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近幾年中國在更注重身體條件的運動項目上取得了巨大的進展?
以前是更注重技巧性的比如乒乓球、跳水、體操等,但這兩年,游泳、田徑都取得了巨大的進展。男子 100 米決賽、男子 4*100 米亞軍,都應該是巨大的飛躍了。
還是借用田老師的項群分類說一下
1.技術特色
難美類(跳水、體操、技蹦、花泳等),隔網對抗類(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的運動項目
這兩類我都跟過,這類項目對絕對體能的要求,相對田游舉,更低些
比如難美類的,要求每周訓練時間不少於42小時,才會有優秀的訓練效果
美國跳水隊隊員來我國一起訓練,表示我們國內訓練一個月的量,都比上他們一年的量了。
並且中國人本身擅長更細膩的藝術類技術表達,更注重技術細節的美觀
而西方體育文化中對更高更快更強的追求明顯大於我們繡花般精緻的技術細節的要求
所以中國隊存在優勢
但是其實不管墨西哥還是英國還是其他國家,也在改變訓練觀念,引進中國的教練,提升訓練水平,提升訓練難度,水平提高很快。
2.體能素質
田徑游泳舉重類體能項目,藍球、足球、橄欖球等同場對抗類項目,有一大特點,對體能的要求非常高,對技術的科學性要求更是極高
所以我們現在的游泳隊要去澳洲,去歐洲訓練,田徑隊也一樣,需要高速攝影改進技術,需要全面的科研醫療團隊全力支持高科技含量高效高強度的訓練。
無論是寧澤濤的短距離,還是孫楊的長距離,蘇炳添、莫有雪、張培萌短跑,還是劉虹、陳定的長距離,都是在整個國家增強投入增強交流增強學習之後得到的進步和成績。
僅看跑鞋、泳衣,就可以理解,其實比的是科技科研能力,比的是經濟能力。
中國隨著經濟的發展,隨著科技發展,隨著思想的進步,開始接觸國外最先進的體育科技,這種情況下,體能類項目進行了極大的促進和提升
但是比如籃球、足球、橄欖球,我們的經濟和制度等各方面仍然需要提高。
3.未來趨勢
其實體育的比賽,隨著全球範圍的交流,必然是共同進步的。推進競技體育成績進步的重要因素,當屬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
而全民的體育熱情的參與深度,是競技體育提升的大土壤。
謝妹夫邀請贊同了樓上周阿姨的回答,現在知乎的@ 功能真是難用!!
個人觀點是托這些小項目的福,讓有本事的教練終於有了可以嶄露頭角的機會,由於個人愛好的緣故,前些年與體制內的教練接觸較多,國內體育雖然是舉國篩選體制,但是其中貓膩和各種小手段太多,多到讓人聽了都覺得咂舌的地步,一方面教練找苗子,另一方面教練也可以借著苗子沾光發財,越是火爆和有優勢的項目,其中不學無術濫竽充數的教練越多,混飯吃的也多。
對於那些以往沒有成績的項目,從上到下從國家體育總局到各地方體育局體校都不重視,差距可以到什麼地步呢:好的項目每天每個隊員可以燒掉萬元級別的訓練成本,沒有成績不受重視的項目,十幾個隊員每年一共只有幾萬元的預算,一邊是每人每天,另一邊是若干人每年,差,距,就,是,這,么,大。
在舉國篩選體制下,由於基數大,有天賦的好苗子是很有可能篩選到的,關鍵是後續能不能得到科學有效的訓練來打磨,再珍貴的原石粗坯,也要在好工匠的手下才能成為絕世珍品,否則就糟蹋了。
國內以往的訓練方法就是簡單粗暴,一味用高強度的方式去篩選隊員,就像傳統故事中每天抱著小牛訓練力氣,跟著小馬一起跑練耐力和速度,挖坑從裡面跳出來練習彈跳,每天加深一寸等等,聽上去好像那麼回事,實際上完全不是!代價是效率低下,出成績的隊員運動往往伴隨著傷病和各種勞損問題,運動生涯很短,一共只有幾次的參賽機會。
在這種簡單粗暴的理論下,任何敢於嘗試科學計劃的教練都有機會出頭,國內在舉重、跳水、體操、羽毛球、排球、速滑等諸多領域都有教練崛起(崛起後對其他人的壓制另說),再比如一直受到詬病的馬俊仁,這個人爭議非常大,不過我習慣看他身上正面的東西,說個最客觀的,國內在馬家軍解散後,馬家軍所有繼續服役的隊員幾乎都有成績,並且是國內長跑的主力軍,馬家軍的隊員陸續退役後,長跑的苗子就斷檔了,就這麼強!
