風,可她依然存在著或多或少大大小小的毛病。再推此及彼,《紅樓夢》裡面根本就沒有一個完美的人,便是得到了全府上下一致好評,兼黛玉寶釵之優的秦可卿也免不了遭受淫喪天香樓的劫難。而正是因為一個個人物的不完美使這部小說顯得真實又客觀。

單從人設來說,《紅樓夢》就已經走出才子佳人的老套路達到了前無古人的高度,更不用說它其中映射的內涵,微言中流露的大義。《易經》中強調盛衰之理,本為天命。作為讀者你看到它築起高樓就不忍見它倒塌,看到它開出愛情的花就不忍見它枯萎。然而可悲的是,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樓塌了,花枯了,變成了風中的塵埃,再來一場鵝毛大雪,你就只能看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

看《紅樓夢》時因為曹公把人物都現實化,所以讀者很容易就因為裡面人物的一點缺點而對其進行詬病,在這種心態的指引下,所有的不完美都被我們的想像力所放大。看出去為什麼晴雯愚蠢又自私、為什麼寶釵虛偽又可悲,而又總覺得曹公筆下應該有一個自己自由和美好的世外桃源來安慰我們在當時環境下對整個人生和社會的悲觀情緒。

可曹公偏偏就沒有,大觀園最後是破滅了的,《紅樓夢》再偉大也是一部偉大的悲劇,這種寫實方法讓我們看到了世界的真相,認識了生活的本源。

回到正題我為什麼喜歡《紅樓夢》?
因為我看到了賈寶玉和林黛玉明明彼此至情至性的深愛,經歷了各種坎坷,寶玉都承諾了「你放心」最後卻還是娶了別人,但是我相信黛玉至死至終都深愛著他,臨終的那一句「寶玉,你好...」我也理解為是由衷地祝福愛人,「寶玉,你好好活著。」


我喜歡的一直是那個母親死後不得不離開蘇州走去外祖家剛剛經歷世事又情竇初開,敏感至情的林黛玉。什麼階級矛盾,什麼封建衝突,什麼社會黑暗,我都不在乎,《紅樓夢》偉大之處就是它有多個吸引人的點,而每個讀者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點。而吸引我的就是那個冷笑著吃醋「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的顰兒,那時年少,剛好是她,剛好是她。

以上。


小學四年級買了繡像本來看,當時不知道為什麼,四大名著就喜歡這一本。看了前幾回,完全不知所云。後來在百家講壇看到了劉心武揭秘紅樓夢,才知道這本書背後原來還有這麼多故事啊。從此就喜歡上了這本小說。


啊,我就喜歡看他們賞花作詩吃螃蟹。


一個朋友說喜歡。不曾留心。
又一個朋友說精彩。方心暗許。
最後,一個朋友說,如果只推薦一本書,那便是紅樓夢。遂一見傾心。

僅僅草草讀了一遍。和他們讀了七遍,從小讀到大,把書翻爛的人,感受上還不能趨同。其實,我並不很喜歡紅樓夢,但是,我喜歡的人喜歡紅樓夢,便愛屋及烏啦。


因為虛榮啊。

《紅樓夢》誒,四大名著呀,沒看過的話,豈不顯得很low。結果一發不可收拾。

如果選一本枕邊書,拿起來就看那種,《紅樓夢》應該是首選,以我對紅樓的淺薄認識,我覺得這部著作遭大家喜歡,成為經典的一個主要原因大概就是沒有主角光環,我不討厭裡面的任何一個人,連薛蟠都有可愛之處,連賈赦、趙姨娘之流都討厭不起來呢。


我的第一本紅樓夢是小學時候家裡給的,基本上一個字都看不進去。到了中學時候,看到初試雲雨情就放棄了。轉折點從張愛玲開始:因為喜歡張愛玲,看了《紅樓夢魘》,順帶看了俞平伯的《紅樓夢研究》,然後就開了天眼。

紅樓夢對我來說最大的意義在於它是傳統文化的濃縮,只要你有興趣,就可以無窮無盡的展開。任何一個點,都可以讓你進入中國文化廣博的萬花筒當中去。至今為止,絕大多數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幾乎全部來自紅樓夢。儘管至今已有十年未翻過,但依然歷歷在目,這是我當初無比喜歡它的原因之一。

我舉一兩個例子,來展現紅樓夢的博大精深,寫到睡覺前為止,有多少算多少。

我們都知道《紅樓夢》原名《石頭記》,在開頭的神話楔子中,揭示了既為寶玉身上所配通靈寶玉的前身、又是故事的載體本身(棄石)的由來,並賦予它如何之為「奇物」的細節。

原來女媧氏鍊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甲戌側批:荒唐也。】無稽崖【甲戌側批:無稽也。】練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甲戌側批:合周天之數。蒙側批:數足,偏遺我。「不堪入選」句中透出心眼。】只單單的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 【甲戌眉批:妙!自謂落墮情根,故無補天之用。】誰知此石自經煆煉之後,靈性已通,【甲戌側批:煆煉後性方通,甚哉!人生不能學也。】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

第一回就出現了石的蹤跡,一顆孤零零被遺棄於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旁的石頭,曹雪芹將其來歷定為神話中女媧補天所煉五色石之一。追溯「奇石」作為物的存在,正首出神話《淮南子.覽冥訓》女媧補天的五色石,於是青埂石頭的身世直涉當初前二世紀補天之物。

女媧石在古代文學中的面貌不斷繁衍,詩詞戲曲小說都有它的身影,如:

西漢劉安

《淮南子.覽冥訓》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

《淮南子.天文訓》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東漢王充

《論衡.談天篇第三十一》

儒書云:共工與顓頊爭為天子不勝,怒而觸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維絕。女媧銷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足東南,故百川注焉。

西晉

《列子.湯問》

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其闕,斷鼇足以立四極。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劉宋

