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代社會裡的「拖延」看起來越來越嚴重了?
拖延、不去做應該做的事這種現象,應該是人類共有的現象之一,比如關於胡適打牌日記的段子等等,但是上一代人似乎並沒有將「拖延」視作大敵,也沒有刻意尋找一堆解決「拖延」的辦法、工具。
是什麼讓「拖延」現象看起來越來越嚴重了?是它真的越來越嚴重了嗎?
首先,「拖延症」並不是一種「病」:所謂的「拖延症」目前並沒有被納入精神疾病體系中,也沒有權威的定義,普遍指的是人們無謂地延長完成任務時間的行為,並且,這種行為往往會帶來負面的後果。
拖延更像是一種時代癥狀:在現代社會,我們會進行各種各樣的拖延,就連晚上躺在床上都不願意立刻入睡。(在過去五十年的研究中發現,我們在工作日晚上平均睡眠的時間已經縮短了1.5小時。)
很多人容易把拖延的原因簡單化:因為懶;因為你缺乏計劃安排;因為你不把別人的時間當時間。但拖延的核心其實是自制力。從亞里士多德時期開始,哲學研究conscientiousness的領域長期存在一個謎題:為什麼人們會無法做到那些明知道是對自己有利的事?Utrecht University的研究員對各種拖延症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他們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結論,包括:拖延症患者更少運動、更少吃蔬菜,因為他們的核心問題是糟糕的自制力,而運動和吃蔬菜都需要自制力。
睡眠拖延症其實很獨特,多多少少能夠反映出現代人的拖延正在發生變化:通常,人們會拖延自己不想做的任務,而睡眠很少被認為是自己不想做的事。人們不願意睡覺,是因為手上的事比睡覺更吸引人。有睡眠拖延問題的參與者,在各個領域也都存在拖延症的問題,他們的「自我調節力」相對低下。「自我調節力」是指一種(克服眼前的誘惑),讓行為符合長期的最佳利益,符合自己最深的價值觀的能力。曾經答過關於睡眠拖延症,供參考:如何改掉晚睡強迫症? - Mimi謎妹的回答
更進一步說,習慣性拖延並沒有那麼簡單,而是常常源於更深層次的心理問題。你有可能是用拖延來應對專橫的父母,也有可能,你的內心深處害怕把事情搞砸,從而顯得自己很蠢。
對於現代人拖延表象下的深層原因,心理學家也進行了研究。以下是幾個拖延的深層次原因:
1. 你有一個兒時對你要求嚴格的家長
Timothy Pychl博士的一項研究發現,孩子如果是被專制、嚴厲的父/母撫養長大(在女孩和父親的關係中更為常見),總是被要求服從,而很少感受到溫暖,那麼在成人之後更容易做事拖延。
Timothy Pychl說,拖延在很大程度上,其實是一種被動攻擊的行為,以此來反抗他人對自己的控制。
2. 你害怕成功
這個原因聽起來和拖延沒什麼關係,但有的時候,人們做事拖拖拉拉其實是故意的、耍小聰明的行為,只是因為他們擔心,出色地完成任務反而帶來麻煩。
認知行為治療師Pamela Wiegartz博士說,人們總想著能者多勞,因為如果你做得太好,就會承擔更多的責任、背負更高的期望。例如,你擔心你的老闆如果認為你很有能力,就會交給你更難、更繁重的工作,而且還會期望你完成的更好。
3. 你恐懼失敗
不同於有人害怕成功,也有人因為害怕失敗而拖延。人們總是想等「準備好了」才開始做事,或者希望「 慢慢做」,因為擔心一旦著手、或者事成之後恰恰驗證了自己的無能。但慢工並不總是出細活,因為對失敗的恐懼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漸漸加深,可能反而讓你一事無成。
4. 你不願承認自己的弱點
俄勒岡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中,有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個閱讀很慢的女生,接到了閱讀幾篇長文章的任務。因為她不願承認自己的閱讀需要幫助,又擔心別人會覺得她笨,於是就一直拖延,不去讀這些文章。
為了選擇性地對自己的弱點避而不見,我們選擇拖延某些任務。而這種逃避性的行為會使你的弱點更弱。
也有些人經常做事拖拉到最後。因為假如這種情況下,他們還是把事情搞砸,就可以解釋說是因為時間緊,而不是自己的能力差。
5. 你的時間觀念需要調整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當任務的截止日期看起來和當前的日期更接近時,你更不容易拖延。而如果截止日期和當前日期的差距看起來很大(也許實際並非如此),就更容易拖延。
參與實驗的人們在被控制年齡、收入和自控能力變數的情況下,想像他們有一個新生兒,並被告知,孩子將會在18年(或者6560天)後進入大學。結果,那些被告知6560天的人早早地就開始存錢,那些被告知18年的人則後知後覺。這說明,用天來衡量時間,讓人覺得未來更加緊迫。
我們對時間的感知是很不客觀的,因此我們經常有這種感覺「明明好像有很長的時間去完成任務,怎麼忽然就到眼前了」。對時間的錯覺感知會造成我們的拖延和手忙腳亂。
6. 非黑即白(All-or-Nothing)的思維定式
為什麼那些給自己定下減肥20斤目標的人很難成功?因為這個任務聽起來太艱巨了。因此,每當你想起這個任務時,第一反應就是覺得它很難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就會把這個任務無限期地推後。
有這種心態的人總把關注的重點放在「20斤」上,而沒有把減肥看作是一個整體的任務,或者連續的過程。這些人就是人們常說的,想要「一口吃成胖子」。過分「結果取向」的人容易拖延。
7. 缺乏自我關懷(Self-compassion)
Self and Identity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那些習慣性拖延的人,比不拖延的人壓力更大,即便是在他們還沒有開始拖延時,就已經開始緊張了。