還有一個人要單獨提,劉翔的教練孫海平,這個人是我個人極其佩服的幾個教練之一,雖然沒有機會見到真人,但是孫海平的身上很多特點對我自己影響非常大,曾經我也想努力成為他那樣的人,哪怕僅僅是挖掘好苗子。
還是個人觀點,沒有孫海平教練的影響,國內田徑的發展至少還要耽誤十幾年,在劉翔之前,國內田徑項目用一句民間諺語可以形容:姥姥不親舅舅不愛,不可能完全取消,但是根本談不上重視,哪怕劉翔之前在國內比賽開始崛起,都沒有引起任何領導的重視。
當劉翔在奧運會上一飛衝天之後,從上海體育局開始逐漸給予田徑項目重視,開始更新器械改善環境更換跑道查找硬體短板,劉翔本身更大的意義在於:打破了中國乃至亞洲田徑項目在以往的認知,讓諸多人開始思考,如果我們用更好的方式篩選隊員,用更科學的手段訓練,會不會有第二第三個劉翔出現?
其實當年就有這個人,孫海平的徒弟,劉翔的師兄史冬鵬,一直存在於劉翔的陰影下,劉翔的眾多師哥師弟也側面證明了一件事:孫海平的價值!所謂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這些東西不管領導是否考慮到了,田徑項目上下一干官員在官場可不全是白痴,別管領導有沒有考慮,先哭啊,會哭的娃兒才有奶吃,哭窮哭經費,哭設備哭場地哭資源,在各種經費設備到位的過程中,有一些人是被領導寄予眾望的,國家級的領導指望自己家鄉的同仁能捧場,省一級的官員指望地市級同仁捧場,地市級的指望手下的教練能爭氣。
儘管其中可能有一些貓膩有些見不得光的手段,總會有人得到領導的信任:好好乾,做出一些成績來!
對於一個原本不受重視的項目來說,官僚的過程相對少一些,流程也會更乾淨一些,發現好苗子的及時輸送,發現好的訓練方法可以大膽驗證不用有什麼負擔,反正之前都是零。
在這種各個地市各個省市都暗中卯足了勁頭努力打拚的時期,也就促成了各個項目依次開花結果的局面出現,需要承認的一點是,其中有一些隊員是懂訓練的,他們可以在教練訓練以外,自己細微調整訓練找出短板補充不足,這點很了不起!這些人即使無法取得很好的成績,也可以在退役後轉作教練把經驗用在其他隊員身上。
體育項目獲得平民百姓的關注是好事,體育隊員尤其是各種佼佼者的地位從來就不應該低於官員和腦力工作者,他們就應該受到百姓的認可,成為年輕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偶像和努力的目標,只有當絕大多數人都願意參加各種體育運動了,只有青少年把體育偶像當做自己努力的方向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才會從單純的口號變成一項貼著地氣的描述。
我們國家就是太不重視體育本身了,領導的眼裡只有榮譽和獎牌。
前幾年,體育冠軍們只是受到品牌商贊助商廣告商的追捧,看著吧,有限的三五年內,體育明星會成為真正的全民明星的。
劉翔只是前湯和熱身,寧澤濤和4*100的小鮮肉只是開始,真正能大紅大紫受到全民追捧的人還在後面,諸位運動員,無論有成績還是無成績的,加油!!!
對於那些執教的教練們說一句:加油,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任何在知識領域的思考都可以改變命運,最好的時代即將來臨,積蓄知識儲備迎接吧!~
我不是體育體制內的人,所以打字的時候沒什麼禁忌,如果話里話外得罪了誰……那就得罪了唄!
