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潮汕地區的傳統習俗保留得這麼好?

初來潮汕 恰好趕上朋友家叫拜神的活動 其實就是家祭, 拿著吃的喝的到老房子的祖先和神明像前禮拜 打掃房屋 燒些紙錢 。 聽說一年之中有二十多次 朋友的爸爸在當地有個工廠 家產千萬 但依舊保留著這些老的傳統 我疑惑 經濟的發展不是和文化的傳承相衝突的么 這裡是改革開放最前沿 很早就接觸一些外來文化 卻保留的比我這來自於華夏文明源頭的中原地區還要完整 原始……
等等的一切 為什麼?


我個人也是十分不喜歡民俗裡面封建迷信的那部分的,因為我覺得沒有用,還很污染環境。本來我父母也經常搞這一套,後來被我不斷地做思想工作之後,只有在過年我爸把自己關在陽台燒紙錢給我爺爺,其他都一律取消了。

不過自從我離開了汕頭以後,參加了北京和上海的潮汕人民的聚會,充分地體會到了人們是如何凝結在一起的。形式都很簡單,就是一堆人,裡面有錢的幾個請所有人吃飯,然後大家聊自己的事業,最後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合作搞個大新聞。

不過我一直都是蹭吃蹭喝的,我也不需要他們,他們也不需要我,就權當交流感情(逃。裡面不乏有人搞IT技術創業,不過我都不感興趣。


利益相關:潮汕人,但支持各位批評我的家鄉,因為接受批評才能使人進步。對於一個地區的文化,同樣也要傾聽地區外他人的評價。


但我要反對 @馬前卒 的答案,因為他論證的幾個材料錯漏連篇,甚至有的材料和他的論點完全相反,但他選擇性截取材料,嘩眾取寵只為證明自己的觀點

關於海貿傳統形成的本地富豪以及由此形成了幾乎中國貧富差距最嚴重的地區(馬先生語),馬先生通篇沒有任何數據論證。只有一個鏈接潮汕緣何能夠產生75個身價20億以上的大富豪?佐證,我點進去,圖片是這樣的

注意最右邊微笑的李光耀

然後文章開頭是這樣的:

每個時代,潮汕都會湧現出優秀的商人和政治家,列幾個大人物: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

  亞洲首富李嘉誠

等等等等,李光耀?


李光耀好好的一個出生在新加坡的梅州客家後裔怎麼就被歸為潮汕優秀政治家,這個鏈接的嚴謹性可見一斑,然後呢,文章末尾就給出了這麼一個富豪榜單

我給各位同學分析分析這十位所謂的「潮汕大富豪」都是哪裡人,出生於哪裡,他們的生意起步於哪裡,請看:


李嘉誠香港(初中離開潮汕。。)

馬化騰深圳(自小便離開潮汕。。)

謝國民泰國(泰籍華裔,生於曼谷。。。。)

蘇旭明(泰籍華裔,生於泰國。。。。)

劉鑾雄香港(生於香港。。。)

朱鼎健(生於香港。。。)

蔡志明(青年時期離開潮汕。。)

李智正(6歲移居泰國。。。。)

李澤楷(這個大家都知道,李嘉誠兒子,出生於香港。。。)

蔡東青(這位才是完全的土生土長的潮汕人,生在潮汕,長在潮汕,重要的是產業也在潮汕並沒移居外地,但可惜人家做的是完全合法合規的玩具出口和文化創意產業,和灰色產業鏈沒半點關係)


這些所謂的潮汕十大富豪,除了第十人奧飛動漫的蔡東青,其他人的事業跟潮汕沒半點關係。把三個香港人算進來就夠離譜了,還有三個泰國友人是怎麼回事?就因為別人的爺爺是潮汕人,孫子在泰國香港創造的財富也要跟潮汕本地人民比貧富差距?


要知道像李嘉誠可是亞洲首富,馬化騰賺的也是全球的錢,他們的生意也都不在潮汕,發家也不在潮汕。馬化騰更應該跟深圳人比較貧富,李嘉誠更應該跟香港人比較貧富,至於幾位土生土長的泰國人和香港人和潮汕本地人比較貧富差距則更是可笑,馬先生所謂全國最嚴重的貧富差距原來是這麼來的,那你怎麼不和比爾蓋茨比較財富呢?


還有從屬於這些富豪的二級富豪,騰訊還是長實和黃的產業鏈延伸到潮汕了?這些所謂的一級富豪一輩子都不知道能來幾次潮汕,特別是幾個國際港澳友人。。。。更遑論所謂跟一級富豪聯繫緊密的二級富豪了。這些上百年前下南洋的潮汕人的後裔,幾十年前隨著香港和深圳崛起的潮汕移民和後代,一輩子都沒來潮汕幾次,為什麼要在潮汕弄什麼宗族勢力操控灰色產業鏈?騰訊長實正大集團需要灰色產業鏈?操縱本土的宗族勢力在哪裡呢,馬先生請例證。


潮汕本地確實有富豪階層,和全國各地一樣,多的是改革開放後從事合法正規的製造業靠外貿出口崛起的,或者在前十幾年靠本地房地產崛起,本地富豪的發家模式和全國各地幾乎一模一樣。潮汕本地的這些富豪,資產拿到廣深都排不上號更遑論全國。


而那些名聲在外的所謂潮汕富豪,不是近現代甚至更早之前就下南洋的潮汕後裔,就是近代香港崛起,深圳崛起跟著一起崛起的潮汕移民或者潮汕後代。所謂深圳的「潮汕幫」,跟現在潮汕本土的富豪階層生活和交際完全是兩個世界,深圳潮汕幫忙著資本縱橫全國甚至全球,潮汕的本土幫在憂愁怎麼讓自己在本地的低端製造業能夠渡過寒冬呢~~


馬先生列舉的這些人是不是本土潮汕富豪,跟潮汕本地有沒有聯繫其實一想便知,但他明顯揣著明白裝糊塗,只為材料能佐證他的觀點。因為他找不到可以真正佐證的材料,比如海貿傳統形成的富豪階層和幾乎全國最大的貧富差距,於是只能引用這種不知出處且毫不嚴謹的新聞。


再比如,在論證宗族勢力如何影響本地導致基建無法建設,項目無法落地的時候,馬先生說「宗族勢力和其間的矛盾就成了經濟發展的阻礙。征地成本、同業矛盾、大佬吃乾股、黑社會敲詐……都明顯提高了產業升級的制度成本。甚至只要超出村鎮的範圍,宗族勢力連垃圾處理這種基本公共事務都無法處理。」


於是我點進去那篇論文仔細閱讀了一下,發現全文絲毫沒提及任何宗族勢力相關的影響(這個能理解,畢竟是專業論文,講話要有根據不能像大V寫文章一樣信口開河,邏輯先走讓材料為邏輯量身定做),馬先生您這個「宗族勢力和其間的矛盾就成了經濟發展的阻礙。征地成本、同業矛盾、大佬吃乾股、黑社會敲詐」是如何替這個論文腦補的?

其實這個論文講的很貼近現實,也有提到潮汕的一些不好的文化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我也非常認同,貼出來給各位看看

總結起來就是幾點:

一、講鄉音的場合太多,導致外地人難以融入,應大力提倡講普通話,特別是形成在正式場合講普通話,有外地人在場自覺講普通話的氛圍。


二、要多引進外地的優良文化到本地。


三、組織當地幹部到珠三角等發達地區學習,類似於我國官員到新加坡學習的市長班。


這三點很多潮汕人都非常支持提倡,特別是一三點,我個人一直就持有類似的觀點。而這三點潮汕也一直在實踐,但我覺得還需要更大範圍的推廣開來。


關於揭陽垃圾處理的新聞,馬先生您確實您有好好看原文?還是又一次選擇性鏈接粘貼材料?馬先生引用這個鏈接,是想說明宗族勢力如何影響本地的基建展開,甚至只要超出了村鎮範圍,宗族勢力連垃圾處理這種公共事務都無法處理。嗯?在馬先生口中隻手遮天的宗族勢力,怎麼到了這會影響力就縮小到村鎮級別了?就如同您說潮汕本地富豪隻手遮天當地貧富差距全國最嚴重,然後舉了一堆外地富豪一樣自相矛盾呢?


其實這篇新聞講什麼我給各位提煉一下,講的是揭陽當地的幾種工業發展導致練江大污染,然後當地開展了各種基建,項目,產業園來解決這個問題。和馬先生想說的宗族勢力導致當地基建無法開展完全是兩個相反的意思,弄一個材料打自己的臉真的好嗎?


紡織產業園建設

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

污水處理廠建設

佐證資料分析完畢,馬先生的邏輯可不可靠,他引用的材料和附加的說明可不可靠,各位自行判斷~


潮汕地區的落後,說到底是資源投入的不夠。馬先生可能不是很了解廣東,您說的貧富差距反倒是廣東省份之內的貧富差距可以名列全國前茅,珠三角和非珠地區(粵東粵西粵北)的貧富差距和資源投入天差地別。引用馬先生自己截取的圖,我給各位看看珠三角和粵東粵西粵北人均GDP的差距


這是珠三角

這是粵西

這是粵東

這是粵北

這是潮汕

左上和陸河陸豐同樣深綠的地區是梅州的五華豐順,潮汕大部分地區為淺綠


從圖中可以看到,同樣是沿海地區的粵西,也一樣拉了所謂沿海地區的後腿。廣東的粵西粵東粵北之所以和珠三角地區貧富差距如此大,因為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虹吸效應。簡單說,由於有珠三角這個體量巨大的發達地區,包括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以及香港澳門把華南地區的資源都吸收了過去,造成粵西粵東粵北的資源不足。


這種大虹吸的現象還有哪裡呢,北京和天津,知乎的熱門話題,為啥北京哺育不了周邊,看看北京天津的周邊,是不是有種珠三角和非珠地區的既視感?葫蘆島,秦皇島,滄州市等地都是馬先生口中所謂拖了沿海後腿的地區

而為什麼上海哺育得了周邊呢,因為並不是上海給周邊帶來了多大的哺育,而是江浙一帶自宋以來就是南方的經濟中心,南京還是六朝古都呢。


虹吸效應可能有些人會非議,比如有些人會爭議,河北本來就那麼窮,不是北京吸了他的資源,即使沒有北京,河北還是那麼窮,不會有多少資源跑到那裡去。撇開虹吸效應是否存在不談,我想要說的更主要的點是資源投入,這個走不了。


同樣是閩南民系的廈漳泉,因為是福建省的經濟中心,經濟自然能發展得更快更好。潮汕沒有江浙滬自宋以來的繁榮,更沒有山東和東北繁多的國企。而所謂的四大經濟特區,深圳靠臨近的香港資源投入,珠海靠臨近的澳門資源投入,而深珠離廣州也近,省府廣州也是近現代南方經濟中心之一。廈門靠的是臨近的台灣資源投入,自己本身也是福建省的經濟中心。


汕頭靠什麼,靠距離遙遠的東南亞華僑?上面馬先生自己列的幾大泰國富商,您看看他們的主要投資是泰國還是汕頭,甚至如果他們來中國投資,優先選擇是北上廣還是汕頭?香港澳門台灣投資深圳珠海廈門那是因為距離近,您真以為東南亞富商會跑大老遠大規模投資汕頭因為爺爺爸爸輩的鄉情?

比起經濟特區,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才是體現資源多少,受國家重視程度的數據,直轄市大家都懂不用說了

副省級城市:廣州、武漢、哈爾濱、瀋陽、成都、南京、西安、長春、濟南、杭州、大連、青島、深圳、廈門、寧波

這15個城市加上幾大直轄市,幾乎就是中國最響噹噹的十幾個城市,無他,因為資源給夠了。


與普通地級市相比,副省級市有以下一些區別:

1、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方面,國務院等主管部門將副省級市視為省一級計劃單位,重視程度大大提高;


2、副省級市的中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長、市政協主席均為副部級幹部,不由省委任命而是從中央組織部直接任命。這四個職務的副職行政級別為正廳級。其他一些行政機關幹部級別也與普通地級市存在不同,如副省級市的市轄區和市直機構為副廳級(正局級),即區長、市局局長相當於地級市副市長,而副區長、市局副局長為(正處)副局級;市轄區下轄的街道辦和區直機構為正處級,這與直轄市級別相同。


潮汕本地除了基建投資少,國企項目少之外,連唯一的一本大學都是李嘉誠贊助興建的,另一個本科學院是二本的潮州的韓山師範學院,揭陽沒有本科學院,只有專科。。。這就是馬先生口中的經濟特區。在沿海地區裡面,潮汕這等資源投入也屬奇葩。明明是資源投入不夠導致的落後,還被人數落是國家給政策自己不把握,潮汕人倒是想把握,國家倒是給啊。


好消息是,起碼廣東省政府還真的開始給了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 廣東省政府門戶網站,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2015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

兩個政府文件,歡迎關心粵東西北發展的同學參閱


身在粵東西北的同學,會發現這幾年的基建明顯加快,各種新城區,產業園,大項目開始引入。因為非珠和珠三角的貧富差距終於極化到了省政府不得不重視的程度。


最後回答下本題,比起同為閩南系的廈漳泉,我並不覺得潮汕的傳統文化保存得多好或者有什麼特殊。因為這取決於人們如何定義傳統文化,同在廣東,珠三角的廣府文化和客家文化也保存得很不錯。但這幾種文化都很不相同,很難說誰的文化保存得很好,更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


所以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潮汕的今天,在經歷過新中國建立,文革,改革開放,中國三十多年的經濟高速發展之後,其傳統文化也和中國其他地區一樣在快速消解,朝著現代化城市化的方向發展。

潮汕不是每個家庭都是多生多子重男輕女,有的是獨生子女,甚至只生一個女孩的家庭。女人繼承父業,當家做主也越來越多。這個月三月是阿里巴巴外貿的百團大戰,上百個外貿公司聚在一起比拼業績,我在的這個小軍團,十一個公司裡面六個是女老闆,有的是女兒有的是媳婦,他們的老公呢反而有些人主要管理工廠或者在家帶孩子。。。


甚至潮汕也不都是很遵照漢族傳統的家庭,我對面的鄰居是基督徒,我的最好的哥們之一娶的也是外地嫁過來的基督徒。潮州最主要的中心醫院裡面就有一個基督教堂,周末一堆人在那做禮拜。而城市裡的居民,對於祖宗祭拜,神明祭拜都簡化到了一個很普通的儀式,有些人甚至根本就不怎麼祭拜。經濟發展帶來的現代化,平權化,多元化,潮汕地區所經歷的和全國其他地區沒有什麼不同。


潮汕確實有走私有騙稅,最窮困的汕尾,也出了幾個罪大滔天的制毒村,這些制毒村也確實有宗族有黑幫,但是把幾個村的極端非法產業放大到整個潮汕,呵呵了,敢情整個潮汕都在制毒?潮汕主要是什麼產業呢,玩具,針織服裝,製藥,陶瓷,不鏽鋼廚具等等。都是合法正規的產業。


潮汕的未來我還是看好的,這三個城市在省政府的重視以及當地政府的反省之下目前正在加大基礎設施投入,而且正在同城化,因為這三個城市的市中心距離是如此之近(本來就是一個地市,後來被拆開成三個地市,潮州的GDP之所以全省倒數,因為他的人口就是全省倒數,才兩百多萬)。


環三市的環「潮汕城」高速公路正在興建,三市之間的城際輕軌也在興建,三市的政府也有意爭取同城化,如果同城化成功,這是一個將近一千多萬人口的超大城市,其資源集聚能力和要政策能力必定大大增強。