《南康記》

歸美山山石紅丹,赫若采繪,峨峨秀上,切霄鄰景,名曰女媧石。大風雨後,天澄氣靜,聞弦管聲。

唐司馬貞

《史記補·三皇本紀》

女媧亦木德王,……諸侯有共工氏,……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女媧乃煉五色石以補天,……於是地平天成,不改舊物。

唐盧仝

《與馬異結交詩》

神農畫八卦,鑿破天心胸。女媧本是伏羲婦,恐天怒。擣煉五色石,引日月之針,五星之縷把天補。

唐吳融

《太湖石歌》

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萬古生幽石。
鐵索千尋取得來,奇形怪狀誰能識。
……
用時應不稱媧皇,將去也堪隨博望。
噫嘻爾石好憑依,幸有方池幷釣磯。
……
何必豪家甲第里,玉闌干畔爭光輝。

北宋金君卿

《怪石》

凡物以怪見憎嫉,爾獨何為人采拂。
巉頑累疊百千狀,人獸鬼魅相彷彿。
……
我來不以爾貌取,所愛鏗然最堅質。
終當鍛煉持補天,安此兀兀為玩物。

南宋孔傳
《雲林石譜》 序

天地至精之氣,結而為石,負土而出,狀為奇怪。或岩竇透漏,峰嶺層棱,凡棄擲於媧煉之餘,遁逃於秦鞭之後者,其類不一。

南宋羅泌注

《路史?後紀二?女皇氏》

太行一曰皇母山,亦曰女媧山……女媧於此鍊石補天。女媧治於中皇山之原,所謂女媧山也。繼興於驪。

南宋辛棄疾

《歸朝歡》(題晉臣敷文積翠岩)

我笑共工緣底怒。觸斷峨峨天一柱。補天又笑女媧忙,卻將此石投閑處。野煙荒草路。先生柱杖來看汝。倚蒼苔,摩挲試問:千古幾風雨?
長被兒童敲火苦,時有牛羊磨角去。霍然千丈翠岩屏,鏘然一滴甘泉乳。結亭三四五。會相暖熱攜歌舞。細思量:古來寒士,不遇有時遇。

南宋劉克莊

《葯州》組詩
非有干時策,聊為避地圖,
昔人補勾漏,老子管仙湖。
役民如犬馬,國破作降俘,
往往湖中石,宣和艮岳無。
怪怪奇奇石,誰能辨丑妍,
莫教贊皇見,定輦入平泉。
觀寺臨湖上,亭台出柳間,
都忘來五嶺,將謂在孤山。

明邢玠

《黃河》
屹立中流幾萬年,嶙峋怎肯受秦鞭;
媧皇留此非無意,為挽狂瀾不補天。

清曹寅

《楝亭集詩鈔.巫峽石歌》

巫峽石,黝且斕,周老囊中攜一片,狀如猛士剖余肝。……媧皇采煉古所遺,廉角磨礱用不得……嗟哉石,宜勒箴,愛君金剪刀,鐫作一寸深。石上驪珠只三顆,勿平嶮巘平人心。……

清筆煉閣主人

《五色石》自序,擬話本八篇,康熙初年以前。

學女媧氏補天而作也……吾今日所補之天,無形之天也……曰天道……五色石吾不知其有焉否也?則吾今日以文代石而欲補之……。

五色石主人

《八洞天》話本小說自序

《八洞天》之作也,蓋亦補《五色石》之所未備也。《五色石》以補天之闕,而闕不勝闕,則補亦不勝補也。…… 拘於舊聞,有不及知耳。假如女媧補天之說,古未嘗傳,而吾今日始創言之,未
有不指為荒誕不經者。

《淮南子?覽冥訓》先說「天不兼覆,地不周載」表示天原有缺陷不足,面對水火災害與猛獸吞噬,人類不得生存,所以女媧以古老世界的母氏英雄形象出現,煉五色石以補蒼天,使天地成為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這裡「五色石」首次出現,特彆強調了其色澤。在敘述了女媧補天功績後,《覽冥訓》以漢初黃老思維進行新的道德理想闡釋,說女媧「不彰其功,不揚其聲,隱真人之道,以從天地之固然」,聖人不居功的形象。王充《論衡.談天篇第三十一》先置男性英雄共工與顓頊爭位破壞天地為先(而非天地原為殘缺),女媧修補秩序為後,天地原來是完美無缺的。「女媧石」由來的解釋便隨人類社會文明演變,有時代的演繹。女媧鍊石補天的意涵是恢復天地秩序、出人類於苦難,故「女媧石」又名「補天石」;女媧補天留給後世的文化符碼,便成儒家救民濟世作為,可用於挽回世運時勢者。後世如羅貫中於《三國演義》中,稱孔明「先取荊州後取川,大展經綸補天手」、「孔明六出祁山前,願將只手將天補」便是明證。

至於「女媧石」成為濟世補天思想,屬於文學演變,如清初《五色石》及五色石主人的《八洞天》皆欲「以筆代石」寫人事完滿的故事補天道之缺,周樂清《補天石傳奇》更有「翻案補恨」思想,很能顯現女媧補天濟世的符碼,已由儒家政治文化意涵,位移到文人文學書寫領域。作者雖無致君堯舜之仕功,但補憾翻案,別出機杼,可筆書文字成就補天濟世之功,還人間圓滿、挽救世道人心。

然而,曹雪芹所說的女媧石來歷如何?其祖父楝亭有詩作兩首:

《坐弘濟石壁下及暮而去》

我有千里游,愛此一片石。徘徊不能去,川原俄向夕。浮光自容馬,天風鼓空碧。

《巫峽石歌》

巫峽石,黝且斕,周老囊中攜一片,狀如猛士剖余肝。坐客傳看怕殑手,扣之不言沃以酒。將毋流星精,神蟲戾食,雷斧鑿空催霹靂,媧皇采煉古所遺,廉角磨礲用不得。或疑白帝前,黃帝後,漓推倒決玉壘傾,風煦日暴幾千載,漩渦聚沫之所成。胡乃不生口竅納靈氣,嶒崚骨相搖光晶。嗟哉石,頑而礦,礪刃不發硎,系舂不舉踵。砑光何堪日一番,抱山泣亦徒湩湩。請君勿移山,但說峽中事。蟆培水可敵慧泉,江流幾折成巴字。瀼西村,魚復浦,灩澦堆前發棹郎,昭君村中負壺女。窮猿擂木晝長伏,月黑蛇游巨於股。誰雲陽台樂,不信巫峽苦。得失毫釐間,父子不相顧。連繩縛纜篙攢蜂,鐵船一觸百雜碎,撇捩脫手隨飄風。安得排八翼,叫九閽,勅豐隆,驅巨靈。鏟削嶮巘作平地,周行萬里歌砥京。亦不願估盈緡,榷增歲,惟願耳不聞哀號之聲,目不睹橫亡夭折,百姓安樂千億木冀。如君言,亦復痴。伯禹雖大聖,其或猶難之。平陂往複據定理,患去惕出天所持。俗聞呼龍有小話,米脂魚膏饜犬馬。裒多益寡古則然,黔婁豈合長貧者。嗟哉石,宜勒箴,愛君金剪刀,鐫作一寸深。石上驪珠只三顆,勿平嶮巘平人心。

祖孫血脈相連,不僅是曹雪芹用了女媧補天典故,其祖父也在詞曲中暗含鍊石補天之意,祖孫都演奏了「以文代石」的協奏曲。曹雪芹少數的生平資料跟愛石、畫石有關。他的摯友敦敏寫過一首《題芹圃畫石》詩,說他「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見此支籬。醉余奮掃如椽筆,寫出胸中磈礧時。」於是曹雪芹與筆下人物都繼承祖父楝亭筆下石頭的特質:頑石的外形是「廉角磨礱」——暗示不平畸零,性格遭遇是「嗟哉石,頑而礦,礪刃不發硎,系舂不舉踵。」——嘆無用。故石頭所稟賦的屬性,女媧石人格化,祖孫對其石的愛賞共同彙集於賈寶玉人格型態。

其實唐宋之後,「五色」之美、「赫若采繪」之仙石,漸散落於人間,文人拿來喻「形狀」怪奇石頭之屬,女媧石神話變成寫奇石的慣用典故,常出現在以詩歌寫大自然所見石頭型態怪奇者,遂色漸輕於形。如:

應是女媧輩,化工揮巧斧。掀翻煮石雲,大塊將天補。(唐張九齡?九度仙樓)

也有單石殊置的描述,在山峰間或於寺觀前,如:

補天殘片女媧拋,撲落禪門壓地坳。(唐姚合.天竺寺殿前立石)

或者女媧補天余,卻下青冥遺耳珠。(宋司馬光?藏珠石,題註:疊石溪東山下,有墜石銜丸,徑二尺余,其崖上脫處猶存)

補天記女媧,移山詫愚公。當年偶遺漏,墮此草莽中。(宋孫覿·游鍾石寺 問名寺之因緣 老僧指門旁石如覆鍾狀 賦詩一首 邀何襲明登仕同賦)

唐宋之後,聯繫女媧傳說歌詠奇石的詩歌並未消失,內容又添增不少後代愛石賞石人事典故者,如:

淸·金朝覲《詠太湖寺石》

曾聞西湖天竺寺,昔年傳有飛來峰。削拔特起無倚附,玲瓏瑰異稱鬼工。
此石不與眾石伍,負奇蘊秀深山中。萬牛牽挽不能到,安排那可人力通。
媧皇補天有遺物,巋然坐鎮山門東。佛法無邊莫思議,擘分靈鷲開蠶叢。
嚴壑幽邃具生氣,陰陽向背盤虛空。重疊紆迴勢合沓,小山尤為大山宮。
其下端平委入土,措置有情疑天公。襄陽米老具石癖,阿兄定宜稱謂崇。
我今竟欲呼為丈,縣令難與太守同。

「飛來峰」、「削拔特起無倚附」、「玲瓏瑰異」都是描述奇石外形常見的話語,「萬牛牽挽」仍是開挖搬運不易,新添了宋代襄陽米芾的石癖,拜石呼為石丈,是宋代愛石奇人異士最著者。

譽為女媧棄石之輩,唐宋到明清世人愛石有增無減,收藏成癖,石之奇形重於色,專業系統藏石指南書應運而生,其中關鍵者,便是十二世紀北宋杜綰的《雲林石譜》。該書集結了唐宋奇石的知識,所收石頭有116種,杜綰詳細考察了名石的產地,言其採取方法、形狀、顏色、質地優劣、敲擊時發出的聲音、堅硬度、紋理、光澤、晶形、透明度、吸濕性、用途等特點。其序有云:天地至精之氣,結而為石,負土而出,狀為奇怪。或岩竇透漏,峰嶺層棱。凡棄擲於媧煉之餘,遁逃於秦鞭之後者,其類不一。……怪或出於《禹貢》,異或隕於宋都。物象宛然,得於彷彿,雖一拳之多,而能蘊千岩之秀。大可列於園館,小或置於几案,如觀嵩少,而面龜蒙,坐生清思。故平泉之珍,秘於德裕;扶余之寶,進於武宗,皆石之磈奇宜可愛者。……