這些人經常會有一些自我挫敗式的想法,比如不斷告訴自己,「我自控力太差了,所以才一直在社交網路上刷屏浪費時間。」而研究顯示,這種自我批評反而會加重拖延。
「拖延症」的另一面:Pre-crastination
從去年開始,一個作為拖延症反面的概念開始流行起來,即Pre-crastination(操之過急)。
這個詞的誕生,源於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者們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們要求一組大學生從兩隻塑料水桶中選一隻,然後把桶拎到走廊的盡頭。本來研究者以為,人們會自然地選擇離走廊盡頭近的那隻,因為這意味著,你拎水桶走的距離更短;但出乎意料的是,許多人選擇了那隻離他們更近、而離目的地更遠的那隻。
當被問到為什麼這樣選擇時,參與者們的回答是:「因為希望能儘快完成任務。」即便這在實際上加重了他們的負擔——拎著裝滿水的桶行走的時間更長。
研究者認為,這種被稱作pre-crastination的行為,描述的是這樣的狀態:你總想儘可能快地完成任務,因此過於心急地開始,而不顧這樣對整個任務的完成並無好處。
它的一些表現包括:在抵達購物中心之前,你總想把車停在看到的第一個車位,即便還要走很遠才能到商場;洗碗機工作完畢後,你總想先把洗碗機里的碗碟儘快都拿出來,然後再把它們擺放整齊,而不是在拿的時候就放好,即便這樣會多出一道工序。
研究者們認為,這體現出,在完成任務時,人們總希望儘快達成目標,從而更能獲得心理上的成就感,並減輕擔心、焦慮和畏懼——即便實際做出了不理性的決策和行為。針對這種現象,《科學美國人》的一則研究表示,這能夠對於我們解決拖延有所啟發。
防止拖延的方法
心理學家們也在關注如何解決拖延這一問題,以下是一些防止拖延的方法。
1. 分解任務
針對pre-crastination的研究給我們以啟發:它反映出,人們總是更傾向於完成看起來離自己更近、更容易的目標(短期目標),這樣能夠不斷給人以成就感。
因此,為了抵抗非黑即白(All-or-nothing)思維定式的影響,可以用嘗試分解任務的方式來完成任務。將大的目標分解為小的任務後,人們會覺得每個任務更容易完成,並會更迫切地去完成,完成後的成就感又幫助人們逐步完成最終的大目標。比如,如果你想減掉20斤,你可以設定每天減幾百卡路里的任務,這樣,目標就顯得更易操作。
2. 改變計時的方式
如前文所說,實驗發現被試們認為同一個時間跨度,如果用天來表示,似乎會更快的到來。比如,如果你的任務是從2015年8月開始,截止到2015年10月要完成,你可以對自己說「我有2個月的時間去完成任務」,你也可以對自己說「我有60天的時間去完成任務」。研究發現,用「天」作為時間計算的單位,比起用「月」作為時間計算的單位,人們更容易開始執行任務,因為你會覺得「天」比「月」更短,截止日期離得更近。由此,研究者建議用倒計日、甚至倒計小時的方式讓自己減少拖延。
3. 直面自身
如果你總是害怕失敗,害怕被批評和嘲笑,不願意麵對自己的弱點,更好的方式是不要總覺得別人會嘲笑你,而是直面問題,尋求幫助。如果你閱讀能力的確有缺陷,就想辦法提高,或者用其他方式來解決。
4. 思考任務完成後的獎賞
心理學家Pamela Wiegartz建議,你應該更多地思考把事做好能夠帶來的好處,比如,如果你按時、很好地完成任務,會幫助你獲得更多的資源,比如,拿到更多的獎金,在公司或學校里取得更高的地位,獲得別人的欣賞和尊重,也讓你更自信。同時,當你真的取得微小的成就時,不要覺得自己離更大的目標還很遠,及時慶祝自己的每一個小勝利。
5. 學會自愛
不要總是批評自己,善於發現自己的優點、接納自己是改變的第一步。在面對任務時告訴自己:我肯定能行的。
研究證明,那些懂得自愛、對自己評價較高的人,也會更自律,能更好的控制自己,在面對困難的情況下不會輕易放棄。
----------------------------------------
「KY教主」將於近期停止更新,我們已經搬家到機構賬號KnowYourself - 知乎。歡迎關注新號KnowYourself - 知乎查看更多相關文章及回答。
歡迎關注微信公號knowyourself2015,查看更多內容:
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會喜歡的心理學科普。
Reference:
Ferrari, J. R. (2010). Still Procrastinating? The No Regrets Guide to Getting It Done. (Hoboken, N.J.: Wiley).
Pychyl, T. A., Coplan, R. J., Reid, P. A. (2002). Parenting and procrastination: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procrastination, parenting style and self-worth in early adolescenc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3, 271-285.
Sirois, Fuschia M (2014). Procrastination and Stress: Exploring the Role of Self-compassion. Self and Identity 13.2, 128.
Tu, Y., Soman, D. (2014). The categorization of time and its impact on task initia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1(3), 810-822.