本文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覺得對脾氣的找我付稿費。原因很簡單,90後們長大了。
身體素質這東西,從小就吃得好,運動充足很重要,先天不足後來怎麼練都很難。
90後是不再有溫飽問題的一代,飲食水平在追趕中等發達國家,尤其是部分發達地區的富裕人群已經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了。訓練方法,訓練器材等可以花錢在短期內大幅提高,只有人口素質要慢慢等小朋友們長大。現在我們等到了。
我預言20-30年後,印度也會發生體育成績的飛躍。
在美帝。
老闆前兩天跟我說,咱們組新招的中國男生(92年出生,原來招的都是80後男生)好高好壯啊,他都有6"2(188cm左右)吧,不僅高還很強壯啊,it must be the FOOD。
其他答案都是在說經濟,在說科技。
但是都不知道有一點,就是
不給小孩上量了!!
不給小孩上量了!!
不給小孩上量了!!
然後這些小孩長到了可以上量的年紀了成績就突飛猛進了!!
要知道我有兩個朋友就死在太早上量啊!!
兩個六年級一個四百米53秒,一個兩百米24秒!!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優生,優育,營養,發育。
九零後連傑寶都普遍要比七零後八零後碩大許多。
訓練除了保持三從一大,國外先進科學訓練也成為主要宗旨,無論從訓練方法以及身體恢復水平,都得到極大提升。
另外就是「營養補給」,沒有被禁藥委員會宣佈為興奮劑的一切保健品藥品都大規模地被使用,用以提升成績。即使被宣佈為興奮劑,也有眾多人鋌而走險,為人生短暫的光輝博上一博。
成績好是當然的。
營養 訓練都國際化了,差的就是人種差異。有了突破,國家投入的精力更多,就更容易出成績。還有就是訓練思想的改變,向別的國家學習最先進的訓練理念,不僅僅只是訓練手段
瀉藥。
其實這個問題之前也談到過,關鍵在於科技的進步。
就拿游泳來舉例,一個鯊魚皮泳衣打破了多少紀錄?
而國力日漸強盛的中國,為了提升自己的軟實力,其實是很願意在文體項目投錢的。
從運動員的飲食開始,就有科學力量的介入,之後包括訓練的制定、訓練後的放鬆、動作的改正(比如手入水要更往前一點,轉身後正蝶腿改為側蝶腿),很多都是以前的中國做不到的。
除此之外,外國籍教練的經驗也帶給了我們很多。
隨便寫幾句,以後再改,要出門了。以前所謂我們擅長小的、技術性的、個人的…項目,都是自欺欺人。真相是我們只能在冷門項目上搞舉國體制,在別人不愛玩的項目上拚命,拿一些沒有太高含金量的冠軍來為祖國贏得榮譽——歸根結底就是【水平低】,還特么要【找反人類的人種學理由】。
現在不同了,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人的身體素質提高,訓練水平提高,和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越來越小,自然取得越來越好的成績。
但,我們距離體育強國的差距還是非常大,我們在重要的職業賽(謝謝藍色鼓點提醒正確說法)中取得好成績的只有姚明和李娜兩個人,只有兩個人而已!在拳擊、足球、男子網球、f1等項目上毫無建樹。另外,在田徑上,也只在女子長跑、110欄這些【極其冷門】的項目上拿過世界冠軍,這次百米、4×100和跳遠是歷史性突破,但縱然是歷史性突破,也沒法和傳統體育強國比。
—————————
有人說孫楊,鄒市明…我都要愁死了。
一,游泳從來都只是小項目,即使是含金量最高的50米自由泳(這塊金牌孫楊拿了嗎?)。
二,鄒市明只不過是個奧運拳擊冠軍。蠅量級金腰帶拿了嗎?