三市目前已有三十多個上市公司,在廣東排在廣深之後,和佛山不相上下(雖然潮汕這些企業上市有些水分,這裡不詳表),其民營經濟活力還算不錯。離廣佛肇,深莞惠大都市圈都只有兩個多小時的高鐵距離,離同為海西經濟區的廈漳泉都市圈也只有一個多小時的高鐵距離。


現代化歸根到底是一種同質化,對於潮汕的現在以及將來,我並不覺得潮汕地區文化上和全國其他地區有多大的不同。現代化工業化導致的平權化多元化,城市化導致的宗族勢力打破,家庭原子化也在潮汕發生。


---------------------------------------------------------分割線----------------------------------------------------------


應部分同學要求,加上廣東各市的GDP和更能反映實際財富的金融存款和居民存款


廣東各市GDP

廣東各市金融存款

廣東各市居民存款

如數據可知,前面十名基本上還是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等珠三角都市圈。我個人感覺,最近幾年粵東西北有三個地方上了很多大項目,分別是粵西的湛江茂名和粵東的揭陽(有發現其他地方受省和中央政府青睞的同學在評論區指出,這裡僅是個人感覺)。這三個地方人口也多,特別是湛江七百多萬人口。


最後,我想讓政府包括大家多重視汕尾和河源的發展,這兩個地區的悲劇也許在於,離珠三角太近(虹吸效應,人才和資源都被吸走了),又離珠三角太遠?(不像中山江門惠州東莞等地,非常自然地被連成片)。

————————————————————————————————————


回復了一個網友的評論,順道也來更新更新這個答案,剛好我也是經濟學專業出身,在知乎另外兩個回答經濟學的答案評價也還行,這個答案最後面補充點中國人痴情了幾十年的GDP的討論。馬的當地宗族把持地方權力架構導致當地封建文化深厚,進而導致基建無法開展,經濟發展不力的邏輯鏈其實一點都經不起考究。


粵東西北最近幾年發展明顯改觀,因為省政府給資源給政策重視了,看看GDP增長速度,固投等等一系列指標,對比前十幾年的指標,非珠為什麼落後一清二楚。珠三角的虹吸效應,資源傾斜這點幾乎是關注廣東發展的網友(廣東發展論壇,城市gdp吧等等)的共識,絕大部分珠三角和非珠三角的網友都是這個共識。為什麼是共識?因為數據擺在那跑不了。


具體說說潮汕,這幾年揭陽,潮州,汕頭的基建和項目多了很多,怎麼前十幾二十年基建開展不了,這幾年突然就開展得了呢?難道是傳統文化一夜之間改頭換面了?還是宗族勢力被連片推翻連根拔起了?誰都知道基建項目要錢要政策,這些東西從哪裡來? 還不是靠上級政府支持來的。


最後說說GDP和中國近未來,潮汕的未來其實問題不大,人口出生率高。民營企業多,經濟活力還不錯,身在富省廣東省,等這幾年的基建項目落實完工了,必有一番新面貌。真正該擔心的是北方某些崩塌的地方,無論從人口出生率,產業結構,GDP注水,財政難以為繼等都突出這些地方應該優先關注。最近遼寧領頭擠水,也證明了馬前卒唯GDP論是多麼可笑,靠固投,靠項目,靠國企,靠高污染重工業,甚至靠GDP造假並不能證明沿海的其他地方多發達。


中國沿海的版圖上,從蘇南,浙江,福建到廣東,民企眾多經濟活力不錯,這些地區遍布著一個又一個的專業鎮。民企多的地方GDP會被低估,因為民企喜歡瞞報GDP,可以走稅。而從蘇北到山東到遼寧,國企多項目多,民企比例相對較少。而國企佔主導地位的地區喜歡虛報GDP,因為政績漂亮可以陞官。


遼寧擠水,GDP跌幅令人咋舌,其他一些省份有沒有水分,諸位看一下國稅份額,人均收入,企業利潤便多少可知,嫌麻煩就不上圖細說了~


(多圖)
利益申明:膠己人。
反對馬前卒的高票答案。
「淫祀」是封建時期中央統治者對地域宗教崇拜的形容,到了今天還以這種「中央正統」思維去看待地域文化,那就是一種傲慢。如果因為祭祀方式不符合自己的觀念(但實際上馬前卒所說的很多風俗很多已經在數十年前絕跡),就認為潮汕的地域民俗文化是落後、低俗,這本身就是一種狹隘與歧視。
西班牙的「奔牛節」是西班牙傳統節日的代表,每年當地人與慕名而來的大量遊客除了與牛同奔,還伴有互擲雞蛋、互灑香檳的環節。這場狂歡每年都會造成人員傷亡,但依舊保留至今,被認為是西班牙民族勇敢無畏、追求榮譽的象徵。不知道各位無法忍受「落後」潮汕游神民俗的人,對「奔牛節」這種「滅絕人性」「驕奢淫逸」的活動作何感想?

新山是馬來西亞柔佛州首府,外號就是「小汕頭」,當年大量潮汕人至此開創基業,也帶去了許多潮汕特色的習俗。其新年特色活動「柔佛古廟游神」(柔佛廟1870年由潮汕華僑所建),以潮汕「營老爺」習俗融合福建、客家、海南等地文化,至今有百餘年,每年均吸引數十萬的民眾共同參與,2012年,馬來西亞首相首次親臨觀賞並頒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證書(該年共有30萬民眾和遊客參與)。這種從潮汕傳出國門,在馬來西亞起著凝聚華人社群、發揚中華文化作用的游神習俗,今天卻還被斥責為「落後」、「淫祀」、「不是中華傳統文化」,不知當地的華人們做何感想?

潮汕的游神等民俗,本是鄉土信仰、民俗文化結晶的瑰寶,儘管如今依然存在,但卻都是民間自發進行,根本受不到官方的支持與關注。這寶貴的旅遊文化資源因缺少官方的宣傳,外地人對之也知之甚少。但不知為不知,不曾了解卻往它身上潑髒水,將它當作十惡不赦的封建文化餘孽大加鞭撻,這恐怕是WG時期破四舊的思維了。一邊嘆息中國文化在政治運動中斷了根,感慨當今中國文化土壤越來越貧瘠,結果一看到游神習俗,就批評宗族勢力欺壓百姓、批評封建制度死灰復燃,甚至連治安、經濟上的問題也跟它掛上鉤。潮汕的習俗,既不傷天害理,也未曾有礙風化,奉勸各位批判前問問自己是否做到了「尊重」二字。

「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魯迅

下面放上潮汕風俗的相關圖片。如有侵權請告知。
作者未知-普寧英歌

周坤亮-普寧大壩鎮營老爺

棉城東山月(微博名)-桑城營老爺

韓之漁-鐵埔轉老爺

周坤亮-普寧老爺節營燈

周坤亮-普寧營老爺跳火堆

行者無疆-揭陽陽美火把節

韓之漁-揭陽喬林游火龍

萍水相逢-揭陽新亨南社賽豬羊

木易-普寧泥溝營老爺

G F-潮州磷溪游蔗燈(http://pp.163.com/gf1020/pp/11874144.html)

———————————————————————————————————————————
下面回答題主的問題,為什麼潮汕地區的傳統習俗保留得那麼好?
簡單說,就是被傳統文化影響更深並且文化發展進程較少被衝擊

為什麼這麼說?可以從兩個方面做解讀。

一是潮汕地區自唐開始受中原地區的傳統文化輻射,尤其南宋以後,儒家文化對其的影響比之中原諸地區也是有過之而不及。
在北宋全國統治、經濟中心南移之後,在潮汕地區,統治者有意識利用「韓文公」推動「正統文化」,大力倡導儒學,以儒家思想來規範民眾,這種舉措加深了儒家文化對潮汕地區的影響。其時發達的儒學教育,在《永樂大典·十三蕭潮·潮州府三》中有所記載:「一州兩書院,他郡所無」(韓山書院、元公書院),此外還記載了當時的科考人數:「宋嘉泰甲子年間中場四千餘人,至戊子舉,已六千六百餘人,端平就試者日眾,今終場至萬人以上。」,終宋一代潮州中進士者多達172人。可見當時學風鼎盛之狀。故南宋地理總志《方輿勝覽》一書對潮汕地區有封疆雖隸於炎方,文物不殊於上國"的評語。
而在元之後,政權中心重回北方,從此潮汕地區遠離政治、文化中心。而偏處一隅的地理位置,極不方便的交通,使其天然地較少被中原地區的戰亂、政權更迭等事件所影響,因此較少地整合其他文化形態。在近代,由於西方文化的劇烈衝擊,使得中心傳統文化有所轉變,而潮汕地區依然只有舊式的書院,教授的是策論、八股等內容,並無現代意義上的學校。直至教育大家丘逢甲先生光緒二十三年(1897)開始在潮創辦新式學堂,摒棄舊式文章,才算開創了潮汕近代新學。再後來,建國後的各種運動,儘管實際上對潮汕的文化風俗造成了改變,但是整個廣東地區比起內陸,在各種政治運動中所受的影響都是比較小的。尤其潮汕在粵東地界,毗鄰海濱,加上海外潮汕僑胞數量眾多,不少民眾選擇逃往香港、東南亞,結果使得潮汕地區對政治運動的參與度更低,減少了政治運動造成的破壞。

二是潮汕地區的信仰崇拜受國家意識形態輸入,使得傳統文化根植民眾心中。其中以韓祠、雙忠祠、大忠祠為代表,影響最深。
韓愈與潮汕的關係眾所周知。「韓愈入潮」在潮汕文化發展歷史上是一個重要事件,以後受歷代官師灌輸,儘管韓愈在潮州只呆了八個月,但是其影響連綿不絕延續至今。韓愈不單單是以儒家思想為中心的漢文化與潮汕地域文化融合的符號,也有著王朝皇權「德化」、「教化」地域民眾的意義。因此韓愈之後,歷任執政者無不繼續強化著這個符號。如宋代所建的韓文公祠,歷代皆被列入國家祀典。
此外,潮汕地區信仰中代表帶有中央「正統性」的神祗還有唐代「安史之亂」時以「忠義」著名的張巡、許遠。他們所參與的睢陽之戰,以其戰略意義及慘烈程度被歷代史家高度評價。後唐肅宗下詔在睢陽立廟祭祀,這就是潮汕地區的「雙忠公」信仰之始。潮汕第一座雙忠公祠建於北宋,明嘉靖時開始擴散,在揭陽、惠來、潮陽、澄海、普寧等地皆有雙忠廟,連綿延續至今。
最後的大忠祠,則是為了紀念曾在潮汕地區抗元的文天祥。最早的大忠廟是在明弘治九年(1496)。常與雙忠廟合稱「三忠」。
在多年經營之下,官方與鄉紳力量利用民間信仰資源,形成了在潮汕地域社會中有較大影響的祭祀中心。他們的共同歸宿點,就是以宗教形式將「正統文化觀念」施以民眾,將民間信仰納入國家意識形態之中,宣揚禮教綱紀。這在影響上是極為深遠的。但是,儘管他們成功地令潮汕文化形態帶有了濃重的傳統儒家特徵,民間的神祗崇拜依舊絡繹不絕。而官方對於這些神祗的態度,可以引用雍正時期潮州知縣藍鼎元的話來概括:

「余惟潮俗多淫祠,自昌黎公建邦啟土而外,獨雙忠、大忠為正。大忠祀宋丞相文文山先生,雙忠祀唐雎陽張、許二公,皆可使百世下聞風起懦,維千秋綱常於不墜者也。」

藍鼎元和高票答案里馬前卒所提到的「淫祀」,就是潮汕民眾們的祖宗崇拜和自然崇拜等現象。因古時潮汕地區多颱風、洪水,民眾的內心渴求反映在宗教上就有了代表自然崇拜的媽祖、風伯、三山等神祗,對子孫後代興盛的期望,則讓祖宗崇拜有了繁盛的基礎,此外還雜糅了傳統宗教形象如佛祖、觀音、玉皇大帝、土地公、財神等等。
簡單概括潮汕民眾的信仰特徵,就是「唯靈則信」,泛信不專,帶有很強的世俗特徵,不似基督教、伊斯蘭教般強調神聖性、排他性。從社會角度上看,這些信仰及其儀式有其積極的意義。尤其潮汕民間的許多活動是以村或鄉為單位,帶有宗法制度的特徵,其對神的供奉也是一種集體的精神寄託。當然,這些信仰在統治者看來,自然是大逆不道的「淫祀」了。

以上是關於本問題的回答。
——————————————————————————————————————————
從馬前卒的高票答案衍生出了一個問題,潮汕經濟落後是否是因為文化、傳統上的原因?我對這個問題也做個簡單回答。

潮汕經濟落後是因為文化、傳統上的原因?將經濟問題歸咎於意識形態,我是不贊同的。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麼有兩個現象沒辦法解釋:
一是與潮汕人同屬閩南民系且在文化氣質上高度相似的福建,為何發展勢頭依然強勁?同樣有著濃厚宗親觀念,同樣有多種民間信仰,卻為何經濟發展情況迥然不同?
二是整個廣東除了珠三角地區極為發達之外,粵東西北都處於貧困狀態,難道是因為這些地區的文化也落後嗎?