拖延是一個現代人經常談起的問題,也是在我的實踐工作中經常面對的一個問題。這裡我想從我自己的實踐出發,談談我對於拖延的一些看法。
在我工作中遇到拖延問題的最大群體就是青年人,具體一些說就是16歲左右的高中生、20歲左右的大學生、24歲左右剛剛進入社會的青年人以及30歲左右的剛剛成熟的社會人。這幾個不同的群體產生拖延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基本都可以總結為一句話:沒有內在動力去繼續面對即將要完成的事情了。
當我們面對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需要兩個部分來促進我們解決問題和面對困難。
其一是動機。這裡我所說的動機,指的並不是行為學派中的動機,而是一種更寬泛的理念,簡單的說就是你覺得你應該干這個事。這個動機可能是你從小受到的價值教育,比如說你需要出人頭地。也可能是你內心對於某些事情的認同,我必須要繼續好好工作等。無論怎樣,這個動機讓你產生了我應該去做此事的念頭。
其二是動力,這裡我所指的內心動力,在不同的心理治療流派中有不同的說法,比如說力比多(libido)、自我實現需求等等。簡單來說就是我想干這個事。這個動力的來源就比較複雜了,在我的工作中,我更傾向於用這個結合了客體關係、自體心理學的理論,來描述這個動力的來源,來源有三:
1、外在引領系統的支持
這裡我用引領系統來描述,是因為我想表達這樣一個關係:他能夠真的關心你所遇到的事情,不加以評價的幫助你和站在你這一面,和你一起面對你所遇到的困難(不僅是物理上的,更是情緒上的);他可以聆聽你的困難,讓你面對困難時的焦慮、沮喪可以得到一個空間安放,而不是一股腦的存在在你自己心裡。相信讀到這裡,很多人都會說:這不就是良好的父母嗎?是的,理想狀態下是這樣,不過現實中由於很多原因會難以實現。
當然我並不僅僅是為了黑父母,在這裡我想表達的就是人們在面對困難時,尤其是在最初面對困難(青少年)時,十分需要一個穩定的客體來幫助自己承接焦慮、沮喪等負面情緒。好比人的精力有10,你怎能指望需要花費6甚至7來壓抑、承載自身焦慮的青年,還能夠順利的鼓足幹勁發揮出10分的力氣?(偷偷的黑一句,更有意思的是,很多時候除了花6分來應對自己的焦慮外,還需要花額外的2分來應對父母扔過來的焦慮)。
2、有同齡人的關係陪伴
這一點也非常重要,這裡所指的陪伴並不是簡單的跟你站在一起,而是一種和我做同樣的事情、面對同樣的痛苦、體會相同的世界的感覺。我在某幾所國內公認的優秀大學作為心理諮詢師工作了很長時間,見到了很多學習成績優秀、但在進入大學後無法適應、甚至出現抑鬱等癥狀的學生。原因無他,就是他們一下子無法找到這種關係陪伴。在高中生活中,所有學生都被強制性的給予了一個共同體驗,那就是學習和高考。而在大學裡卻並非如此。這些"好學生"會突然發現自己除了學習外,真的有點難融入別的圈子、找到能夠讓自己感到歸屬的關係陪伴,因此產生種種不適。
這裡我想表達的其實就是自體心理學中所說的雙生移情。人們需要有這樣的關係陪伴,讓自己感到「我」真切的存在在這個世界上,有人在和「我」做著同樣的事情、體會同樣的感受,「我」並不孤獨,而且「我」是值得被愛的。可以想像,如果孤獨浪子李尋歡,缺少了阿飛,缺少了孫曉紅,缺少了鐵甲傳,估計他也最終也只能凄慘的死於飲酒過度導致的肝硬化(飲酒過度)而不是成為一代大俠。
3、有自我價值感的內在支持
這裡我說的內在價值感,不是一種我第一、我最棒的成就感。而是一種更為豐富的內在價值感。簡單的描述下著包含三個方面:
1)自我價值:我可以為我自己的成績感到適當的驕傲,我了解自己的很多優點,並為此感到驕傲,不會只因某一個點或者某幾個點來衡量自己或別人的價值。
2)自我願望:我可以適當的表達我的願望,既不擔心這會被人所恥笑,也不因此感到內疚。
3)自我意義:我可以客觀的定位我自己,既不過分的高看自己,也不過分的貶低自己,我了解我的能力,知道我應當以什麼為我的所長。
當然這是很理想的狀態,很多時候人們都會缺少一個或者幾個部分。我見過很多隻把成績、地位、頭銜作為評判自己價值、到頭來依然感到空虛的人;也見過很多認為自我願望不應該被表達出來,節制生活最後鬱鬱寡歡的人;更見過很多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而被一句"我應該有所成就"而逼迫著咬牙前進的人。這些人的拖延毫不令人意外。因為上面三點其實是我們內心對於自我價值感的真實體現。缺乏自我價值感的人註定難以取得成就。
以上三個動力來源都很重要,缺一不可。而我肥了那麼多篇幅解釋它們是想表達一個觀點:並不是拖延越來越嚴重了,而是人們內心所能獲得的動力支持越來越少了。而能夠真正支持一個人不拖延的,是足夠的動力(心理能量)。這一點與原生家庭在大環境下不停變遷的家庭文化和價值取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現代社會裡的「拖延症」越來越嚴重也許與我們上一輩格外忙碌的家長有關:從60-70-80後三代人,生活節奏在成倍的加快。這會給家長給予孩子的內心支持帶來很大的不便。造成儘管孩子的物質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是內心動力卻越來越有所欠缺。
希望改善拖延的朋友們,在改善拖延的時候,別光關注於拖延所針對的問題,而要多多關注自己的內心動力。這回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新收穫。
----
新書《愈親密,愈傷害》已在知乎電子書上架,歡迎大家指正
愈親密,愈傷害 - 「一小時」系列 - 知乎出版
謝邀。其實從去年冬天開始,我就不再認為社會性的拖延現象會「越來越嚴重」。幾年前我也曾把拖延症看成是「時代病」,現在我倒是把「時代病論」看成是目光太狹窄、缺少洞察力的表現。拖延症很可能壓根不是網路時代病,而只是轉型期要經歷的一種陣痛。
說起來,這個問題我們曾一路尋根究底,答案卻始料未及,劇情有很大的反轉。如果第一個小標題里的內容你已見慣不怪,可以從第二個小標題直接看起。
1.現代社會對個人的多重挑戰。
為什麼近年來,拖延如此普遍?為什麼「拖延症」突然成為我們時代的熱詞呢?七年來,我跟豆瓣「我們都是拖延症」小組的成員們,從各個角度思考,閱讀、討論、思考、實踐,在漫長的盲人摸象過程中,我們找到了解決辦法,也探出了這個時代里,讓拖延肆虐的幾個元兇。
