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幼兒生病發燒大多建議物理降溫?
在我看來,不管是病毒性感冒也好,細菌性感冒也好,病是因,發燒是果,為什麼用物理降溫來退燒反而會起到治病的效果呢?
轉一個專業點的回答吧。
這是原文鏈接: 孩子發燒首選物理降溫?
孩子發燒首選物理降溫?
2014年8月28日 19:55
閱讀 40萬+
發燒先給孩子擦個澡,用冰袋冰頭。認為物理降溫很有效而且沒副作用,退燒應該首選物理降溫,物理降溫不行再吃退燒藥。你是這樣認為嗎?恭喜你,全錯了。目前沒有哪家權威的專業機構把它當做退燒的首選方式,這是為什麼呢?
在美國兒科學會關於退燒的最新指南里,
反覆強調的一點是,除非是超高熱,發燒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相反是有好處的。有明確原因的發燒,比如嚴重的細菌感染,自然可以針對病因進行抗感染治療。但
發燒有利於提升孩子的免疫力,有利於對抗感染,除非是引起的孩子明顯不適,並不需要退燒,發燒的治療目標是改善孩子的舒適度而不是去退燒。
孩
子舒適度很難用客觀的指標去衡量,美國專家的共識是在39°C以上(中國指南是38.5°C以上)孩子會比較難受,除了一些有遺傳代謝病、心肺功能疾病、
癲癇等疾病的孩子,如果孩子沒有明顯不舒服,健康的孩子在39°C以下不需要退燒,自然不需要擦澡也不需要冰袋。超過了39°C孩子明顯不舒服才需要退
燒。
有些治療不能退燒但可以讓孩子更舒服,比如減少衣物開空調,自然可以採用。有些治療可以退燒也可以改善孩子的舒適度,比如布洛芬和對乙
醯氨基酚這樣的退燒藥,不但退燒效果好,還可以緩解疼痛,改善孩子的舒適度,當然也可以採用。相反,有些治療也可以退熱,但效果不好,還可能讓孩子更難
受,比如吹風扇、溫水擦浴、冰袋敷頭等。
物理降溫的方式很多,包括脫衣服散熱、泡澡、溫水擦浴、酒精擦浴、冰袋冰敷、退熱貼、吹風扇、開空調等等。原理是通過皮膚和外界的環境的接觸,藉助流動的水或空氣將人體熱量帶走,達到退熱的目的。溫水擦浴是用得比較多的方式,研究也比較多,我們來看看溫水擦浴的研究。
早在1970年,有研究給兩組孩子分別採用溫水擦浴和吃安慰劑的治療,發現1小時後退熱了的孩子數量上沒有明顯的差別,當然他的樣本很小,每組只有15人。其他大部分的研究[3,4,5]認為,擦浴在短時間內是可以降低體溫的,但主要是在30分鐘內,之後體溫就逐漸回升了。當然擦浴的方式有很大的變數,持續時間、水溫都可能影響效果,極端一點把孩子直接泡冷水了,我相信只有足夠長的時間,不但能退燒,連體溫也能降沒掉。
擦
浴是用水和身體的溫差來帶走熱量,溫差小了沒有效果,溫差大了會引起身體的不適,所以這種方式是違反生理的。而且燒到39度以上的孩子很多都昏昏沉沉想睡
覺,誰會樂意這時被人用涼水擦來擦去?很多研究也都證實,和退熱葯幾乎不會引起孩子的不適相比,擦浴會引起很大一部分孩子哭鬧、寒戰。
治
療目的是讓孩子不難受,溫水擦浴卻可能讓孩子更難受,而且這種降溫的效果差,持續時間短,自然不是一個好的治療方式。你也許會覺得我引用的研究不全面,但
專業指南和各個權威機構對物理降溫的評價是業內專家們在全面評估當前的研究,根據現有的證據做出的建議,我們可以看看他們怎麼說。
1.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的急性發熱診斷處理指南(發布時間:2008年11月):
物理降溫效果不及退熱劑,可作為輔助退熱方法,物理降溫與退熱劑聯合應用時,體溫下降快於單用退熱劑,高熱時推薦使用退熱劑同時聯合溫熱搽身的物理降溫方法。
2.美國兒科學會旗下的科普網站http://healthychildren.org(最後更新時間:2013年5月):
大部分情況,讓發燒的孩子更舒服的最方便方式是口服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然而,有時候你可能想結合溫水擦浴或只想溫水擦浴。比如知道孩子對退燒藥過敏,或者不能耐受(罕見)可以優先選用擦浴。如果發燒讓你的孩子極度不適,或者孩子嘔吐,可建議配合退燒藥使用擦浴。
