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魚的細小的刺在身體里是怎麼分布的?


萌日過去的第三天。
本文只考慮「細小的刺」!能被魚肚的刺卡到的娃兒們不是太懶就是……心廣體胖嘴也大……

——字多不看版本——
【關於捏魚鰭即可分辨魚刺多少】
「肉鰭則小刺少,刺鰭則小刺多」這個只是一個泛泛的結論,並不完備——但很好用啊。
比如福壽魚就是典型的刺鰭+小刺少。關於小刺的定義本身也很成問題……柔軟到可以直接忽略的小刺是否也算是小刺?
所以大家只要知道有這麼回事兒就好啦-w-。

【肌間刺的分布?】
魚脊柱兩邊的肌肉之間,具體可分為三種,然而都不能吃。
食魚者說:吃掉魚頭肉,魚肚,魚鰭,扒皮。認真地吃掉魚背和尾部兩側的條形肉。
剩下的部分 在魚肉肌理之間 就有小魚刺了。

【肌間刺的作用?】
很多人認為是進化不完全的結果。可能有支撐和幫助運動作用。
具體情況不明。
&<至少可以防止懶人吃掉它們&>(這個想當然的作用並沒有進化上的意義 純屬賣萌 賣萌 賣萌

【魚刺會戳疼魚嗎?】
分析上不會。
1 根據類比,魚刺對於魚的體型來說並不算非常鋒利。
2 魚刺本身是有韌性的,只是我們吃到的一般……都……是……熟的……刺……它們比較有進取心。

————————補充閱讀材料
/*為什麼有的魚有很多特別小的小刺?
這個也不錯。5/12/2015*/
——————————
作為吃魚愛好者, 在想念紅燒魚之時回來修改這個問題。我保證這個版本將會嚴肅認真負責(並且之前的賣萌你們可以當做沒有看到)

圖【1】:小魚刺的分布及形態

小魚刺的學名叫肌間刺(intermuscular bone)。總的來說,他們就是肌肉組織中的「小針狀硬骨頭」,主要分布在魚脊柱的兩邊。組成成分是肌肉隔膜中「膜性骨化」的結締組織。
說人話:小骨頭。

其實吃魚吃得多的人都大概知道小魚刺的位置在哪(就像雞翅吃的多的人可以閉著眼睛做雞翅解剖……)
根據小魚刺跟脊柱的結合方式,魚刺君被分為了三類(從背到腹)上神經的(魚刺)(EN),上側板(的魚刺)( EP),中間(的魚刺)(epientral)。EN連接著神經弓突,EP連接著血管弓突或者肋骨,中間的魚刺直接和中心脊柱連著……
(╯‵□′)╯︵┻━┻
說人話:背上挨著神經的是EN,尾巴靠近肚子部分挨著血管的是EP,要拔一下才能扯下來的是epienral IB
大概分布就是這樣。原文放了好幾種魚的圖……我就懶得放上來了。。看起來還是差不多的 = =
(╯‵□′)╯︵┻━┻

肌間刺的作用一直比較不明了。
有猜測說這貨是進化不完備的表現,就像人的盲腸和闌尾一樣,也有人表示這個還是能起到一定支撐作用的……
【請無論如何 都把它 進化掉 吧 自然母親我感謝您】
比較普遍的發現是「高等」——也就是魚鰭不是骨狀/刺狀的魚的小魚刺比較少。。。
我們這種懶人還是多吃「高級的」魚吧:)
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去菜市場遇見不認識的魚,摸摸它的爪子,基本就知道回去是不是可以大口大口吃了~
一句話口訣:肉爪魚少刺 刺爪魚都是刺

【論如何高效分辨少刺魚】

出處是餵雞百科,在Monterey Bay Aquarium的一隻「龍(quan)躉(dou)骨(shi)架(ci)」。這就是刺兒多的魚啦!看它那羽毛扇子一樣的大魚鰭!
我們吃的魚在分類學上大都屬於bony fish(硬骨魚)(那個說無骨魚的站到走廊上去),其中主要又分為兩大類:Lob-finned(肉鰭)和Ray-finned(刺鰭/條鰭/輻鰭……whatever╮(╯_╰)╭)

Ray-Finned的圖就是上面那樣啦。需要示意圖可以戳這個:
File:Haddock fins.tiff 一隻得意的魚

Lob-finned的話比如下面這一隻……看那肉肉的爪子!