—————————
又,
那些認為游泳熱門的,110米欄熱門的,不知道重量級職業拳王而非奧運冠軍才代表拳擊最高水平,不知道最重要的體育項目是足球拳擊籃球網球(或許還可以加上橄欖球f1)這些職業比賽+短跑的…都不用評論了。
這代人明顯比上一代人吃的好了。
歸根結底是因為有錢了,中國人口基數大,選拔個把天才運動員不費事,有錢以後請外國教練團隊過來訓練培養比賽,請不來的就花錢送過去。在錢面前,都不叫事。比較下來吃是最不花錢的。
來湊個熱鬧
首先那一定是身體素質。在進入90年代後,不得不說物質相較以前要豐富了許多,青少年(這裡指85——90後)的營養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身體素質變強毋庸置疑。同時,全國乃至全球來說,飲食的習慣交互影響也讓大部分的人營養變得更加均衡,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其次是群眾基礎。第一是我國的人口基數明顯比較大,雖說我們還在說學校整天滿堂灌孩子課業壓力重BALABALA的,可我們不得不說現在青年的運動環境要有顯著的提高了。第二國家也比以前重視青少年體育運動的發展了,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給了大家在基礎環境上的良好保障。第三是我國相較6/70年代運動項目的多樣性也大大的提高了。
再次是訓練水平的提高。還是那句話,全世界在體育運動方面的交流在很大的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的體育水平提高。舉個簡單的例子,中國足球(阿蘭·佩蘭)和籃球(鄧華德)以及競走(達米拉諾)都引進了 或是曾經引進了國外的教練,同時引進的還有體能訓練團隊和力量訓練的團隊等等,在這方面的引進,一定會大大的提高我國運動員的綜合水平。(不要跟我說什麼亞洲人種之類的話,其實絕大部分還是飲食和訓練的事兒!!!)
最後要說的一點就是。儘管我們的運動水平提高了,但是我們國家的學校運動的開展(包括特長生的培養,校級聯賽制度等)仍舊十分十分的不夠!不夠!不夠!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優秀運動員的培養第一是耗錢,第二是很艱苦,第三是來自於家長老師等各方面的壓力也十分的巨大。曾經聽過這樣的一個笑話,一個歐洲孩子跟他的家人說「爸爸我要踢足球」 他的爸爸說「好的孩子,我馬上就給你買個足球,堅持下去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很棒的運動員!」一個日本的孩子跟他的爸爸說「爸爸我要踢足球」他的爸爸說「好的孩子,我這周末就給你聯繫一個足球學校!」中國的孩子跟他的家人說「爸爸我要踢足球」 他的爸爸說「踢個JB球 趕緊回去學習!」 這就是我們目前的壓力所在,一方面在謾罵,可是從來不想著自己到底能做些什麼。
扯的有點遠了,本人以前在高中的時候就在田徑隊里訓練了兩年,後來因為一次意外受傷就告別了賽場,雖然再也沒有跑過,可是心一直都未曾離開,這次世錦賽看到了中國健兒在田徑賽場上有了如此長足的進步,真的覺得特別的激動和驕傲,雖然我們離世界的一流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我有信心。大學附中初中部的小屁孩們平均身高都快180了吧,我這大叔在他們身邊真自卑
這麼多人當中肯定有身體素質超好的,只是我們選拔機制有問題罷了。
男籃世界盃之後世界各國都很失望,尤其歐洲各國認為美國派來的「三隊」都摁這我們打這項目沒法玩了。但細心的觀眾都發現了,歐洲各國在籃球上面沒有輸,甚至技戰術完勝美國。但是在跑跳能力,絕對速度和爆發力上不在一個等級上。反思一下美國整體的體育競技發展,最核心的就是田徑訓練和營養飲食。
簡單的說就是,練,吃!
中國現在也一樣,會練了,吃的也好了
請參考馬家軍是如何崛起的。
題主說的這些項目 部分也是靠技術的,真正吃身體的項目是三大球,除了女排,其他5項目的慘狀實在無法得出題主的結論啊。
和這幾年重視外教也有很大關係吧
有錢,有醫療(葯),有裝備。
國家某些項目進步發展了就能帶動全名運動熱情。所以國家發展體育是沒錯的,只是足球啥時候能起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