3.香港衛生署(最後修訂時間:2013年8月):
溫水浴並不能幫助寶寶退燒,但若寶寶有以下情況,很多人都會給寶寶泡溫水浴來令他舒服一點:(1)不能服用口服藥物(2)服藥後嘔吐(3)表現煩躁或非常不適。
4.英國NICE(國家衛生與臨床優化研究所)的《兒童發熱:5歲以下的評估和初步治療》指南(最後更新時間:2013年5月):
溫水擦浴不推薦用於治療發熱。
5.加拿大兒科醫生協會(最後更新時間:2013年9月)[10]:
不推薦給孩子溫水擦浴,酒精浴或擦浴。
6.第19版《尼爾森兒科學》(出版時間:2011年):
不認為溫水浴和冷毯這樣的物理方式對退熱有效。
7.美國兒科學會《兒童發熱與退燒藥的使用》指南(發布時間:2011年3月):
把體溫降到正常是不是就改善了孩子的舒適度,我們並不清楚,外部降溫方式,比如溫水擦浴,可以降低體溫但提高不了舒適度。
看看這些專業機構的意見,即便是最曖昧的中國指南,也只是說物理降溫可以作為輔助退熱方法,而且這還是2008年的觀點。至於溫水擦浴,境外的機構要麼明確說沒用,不推薦,要麼說在退燒藥不能用的時候才可以考慮,或者在燒得太厲害孩子非常難受的時候配合退燒藥用一下。
當
然物理降溫方式很多,並不是所有的都不能用。正如前面所說,少穿衣服開空調也屬於物理降溫的範疇,因為可以讓孩子更舒服,冷就穿,熱就脫,空調也一樣,熱
就開冷氣,冷就開暖氣。至於冰袋冰敷、退熱貼這樣的小面積接觸皮膚的降溫方式,既降不了溫又讓孩子不舒服,自然應該放棄,而酒精擦浴可以降溫,但可能導致
孩子酒精中毒,應該禁止。
溫水擦浴和泡澡這樣的方式,在39°C以下根本就不需要用,39°C以上也是先吃退燒藥,只有當孩子不能吃退燒藥
時,才可考慮選用,或者當孩子非常難受,也就是發燒所帶來的不適已經大大超過了擦浴所引起的不適,才應該考慮加用,所以說白了就是個備胎,你把它當首選的
方式就錯了。
當然,接受上面的觀點,首先要接受退燒的治療目標是提高孩子的舒適度這個醫學界的主流觀點,這其實牽涉到價值觀的判斷,也並不
是所有的醫生都認同。作為家長,如果你非常擔心退燒藥的副作用,情願孩子忍受那些不適去獲得擦浴那點降溫效果,那也是自己的自由。(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謝絕
轉載)
參考資料:
.Janice E. Sullivan, MD, Henry C.Fever and Antipyretic Use in Children.PEDIATRICS 2011,127: 580 -587.
.
Steele RW, Tanaka PT, Lara RP, Bass JW. Evaluation of sponging and of
oral antipyretic therapy to reduce fever. Journal of Pediatrics
1970;77(5):824–9.
.Agbolosu
NB, Cuevas LE, Milligan P, Broadhead RL, Brewster D, Graham SM.
Efficacy of tepid sponging versus paracetamol in reducing temperature in
febrile children. Ann Trop Paediatr. 1997;17:283–8.
.
Aksoylar S, Ak?it S, Ca?layan S, Yaprak I, Bakiler R, Cetin F.
Evaluation of sponging and antipyretic medication to reduce body
temperature in febrile children. Acta Paediatr Jpn. 1997;39:215–7.