每一天,我們都要面臨生命中多個領域的挑戰:工作、家庭、健康、社交、學習、休閑、保障、興趣……長大成人,我們被期望能處理好方方面面的事務,而其內容之複雜,遠遠超過了我們祖先在遠古所面對的。對此,大部分人並未接受過系統訓練,並未從心理和管理上做好準備。
面對快速變化的世界,我們經常需要調整進度,做出改動:或提前,或推遲。其中後果消極、無必要的推遲,我們稱之為拖延。它本是一種常見現象,也能被自發調節,但在當代主流的文化暗示下,我們很容易把它當做問題、當做能力低下、當做個人缺少價值的表現,甚至當做不可饒恕的過錯。由此產生的自責,看似能讓我們避免拖延,卻往往適得其反,我們的拖延被壞情緒加劇,進入惡性循環:拖延-壞情緒-更加拖延-更壞的情緒。
另一方面,我們置身其中的時代,遍布著拖延的溫床:細分工讓我們難以看到整體,難以從自己的工作中體驗到成就感和吸引力;重結果輕過程的評價與淘汰機制,讓我們為成果患得患失,壓力重重;許多任務需要漫長的周期,才能看到成效;網路更是帶來致命一擊,當我們有逃避眼前任務的衝動時,它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庇難所:微博、微信、淘寶、遊戲……
於是拖延症就成了現代人的「通病」,出現爆發性突增,尤其是在發達國家和很多發展中國家,成為一種常見問題。由於這場爆發跟網路密切相關,有人將它看成是「時代病」。我們2010年也曾用「信息時代的新感冒」來描述它。但以我現在的觀點,其實更覺得這次爆發只是一種陣痛,是人類尚未適應網路而出現的短期現象,並不會愈演愈烈。而解決之道,也非一味逃避網路,而是積極適應,用心設置網路的使用方式,做好信息源頭的篩選過濾即可。
2.從「網路時代病」到「轉型期的陣痛」
互聯網經濟學家、啟蒙者姜奇平先生,曾寫過《互聯網的女性主義特徵》,認為互聯網通過重塑社會格局,已經在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使人變得更加感性,而非理性。在我看來,這恰恰對我們傳統的強調理性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戰。
許多人覺得,拖延症是「行為不夠理性」的表現,也是意志力不足的反映。這種思想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臘的蘇格拉底,追溯到他的術語akrasia(意志力薄弱)。不過,古希臘以降,哲學長期以來都高估了人的理性程度,這也是學界共識。包括經濟學在內的許多學科,早已反思人在多大程度上是理性的。
我們可以簡單地怪罪拖延者,說他們「不夠理性」,但反過來,又何嘗不能認為是任務的驅動/激勵方式不夠感性?要解決拖延症,到底靠讓行為變得理性,還是讓驅動/激勵變得感性?前者也許是個不可能的任務,而後者則是互聯網時代甚囂塵上的主題,我們已經看到很多嶄新的激勵方式。比如遊戲化,比如社群,比如強調自主性的授權。
心理學家德西和瑞安曾提出「自我決定論」,得到學界普遍認可。這個理論認為,人的基本需求有三樣:有關愛的「關聯」、有關力量的「勝任」,以及有關自由的「自主」。如果我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做事,如果我們能做那些難易適中、既有挑戰性又不會無從下手的事情,如果做的事情可以增強我們的歸屬感、鞏固我們的人際關係,我們很容易自動自發去做,而不會耗費額外的意志力。事實上,在這種內驅動的過程中,讓一個人管住自己不做這些事,才需要耗費意志力呢。
如果你觀察那些最吸引我們的網路遊戲,會發現它們無不是在這三方面,通過設計而達到了極致,難怪我們會投入其中,樂此不疲。
的確,網路時代的演進,伴生著拖延症的大爆發,但並不能簡單推論為「拖延症是網路造成的」,也許真正的原因只是「我們在已經感性化的時代,卻仍然使用著工業時代冷冰冰的理性思維來驅動自己」。
轉型的召喚,已經在催促英雄們上路,而冷兵器是對抗不了槍炮坦克的。我不認為這個趨勢可以扭轉,所以也不再看好「斷網」之類的極端方法。正如姜奇平先生所說:「2000年納斯達克股市暴跌時,大家普遍認為這是互聯網不夠理性(不夠『男性』化)造成。但我卻與所有人的判斷相反,一連寫了十多篇文章,認為互聯網將向體驗經濟的方向發展。後來,網上遊戲、娛樂、社交的興起證明這個判斷是對的。」
總之,拖延現象自古都有,但爆發規模則是近年獨有,並且我認為以後隨著人類適應網路,發作率會逐漸回落。作為全職的「拖延症諮詢師」,我已經做好了15年之後失業的心理準備。
順便說一句,蘇格拉底認為「意志力薄弱(akrasia)」,還是因為「無知」,還是源於對好壞缺少足夠的認識。有意思的是,中國大儒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思想,有異曲同工之趣,而且更進一步,給出了相當巧妙的答案。(所以陽明才成為我兩個偶像之一)如果你細讀陽明先生的原著,那麼「知行合一」的本義,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他把「真知」給重新定義了。只有到產生感性的衝動、產生做事意圖的程度,才能算「真知」。真知就是「如好好色,如惡惡臭」。所以「真知必能行」。當我們在譴責自己「說到做不到」、納悶為何「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時,其實,那種時候我們只是一知半解。詳見這裡:為什麼「道理都懂,可執行力差」的現象如此普遍? - 高地清風的回答
所以你看,感性除了是未來方向,也是一種標準。
不排除所謂感性與理性的劃分,仍然失之籠統;但隨著騰訊開始使用機器人寫稿,白領已經遭受失業威脅,我們對未來的端倪也多少有了些領教。以此為背景,「拖延症」與其看成是時代病,不如看成是工業時代的喪鐘,網路時代的天啟。
3.拖延症,作為「網路時代的天啟」
何謂天啟?《新約·啟示錄》里詳述了種種末日場面,直到最後,「我又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因為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海也不再有了。」