當考慮到潮汕的經濟發展問題,很多人常常陷入為了解釋現象找問題的怪圈,例如宗親觀念、宗教觀念等等,將這些潮汕地區與其他地方的迥異之處挑出來,再把責任扣給他們,但卻忽略了整個廣東的貧富差距情況是多麼觸目驚心。
改革開放初期由於經濟特區和開放城市的設立,以珠三角為經濟增長的龍頭,帶動廣東經濟的騰飛,使廣東成為中國區域經濟增長最快、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省區之一,同時汕頭、 湛江也得到了迅速發展。但之後珠三角地區憑藉地理、 資源的稟賦優勢,產生比東、 西兩翼更強的極化效應,使湛江與汕頭的經濟發展明顯受到限制,次區域增長中心作用顯著減弱,導致珠三角地區與其他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平衡程度持續加強。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2015年廣東省人均GDP最高的6個市: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東莞和惠州。在《廣東省區域經濟差異的方向及影響機制》一文中,作者通過1978-2011的經濟數據,指出外來投資在廣東省內區域分布的極不平衡:

FDI通常作為衡量全球化程度的重要指標。自改革開放以來,FDI進入廣東的規模越
來越大,同時廣東的經濟發展也受到出口外向型經濟的影響。但FDI進入廣東的區際分布
是非常不均衡的,珠三角地區基本涵蓋了 90%FDI,而珠三角外圍只佔了 10%。珠三角
地區加速發展,從而佔據了更多的資源優勢,加深了與外圍地區的發展差異。珠三角與外
圍地區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了FDI分布的不平衡,而FDI分布的不平衡又加深了珠三角地區
與外圍發展的差距。這樣,FDI和地區經濟增長之間形成了一種區域循環累積因果效應。
在三個水平的回歸分析模型中,FDI 都表現出了明顯的重要性 (P=0.027、P=0.005、P=
0.011),說明FDI對廣東的區域經濟差異擴大有直接促進作用。作為顯示全球化的重要指
標,FDI在廣東經濟發展中越來越重要,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後。FDI存在明顯的政策
和地理區位傾向,很容易形成路徑依賴。在核心—邊緣結構中,大量的FDI流入珠三角核
心地區,加快了這一地區的發展,相比之下,邊緣地區的FDI則很少,形成鮮明的對比。
所以FDI是廣東區域經濟差異加劇的直接動力之一。

從今年廣東發布的「十二五」發展報告看,2015年廣東GDP高達7.28萬億元人民幣,依舊是全國最高,但卻有179萬的貧困人口。而2014年的數據中,廣東21個地級市中,12個粵東西北地級市的人均GDP全部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粵東西北12市的GDP僅佔全省的21.1%,人均GDP僅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67.1%。而廣州、深圳二市的GDP總量佔全省的48.25%
這種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只能使得更多的資源、人才流入珠三角,深圳人口從開放初的30萬到如今的700萬,這部分多出來的人口不是憑空而來的。在人力資源分布方面,《廣東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一文指出:

廣東珠三角和廣東東翼、西翼、山區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RD)活動人員和經費有著天壤之別,全省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活動幾乎全部集中在珠三角地區,2012年廣東珠三角地區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為10099164萬元,佔全省的93.7%粵東西北地區只佔6.3%研究與試驗發展活動人員珠三角佔92.3%粵東西北地區只佔7.7%

在交通建設方面,粵東西北高速公路網密度只相當於珠三角的40%,且仍有湛江、茂名、陽江、河源和梅州未通高(快)速鐵路。在醫療資源方面,廣州擁有三甲醫院數量占廣東全省總量的 56.3%。在高校資源方面,廣東本科院校共有38所,廣州25所,粵東西北8所,其中潮汕三市只有兩所,汕頭大學以及韓山師範學院。而汕頭大學眾所周知,由李嘉誠先生一手創辦。

從以上,可以管窺廣東省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而這種馬太效應,是不平衡的發展戰略逐年積累的。具體表現在以深圳、珠海經濟特區以及省會廣州為代表的珠三角區域,由於本身較好的工業基礎、區位優勢以及中央政策的傾斜獲得了發展先機,並不斷地以更高的利用效率,吸引資本、人才的流入,這是自由市場選擇的結果,但造成的結果便是粵東西北與其差異的不斷積累,乃至於如今驚心動魄的程度。以汪洋的話說,「全國最富的地方在廣東,最窮的地方也在廣東。到現在這個發展階段,最窮的地方還在廣東,這是廣東之恥,是先富地區之恥。
到今天,單靠市場的自我流動、自我調整,已經無法緩和這種「極化效應」,這也是廣東省政府近年強調建設粵東西北的原因,唯有依靠政府的宏觀調控,才能緩和目前的窘迫情況。其中包括汪洋在任期間的「雙轉移」戰略(08年),"扶貧雙到"戰略(09年)。
而今年剛剛提出的「十三五」規劃,則將「振興粵東西北戰略」作為到2020年的重要工作。其實在此之前,13年便已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粵東西北振興發展的決定》,14年出台《關於財政支持穩定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15年明確《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2015年重點工作任務》。目前出台的便包括了公路、電網、天然氣網等基礎建設計劃。理解了「振興粵東西北戰略」的背景,也就可以串連起現在出台的各種利好政策,包括:

  • 「汕潮揭」同城化規劃
  • 湛茂陽沿海經濟帶
  • 湛江建設環北部灣中心城市規劃
  • 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的設立
  • 潮州饒平的閩粵經濟合作區規劃
  • 汕湛高速、汕昆高速、汕揭高速、潮汕環線高速公路的開工
  • 揭博高速的通車
  • 前所未有的四條高速公路同時開工(湛江東海島至雷州、梅(州)平(遠)、高(明)恩(平)和湛徐高速)
  • 汕尾和河源加入深莞惠經濟圈
  • 陽江加入珠中江經濟圈
  • 河源高新區升格「國家級」

雖然規劃的最終實施效果未知,但目前一系列舉措也足可見廣東對「振興粵東西北」戰略的決心。希望潮汕以及整個粵東西北地區能抓住機會順勢崛起,也讓廣東不再因貧富差距問題而窘迫。
同時,理解了這樣的背景,也就理解了為什麼潮汕地區為何發展乏力,這是一個宏觀經濟發展的問題,在這個命題下,將潮汕面臨的問題——也是整個粵東西北共同面臨的問題——歸結於潮汕地區的所謂「落後」觀念和宗族制度,是極不確切的。

相關答案:對於各地方政府之間存在的競爭關係,涉及到財政以及政府組織制度,相關內容可以參考 @周看看的答案:世界上正在發生著哪些國內少有人關注的重要變革? - 周看看的回答


因為潮汕貧富差距大,宗族勢力強,少數「鄉賢」把持基層,形成了類似傳統士紳社會的結構,所以「營老爺」、拜宗祠、老人政治、歧視女性等所謂的「傳統文化」有存在的土壤,從中受益的「鄉賢」則是發動相關集體活動的組織核心。

進一步說,潮汕富豪多、「鄉賢」多,宗族勢力多,基層矛盾多,直接導致征地阻力大、基礎設施落後,政府財力薄弱,難以搭建完整產業鏈,經濟發展緩慢。雖然潮汕很靠近珠三角的發達經濟圈,本身地理環境也不錯,在80年代也得到了全國最優惠的發展政策,但經濟在廣東省是倒數的,和那些不沿海的山區同列,所以未能通過經濟發展打破傳統的基層格局。

在這個客觀條件下,潮汕大多數人口相對貧困化,文化上被少數「鄉賢」主導,經濟上往往依附於少數黑白通吃的大佬搞違法產業,這反過來又固化了宗族力量和潛規則,用惡性循環給「傳統文化」提供了長期存在的依託。

具體而言,首先請看潮汕的地理位置:

廣州——香港右上的汕尾、揭陽、汕頭、潮州就是常說的潮汕地區。汕尾市又稱海陸豐。

這一帶的相對地理位置不用說了,那麼自身發展條件如何呢?

從地理條件來看,潮汕地區固然沒有珠三角的天然稟賦,但也不是窮山惡水,擁有廣闊的沿海平原與通海航道,和封閉的粵北、粵西山區有明顯區別。實際上,潮汕平原是廣東省第二大平原,韓江是廣東省僅次於珠江的第二大河,和榕江、練江都可以通航。恩格斯導師就曾經垂涎過汕頭的商業價值,認為汕頭的地理位置僅次於廣州上海牛庄這幾個大河入海口,至今還被汕頭拿來當招牌:

從政策來看,汕頭是中國最早的四個經濟特區和開放口岸,而且和後面的經濟特區建立時間拉開了明顯差距,潮汕本來有機會和深圳、珠海、廈門一樣成為工業重鎮,而不僅僅是吃政策搞商業投機。

1、1980.08.26 廣東省 深圳經濟特區
2、1980.08.26 廣東省 珠海經濟特區
3、1980.10.07 福建省 廈門經濟特區
4、1981.10.16 廣東省 汕頭經濟特區
5、1988.04.13 海南省 海南經濟特區

然而,潮汕地區的宗族勢力和海貿傳統營造了一批富豪,從屬於這些富豪的二級富人開始也借著海貿傳統賺了一些錢,但並沒有移居外地,反而非常喜歡插手家鄉事務,順便從把持基層政權中發財,和前些年的山西煤老闆頗有幾分相似。客觀地說,由於政策好,勞動力性價比高,小範圍內有宗族勢力協調發展,潮汕在80年代的發展還是湊合的。但是一旦低水平工業普及完畢,需要上大項目,拉長產業鏈合作,規劃新的產業區或是修建大型基礎設施,宗族勢力和其間的矛盾就成了經濟發展的阻礙。征地成本、同業矛盾、大佬吃乾股、黑社會敲詐……都明顯提高了產業升級的制度成本。甚至只要超出村鎮的範圍,宗族勢力連垃圾處理這種基本公共事務都無法處理。

基於因子分析法的潮汕地區城市競爭力綜合比較

「重症」練江:五味葯治污療效漸顯

沒有清潔的垃圾處理渠道,造成了一些地方「垃圾圍村」。記者驅車在練江流域走訪,經常在鎮域交界和荒無人煙處撞見滿地垃圾,蒼蠅橫飛,有的甚至佔據了省道的半壁江山,且當場焚燒。在當地一些政府官員看來,只有環保潔凈的垃圾焚燒發電廠才能最終解決垃圾「出路」問題。

清污,成了治理練江的第一步,百河千溝萬渠的整治行動陸續拉開帷幕,但也遇到不小阻力,一位基層幹部感觸頗深:「潮汕人講究風水,有一個村莊將水泥船沉到水裡,意思是視水為財源,要截留下來興旺本村,挖掉它的時候村民意見就很大。

既然產業升級無望,本地資本迅速撿起了前輩的投機生意,在90年代製造了中國迄今為止的第一稅案。由於本地宗族勢力和黑社會勾結,沒有武警衛隊,中央工作組根本不敢邁入潮汕半步:

潮汕「共和國第一稅案」內幕大披露

粵東騙稅大案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金額最大、作案最為瘋狂、涉案人員最多的世紀稅案。到現在為止,該案已有30人被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19人被處極刑。初步查實,犯罪分子虛開增值稅金額達323億元,騙稅42億元。粵東騙稅大案虛開金額是金華稅案的6倍,涉稅犯罪團伙約150個。

……自1981年成立經濟特區以來,汕頭的經濟得以高速發展。但近年也出現了不少大案要案,帶黑社會性質的團伙犯罪猖獗,尤其是利用增值稅發票犯罪,更是擾亂了汕頭以至國家的經濟秩序。去年8月7日,國務院總理辦公會議確定成立打擊出口騙稅領導小組(簡稱「807」工作組)。此後,國務院領導致電武警部隊,要求配合工作組的工作並確保其駐地的絕對安全。武警汕頭支隊受領了這個艱巨而又特殊的任務。

…… 「807」工作組進駐汕頭調查這一特大稅案並非沒有後顧之憂。潮汕地區一度社會形勢複雜,經濟犯罪叢生,人情關係錯綜。在這樣的環境中,開展一次大規模的調查行動,要想保密安全,難度是相當大的。工作組尚未進駐,就發生了一個意外事件:汕頭迎賓館某幢樓著火。一時間,謠言滿天飛,說什麼涉案人員背景複雜,大火就是沖著工作組來的,等等。烏雲籠罩在工作組成員的心頭。


為了保證「807」工作組安全,武警汕頭支隊支隊長吳庭富和政委李遠明立即趕往「807」工作組駐地汕頭迎賓花園勘察地形。他們根據實地情況,反覆地推敲、論證,最終確定採取「嚴控大門,扼守要害,輔以遊動」的方法,做到「三定、三明確」即:定人明確職責、定位明確任務、定標準明確要求。周密的前期工作確保了工作組萬無一失。8月22日,國務院「807」工作組近400餘人的龐大隊伍進駐汕頭迎賓花園。


……吳庭富說,為了防止通風報信和走漏風聲,這些武警戰士都經過特別挑選,凡是潮汕籍的戰士都不得參與行動,兩次大行動武警支隊50多名潮汕籍的士兵都沒有參與。行動開始前,所有參與行動的官兵的通訊工具全部收繳,用塑料袋裝起來。行動前,除了事先踩點帶路的公安,沒有人知道行動的目的地和抓捕對象。原潮陽市國稅局局長林偉璉是這次抓捕行動中涉案的官員,也是最有可能被通風報信的對象。但在嚴格的規定下,抓捕過程卻很順利。抓捕的時候,沒有得到任何消息的林偉璉還在床上睡覺。當武警戰士破門而入的時候,他口頭上雖然答應跟隨回去,但突然又一側身,想從後門溜走,在二樓布控的戰士馬上從樓上跳下,將他拿下。

除了騙稅外,潮汕地區也是走私和洗錢重鎮,甚至能把到中央任職的潮汕人都動員起來:

「8?15」廣東汕頭特大走私案:

鄭、黃、連三人籍貫均在廣東省汕頭市,其中鄭黃分別為潮陽區金浦鎮和銅盂鎮,連為潮南區司馬浦鎮。三鎮由練江串成一線,銅盂鎮居中,與司馬浦鎮毗鄰。同鄉證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連卓釗就分別與鄭黃二人相識。

……鄭少東自1980年起從警,歷任廣東省公安廳刑偵局局長、常務副廳長,錄得「少帥廳長」之名。在同事看來,其芥拾青紫,帷薄不修。2005年4月,鄭升任公安部黨委委員、部長助理,併兼任經偵局長,以000010警號在公安部領導中排名第十,副部級。2006年6月,其轄下的公安部經偵局北京直屬總隊成立專案組,查辦鵬潤家園涉嫌虛假按揭貸款問題。專案組組長系兩月前剛掛職公安部經偵局副局長的山東人相懷珠。

……汕頭人鄭少東時任廣東省公安廳副廳長,亦為「8·15」專案組副組長,負責追逃工作。連卓釗、郭奕忠雖非主腦,卻已深度捲入。郭奕忠與唐逸剛集團有關聯,在汕頭關埠港碼頭涉嫌從事走私活動。司法材料稱,2001年下半年,海關總署緝私局準備找郭奕忠調查,郭請託鄭少東給予幫助,獲得後者應允。

……2000年7月,中央紀委辦案人員在汕頭查案時在所住賓館意外身亡,一同被燒毀的還有案卷材料。調查一年無果,高層震怒。次年,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批示,由公安部、海關總署和廣東省公安廳聯合成立的「8·15」專案組進駐潮汕地區,首要打擊對象正是唐逸剛、黃丕通、許鵬雁和董明光四大走私集團。繼廈門賴昌星案後,又一起震動朝野的走私案件由此啟幕。

……「鄭少東是內地公安系統的高級領導,打擊賭博、地下錢莊方面的事都歸他管,送錢送物是為尋求保護。」連卓釗在供述中解釋,自己長期在港澳開設賭場,賭客與賭資大都來自內地,無論人員還是資金的走向都涉嫌違法,難免要與公安打交道。

廣東陸豐萬人倒賣「洋垃圾」服裝 20年難禁絕

清晨6點,在廣東省陸豐市碣石鎮雙蓮市場周邊的小巷裡,一間挨一間的民房拉開了鐵閘,準備迎接來自全國各地的二手服裝零售商。每道鐵閘背後都是一家集居住、加工、售賣功能於一身的「三合一」門店。各家門店分工非常細緻,短裙、毛衣、外套、皮草,每家店幾乎只賣一個品類。店主直言不諱稱,這些主要是從日本、韓國等地「進口」的舊服裝。

記者調查發現,境外舊服裝流入我國市場大致可分為走私入境、轉運、加工、銷售等幾個環節,一般由不同團伙分別經營且單線聯繫。近年來,在執法部門持續高壓打擊下,洋垃圾服裝的走私運輸路線更加多變,除了傳統上直接海運至集散地廣東陸豐碣石鎮外,還存在「越南-東興-廣州-陸豐」「香港-深圳(惠州)-陸豐」「越南-福建-陸豐」等跨區域線路,鏈條長,證據鏈閉合難度大,查處困難。

當然,最要命的是制毒販毒。2013年,國家動員3000多人,足足一個旅的兵力,加上水上快艇,空中直升機,合成化作戰才拿下一個制毒村。很難想像這竟然是在深圳100多公里外的沿海地區:

廣東陸豐清繳毒販上千警力出動 陸豐冰毒產量超全國三成

初步統計發現,59名涉毒逃犯的戶籍地址都來自同一個地區——廣東省陸豐市。其中,來自陸豐市甲西鎮的一共有40人,佔比近七成。所有逃犯均為男性,一共有4名90後,年齡最小的僅18歲;年齡最大的是一年近七旬的老翁。立案單位均為陸豐市公安局,即案發地都在陸豐。

