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使用什麼樣的GTD 工具,有什麼好的時間管理心得?


我用omnifocus系列,mac+iphone,最近正好寫了一篇這樣的文章

一、工具:
Omnifocus,Omnioutliner pro

二、理論:
1、GTD時間管理系統
2、夜樹目標管理系統?(夜樹目標管理系統為猴三未註冊商標),詳情參閱分享:夜樹自我成長體系(分享:夜樹自我成長體系)
三、操作:
1、計劃擬定。
用Omnioutliner pro製作兩份目標計劃文檔,一份是《我的1年3年和終極目標》,一份是《我的月度目標》,其中:
《1年3年和終極目標》內容為:

  • 終極目標:以樹根、樹榦、樹枝、樹葉、星光五個標籤,分別寫出希望自己最終能夠達到的完美狀態
  • 3年目標:根據終極目標,寫出預期自己3年內,這五個標籤下,希望達到的目標
  • 1年目標:根據終極目標,寫出自己1年內,希望完成的所有目標

需要注意的是,這份目標中,3年目標和終極目標是我期望達成的,而不是必須達成的,只是用於在我迷茫的時候翻看,幫助我做決定的一個東東,年度計劃是我期望完成的。
《我的月度目標》內容為:

  • 每個月在樹根、樹榦、樹枝、樹葉、星光五個標籤下,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當然,指導方針就是上面的1年目標啦。

2、目標分解
使用Omnifocus,將《我的月度目標》對應的當月的目標拆解成可執行的Next Actions,分配驗收標準和時間節點(這個就是gtd的那些流程,就不贅述了)
3、回顧
回顧這個是我以前一直做得不好的,這次一口氣全部弄清楚,回顧分為四種

  • 昨日回顧與今日規劃(Omnifocus):處理收件箱,檢視昨日目標完成情況,檢視和更新本周MIT,確定今日MIT,更新ical,給每個todo安排預估時間
  • 上周回顧與本周規劃(Omnifocus+Omnioutliner pro):檢視上周目標完成情況,檢視和更新《我的月度目標》本月目標,確定本周MIT
  • 上月回顧與本月規劃(Omnifocus+Omnioutliner pro):檢視《我的月度目標》上月目標完成情況,檢視和更新《我的月度目標》年度目標,確定《我的月度目標》本月目標
  • 去年回顧月本年規劃(Omnifocus+Omnioutliner pro):檢視《1年3年和終極目標》上年目標完成情況,檢視和更新《1年3年和終極目標》所有目標,確定《1年3年和終極目標》中本目標

