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年,醫生的待遇會有所變化嗎?

從整個行業來看。不知道各位有什麼高見?包括但不限於醫生。還有實習生,規培生,以及其他醫務工作者 。還有醫院的技師,與看片的醫生。――――――――――――――――――――――――――――――――――――――――
好像大家分歧挺大的。


現在是2017年底。我今年有點被民營整形美容醫院的快速發展嚇到了。

不僅僅是北上廣,許多二三線城市也在遍地開花地出現民營整形。已經不僅僅是華美這種上市公司,很多很多不知名的小公司,沒過兩個街口你就能遇到一個。他們裝潢精美,笑顏如花,公立醫院搶不了美容院的客源,他們可以。

我跟他們打過交道,他們有專門一套團隊,負責吸引客戶來的,負責談話的,負責隨訪的。當然養團隊是要錢的,公立醫院打個激光小几千,到這裡就上萬。但是客人願意,這比去醫院排隊看臭臉舒服多了,而且隨訪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做出來效果好不好。

對於醫生來說這也是更舒服的從業環境,你不再需要去想術前談話,術後隨訪數據也有人給你整理好,病人到你這步的時候都比較信任了,你就管你技術上的事做好就好。待遇也更高。就我們皮膚科來說,比較出名的幾個行業大佬都出去幹了,只要有本事,全國皮膚科年會還是巴巴地請你去,不影響。小醫生?民營醫院的皮膚科醫生天天都在打激光,客人也不少,你能說他一定沒你臨床經驗豐富?他最多沒你會看牛皮癬,醫美的事,還真不一定。

所以我覺得,醫生待遇會不會提,這種問題,既然民營能發展起來,公立不提市場提。你就先學好手藝就是,哪裡都有飯吃。


未來十年,醫生的待遇會加快分化。

未來十年,醫療行業的大背景是公立醫療服務回歸基本,多種需求層次的醫療服務由社會多元辦醫主體提供。在這期間,我們將看到一個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免費或象徵性收費的基本醫療服務體系逐漸成形。同時,我們會看到各路名醫走出體制,跟民營醫院、國企及公立醫院等多元辦醫主體舉辦的醫院打得火熱。這個趨勢現在已經有了。現在全國骨髓移植量最大的醫院是一位有名的陸姓院士創辦的民營醫院,前幾天上海就有一位有名的葛姓院士在民營醫院開展了高難度的診療技術。

因此,醫生的待遇會加快分化。

民營醫院的形象發生變化,不再是「莆度眾生」的形象。「看大病,別去人民醫院,去XX醫院找專家」將成為一些對醫療服務水平有較高追求的社會成員的選擇。自然,跟這些醫院有關係的醫生待遇會很好。

公立醫院中,因為公立醫療服務回歸基本,現在一些大醫院的醫務人員待遇可能會相對下降。因為「保基本」,相對基層的醫療機構待遇反而比較樂觀。在鄉鎮衛生院當醫生,規培年限短,業務壓力低,有點跟公衛、醫保相關的小權力,舉目都是比自己窮的農民,老丈人對端著鐵飯碗的女婿挺待見,弄塊宅基地不費力就住上獨棟了,自我感覺反而良好。

傳統醫學在未來仍然前景看好。畢竟現代醫學是幼稚的,很多問題解決不了;畢竟醫療需要面對的更多的是社會問題,傳統醫學在這些方面有深厚的經驗。筆者在此斷言,隨著交流的便利,不僅僅是我國傳統醫學發揚光大,世界各國的傳統醫學都將在未來的中國擁有自己閃亮登場的機會。


謝邀!先說結論:整個醫生群體的收入會減少是肯定的。
首先,用最簡單的一個原因說明就是,國家取消以前用來彌補財政補助不足的藥品15%加價費後,在國家沒有增加財政補助情況下,減少的這部分錢肯定是扣在每個醫生身上。
還有一項有利於減少醫院及醫生收入的政策是臨床上看病,以病種收費,舉例說,只要你得的是闌尾炎,只要出N元,如果在醫療過程中,不確定因素導致治療實際費用增加,超出的部分由醫院出。而醫學是不確定性很大的科學。
再有,隨著國家醫生培養模式國際化,醫生培養周期會越來越長,一方面增加了教育成本,另外一方面,縮短了實際賺錢養家的時間。
最後需要再次重申的是:醫生怎麼可以談收入和賺錢!!!!!!要談奉獻!!!!!!!!