陣痛,然後重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疼痛。如果我們還以為拖延症只會越來越重,就很容易麻痹自己,反正又不只是我們受此之苦。其實,我們很可能跟獨生子女一樣、跟上山下鄉被耽誤了的知青一樣、跟前些年被忽悠了選生物專業的人一樣,除非自己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別無他路。時間絕塵而去,進化沒有固定的方向,天堂和地獄裡都沒有規定出人類的位置,唯有不適應者,被自然選擇的狂風,呼嘯著掃入歷史的垃圾堆,無人過問。
誰說拖延症「越來越嚴重」了?嚴重的只是每一個你,還有每一個我。人類這種猴子,天生就帶拖延症基因。
幾十上百萬年的遊獵—採集生活,塑造了我們人類的基因:專註於某件事情的時間在幾十分鐘數量級。小於這個數量級的話,時間太短、不足以完成一次圍獵,這樣的人顯然會被淘汰(餓死);大於這個數量級的話,盯著一片地采蘑菇采幾個小時把蘑菇採光了還不挪地方,顯然也是會被淘汰(餓死)的。——要讓人類這種猴子乖乖按照時刻表去完成若干個小時的事情?天吶,這也太難為人(猴子)了,我們還是來談談怎麼捉到前面那隻羊吧。
大約一萬年前,人類突然發明了農業(以及畜牧業),雖然極大地加速了溫帶地區水土流失的速度,但還不足以淘汰掉人類的拖延症基因:農業雖然也要看時間,但周期以年為單位,普通人種地精確到天就足夠了;每天之內有大把大把的空閑時間,每年也有很長的農閑季節。
即使是在手工業部門,工匠們的日子也是過得十分緩慢的,打一把刀得好幾天,很難有連續幾小時的高強度勞動;軍隊的訓練亦是如此,能三日一操的就算得上精銳;書香子弟閉門讀書,讀累了也得跟書童好好雲雨一番。。。
你看古人勸人珍惜時光,說的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時間尺度直接就跨年了,而非「早晨不努力,晚上徒傷悲」,更不是「這一刻不努力,下一刻徒傷悲」。在這樣的環境下,拖延症真的不是什麼病。那些不具有拖延症基因的變異種,反而會過得很焦躁,成天想給自己找事兒做,這樣的人就成了潛在的動亂分子(括弧笑)。
最近一兩百年,人類又突然發明了大工業,順帶讓計時設備廉價化,時間突然就得以「分」乃至「秒」來計了。據我大學時的一門選修課的日籍老師講,明治時代之前,普通日本人對一天的理解是這樣的:
明治時代之後,尤其是進入大正時代、火車站普及全國、懷錶手錶隨著退伍軍人大量流入社會之後,普通日本人對一天的理解才變成變成這樣:
鐘錶上指針不停旋轉,這讓拖延症在人類歷史上首次成了普遍的傳染病。幾十年前,時鐘還掛在牆上,手錶還戴在手上,往往得要特意抬頭或是低頭去看一下,或者是聽到廣播整點報時,才會意識到指針的旋轉;如今呢,電腦屏幕上有時間,手機屏幕上有時間,儀器設備上有時間,洗衣機、電磁爐上都帶個倒計時功能,又怎能不讓人被拖延症困擾?
從本質上講,工業社會與農業社會一樣,都是「不自然」的、人為發明出來的東西。不同之處在於,工業社會比農業社會更「不自然」:
農業社會只是做到了水土流失速度遠遠超過土壤的形成速度,花了幾千年的時間才讓黃土高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希臘等地變得光禿禿的;人類社會若是一直停留在農業社會,要想讓全世界的溫帶地區都變得光禿禿的、從而引發人類文明總崩潰,大概還得再花個幾千年。
而工業社會直接就能移山填海(雖然每年移山倒海的土方數量級也就幾立方公里),要想來個人類文明總崩潰,只需要幾十分鐘就夠了。
這樣一個充滿了人工設計痕迹的「不自然」的工業社會,人類的身體和大腦「自然」會不適應;不但人類的身體和大腦會不適應工業社會,成型於農業時代的社會體系和道德觀念也不適應工業時代,各種比拖延症更可怕的疾病也都冒了出來,比如「生產過剩」「經濟危機」「世界大戰」什麼的。隨著人類文明的進一步發展,農業時代以及工業時代早期所形成的諸多概念,比如婚姻家庭,比如民族國家,比如幹活拿錢,都越來越可能被解構;與之相應地,更多與拖延症類似的甚至更嚴重的疾病遲早也會冒出來。
面對這樣的病情,有的人給出的藥方是返璞歸真,放棄工業文明的種種成果(包括但不限於電力、農機、化肥、農藥等等),回歸田園生活。當然啦,這粒藥丸如果真的給人類吃下去,會不會讓70億人的農業生態系統在一年之內總崩潰,這個問題他們是不會去管的;殘存下來的人類,在若干年之內把全世界的適耕地帶通通變得光禿禿的之後該怎麼辦,這個問題他們更是不會去管的。——他們畢竟還是帶著猴子的基因,要讓他們考慮長時間跨度的未來,實在是太難為人(猴子)了。
人類之所以為人類,文明之所以為文明,本來就是反自然的。(連老子都知道「天之道,blablabla;人之道,則不然」。)既然如此,擺脫生物性的束縛,讓人成為真正的、徹底的人,這條道路說不定更適合我們。我們不但要改造農業時代以及工業時代早期所形成的諸多概念、改造人類社會的組織結構,遲早也得對人類的身體和基因直接進行改造,以新人類取代舊人類,永遠告別拖延症和類似的疾病。(至於會不會有新的疾病產生,到時候再說吧。)
碼字至此,我又忍不住高呼:
人工子宮大法好!
肢體定製大法好!
腦後插管大法好!
人類補完大法好!
我多炮塔聖教,一貫滋磁人類補完的崇高事業:人類的偉大新生,也就是我多炮塔偉大復興的起點!
多鉚蒸剛,炮塔至大!
億萬星辰,億萬炮塔!
多鉚蒸剛,炮塔至上!
億萬炮塔,億萬榮光!
今天下午剛在組會上討論了 拖延行為,正好看到這個問題,答一下。
樓上已有朋友說了,「拖延症」並非一種精神疾病或者心理疾病,本身這種稱呼是不夠嚴謹的,我們一般把其稱作 拖延行為。故後面的答案均用拖延行為來說明。
1. 「拖延行為」的定義
儘管預見到該行為會帶來不利後果, 人們仍自願推遲開始或完成某一計劃好的行為。這個定義源自Steel 2007年的論文。同時,他還在這篇論文中指出,目前有15%-20%的成年人承認自己有慢性的拖延行為。
從這個科學定義來看,拖延行為確實不是病症,只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然而這種行為卻給人們打來許多負性影響,甚至會損害我們的身心健康(Stead, Shanahan, Neufeld, 2010)。
2. 拖延行為的影響因素
俗話說一圖勝千言啊!