.Kinmonth AL, Fulton Y, Campbell MJ. Management of feverish children at home. BMJ. 1992;305:1134–6.
.Aluka
TM,Gyuse AN,Udonwa NE. Comparison of Cold Water Sponging and
Acetaminophen in Control of Fever Among Children Attending a Tertiary
Hospital in South Nigeria.J Family Med Prim Care. 2013;2(2):153-8
.http://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fever/Pages/Treating-a-Fever-Without-Medicine.aspx
家庭健康服務
.https://www.nice.org.uk/guidance/cg160/resources/guidance-feverish-illness-in-children-pdf
[10].http://www.caringforkids.cps.ca/handouts/fever_and_temperature_taking
因為嬰幼兒肝臟等器官還在發育過程中,而一些退燒藥物是對肝臟有傷害的,所以為什麼都建議物理降溫。
以下是我回答一位家長問寶寶發燒有哪些物理降溫的方法時的答案,現在截取給你,希望有些幫助。
物理降溫:
1、洗溫水澡,或是溫水擦拭。一般水溫要低於寶寶發燒時體溫1?2度,時間大概在15?30分鐘(這個主要看寶寶精神狀態,讓ta在水裡玩最好)洗完澡後要喝些溫水補充水份;選擇溫水擦的話,只擦大動脈走過的地方(頸部淋巴處、腋下、腹股溝也就是大腿根部),切忌前胸和後背、後腦不能擦,還有寶寶發冷時不用洗澡或用水擦,先將體溫平衡後再做,不然會引起驚厥。
2、多喝水,喝水量看寶寶自己吧(我家寶寶3歲那次發燒喝各種水每次50?100ml左右,間隔20?30分鐘再補一次),以溫開水為多(溫水可以幫助寶寶平衡體溫,而且還能發汗),其次可以喝四豆水(黃豆40粒,黑豆、綠豆、芸豆或是飯豆各30粒,黃豆與其他豆的比例是4:3,所以根據這個比例看水的多少自己決定豆的數量),再次就是各種榨的果汁(以補充維生素),飯可少吃,或是以奶代替,這次一天喝了4次奶,只吃了一次主食,中間吃了少許的水果。
3、中醫按摩
組合一:推三關、清天河水、退六腑(脾虛腹瀉者高燒不到40度慎用)、推脊柱(每個位置1歲以下100?200次,1到2歲250?300次,2?5歲300?500次,5歲以上500次)
組合二:中度發汗退熱。掐心經或掐揉小天心5?20次;揉外勞宮100?300次;揉二扇門100?500次;推上三關100?300次;最後就是右手食指和中指輕揉兩鼻孔下方30?50次,此方法能發汗,主治發熱無汗、鼻塞。
我一般給寶寶用組合二,外加清天河水,這次又多加了一個就是取孩子的兩隻腳「至陰」和「大都」兩穴(就是大腳指和小腳指兩側位根部的位置,具體上網查一下)兩腳每穴各按3分鐘。差不多這一遍下來按摩有半小時吧,每次馬上就能發汗,大概一遍下來能降0.5度。
最後是一天要捏脊兩遍,每遍7~10次,平時不發燒只是保健的話5?7次,發燒時要從上往下捏,平時是從下往上捏。
4、防止寶寶手腳冰涼,寶寶在發燒時,如果手腳冰涼,就要用手將其搓熱,這樣能讓寶寶體溫保持平衡,一般寶寶手腳冰涼時體溫是在上升的過程中,所以為防止體溫不再上升,儘快讓寶寶手腳熱度恢復,但不能選擇用熱水泡腳。同時喝溫開水,也可以幫助體溫快速平衡。
治療:
1、退燒藥物:退燒藥如果到非吃不可的狀態,建議不要吃美林,以泰諾林,國外是不給小孩子吃美林的,而且我家寶寶就是用美林過多,現在是差不多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就病一次,所以現在我們儘可能用各種辦法讓她降燒也不給吃退燒藥,除非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成。還有當孩子眼圈發黑時,說明寶寶以嚴重脫水,堅決不能吃美林,泰諾林我就不清楚了,我建議是先補水後再吃。
2、中成藥:健兒清解液、魚腥草口服液,這兩種葯一般我家小寶寶發燒生病我會給口服,一個是清熱解毒,一個是消炎的,小寶寶一般是病毒或是炎症引起的發燒,這兩種小中藥會起到一定治療的作用。
3、中醫按摩:
第一:如果孩子有咳嗽或是呼吸時肺有嗡鳴聲,分推小孩子背部肩胛骨100?300次,從上往下推;加揉肺俞,此穴是預防感冒的,在小孩子背部第三、四節胸椎間,正中線旁開1.5寸,左手逆時針,右手順時針揉300次。
第二:取孩子小手中間三個手指(3歲以下左、右手都成,3歲以上男左女k右),取指尖的那一節從節紋處向指間直推100?300次。這三個手指分別是清肝炎、清心火、清肺火。
最後一點建議是,因為我家寶寶有高燒驚厥史,所以我一般降溫是在發燒37度5左右就開始做以上各種準備了。還有在孩子的第一個24小時里盡量不去醫院,在家觀察孩子的變化和精神頭,一般發熱頭24小時是最嚴重的,如果去醫院,由於路上無法給孩子做降溫處理反到會更危險,非要去醫院,建議是離家近一些的,如果沒有,那在路上要提前把退燒藥吃上,以免在路上出現危險。(連續72小時孩子沒有退燒,那必須要上醫院看病了。判定孩子退燒是連續20小時孩子沒有發燒才算真正的退燒,中間任何時間的退燒都不算退燒,回到低燒也不算退燒,低燒更不好。)
有高燒驚厥史的孩子是因為大腦放電快,這類孩子比較敏感,所以在孩子發燒時,盡量讓頭上的溫度降下來,可以選擇冰袋冷敷。還有就是不要讓孩子的情緒激動,孩子在發燒時可以提前將羚羊角口服液先喝上,防止高燒驚厥。
如果非要用選擇退燒藥降溫的話,一天不能超過4次,如果孩子在吃完後1小時內還沒有退燒,那就將美林和泰諾林換著吃,那一天也不能超過4次。
2013-09-04
不知道,歪個樓。。。
就想說說我這一年來照顧寶寶的情況,以前每每他發燒,我在老公的指使下吃退燒藥,貼退熱貼,溫水擦身,火急火燎的把溫度降下來,他總是退燒後不就斷的再升上去,如此反覆,三四天才能好。可是,如果我撐住了(第一次是老公不在,我看著孩子精神好,睡的也香,我盯著他一整夜,睡一覺就退燒了。以後就據理力爭,掙不過硬撐)小孩子一次性高燒退了,病就好了,絕對不會反覆。
發燒其實是有利於寶寶健康的,體溫上升,身體各項機能也會提升。寶寶八個月時發燒起病毒疹,退燒太勤快,只發出一點兒,然後沒半個月再次發燒,比第一次溫度還高出不少,疹子發了全身,也是勤快退燒,,,以為疹出燒退就是好了結果沒三天再次發燒。
後來猜想,可能是因為發燒是為了調動身體機能殺死病毒的,結果我個豬隊友總是阻止寶寶跟病毒的鬥爭,全部在幫倒忙,所以他就要再燒,再燒的更高,才能達到殺死病毒的目的。
可憐的寶寶,從今年三月份到七夕就在不停地發燒發燒中過去,從一個月一燒,到半個月,到沒幾天,,,想著就可怕,,,
特別感謝七夕那天家人不小心打碎了水銀溫度計,我抱著寶寶去住了酒店,沒有人在我耳邊叨叨著趕緊喂葯(其實我也怕,有人旁邊一說,我就更怕了)
那之後到現在,再也沒有病毒性的發燒過,三周前被他小夥伴傳染,皰疹性咽頰炎合併細菌感染,用了抗生素,仍舊沒用退燒藥。中午開始發燒,一度燒到39.5,晚上九十點鐘開始退燒到38.3,第二天皰疹發出來,下午徹底燒退到37以內,然後就噴噴霧,就好了。他的小夥伴也可能是發現的晚,掛了三四天吊水。