在20名A類通緝犯中,來自甲西鎮的最多,有11人,來自甲子鎮的有5人。60後、70後逃犯共13人,佔65%。年齡最小的是1990年出生的蔡永貴,年齡最大的是1953年出生的蔡創。

廣東陸豐市原公安局局長陳宇鏗受賄後私放毒販

檢察機關指控,2011年8月12日,陸豐市公安局抓獲了涉嫌窩藏毒贓的林雄和涉嫌非法買賣制毒物品的蔡文雄。這兩名犯罪嫌疑人在被羈押前,經看守所體檢健康狀況符合關押條件。


然而,時任陸豐公安局局長的陳宇鏗,分別接受吳俊強及許映坤的請託,為林雄、蔡文雄提供虛假的體檢病歷並辦理取保候審,致使二人脫離司法機關偵控。

這背後就是潮汕強大的宗族力量和黑社會潛規則:

制毒第一村背後:不容忽視的宗族黑幫化

陸豐地區的制毒販毒其實有一定年頭了,1999年和2011年就兩次被國家禁毒委掛牌重點督辦毒品問題,是全國乃至全球制販冰毒最嚴重的地區。最近3年來,陸豐製造的冰毒在全國查緝的冰毒份額中飆升,從14%到16%,再到33.4%,目前已經超過40%,來自汕尾陸豐的冰毒,已銷往全國除西藏地區所有省份和海外。而近兩年,由於「產量實在太高」,甚至遠超需求增速,致使冰毒價格一直下降。隨著2013年下半年陸豐地區的冰毒產量直線上升,冰毒的價格從25萬元/公斤降到2~3萬元/公斤。


單看2013年12月29日這次「清剿」涉毒嚴重的「第一大村」陸豐市博社村的行動,就摧毀了18個特大制販毒犯罪團伙,77個制毒工廠,抓捕嫌疑人182名,繳獲冰毒近3噸、K粉260公斤、制毒原料23噸。

警察一進村,村裡兩三百輛摩托車就會團團圍住,村裡的路上會放下釘板,樓上砸石頭。村民手裡有仿製槍支,甚至還有AK-47、土製手雷、弓弩等殺傷性武器,還可能使用鹽酸、硫酸從高處撒下。村內不但油、電、水全部自給自足,甚至還有自己的炸藥製造點。


在陸豐,博社村是最突出的,但這樣的制販毒「堡壘村」並不只一個。在陸豐「三甲地區」,西山、上堆、濠頭、大陂、建寧等村也存在同樣的問題。而儘管此次行動聲勢浩大,戰果也頗豐,但根據禁毒局的說法也只是「撞開了冰山一角。」


在博社村,參與制販毒的蔡姓宗族成員實際上已成一個「幫會組織」,擁有自己的武裝,敢於暴力抗法。而這個凝聚於親緣和利益的組織在某種程度上很有效。2013年,廣東省公安廳懸賞通緝涉毒人員,博社村有37人被網上追逃,而其中的18人竟就躲藏在村子裡,從未離開。


此外,部分人員還利用手中的資源和在宗親中的地位,順利的把持了當地公務職位,成為了整個制販毒組織的「保護傘」。「毒村」原書記蔡東家在當地的影響力可以算是數一數二,根據禁毒人員回憶,過去警方進村抓捕涉毒人員,屢次遭到村民阻擾甚至是圍攻,一旦出現這種,蔡東家就會出面,振臂一呼,吆喝幾句,這些前往阻擾警方辦案的村民都自行散去。


而且蔡東家利用自己汕尾市人大代表、村黨支部書記的身份,收集警方偵破毒品案件的信息,在警方行動前通知重要人員潛逃。還通過行賄辦案人員的方式,幫一些被捕毒販逃離法律制裁。蔡東家的堂弟蔡良火則是博社村制販毒的「開山元老」。此外,博社村黨支部副書記蔡漢武,行動當天警方也從其家中搜出冰毒350公斤。而在圍剿博社村行動以前,當地就已查處10宗涉毒違法違紀案件,牽涉21名黨政工作人員,包括3名派出所所長和部分民警,21人中已有7人被「雙規」。行動中,為了防止包庇,根據央視在最近節目中的披露,陸豐掃毒時的警員大多也從外地調配。

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非法產業謀取利潤——黑白通吃的大佬把持地方——正常基礎設施建設無法進行——產業升級停滯——非法產業獲得廉價勞動力——地下大佬地位日益鞏固。到了2016年的今天,潮汕地區幾乎成了中國貧富差距最嚴重的地區,一方面李嘉誠、馬化騰、謝國民、黃光裕等超級富豪都是潮汕人,另一方面潮汕經濟在全省要倒著數,在整個沿海地區也是落後地區:

2015年數據,潮汕不僅沿海都是綠色,還把相鄰的內陸地區都變成了廣東省少有的深綠色

(河源地區深綠色有自然原因,參見:為什麼義大利北部主要城市並不位於波河下游? )

潮汕緣何能夠產生75個身價20億以上的大富豪?

2015年全國GDP排名,汕頭是潮汕地區唯一沒有跌出100名的城市——它正好排第100名。

其他潮汕地區多個市縣均發展滯後,排名不忍直視。但是與此同時,胡潤百富榜里,潮汕四市(汕頭、潮州、揭陽、汕尾)身價超過20億的富豪名單,全榜共有75個(及家族),總財富達7478億元,約等同於潮汕四市2014年GDP的1.46倍。讓圍觀群眾很費解。

點擊看2014年大圖,潮汕是極少數深綠色沿海地區和唯一的藍色沿海地區

甚至,這個月,海陸豐還為自己爭取到了國家級的扶貧政策……

富豪多,總體窮困,地方實權被少數人把持。古代士紳也是在類似的社會結構中打造「上智下愚」的社會的,喜歡用所謂的傳統文化來營造一個「想像的共同體」,為少數大佬的權力網路打造合法性。如果放在1000年前,似乎也的確沒有更好的社會制度可以取代他,但放到今天,這就是典型的反動封建力量。潮汕這種黑白結合的統治藝術溢出到本土之外,有個典型的案例就是香港的新義安社團(潮汕地區古名義安郡)。具體作風請看港片。

當然,從真正傳統主流文化的視角來看,除了男尊女卑,鄉賢理事等模式可以被承認是「傳統」外,其潮汕特有的的表現形式可以說是典型的「淫祀」

游神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以新山和潮汕地區為主的分析

文天祥的孫子創祖下埔村後,開枝散葉,至清代又出了一位功臣,叫文殿佐。文殿佐平定山賊有功,在他死後,因為沒有官職,但他為國家做出了貢獻,就封他在一個廟裡為神……如潮安縣鳳塘鎮鶴隴村村民信奉的「感天大帝」,其實是戰國時期的晉國忠臣介子推……

在鄉鎮游神活動中,潮州卧石鄉的游「三山國王」的聲勢比較大。三山國王是潮汕地區常見的神袛。每年的正月初九,鄉民便將廟中的「大王爺」等六尊木雕偶像抬出來,初十全鄉家家戶戶擺牲祭祀,焚香燒元寶。到了十一日,便將神像送回廟中。送回神像時,有的人將神像夾在腋下,有的人將其扛在肩上,還要故意讓神像相碰撞。遊行結束時,將神像集中在空曠的地方,抱著神像狠狠一摔,這叫「舂老爺」。有的地方,甚至用草繩子套住偶像的脖子在地上「五馬分屍」。這種方式,潮州俗語叫做:「卧石老爺(神)愈食愈驚」。據說是能夠把神像弄得越破越爛,則來年的運氣越興旺。只要游神後把神像修補完整就行了。

這種文化不要說現在,就在真正的傳統農業社會,主流文人也看不下去……

明清潮汕僧人住持祠廟現象剖析

潮陽大忠祠和東岩真武閣晚明即為僧人所住持,東岩真武閣為最早,始於天啟元年(1621),這恰好與圓澄所揭示的現象的時間相符;而關帝大聖廟、樟林火帝廟則晚至光緒年間,說明白晚明至清末,潮汕僧人住持祠廟是非常普遍的。

清雍正年間潮陽縣令藍鼎元(1680—1733),一個「少時以文章經濟自命,晚年一意濂洛關閩之學,辟異端,斥佛老」的程朱理學信徒,到任後一日游潮陽大忠祠,見祭祀文天祥的大忠祠由僧人住持時,就一肚子火了,進得廟門,迎面見到的竟然是佛像堂皇,忍著火氣轉頭問吏:「此祀文丞相,佛何為者?」吏言:「丞相在佛座後。」就不由得大怒:「僧可杖也!汝潛移佛像踞忠臣宅,是陷佛於不道也。且春秋有司致禮,俎豆以羊豕,佛其安坐而饗之乎?」即刻命人撤去佛像,移文丞相像於中堂。

重口味的可以看這裡,我就不貼圖了:盤點潮汕各地奇葩營老爺方式

揭陽縣藍田都有一半山區村落,過去有一習俗,就是正月營「花公媽」的最後一晚,便朝著老爺偶像猛潑糞便,使神像、轎子連同抬轎者,都糞便淋漓,臭氣難聞。當晚,凡花公花媽必經之處,家家戶戶門口都準備一大桶糞便,一支大木勺,等花公花媽經過時,向神像猛力澆潑。

……正月廿七潮南區臚崗鎮臚溪鄉營老爺,因為規定不能有女的出現,但是潮汕地區大多是美女抬標旗,於是在隊伍中出現了這麼一群穿絲襪、戴文胸、穿靴子、有喉結有胸部、濃妝艷抹風情萬種的偽娘,這可真是潮汕地區游神的一大奇景!不忍直視啊!

……每次游神接近尾聲,為爭取第一個把神明請回本姓廟中,誰先走是關鍵,認為只有勢力強大宗族的神明才有優先權,王、謝兩姓雙方經常爭執不下。有一年在好事者的煽動下,兩姓終於打架械鬥。宗族觀念在這時發揮得淋漓盡致,即使親戚在械鬥中也六親不認。在這次械鬥中,使用扁擔木棒、鋤頭刀斧,亂丟石塊、磚頭,衝突後雙方都有人受傷

……相傳以前陳厝隴和翁厝聯合「營」老爺,兩支隊伍在村交界處分手時。當時盛行著一種「互扔石頭」的習俗,即兩村的村民拿石頭互扔對方,據說這樣做會使自己的霉運飛向對方,從而使自己興旺發達。這種習俗使得每年都或多或少有人受傷,但因受傷的是平民百姓,習俗還是得以繼續盛行。

總之,潮汕地區的許多民間行為,說是「傳統」,如果限於地方的話,不是不可以;說是「文化」,從廣義的人類學角度也湊合,但如果說是「中華傳統文化」,我覺得大多數古代文化人是不會認的。至於為什麼之所以潮汕地區保留這樣獨特的習俗,我認為客觀原因是當地的宗族「長老」和違法產業的「精英」需要這些東西,用來掩飾自己的剝削和違法行為。平民則因為窮困和缺乏現代生活方式而被動跟隨。山西煤礦主喜歡修廟、熱衷於搞同鄉會、修族譜;沙特石油貴族宣揚原教旨主義宗教,這和潮汕的「傳統文化」是一回事。

當然,除了歧視女性、宗族械鬥、和黑社會結合等方面之外,我對其他的潮汕文化現象倒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惡感,畢竟表面上看還沒有非常嚴重的強迫行為。如果政府能重手擊碎潮汕地區的基層宗族勢力,掃除違法產業,建立真正的現代治理體系,我相信潮汕地區的經濟和文化也很快會向其他沿海地區看齊,不再保留如此之多的「獨特性」。

3月30日補充新亮點,我在貼吧看到了這篇文章的反饋:

又見潮汕被人黑,這個黑得好嚴重

更亮的是反饋之反饋:

以及……反饋的反饋的反饋

其他相關回答:

對於正在消亡的某些少數民族文化,應該進行保護還是順其自然? - 馬前卒的回答

生活方式已經完全漢化的少數民族怎麼找尋自己的民族認同感? - 馬前卒的回答

除性別平等外,還有哪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共識,是工業社會的產物? - 馬前卒的回答

如何評價在中央電視台第一頻道熱播的動畫片《鄭義門》? - 馬前卒的回答

為什麼上海男人普遍給人的感覺是「小氣」、「小男人」、「怕老婆」? - 馬前卒的回答


謝邀。

我不願意在這裡直接用「傳統文化」這個標籤,這個東西在中國,其實是標誌這一種類似死而復生的東西,並非「涅槃」,而更類似於「迴光返照」。

但潮汕地區,或者說更大的範圍,華南地區所擁有的這種文化,卻一直都活生生的,極具生命力的東西,雖然不可否認,其影響力,確實在衰弱。

當這些東西面臨著的,是「現代文化」的衝擊,其衝擊,就我看來,是社區重組。由原生的聚落,慢慢向新興的城市化社區的變化過程中,打破了原有的社區組織形式。這個問題中出現了不少當地人,那麼肯定明白,當地的這種文化,其實是建立在一種原有的以宗族和原生社區為基本的人際關係之上的,所以社區重組,對這種文化的衝擊非常明顯。

而有趣的是,在近代這麼大的社會變動中,當地能夠保持如此線條明顯的文化延續性,其原因也在這裡。

其實,這種文化非常年輕,我們不用追述魏晉南北朝的漢人南遷,也不用追述從秦漢留下來的儒家傳統,華南地區以宗族、宗廟、民祠、民神為代表的文化體系,在元代才見端倪,正式形成,要到明代中後期,到現在也不過500年的歷史,而這五百年中,以潮汕地區為代表,有經歷了戰亂,以及海禁這樣大規模的動蕩,以及其後的重生,而重生後的文化系統,更是只有300年的歷史。

這樣的文化系統,因為當地的區位優勢,天生帶有商業化、城鎮化的基因,在近代後的100多年內,相較於北方村落的大規模消亡與重建,生活模式的大規模改變,這裡其實本身人們的生活空間、社區組成形式,因為天然的先進性,而並沒有太多的變化,當然,直到近30年。

這個,就類似於,上海在20年代就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現代城市體系,於是我們現在看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人生活,除了沒有互聯網,自動化程度不高以外,在人際關係和社區組織形式上,依舊能看出明顯的相似性。

而放在潮汕地區,就是,當地在明清時建立起來的以城鎮、鄉村組合的社區生活模式,到現在,也不過是被現代城市擠掉了部分空間,而在更多的地方,仍然保存著當時的社區組織形式的相關內容,所以這種文化,依然有生存空間。


歷史原因.潮汕人跟閩南人同宗,歷經幾百年隨著戰亂天災,從中原遷徙至東南沿海。
地理原因.潮汕地區三面環山,一面環水。在改革開放以前,人口只出不進,環境閉塞,沒有新文化的衝擊,文化當然也就較為傳統。
政治原因.山高皇帝遠,所有的張良計,到這裡早有了過牆梯。計劃生育何其猛乎?潮汕家庭平均一家2.5個孩子(目測,保守估計)。文革十年,也不過摧毀了幾座神像,村民們信仰依舊。