《雲林石譜》中的靈璧、太湖諸石,不僅和曹寅的巫峽石、雪芹的青埂女媧石都列在「媧煉之餘,秦鞭之後」,而且都是以地名標舉。《雲林石譜》每一石族出現,第一必敘明產地。 如同太虛幻境薄命司儲存女子過去到未來的命運的檔案,都以地方為分類歸檔基準,而且是圖文兼有的圖畫書,獨點出金陵一地,指名金陵十二釵。第一個女子甄英蓮和大觀園女兒之代表—林黛玉,都是「地陷東南」姑蘇人士,卻也與最著名太湖石同出靈秀之地,奇石本是尤物,白居易於《太湖石記》如此說。杜綰的序說「天地至精之氣,結而為石」,不就和「天地靈秀之氣只鍾於女兒,鬚眉男子不過是渣滓濁沫已」一樣意思,人石兩奇出於同源。

石頭從自然荒野飛入富貴之園林,跟私人園林、消費市場的崛起興盛有關,女媧石由神話落入人間,散落自然山水之中,以怪奇姿態受到寫景者注視,擬真山峰,坐對可生清思,而成園林用物,入世為文士富豪閑雅生活的象徵,其珍秘可貴,成為買賣商品。

兩晉南北朝,私人園林異軍突起,到唐代文人園林萌芽,文人參與治園並將其人生哲理、賞美格調、仕隱情懷融於造園藝術中;宋代市民文化成熟、文人山水詩畫與園林詩情互滲定調,園林設計更重寫意甚於規模;明清最受矚目是江南地區與北京經濟、文化發達,富商巨賈附庸風雅,造成文人園林極盛的局面。在園林普遍、造園技藝成熟的過程中,文人參與實際造園,工匠倍增而地位提高,「文人化」園林愛賞標準如何與奇石人格化結合,都增加奇石的需求,園林的專著出現也深化了相關文化與技藝。

大量的明清小說都寫到太湖石,金瓶梅、林蘭香等世情小說有之,才子佳人小說與《錦香亭》等馬克夢稱之為「色情化純情小說」有之,俠義公案小說如施公案、《三俠五義》、《老殘遊記》有之,狹狎小說如《品花寶鑒》者更多,還加上遊園者長篇大論說經營園子的。太湖石大量出現的同時,伴隨著精細花園書寫,使小說具備較為細節化的物質環境、生活樣態,是太湖石與世情小說的聯繫意義所在。從與《紅樓夢》有血緣關係,並稱最佳家庭小說的《金瓶梅》來看,寫西門慶蓋自己家的花園與出門逛的園子,在第21、27、52、54、82回都提到太湖石。

21回里雪日妻妾在座,「吳月娘見雪下在粉壁間太湖石上甚厚。下席來,教小玉拿著茶罐,親自掃雪,烹江南鳳團雀舌牙茶與眾人吃。」前晚在這個花園裡,吳月娘施用西廂記小姐花園香案祝禱一計,西門慶傳充公子,「潛身立於儀門內粉壁前,悄悄聽覷」,分明戲擬張生後花園偷窺聽壁之事。27、52 兩回分別寫潘金蓮、李桂姐事,合寫了府中花園的動線、花木奇石布置、27回主要女角潘金蓮的經典戲目翡翠軒、葡萄架一節不缺太湖石,西門慶叫春梅把角門子關上,指名在太湖石畔行淫作樂:「咱兩個在這太湖石下,取酒來,投個壺兒耍子,吃三杯。」這片太湖石畔種的是石榴花,還有「牡丹台畔花架」,「轉過碧池,抹過木香亭,從翡翠軒前穿過來,到葡萄架下觀看」。52 回宴飲中「桂姐也走出來,在太湖石畔推摘花兒戴,也不見了。」應伯爵「打滴翠岩小洞兒里穿過去,到了木香棚,抹過葡萄架,到松竹深處,藏春塢邊」撞見桂姐與西門慶的好事。同一個地方,82 回寫潘金蓮與陳敬濟花園偷情,潘金蓮約他月上在荼縻架下等候,私會佳期。「婦人摘去冠兒,亂挽烏雲,悄悄在木香棚下獨立。」陳敬濟自比張生,笑道:「早是摟了你,就錯摟了紅娘,也是沒奈何。」兩個相摟相抱,攜手入房。同一回春梅把角門虛掩。引用西廂記原詩,正是:「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足見在湖石畔花樹下,吳月娘祝禱而收買西門慶的心、潘金蓮偷情約了女婿陳敬濟,這些後花園情事都也不免諧擬戲仿西廂故事,都不缺太湖石及花木套語。奇石結合花木的套語在19回也得見一斑:吳月娘約同李嬌兒、孟玉樓、孫雪娥、大姐、潘金蓮,開了門游賞自家新花園,總綱地概覽了花園樣貌,除太湖石之外,提到:石筍、荼蘼架、牡丹花畔、芍藥圃、海棠軒、薔薇架、木香棚。再看第54回西門慶、應伯爵和常峙節出城到華麗且又幽深的內相花園玩兒。長篇遊園描寫景緻:

循朱闌轉過垂楊邊一曲荼蘼架,踅過太湖石、松鳳亭,來到奇字亭。亭後是繞屋梅花三十樹,中間探梅閣。閣上名人題詠極多,……又過牡丹台,台上數十種奇異牡丹。又過北是竹園,園左有聽竹館、鳳來亭,匾額都是名公手跡;右是金魚池,池上樂水亭,憑朱欄俯看金魚,卻像錦被也似一片浮在水面。西門慶正看得有趣,伯爵催促,又登一個大樓,上寫「聽月樓」。

《金瓶梅》自家花園和外面內相花園,都用到差不多的花卉樹木。像金瓶梅這樣成套的細節在《西遊記》里早已經出現,有關奇石蹤跡與成套的細節,可見於第 82 回「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寫遊園的部分:

