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製片人在商業鏈條中的作用是什麼?


之前在百老匯聽到過一個說法,What does a producer do? Find the show, fund it, fill the theater.雖簡單粗暴,但我覺得基本可以解答製作人的作用了,翻譯過來就是找劇,找錢,找觀眾。

找劇,基本可以分為定劇目和製作兩塊。
像七幕人生現在走的版權引進本地化製作的模式,定劇目也就是選劇目,選什麼劇目最核心的是看是否能夠實現商業和內容質量的平衡。基本的原則首先是好劇,我們會篩選國外歷年的獲獎作品,偏差肯定會有,但是基本上質量是過硬的;其次從這些好作品中去評估是不是有普世價值,適不適合中國市場,適不適合中國當下的時代情緒;再次,要從製作體量,製作難度,演員能力等等角度去考量適不適合在這個時間點做。
找劇的第二層涵義其實是製作,一個劇目如何從無到有,即使是劇本歌詞歌曲都相對成熟的版權引進劇目,也還是涉及到一整套製作流程。首要任務是組建團隊,包括專業而且風格對口創作團隊和靠譜的製作團隊;其次是嚴格把控預算,時間和流程,如何達到效果和性價比的統一,是製作人要反覆掂量的一件事;最後是處理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突髮狀況,有興趣的知友們可以看看我們團隊去年在上海演出《Q大道》的幕後故事: 數字里的Q大道

再說找錢,找錢或者說融資其實也是製作人不可或缺的工作職責,這裡說的是純商業化製作的情況下,政府撥款等等不在討論範圍內,但那也算是融資渠道之一,只不過資本本身會對創作有要求,很多的命題作文式的原創劇就是這麼出來的,效果如何不予置評。純商業化的融資,近兩年的市場應該是越來越好的,作為製作人來講,最重要的是理清楚自己的商業模式,包括你的收入來源是什麼,票房?贊助?衍生品?還是其他?投資人多久能收回成本實現盈利?製作方跟投資方的分成比例是怎樣的?投資回報率的預期是多少?基於這些問題,是否能有一個合理的接近現實情況的財務預測模型?除了想清楚商業模型外,如果你希望長期做這件事,而不是做完一攤就走人,那麼你最好把投資人的錢當自己的錢,而不是覺得錢來得理所當然,對很多問題你就會有更清醒的認識。

找觀眾,換句話說把劇場填滿,也就是說如何做推廣,其實又是一個巨大的命題,錢到位了,產品生產出來了,東西賣不出去就一切白瞎了。先說說音樂劇營銷跟其他行業有什麼不同吧,音樂劇只能一場一場演,換句話說,僅就票房收入而言,音樂劇演出的收入是有天花板的,因此營銷費用也是有上限的,而廣告投放又是跟在一些快消品,飲料,汽車這樣的品類競爭位置和價格,這些東西你可能轉個路口就能買到,而音樂劇你只能去一個劇場看,從這個角度而言硬廣投放對音樂劇來講效率是很低的;非投不可的情況下,創意本身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麥金托什堅持一部音樂劇要有一款奪人眼球的海報是很有道理的;但是音樂劇的優勢在於,口碑的力量是強大的,你看了廣告買了一罐可樂,你不會到網上去曬,但你看了一個好的音樂劇,你一定會發個微博發個朋友圈再去豆瓣mark一下,這是網路時代的饋贈,你要做的就是鞭策自己生產優質的內容,讓觀眾願意主動為你站台,同時如何不斷開拓和優化傳播渠道,把服務和用戶體驗做到極致,建立合理的傳播促發機制,這些都是市場人員需要去考量的。另一個角度來講,音樂劇是一個軟性的文化內容,這也是一個優勢,你可以自己玩出很多有意思的玩法,也可以帶著一些品牌一起玩,按一個做公關的朋友的說法就是「咱倆特別搭,湊一塊一起紅」的意思,總而言之,傳播上多想想招,多借力,總是沒錯的。

3F背後的每一個環節都是有更專業的團隊成員在支撐的,找到對的人做對的事是在這所有之上製作人最最重要的工作。最後,在中國這樣一個全新的市場環境和並不成熟的配套條件下,音樂劇製作人所面臨的挑戰和機會都更大,要無所畏懼,要不斷學習。

PS:《Q大道》要來北京啦,歡迎有興趣的知友們前來圍觀:百老匯音樂劇《Q大道》2014演出季北京站

PPS:《Q大道》作曲Robert Lopez剛剛因為《冰雪奇緣》拿了奧斯卡最佳歌曲獎,撒花慶祝!

破磚引玉,希望有更多人來討論。:)


  1. 音樂劇的Producer,應該翻譯成「製作人」。「製片人」是指影視作品的。音樂劇是舞台演出,又不是放電影播電視,制的哪門子
    --這就像很多人都說「音樂劇首映式」一樣概念錯誤。
  2. 如何做好一名戲劇的製作人?

定劇目,弄資金,聚觀眾。


推薦閱讀:

有哪些經典的音樂劇電影值得推薦?
音樂劇在國內的發展歷程,發展模式和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有哪些值得看的中國原創音樂劇?
音樂劇《漢密爾頓》(Hamilton)中有哪些不易察覺的細節?
有沒有適合6、7歲小朋友看的音樂劇?請幫忙推薦,謝謝?

TAG:藝術 | 商業 | 文化產業 | 音樂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