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蘇式公有制與計劃經濟?蘇聯為什麼要全盤公有制?


我不做理論的、結論性的評價,就舉個例子吧。
近日考察亞美尼亞,應該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吧。
全國三百萬人口,其實一半人口都在首都埃里溫。到下面的所謂城市,按照中國標準,都是大村鎮而已。
但是,所有農村,都通了瀝青路,通電,通天然氣,至少每兩戶有一輛拉達轎車,山溝裡面的斷頭路里最偏遠的農村都有拖拉機、卡車、小型推土機挖掘機。很多村鎮都能看到廢棄的工廠,當初都是同時有兩百多人上班的,這些都是前蘇聯留下的。
現在的亞美尼亞,啥也沒了,一半經濟靠移民歐美的僑匯;本土經濟就是兩個牌子的葡萄酒和白蘭地。其他工業都沒了。中國一個大的地級市規模的國家,就是由幾個產業壟斷家族把持。一半以上人口每天就是吃點土豆和麵包,除了首都之外很少看到年輕人。倒是電力能夠出口伊朗,那也是靠前蘇聯留下的幾大水電站。
亞美尼亞姑娘嬌小可愛,聞名遐邇,不過我只是在亞美尼亞通伊朗公路邊看到不少脫衣舞俱樂部的廣告牌。
前蘇聯是什麼時候解體的?在那之前,亞美尼亞的工業化和能農業機械化就已經達到這種程度了。可想而知,六七十年代,中國與蘇聯的工業化水平的巨大差距。而在蘇聯建立之前,俄羅斯是歐洲大國之中最落後的農業回家。蘇聯還經歷二戰,還能夠跟美帝陣營爭霸。
為蘇聯「老大哥」默哀。你忘記了共產主義,就必然死於恥辱。


整體成功
敗於人性


我不是說高層的貪婪,這只是一部分

我認為更關鍵的是底層的人不想要了。

計劃經濟大體上是能滿足蘇聯內人民的需要的,而且絕大多數人生活的還是很不錯,即便是被經互會吸血的國家也一樣。


最終蘇聯解體也不是因為經濟問題,雖然有這個因素,但是91年解體的時候,蘇聯經濟和生活用品生產是復甦的,是繼續增長的,人民生活其實不成問題。

但是沒人想過這種日子了,四平八穩,最多有點小特權。

沒有商場流血,沒有太多廝殺渠道……人類是需要這個的,這和吃喝拉撒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如果蘇聯能多熬幾年呢?

我想也許電子遊戲出現後,特別是網路遊戲出現後,蘇聯說不定能活很久。


其實蘇聯文化逐漸被打爛是比較長久的過程,蘇聯人看到的是西方個人贏的那一面,其實他們輸的也看到了……但人人都認為自己能贏……所以說在休克療法的時候居然還有很多老百姓歡天喜地。

大家太久不內鬥了,鄰居不算計鄰居,工人不暗算工人,小廠長也不想殺誰……最終的結果就是在看到別人的鬥爭環境中,會把自己代入進去。

然後就是史上最大錯覺「這盤能贏」的出現……其實別說蘇聯,稍微四平八穩的社會都有這毛病,過了這歷史時期之後,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斤兩了,都認為自己很能打,能打贏……然後他們就真的想試試。

所以說有些良心發現的毛子也會說
當年自己明明知道這麼做大家都會完蛋……但是偏偏認為自己能逆流而贏,因為自己肯定很厲害,自己都看過人家怎麼斗嘛!……可是後來發現自己沒那麼大本事,原來自己才是輸的那個。

所以蘇聯解體和不解體。

推遲解體的兩大貢獻一個我認為是產業的發達,第二個是俄羅斯方塊電子遊戲。

解體,主要是因為原子彈。
有了核武器之後,蘇聯無法通過外戰來滿足內部人對於「矛盾」的需要,因為打仗的時候實際就是確立內部優勢地位的時候,這就不需要內戰。

這一點和大猩猩是一樣的。

如果有充足的外戰,那麼大猩猩的族群可以擴大。可是偏偏有時候自己太厲害或者環境問題,周圍沒別的大猩猩可以打了……於是大家不知道自己的斤兩,特別是自以為自己厲害的猩猩……然後就會拉幫結派,雖然表面上還挺熱乎。
但等到隨便一個機會一到,然後猩猩們就開始大規模內戰……

