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麼多人愛拍故宮的角樓?
12-25
為什麼這麼多人愛拍故宮的角樓?今天在微博上看到潘石屹又去拍這個 好像在無數次的宣傳片還有圖片上看到過這裡 為什麼大家都愛拍呢?
在我而言是個很重要的地方於是來答。
美學角度說45度側面比純正面或純側面看去更立體,一個人的面孔是如此,一個王朝的形影也是如此。
攝影作品中借水造勢已經是極常見的手段了,城牆下的護城河與御柳剛好可以為角樓提供一個高度延展,可以非常輕鬆幫助攝影師將畫面構成各種美學分割。此外,角樓東西兩向對稱,又天然有城牆做基礎高度,無論是拍朝陽、夕陽、新月、殘月都是極好的構圖底料,是可謂進可攻退可守。
建築學上來說,實話講個人覺得故宮裡九千多間屋子,沒有一間的設計精緻度比角樓更高。曾經試著寫生畫角樓,因看不清具體結構作罷,後來購得港人趙廣超的《大紫禁城》(推薦,非常下力氣的一本書),專門把角樓的傳說中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構造徹底摸清再畫,依然覺得空間感極不好把握……又作罷了……那段兒魯班帶著蛐蛐籠子顯靈指導木匠修角樓的傳說其實也算是後世建築者們對前人這件神作的膜拜闡釋:十字形屋脊,重檐三層,多角交錯,大木構架和斗拱,上層檐四角攢尖頂+歇山頂,四面亮山,正脊縱橫十字交叉,中安銅鎏寶頂.……我住在皇城根下二十多年來往經過,閉上眼依然無法完整地形成一個角樓的完整印象。就好像李商隱的詩——過分精緻導致了印象的飄渺,從而可以營造出一種帶著距離的敬畏感。
功能角度上說,故宮角樓是紫禁城防禦瞭望的最後一道門戶,在外看去是禁垣最高點(但實際當然不是,沒記錯的話最高點應該是太和殿),從而也會給橫向延展的畫面一種向上的力量,在任何藝術表達中,這種空間思維的拉伸都會令人震撼。
綜上。一家之言~
角樓那邊去的遊客少點,我在那裡呆了幾個小時,有很多攝影愛好者,在這裡拍片。
從構圖看,有兩個對稱,建築物城牆是一個,另一個是水面與角樓。從用光方面,沒記錯,這個角樓是對著西北,所以傍晚有夕陽,陽光打建築上,就很容易出好片。
關鍵還是留白,古風盡顯。
因為拍角樓不用買票~
天安門、三大殿、頤和園,密密麻麻全是人。前門、德勝門箭樓、東南角樓旁邊一對電杆路牌,很難取景。角樓前面是河,沒有人。
去北京辦事,就住1天,沒時間多逛,唯一路過的故宮東北角樓逆光,拍個離火車站近的內城東南角樓玩玩。
因為這個景點很上鏡!我去的時候周圍有幾個妹子照完以後都說像畫一樣,確實。
角樓本身造型就極富美感,莊嚴、瑰麗、統一,更蘊含著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而且與周圍植物、護城河、天空的結合更能凸顯它的美。甚至可以作為故宮和北京的標誌性建築。
回答里的一些照片拍的很不錯…但是,問題回答了么?
推薦閱讀:
※這樣的照片用snapseed如何修出感覺?
※攝影師給大家拍集體照合影的時候讓大家喊些什麼口號來帶動氣氛?
※幫同學拍的人像,請大神幫忙看下,蟹蟹?
※網上哪裡可以看到大量草根原創美女人像攝作品?
※為什麼手機修圖app都強制壓縮圖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