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巴赫則不喜歡肖邦」這種相關性是否在某些西洋音樂愛好者群體中存在?有研究證明嗎?


給你看這樣一個偏好排列

巴赫
莫扎特
貝多芬
勃拉姆斯
西貝柳斯
德沃夏克
馬勒
... ...

亨德爾
莫扎特(百搭)
肖邦
舒曼
瓦格納
理查·施特勞斯
羅西尼
威爾第
... ...

這兩組作曲家,是否看出些端倪?

情感的共性或個性,外放或嚴謹,宏大或精簡,人聲或器樂... ...

就像有人喜歡蘇打綠而討厭陳綺貞(比如我),或喜歡林肯公園而討厭鳳凰傳奇,就是會有一個傾向於自己個性的偏好,偏好作曲家又恰能形成一個共性特徵。


首先,歷史上肖邦是崇拜巴赫的,據說他會背整本十二平均律。所以,其實我在聽肖邦某些作品的時候也是能聽到巴赫的影響的(比如,第四敘事曲和前奏曲)。
喜歡巴赫並不影響喜歡肖邦,我本人和我很多喜歡音樂的朋友們兩者都喜歡。肖邦也不是不寫復調,其實他寫的很好,只不過不明顯。他的晚期作品中很多裡面有復調的運用。當然,巴赫在復調上面的成就幾乎是無可超越的。
啰嗦了這麼多,結論是:這種相關性對於絕大多數音樂愛好者不存在。
最後,這個網站也許會對此問題有幫助:http://www.omifacsimiles.com/brochures/bach_chopin_wtc.html


我基本同意「同一時刻只會選巴和肖之一來聽」的觀點。基本沒碰到過只喜歡其一討厭另一的說法,那樣的說法可能出自膚淺或者殘缺,或者出自一時頭暈


我, 我我我我!!!
沒聽過這種說法, 但是要做統計的話, 我是一個個例.
不知為啥, 總覺得肖邦好肉酸啊. 兩首協奏曲+一些練習曲還不錯, 其他的簡直了. 想叫我起床就放肖邦, 困S我也爬起來關掉...


問這種問題最好說明是哪聽來的。


為毛知乎老是有人提這種腦殘問題,同時喜歡Bach和Chopin有什麼不可以?同時聽那是不可以的,純粹生理限制,除非LZ長了兩個腦袋四隻耳朵


從個人體驗和以前泡國內論壇的感覺來看,不存在這種相關性。

另外同意 @Alice Zhang的觀點。在肖邦的時代,巴赫的名聲地位遠遠沒有現在大。巴赫現在西洋音樂之父的地位,是與肖邦同時代的門德爾松復興推廣他的音樂之後才確立的。但是肖邦本人是很推崇巴赫的。據肖邦的弟子說,肖邦自稱準備演奏會時,會練習巴赫,而不是練習自己的曲目。肖邦那個時候,《十二平均律》還不是熱門曲目,不過肖邦卻對其很感興趣,能夠演奏大部分。他在馬約爾島度假時,據說只帶了一本樂譜研究,就是《十二平均律》。後來他就在島上模仿其布局作了《前奏曲》。


你用到"熱愛"和"喜歡"這兩個詞說這個問題使得這個說法看似靠譜,只是不能成立。
產生這種偏見主要是因為二者審美思維有點差異,巴赫的音樂比較悲天憫人,表達方式顯得有點笨拙(不夠漂亮),但是情感真摯,有深度,更注重和聲效果,比較立體。
肖邦的音樂相反,華麗,流暢,有如行雲流水,很注重旋律性。
"熱愛"巴赫(說到熱愛這個詞就表明她的審美立場確定)會覺得肖邦華而不實,小資小調,不夠大氣和深度。

但我之所以說不能成立,主要是因為如果審美比較客觀,不以偏見,願意用不同思維去鑒別音樂的人,是可以做到熱愛巴赫的同時不排斥肖邦的,而這樣認為的人其實據我觀察不在少數。


bullshit 比愛瓦格納的人不會喜歡勃拉姆斯的說法還不靠譜
兩種美不一樣。同樣是美。不過應該是有,不可能古典音樂愛好者都兼容並包吧?