以上,都是再去醫院扎個手指做了血常規,白細胞不升高的情況下。白細胞高了,老老實實吃抗生素啊。我說的退燒藥只是美林,泰諾林。
再額外加一點我的觀察結果或者說小總結:
特別高的溫度,或者寶寶難受了,退燒藥還是要吃的。另外
寶寶手腳冰涼的時候,溫度肯定是要升高的,這時候就算給退燒藥也是沒有用的,燒還是會升上去的,而且會影響溫度再頂峰時再次給退燒藥(兩次用藥間隔四到六個小時呢),而且一般手腳冰涼的時候溫度也不會太高,穩住,這時候幫忙搓搓小手小腳丫什麼的保保暖也行。寶寶或許自己覺得冷呢(反正我發燒的時候會有一段時間覺得自己特別冷)
而,如果溫度已經升上去了,手腳開始發熱了,這時候就是已經在自己退燒了,差不多40了的話是可以給葯的,如果已經39以內了,建議不給,或者減量給,我寶有次手腳發熱(退燒在散熱了)降到38.8繼續給美林,退太低了到35.6的,差點把我嚇死。
最最後,寶寶的健康,要靠媽媽細心的觀察,用心的總結,也可能會有寶寶38.5就驚厥了呢。根據自己寶寶的情況,試著來。
祝所有的寶寶不生病,祝所有的媽媽都省心!小女8個月第一次發燒,大部分時間沒超過38.5度。雖然之前看過很多資料,知道這是個必經的過程,但看她難受的樣子對大人依然是種煎熬。在用藥的方面斟酌了一夜,才有此文。這是結合了最專業醫師、最穩妥的醫療、用藥理念,希望對各位爹媽有用。
幼兒發燒時正確的處理方法
懶得點進去看的直接看下面的文章吧。
----------------------------------------------------------------------------------------------------------------------------------------
發燒不是一種病。事實上,這是身體正在抗擊感染(可能是病毒或者細菌)的積極跡象。適當較高的體溫會刺激身體免疫機能,以更強勢地抵禦細菌等抗原的入侵。發燒期間如果人為將體溫限制在37度以下,刺激免疫系統的作用就會消失(可能孩子會經歷更長的煎熬)。
當孩子發燒時,首先應物理降溫。比如,保持房間空氣正常流通、減少衣物、保證水分攝入充足、用溫水擦拭身體某些部位。特別要說明的是,絕對不要使用含有酒精的液體擦拭孩子。一,酒精蒸發速度明顯快於水分,會更快、更多的帶走熱量,一不小心更容易引起寒戰。二,酒精會通過皮膚進入血液,或者被孩子通過吮吸手指食入,對孩子健康有不利影響(哄騙孩子喝酒導致痴呆甚至死亡的新聞比比皆是!),絕對禁止含有酒精的液體擦拭孩子!同時只要孩子不是萎靡不振,就應該讓讓孩子充分睡覺。反覆哭鬧本身就是消耗體力的事情,再加上高溫狀態下,新陳代謝加快,孩子更需要休息以保持體力,對抗這突如其來的挑戰。
如果體溫突破38.5度,則使用退燒藥。在國內常用藥物有泰諾林(主要成分對乙醯氨基酚,也叫撲熱息痛)和美林(主要成分布洛芬)。網上有一篇據說轉發破百萬的文章——《澳洲醫生告訴我寶寶發燒不要吃美林》,作者提到布洛芬對孩子來說不安全,但是目前國內有的醫生仍然給開美林。為此我到澳洲的nurofen官網看了一下,結果是以布洛芬為主要成分的nurofen不僅在售針對兒童的產品而且還是OTC!所以可見文章的可信度不高(在歐美國家,你知道企業違法的成本有多高)。
在最新的《世衛組織兒童基本藥物標準清單(第4版)》裡面可以查到對布洛芬的描述:
3個月以下的嬰兒禁用布洛芬,撲熱息痛則是不建議作消炎用
換句話說,只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用法用量,布洛芬是安全的。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也叫撲熱息痛)都有明顯的退熱、消炎作用,並且較易耐受。但布洛芬退熱作用較強,持續時間也較長。而從不良反應來看布洛芬會比對乙醯氨基酚強烈而明顯。如果肝腎病史,就要更謹慎用藥。