說明:一般GTD是用那個六個高度來做的,我丫就這用四個高度,咬我吧;另外我用omnifocus的旗標來標識本周的MIT,用青蛙來標識當日MIT


原文:http://www.wendayuan.com/?p=2071


我關注GTD應該是在2007年開始的,積累到今天也有自己的一些獨特的方式,不過當我試圖影響更多人的時候,我發現我遇到了盲點,就是不知道初學者應該從哪裡入手比較合適,因為我全然忘記了我自己的一些成長感受。我幾乎最倚重的就是Outlook這一簡單的工具,所以我需要向他請教。交流完畢後,鄒鑫建議我把我用Outlook的心得整理一下。我一直擔心在專家面前是不是班門弄斧,不過想想借著這個機會梳理一下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所以成了此文。以下是正文:
一、我的理解
GTD這東東,說到底是個洋貨。翻譯成中文有一種通俗的譯法叫做:今日事畢。裡面有個關鍵的名詞叫做:事(兒)。那麼什麼是事兒從哪裡來呢?按照馮侖的一個段子,用在這裡也很貼切,他說:成功應該干三件事情,干別人不幹的事情,把的別人的事情當自己的事情還要學會沒事找事。這裡面的三種事情其實就代表了我們GTD中應該乾的三類事情:
第一類:把別人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就是要以承諾為依託,做好別人託付、交代、指派、轉交給你的活兒。比如:列印個文件、校對個稿子、畫張CAD圖等等。這個階段一般是職業生涯的初期或者初初江湖的日子。積累的是做事兒準確、更好、高效的方法以及初步的信譽人品等等。
第二類:干別人不幹的事情。就是在小團體裡面要有一些與眾不同的能力,就是木桶原理的補短板能力。比如:做個非豆腐渣工程、做一個公司網站、寫一本有意義的書等等。你可能是和很多人合作,不過要有能力保證整體事情的效果。這個階段一般是職業生涯的第二階段,積累的是聲譽和威望。
第三類:沒事找事。就是在做好前面兩個事情的基礎上,開始嘗試一些新領域的探索,尋找新的機會,貢獻組織和回饋社會。比如:註冊個新公司進軍某一領域、設立個什麼基金做點善事、半個什麼學校幫幫新人之類。這個階段是各種名譽、實力等等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才能幹的事情,絕對不是大家罵人的時候說的「沒事兒找抽」啊。
很多時候,第一類事一般就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第二類事兒是一個項目和工程,第三類事兒是更大動靜的項目和工程。這之間互相依託也相互影響。所以積累一個品牌容易么。
對事情的分類應該是做事物管理的基礎。同時,由於你為了積累品質,保障效果,就需要學習把這三種事情逐漸都做好了才行,這是個漫長的修行過程。
二、我的工具
對事兒的種類有了理解,工具就成為一個次要的事物。不就是保證事情都多、快、好、省的做完么,具體來說就是效果要好、速度要快、質量要高、成果要多、成本要省…………總之所有的好事兒都佔盡了就對了,不過有時候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好像從沒有過。不過怎麼均衡這事情,不是本文談的重點,就此略去5000字。
回到我的工具上來。我的工具很簡單,他們是:Outlook 2010、Google CalendarGoogle Syn、各平台客戶端(iOS 的SaiSuke的歷和Android4.0 自帶的日曆功能)。簡單解釋一下:Outlook是管理郵件、聯繫人、日程的利器,Office家族的成員。BTW,我一個微軟的朋友說,Office是微軟最掙銀子的產品。Google Calendar是谷歌的在線日曆,可以和Gmail賬戶同步。Google Syn是同步Outlook和Google Calendar的工具。各種平台客戶端只要綁定了Gmail賬戶就能和日曆系統同步了。具體的方式大家去百度下就明白了,咱們重點還是討論GTD。
三、我的方法
我的方法很簡單,對於三類事情來說,通常記錄和管理方式如下。
第一類事情,很簡單,即幹什麼就寫什麼,例如:
和張三吃飯、給何總打電話要資料、晚上把身份證帶包上、媽媽的生日……
第二類事情和第三類事情,很相似,區別是先把項目里程碑式的節點提前錄入日程,之後分解成第一類事情後再寫,例如:
A計劃的第一次溝通會、B計劃的總結會、銷售的封閉培訓一天……
以銷售培訓為例,記錄里程碑好節點後,再把節點分解成:完成培訓課件的準備、完成全體銷售的通知工作、完成課件列印製作工作、完成會場布置工作……
這樣的話,幾乎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能融入日曆,而且整個人可以無憂無慮的在任何一個終端看到日程和提示。
四、我的感悟
對時間管理的感悟是來自很多細膩的方面。
1.記錄要標準和準確。例如古代的結繩記事,僅僅完成了事物提醒2個環節(即有件事要做和什麼事情要做)的一個環節,也就是觸發有事要做,但是具體做什麼古人就常常忘記了,直到後來形成了文字。所以,規範的記錄有助於不遺忘。回顧起我早起的記錄來,寫著和某老師吃飯,但具體某某某是誰隨著時間推移就淡忘了。
2.突發性事情的記錄。很多時候,是來不及計劃就變化了。所以,常常是做完了事情才來得及記錄。我的想法是勁量要把這類事情也記錄下來,方便以後查閱和管理。
3.日曆數據。現在的日曆越來越多,我發現Goolge Calendar裡面能設置日曆名詞,打包管理,不妨以五年為一個單元,將來單體數據就不會太大了。也符合我們國家「五年計劃」的發展要求。
4.簡單就是優秀。Outlook其實有很多功能,比如設置Busy還是不Busy,特殊事件是不是加個顏色,我幾乎從來不用。這樣的好處是使用起來最簡單,最方便。只要我能懂,不耽誤事情就好了。
5.關於記錄的整理。企業管理裡面有句話叫做:沒有記錄等於沒有發生。雖然我們沒法像《奇特的一生中》柳比歇夫那麼牛X的工作,但是要時不時回顧下,我一般是年終總結的時候會回顧。而且,我不認為柳先生苦行僧一般的生活是值得推崇的,只是他對時間和生命的尊重值得敬佩,因為王小波說,生活就是為了有趣。
以上是我對自己使用Outlook和GTD的一點體會。
原文參考:http://blog.jorywang.com/show-392-1.html