(資料來源: 宋梅歌 等,2015;圖中,+代表正向,-代表負向)
以拖延為中心,研究者構建了上圖。
仔細看圖我們可以發現,拖延行為的導致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因為內容龐雜,我只選取其中一部分展開說明)。
2.1 人格特質方面——內部因素
簡單來說,如果一個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傾向於拖延,我們就可以說這個人有拖延特質。研究發現,大五人格中的盡責性會負向預測一個人的拖延特質(Lee, Kelly, Edwards, 2006)
。這一點也比較好理解,如果一個人的盡責性水平比較高,那麼做事情認真負責,肯定會較少發生拖延現象。
2.2 任務性質方面——外部因素
換個角度來看拖延行為。如果導師要求我在這個這個學期完成一篇文獻綜述,我可能會拖啊拖啊拖啊拖,拖到不能再拖了再去做。而如果朋友叫我去唱歌,我估計立馬飛奔,絕不會拖延。這說明,我們要完成的任務本身會對拖延行為造成影響,也就是我們說的外部因素。
比如任務規避——我們刻意迴避某些任務,這是常用的手段。同時,研究發現,如果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總是受挫,那麼我們更不想完成任務了——拖延行為也就產生了。
2.3 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兩大類以外,還有一些不容忽視的其他因素,比如自我損耗,情緒等等。這一部分比較複雜,這裡就不詳述了。
值得一提的是,時間觀或者時間洞察力對拖延行為有較好的預測作用!
3. 干預措施
目前,大多數研究都集中於探討拖延行為的形成機制,具體的干預研究還比較少。
不過,分析上述原因,我們也基本上會從如上幾個角度去幫助個體減少拖延行為。
這裡說幾個簡單易行的。
3.1 分解大目標,設定小目標
比如將半年作為一個節點,設定一個目標,然後再逐步縮小每個月,每一周,每一天的任務量。
3.2 給自己積極反饋
當自己完成小目標之後,一定要給自己一個積極反饋。而如果確實沒有完成,請仔細分析沒有完成的原因,而非簡單粗暴地把自己批判一番——這樣容易破罐破摔(自我損耗)。
3.3 減少完美主義,允許犯錯
完美主義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害怕失敗,越是害怕失敗,越是不敢邁出步子。因此,盡量做到完美是好的,但是要允許不完美的存在。
3.4 減少身邊的誘惑
試想,當我們要完成某項任務的時候(寫論文),同學A跑過來叫你去唱歌,你否決了;同學B在qq上叫你去打球,你否決了。你可以否決一次兩次,但是再意志堅定的人也難招架一直湧來的各種誘惑吧。所以,忙正事的時候,一定要遠離無關誘惑!!!這就是為什麼圖書館是比較好的學習的地方。另外還有一款APP很有名,就是一段時間不讓看手機,然後來種個草神馬的。
最後,回應一下作者說為什麼現代社會拖延行為愈來愈嚴重了。
1. 並非以前不嚴重。只是我們沒有提出這樣一個概念。而當這個概念出現之後,我們關注的多了,你就會覺得現代社會拖延變得嚴重了。
2. 時代發展,誘惑增加(見圖)。Steel在2007年的研究中證實了,當外部誘惑多的時候,個體越容易出現拖延行為。其實這一點也比較好理解。想想古人,到了晚上也沒個電燈啥的,靠個燭火也就只能看看書,聊聊天了。而我們現在,電視,手機,電腦,什麼都有,當然更不容易靜下心來讀書了。
以上~
參考文獻
宋梅歌 蘇 緹 馮廷勇 (2015)拖延行為的時間取向模型 心理科學進展 23 (7), 1216-1225
Lee, D.-G., Kelly, K. R., Edwards, J. K. (2006). A closer look at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rait procrastination, neuroticism, and conscientiousnes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0(1), 27–37.
Stead, R., Shanahan, M. J., Neufeld, R. W. (2010). 「I』ll go to therapy, eventually」: Procrastination, stress and mental health.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9(3), 175–180
Steel, P. (2007). The nature of procrastination: A meta-analytic and theoretical review of quintessential self-regulatory failur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3(1), 65–94.一方面,日漸成熟的個人自主意識和社會生產分工螺絲釘化的矛盾,使得勞動過程與成果的關係模糊缺少正面成就激勵。
另一方面社會的進步,生活標準提升,慾望膨脹與人的能力不匹配,從而佔有慾上的無力感摧毀了我們的意志。
任何時代的年輕人在成熟後都會享受到基因優勝劣汰戰爭的危機感和焦慮,這並不是現代的特權。
在認知科學興起之前,人們對拖延的對策就是不段地強調毅力和意志力,「別瞎比比了,好好讀書科舉考試,寒窗十年。」
那些受到拖延症困擾的人,沒有什麼發言權,被打上沒有毅力和意志力的戳子,淹沒在歷史洪流中。
腦與認知科學興起以後,科學家們開始研究人腦中情緒系統和高級認知系統兩個模塊之間的聯繫,再跨域一下心理學,拖延症慢慢有了學術的精確的解釋。
再加上互聯網、自媒體、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每個人對知識與經驗的獲取能力、話語權和傳播能力都能閃瞎歷史上任何時代的狗眼,那些飽受拖延症困擾的人,有了低成本獲取專業知識並作為第一代受眾向拖延症後輩們佈道的機會(你所看到的拖延症學術乾貨,大多來自專註相關領域的公眾號、自媒體,沒錯吧?)。
這就是你所看到的現象背後的經過。
隨便一答,沒什麼乾貨,看看就好~
------------------------------------------------
151126
還是把評論區的延伸補充放上來吧:
拖延就是你的高級認知系統通過理性計算告訴你現在去做某事將會獲得未來的最大收益,但你就是在搞東搞西沒法去做,為什麼?這時候是你的情緒系統在阻止你,你的表層潛意識裡一定有某種焦慮或衝突。