總而言之如果只是單純退熱,還是應該用安全性更高的泰諾林。需要退熱同時控制炎症,才使用美林。退熱葯會間接增加水分蒸發和排尿,所以當體內水分不足時,會導致排尿減少而使退燒效果下降。因此要鼓勵孩子少量多次的喝水。服退熱葯的同時,最好不要用退熱貼。因為退熱葯是通過通過排汗減少身體的熱量,而退熱貼會局部降低體表溫度,反而抑制排汗、降溫。
對於6個月以上且第一次發燒的幼兒,如果是毫無徵兆的發燒,沒有咳嗽、打噴嚏的癥狀,應該首先考慮是否為「小兒急疹」。「小兒急疹」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無特殊治療方法,並且無需治療。但「小兒急疹」是一種馬後炮式的判斷,因為在發燒過程中,並不會明顯出現除發熱外的癥狀。而在發燒3-4天後,從臉到手腳,甚至腳底,會出現紅疹,數天後自行消退。醫學上稱為「熱退疹出」。家長不必過度緊張,急著送醫院打針、吊瓶。但父母可以根據各自情況採取進一步的措施,在發燒24小時內不退的情況下,到醫院進行血常規檢查,可判斷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若是細菌感染,針對感染情況,酌情使用抗生素;若病毒感染,則使用抗病毒藥物。具體以醫生意見為主,但是個人強烈反對使用中成藥,尤其是給兒童吃中成藥。
另外,有相當一部分父母或者爺爺奶奶,甚至是醫生都認同長牙會引起發燒。百度幾乎搜不到什麼相關文獻,最終還是通過Google,在NCBI PUBMED(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的文獻資料庫)上找到資料。這是2016年3月發表的一篇論文,樣本3506例,時間跨度1978年至2012年。研究結論是長牙與低燒有關,但是與高燒沒有關係(《Signs and Symptoms of Primary Tooth Eruption: A Meta-analysis.》)。那為什麼大家都會覺得長牙會引起高燒?以下是我的猜測。有些孩子在6個月後陸續斷奶,脫離母體最強大的免疫保護,進而開始依靠自己的免疫能力前行。於是在6個月後逐漸有孩子出現第一次高燒,也就是上面說的「小兒急疹」。而這段時間正好是長牙的時期。面對毫無徵兆的高燒,以及燒退以後一段時間內長出牙齒,人們就認為是因為長牙才高燒。但這可能只是人們一廂情願所認為的因果關係。總之,高燒和長牙沒有關係,長牙只會略微升高體溫。在遇到剛長牙的孩子高燒的時候,不要往長牙上找原因。
如果體溫突破39度、2-3天高燒不退、有嚴重的癥狀出現(包括疹子、咳嗽等),或者出現臉色蒼白、神志不清則應該馬上就醫。
發燒是孩子的免疫系統對身體的一種強烈的保護手段。在成長的道路上,TA開始面對這個陌生世界的種種挑戰。作為父母,能做的就是謹慎呵護,常伴左右。
以上參考自:
世界衛生組織(http://www.who.int/zh/)
美國兒科學會(http://www.healthychildren.org)
《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
《育兒百科》【松田道雄】
《Signs and Symptoms of Primary Tooth Eruption: A Meta-analysis.》
被病菌和病毒感染,能發熱是好事,這是身體的正常反應,能更好使疾病痊癒。當發熱到某些程度的時候,就需要物理降溫,一般就僅限於頭部物理降溫。
但是往往有很多人走極端,要麼是老年人把發熱的小孩拚命捂著,捂出更大的病來。要麼就是學了點醫學知識的小年輕拚命物理降溫。以為體溫正常病就好了,其實這樣反而讓孩子沒體力對抗病毒和病菌。需要讓孩子穿的比平時稍微多一點。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讓發熱孩子體溫處於一個適當的溫度,不要太高,也不要一下子降到正常。如果太高就物理降溫,不行就稍微吃點降溫藥物。