唐僧與他攜手相攙,同入園內,擡頭觀看,其實好個去處。但見那:縈迴曲逕,紛紛盡點蒼苔;窈窕綺窗,處處暗籠綉箔。微風初動,輕飄飄展開蜀錦吳綾;細雨才收,嬌滴滴露出冰肌玉質。日灼鮮杏,紅如仙子曬霓裳;月映芭蕉,青似太真搖羽扇。粉牆四面,萬株楊柳囀黃鸝;閑館周圍,滿院海棠飛粉蝶。更看那凝香閣、青蛾閣、解酲閣、相思閣,層層卷映,朱簾上鉤控須,又見那養酸亭、披素亭、畫眉亭、四雨亭,個個崢嶸,華扁上字書鳥篆。看那浴鶴池、洗觴池、怡月池、濯纓池,青萍綠藻耀金鱗;又有墨花軒、異箱軒、適趣軒、慕雲軒,玉斗瓊卮浮綠蟻。池亭上下,有太湖石、紫英石、鸚落石、錦川石,青青栽著虎鬚蒲;軒閣東西,有木假山、翠屏山、嘯風山、玉芝山,處處叢生鳳尾竹。荼糜架、薔薇架,近著鞦韆架,渾如錦帳羅幃;松柏亭、辛夷亭,對著木香亭,卻似碧城綉幙。芍藥欄,牡丹叢,朱朱紫紫斗穠華;夜合台,茉藜檻,歲歲年年生嫵媚。涓涓滴露紫含笑,堪畫堪描;艷艷燒空紅佛桑,宜題宜賦。論景緻,休誇閬苑蓬萊;較芳菲,不數姚黃魏紫。若到三春閑鬥草,園中只少玉瓊花。

這段文字用的正是小說寫花園的常用套語,這一座好園,《西遊記》使用的石頭在「池亭上下,有太湖石、紫英石、鸚落石、錦川石,青青栽著虎鬚蒲」數句中羅列了四種名石:各家皆知的太湖石之外,《雲林石譜》收有紫英石,《園冶.選石》、《長物志.水石》收有「錦川石」,鸚落石若為淺綠的鸚鵡石,《雲林石譜》中也有它的蹤跡。

總之,一般小說不細緻描寫建築物的本身,卻往往提及園林內的其他一些特殊物件的套語,太湖石/奇石/山石便經常出現在這些套語中,通常還有相配的花木亭閣套語,木石成為園林必要裝飾物。

《封神演義》第16回說玉石琵琶精,來朝歌城看妲己,便在宮中夜食宮人,白骨現天。地點就在御花園太湖石下。第28回「但見紂王親至,牡丹亭上首添一席,同眾臣共飲歡笑……那狐狸叫了一聲,逕往太湖石下攢去了。」

「大觀園」其規模當是中國文學裡最大、寓意最深的園林。但是《紅樓夢》並不像《西廂記》、《牡丹亭》,也不像《金瓶梅》,大觀園裡沒有太湖石。《紅樓夢》園林不是完全沒有石,在寧府花園有假山石,作為賈瑞偷窺鳳姐的地方,11回就在假山石邊,把才子佳人後花園改寫為女色殺人警世文,是《風月寶鑒》之文。

於是鳳姐兒帶領跟來的婆子丫頭並寧府的媳婦婆子們,從裡頭繞進園子的便門來。但只見:

黃花滿地,白柳橫坡。小橋通若耶之溪,曲徑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激湍,籬落飄香,樹頭紅葉翩翻,疏林如畫。西風乍緊,初罷鶯啼,暖日當暄,又添蛩語。遙望東南,建幾處依山之榭,縱觀西北,結三間臨水之軒。笙簧盈耳。別有幽情,羅綺穿林,倍添韻致。

鳳姐兒正自看園中景緻,一步步行來讚賞。猛然從假山石後走過一個人來,向前對鳳姐兒說道:「請嫂子安。」鳳姐兒猛然見了,將身子望後一退,說道:「這是瑞大爺不是?」賈瑞說道:「嫂子連我也不認得了?不是我是誰!」鳳姐兒道:「不是不認得,猛然一見,不想到是大爺到這裡來。」賈瑞道:「也是合該我與嫂子有緣。我方才偷出了席,在這個清凈地方略散一散,不想就遇見嫂子也從這裡來。這不是有緣么?」一面說著,一面拿眼睛不住的覷著鳳姐兒。

九月里鳳姐探病秦可卿,在寧府園子里遇見心懷不軌的賈瑞。鳳姐繞進園子的便門便見到花園的秋景「自看園中景緻,一步步行來讚賞」,但卻用一段詩詞方式表述,並不符合她不識字但能幹潑辣的形象,這種情景於鳳姐在書中僅見此一例。至於賈瑞出場的方式「從假山石後走出來」,前回還是上家塾的學子,如今卻似張生攀了東牆闖入花園,彷彿是諧擬才子佳人小說的男才子姿態。但隨之一句:「向前對鳳姐兒說道:請嫂子安。」原來不是才子佳人花園邂逅,而是不倫惡趣妄想的世情書。

雖在私家花園之中,園林的壺中之景可遙想自然山水,「小橋通若耶之溪,曲徑接天台之路」想望了仙鄉郊溪畔,而且偏巧有暗喻遇仙風月之事,藉此烘托景物和接著將要寫到的現實情節。若耶之溪在浙江紹興南,相傳是西施浣紗處,又叫浣紗溪。點出西施美女,以戲擬鳳姐。「曲徑接天台之路」也在點染景色人事。天台山在浙江天台縣北,南朝劉義慶《幽明錄》里劉晨、阮肇誤入桃花源遇兩仙女結為姻緣的發生地,住了半年,後返鄉已經過了七世。賈瑞也喜遇仙,但無阮肇之緣,是死亡之災。天台山這則艷遇故事,是文人常用典,詩歌如唐代王之渙《惆悵詞》之十:「晨肇重來路已迷,碧桃花謝武陵溪。」在與情愛相關的小說戲曲中更常被使用,《西廂記》、《牡丹亭》也用到了。