「中華傳統文化」保留得好,「封建糟粕」殘留自然也多。
潮汕文化到底討不討人喜歡,見仁見智。

改革開放三十餘年,潮汕人遍布廣深走向全球,為何還如此「傳統」?
因為現在當家的是「六零後」「七零後」,在鄉土中成長、在改革開放中發跡的一代。

待「八零後」「九零後」正式掌權,你看如何。

註:樓主是九零後潮汕人。


我是潮汕人,我也來回答這個問題。看了督工的答案,名列第一,不知督工是否是潮汕人,整體的答案還是有諸多語焉不詳和值得商榷的地方。答案的組織也不甚條理和嚴密。
既然說是的文化,那麼我覺得,應該先開啟上帝視角來來看到這個問題。先從大的視角,然後再逐步從相關的方面來分析問題。
歷史的因素:
現 在所說的潮汕人,和潮汕文化,應該是古代(魏晉南北)逃難南下的難民文化。而不是像同樣的廣東境內的廣府文化一樣是土生土長的,客家文化也是難民文化,不 過潮汕難民早來一步,客家人沒辦法再向潮汕平原南遷了。而是逐步的向西,向廣府那邊滲透發展,其中引起的衝突和鬥爭,有人著有文章專述。潮汕文化是閩南文 化的一部分,既然是北邊的難民逃難而來,那自然會帶來北邊的文化。如果說閩南是中國的第57個民族,大概不會有多少人會反對,至少有時候也是這樣表述的: 閩南民系。她有自己的語言(潮汕話),有自己的戲劇(潮劇),獨特的民居建築風格(下山虎,四點金,五馬拖車),社區文化(宗族聚居),祭祀文化(神明祖 先),如此等等,還有經商的風格。

潮汕人的民宅中,正中央會有一顆牌匾,大多數是石刻的,正面寫著:某某居,而背面就是濟陽舊家(濟陽世家)、西河世家,江夏世家的字樣,從這四個字能看出什麼?第一是表明自己的身世,從哪個地方來的?比如我經常聽到的是,濟陽舊家,源出莆田。說明我們這一族的郡望是濟陽,而後來因為躲避戰亂,遷移到福建莆田了,然後又到潮陽,然後又到我們現在定居的這個地方了。第二,世家這兩個字可以看出潮汕人骨子裡面刻著什麼樣的文化基因。也就是現在屢遭外人誤解和詬病的宗族勢力。魏晉是中國世家文化最為昌盛的時代,難民從北到南,一路奔逃,才到了潮汕平原這樣一個三面環山一面環海的風水寶地,說是世外桃源並不為過。而潮汕平原這樣的封閉性則很好的保存和發展了北邊難民帶了的世家文化。

地理因素:

客觀上來講,正是潮汕平原這種三面環山,一面環海的封閉性,讓潮汕這種比較古老和傳統的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續。本來在古代,這個地方就是閩粵文化的交界處,潮汕平原的北邊又受到了大山的阻隔,所以外來勢力的侵入比較少,所受到的影響也較少。客家人也是遷徙到了潮州的北邊:梅州就停止向南了,而是轉而向廣府那邊遷徙。專制王朝的後期,朝代更迭的兵禍,更多的是從海上而來,文天祥帶領的南宋少帝趙昺,還有南明。

經濟因素:

從北邊遷徙而來的難民,一開始的姓氏是很雜的,這一點可以從比較古遠一點的墳墓看出來,而後,一村一寨慢慢的聚族而居,宗族文化也得以加強。一開始,潮汕平原是塊未開發的地方,而往後,人口的增長就未必是好事了,爭田奪地的鬥爭開始出現,也愈演愈烈。北方平原的人口會因為朝代更迭和兵事而有所消耗,法外之地的潮汕平原的鬥爭就只能在內部之間進行了,對田地和水源的渴望,也就說明了潮汕的宗族文化,為什麼會這麼昌盛,為什麼那麼喜歡生育男孩子,因為男孩子不僅是好的勞動力,而且是打鬥的好手,農業時代因為爭奪水源,宗族鬥毆這樣的事情從來不會少。也是因為地少人多的緣故,也是因為航海事業的發展,潮汕人開始往外遷徙,賣豬仔到南洋,打工做生意。這也是為什麼汕頭會是改革開放的第四個經濟特區,因為海外華僑多。深圳是因為香港,珠海是因為澳門,廈門是因為台灣,而汕頭有特區的待遇,是因為有海外華僑在外面,想把華僑的資金吸引回來,而督工的意思是,都給了特區的待遇了,汕頭沒有發展起來,完全是不爭氣。試問,國家給了特區這個頭銜之外還給了什麼?靠海外華僑的幾個辛苦錢就能把粵東都發展起來?接濟一下貧苦的親戚還行,若要大談發展,恐怕還得呵呵。深圳特區的發展,是改革開放的中國在國際分工中尋找自己位置的切入點,也就是加工貿易發展的實驗,而且深圳也香港只有一江之隔,而且香港還作為了整個中國對外的窗口,區位優勢不可同日而已。國家的政策傾斜的如此厲害,並不是潮汕的宗族勢力阻擾征地就可以解釋過去的。督工還說,潮汕平原靠近珠三角,理應發展不錯。別人吃肉,潮汕人怎麼說也有點湯喝。殊不知,這才是導致潮汕發展遲滯的原因。由於虹吸效應,作為中國經濟第一大省的廣東,粵東西北的發展並不理想,而汕頭特區又處在深圳特區和廈門特區之間,廣東發展的重點在珠三角,在深圳,福建的重心自然是廈門特區。靠海外華僑的幾個辛苦錢的汕頭特區,自然而然的碌碌無為。督工自己都說,潮汕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差了。

督工說潮汕地區的貧富差距懸殊,所列出來的潮汕人,李嘉誠、馬化騰、謝國民、黃光裕,請問有哪一個是潮汕本地經濟發展出來是富豪,他們只是有潮汕血脈的外地富豪,這樣的舉證,一點說服力都沒有,還有歪曲事實之嫌。

政府政策:

這個不想說太多,特別是博社毒村,如果不是政府的無視和縱容,哪裡會出這樣的事情。

其他:

1,
關於潮汕人愛生孩子,愛生男孩子的問題。

前幾天看到了一篇說計劃生育在潮汕地區無效的文章,本人表示很不服,除了有那麼一點傳宗接代的意思,更多是出於經濟的考量。北方的城市化遠遠的比南方早,特別是東北,建國後,東北人就開始可以領工資了,潮汕人還是種番薯,誰來給農民養老,國家?誰給交社保?我看到的是,沒有多生孩子的老人,或者沒有生育能力的老人的晚年的境況都是非常的凄慘。而且,潮汕人的規矩是女孩不用負擔父母的贍養責任,這跟國家的法律相悖。

2,
關於拜神。

潮汕人拜神是對風險的擔憂。海邊的信媽祖,以前,天氣預報不發達的時代,像海邊的,出海出事的概率非常大,村裡的寡婦大多數是因為丈夫出海失事了,如此大的風險,祈求平安順有錯?別人信上帝,祈禱就是信仰和文化,潮汕人拜神祈求平安就是迷信?扯雞巴蛋。

潮汕人拜神有特定的性質,也就是神有社會生活的功能性。漁民拜媽祖,船頭貼木龍光彩的紅聯;農民拜土地爺公,祈求五穀豐盛;灶頭貼一張火德星君的符,灶台是火災的多發地;龍尾王爺,城隍則是村寨的保護神;祖師公則是積德行善,收集無主骸骨,祭祀孤魂野鬼的,往往是善堂的所在,也就是民間的慈善機構。總之,神明是民眾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現在民智所開,科學昌明,並不是所有的人都信神迷信,而是作為一種社交活動,融入大眾的生活。

3,
宗族

如果城市化推進,經濟發展,而不是繼續紮根於土地,宗族這樣的組織,自然而然的會消解,而不是某些人口中的勢力。

以上。


以下主觀見解,不喜隨意~首先認為 @馬前卒說得很有道理,一直是粉絲覺得有獨特見解。其次認為其描繪的現象現今已改變不少,不能一概而論,特別是很多傳統習俗和觀念,在潮汕的比較大城市,已經變化很大了(農村不清楚)。ps:順帶說一句,潮汕人不認為汕尾市潮汕地區的。
問題是為何潮汕地區的傳統文化保留好,根據常年高考題回答模式,那就是地理位置原因啦,地理位置造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影響思想文化。
潮汕人自成一體,為古代他省遷移過來的居民,抱團意識極強,所以造就了強大的宗族意識。近代以來,潮商勢力很大,也加強了宗族觀念。改革開放後作為較早的特區,經濟地位很有優勢,但是一直從小工廠,小作坊無法轉型過來,經濟在90年代逐漸疲軟。經濟作用於文化,而文化也影響經濟。潮汕地區的宗族觀念(包括「自己人」觀念)嚴重影響了其發展。而橫向比較,越是經濟落後的地方,其所謂傳統文化越是保留的好,越發達的地方,越是文化大熔爐。
傳統文化有份精華和糟粕,鄙人才疏學淺見識不足,感覺潮汕地區糟粕對比起來比較多。
我就是個沒啥文化的人,就說說大學四年和工作2年的幾件事吧。看得慣的權當故事,看不慣的....(反正也沒啥人看2333)
一、一日跟隔壁宿舍汕頭男A聊天,我「你們潮汕女人好賢惠啊,家務好厲害。」
汕頭男A「那是當然,我們潮汕女人,跟廚房灶台一樣高就開始刷鍋洗碗了。」
我「哇,那你們潮汕男人做啥呢?」
汕頭男A「我們汕潮男人負責賺錢和大事業,從不做這些小事」
聽班裡潮汕女生說,此男十分大男人主義,和自己人打車,每次不給錢而且每次都自己先坐上車就不管女生了,問其曰「我們潮汕男的就是要享受」

二、我朋友「這台七座車好寬敞,要幾十萬呢,以後有錢想買」
潮汕男B「才七座,我以後賺大錢,要買幾十座的大車來坐」
我和朋友「。。。。。。。」
裝逼功力有待提高啊。

三、一日班會,澄海男C「我們班的女生啊,做事不太行啊,以後就我們幾個男的搞定就好了,你們 聽好安排」
班裡潮汕女人一人起身「陳XX,我們忍你很久了,整天大男人主義看不起我們女生,做事也不合作」,其他潮汕女生附和,差點開起批鬥會。
四、一次回廣州,跟一很熟的澄海妹紙A約好,我送她到客運站,她坐車回澄海,我回家。幾日之後,妹紙說不跟我一起走了,追問之下才知道。妹紙的閨蜜知道妹紙A和我一起坐車,不放心,妹 紙好說歹說閨蜜不放心。閨蜜安排一潮汕男生跟她一起回去,此男妹紙只在同鄉會見過。閨蜜的理 論是「就算這個男的再怎麼好,可他不是自己人啊,我還是不放心,你看我們潮汕男生多麼好嗶哩 吧啦。」然後我被放飛機了,我欲哭無淚,噢,妹紙A很可愛的。

四、朋友交了個潮汕澄海妹紙B做女朋友。妹紙B每次帶著我朋友去同鄉會吃飯,都把我朋友扔一邊跟自己人天南地北。一澄海男C跟她曖昧過追過澄海妹紙B,然後師妹D為了澄海男C考到這間大學,澄海男B又跟澄海妹紙D一起,後又搞大一個澄海妹紙C,說負責打掉之後結婚(括弧笑),然後我朋友說這個男的人品有問題的,你不要跟他過多交往,妹紙B每次在說到「自己人」的問題上,都無腦維護。還說這個男的很負責的,說了要結婚的。然後澄海男C搞大了師妹D,又飛了澄海女C跟師妹D一起了,結婚生了寶寶(真愛啊,被感動了)

舉了幾個片面的例子,主觀覺得,許多從小在潮汕地區長大的潮汕人,比較重男輕女,大男子主義,無腦維護自己人,而一般如果出來大城市見識世面又肯學習,一般都轉變挺好的。李嘉誠不也是走出來才混出人樣的,要是一輩子窩著,哪能發達?
潮汕地區一方面經濟落後,一方面文化保守。而這兩者又相輔相成。許多所謂家裡開工廠的,其實只是一些落後的小作坊小工廠,從事一些低端的玩具加工罷了。但是每次跟外面人總炫耀什麼家族產業,多厲害多厲害。
所以還是覺得,潮汕人要走出來,走出那封閉的潮汕地區,才能有所發展。這也是為何珠三角那麼多潮汕人。如果都像他們說的,潮汕是那麼好,幹嘛還那麼多人跑出來闖蕩?潮汕人優點:團結,相對來說比較吃苦耐勞,顧家。這些就不說了,百度百科一大堆呢。
覺得還有個最大問題,自我定位不行。還停留在汕頭是特區,潮汕經濟多厲害,潮汕人多有人情味兒多團結,潮汕多適宜居住。如果不能辯證的看待優缺點,這個地區以後會更加沒落下去。嗯,西南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保存的很好。
補充1。關於潮汕人生小孩,據我所知,上一輩五六個的大把人在。90後左右開始,大點城市一般兩個為主,農村4個或者以上(跟認識的人溝通了解來的,並無大數據,何況超生也統計不到數據吧?)。不過依舊許多是生幾個女兒然後生齣兒子為止。只要多了解下身邊潮汕人,就發覺好多家裡幾個小孩的話,最小的基本上是兒子。(這個全國都有,潮汕嚴重點罷了)
補充2,在廣東讀大學的應該感受到,大學裡面最多的是潮汕人和湛江人。兩撥人抱團很厲害,同鄉會也是風生水起。我入學的時候,兩撥人就「開片一次」,後來又少了。而且好像潮汕人和湛江人不喜歡做朋友?這個我一直不太解。
拿河南人舉個例子(河南人躺槍,我自己就也算河南人),河南人在全國被黑那麼嚴重,是有其原因的。河南農業大省,說白了就是農村人多又窮,人口素質差,外出務工多,所以許多時候一說到河南人印象就不好。最近幾年,中原城市群開始建設,回過老家兩次,感覺發展是快,人的變化也不小。 當大批人都認為某樣有問題的時候,一是有組織有預謀有利益的(比如各種西方的輿論攻勢?),二是這樣真的有問題或者曾經有過很大問題,讓大家產生了如此印象。 覺得吧,還是先正視自我,才能找出不足去改變。潮汕地區文化有其歷史原因,不過文化本來就是不斷變化的
也許人海茫茫,我遇到的奇葩多一些,而一些人遇到的都是頂好的人。畢竟不是搞社會研究的。
本來就沒打算中立客觀,只是想說說自己看法。那就開個陽電子破城炮吧,感覺潮汕人和上海被說到自己不好,特別容易興奮哎?(上海躺槍)


我不知道這個問題是「反話黑」還是「無意黑」。
先來談談潮汕拜神:

你如果把它當成一個信仰,那就大錯特錯了。我曾經跟家裡長輩交流過,喜歡拜神並非出於敬重。而是有目的的!

