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夢憶中的景物哪些還在?哪些已經沒有了?
上學時學了湖心亭看雪,驚為天人,彷彿在縹緲雪景中見一洒脫才子,很想知道他描述的哪些令人神往的景色,而今安在載?
《陶庵夢憶》是由上百篇小文組成的,屬於一種文人筆記類型的散文集,其所記內容相當繁雜,不僅僅限於幽游覓景,還包括大量對晚明江浙地區民間風俗、奇聞異事、書畫手工、古董花鳥等雜事的描寫。其中所述的景物很多早已湮沒不存,有些尚存於世的也早已不復當年模樣。單就景觀來說,書中的第一篇與第二篇這兩則文章所述正好符合題主所問的情況。
卷一·鐘山
鐘山上有雲氣,浮浮冉冉,紅紫間之,人言王氣,龍蛻藏焉。高皇帝與劉誠意、徐中山、湯東甌定寢穴,各志其處,藏袖中。三人合,穴遂定。門左有孫權墓,請徙。太祖曰:「孫權亦是好漢子,留他守門。」
及開藏,下為梁志公和尚塔。真身不壞,指爪繞身數匝。軍士輦之,不起。太祖親禮之,許以金棺銀槨,莊田三百六十,奉香火,舁靈谷寺塔之。今寺僧數千人,日食一莊田焉。陵寢定,閉外羨,人不及知。所見者,門三、饗殿一、寢殿一,後山蒼莽而已。
壬午七月,朱兆宣簿太常,中元祭期,岱觀之。饗殿深穆,暖閣去殿三尺,黃龍幔幔之。列二交椅,褥以黃錦,孔雀翎織正面龍,甚華重。席地以氈,走其上必去舄輕趾。稍咳,內侍輒叱曰:「莫驚駕!」近閣下一座,稍前,為碽妃,是成祖生母。成祖生,孝慈皇后妊為己子,事甚秘。再下,東西列四十六席,或坐或否。祭品極簡陋。朱紅木簋、木壺、木酒樽,甚粗朴。簋中肉止三片,粉一鋏,黍數粒,東瓜湯一甌而已。暖閣上一幾,陳銅爐一、小筯瓶二、杯棬二;下一大幾,陳太牢一、少牢一而已。他祭或不同,岱所見如是。先祭一日,太常官屬開犧牲所中門,導以鼓樂旗幟,牛羊自出,龍袱蓋之。至宰割所,以四索縛牛蹄。太常官屬至,牛正面立,太常官屬朝牲揖,揖未起,而牛頭已入燖所。燖已,舁至饗殿。次日五鼓,魏國至,主祀,太常官屬不隨班,侍立饗殿上。祀畢,牛羊已臭腐不堪聞矣。平常日進二膳,亦魏國陪祀,日必至雲。
戊寅,岱寓鷲峰寺。有言孝陵上黑氣一股,沖入牛斗,百有餘日矣。岱夜起視,見之。自是流賊猖獗,處處告警。壬午,朱成國與王應華奉敕修陵,木枯三百年者盡出為薪,髮根,隧其下數丈,識者為傷地脈、泄王氣,今果有甲申之變,則寸斬應華亦不足贖也。孝陵玉石二百八十二年,今歲清明,乃遂不得一盂麥飯,思之猿咽。
鐘山即今之南京紫金山,文中提到的明孝陵、孫權墓、靈谷寺、鷲峰寺,今皆尚存於世。
卷一·報恩塔
中國之大古董,永樂之大窯器,則報恩塔是也。報恩塔成於永樂初年,非成祖開國之精神、開國之物力、開國之功令,其膽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塔上下金剛佛像千百億金身。一金身,琉璃磚十數塊湊砌成之,其衣折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鬚眉不爽忽,斗筍合縫,信屬鬼工。
聞燒成時,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編號識之。今塔上損磚一塊,以字型大小報工部,發一磚補之,如生成焉。夜必燈,歲費油若干斛。天日高霽,霏霏靄靄,搖搖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煙燎繞,半日方散。永樂時,海外夷蠻重譯至者百有餘國,見報恩塔必頂禮讚嘆而去,謂四大部洲所無也。
報恩塔即在歷史上極富盛名的南京大報恩寺塔,始建於永樂十年十月,完成於宣德三年六月,前後歷時16年,耗銀達二百四十八萬兩以上;塔身九層八面,高三十二丈九尺,有「天下第一塔」之稱。明清時期一些西方旅行家、傳教士到南京見到此塔後,將之列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載入很多國家的百科全書中。可惜1856年,天京事變後,太平天國諸匪內訌,韋昌輝擔心石達開佔據報恩寺塔為制高點向城內開炮,搶先一步下令將報恩寺塔炸毀,大火數日不絕,寺塔盡焚為瓦礫。之前在南京博物院見到過今人復原的報恩寺塔塔前琉璃門券,確實非常精美;至於原塔風貌,唯有從張岱文中方可懷想一二了。