我是近年才接觸GDT的,主要是發現自己工作的瑣事太多,總是被打斷。
另外,發現自己總是遺漏了很多工作,或是忘了某些事情,
第一本接觸的GTD書是《搞定1》,至今這本書仍沒看完,
翻閱了主要的幾章。
很有效,
剛開始的時候我嘗試使用了todoist,一段時間之後,我轉用remember the milk,至今!
無他,主要是這個工具比較切合我現在的狀況,也就一直這麼用過來了。
現在,我把沒見需要我做的,我想起來的,都記錄到remember the milk內,然後評估優先度,一件件進行大掃除。
優先度的評估主要是結合書中的想法,再結合自己的日常實際,給自己定義了一個簡單標準出來,一般我用p1,p2,p3來標識,足夠勝任我目前的事務處理安排。至於那些什麼重要緊急之類的劃分,實在話,我覺得日常分不清楚。
我給自己安排了非打擾時段,關閉郵件,忙碌qq,skype狀態,專心處理一些我規划出來的需要一心一意的事務。
總體現狀感覺不錯,效率上去了。
我一直認為
學習GTD,是為了解決問題,不是為了產生問題!
所以,不糾結具體GTD細節...也許之後會遇上更複雜的狀況,到時候再重新規劃和定義屬於自己適合自己的GTD方式!
目前,just do it.....


上面的太複雜,簡單一點,沒有記筆記的習慣,工作和生活嚴格區分開,下班後上班的事情就不問了,這是前提,使用的工具以月為單位的日曆一本,PNOTES便簽貼在桌面上,分工作、家庭、個人三個,小黑板一個,把我手裡的案件的基本信息寫在一張非常小的條子上,用磁鐵貼在黑板上,可以實現工作量的可視化,手裡有個筆記,什麼東西都記,像手機上裝個日曆、GTD應用等等,或者在電腦上輸入谷歌日曆……實事求是的來講,並不適合我,不如在日曆上用手劃兩道,來得更快,更形象……


告你我多年使用gtd的總結,一句話:
你只需要使用手機日曆作為gtd工具就完全夠了,不要再使用其他任何工具軟體了,否則最後就只有放棄不用


推薦一下自己在AppStore上做的"simpleGTD do"應用,歡迎下載使用~
ps.借鑒的是網頁版的http://www.simplegtd.com,但是這個網站不穩定,所以乾脆自己做了一個


我使用的是EVERNOTE ANYDO 。
evernote重型軟體,所以一般剪藏一些文章,記錄感想,和長期計劃之類的
anydo 就比較輕量,用於每日事項和提醒很方便,而且界面很簡潔美觀。
兩個應用結合起來用感覺挺不錯。但最近evernote也推出了提醒功能,如果能再優化下反應速度和添加步驟,增加提醒的桌面插件,應該就可以替代anydo了,一直在等待evernote推出更多功能。。。


主要用小本子。輔助:Any.Do和代辦事項。


推薦閱讀:

如何協調印象筆記(Evernote)的「標籤」和「筆記本」整理筆記?
如何高效地使用 OmniFocus?
如何節省別人的時間?

TAG:GTDGettingThingsDone | 工具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