1.什麼時候需要拜神?
(1)除了傳統節日外,還有每月初一十五,以及其他自定節日「送神日」「請神日」等等。
(2)逢喜慶事,如婚嫁、建房子、入住新房,還有考大學考公務員各類考試。是的,你沒有看錯。
(3)逢家庭變故,如人身傷害、車禍等等。

2.哪些人需要拜神?
除了孤寡人士以及基督教徒,其他家庭都要拜。有些人窮到沒辦法拜神,於是會選擇入教,這樣就可以免去拜神。

3.為什麼拜神很貴?
祭品包括水果、雞鴨鵝魚豬、餅乾麵包,以及最重要的紙錢,當然蠟燭、香等等也必不可少。某些紙錢上面是要貼上錫箔紙片的,所以價格不便宜,同時催生了潮汕地區錫箔紙以及紙錢產業。
比如過年的時候,我一普通家庭拜神相關費用就要達到幾千塊錢,每月初一十五至少要花費兩百塊錢,這裡還不算上一個家庭主婦出去買祭品以及去神廟跪拜消耗的時間成本。

看看一個節日的花費清單(拍攝於潮州古城牆附近的廟宇前)

4.為什麼要拜神?
其實我們也看過很多電視劇里的拜神情節了,有求姻緣、平安,也有求富貴安康。而這些也大概是目前潮汕地區拜神的主要目的,是的,是目的。在我們那裡,流傳著一個故事,據說某年大颱風,有人看到一個大神拿著扇子在反向揮動,消災解難。這個故事也反映了很多人的心聲,如果沒拜神,災禍就要發生。這裡我們知道,其實就跟古時候的人們拜神目的一致,說得好聽是敬畏自然,其實只是怕死。所以你要說是傳統文化的保留,可以,但這是落後的糟粕。我也見過一些人拜神的時候問六合彩開什麼?怎麼問?就是內心祈禱後隨機取一疊紙錢,清點數量,當然也是偶爾會中的,於是更加深了他們的相信。接下來聊聊拜神對整個潮汕社會的發展有什麼負面作用:
1.大量浪費資源,消耗經濟,加重貧窮。
(1)拜神本身帶動部分家庭小作坊以及產業的發展,也是一些人賴以謀生的手段,比如紙錢錫箔紙製作生產,拜祭粿品包子的製作,儀式物品如燈籠蠟燭等等。
(2)但是其給社會經濟帶來嚴重負擔,大量紙錢自己儀式物品均是消耗品,沒帶來任何物質上的收益,且污染環境,祭品還可以用來吃,為身體提供能量。
(3)佔據了婦女勞動力,而這些勞動力本來可以用在經濟發展上面。
未完待續。


——2017年11月20日更新——

截至目前,這個問題下已有了一百九十多個答案。

其中,督工馬前卒 @馬前卒 用大量潮汕負面事例舉證觀點的高票回答十分奪人眼球;王建雄先生基於歷史概念提出的觀點讓我啟發:由於潮汕文化具有先進性和商業化、城鎮化的基因因而在「現代文化」的衝擊下仍有較大的生存空間。

馬前卒先生一針見血地提出了宗族勢力把持基層的觀點,認為潮汕宗族勢力以「迎老爺」等傳統文化為手段,營造一個「想像的共同體」,為少數人的權力網路打造合法性。這個說法正確嗎?

首先,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明確三個概念:何謂潮汕人,何謂潮汕文化,以及潮汕地區的範圍。(只有在問題範圍內討論,答案才不會偏離。)

一、潮汕地區的範圍

在文化層面上關於地域名稱的冠名之爭異常激烈,民間百姓在討論潮汕地區時也常常莫衷一是,甚至難以避免這種「囊底蟹咬自己」(自家人與自家人窩裡斗)的口水戰。

要知道,如今通用的「潮汕」這個名稱,也是個後起的名稱,因為有了「汕頭」才有了「潮汕」之說,而「汕頭」只不過是個1860年才開埠的「百載商埠」而已。

總的來說,如今的潮汕地區即潮州古八邑,可以泛指潮州市、汕頭市、揭陽市三個地級市,當我們談到廣義的潮汕,即受到潮汕文化的影響地才加入汕尾市和梅州市的豐順縣、大埔縣。歷史上的汕尾一直為惠州管轄,1958年12月劃歸汕頭地區專員公署後於1983年9月又歸屬惠陽地區專署管轄。

近年來官方推動汕潮揭一體化,從地緣政治角度看並不包括汕尾市,然而從文化、語言、風俗等角度汕尾與潮汕地區是有很多共同點的,以致海內外的人經常將其混為一談。

所以目前從地緣政治看,潮汕地區並不包括汕尾地區。

二、何謂潮汕文化


學者杜松年在《潮汕大文化》里提到:

「潮汕文化,是居住在本土的潮汕人、居住在國內其他地方及海外的潮汕人和關心潮汕人士所創造的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潮汕文化,屬廣義文化也即大眾文化範疇,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其外延包括潮人文化,是一種地域性群體文化。」(杜松年《潮汕大文化》第1頁,中國科技出版社,1994年)

前幾個月我在潮汕學者林倫倫老師的講座上聽他講述潮人文化的概念。倫倫老師認為帶有強烈地域性色彩的潮汕文化是中華文化中的一個分支,但它又不同於以地域為絕對特徵的地方文化,如齊魯文化、荊楚文化等。

林倫倫老師引述黃挺教授在《潮汕文化源流》一書中的觀點:

「潮汕文化包含著許多文化特質……在這些文化特質中,語言是最具區別性特徵的一種。因而,我們把潮汕文化理解為,由講潮汕話的民系所創造的一個文化共同體。」

黃挺教授認為潮汕文化是由潮汕民系創造的共同體。如今潮人又遍布海內外,潮汕本土與海外都有1500多萬人口,那麼「潮汕」便不僅是一個區位,而要從人文地理概念去理解。

三、何謂潮汕人

(先科普一下,經過考究,潮汕人常用來表達內部團結的辭彙「膠己人」正確寫法應該是「家己人」,現在很多餐館、品牌、宣傳等誤用讓人哭笑不得)

今年暑假我初到港大,開講座的教授看到我說潮汕話便直說我是「潮州人」。其實這個「潮州人」是一個歷史概念,汕頭開埠以前,潮汕地區以潮州府城為文化和政治中心。現如今,在港澳台地區和海外,「潮州商業幫」名聲很大,「潮州人」含義已相當於「潮汕人」,而「潮州」由於泛指的大概念與專指潮州市的小概念完全重合,確實容易造成歧義。

因此,「潮汕」一詞作為代表汕潮揭三市的通用辭彙。

前文已經說過,潮汕不僅僅是個地理概念,潮汕人的概念也有包括文化層面在內的更多含義。

林倫倫老師有一個十分新的見解,滿足擁有潮汕人血脈、會講潮汕話、長期生活在潮汕地區其中一點的都可以稱為潮汕人。

潮汕人多地狹,眾多潮汕人移居外地,但只要講著一口潮音,便仍是潮汕人;長期生活在潮汕地區並受潮汕文化的浸淫也可以算是潮汕人。我認為這種將潮人概念泛化的觀點很符合現代潮汕人無意識排外的消解趨勢。

題主提到的拜神活動在潮汕地區是十分普遍,其歷史悠久,祭祀對象龐雜,影響非常廣泛。

當常人談論到潮汕人敬畏神天的宗教情懷時第一印象是迷信。而「迷信」此詞最早在中國出現是作為佛教宗教術語傳播開的,近代基督教在中國推廣的時候也聲稱基督教是「正信」,信仰別的的宗教是「迷信」。(此處沒有抹黑宗教的意思)政府在推廣新思想的時候也將之作為政治術語——破除迷信。

當我們討論潮汕地區的宗教信仰時不可迴避它的區域性。韓江平原的宗教信仰以佛教、基督教為主,而榕江平原、練江平原以民間宗教為主。隨著城鎮現代化的深入和宗族觀念的逐漸消解,拜神在不同地區和不同年齡段的人身上有不同的體現。

那麼,潮汕人的宗教情懷由何而來呢?

一、文化傳統因素

潮汕先民們在歷代戰亂中一路南遷,最終定居潮汕地區,世代繁衍生自息,自然受歷史影響。《左傳》提到:「國之大事,在祀在戎」,《呂氏春秋》說 :「荊人畏鬼而越人信祀」,可見風氣未開之前,將人身與心靈需求訴諸祖宗神靈在中國本無二致。

另外,潮汕社會從屬於華南社會宗族體系,《東里志》記載所云:「粵俗尚貴,祠廟興矣」。在潮汕地區存在著成千上萬的大小神廟,神廟裡供奉的神明,有自然神明如天地父母、太陽神、月神、風雨雷電諸神以及佛門諸神、道教諸神、帝王聖賢英烈清官等等。

二、生態環境因素

一來潮汕雖有富饒的潮汕平原,但人多地少,生存不易,又因近海,常有颱風與地震威脅。民間盛傳著韓愈治鱷魚的傳說,可一窺當時環境之惡劣。二則許多潮汕人民靠海而生海上航行抑或在異域生活,海上風險大,為滿足安全需要,從傳統文化信仰中獲得心靈安慰。

現代的年輕人秉持「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觀念,所以這種信仰崇拜基本上承續了下來,成為民俗文化中一個典型的、有特色的組成部分。潮汕文化也隨著出海潮傳播到東南亞甚至世界各地,法國常見的貴刁便來自於潮汕小吃「粿條」。@張佳瑋(看到你關注了忍不住@你一下)

@馬前卒 回到答主馬前卒的觀點上來,這陣子剛好潮汕學者陳景熙老師來知行書院講學,我在分享會上和他探討了這個問題,嘗試著分析。

剛才已經說過,潮汕宗族社會從屬於華南宗族社會體系。明代以來,統治者試圖打破宗族勢力,然而到了民國前,宗族勢力仍存在一定的合理空間。建國後,國家推行的意識形態與民間宗教信仰相衝突,潮汕宗族勢力與宗教信仰也面臨被肅清的境況。然而在十年動蕩中,浩劫也無法阻止文化在地表流淌,國家不得不和本土勢力相妥協。改革開放後,許多潮汕習俗文化轉頭一變,又因成了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獲得了官方合法性。

只要這種結構沒有被打散,鄉紳鄉賢就依舊會利用傳統文化獲取資源。

然而,潮汕社會實質是一個商人社會。

商人、特別是致力于海外貿易的華僑商人的社會地位在汕頭開埠後迅速提升,他們在鄉村中參與傳統宗族事務,建設新家園,如今諸多名為「新鄉」、「某某新鄉」的村子,大都是商人建設的。

在清末,商人成為一股新興的社會勢力,不僅主導了通商口岸的經濟社會事務,而且在鄉村社會中,其影響力也已經超過傳統的鄉村士紳。

歷經政治運動,商人群體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與支付公共建設經費相對應,商人群體獲得地方公共事務的支配權力。

在海外,傳統文化如宗祠、游神等活動則成為凝聚潮人力量、共享資源的方式。

傳統文化是凝聚潮人的紐帶,另外,國際潮團聯誼年會也是見證潮人團結的一個平台。國際潮團聯誼年會是以海外潮人社團為對象的全球潮團聯誼交流平台,其宗旨是聯絡同鄉,促進聯繫。是世界潮汕人大團結、大發展的標誌。

這樣的國際性地緣組織,在全球也不多見。

總的來說,潮汕的宗族觀念不可避免有負面的因素,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隨著現代性的衝擊,觀念的演變早已悄然上演。

參考書籍:

1、《潮汕文化:潮人的精神家園》 林倫倫著

2、《地方商紳、國家政權與近代潮汕社會》 陳海忠 黃挺 著

3、《潮汕大文化》 杜松年 著

4、《潮汕文化源流》 黃挺 著


記得前段時間看過一個潮汕老鄉鄭凱濤做的一個名為《潮 TALK》系列的視頻,其中一部叫《敬神樂生》的視頻,剛好談到這個問題,該視頻講的是關於潮汕「拜老爺」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看完之後完全顛覆了一直以來我的看法,我把它貼出來吧。

(以下是視頻的內容)
  曾經有一位外地的朋友問我,他說:「凱濤,你有信仰嗎?」我回答他:「有啊,我信媽祖的啊。」「媽祖也叫信仰?不會吧?你以為是上帝嗎?」「你可以說『God bless me』,我就不可以說『媽祖保號(保佑)我』嗎?」
  我們潮汕人每年要花很多錢和很多時間在「拜老爺」上面,這一些情況在外人看來是很難理解的,他們只會認為這個就是迷信。同時他們也認為潮汕人「拜老爺」,本身就是一種消極人生觀的體現,因為要是什麼事情你都得去找「老爺」的話,只能證明你總是在欺騙自己,甚至現在我們本土一些比較年輕的人也開始對「拜老爺」這類事情反感。但是實際上,對我們潮汕本土的情況來說,「拜老爺」究竟是不是迷信,而且它有沒有必要存在呢?
  一、潮汕人為什麼崇尚「拜老爺」
  在這裡,我們把各種各樣的神都統歸進去,把它們都直接稱為「老爺」,包括媽祖,這樣我來說也方便一些。
  原因一:「拜老爺」是古風的遺留。
  在《春秋左傳》裡面有一句話叫做「國之大事,在祀在戎」,意思就是說國家的大事在於祭祀與軍事。我們潮汕人崇尚「拜老爺」就是一種古風的遺留。
  原因二:「拜老爺」是因為潮汕的苦難史。
  實際上,我們潮汕是一個充滿悲情色彩的民系,一個充滿苦難史的民系。我們很多年輕一輩的潮汕人,實際上很不清楚潮汕的一些故事,更不用提外人知道我們潮汕有什麼故事了。歷史上,我們潮汕是一個充滿天災、人禍和兵事的地方。
  天災方面。根據潮學研究者黃挺老師在《潮汕史》裡面的統計,我們潮汕單單在明代一朝就發生了嚴重的風災27次、水災38次,還有旱災21次。我們不要說到那麼遠,不要說到明朝去,我們舉近代的就好。1922年潮汕的那一場「八二風災」,死了7萬多人;而1942年的冬至到1943年的5月,這半年裡潮汕都沒有下雨,沒有收成,餓死了40多萬人。
  人禍方面。我們潮汕三面背山、一面向海的地理環境,其實在古代也就決定了一種情況:三面有山賊,一面有海盜。那時候沒火車,沒飛機,什麼都沒有,出一下門都很危險,動不動就跳出一個人來:「要錢還是要命?」
  兵事方面。因為潮汕地處大陸的邊緣,所以南宋和明兩個末代政權,都是在我們潮汕進行最後的抵抗。當時南宋政權撤退進入潮汕的時候,我們潮汕人民給予了它最後的支持。當南宋滅亡之後,元兵就進入潮州城進行大屠殺,為什麼呢?懲罰啊!還有一個就是在明末清初的時候,潮汕地區很亂,為什麼很亂?因為那時候存在一個南明小朝廷,還有一個是鄭成功的部隊,還存在清兵,簡直是「亂過三國」。當時發生了一件很大的事,鄭成功攻陷鷗汀寨(在現在的汕頭)的時候,不明不白屠殺了6萬多人。6萬多人是怎樣的一個數字啊,而且是鄭成功做的!
  所以這一些天災、人禍和兵事,就決定了我們潮汕是一個充滿悲情充滿苦難的民系。在當時的這種歷史條件下,如果人們沒有一點信仰的話,內心的精神沒得寄託的話,會很慘的!
  原因三:「拜老爺」是因為潮汕人的漂流史。
  我們潮汕還是一個漂流的族群。一百年前,我們在海外漂;一百年後的今天,我們依然還是在漂,只不過我們是在海內漂。現在還好一點,現在還有一些通訊工具,諸如電話這一些東西。以前在沒有這些工具的情況下,對漂流的人來說,他們的精神本身就需要一個載體,需要一種寄託;對家裡的人來說,他們希望外出的人可以平平安安,就只能求神保佑。他們的精神也需要一個載體。在這種情況下,「拜老爺」就是最好的方式。所以,它更像是一種信仰,而不是一種迷信。
  二、在現代社會,潮汕人還需要「拜老爺」嗎
  可能有一些人會說:這一些只不過是歷史,現在根本就不需要這些東西。但實際上,我們潮汕的「拜神」「拜老爺」,跟其他地方是不大一樣的,我們有我們的實用性所在。
  第一,「拜老爺」是潮汕人精神勝利法的體現。
  我們在「拜老爺」的時候,實際上你是可以可以跟「老爺」砍價的,你是可以跟它討價還價的。什麼意思呢?
  我們潮汕的老爺是可以這樣拜的,比如我平時去拜媽祖,我是這樣說的:媽祖啊,阿孫弟要做某些事,你認為這樣做好不好。如果占卜的結果是媽祖說不可以的話,我就繼續卜。我就跟媽祖說:媽祖啊,要不阿孫弟換成這個做法,這樣做好不好。我下次來帶多一隻雞或者一隻鴨,甚至我去買一桶麥當勞給您吃,可以嗎?您覺得我這樣做可以嗎?如果媽祖還是繼續說不好的話,我就談到好為止,談到媽祖答應我為止。如果媽祖答應我的話,我就非常歡喜,我就會說:謝謝媽祖!實際上,我也只不過是為了給自己的內心一個精神上的支持,就只是這個意思而已。
  第二,「拜老爺」是潮汕傳統美德的一個載體。
  潮汕的「拜老爺」,也是我們潮汕女人傳統美德的一個載體。其實你們看潮汕「姿娘」(女人)在拜的時候,她們往往會說一句話:保號(保佑)全家大小平平安安,潮汕「姿娘」表面上拜的是「老爺」,實際上體現的是潮汕「姿娘」關心家庭、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第三,「拜老爺」傳承著潮汕的文化遺產。
  「拜老爺」其實也是我們潮汕傳統文化藝術的一個載體,因為如果沒有「拜老爺」的話,也就沒有各種各樣的游神活動,也就沒有「營老爺」這一些東西。我們的潮劇、潮州音樂、英歌舞、木雕和燈謎等二十多項傳統文化藝術,其實這些都是跟游神活動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聯繫。如果沒有「拜老爺」和「營老爺」的話,我們這一些傳統的文化藝術,我們的這一些文化遺產,要怎麼傳承?
  第四,「拜老爺」是潮汕人樂於生活的一種方式。
  實際上,我們潮汕的「拜老爺」,也是我們潮汕人享受生活的一種方式。為什麼這麼說?看我們去「拜老爺」的時候,拜什麼(祭品)呢?一定要拜什麼嗎?不用。「老爺」都沒說他喜歡吃什麼,你喜歡吃什麼,你就去拜什麼。我聽說現在有人連肯德基的全家桶都拿來做祭品呢!說是說給老爺吃的,實際上呢,自己想吃什麼都可以。
  所以,如果單純地用迷信和消極這一些字眼來描述我們潮汕的「拜老爺」「拜神」這一些東西,其實是很不合理的。我們拜的不只是「老爺」,更是一種文化。不過現在「拜老爺」這一些事物在發展,其實也面臨著一個揚棄的問題,如果有一些確實是不符合現在的價值觀的話,我們希望它可以得到適當的改變。