這是人類的本能,也是大猩猩的本能。

蘇聯是死在計劃經濟上,但主要不是因為他們窮,也不是因為官僚腐敗太厲害,而是因為計劃經濟體制下人民個體間廝殺太少,對自己的實力缺少定位。


題主你應該說,國家為什麼就該畢業按志願分配工作的0失業率?為什麼應該人均有三分之一的時間以上來用上班?一個月的公費渡假?為什麼應該有幾乎沒有兼職標準的7小時工作制?為什麼應該有不用交社保、醫保的退休制度?為什麼應該有全民免費的醫療、教育?學生中午用餐全包的補貼為什麼應該有無線電視?為什麼應該有全年7戈比(相當於7分錢)的全年話費全包為什麼應該有一切公共遊樂設置的免費

全面的生產資料公有就意味著這些!只要稍有私營經濟或商品生產方式,就始終不會解決失業率問題


不僅如此,很多人把蘇聯軍備、醫療的低成本歸為只生產耐用品,但事實上掩蓋了資本制度、商品生產制度下,一切生產都要利潤,不僅工人被剝削,而且政府的一切公共支出、軍備開支等都要反過來向資本家的利潤上稅,如果擠掉利潤可以說成本或者說勞動時間要減少90%,這也是為什麼蘇聯能用西方二十分之一不到的醫療支出就能維持比西方更全范更龐大規模的全面免費醫療,比如相比與資本主義國家,蘇聯的醫療行業的從業人員的比重是最高的,但成本為什麼最低,因為成本僅是從業人員的工資,而不必支付資本家的利潤。

同樣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是使用價值,使得企業被消滅,這樣成本標準與追求價值,追求利潤的制度完全不同。


當個人自己給自己生產,個人會節約自身的勞動時間,而交換的社會關係中(資本主義)中確不一樣,當通過交換榨取他人的剩餘勞動來支配,這就代表了權力,而利潤就是用貨幣計量的剩餘勞動。而當生產的目的是利潤時,成本標準就是對工人工作時間直接或者間接的不等交換比例。比如用相 應的工資去交換工人更長的工作時間,或者相應工作時間下給更低的工資,資本的成本才更低,最典型的就市場經濟,為提高利潤率而採用的減員增效,它不是提高單位勞動時間內的物質生產效率,而是讓工人更長的工作時間不屬於自身,加重對工人勞動時間的不等交換比例。這樣蘇聯或者是五六個人乾的工作,市場經濟國家一兩個人干,看起來後者好像更有效率,但是計算單位勞動時間內的產出,前者往往是高於後者的,日本的一個工業管理學家60年代訪問考查蘇聯,他就提到從企業的角度,蘇聯的鋼鐵工業是沒有效率的,其效率遠低於日本的;但計算單位勞動時間內的實物產出,蘇聯的實物生產效率確高於日本。

因為兩者的成本核算標準根本就不一樣,市場經濟追求利潤,自然交換比例成為市場的成本標準,對工人工作時間越不利的交換比例,其成本就越低!而在蘇聯計劃經濟,物質產品平衡表的成本標準核算關係,指標只是指令性計划下,相應的勞動時間配額(預算)下更高的實物產出,或者相應的能填入平衡表的實物產出,少使用勞動時間,這樣由於生產目的的不同,使其成本標準和追求的效率標準完全不一樣

再者市場經濟中,工業部門的設立,完全是按利潤率最大化來設立和確定規模,哪怕面臨饑荒,資本都可以減少糧食作物,改種利潤率更高的經濟作物,甚至平掉農土炒作房地產,並且資本有機構成每一次重新增高時,都意味著去工業化,因為資本主義追求的產出是利潤,是錢!

而計劃經濟的生產,對於那些追求利潤的生產方式而言,當然可以說是不計成本,因為兩者的成本標準就不一樣,正如國家可以大規模的投入到不賺錢的地鐵系統、交通系統,而資本只會在大城市或者收入集中的地方投入,前者在後者看來是不計成本的。

很多人還指責舉國體制,事實上「舉國體制」的指責後面掩蓋的是為利潤而生產的無能!正如乒乓球舉國體制動用了舉國之力??舉重動用了舉國之力???游泳動用了舉國之力??無數的體育項目動用了舉國之力??無比龐大的社會醫療系統動用了舉國之力??水利工程發電站等動用了舉國之力??科學研發的每一個項目動用了舉國之力

軍備的上萬種武器動用了舉國之力????