這種焦慮來自於你去做這件事以後可能帶來的不好的後果或不好的情緒,所以你的情緒系統在保護你。拖延看起來是一個針對時間概念,實際上面不是的。比方很忙而忘記了吃飯,和不餓不想吃飯,對吃飯來說都是拖延,都建立在一個到點應該吃飯的基礎之上。實際上面,時間是借來的參照。
認為在這段時間裡應該做事,和認為人活著應該做事,說好要做的事沒有做不太好,都是意見,背靠著價值。「應該」就是一種規訓。實際上面,不做事,就是不想做,不是針對時間。畏懼的是「懲罰」。
其實關於拖延,如題主所說,很早以前就存在了。公元前800年的古希臘詩人海希奧德就寫過「put your work off till tomorrow and the day after」. 古羅馬政治家西塞羅稱拖延為「可憎」的。
在實驗場景中,具有拖延現象的人們有更高程度的壓力和更差的身體狀況。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拖延又常與誤時誤事所聯繫。
光是回答題主的問題的話,上面答主也提到了,現今看起來拖延症越來越嚴重,與互聯網這類科技的興起應該關係很大,近二十年人們對拖延的關注程爆炸性增長。現在研究發現拖延不僅僅只是將事物推遲完成這麼簡單。 真正的拖延是自制力的失效。 專家將這種拖延定義為在知道自己將要面臨的結果的情況下,扔自主的將重要事物推遲的行為。薄弱的時間觀念會加重拖延行為,但是其實難以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才是拖延真正的根本。
儘管基本所有人都會有拖延行為,只有大約20%的人有長期的習慣性的拖延行為(Ferrari, J. R. ,2010).。研究者說「這個行為與時間規劃無關,告訴拖延者去做某事就像告訴抑鬱患者振作起來一樣無效。」
承受更多,表現更差
當然大家普遍有個錯誤的觀念就是拖延只是一個無害的壞習慣而已,只要工作最後完成就行了。有的人則會說拖到最後壓力大了反而會激勵自己,工作效率反而更強,眾學生躺槍 :)。
《拖延的藝術》作者,斯坦福的John Perry,提到人們會通過改變自己的時間日程表來麻痹自己,因為這樣的話總能解決日程表裡的一些事,所以可以安慰自己今天已經做了某某事,並非浪費時間,又有無數人躺槍。。 心理學家觀點更為明確,認為拖延將有益的行為比如(解決問題,安排日程)變成了有害的,自我否定的逃避行為 (Perry, J. ,2012).。
有研究將大學學生的拖延行為進行量表打分,然後跟蹤他們的學期內的學術成就,壓力,健康。最初,拖延行為較嚴重的學生反而比不拖延的學生壓力更小,可能因為他們將自己需要完成的學業功課推遲從而獲得了更多的休閑娛樂的時間。到了期末,拖延學生的末日就到了,他們得到了更低的分數並且壓力更大,更為焦慮,身體健康也更差,而且那些精英學生怪,拖延屬性點滿,直接就是沒完成作業,結局就更凄慘了。。所以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啊。。
關於這種焦慮和壓力到底是好是壞,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這個答案,
人在焦慮的情況下,更容易作出決策嗎? - 葉賭徒的回答
所以,儘管拖延行為會給我們帶來短期的快樂和放鬆,長期來講還是得不償失啊。。
還有研究將學生帶到實驗室然後告知他們在這個實驗的最後他們會被要求參與到一個數學解題中,一些學生被告知這個解題很有意義並與他們的智力認知水平有關,另一些則被告知這個解題的目的只是為了娛樂,在解題前,學生們有一段自由時間,可以做解題的準備或者去瞎晃,玩一些遊戲比如俄羅斯方塊。。實驗發現,具有長期拖延行為的學生只有在被告知題目與智商有關的時候才出現拖延行為,那些被告知題目是為了娛樂的則與普通學生沒有區別 (Tice Baumeister,1997)。這裡估計又有無數人躺槍。。。
而且,研究者還提出,那些將拖延當做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人,更容易認為他們只是缺少動力而不是缺少能力。
拖延者也不是簡簡單單只有一種,有長期的拖延症人群對完成任務有認知問題。。而有些情境型的則會因為任務的特性(難易,喜歡不喜歡)而拖延或者不拖延。不過總的來說,大部分拖延行為都發生在任務無趣並且主人公較為衝動而且自制能力差的情況下。
還有研究給了45個學生(對,又是學生。。。)一個論文任務,然後跟蹤他們5天直到學校DEADLINE。 每天,被試學生會被BEEP 8次,每次學生都要報告他們的精神狀況和拖延情況。當準備論文的工作越來越緊迫越繁瑣時,學生反而會將其放到一邊去做其他更輕鬆愉快的活動。。當他們這麼做時,他們又報告了他們感到了更高程度的自責和愧疚。
這樣的實驗還有很多,而且全是拿學生狗做實驗對象,結果也都差不多,就不一一贅述了。
至於怎麼解決拖延,由於我實在不喜歡寫而且反感雞湯類的東西。。有志向改正的好同學可以手動百度,估計知乎也有不少回答是寫解決方法的。不過我認為這些東西最終決定權還是在於自己的意志力,看多少理論方法,雞湯勵志文也沒用。
總之,拖延對我們並不好,養成好的習慣最重要。
References
Ariely, D., Wertenbroch, K. (2002). Procrastination, deadlines, and performance: Self-control by precommitment. Psychological Science, 13, 219–224.
Ferrari, J. R. (2010). Still Procrastinating? The No Regrets Guide to Getting It Done. (Hoboken, N.J.: Wiley).
Perry, J. (2012). The Art of Procrastination: A Guide to Effective Dawdling, Lollygagging and Postponing. (New York, Workman).
Pychyl, T. A., Lee, J. M., Thibodeau, R., Blunt, A. (2000). Five days of emotion: An experience sampling stud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 procrastination.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15, 239–254.