王實甫第一本第一折最後一支曲:「餓眼望將穿饞口涎空咽,空著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休道是小生,便是鐵石人也意惹情牽。近庭軒,花柳爭妍,日午當庭塔影圓。春光在眼前,爭奈玉人不見,將一座梵王宮疑是武陵源。」湯顯祖《牡丹亭·尋夢》:「為甚呵,真重溯武陵源?也則為水點花飛在眼前。」更是元曲中經常用到的典故,白樸的雜劇《董秀英花月東牆記」類似西廂故事,也有「東牆相見後,疑是武陵源。」之句,曾瑞《留鞋記》第一折更有:「有緣千里能相會,劉晨曾入武陵溪 」劉阮有緣得遇仙,賈瑞不也強調「也是合該我與嫂子有緣」、「這不是有緣么?」《紅樓夢》以心狠手辣的鳳姐、猥瑣愚蠢的賈瑞為男女主角,獨立寫風月寶鑒一段,情調意旨自然不同於大觀園內的真情。綜合暗用傳統絕代美女、遇仙、有緣的氛圍,作者布置了一個戲擬詩意的花園,有著標準配備湖山石,卻讓不讀書作詩、沒真情真意的假才子佳人在此邂逅。這便是《紅樓夢》唯一一個湖石後花園。

大觀園的建立非憑空而來。16、17回以及惜春被交付畫大觀園圖之時,有關建園原委與過程、耗費所需、園之規模布置,皆有提及,相信作者自然熟悉李漁、計成《園冶》等那些太湖、靈壁、錦州等等專業知識,但是《紅樓夢》並沒有提到當時人常用的奇石。曹雪芹卻不願比照才子佳人始祖—相如文君、鶯鶯西廂故事,或他特別尊敬的《牡丹亭》,或家族(家庭)生活為背景的《金瓶梅》、《林蘭香》而特別寫太湖石?

大觀園落成後,賈政帶人遊園品題、賈母為劉姥姥導覽大觀園,以及賈芸等人偶一入園所見,得知大觀園也有疊山,也是有山石。17回,我們確實知道大觀園治園外牆用白石為台磯、雪白粉牆下面是虎皮石隨勢砌去;賈政帶著清客遊園「出亭過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著意觀覽。」園中置有「白石碐嶒,或如鬼怪,或如猛獸,縱橫拱立,上面苔蘚成斑,藤蘿掩映」到寶釵居處,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瓏山石,但眾人談論的是各種千奇百怪的香草種名(「蘅芷清芬」);到寶玉怡紅院,見到院中點襯幾塊山石(第26回透過賈芸眼睛看到的也是幾塊山石)、數本芭蕉,大家的視線受到一棵大傘般偌大的西府海棠吸引,談論的也是這株色澤不尋常的「女兒棠」。賈母跟劉姥姥介紹園子「說與他這是什麼樹,這是什麼石,這是什麼花。」但是劉姥姥注意的是鳥。原文隱約顯示至少怡紅院、蘅蕪院、還有其他地方是有賈母說的「什麼石」。

17回賈政寶玉父子遊園題額時,就風景而言:大觀園是「朱欄白石,綠樹清溪」的放大。的確,在人間或仙境,《紅樓夢》都僅用「白石」略寫之。警幻女神所居的太虛幻境只有白石,八個字寫畢:「但見朱欄白石,綠樹清溪,真是人跡希逢,飛塵不到。」而曹雪芹寫人間大觀園園景,有關園子用石,蓋以白石(碐嶒)、虎皮石、山石帶過;僅僅使用過一次薔薇架之類的套語大觀園裡並不是沒有園林假山水,有石有山,但是並不是重點,不寫「太湖石」之類的陳套。相對的,建園即先說引水入園的重要,寫「沁芳」溪與閘,寫植物的種類繁複,已經過植物專家檢驗,更寫女性與花緊密結合的寓意,花木不可無水,因此,更重視的是「水」、「花」。曹雪芹不特別寫石。如同研究者常引用第一回作者揭示「假做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的讀法,紅樓夢寫作手法在真假虛實之間,園林建築、花木是如此,治假山奇石是如此。

其次,紅樓夢的治園理念,明示園主人並不千方百計購置奇石:16回說賈政不慣於俗務,全虧一個老明公號山子野者,一一籌畫起造,有云:「其山石樹木雖不敷用,賈赦住的乃是榮府舊園,其中竹樹山石以及亭榭欄杆等物,皆可挪就前來。如此兩處又甚近,湊來一處,省得許多財力,縱亦不敷,所添亦有限。」這是明代《園冶》計成所贊成的就地取材。且《紅樓夢》如同常見的園林的理論,治山水與繪畫並提,與一般治園書或賞石指南說法一致相同,且暗中似有批評世人亂作山石樹木之意。

就如明末紹興祈彪佳建設寓園,自言家人齊力、友人蔘詳、自幼與兄長墾山耗費數十年。他的園中有奇石,也有三個以上的景點命名與怪石有關,而冷雲石、漱石、天瓢、鐵芝峰等,均是原生於此(紹興之山土層下即是堅硬的山石,石脈豐富),人工搜剔堆累而得。因著主人心性而想像象徵有情了。重視水趣意境的營構故說「寓圍佳處首稱石,不盡於石也。自貯之以水,頑者始靈。」、「園以藏山,所貴者反在於水」。曹雪芹水花並提,理水重於奇石。這「一山一石」是略寫虛筆,而「一花一木」既是實筆,又演出與人物情節大有關係的隱喻象徵,用心不尋常。