這是潮汕被黑的最嚴重的一次,說營老爺是惡俗是落後是迷信的,請你們參考下廣州城隍爺出巡,日本神幸祭。
迷不迷信我們不知道嗎?這不過是潮汕遊子返鄉聚會的一個契機。
說到底還是因為潮汕現在發展不好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等到大潮汕發展起來了,這自然成為別人眼中的優良傳統。


我是潮汕人,除了牛肉丸和粿,我厭惡潮汕的文化。該文化中,多的不是傳統文化,九成九是封建糟粕。

落後,貪小利,不讀書,極度人情社會,只想
著從同宗同族謀利,背後還捅一刀吸血。

一切向錢看,有錢老大,娛樂只會賭,過節還是賭。

極度大男子主義,極度好面子。

迷信,這還好,畢竟大部分都是導人向善的佛教,我家還信很多什麼其他的神,最有名還是媽祖,估計是閩南地區共同信仰了。

汕頭作為第一批特區,還是那個死樣子是有原因的,有點能撈的地方,不撈個夠都覺得是虧了,富了那些灰色勢力,窮的還是這個城市,這些人民。

在小時離開潮汕,經過廣州深圳的熏陶,真的看不起潮汕的文化,雖然老爸還老叫要回去,能避就避,不能就當吃貨之旅,哈哈。

————————割—————補充更新

有點偏激了,九成九有點過,但是我的態度不會改變,潮汕得糟粕確實是多,拜神什麼的算習俗不算傳統文化吧!?

我認為的傳統潮汕文化就是
同宗團結為錢求,
有關係的才叫牛,
男賺錢來女其他,
懷上就把孩子留,
讀書讀來沒屌用,
不如生意把錢流,
事情是什先不說,
大家要把面子留,
逢年過節除拜神,
花樣賭法6不6?

我覺得有個答主說的不錯(忘記哪個了,就是這題里的回答):潮汕之於廣東,如中國之於世界。我覺得有道理。我們走出潮汕的潮汕人不正像出國的中國人嗎?

並不是覺得自己厲害了,看不起家鄉了(也沒什麼看不起),是真的見識了我們嚮往的文化,就有強烈的對比。

中國正在改變,而潮汕的改變,感覺如果下一代還是這樣的潮汕文化,無論有幾個大富翁從這出來,卻也幫不了潮汕的發展,也只能吃老本和跟著廣東發展被帶飛咯。(我所見的潮汕下一代確實還是這樣的居多,也是無語)

——————割————
我在評論區發現我好像文不對題,愧對大家。

我是在校生,我對潮汕傳統文化都只是在父輩親戚之間的交流中感受的。

我認為傳統文化能保持下來的原因,是宗族極強抱團性,這也是造成了我說的上述封建糟粕的根本原因。

大男子主義,排外,娛樂方式單一賭博,重男輕女,越窮越生。(我把迷信排除在外是因為我認為這已經融入了潮汕習俗,也不會有什麼壞的影響,畢竟我知道

是不是感覺就是封建農業社會鄉紳秩序的缺點的集中,但是其中的優點卻不能與現代社會相適應:

如多生孩子為了增加勞動力,現代教育重的是質量不是數量了,勞動力並不能帶來財富,我的幾個伯伯後代和我一輩的(我爸老幺,我基本最小,所以他們都工作了)月薪基本沒有3000以上的,還沒有我姐實習工資高,但是孩子多,真的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排外是為了在封建制度中爭取宗族利益,封建社會牛的都是家族啊!大男子主義和重男輕女都是百分百的封建糟粕了,就不說了。賭博這是老一輩的唯一娛樂,帶著下一輩一起玩,玩著玩著就賭上了。

這種鄉紳制度是因為地處沿海,中央遙遠,地勢封閉,宗族地方勢力強大而少有壓制。再加上潮汕的小作坊,家族企業在改革開放初也是有強大經濟的,在外潮汕人的打拚成果也對潮汕產生了保護。

個個潮汕人以在外潮汕人的成果為榮,但是其實他們基本沒有在潮汕完成自己的發展的。但是潮汕人只看到了他們的成果,覺得不讀書做生意的觀點也是盛行。

所以綜上(我也不知道寫了什麼鬼,打完球頭暈死了),潮汕人的傳統延綿至今,對潮汕的經濟和對外影響起到了很好的負面作用。

但是我看到很多評論都說潮汕下一代有很大的改變,我很希望不是那種像我這樣離開潮汕才有的改變,而是潮汕本地下一代有的質的改變,不然就算外地潮汕人再出個李嘉誠,又有什麼用呢?


哎喲,嚇一跳。早上起來一看突然好多贊,好多評論吶。是 @馬前卒給了贊同嗎!哈哈!謝謝各位的支持和贊同。

@馬前卒 的回答中,說到的鄉賢宗族勢力,其實很有道理。經濟數據什麼的沒有研究過,所以沒有發言權,不過有個親身經歷的事情,確實可以支撐這個說法。
我親姐姐嫁到了福建漳州,那個地方的習俗和潮汕地區很相似,也保留了非常多的民間祭祀活動,其鄉賢宗族勢力的能量表現在了「聚居」這一點上。
我姐夫他們村在漳州招商局開發區旁邊,是個大村,有幾千人,也是當地有名的富裕村,大多數人家都住著400平朝上的自建小別墅。有兩大姓,高和李,估計佔到了整個村的80%左右,二姓之間還有數代的通婚。他們的村委會的所有幹部,只有這兩大姓的人,沒有其它「外人」,要知道,這是村民公平投票的結果。
據我姐夫說,這種現象從建國以來就是這樣,估計也會繼續持續下去,除非政府將這裡徹底拆遷。他們村有2個億萬富翁、數十個千萬富翁,從事的都是傳統行業,開廠做海鮮生意之類,也有一些是靠拆遷致富的。
重要的是,這些人都屬於高王兩大姓。
當宗族勢力形成後,維護宗族固有利益,就近挑選最親近的族人來進入權力圈,當然是順其自然的。以傳統祭祀活動來凝聚宗族團結就成為了不二選擇。

-------------------------------------------------------
以下是原答案:
好最近在讀我老家的縣誌,對所謂傳統習俗深有感觸,不請自來答一發。先說觀點:傳統習俗保護的好?不如說封建迷信保護的好!

先看看我老家南陵縣縣誌中,所附的一張清末民國時期的城區地圖,照片拍的不是很清楚,大家湊合著看一下:

.
從這張地圖上可以看到,這個區區方圓數里的小城,各類寺廟宮觀祠竟然有30多處,而圖上總共也不過就百來個建築、路名標註。

再看縣誌中關於風俗的記載,從正月開始直至十二月(農曆)幾乎月月都有非常重要的與祭祀有關的節日。
正月:全族大祭祖先於祠堂。祭春、祭忠義、祭節孝、祭野孤、家有喪者要祭新墳。
二月:春分時有古儺禮,逐厭氛、疫氣、毛狗、野貓
三月:清明寒食節,祭先人。
四月:攜餅焚香、禱于田塍,叫做祈秧。四月初八,浮屠浴佛
五月:端午
六月:祭暑
七月:中元孟蘭會,即鬼節。七月三十,地藏菩薩誕辰
八月:中秋祭月
九月,重陽
十月:初十祭祖,俗名十月朝
十一月:冬至,全族大祭祖先於祠堂
十二月:從臘八開始,就有祭灶、迎灶、祀年、祭祖等各類祭祀活動。

這是民間的,可以試想一下這些所謂的傳統習俗,現代生活中如果全部繼承下來,需要投入多少的資源。

再看看官方的:
縣署,儀門旁就是土神祠,後院還有土神廟。上面地圖中的絕大部分廟祠,都是官方所建所祀的, 如先師廟,崇聖祠,文星閣,文昌祠,關岳廟,城隍廟等等等等。

僅官方祭先師廟(又稱孔廟、夫子廟,祭祀孔子及各位儒家聖王先賢的地方),縣誌就用了近一卷的章節,詳細記錄了要祭哪些人、為什麼祭、這些人是誰、如何祭、祭祀的每一個步驟、要用哪些東西、甚至連供桌上的供品怎麼擺放都有示意圖。按步驟一步步的做下來,就能複製清朝年間,一個縣城正宗的儒家聖王先賢祭祀活動是什麼樣的。

以上這些說明了什麼?

祭祀活動在中國的傳統習俗中,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是最最重要的事情。重視祭祀活動就是當時的政治正確,如果當時有民不祭祖,將難容於宗族,如果有官不祀聖,紀委就要請他喝茶了。

中國古代社會將如此多的資源消耗在了祭祀活動中,無非是當權者要藉此類活動,強調自己政權的合法性。皇帝是天子,代表的是天,天是什麼?天是所有人的祖宗,天下所有人,都是天的子民,不聽天的話,就是背棄祖宗、神靈,將會遭受懲罰。而只要按時祭祀,完全按照這套規則來,那就是「善良、淳樸、孝順、忠義」之人。

受此習俗長期影響,有人竟然就覺得它是一種傳統文化,覺得做了點壞事,只要是「誠心」祭祀之人,祖先、神靈、先賢、老天爺就會不計較,還會保祐我。

這不是信仰,這是交易。

上面提到的民間風俗,大部人中國人只保留了過春節、上元、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冬至這幾個節日,國家法定的傳統節日更是只有三四個。

是我們放棄了傳統嗎?我個人不這麼認為,而是大部分人不再需要和所謂的神靈、先賢、老天爺們做這種無謂的交易。清明冬至的祖先祭祀,更多的是對先人的緬懷和思念,沒有了那種功利性,我個人認為這樣很好。

題主提到的潮汕地區的傳統習俗為什麼保留的這麼好,無非是指他們類似的祭祀活動保留的很多。傳說中靈驗的廟宇,總是香火旺盛。沒落的宗族家廟,則是殘垣斷壁。就是如此的現實,如此的赤裸。那麼:

潮汕人不僅很會和人做生意,也很會與神做生意。


您知道電音三太子嗎?

還是得學習一個。

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西方有個如來佛祖(無誤),寶島人民跟怹是談笑風生……

潮汕人這傳統文化,差的不是一星半點了。

你就拿這喝茶來說,台灣人夠多麼能炒作。

潮汕人還窩在那自個兒喝呢。

還有潮州這醬貨,擱台灣人手裡,早賣遍全中國了。

——還「醬貨」,你這是跨越半個中國犯狗啊……


第一次回答,僅說說我知道的吧。
1.潮汕人很久以前也是中原那邊遷移過來的,潮汕話也保留了古漢語的一部分,所以題主說的中華傳統文化的淵源就在於此;
2.潮汕地區地少人多,要生存下來,就要努力打拚,要精明能幹,但是太過於精明大家又不喜歡(參見東南亞的反華運動)。既然其他人不喜歡潮汕人,排斥潮汕人,潮汕人內部只有更加團結,才能與外部抗衡。外人越是排斥潮汕人,潮汕人就越是團結,越是重視自己的文化、民俗、體系等(例如每月初一十五的拜神)。因為這些風俗也好、信仰也好,都可以或者關係到潮汕人的團結。所以潮汕地區保留了很多很傳統的東西;
(對於 @周曉農 說的一點表示認同,希望老祖宗和菩薩保佑確實有心理安慰的作用,而且潮汕人經歷的苦難確實也不少,所以有這方面的原因)
3.潮汕人很講究宗族關係,潮汕人的有些觀點會陳舊一點,潮汕人會覺著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務實一點,比較實在,還是信「自己人」的話好。潮汕人出門在外也很照顧潮汕人,ps:「自己人」的潮汕話是必學的。
4.傳統的東西保留的這麼好還有一點和語言有關,畢竟潮汕人自己的語言,非潮汕人是很難學的,(客家人和廣府人聽不懂的,沒有相似性)。而且在普通話沒有普及前很多人是不會說普通話的,現在比較老一輩的也是這樣子,不會說。你想一下,有個人很精明,限制又多,而且語言又和你不一樣,你和他交流的慾望都不是很強的吧。所以有這部分的原因。
以上是個人觀點,非專業人士進行各方面的分析,希望有大神來給出更好的答案。


寫在前面:
一些知友說這是在黑潮汕地區 不好意思真的不是 可能因為我選擇的事例並不算正面才會給人那麼一種感覺
我認為大多數時候大家並沒有很大不同 只是挑了一些雙方觀念有所衝突的事例罷了 如果我說大家都一樣沒什麼可說的 想來這答案也沒什麼存在必要 正視不同才能平等交流 解決問題
你說可以挑一些正面的別只說這些給潮汕人招黑呀 別急 上班只能抽空更 後面會有 急著扣帽子只會顯得充滿攻擊性不是么