肯定不會啦~

未來十年會是醫生最黑暗的時光,估計有超一半的人會離開目前崗位,甚至永遠離開。

一,國家現在醫改的方向很明確,就是降低醫保負擔,避免醫保破產,所以千方百計控制用藥。而絕大多數地區,醫生的收入都是和藥品掛鉤,所以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醫生收入變化是明面收入有所上升,整體收入大幅下降,比如三民醫改地區醫生的大量流失。

二,隨著我國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以及對健康越來越重視,門診住院人數肯定是大踏步的往上升,但是學醫的人不僅沒有明顯增加,反而不僅是數量,甚至平均質量都是逐步下降,所以以後醫生的負擔肯定是「嗖嗖嗖」的往上串。比較典型的就是前段時間的兒科荒和兒科的降分入取。

三,醫患矛盾的白熱化,缺乏公允、可信、中立且專業的醫療鑒定部門來評價診療過程,不切適宜的一味對患者的妥協,使得醫鬧愈演愈烈,本質其實是司法部門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怠政」行為。典型表現就是,醫療行為中醫院醫生永遠都找不到免責方法,出了問題只有賠錢一條路,這個問題也是不可能短期內解決的。

綜上所述,收入下降,工作壓力上升加上風險加大,未來10-15年,醫療行業將進入最黑暗的一段時期。又因為中國醫療產業利益鏈條又臭又長,牽一髮而動全身,只能做著不痛不癢的「改革」,所以10-15年後到底是觸底反彈還是穩定在熊市,就難下結論了。所以,這個時候還在準備學醫就要準備好做「改行,坐牢,受窮」的選擇題了。


以上都是個人觀點,缺乏數據支持,僅供參考。


我想現在還沒有數據證明公立醫院的醫生在大量流失,我們看到的是中層醫生在出走,但是他們更多的選擇是下一級醫院,而不是更多的選擇莆田系。然而下層小醫生從來都是供過於求的,甚至在近五年規培越來越受重視,以及考研壓力越來越大,醫院對無臨床經驗的小醫生的吸納力度可能會變小。

但凡在規培和讀研的應該都意識到了自己其實是自帶乾糧的免費勞動力,沒有臨床經驗和獨特技能的小醫生很容易被取代,將來找工作的壓力會更大,這種情況下談薪酬上升我想是不現實的。也許未來依舊會在很長時間內保持旱的旱死澇的澇死這種狀態。

然而國家雖然放開了獨立執業,可是人民的認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仍回停留在要看病做手術就去大醫院的層面。基層醫院工作人員的待遇依舊不會有質的提升,除非醫改將分級診療制度變成強制,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廣大基層醫療工作人員的待遇。

即使是我國,醫生的收入水平或許不是異常高,也不一定會有大幅度提升,但是比起其他大多職業仍屬於收入穩定的人群,並能隨著工作年限的延長穩步提升收入水平,未來依舊會是熱門專業之一。


醫生的待遇和中國的房價一樣屬於非市場經濟因素,無法預測。

總的來說,醫療行業的開放程度比其他(體制內)行業慢個20年左右。現在公立醫院高年資醫生的「基層走穴熱」、「私立跳槽熱」相當於20年前南方沿海鄉鎮的「官員下海」、「國企改制」。如果是題主說的十年尺度的話,可以參考本世紀初國企單位的情況。

以上是相對謹慎的推斷,以下是蝦JB暢想階段:

隨著上游產業鏈的發展,醫生和醫院將越來越務虛。高年資醫生將成為「患者影響力經銷商」,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將自己對患者的影響力銷售給上游的葯企、醫療器械企業。公立醫院將逐漸由實際事務部門特化成一個權力審批和發放的部門。徹底融入國有企業的體制系統。

新考入醫學院校的大學生生源依然會不斷地增長,學醫依然是中國最為廣大的小市民階級、富農階級洗白自己後代的最簡便的方式。但是醫學新生力量將越來越難登頂進入前面說的那個「公立醫院高年資醫生」群體中,那個群體很快(其實現在已經差不多)固化關閉了。他們當中大部分將被醫療上游產業鏈的私立醫院、私立生物公司、私立手術工程公司收納。逐漸變成富士康那樣的外包式「醫療民工」。

這些公司的資格審批,將和前段時間所謂的中醫診所審批許可權放開一樣,逐步放開,公立醫院負責審批和放權。這樣一來,公立醫院放棄了本來就入不敷出的醫療損耗、人員培訓、醫療操作糾紛費用,通過審批和放權撈到油水,扭虧為盈。甚至不多久就可以看到北上廣郊區大片豪華的醫療產業新區的建設完工。