具體是看小孩子精神狀態,有時發燒還精神很好,玩的起勁,那就問題不大。精神不好,即使體溫被降到正常,也是不好的。 發熱是人體對致病因子的一種有利防禦反應,但體溫過高會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
,甚至引起高熱驚厥,所以小兒發熱應採取積極有效的降溫措施,降溫措施有藥物降溫和物理降溫兩種方法。物理降溫迅速可靠,安全而無副作用,是家庭處理小兒發熱的較好方法。
散包法
特別適用於新生兒,體溫超過38攝氏度要打開包被,松解衣服散熱,同時增加喂水次數,使體溫由體表散發而降溫。
開窗通風
應用空氣的對流作用散熱,或者開空調降低室溫,應避免對流風,衣服汗透後應及時更換,防止感冒受涼。
溫水擦浴
適用於體溫超過38.5攝氏度以上者,水溫以低於體溫2~3攝氏度為宜,以離心方向擦拭。在擦拭頸部、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部位時,應適當延長時間,以利於血管擴張散熱。高熱伴有寒戰者禁用,以免散熱時體溫過度降低。寒冷季節不宜使用。
冰袋降溫
常用於體溫在39攝氏度以上者,將冰袋裝入冰袋套內置於頭下或前額,使用時應注意避免凍傷患兒耳垂等薄弱部位。
冷濕敷法
將數塊小毛巾浸入20~30攝氏度的冷水中取出擰至半干,以不滴水為宜,敷於額前、腋下、頸部以及腹股溝區,可每隔2~3分鐘更換一次毛巾,持續15~30分鐘。
當然,如果物理降溫體溫不退,而且合併其他如咳嗽、腹瀉等感染癥狀時,應及時就診,做進一步處理。
物理降溫只是第一步,降不下來該吃藥吃藥該就醫就醫。別鑽牛角尖。
有一些疑問請教,能否幫忙解答:
1. 物理降溫是否需要把小孩衣服脫光,脫衣服脫到什麼程度為好?
2. 物理降溫對室溫是否有要求,如果冬天室溫只有幾度甚至零下,需要注意哪些事項並採取什麼措施?
3. 溫水擦,額頭能不能擦,為什麼不能擦胸腹和後背及後腦?
4. 為什麼手腳冰冷不能用熱水焐,而只能用手搓熱?
5. 晚上睡覺要不要給寶寶蓋被子?
謝謝。
並不是大多都建議物理降溫啊
因為小孩的健康賽車在和疾病賽車比賽,誰快誰贏。發動機正常溫度(體溫),疾病追不上,小孩贏不生病。疾病追上了,生病,這時小孩就會多踩油門,猛踩油門,發動機變熱,過熱。在已經加了潤滑油(退燒藥)的情況下,發動機溫度繼續上升就有爆缸的危險,所以就要澆水撒尿降溫,畢竟比賽沒有結束,還可以靠給發動機找幫手(輸液)來贏得比賽。而一旦過熱爆缸了,返廠可不是鬧得。
中醫認為小兒「常」陽(心肝等)有餘,陰(脾肺等)不足。
發燒是「短時間內」玩的太瘋了:吃的太多了:穿的太少(脫衣服太快了)所引起。一般只是陽氣反應。
物理降溫,小孩的陽氣還在,抵抗力還在,沒有併發症。不長不短的時間內()發燒好了,病好了。
()一般()的中西藥還是傷陽氣傷抵抗力的,破壞了陽氣,小孩就長期「體弱多病」了。
西醫很早也發現了這個規律,並嚴格執行。反而是中國這幾十年,醫生不用一些抗生素,快速退燒藥,小孩不最短時間內「恢復常態」。中國父母會認為醫生是混飯吃的,「見死不救」。後果很嚴重。
久而久之,中國就出現了弱弱的下一代。
推薦閱讀:
※請從醫學上科學的解釋很多人發燒之後皮膚會變好的現象?
※體質正常成年人,一年感冒多少次正常?當次感冒痊癒後,短期內是否還會感冒?
※發燒覺得冷的時候如果去桑拿房會好轉嗎?
※發燒的時候做非常恐怖的噩夢是怎麼回事?
※發燒時為什麼身上很熱,還是覺得非常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