那一天,肉鰭魚終於想起了沒有小魚刺的恐怖。
(該部分均來自維基百科。)
為了大魚事業= -=!

【關於小魚刺的意義】
貼個果殼的鏈接 說的比我這兒清楚多了233
為什麼有的魚有很多特別小的小刺?
-w-再次強調小刺是「看起來沒有用」(可能還有點用 只是大家都不知道+吃魚的人們都討厭它……)
——但知道了它「或許有用」以後,可能……吃魚的時候會善待小魚刺一點?

【關於魚疼不疼的問題】
必須不疼啊!(回答完畢)

首先我們考慮一件事情叫做……
為什麼魚的骨頭是尖的?
喜歡看具體介紹可以戳進鏈接XD
同樣賣萌的答主的結論可以用這句話概括:
:「骨頭是一層一層沉積出來的,先沉積的部分會比較粗。魚骨末端沒有關節,不需要考慮骨間磨合問題,於是在沒有其他直接影響因素作用下……末端沉積得少……就『尖』了——」
(默默啃著雞肋解饞的我表示大家可以觀察一下肋排的末端 並將一隻豬按比例縮小成魚那麼大——你會發現它看起來也是相當鋒利!還有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是買只乳鴿吃……)
仔細圍觀一下魚刺的話,你會發現人家其實是圓頭的,只是圓的不太明顯……
有些人比較圓,或者說瘦得不是很明顯,比如我,但如果變成一條魚(不我沒有說鯨魚)那麼大的話,還能看出是一條而不是一坨的。

然後就是魚骨在魚存活時的硬度問題。說實話這部分的資料我還真沒查到……可能是姿勢不對。
喜歡實踐出真知的話可以自己買塊魚回去摸一下:)
出於個人經驗,在烹飪過程中骨質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韌性/彈性降低。原因很簡單就是各種有機物的流失(以及各種化學反應導致的結構變化但是這些都不是重點)
這裡提供一個閱讀材料:
ISHIKAWA, M., MORI, S., WATANABE, H. and SAKAI, Y. (1987), SOFTENING OF FISH BONE. I. RELATION BETWEEN SOFTENING RATE AND SOLUBILIZATION RATE OF ORGANIC MATTER FROM FISH BONE. 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 11: 277–287. doi: 10.1111/j.1745-4549.1987.tb00054.x
大概內容就是一群科學家用不同方式和溫度煮魚骨然後看它的脆性。(我能知道那條魚被怎麼吃掉了嗎)
結論是煮的過程對於魚骨是「softening」,巴特!他們測量的方式是這樣的!

……結果是這樣的:
隨著烹飪時間增加溫度上升,戳斷魚刺所需要的壓強更小了!

……這算哪門子softening啊明明是變!脆!了!
(╯‵□′)╯︵┻━┻

說人話:科學家們一邊吃魚(誤),一邊戳魚骨中間,發現溫度越高煮得越久魚骨越容易變成兩截。
所以我們也可以這麼理解:在烹飪過程中,有機物流失導致骨質變脆,原先【戳到你的手指可能會彎掉】的魚刺,在經過烹飪之後,進化成了【戳到你的手指會努力到自己斷掉為止也要戳進去】的,充滿了進取心的魚刺……
涮火鍋點過魚片的孩紙們可以回憶一下,那些薄薄的魚片裡面是不是經常會出現短!短!的!小!刺!啊啊啊!
煮之前沒什麼感覺煮完了才發現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挑刺而求索啊!
——韌性。任性。嗯。


魚上。
來自大清早滾來上課卻發現今天沒有課的 想吃紅燒魚烤魚青椒魚水煮魚剁椒魚頭卻不會開車的 我。

(看到了好多隻大V啊嚶嚶嚶嚶)
//第一次看著贊刷刷竄啊啊睡不著了(捂臉)到底有哪些小夥伴是可以勾搭的QAQ
好多贊!!!眼含淚花

(第一部分的)Reference:
Li L, Zhong Z Z, Zeng M,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termuscular bones in fish of different ploidies[J].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2013, 56(4): 341-350.