這樣的說法不扯蛋么??事實上怎麼可能每一個項目、工程都動的國民勞動時間極低,怎麼是動用了舉國之力呢,但是不為利潤而生產的方式,是資本主義怎麼都想不通的,原因很簡單,如果社會像一個人使用自身的勞動時間一樣,使用社會的總勞動時間,那麼任何社會組織就無需考慮利贏與否,而只考慮總勞動時間或者說每個人勞動時間的節約,同時一切開支都可以不依賴於與利潤相關的資本金錢積累,貨幣也非商品化,一切預算開支只依賴於計劃控制下的開工率,從節約多數人的勞動時間來說,計劃經濟的生產方式恰恰是最節約多數人勞動時間的生產方式,而利潤遊戲、商品生產只不過是不斷竊取人們自由時間的遊戲,竊取多數人的時間越厲害,對於以利潤為目的的生產而言成本自然很低,可見金錢增值遊戲就是奴役人的極惡遊戲。


本質上後發工業化國家追趕先行工業國採取的路線,都是一種逆向工程。
這些國家的工業部門對國際市場標杆工業品進行測繪山寨摸索提高的同時,國家戰略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
抄襲是後發國家的最優戰略。先行國家在蒙昧階段雖然進展緩慢,亂點科技樹,政策政體樹,歷經百般試錯。但是外部競爭環境相對平和,
時間和資源也允許它們這樣做。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過後,必是腥風血雨。西班牙葡萄牙成了先烈。發明了現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股票交易所的現代經貿鼻祖荷蘭,由於不會動槍炮,被英國山寨後成了跟屁蟲。第一輪的勝出者是英法。
美國由於天然孤立的地理位置,在執行了自由貿易限制措施後,就可以依託自己的天然能源與市場規模稟賦採取比較自由化的偏右的現代化追趕路線。
德國比美國稟賦條件差的多,自由化發展的可行性就小了很多,普法戰爭紅利+帝制+鐵血宰相是德國模式的調試結果。
同時期成功還有日本模式,失敗的比如大清的模式。
每個時期成功崛起的國家,都通過了當時客觀環境選擇下的生存篩選。國家達爾文主義?
在1850年前後,再採用英荷法的自由試錯模式,是無法在殘酷競爭中勝出的。
俄國由於自然環境與歷史進程的原因,面對的比徳美日更加惡劣的後發工業化增殖環境,斯大林模式勝出了。
記得有個答案,質問在斯大林掌權到1941年小鬍子巴巴羅薩計劃開始執行的短短十幾年時間裡,誰能做的比斯大林更出色,帶領俄國的爛攤子逆轉亡國滅種的命運,大家紛紛驚呼不可能更好了,斯大林同志面對的是噩夢級難度,打出了史詩級操作。
國家在大歷史中的崛起或者熬過殘酷的自然選擇而繼續生存,就像中國改開之後每5年每10年崛起與死掉的不同民營企業一樣的道理。
威脅不同,機遇不同,或英明領導也好,或誤打誤撞倖存者偏差也罷,最後活下來,活得好的團體組織,都具有類似的時代環境選擇的共性。
這就是自然競爭法則的塑造結果。

蘇聯輝煌與失敗和中國息息相關,再加上被掌握話語權的對立陣營反覆潑髒水,所以成為了中國知識分子的經典話題。
南美的失敗被西方媒體刻意忽視,加上與中國遙遠的物理距離和意識形態距離,被中國人忽視了。
工業化道路並不是自由市場經濟必然的出路,1900年的時代,工業原材料與農產品供應國的優越地位使市場自然選擇了不搞工業化。在經濟學上叫資源陷阱,幾乎一點資源沒有的國家被迫工業化成功了,坐享金山銀山的先發自由市場經濟國家也可以失敗。
如果南美某國有個開天眼坐時光機的穿越暴君強迫國民工業化,是不是就救了國家?問題是歷史車輪選擇不出這樣的深井冰。
山西人吃煤礦,河北人鍊鋼鐵,恰恰是市場根據稟賦自然選擇的結果,私營成份擴張極快,10年前非常賺錢,以至於國企出來要壟斷兼并擠出民企,學土地轉讓市場與民爭利。哈哈,現在又被反覆批判了。
自由市場主義絕對不是永遠的事前諸葛亮。

站在西方立場上批判蘇聯的路線,和站在多套房持有者立場上嘲笑以前錯過買房機會的人,其簡單的腦迴路都是差不多的。
社會科學面對的是不可回溯不可約束的超多變數,其所觀測並研究分析的「正確發展成果」具有不可前瞻不可預測性,也具有時效性甚至不可持續性。
風水輪流轉的隨機過程經常被誤讀成永恆的真理。
區別只在於是純不懂的人真誤讀,還是明白人刻意包裝誤導以達到自己的利益目的。

面對社會科學無比惡劣的科學方法論友好度,人類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多讀歷史,多舉反例證偽。以去隨機噪音求一般真理。