感謝閱讀。

-------------分割一下------------
跟潮汕地區接壤的梅州人 試著解讀一下 並無深入了解 僅限個人見聞

1、高中的時候舍友C
一天我說:你說你一個潮州人 怎麼就做了梅州的學生呢?
C表示:你們這邊讀書風氣好 我爸叫我過來考大學 要不是我爸想要「家裡出了個大學生」成就get 我早就不讀了
我:…喔 那讀了大學回去幫家裡忙?
C:對啊讀大學有個卵用 我爸就想我拿個文憑回去燒給祖宗看 哎呀我們家也有大學生了 就這樣
我:…

後來C畢業結婚 去了潮州一趟 婚禮在他家廠房舉行
仔細看了下 是一個大規模的手工作坊 生產主要還是靠人工
婚禮酒後
我:你們家這做的挺大啊
C一臉得意:那是 我們家的x產業在y地區是數一數二的
我:那你們要擴大規模嗎 看你小時候照片就這一塊 現在還是這一塊
C:擴大個卵 現在就這麼塊破地一家人都累的死去活來 再大真管不過來了
我天真臉:咦 你大學讀的管理專業喔
C:管理個鳥你真當我是去讀書的了
我:…也是

去年
C突然問:你們梅州有木有哪個廟比較靈啊 我老婆生不出孩子喂
我:你不僅過來讀書 還要過來燒香真是愛的深沉啊
C:毛線 潮州的廟我都去了一遍 今年過你們這試試
我:…

我真的不好意思說哥們你去醫院兩個人檢查下好不好

現在由於家裡產品要出海 C同學經常看天氣預報 看到颱風之類的就去燒香

2 大學軍訓 上鋪是個潮二代 隔壁鋪是汕頭過來的
晚上熱得睡不著就在交流兩個人學的潮州話有什麼不同 譬如二代姓王就「王」發 「wang "還是"heng "之類的我也無聊跟著學幾句
汕頭哥問二代你以後要不要回去 二代擺擺手說打死不回去了 沒辦法習慣那邊的生活 一有重大節日拜神什麼的 連續好幾天都沒辦法睡覺 太痛苦了
汕頭哥說 我出來 就不想回去了
看起來是一個有故事的男同學~

話鋒一轉 但是我家給我訂了個親 姑娘挺好的說等我回去 比較為難
我和二代:卧槽你再得瑟勞資打不出你屎來!

3 大學學生組織吹牛逼
某次一個兄台喝高了摟著我說:嘿嘿 我覺得你應該找個我們那的妹子 我們妹子有三得!煮飯吃得 床上幹得 兒子生得!怎麼樣 要不要給你介紹幾個?
當年青澀懵懂的我對於第二得還是比較感興趣的當即打算拜個碼頭以後過上幸福生活
突然想不對啊卧槽 旁邊還有幾個潮州妹子在場兄台你這麼嚷出來會不會有點不妥當!
然而…那幾個妹子根本不以為意還紛紛附和表示千真萬確…啊敢情你們已經習慣這種調調了是我多慮…心也是很大

4 跟一妹子壓馬路
她說 你應該慶幸!要不是我高中有認真讀書你就見不到我了!
我說 是啦是啦來親個
她幽幽道 如果高中成績不好 現在已經被處理掉了(我發4真的是這個詞!)
我:處理…額…
她:就是嫁掉換錢啊
我:姑娘你前半輩子壓力挺大噠…
(這只是一種戲謔說法 但是留在家鄉會很早出嫁是真的)

5 合租遇到個潮汕舍友 珠海吉林大學噠
某天他說 雖然我學校比你的差遠了 但是 我已經是我家裡同輩考的最好的了
我:你同輩…有幾個人?
他:數不清楚 四五十個總是有的
我:記名字無力星人會很想屎
(我不知道他怎麼算可能堂表一起吧)

突然跟我要紅包袋 說他六叔生了個娃要去看看
我:你六叔今年貴庚?
他:比我們大個一兩歲吧 他都第三胎了
我:你親六叔?才大我們一兩歲?
他看白痴一樣看著我:我爸是老大 比我六叔大了二十歲不是很正常嗎
我:計劃生育在你們那邊完全行不通啊
他:還是有效果的 以前都是十個八個 現在五個六個到頭了
我:soga...

他隨身攜帶一本馬來語入門 沒事就翻一下 因為家裡生意主要在那邊
書一扔:你說我讀大學幹嘛 遲早要回去幫忙 我弟高中畢業就跟著我爹做了 我現在回去還要跟我弟學 真是糗
我:你就不能帶點新東西回去么
他:現代商業那一套在我們那行不通 你沒辦法跟他們講管理成本風險評估結構優化之類的東西 只講經驗和權威
我:白眼翻轉兩周半

去年馬來政亂的時候 他爸打電話來說家裡生意可能受影響 但是可以考慮做一下馬幣叫他大學生研究一下 回過頭來他就拉著我上網看馬來形勢研究怎麼弄才能賺一筆補上貨運虧損

後來我想這家子也是夠敏銳的 平常看看新聞 看過了就過了 當個談資 但是他們時刻不忘獲利和止損 硬生生搗鼓個機會出來 的確有一套

6、來個正面噠
大學的時候潮汕同學非常有存在感
因為團結 真特么團結
他們大一新生見面會就可以號召幾百人出去吃飯 一年下來活動不斷 過節只要不回去的都會聚一起吃飯出去玩
要不是學校不給成立同鄉會性質的社團 真的沒什麼組織能跟他們剛正面
不僅自己區域聚 時不時搞個跨區聯誼 普寧汕頭趴之類的 或者向上跟潮商會這種大型組織辦活動
冬至的時候看他們黑壓壓一片人去吃湯圓 我回頭望望梅州校友會同鄉會稀稀拉拉五六個人…不說了心塞

7、還是特么的團結
在廣東讀大學的朋友都知道 每逢節假日寒暑假 小金口 新豐江水庫那兒都塞成什麼鬼樣子
所以 買票一定要趁早!放假就溜!
買晚了在路上塞十幾個小時輕輕鬆鬆
節假日高速免費的時候時間翻倍 翻幾倍看運氣
所以 一到這個時候 我們梅州的同學都急急似喪家之犬 忙忙似漏網之魚 一邊複習一邊打電話 不到上車我媽根本不知道我今年怎麼回家!
潮汕的同學一臉淡定
我:咦你不用考慮怎麼回去嘛不一定有車啊
她:我們有包車(驕傲臉)
我:包車就幾趟 你們那麼多人不也要搶票嗎
她:一天幾趟 一直開到年三十
我:弱弱問一下 你們這真是學生包車嗎…(受驚)
她:是幾個師兄在負責 應該算
我:我們還是繼續複習吧 那個刀鋒理論吧啦吧啦…

據其他學校同學反映 他們連回梅州的包車都被潮汕同學壟斷惹 我跟基友一合計 我們學校沒有啊 要不我們試試自己回家的問題解決了順便賺點外塊
當然 喜聞樂見 並沒有成功
一方面嘛是我們缺乏經驗只是玩票
另一方面…
基友: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我:喔?
基友:你想 如果何xx弄了個包車 你會不會去坐?(一位不怎麼受我們待見的同學)
我:如果實在沒辦法了 再考慮 the last choice
基友一拍大腿:那麼就是!我們都不會想去坐別人的車 他們當然也不會想坐我們的車啊呸!
仔細想想 這的確是很大的問題 (我跟基友人緣都很好不鬧)

潮汕同學想的可能是 反正我回去要花錢 給別人賺就不如給同鄉賺 你賺錢了開學好再把我順回來
而我們想的是 反正我回去要花錢 為什麼給你賺?
吶 我跟其他同學探討過這個問題 他們心裡也有類似的想法 並不是孤證
按照我麻麻的話說:梅城人啊 就是見不得別人好
具體為什麼 我也不知道

誒膩味 包車這事兒 我是真的拜服 學有餘力還能管得井井有條 就算是有潮商會背後幫忙 也是不容易的

8 轉述一個長輩觀點
一次陪一個做外貿的長輩跑佛山 去南海看瓷器
路上他說 以後你出來做生意 寧可跟潮汕人做生意 也不要跟梅州的做
我:點解?
他說:潮汕人精 但是不刁 梅州人不精 但是刁
這裡我翻譯一下 大概是說 潮汕人非常的精明 一筆一筆跟你算得非常清楚沒有渾水摸魚的可能 但是生意就是生意 不會為難你 而我們呢 並不精明 但是時刻想從你身上摳點什麼下來或者通過關係壓你價

僅作轉述 不作評價

9 還是故事3的姑娘
感覺潮汕地區重男輕女的現象比以前好了不少 或者說 已經不是之前刻板描述的那樣了 但是這姑娘和她大姐生活的重心很大一部分是圍繞著她們的兩個弟弟轉 爸媽打電話來也是千叮萬囑照顧好弟弟

別人曬娃她曬弟(的確挺帥的)
現在最大的愛好就是帶著弟弟掃蕩食肆

我:要是跟你不熟我真當你弟是你男票
你個hentai弟控
她表示這個稱謂她很受用…

作為獨生 有這麼個姐姐很令人神往呢

-------昏割一下--------
收到不少私信 唔…都不是什麼好話
大概意思是你沒在潮汕生活過 你遇的不是潮汕人 這東西我聽都沒聽過肯定是編的!你就是要黑我大潮汕客家佬去死!

誠然 我的角度很片面 所以我開頭說了只是個人見聞 並沒有以偏概全的意思
我在梅江區長大 我絕對不敢說我很了解數十公里外的興寧和大埔
那麼 整個潮汕地區範圍更加的大 舉個栗子 普寧數十個萬人以上村落 各村有各村的習俗 各家有各家的規矩 諸位公子/小姐 你所了解的潮汕文化 在這些村落都適用嗎?
我們都是視角有限的個體 跟自己認知不合的東西很多 歡迎質疑 我也儘可能回復 然而惡意揣測他人發出誅心之論 未免有失風範.

------------再昏一次------------------
最後試著解讀一下問題 切個題 只是一種視角
在改革開放之前 沿海平原和發達航道的存在 使得潮汕地區人口布局極其分散 形成了廣闊的農村地區 大大小小的村落不計其數
而這種布局在改革開放之後成為天然的縱深 嚴重影響了市場化城市化的進程 因此強調宗族的潮汕地區基本以家庭作坊模式留守本地進行經營
(就想像一下帝國開局黑森林農民三三兩兩分布在四個角落自個兒發展而且路不好走吧)
家庭作坊模式在規模尚小的時候效率尚可 然後擴大到一定規模的時候未免力不從心(故事1里C同學一家)而以血緣聯結的組織使得外人基本不能進入管理層
因此 擴大規模的方式一是添丁(生兒子娶媳婦 +勞動力*2) 二是聯姻(雖然總體規模擴大 自家勞動力-1) 周期都相當的漫長
工業基礎薄弱的城市輻射人口有限 家庭作坊擴大規模心有餘而力不足 某種程度上導致基礎設置落後的農村在很長時間內都保留了以往的社會生態 因而傳統習俗保留的相對較好
新生代的潮汕同胞雖然已經接受了現代教育(現代商業技術對於家庭作坊模式效率提高非常有限 邊際效用低 讀書無用論依然有不小的市場) 但是在廣闊的農村影響力還比較弱 我相信隨著城市輻射的擴大 新一輩掌權 不可避免某些傳統會漸漸式微

歡迎指正 致謝.


針對高票答案說兩句
第一,我們汕尾不屬於潮汕地區,屬海陸豐。
第二,對神像潑糞什麼的風俗,我奶奶說我們這從來沒有過,也沒聽說過附近哪個地區有過。。我奶奶生於1921年。
第三,在這個答案下評論什麼聽說重男輕女的,女人不上桌什麼的。呵呵,呵呵呵呵,重男輕女有,但是個別,試問全國哪個地方的不存在傳宗接代思想。至於女人不上桌問題,請問你是活在上個世紀還是上上個世紀?
第四,陸豐的毒品問題確實嚴重
地區經濟發展不評論


因為先進的人都離開家鄉了,留下的凈是些保守落後的人。

但即使潮汕的保守派,也比全國大部分地方的人敢為天下先了。

不說別的,
砸清廷我們第一槍,南昌起義我們接應紅軍,抗日游擊隊有我們,殺國民黨有我們,近年砸人民政府有我們,全市沒有一家清真寺你們服不服?

你們哪個地方的人能做得到?
——————————————————————————————————————

另外反對最高票,自幼離開潮汕就不算潮汕人了?
李先生初中離開又怎麼樣?汕頭大學是不是李先生修的?潮汕話誰比他說的標準?
我也是3歲離開的啊,你還把我開除出潮汕了?
把你扔韓江里餵魚信不信?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禮失求諸野啊!
當一個文明受到外界衝擊的時候,中心地帶就是被第一個掃蕩的,只有邊邊角角的,掃帚掃不到,殘餘一些東西。
潮汕地區就是傳統漢文明殘餘的一個死角,一個活化石,就像躲過冰川期的銀杏樹一樣。
當明朝滅亡之時,神州上下衣冠盡變,韓國和越南成為沒掃蕩的死角,還有日本,留存了不少漢族文明的副本。
清王朝的戰鬥力也就止於剃髮,南方(嶺南雲南廣西)此起彼伏的叛亂在清一朝簡直就沒斷過。
為什麼?就是因為這些一個個宗族團體,是帝制專制社會裡的毒瘤,官府的眼中釘,他們靠的是什麼?就是這些看上去好落後好迷信的拜神,祭祖,各種習俗,增強了凝聚力,彰顯了自己的不同。
一直到現在,當地仍然有一種天高皇帝遠的思想,認為政府不是他們真正的依靠,本鄉本土才是根基。
為什麼計劃生育搞不好?
為什麼官員抓的不夠緊?
大象工會裡面有一期提到的觀點很有意思,他說人們普遍認為,廣東,福建,浙江等地官員,對統計經濟數字熱情明顯低於其他地區,不喜歡數字摻誇大政績,因為他們對於要升遷進階調動到語言文化迥異生活水平可能比較低的外省缺乏熱情。
廣東在80年後就稅制改革,財政包干,長期自收自支,不依賴中央,官員流動數量少,出的高級幹部也少,明顯和經濟大省地位不合。
強大的宗族就是對應了弱小的官府,再加上語言文化,這些地區就是特殊的NO-GO-ZONE,我們不要被其漢族的外表給蒙蔽了,其實啊,應該想想為什麼計劃生育沒有在新疆啊,寧夏啊的某些地區好好實行呢?為什麼「涼山沒有共產黨」啊?不過是換了一張皮,大家就認不得了。
馬前卒以及大多數回答都是抨擊這種落後思維,我倒是覺得,中國已經是全國一盤棋了,世界上都少有像中國一樣中央集權的大國,什麼國家管的這麼細?這多麼危險!一個政策一刀切,生物還要講究個多樣性,這千差萬別的地域統統一個政策不科學啊!
也許明天會發現今天的謬誤,也許明天會需要昨天的遺留,歷史總是在螺旋式前進。
北京的城牆拆光了,幸好還有南京的。


推薦閱讀:

關於潮汕人男朋友的一些問題?
在潮汕家庭出櫃是怎樣的結果?
潮汕牛肉火鍋湯底做法。?
有哪些搞笑逗逼的潮汕表情包分享?
湛江和潮汕的人總是不和嗎?

TAG:中國文化 | 地域 | 潮汕地區 | 傳統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