不會。


不抱希望


我對醫生未來十年的社會地位和收入抱悲觀態度。原因如下:

1、老齡化。平均壽命延長+老齡化人口增多。對於老年人的醫保開銷會大幅度上漲。在醫保總投入不增長或者增長緩慢的前提下,壓榨醫生成為必然。

2、二胎開放。影響已經出現了。各大醫院的婦產科和兒科醫生已經超負荷勞動一年多了。同樣,總投入不增加的背景下,唯有繼續壓榨醫生。

3、中國在國際上地位提升。提升後,中國執政層的制度自信更加強烈,更加抗拒西方價值觀。西方價值觀下,醫生是社會地位高、收入可觀的群體,在我國特殊價值觀下,醫生是受道德綁架和必須為病患當牛做馬的奉獻者,並拒絕承認醫生這一群體的高收入地位。所以,從宣傳上,會刻意降低醫生的社會地位,降低醫生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提高對醫生的道德綁架,降低醫生的物質需求。西方醫生買私人飛機都是常態(單引擎螺旋槳民用飛機),中國醫生開輛賓士就被人道德綁架。所以年輕人們別以為西方醫生地位高,我國就會向他們學習。

4、需要你時笑哈哈,不需要了操你媽。歷史告訴我們,在我國,醫生這一群體從來都是被卸磨殺驢的。非典,多少醫務工作者沖在第一線。在因感染非典,不得不大劑量使用激素,而患上股骨頭壞死,導致終身殘疾的人群里,大約1/3—1/2都是醫務工作者。當時對醫生倒是一陣宣傳。然而非典過後,仍然是一群他媽的穿著白大褂的狼。汶川地震也一樣。

5、現在因為醫保缺口,已經出現了禁用耗材的情況,同時也出現了對醫生的妖魔化宣傳。歷史在重演,諸位難道真的沒有吸取一丁點教訓?還要自我麻痹到幾時?

對醫生的壓榨和踐踏,還遠遠沒有達到盡頭。


不但不會還會更加惡劣,政策再這樣高強度低收入,不把人當人,年輕的醫生群體會團滅的。

因為你要讀研讀博甚至博士後,還要規培,其實就是收入不如清潔工壓力無限大,強度無限大,要求無限高,而且每個月三基考試隔三差五的技能比賽,應付上級醫師的各種瑣碎的屁事,還要繼續教育換學分,還要想辦法通過職稱考試,還要想辦法發文章,綜述和case report還不行,動輒北大核心中華核心,sci。

這還不算完,病歷要不要寫?不旦要寫還要接受檢查,一不小心就會扣錢。知道因為什麼扣你錢嗎?超適應症用藥,經驗也不行,超醫保範圍居然敢走醫保?不扣你的扣誰的?什麼?基藥效果不佳要用非醫保用藥?那就別他喵喵想掏醫保的錢!

哦,最近你超葯比了?你不會控制點?誰讓你開這麼多葯了?讓他們去自費藥房買不行嗎?檢查開兩萬再治病啊,葯比不就降下來了?患者條件差?那轉院啊!你會連累我們科室拿獎金的大哥!

什麼抗生素超了?你就不能用中藥注射劑代替嗎?或者院外買點口服的吃不行嗎?中藥注射劑過敏?不會加地米嗎?我們有急診科怕什麼?

什麼?推薦院外口服藥會被投訴?那你就說你不會看他的病或者開了葯不告訴他具體哪家藥店買的不就行了?

什麼?患者沒買到葯把你打了?哦那你忍忍就好了,找科里小美給你好好包紮一下,明天夜班不能缺席啊!

哦對了周五你跟主任出一趟差,主任要去講課行程安排好了。什麼?你要相親?你這點收入連房租都交不起還想交女朋友?出門左轉廁所照照鏡子或者三樓精神科聊聊天去。

明天早上多吃點,手術排的有點多,你不一定有時間吃中午飯?什麼你血糖低?那就一邊掛水一邊上班!缺人手你布吉島呀?