—————

經濟學中顛簸不破的真理之一是什麼資源稀缺且卡脖子繞不過去,什麼資源就貴。
工業化與自然資源一直在稀缺性必要性上殘酷競爭著。在中國工業化以前,90%的世界居民總是仰望10%的工業國居民,工業國的產品與技術對人類生產力的貢獻與滿足人類客觀需求的能力是絕對的不可繞過稀缺品。於是,市場交換雙方的地位就確定了,稀缺工業品兌換大量自然資源和初級勞動力。工業品供給方依託的是稀缺的大規模資本和稀缺的高素質科研人才。這個邏輯是巴西阿根廷百年以前無法預見的。這個邏輯也一直有效直到中國全面參與了進來。資本的稀缺,以前的中國以行政資源調度解決,現在有錢了不再稀缺,而是到處亂炒沒處投。高素質人才的稀缺,中國tmd普及教育,海選進入一流高校,tmd不問出身。同時還能提供畢業後在實際工作中的鍛煉提升環境。這兩點完全毀了工業國的生意經。英美髮明,日徳做精,韓台做爛,中國做死的產業規律被改寫成了現在中國第一時間做死任何新興產業。
工業化從來不是躺著掙錢的,是高投入高風險的模式,產品研發投入能不能回收,人才培養成本能不能回收,在以前高利潤時代不是問題,現在就是問題了。自從中國參與到國際市場競爭以來,先是搶了自由世界產業工人群體的崗位,現在又搶了高等學歷群體的崗位,把西方逼得盤踞在兩個僅剩的生存圈,一個是低端的服務業,中國人被入境打工許可權制進不來。另一個是壟斷金融業,中國人暫時還入不了場。除此之外的自由貿易品,中國僅剩高端晶元和航空發動機等寥寥幾個產業還未能將其白菜化。但是未來十年之內其傳統利潤空間也將被消滅的差不多了。西方官員今年開始已經指責中國人肆意白菜化各個產業的做法,是抑制創新投入的。因為他們投資收不回來了。但是中國還能繼續投。
工業品的稀缺性看起來即將輸給自然資源了。美國人不是說過嘛,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如果被中國一類的窮國廣泛複製,那麼自然資源無法承載,價格會上天。化石能源,糧食這些原材料,隨著汽車大批量進入發展中國家,素食餵養牲畜產出肉類,都會被瘋狂需求量把價格抬上天。也許未來巴西阿根廷智利的經濟繁榮是美日英法德的羨慕對象?
工業能力與自然資源的稀缺性相對變化,是未來顛覆一大堆傳統觀念的驚人事實。當然,市場競爭輸了,工業國還可以干起侵略殺戮的老本行,那個時候,中國出來扮演公正的秩序維護者,也許就是對西方優越感徹底的埋葬了。
看起來,西方既得利益世界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他們既要摧毀中國的工業供給,也要摧毀70億人都過上小康、中等發達生活水平的需求。才能維持自己的優勢地位。所以這些年,在世界各地製造混亂是有目的的?

——————

在資源國地位凌駕於資源缺乏國之上一段時間以後,如果受控核聚變技術被比如中國人率先開發出來,那麼有了人造太陽,海水可以很便宜的淡化,光照用led燈代替,土地面積可以用高層廠房拓展,農作物的產量以極低的成本快速提升,滿足了70億人都吃肉管夠的需求。同時,電動汽車繞過化石能源,甚至沼氣取代石油煤炭成為有機化工的主要原料。稀有金屬通過碳基硅基合成物代替。這樣,自然資源與工業技術的稀缺天平被下幾輪技術革命再次扭轉。不過,到那時,工業國可不見得是G7那老幾位了,也許基督教國家的人才資本積累中斷,沒能挺過來,變成了荒蕪的極端恐怖主義土壤。

風水輪流轉,歷史永不終結。


蘇聯誕生在上個世紀的二十年代,而最早的五年計劃則於二三十年代。如果我們簡單的把現在的國家環境套到蘇聯當時的情況上去的話,得到荒謬結論是必然的結果。

首先,那個時代雖然由一個世界國家聯盟「國際聯盟」,但是那個時代還沒有核武器,武器裝備尚不先進,所以還屬於所謂「一個國家和所有國家為敵」的霍布斯主義世界。所以,比起當代「落後不太可能挨打」,當時國際上還屬於「落後很大概率挨打」的情況。

其次,當時是沒有所謂的國際市場的,真正的國際市場只有到了七十年代民族解放運動高潮以後才有,二三十年代只有英國法國荷蘭等國的殖民體系,也就意味著,如果想發展工業的話,就必須和殖民大國搞好關係。否則只有出手劫掠一條道路可走。