剛研究(吃)了一條鯽魚,發現就算知道是怎麼排布也很難提前剔除,因為刺的形狀和排布太噁心了,彷彿就是專門為了不讓你剔出來一般。

首先是形狀,眾所周知這種刺是Y形的,很討厭。更討厭的是,Y形從上至下還有個弧度,於是你很難把它完整地拽出來而不帶下肉,就算你狠,成功拽下來一根,那5根呢,10根呢?你說你還能拽下來?那,在兩個立方厘米內的5根呢?你確定不會拽到一半的時候因阻力太大手一抖把前面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剃乾淨準備跟朋友們炫耀的無刺魚肉夾碎?如果說這你也行的話,那你真是神了。 補充一下,實際上不同部位的小刺是有差異,但我懶。。。去看最高票答案吧。

哦對了,講排布。現在假設這隻魚正向你筆直地游來,那麼在腹部,左上右上各有一排小刺往後延伸,在尾部,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共四排小刺往後延伸。

至於小刺與小刺之間的排布,原諒我詞窮,必須要上圖了。。。

然而並沒有圖,因為沒電腦用。。。硬上吧。。。

首先想像一個r形(兩個枝丫稍長,並且直的那根也是朝右的弧線(最底部豎直)),現在把它轉向,使r的最底部垂直於屏幕並朝前,分出來的枝丫朝下。

現在把最後面的部分從左側或右側朝前扳約30度,好現在你擁有了一個大概的小魚刺形狀了。

最後沿與屏幕垂直的方向,將這個魚刺複製n個(由於上一次操作造成的弧度,每兩條魚刺理論上可以緊靠在一起,不過魚不是傻子,那樣成鐵板一塊不是等死嘛。。。這個間距取1/5整條魚刺長比較貼近實際)。

所以你現在擁有一排小刺了,把它按照上面「每排小魚刺在鯽魚中的分布」放好,於是你就得到了一條鯽魚中小刺的排布。

然而因為我筷子夾著的魚肉在我準確找到形狀的突破口之前已經不知道轉了多少圈,我只能保證z軸(垂直屏幕)是近似的魚頭到魚尾這一條線,z軸的正方向朝哪和xy面上的旋轉恕我不再深究。(實在要深究等我下次吃鯽魚吧)

雖說這種小刺是肌肉間長的,但因為每片肌肉的形狀很詭異,所以小刺長得也很詭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戳死人不償命。

我總結下來最好的吃法是,在把魚肉放進嘴裡的時候,用門牙不斷咬合,從前到後「過濾」,發現一個,清理一個。笨辦法往往是最有效的。。。

最後聲明:
只限鯽魚
只限鯽魚
只限鯽魚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我腦補了一下魚吃「紅燒人」「清蒸人」的感受。
呸,這個人骨頭真多206個…
呸,這個人骨頭真多206個…

呸,這個人骨頭真多206個…

呸,這個人骨頭真多206個…

咦,怎麼還有骨頭,救救我…


最後分布到嗓子眼兒里


一個吃魚有經驗的認識:肋間無刺.
刺多的比如鯽魚,挑有肋骨刺的那一塊,取出肋骨就是無刺的,可以喂娃子.

不過話說回來,既然打算給娃子吃魚,為何不買無刺的魚呢,比如鯰魚,只有粗刺大刺鈍刺.


表示吃魚吃了那麼多年基本看肉的紋路就知道這是魚的什麼位置還有這個位置刺多不多Q_Q
誒好像跑題了〒_〒


推薦閱讀:

為什麼蘋果公司的產品維修需要提前預約,又經常狀態為預約已滿?
「美猴王」美在何處?
為什麼蒼蠅會一直在玻璃上撞?
是不是很多語言「媽媽」的發音都差不多?

TAG:冷知識 | 魚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