行了我不想跟你廢話了,上午那兩個患者的出院小結寫好了嗎?沒寫?你在幹什麼了?寫病歷,誰不寫病歷?怎麼就你幹活這麼慢?能不能幹了?廢話還這麼多,這個月獎金停發。

引用師姐的一句話,學醫的大概是上輩子殺的人太多了這輩子來拚命還債吧。能不要學就不要學了,做這一行真是跟自己過不去。


隨著民營資本進入,商業保險的正確認識,醫生的收入肯定會有明顯變化,我認為一定是更加透明的兩極分化。真正有水平有能力有服務意識的醫生會脫穎而出。


時間跨度有點短,未來十年公立醫院會逐漸萎縮,隨著藥品加成的取消和即將到來的醫療器械加成的消除,公立醫院這兩大塊收入的缺失,公立醫院將逐漸式微,待遇當然也是江河日下,連正式醫生的待遇都保障不了,更何況實習生,規培生還有醫技科室的醫生。但是醫生這門行業畢竟是講求技術和經驗的,可替代性不強,國民的需求量大,所以,公立醫院的醫生的出路就是利用大醫院平台修鍊自己的技術和經驗,將來跳出體制到高端私立醫院,待遇也是水漲船高的,這在我們整形美容外科更是明顯,公立醫院的整形美容外科大都有萎縮的趨勢,待遇也很差,但是私立醫院卻是可以達到月入十萬的大有人在,其他科室也是這樣,未來十年內醫療行業前途還算光明,只是公立醫院的前途比較晦暗。以上是我的見解,謝邀!最近有個知乎Live,講的是關於美容的事情, 希望大家關注!https://www.zhihu.com/lives/901452317906317312


本人09年考學,七年制本碩連讀兒科專業(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兒科,16年畢業趕上急診荒和兒科荒),雖然專業學位畢業,但無規培證,不同於現在研究生並軌培養,現在在廣州工作,目前走兒外規培流程,規培第一階段最後一年,正在中山大學附屬醫院輪轉成人外科。
前面都是大方面政策解讀,我介紹完了自己想說一些一線醫生的現狀和對未來看法

本人現在的待遇模式是在工作以後,確實比研究生階段好了很多,我至今都還記得2016年8月10號發的第一筆2個月工資5k時的興奮,當時值班「躲起來」立即給父母打電話分享喜悅。
除了工資每個月還會分2次分別把夜班值班費和獎金髮到手,所以一個月下來日子改觀了不少,說句實話,剛從學生時代畢業,真心覺得每個月的錢足夠單身的我過活了,還可以補貼家裡,但是父母身體也都康健,每次都不要。

但是(只要一看到這個詞,前面說的都不重要),規培雖然13年開始試行,15年全面啟動,但至今規培待遇依然是熱點,在我們醫院今年7月薪資待遇調整以後,臨床輪轉科室所在科室獎金也再也不發了。這下簡直是把月薪攔腰砍斷;而那些外院委培到我們醫院的同事,平時交談,覺得他們比我還慘,幹活,科室獎金一直係數比我們本家醫生還低,這下也沒了,他們有的還有老婆生孩子,房貸要還。

待遇怎麼可以不包括「大家都懂的」的那部分收入呢,剛從學校畢業,這些都不懂,在學校也沒接觸過,剛來廣州拿著自認為還算體面的月薪,起初半年對此現象嗤之以鼻,但是醫院對年輕醫生外出學習補貼一年只補貼一次,其他的都要自己出,醫生學術會議比較多的一年去武漢,廈門,西安,福州,佛山,腰包也癟了,沒辦法,只得低頭。

未來待遇我認為對於一線來說還是會比較低,為什麼呢,首先培養時間長了,我常說畢業無以為業,歲半無以事親,公然規培美其名曰提高技術,但是更多的是文書工作的複製粘貼,手術台上的拉勾縫合,病房的換藥拔引流管云云,研究生畢業,甚至規培結業,能否真的學到吃飯的本領,能學到多少不得而知,那時候,也已到而立之年,半輩子快過去,還拿著調整後的低薄收入,我現在還真是想給家裡打錢也打不出來了,不啃老就不錯了。

其實現在的低年資醫生中不乏淡泊名利、專心向學的好苗子,醫生當初報考志願,堅持了這麼多年,不想最後換來的坐牢,餓死,逃離3大選項,所以肯定寄希望於這個體制越來越好,