此外如西湖、虎丘、秦淮河、燕子磯等江南名勝書中也多有提到,尤以西湖為甚;張岱另有《西湖夢尋》一書,專記西湖舊景,湖心亭即為西湖湖心小亭之名。還有就是文中提到了不少江南的園林與寺觀,其中不少應尚存於世;我非江南人,對江浙一帶的小景亦不甚了解,就不在此贅言了。
除了景觀之外,《陶庵夢憶》書中所記的各種奇聞雜事也非常有意思。試舉幾例。
卷一·濮仲謙雕刻
南京濮仲謙,古貌古心,粥粥若無能者,然其技藝之巧,奪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數刀,價以兩計。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盤根錯節,以不事刀斧為奇,則是經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價,真不可解也。仲謙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輒騰貴。三山街潤澤於仲謙之手者數十人焉,而仲謙赤貧自如也。於友人座間見有佳竹、佳犀,輒自為之。意偶不屬,雖勢劫之、利啖之,終不可得。
這則小文記述的是一位名叫濮仲謙的刻竹藝人,刻竹有神技,名噪一時,所成之物價值甚昂;然其人樸拙率真,安貧自如,是一位脫俗的高士。濮仲謙此人是中國工藝美術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刻竹大師,但由於之前我不太關注竹木牙角這一領域,對此並沒有什麼特別印象;前段時期去四川博物院閑逛,在一方李一氓捐贈的竹雕筆筒上看到了濮仲謙的款,頓時想起《陶庵夢憶》中這一段來,就感到非常的親切。在書上讀到過的東西驟然見到實物,那種感覺真是非常好的。
卷一·天硯
少年視硯,不得硯丑。徽州汪硯伯至,以古款廢硯,立得重價,越中藏石俱盡。閱硯多,硯理出。曾托友人秦一生為余覓石,遍城中無有。山陰獄中大盜出一石,璞耳,索銀二斤。余適往武林,一生造次不能辨,持示燕客。燕客指石中白眼曰:「黃牙臭口,堪留支桌。」賺一生還盜。燕客夜以三十金攫去。命硯伯制一天硯,上五小星一大星,譜曰「五星拱月」。燕客恐一生見,鏟去大小二星,止留三小星。一生知之,大懊恨,向余言。余笑曰:「猶子比兒。」亟往索看。燕客捧出,赤比馬肝,酥潤如玉,背隱白絲類瑪瑙,指螺細篆,面三星墳起如弩眼,著墨無聲而墨沉煙起,一生痴瘛,口張而不能翕。燕客屬余銘,銘曰:「女媧煉天,不分玉石;鰲血蘆灰,烹霞鑄日;星河溷擾,參橫箕翕。」
這則小文則記述了張岱曾見的一方美硯。硯為文房之魁,是文人終身與俱的知己,所以好石材所制之硯歷代均受到古代文人的極力追捧。張岱作為那種很有文化的紈絝子弟,自然也精於此道。他曾托友人秦一生為他尋覓佳石,遍尋不得;後來秦一生從山陰獄中大盜那裡見一佳石,適逢張岱前往杭州,便持石請教燕客,結果被燕客將佳石騙去。文中描述此硯硯材「赤比馬肝,酥潤如玉」,當屬老坑端石中的上品,加之又有石眼如五星拱月,故名之曰「天硯」。燕客本名張萼,是張岱的堂弟,與堂兄一樣喜好珍奇古物,耗資巨萬,時人稱之曰「窮極秦始皇」;張萼明亡後死於國難,其所藏的這方「天硯」也就從此散失不見,也不知是毀於明末的戰火,還是埋於地下,亦或是藏於民間;總而言之,還是很期待此硯將來能夠重現於世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風俗:
卷五·揚州瘦馬
揚州人日飲食於瘦馬之身者數十百人。娶妾者切勿露意,稍透消息,牙婆駔儈,咸集其門,如蠅附膻,撩撲不去。黎明,即促之出門,媒人先到者先挾之去,其餘尾其後,接踵伺之。