如果結合這兩點看,再去體會蘇聯體制獲得的巨大成就,你會有不同的收穫的。

(個人理解,歡迎拍磚)

馬克思的邏輯是很清晰的,社會貧富分化到難以接受的程度一定是對生產力有害的。而這又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必然的結果——生產資料被少數人佔有,而生產方式卻是社會化的。也就是說,商品交換獲得的利潤被少數人佔有,而工資卻是社會大多數人分配。結果必然是勞動者貧困而資本所有者富有。

打破這一辦法的方式,就是社會整體為主體佔有全部生產資料,然後政府代理社會直接進行生產,然後直接把生產得到的商品調配到需要的地方去,這樣就避免了過剩。

舉了簡單的例子,國家資本主義就是國家擁有貨幣,然後用貨幣買麵粉黃油雞蛋等等原材料,然後使用它們生產麵包,最後把麵包換回貨幣

科學社會主義就是國家直接從農民手中拿走麵粉黃油等等,記一下賬目,然後使用它們生產麵包,最後把麵包派送到需要的地方去,記一下賬目。
農民可以直接拿走需要的東西,銷賬即可;而拿走麵包的地方一定是生產東西的地方,否則就沒法銷賬。

以貨幣為目標的生產方式結果必然是過剩的,麵包不足的時候麵包變得非常昂貴,因此為了更多貨幣必然擴大生產,而生產過大反而讓麵包變得過剩,反而浪費了麵粉黃油等等。而理論上計劃經濟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不過,實事求是的講,當時的蘇聯不具備實行計劃經濟的條件。

因為世界革命並沒有成功。


世界革命過後必然是世界大生產,這個星球上所有的技術,原材料,土地等等生產資料都被「世界革命政府」佔有,這才叫「佔有全部生產資料」。

儘管蘇聯的領土資源人口都是世界數一數二的,但是離「佔有全部生產資料」相差的還是太遠了。

蘇聯的技術屬於世界的第二梯隊,有亮點,但是離先進國家還是有相當距離。

蘇聯沒有熱帶領土,因此沒有橡膠。

蘇聯的大部分領土屬於無法開發的凍土地帶,而肥沃的烏克蘭存在反蘇維埃的民族主義思潮。

已經開發的石油坐落於獨立過一遍的喬治亞。

等等等等

在這樣的背景下,蘇聯才有了是堅持世界革命還是先「一國建設社會主義」的討論。

但是,華沙戰役的失敗,告訴我們當時的無產階級根本無法顛覆西歐的資本主義世界,一個小小的波蘭就讓看上去如火如荼的世界革命迅速熄火。如果沒有必勝的把握,那麼所謂的「世界革命」就是一句空談。

更何況托洛茨基本身那種排斥民主革命,強調「純粹的無產階級革命」的思路非常成問題,後來隨著世界性的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社會主義甚至社會民主義都大發展的後二戰時期,曾經可以和斯大林主義分庭抗禮的托洛茨基主義卻一蹶不振,和托本身的思路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強調一國建設論的斯大林主義成為蘇聯的發展道路。其標誌性的「五年計劃」,生產資料工業優先發展,高積累,剝削農業,「大清洗」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標準形式。

斯大林的思路是這樣的。

面對西方世界封鎖的情況下,如果不快速工業化,那麼蘇聯很有可能在下一次干涉戰爭中敗下陣來,因此必須快速工業化,不再經「發展農業—積累—生活資料工業—積累—生產資料工業」的布哈林道路,而直接走「剝奪農業和生活資料工業—生產資料工業」的近路。

這種違背客觀規律的道路如果想走通,那麼必須全盤公有化,因為市場邏輯告訴我們,如果農業和生活資料工業發展不足,那麼農產品和輕工產品必然稀缺,也必然價格昂貴,私有化的生產資料必然投入到其中,而且國家投入重工業的越多,私有資本投入到輕工農業的越多,到時候必然擠占重工業的資源。

那麼重化工業需要的生產技術和蘇聯沒有的原材料怎麼辦?只有到國際市場上去買了。巧的很,當時的西方世界正趕上大蕭條,而且資本主義世界內部也非常不團結,得不到英法的技術,還可以從德國義大利美國等等那裡去買技術。甚至還可以拿到貸款。

應該這麼說,蘇聯體制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為後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的物質基礎。更與同一時期停滯不前的英法美和走向法西斯擴張道路的德意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是,也必須指出,資本主義世界的不團結乃至嚴格鬥爭是蘇聯體製成功的很重要的國際因素,否則沒有人會買技術和原材料給蘇聯,也不會有後來蘇聯和英法美的同盟國乃至聯合國。