紅樓夢既不想舉珍奇的太湖石為富貴象徵,卻單寫一顆女媧石,而這「物」之奇貴卻不在形色,為何?靈璧、太湖之奇在天生自然之形,《紅樓夢》頑石,為女媧人工煅煉,八十回首章棄石初現之形體「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體積龐大、方正異於一般園林奇石,且無透漏瘦皺之姿。棄石初現之時,即寫無補天之物用卻能通靈有情,棄於青埂而落墮情根,由「物」而生「人情」:為自己哀嘆悲號,又能與外通感,聽人言語而動心切慕。

大觀園有園林但無奇石之物用,《紅樓夢》著意在石之「天生有眼」,要以這石之心眼來觀世,既親睹親聞寶黛諸人之情情、情不情;又觀紅塵中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種種世情。這大旨談情之經歷敘事,抄錄傳世又能傳情感發人心,使第一位讀者空空道人,從此「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故此棄石之奇並不在形下物用、俗世愛賞之價值,而在傳情之奇。何以傳情?即《紅樓夢》文字著書之功。

「三生石」則是曹雪芹另一個化用的石頭典故。曹雪芹之前,《牡丹亭》寫江西南安府後花園,在太湖石旁演出情死情生、可驚可嘆故事,後園裡這片太湖石就被湯顯祖影射為傳說中的三生石。《牡丹亭》於第1出講述大意,有云:「但是相思莫相負,牡丹亭上三生路。」柳夢梅在湖山石畔撿到裝有杜麗娘自畫像的檀木匣,再續兩人前定姻緣;此處說「那片石峰前,多則是飛來石,三生因果」。形容為飛來石的湖山石,原在前句便點名是形狀奇偉的園林之石「太湖石」,如此,太湖石等同了傳說中緣定前世、再續前緣的三生因緣石。而大觀園是太虛幻境的人間投影,太虛幻境雖只有青溪白石,但西方靈河岸上確有三生石,石畔且有絳珠草一株。寶玉黛玉的知音前緣源自三生石畔。這樣,生於「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絳珠草,其實也就是生於青埂峰頑石之旁了。因此,曹雪芹第二則化用的石頭,與第一則青埂峰頑石有其同一性。

「青埂」為「情根」諧音,首回頑石棄於青埂峰下,原處甲戌有眉批:「妙!自謂落墮情根,故無補天之用。」青埂峰象徵一切情的根源,是至情的所在。頑石出自女媧人工煆煉有靈性,棄於情根而有情,動心「入紅塵,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得遍觀世間之情。絳珠草生於青埂峰頑石之旁,亦是自情根而生,故雖為草木卻因感澆灌之恩情如山海債,唯有也下世為人,一生的眼淚總堪還。《牡丹亭》也以太湖石為三生石,旁植梅樹,第14出,杜麗娘慕色而病、而手畫形容、自描春容傳於世,畫中她手裡「墊青梅閑廝調」,自題詩「不在柳邊在梅邊」。傷春而死,哭囑「葬我於梅樹之下」,將自畫像卷藏在湖山石邊。直至柳夢梅「拾畫」、「叫畫」,因感還魂,回生於梅根之下,痴情人終成眷屬。梅樹既是象徵杜麗娘本身,又是至情的根源。故第13出杜麗娘「打拚香魂一片,陰雨梅天,守的個梅根相見。」此「梅根」自然也是「情根」,三生石在情根邊,杜麗娘情根深種,葬在情根,守個情根三年,重與柳夢梅相見,因情復生,終成夫婦。

《牡丹亭》與《紅樓夢》的園林故可說是一個至情奇情的世界,也是充滿隱喻的異想他界,一方面隱喻「三生石」與「情根」來標示此有情世界的存在,另一方面又以物之怪奇來闡述情(可生死)不可思議的力量,所謂「第雲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牡丹亭》的情花園在花神之護衛下,演出新編還魂記,但是強調杜麗娘追求至情的意志力,「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而不可與死,死可以生。」,重「情奇」更勝於「物奇」。同樣的,《紅樓夢》頑石無奇石之奇,而是奇在生於「情根」(雖是大荒山無稽崖,甲戌側批:荒唐無稽之言,正是上揭《牡丹亭》題辭所說理無而情必有),其有人情、有心,石旁更生出一株誓還情淚的絳珠草,由石而到草木花神,「木石同盟」,而展開園林書寫的新頁。

林黛玉前身是絳珠草,經神瑛侍者澆灌有靈,脫卻草胎木質,得換人形;《紅樓夢》中常把絳珠草稱為「木」,如「木石姻緣」,「木石前盟」,「草胎木質」等,林黛玉也自說「我們不過是草木之人」,可知絳珠既可稱木,又可稱草。第5回金陵十二釵正冊的冊頁里,畫著「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寫著「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讖語,「枯木」便是暗指死去的林黛玉。絳珠草修成個女體後,與其他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的閨友下凡居住在大觀園。他們的故事便記載於女媧石上。石上書上銘刻的其實是以黛玉為首的花神(草木精魂)故事。

曹雪芹不疊石構園,而特重「花」與「水」,以托喻女子。關於花和水的話題就更大了,恐怕可以說上一天一夜。

那麼,先睡了。


其實是大荒山無稽涯情梗峰下一塊頑石和坡腳道人之間的不可描述以及蔣玉菡薛蟠之間的不可描述以及秦可卿賈珍之間的不可描述等等讓12歲的我翻開了這本書然後一發不可收拾…我發誓,後來的喜歡都是純潔的。


我小時候 剛認全了字能看點書 我媽媽買了成套的中外名著給我 有一次我翻紅樓夢 我媽的朋友立刻沒完沒了的誇我 這麼點兒就知道看紅樓夢 了不起 這可是名著 了不起 認識這麼多字 了不起 不調皮搗蛋 了不起 以後肯定 了不起 別人家的 了不起
然後就入坑了