至瘦馬家,坐定,進茶,牙婆扶瘦馬出,曰:「姑娘拜客。」下拜。
曰:「姑娘往上走。」走。
曰:「姑娘轉身。」轉身向明立,面出。
曰:「姑娘藉手睄睄。」盡褫其袂,手出、臂出、膚亦出。
曰:「姑娘睄相公。」轉眼偷覷,眼出。
曰:「姑娘幾歲?」曰幾歲,聲出。
曰:「姑娘再走走。」以手拉其裙,趾出。然看趾有法,凡出門裙幅先響者,必大;高系其裙,人未出而趾先出者,必小。
曰:「姑娘請回。」一人進,一人又出。看一家必五六人,咸如之。看中者,用金簪或釵一股插其鬢,曰「插帶」。看不中,出錢數百文,賞牙婆或賞其家侍婢,又去看。牙婆倦,又有數牙婆踵伺之。一日、二日至四五日,不倦亦不盡,然看至五六十人,白面紅衫,千篇一律,如學字者,一字寫至百至千,連此字亦不認得矣。心與目謀,毫無把柄,不得不聊且遷就,定其一人。「插帶」後,本家出一紅單,上寫彩緞若干,金花若干,財禮若干,布匹若干,用筆蘸墨,送客點閱。客批財禮及緞匹如其意,則肅客歸。歸未抵寓,而鼓樂盤擔、紅綠羊酒在其門久矣。不一刻,而禮幣、糕果俱齊,鼓樂導之去。去未半里,而花轎花燈、擎燎火把、山人儐相、紙燭供果牲醴之屬,門前環侍。廚子挑一擔至,則蔬果、肴饌湯點、花棚糖餅、桌圍坐褥、酒壺杯箸、龍虎壽星、撒帳牽紅、小唱弦索之類,又畢備矣。不待復命,亦不待主人命,而花轎及親送小轎一齊往迎,鼓樂燈燎,新人轎與親送轎一時俱到矣。新人拜堂,親送上席,小唱鼓吹,喧闐熱鬧。日未午而討賞遽去,急往他家,又復如是。
「瘦馬」這個詞大概是出於白居易的一首小詩:「莫養瘦馬駒,莫教小妓女,後事在目前,不信君記取:馬肥快行走,妓長能歌舞,三年五年間,已聞換一主。」養瘦馬這一陋習現在自然是沒有了,但據說今天的江南風月場所也還流傳著這一古稱。。
此外還有食譜,可見張岱亦屬吃貨。
卷四·乳酪
乳酪自駔儈為之,氣味已失,再無佳理。余自豢一牛,夜取乳置盆盎,比曉,乳花簇起尺許,用銅鐺煮之,瀹蘭雪汁,乳斤和汁四甌,百沸之。玉液珠膠,雪腴霜膩,吹氣勝蘭,沁入肺腑,自是天供。或用鶴觴花露入甑蒸之,以熱妙;或用豆粉攙和,漉之成腐,以冷妙;或煎酥,或作皮,或縛餅,或酒凝,或鹽腌,或醋捉,無不佳妙。而蘇州過小拙和以蔗漿霜,熬之、濾之、鑽之、掇之、印之,為帶骨鮑螺,天下稱至味。其製法秘甚,鎖密房,以紙封固,雖父子不輕傳之。
卷八·蟹會
食品不加鹽醋而五味全者,為蚶、為河蟹。河蟹至十月與稻梁俱肥,殼如盤大,墳起,而紫螯巨如拳,小腳肉出,油油如螾愆。掀其殼,膏膩堆積,如玉脂珀屑,團結不散,甘腴雖八珍不及。一到十月,余與友人兄弟輩立蟹會,期於午後至,煮蟹食之,人六隻,恐冷腥,迭番煮之。從以肥臘鴨、牛乳酪。醉蚶如琥珀,以鴨汁煮白菜如玉版。果瓜以謝橘、以風栗、以風菱。飲以玉壺冰,蔬以兵坑筍,飯以新餘杭白,漱以蘭雪茶。由今思之,真如天廚仙供,酒醉飯飽,慚愧慚愧。
這類古人的食單亦是不好復原的。我之前有一段時間一個人閑在家裡,熱衷於做飯,就買了本《隨園食單》,準備從上面發掘一些精緻的菜品。。然而。。 &>_&< &>_&< &>_&<
《陶庵夢憶》是一本非常能打動人的書,雖然所記大多為民間俗事,但文字間自有一種超然的雅韻,書中所述的江南風物總是能讓人心嚮往之。我上大學的時候,周末從學校去店裡,正好公交車從起點站坐到終點站,《陶庵夢憶》這本書就是在公交車上讀完的;我記得當時讀完一遍不過癮,還反覆看了好幾遍;內容大半沒記住,但是對那種明季士紳優雅閑適的生活狀態印象是非常深刻的,也實在是非常羨慕。將來有機會,一定會去江浙一帶悠遊一番,實地探訪陶庵筆下的江南風物,亦人生一大樂事也。
推薦閱讀:
※來說說你最喜歡《陶庵夢憶》中的哪一篇?
※張岱的《陶庵夢憶》、《西湖夢尋》,沈復的《浮生六記》,歸有光的《震川先生集》有哪些比較好的版本、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