一個好的制度,不是在於當初設計的它有多麼完善,而在於發現了它的不足,它是否能夠有能力去逐漸完善自身的短板。


還是希望同各位年輕醫生共勉


看不清楚,國家的政策導向不是很明朗,前幾年還極力歡迎民營資本加入,而且還搞了一些試點的醫院,但是今年沒有再聽說新的改革,其實,個人很希望非公立的資本大幅度進入醫療界,這樣可以促使公立醫院繁複冗餘的人事制度改革,但是貌似國家搞的試點醫院比如深圳港大,北大國際等醫院的盈利模式沒有摸准,只有三明醫改減輕了醫保負擔,絕大多數公立醫院還是在漏船載酒泛中流,目前國家有錢,對於目前高消耗的公立醫院還能撐上一段,但是咱們國家是一直想改革的,從當年的衛生部長的頻繁更換,到更名為衛計委,國家從來沒有忘記大家,苦日子一定會有,好日子還不知道什麼樣,而且國家一直想把醫療行業的特殊化變成正常化,雖然想法不敢苟同,但是未來是不確定的,全世界的醫療改革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奧巴馬簽新醫改,特朗普簽廢除。
唯一的辦法是我們醫療人,如果想繼續在醫院裡,只有打鐵還需自身硬,任爾東西南北風,如果不想呆著醫院裡,那麼就是一句老話,種一棵樹要麼在十年前,要麼是現在。


看好公私混合的醫院 看衰公立醫院
現在醫生集團是大熱

未來醫生拼的是技術 可能青年醫生更難出頭 畢竟多點執業後 可能會出現多加醫院一個主任的情況
認識的一些外科醫生對待遇比較有信心 內科就一般


1.我的感受:醫療形勢變化撲朔迷離,令人捉模不清,但隱約之中似乎又有動向,恐怕只有高人才能看透。
2.我認為:醫療改革是不會停的(也是不可能停滯的),但最終會變成什麼樣子,恐怕只有高層才知道。我估計,在未來里,學術與臨床,科研與看病,將會越來越遠,說白了,地市區縣級的二甲三甲以臨床為主,基本不涉及實驗細胞小鼠核心文章SCI什麼的,並且實現了三級診療,三甲二甲實現真正的互動,三甲醫生可以到下面去(也必須去),二甲給三甲轉送病人。當然,收入不會少,收入肯定會更辦法合理 ; 而省級國家級醫院,則是以疑難雜證、科研文章實驗小鼠細胞為主。
至於民營私立醫院,則輔助科室、小科室、新興專業為主,比如眼科整形之類的,民營會正規化(以莆田係為對象),雖然民營的規模和能力以及正規性會上升,但是,鑒於我國的國情、體制和醫療特殊性,民營還是不會超過公立醫院。(個人看法)

我等小醫生們還是(也只能是)安安分分做好自己吧。


蟹邀。目前社會進步,民眾越來越注重健康,醫療行業的發展興旺是可以想像的,醫療從業者的待遇也會逐步上升。
現狀是國家投入不足,醫生的收入被強制性的打壓。然而誰也不能戰勝市場規律,這種強制降低醫生收入帶來的諸多弊端,已經在不斷的顯現,長久下去會導致醫療質量的不斷下降,與民眾的需求矛盾越來越突出。
可以看到,醫改的目標,已經從普遍廉價高質,變成政府醫院提供基礎服務,由民營或者外資醫院提供高質高價服務。所以高素質的醫生,不管收入還是地位,都會普遍上升。作為醫生整個行業,也會逐步變好的。當然10年內整個行業會不會變的符合你的心理預期,這個不好說。不過至少你個人努力進步成為前面的30%,10年內的收入會很不錯的


謝邀。

個人感覺,會。但是應該會有分化。跳出體制的醫生可能反而能賺錢,在體制內的,總收入可能會減少。不要問我為什麼,我只是憑感覺猜的。


個人認為會。
舉一個小栗子~
現在民營的貴族醫院很流行到公立醫院挖人,開出的待遇很讓人心動的。
公立醫院如果不想成為民營醫院的人才培養基地…
除了簽訂各種更加嚴苛的合同以外,肯定得提高待遇。


另外獵頭公司的親記得關注我吖,我已經做好十年後被挖走的思想準備惹


  • 我覺得醫生的待遇會越來越高,畢竟沒誰拿自己的命開玩笑,包括制定遊戲規則的人;
  • 目前只是說從藥品價格透明化,一些灰色地帶減少了,並沒有削減醫生的正常薪資;
  • 絕大部分人都可以缺位,顯然醫生是不可或缺之一;
  • 一個醫生的平均培養周期≥其他崗位,正常邏輯思維來說都不應該是低收入人群

向廣大的醫務工作者致敬!


推薦閱讀:

剛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內科醫生,總是加班,感覺心理有些崩,該如何調整?
為什麼知乎上有很多人提出關於中醫的問題都是以否定中醫為前提的,卻沒有人提出「如何讓中醫現代化」的問題?
手腳多汗症怎麼治療?除了手術是否有別的解決辦法?
為什麼那麼多人腰突那麼嚴重,就是不接受手術?
你遇到過的醫生,可以有多壞?

TAG:醫療 | 醫生 | 收入 |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