最近又重看87版紅樓,特來總結一下和《紅樓夢》的緣分。

首先,我媽就是一個「紅迷」,我小學三年級她給我買了少兒版《紅樓夢》,裡面有很多黑白插畫,那時候看不進去了就聽媽媽給我講,從她那兒我隱約知道了林妹妹小心眼兒愛生氣,寶釵溫柔賢惠,還有劉姥姥進了大觀園,那時候我覺得我要做一個像寶姐姐一樣的人,對每個人都好。
大約是小學畢業那個暑假,我和媽媽在一個小書店無意中看到一本《紅樓夢詩詞解析》,那時候對紅樓已經多少有點興趣了,但是對其中人物關係還很混亂,就讓媽媽給我買下來,這時候也開始看原版《紅樓夢》了,但奇怪的是,相對於原版紅樓,我對那本詩詞解析才是達到了痴迷的程度,手不釋卷看了一遍又一遍。第一遍看完大概對整個賈府人物關係梳理清楚了,第二遍看開始喜歡上黛玉的才情以及各種判詞,第三遍真是被曹雪芹的各種伏筆驚艷了。從此算是徹底入了《紅樓夢》的坑了。

初二那年因為「新紅樓夢中人」的比賽,各大衛視重播87版紅樓,和媽媽在家天天看,老爸都快被我們煩死了:)記得當時林妹妹焚稿斷痴情那一集,我一個人在家抱著原著邊看邊哭邊對劇情,現在回憶起來也是傻的不行。

誰知好景不長,那年春夏之交我最愛的「林妹妹」陳曉旭去世了,記得那段時間我幾乎天天哭,看見花開也哭,看見花落也哭,直到我的同桌安慰我說,陳曉旭雖然這麼早就去世了,可是她這一生也是無憾的,演了林妹妹,做生意也那麼成功,還有一個愛自己的丈夫。我一想就覺得心裡好受多了。

一轉眼都過去整整十年了,很慚愧,這期間我只有高三的時候睡前翻出紅樓夢重讀過,可是後來被媽媽發現沒收了。

不過很巧的是,後來我特別喜歡的三毛和張愛玲也都是「紅迷」。

再補一句,最近看87版,發現了很多以前都沒注意的細節,寶黛的日常真是太甜了,隔了十年再看寶玉看黛玉的眼神,真的感動的想哭,至真至性不過如此,能懂人和被人懂到這種地步,真的是此生無憾了。
我覺得我看紅樓看的也有點發痴了……唉


小學六年級在朋友家翻到了這本書

啊!四大名著之一呢!

我一定要看看!

…………然後就入了這個坑,從此再也沒能出來

轉眼就八九年了╭( ̄▽ ̄)╮


1.小學初中的時候,語文課上經常會有那種常識性的填空題,最常問到的就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是哪幾本?或者是紅樓夢的作者是誰?三國演義的作者是誰?那個時候就勾起了我閱讀或者了解四大名著的興趣。

2.四大名著裡面,西遊記的故事自認為從小就知道,所以沒有很強興趣。有那麼兩年,每周日央視的少兒頻道都會播放水滸傳,並在電視劇之後附上嘉賓訪談,所以我也了解了個大概。三國演義也是小學畢業那年聽的連麗如的評書,聽了一個暑假,就去上初中了。

3.而紅樓夢,卻總是聽說,那時候也是看的百家講壇,劉心武講秦可卿。對他講的內容完全不懂,畢竟沒有看過書,但是還是覺得很有趣,興趣大增。

4.終於在初二那年買了一本中華書局的紅樓夢,便又有了那個學期幾乎每天早上坐在小板凳上看紅樓的我。

5.我買的那本書也沒有評註,只有文本,即便這樣也硬看下來了。當初看的時候,雲雨是懂得含義的。可是那個毛幾毛巴卻全不認識,也沒有理會。那時候,讀書也稀里糊塗,還分不清蔣玉菡柳香蓮到底是男是女呢?那段薛蟠被柳香蓮打的情節也看得稀里糊塗。到了抄檢大觀園那個回目,就更加覺得莫名其妙了,怎麼就為了一個香囊就要抄家呢?這些也都是後來才明白的。


初中時,《紅樓夢》可以當小黃書來看(?ω?)捂臉逃走………Σ(っ °Д °;)っ
我的第一本紅樓,都翻爛了好嗎→_→


高中的時候住校,生活特別枯燥。每天只有上課,上課。學校管的特別嚴,不準看亂七八糟的課外書,所以除了學習真的什麼娛樂沒有。

現在想來,我怎麼也記不起當時誰給了我那一本紅樓夢。只記得每天晚上10點下晚自習,10半點熄燈,匆忙洗漱之後,就趴在被窩裡,打著手電筒看紅樓夢,一字一字的讀,真是像吃了美食一樣齒頰留香。剛開始讀,就是看個熱鬧,但是人物太多,關係理不明白,就拿著紙筆,畫人物關係圖,就沉浸在裡面。每天看到凌晨兩三點,手電筒沒電了,就把電池拿出來咬一咬,繼續看。實在沒電了,才意猶未盡的躺下,一晃十年過去了。想來感謝給我那本書的人,陪我度過枯燥的高中生活,認識了紅樓夢裡的人們。


做模型的時候不想聽歌,就在電台里下了一些節目,後來聽到蔣勛的《細說紅樓夢》。
聽他娓娓道來那些故事,青春里的欲與愛,作者的悲憫與慈悲。。


推薦閱讀:

為什麼林沖被酒生李小二評價為「性急的人」,搞不好「要殺人放火」?
為什麼《紅樓夢》排四大名著第一卻讀不下去呢?
如果沒有四大名著和近代的的武俠小說,中國文化會是什麼樣子?
有人說真悟空在真假美猴王那已經被打死了,是真的嗎?
紅樓夢裡的柳五兒是個怎樣的人?怎麼評價?

TAG:文學 | 紅樓夢小說 | 四大名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