戰後,當美國控制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時候,基本上蘇聯體制就走到頭了。

因為從硬體力量來說,蘇聯並不是美國人的對手。

而從軟體來說就更糟了,雖然戰爭讓世界的工人運動達到了高峰,但是這個時候本來就和列寧主義不對付的社會民主黨迅速和美國人合作,而社會主義陣營內部也出現了蘇南衝突這樣的惡性事件,著名右翼政治學者布熱津斯基就說「僵化且等級分明的共產黨體系分裂是必然的結果」,雖然略有片面,但是分裂確實是事實。

相比之下,反而是資本主義世界迅速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以美國為核心的資本主義國家聯盟,世界上的反共勢力得以迅速在世界範圍內掀起反共高潮,如果不是中國革命成功,蘇聯甚至不可能在東歐以外的任何地方站穩腳跟。

策略上,在蘇聯尚延續老的策略的時候,蘇聯的對手早已不是腐朽的英法和狂熱的德日了,而是物質力量更強大,也更狡猾的美帝國了。美帝國採取了間接控制的辦法,利用「平等條約」控制了世界,使得美國的國際形象比起英法,還有蘇聯都好上一節。

所以,其實冷戰最開始的時候,蘇聯的結果差不多是可以預料的了。面對分裂的工人運動和聯合起來的資本主義世界,斯大林體制的成就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付出巨大代價帶來的後遺症,這也是赫魯曉夫改革和反斯大林運動的土壤。結果斷斷續續的改革讓蘇聯徹底落後於西方世界。然而這是後話了。


因為要實現共產主義~ 雖然失敗了~
但是那是 一個沒有剝削和壓迫的世界
沒人為了付房租賣淫
沒人因為孩子重病去欺騙
沒人因為不想照顧孩子而去錘殺
沒人因為國家 民族 政治的分歧相互仇殺
沒人因為工作會被上司性騷擾

或許那時候還有甜咸豆腐腦的黨爭
但是我想隨便玩幾個月zhihu所看到的大部分人間慘劇都不會發生

作為一個戰勝了法西斯的國家
歷經苦難居於孤寒之地的戰鬥民族

似乎
征服世界和為全世界尋找最好的生存模式 是他們的任務和驕傲

你們說 消滅不了剝削 消滅不了壓迫 消滅不了人世間種種慘象 共產主義永遠不可能實現
共產主義者的回答是
國際歌
所以蘇聯要實行共產主義公有制 是一種對消滅剝削和壓迫世界的追求
計劃經濟是想以人類的智慧去解決人類社會一切問題的經濟上的體現
全盤公有制也是同理


國有,和公有,不是一個概念


公有制計劃經濟不分這式那式的,所有公有制計劃經濟都是一式的,就好像物理學不分這國那國的一樣。

蘇聯為什麼要搞公有制計劃經濟?因為公有制計劃經濟最美好,是人類發展的最終目標。

為什麼公有制計劃經濟最美好?因為它最公平,效率最高,最節約,最環保。

為什麼它最公平,效率最高,最節約,最環保?因為它能掌控生產力。生產力就像牛,能掌控它,它就能給你幹活。不能掌控它,它就亂跑亂啃亂踩亂踢,搞破壞。而市場經濟的生產力都掌控在私人手裡,各顧各的利益,像一大群野牛一樣不聽使喚,你往這跑他往那跑,車子都被拉散了但是就是不走。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爆發,世界列強陸續進入機器大工業時代,隨之而來的,便是工人階級規模的增加和境遇的惡化。這種情況下,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紅色意識形態風靡歐美。紅色意識形態主張消滅私有產權,並建立一個沒有階級制度、沒有國家和政府,並且進行集體生產的社會。

拋開階級制度之類的上層建築理念分歧,從根本的物質層面而言,紅色意識形態所倡導的公有制,便與封建及資本主義形態的存在根基——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制產生了根本衝突,自然引起了掌權勢力的恐慌與鎮壓,而工人的反抗也此起彼伏。這種抗爭終於在一戰末期達到了頂峰:


第一次世界大戰,嚴重削弱了歐洲列強的實力,而列強為了應付戰爭,對國內工業資源的過度攫取,又使工人境遇嚴重惡化,此消彼長之下,到戰爭末期,歐洲各國普遍爆發大規模的革命,其中德國十一月革命與俄羅斯二月革命,甚至直接導致了德俄皇室政權的瓦解。而這兩場革命,都有十分明顯的紅色印記,一時間,紅色意識形態呈星火燎原之勢。