Rabin, L. A., Fogel, J., Nutter-Upham, K. E. (2011).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The role of self-reported executive func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Neuropsychology, 33, 344–357.
Sirois, F. M. (2004). Procrastination and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Avoiding what might have bee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3, 269–286.
Sirois, F. M. Pychyl, T. A. (2013). Procrastination and the Priority of Short-Term Mood Regulation: Consequences for Future Self.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7, 115–127.
Steel, P. (2007). The nature of procrastination: A meta-analytic and theoretical review of quintessential self-regulatory failur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3, 65–94.
Tice, D. M., Baumeister, R. F. (1997). Longitudinal study of procrastination, performance, stress, and health: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dawdl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8, 454–458.
Tice, D. M., Bratslavsky, E., Baumeister, R. F. (2001). Emotional distress regulation takes precedence over impulse control: If you feel bad, do i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0, 53–67.
Wohl, M. J. A., Pychyl, T. A., Bennett, S. H. (2010). I forgive myself, now I can study: How self-forgiveness for procrastinating can reduce future procrastinat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8, 803–808
人生艱難,不想面對。
無它,機會太多了。
「等把孫悟空抓來了,一起蒸了吃!」
一、外界環境
1.生活節奏加快。夜生活越來越豐富,古人在睡眠中度過的時間我們也用來歡樂。
2.誘惑增多。比如網路遊戲對孩子的誘惑,我們對刷朋友圈的依賴,都是古人沒有的。
3.醫療水平提高,壽命延長。「一輩子長著呢」,「還有時間呢,不急,我先刷刷微博」。
4.競爭激烈。「算了吧,再努力也沒用,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
5.參照系。「舍友不也在玩手機睡覺嘛,我這麼拼幹嘛」。
二、自身原因
1.選擇困難。「我是去學習呢,還是工作呢,算了,想到頭都大了,先睡個覺」。
2.缺乏目標。「該發明的東西都發明了,該研究的東西都研究了,沒我什麼事了,玩去吧」。
3.缺乏動力。家庭小康,工作平淡,無後顧之憂,平平凡凡過一生即可。
4.缺乏價值。抓緊時間做,做完之後呢?乾脆慢慢做,反正沒什麼興趣和意義。
5.缺乏支持。生而孤獨,寂寞無聊,乾脆沉寂。
這一題好想答,但是看看別人的答案,再反思自己的答案,感覺自己就是渣渣,於是決定還是算了吧。剛想著算了,新的答案又被刷出來了,又挑逗了我一遍,於是決心要好好答,於是凝練語句,準備一答驚人。然後發現,我的語文是是數學老師教的,想想還是不答了。可是出去轉了一圈,又覺得不能白思考了半天啊,不管好壞還是來一發吧。
你看,這就是一個拖延者的心聲。
那為什麼會拖延呢?我想用榮格的理論說一句。就是自性被人格面具圍剿了所導致的。拖延的意思就是,我根本就不喜歡這些東西。很多人用拖延,來表達自己心中的不愉快而已。
不是拖延越來越嚴重,而是節奏越來越快,慾望越來越多。不正常的是後兩者。
1.生活節奏太快,重要的事太多,反而都不重要了
2.真正一直拖著的事,一般也不會特別重要,不做就活不了的那種
3.因為手機。假設哪天手機丟了,立馬就入手新手機了,咦,怎麼不拖延了?有80%的原因是因為這個東西
不是。
拖延是人性,自古以來,一向如此。本來今天,我要寫專業課的作業。
「本來」這個詞用得很好
顯然我是沒有寫的...
因為我拖延症犯了,我決定明天寫。
why 醬?
你看哈,我早上八九點鐘起床,就告誡了自己寫作業...
嗯,洗漱完畢,就在書桌前坐好了。
拿起筆發現好像哪裡不對....
忘記刷朋友圈了!
嗯,點贊,評論,順便和朋友吐槽一下某個在朋友圈裝逼的朋友
成功男人拿起來的東西是不能輕易放下的
比如說手機
還要看知乎啊
還要刷微博啊
還有網易新聞啊
誒喲不錯哦,居然還有小S摸汪小菲大腿的視頻預告
成功男人其實還是要拿得起放得下的
即使是手機
看了一眼作業題目,剛要開始寫的時候
餓了
王金星說,餓了別叫媽
餓了要去食堂
然後去吃飯
當代大學生,你們知道的,吃飽了就要睡
然後就到晚上了
晚上,月圓之夜,恰逢感恩節
當然要出去嗨一下
剛剛回來,看了一眼作業,決定,先來答這個題。
嗯,以下是我的回答。
拖延的最根本因素是「懶」和「有的選」
「懶」是客觀性質的主觀原因。也就是說,懶惰其實已經是一種習慣,已經客觀存在。但是改變習慣常常是一念之間的事情,會受主觀能動性影響。
「懶」導致客觀上,你習慣不做任何不在你舒適區範圍內的事情,而主觀上,你又沒有能力去改變。
所以導致你遇見要做的事情時,選擇通過拖延來暫時迴避。
然而現代社會,物質條件讓人更容易形成很愜意的舒適區而沒有動力去改變,所以會造就很多拖延...
「有的選」就是主觀上的客觀原因了
不到deadline就不去做,是拖延的表現,而造就這種拖延的,恰好是deadline
今天可以完成的工作,我要明天做,僅僅只是因為它後天交而已。我拖延並不會影響任何東西,如果我自己可以協調好的話。
所以,因為現在有些工作給人充裕的時間,造就了給人拖延的客觀條件,而人們的生活又豐富多彩,主觀上也就傾向於拖延了。
我不寫作業也一樣啊。
我這麼懶,然後它又還有好幾天才要求交,大千世界對我誘惑這麼大,拖一拖也無所謂啦。
只怕很多人既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完成工作,又喜歡拖延,最後把自己搞得很慘...推薦閱讀:
※哪些工具能極大提升產品經理的工作效率?
※如何可以提高注意力?
※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一個長期很忙的人在家如何快速且非常方便的做出飯菜?
※沒辦法規律作息怎麼最大限度的調節改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