著看個人口味吧,但是愛了巴赫,沒有必要一定就要恨肖邦啊。。
而且,巴赫的平均律是基礎中的基礎。肖邦在學音樂的路上,也學習過巴赫吧。
多多少少也會從巴赫身上學習到點什麼。


確實存在這種現象"如果你本身熱愛他們之中的一個。那麼你一定可以體會到其中的差別。至於研究,對此並沒有明確的研究和數據,但有音樂愛好與個體性格的研究。你可以自己查查,畢竟是有音樂心理學這個學科的。他們一定對此研究過。
個人理解,一個人的任何愛好,都是受限於其對世界的理解方式。而對世界理解方式就如同性格一樣,人各有異。
巴赫的音樂嚴謹"神聖"平靜,追求著至高無上的和諧之美。而肖邦的音樂,浪漫"隨性"時而澎湃時而婉約,體現著懾人心魄的情感之美。
所以他們兩個,一個站在理性的山頂,一個站在感性的山頂,他們的信眾互不相容也就不足為奇了。


存在,各個音樂家的音樂特點本來就有著差異,當然會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而對於巴赫和肖邦來說,他們的音樂整整差了兩個時代,風格和理念上差異都巨大,聽眾的態度自然不同。

對於巴洛克音樂來說,重理性,重和聲,結構嚴謹。巴赫的音樂不止一次的被人們比喻成是「數學公式」,實際上可以理解為一種建築式的美感。從另一方面來說,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家都是依託於皇室生存,其音樂中不可避免地帶有濃重的宮廷色彩或者宗教色彩,作曲家不會直接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就算是巴赫的世俗音樂也是如此。

而肖邦所在的浪漫主義時期,音樂開始逐漸趨於感性化,曲式結構不再束縛作曲家,音樂作品中越來越多地流露出作曲家內心的情感,而類似於不和諧和聲的這種「反美」要素逐漸出現。發展到浪漫主義後期,音樂作品中旋律、和聲這類傳統的「音樂性」的要素越發不被重視,而更看重的是色彩的渲染、氣氛的烘托、情感的宣洩。(代表人物:馬勒……)

當然,對於不同時期的音樂,我們不能簡單地評判孰優孰劣,畢竟其藝術效果的表現手法迥異。我們也必須認識到,不同的時代背景造就了不同風格的音樂。都喜歡自然最好,能接觸並理解不同的藝術本來就是幸事;但如果只喜歡其一,也沒什麼奇怪的,畢竟每個人對於藝術的看法都不同,而這種看法受到了我們身邊諸多因素的影響:家庭、教育、年齡等等。


我喜歡巴赫的大提,但是肖邦的音樂一直聽不進去,感覺太輕。對比起來我覺得肖邦不如貝多芬的好聽。但是我聽的太少了,目前這種狀態可能只是學習之路上的暫時情況。


不一定吧,我自己狂愛巴赫,但同時也覺得肖邦的一些曲子很美。當然平時還是聽巴赫更多。


沒什麼關係吧 不過有個鋼琴家熱愛巴赫討厭肖邦 就那個古兒德 反正我都喜歡 彈鋼琴兩個人作品是必彈的 也許巴赫是很多人童年陰影


巴洛克和浪漫派本來就不一樣


我就是熱愛巴赫喜歡肖邦的.


屁,誰跟你說的,兩位都是大師


巴赫首先是一個數學家,然後是一個演奏家,聽著非常精美,但氣場不足。更喜歡浪漫派晚期的大師們。


推薦閱讀:

現在世界上有面向古典作曲家的比賽么?有哪些?
鋼琴曲如果想大幅度提速,應該快練還是慢練?
電影《莫扎特傳》反映了莫扎特音樂創作和當時的社會背景之間怎樣的聯繫?
Vladimir Horowitz 是否過譽?
聽勃拉姆斯的室內樂全集是怎樣的體驗?

TAG:音樂 | 古典音樂 | 鑒賞 | 作曲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