但這股風潮並未持續太久。很快,歐洲各國的工人革命要麼被鎮壓,要麼果實被資產階級攫取。


但唯獨俄羅斯是個例外。雖然二月革命後,資產階級也一度壓制了布爾什維克,組建了資產階級政府,但僅僅八個月後,十月革命爆發,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紅色意識終於在俄羅斯取得了突破,成為一個國家的主宰。


而在奪取政權後,蘇聯版的俄羅斯帝國,在國家經濟發展模式上,採取了一套特立獨行的做法——既全盤公有制。

這在當時可謂石破天驚。在蘇聯之前,列強雖然都陸續邁入帝國時代,政治權力邊界有所擴大,但在經濟制度上,依然是私有制佔主體地位。以市場經濟、自由競爭為特徵的私有制,推動了近代以來的西方繁榮,為人類邁入工業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雖然到後來,傳統意義的自由經濟,在一定程度上被國家資本主義代替,但私有制的根基,卻依然紮根於絕大部分列強,並成為一種牢不可破的價值理念。


傳統意義上的俄羅斯,雖然在文明程度與私有經濟發展水平上與西方有一定差距,但是在路線與方向上,二者依然是一致的。可是到了蘇聯時代,俄羅斯卻徹底脫離了既有的工業國家發展軌道,轉而全盤公有制,大搞計劃經濟,與以前歐美兄弟分道揚鑣。


俄羅斯為什麼會這麼做?有人說,這是紅色意識形態的需要。這話看上去有幾分道理。但如果仔細琢磨的話,根據唯物主義理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不是反之。從這個邏輯來看,公有制是鞏固紅色意識形態的根基不假,但要說單純因為一個紅色意識形態,就能將公有制在俄羅斯全境推廣普及,並持續七十年之久,這未免把意識形態的能量捧的太高。在雲石君看來,俄羅斯之所以會選擇公有制和計劃經濟,實際上依然是基於國家實情的考量。換句話說,公有制正好符合了當時俄羅斯的國情,迎合了這個國家的需要:


第一,集權體制的需要。在之前的《地緣政治:俄羅斯為什麼崇尚強權政治》一節中,雲石君曾經說過:俄羅斯地域遼闊,國家結構和民族成分十分複雜,作為主體核心板塊的東歐平原,區位上過於靠西,本身質量也不能算世界一流;主體民族俄羅斯族,在國家人口構成中也沒有絕對優勢。這種情況決定了,俄羅斯在國家完整性方面,存在天然隱患。對此,俄羅斯有必要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以通過政治權力的集中,以抵消地緣和人文特質方面的分裂基因影響。


政治上要中央集權,那麼經濟層面自然也需要有所配套。具體來說,中央政治權力必須儘可能多的對國家經濟直接掌控——尤其是涉及到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更是必須緊握在手。這種中央集權的需求決定了,俄羅斯的權力架構中,資本權力必須受政治權力遏制——這就為公有制在經濟層面的推行提供了空間。


而且,在之前的《地緣政治114:俄羅斯到底是一個民主國家,還是專制國家?》中曾經解釋過,與中國順其自然、水到渠成式的正向式中央集權不同,俄羅斯由於地緣結構和民族構成過於複雜,中央集權的天然條件並不充分。這種制度設計,是一種以政治制度,彌補國家天然向心力不足的反向設計,這也就決定了,俄羅斯中央集權的縱深,甚至在許多層面還超越中國——它必須要通過政治上的極度集中,以對沖地緣和人文缺陷的負面影響。


而政治上的極端集權,必須要以經濟基礎做支撐。所以俄羅斯的公有制普及之廣,影響之深,甚至超越了中國。直到今天,雖然俄羅斯名義上已經成為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但實際上,穿梭於中俄兩國之間的人,通常會有這樣一個印象——與俄羅斯聯邦相比,中國的資本主義成分,反而更多一些。


其次,特殊的國家發展基因。作為一個擁地2000萬平方公里的大國,俄羅斯天然具備一流世界強國的地緣潛力。所以,俄羅斯當然要力爭對外拓展地緣影響力,以爭取所謂的「大國溢價」。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俄羅斯體量巨大,橫亘於亞歐大陸北部中央,幾乎與所有的世界主要勢力都存在著嚴重的結構性地緣衝突,俄羅斯要想不在帝國時代的競爭中落敗,也有必要將自己的潛力充分開發出來。


在工業時代,尤其是工業時代早期,一個國家能否稱之為一流世界大國,非常重要的一個標準,就是要有一套完整且能自給自足的工業體系。所謂完整,指的是工業門類,尤其是重工業體系要比較齊全,不能有明顯缺陷。而所謂自給自足,其中一個重要含義,就是要有能力獨立提供作為工業基礎支撐的各類礦產資源。


