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緣何相輕?
我指的相輕,在現實中的表現如:
聽到對方的某個觀點或是說法,
1. 很多人不是試著去理解對方,而是把自己的想法拿出來教育別人。
2. 要麼是優先認為對方考慮問題不全面,指摘對方的片面性,而不是先問問自己是不是正確理解了對方。
3. 嘲笑對方說得不在點子上,卻沒有意識到對方只是用了些修辭手法。這個現象,在知乎也很普遍,很多罵戰,只是理解上的問題而已。
這裡的文人,並不是特指動筆頭寫文章的人,泛指那些有文化有頭腦的人。大家看看微博間罵戰,大體也能產生同感。
為什麼是文人,這群人,更容易相輕?不知道大家在現實中有沒有這種感覺,我個人是真的有的。
答案很簡單,文人的文字具有傳播力,會收到人們的關注,所以文人的相輕能表現出來。
君不見,演員會相輕,運動員會相輕,七大姑八大姨會相輕,工人農民都會相輕,有人就有虛榮,有虛榮就會競爭,競爭起來就相輕了,這不是文人的特點,而是人性的特點。而文人作為傳統的公知,自然是最容易受關注的一類人,這是傳播力導致特點放大的表現。
另一方面,文人這個職業都是單兵作戰,永遠不存在合作,而互相貶低又可以提升自己的影響力,而像其它行業的人對於可能對自己帶來幫助的人會比較謙卑,這也是一個原因。
同樣的問題還有:程序員是很沒前途的職業嗎?相對來說,答案也是否定的,這種觀點廣為傳播的原因就是程序員是互聯網的核心用戶之一,他們有足夠強的話語權或者說傳播力,於是他們的吐槽更容易傳播而已。
帕斯卡爾說過:對於一件事件的解釋,任何人都傾向於相信自己的理由。
不僅僅是文人。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與弟超書曰:「武仲以能屬文為蘭台令史,下筆不能自休。」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里語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見之患也。
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咸自以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以此相服,亦良難矣!蓋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於斯累,而作論文。
這就是所謂的「文人相輕」,當時天下文人一共入曹丕眼的一共就那麼七個,輕來輕去也就那麼七個,其他人都不入眼,何言相輕?而這相輕不涉及人身、不涉及人品、不掀起罵戰,而只是「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試問這樣的相輕有何壞處,大家不過以自己的知識激烈的交流討論而已,所謂「理不辨不明」。
至於罵戰,那是「文人」乾的事么……道理辯不清的時候,最終走向罵戰也很正常。
如果辯的清楚的話,比方說一個數學問題,很難產生罵戰的。
我的理解是指非理工類的人。
因為沒得量化,沒得比較,空對空。
雖說自問自答有賣萌嫌疑。不過這麼久也沒人給個看上去認真些的答案,我來拋磚引玉一下,順便澄清下問題的重點在什麼地方。
開門見山地講:原因在於一切生物固有的競爭本性。
人,雖然是群居動物,力求合作。但是這個合作的範圍,顯然不會是全部地球人。在合作人的面前,比如親友,這種競爭關係比較弱。但是面對絕大多數的陌生人,比如網友。多數人在一開始會更傾向於維護自身的利益,而個人觀點作為個人尊嚴與個人公信力的一部分,是多數人自身利益的核心成份。「士可殺,不可辱」大體上就有這層意思。
文人擁有廣於常人的知識面。於是,一方面更廣泛地與別人溝通的同時,也更容易與擁有知識面交集的人產生摩擦。當摩擦產生的時候,更多人會傾向於維護自己觀點(尤其是在論壇這種公共平台上)直到自己或另一方勝出。而當沒有明顯是非時,罵戰就誕生了。
至於沒有了解情況對方意圖或觀點,就妄加揣測與議論的情況。概因人類特有的表現欲與成就欲,強烈希望自己的才能與才華能得到展示。尤其是在論壇這種,沒有代價、沒有時間外其它成本的平台上。
綜上所述。文人更容易相輕。時隔多年的提問了,碰巧翻到,很好的問題。
我是一個工程師,平時面對的問題都是具體的,可操作的,可以定量評估的。所以和同行們討論某件事,某個具體問題,大家用著同樣的方法論去分析(本領域內的通行的理論)。對於複雜到難以描述的系統,工程師們在互相合作的時候是首先劃分好模塊,給每個模塊定好參數指標,綜合評估方案的可行性之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這個項目。至於完成的方案是否最優,在評估的時候不會花過多的精力去驗證,很多時候是邊做邊修改,然後大家開會重新迭代方案。目的不是做出一個超凡脫俗的工藝品,而是要最優效率地解決問題。
通過上面的描述你可以知道,在工業化社會,工程師們的思維方式和合作模式,我認為,這種思維方式和合作模式是文人十分欠缺的。
這裡的文人泛指那些沒有做過具體人文領域科研的,只是通過文字抒發謀生,且作品面向大眾產生影響的文字工作者,譬如編輯,記者等職業。
首先,他們要描述的是一個超級複雜的系統,譬如社會制度,政策影響,國際關係,文藝批評,文化發展。我們知道,研究這樣的系統,單靠個人的能力是絕無可能的,必須是基於一定的共識:諸如馬克思理論,自由主義理論
未完待續
每個人看待問題的時候都有一套自己的標準。對方說了不同的觀點,直接的觸動了你的標準,你的認真。於是你為了捍衛自己的這一觀點便會用許多手段,或許並不光彩。
最難的便是放開自己思想的禁錮,耐心站在他人立場聽別人的話語了。
個人看法:真正有水平的人不會這樣的,至少很少這樣,大多數這樣的人都算不上文人吧。
不是有句話叫 自古文人多大話~
同意樓上補充一下~「文人」這詞本身就有限制,大體上是指宋及以後的士人,文人在今不等於知識分子,你懂得...非要說的話,大概跟今天人文社科知識分子專欄作家談話節目嘉賓差不多....沒什麼事實之爭
用流行的話說,因為「相輕」的觀點無法證偽。
文人多相輕
因為文人多為紙上談兵,純理論或者純推論的東西,未經實踐證明,自以為是,堅信自己的路線、思維、角度是對的,而且是有理有據,自然會自認老子最對最標準,從而看不上其他人。
我認為古代一大批所謂懷才不遇的詩人都是廢物,沒有做官的能力空在那兒哼哼,這也和我們的科舉制度有關,書讀的好、文章寫的好就是有能力,就能成就一番事業/偉業,這是一種誤導,導致了無數的憤懣、鬱鬱而終。
推薦閱讀:
※個性的頭像對於提高自己的關注度有幫助么?
※為什麼很多名人都在知乎?有創新工場和李開復的原因嗎?
※公司或組織可以註冊知乎嗎?
※在知乎上,什麼樣的回答算是好回答?
※知乎上是否有出現1萬個贊的回答?如果有,第一個出現1萬個贊的回答是哪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