老實說,當時的世界列強中,有資格滿足資源自我供給的國家並不多。美國地大物博,當然不在話下;英法兩國雖然本部地域狹窄,資源有限,但畢竟老底豐厚,有著大片的殖民地,所以也可以靠海外資源彌補。至於其他列強,比如德意日等等,在這方面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所以到二戰時,德意日就推崇法西斯主義,力圖用精神上的極致煽動,來彌補物質層面先天國力的不足)。

本來,憑著兩千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俄羅斯的資源儲備絕對是世界一流,滿足自身工業發展需要更是不在話下。


但問題是,資源只有開發出來,才能發揮其之價值。若只埋藏在地下,那不過是紙上富貴罷了,沒有實際意義。


俄羅斯的大量資源,星羅密布的分布在廣袤國土上,極為零散;再加上俄羅斯自然環境極為惡劣,大量資源分布在偏遠的凍土帶和荒漠中,開發和運輸的難度極高。


這就給俄羅斯出了個難題。鑒於開發和運輸難度如此之大,僅靠資本力量,根本就不足以應付。只有國家出面,統籌布局,這樣一來可以最大限度的集中資源,用於國土開發,其二,可以從全局的高度規劃統籌,根據自身實際發展需要,修建相應的基礎設施,以最小的成本支出,達到獲取最多急需資源的目的。


這種情況下,國家就成為國土資源開發的主體。在掌握了這種基礎性資源後,國家自然對整個工業體系就有了絕對的控制力。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鑒於俄羅斯資源開發和運輸的難度太高,這自然會抬高俄羅斯的工業體系運行成本。所以一直以來,除了以技術含量定價的軍工產業,俄羅斯的常規工業產品,從來就不以高性價比聞名(連後來的石油天然氣開採成本都幾乎是全球最高)。


如果在私有制環境下,俄羅斯的資本家和企業主面對這種情況,自然而然的會產生兩種選擇:一,從國外購進相對廉價的資源,二,直接遷出俄羅斯。


這哪一種都不是俄羅斯所能接受的。遷出自不必說;從國外購買資源,資金大量流向國外,這不僅意味著俄羅斯的國土開發無以為繼,國力無法增長,而且會使自己的工業命脈繫於其他列強之手——這將使俄羅斯喪失與其他大國博弈的能力,最終使俄羅斯這個國家整體受到損害。(一戰前夕沙俄拖欠法國巨額債務,其實追根溯源,也是工業競爭力薄弱,創富能力有限所致)


所以俄羅斯要想成就大國偉業,必須阻止這種情況發生。但資本無國界的特質,決定了私有制下的俄羅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只有一個辦法:公有制,政治權力直接控制經濟。


資本無國界,政治有國界。當經濟運行摻雜了足夠的政治因素後,價格,性價比等就不再是經濟決策的最主要考量標準。


當然,這種做法,會降低經濟運行的效率,會增加資源配置過程中的浪費。但至少在工業時代中前期,這種效率下降帶來的些許負面效應,足以被工業規模的高速擴張輕鬆彌補。至於資源浪費——這對別的國家或許是個問題,但誰叫俄羅斯本身就是全球第一資源土豪呢?人家浪費得起!


第三,地緣格局變化的需要。俄羅斯的文明程度本就在列強中相對落後,而且在之前的《地緣政治116:俄羅斯帝國為何會由盛轉衰》中,雲石君已經說過,從19世紀中期開始,俄羅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競爭中大幅落後,從曾經威懾歐陸的「歐洲憲兵」,淪為在日俄戰爭中被日本這個三流後起貨色打敗的平陽落魄虎。


而且,俄羅斯地域遼闊,橫亘與亞歐大陸北部中央,與世界幾乎所有其他主要地緣勢力都存在結構性衝突。這樣類似中原的地緣格局,往好處講,有利於俄羅斯四處出擊,威懾四方,但反過來看,俄羅斯也不得不面臨全球其他列強的合圍包夾。


當然,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前,由於人類征服自然能力有限,各國家、文明體系之間,通常存在著大量的緩衝區——山脈、河流、荒漠、海洋等等,這些地緣屏障的阻斷作用還比較強,所以各國家和文明之間的碰撞衝突還沒那麼明顯。

但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爆發,人類文明水平大幅提高,地緣屏障的阻斷作用大不如前,各大文明勢力的交集和衝突大幅加劇。而俄羅斯類似中原的地緣區位,以及過於龐大的體量,決定了這種形勢下的它,自然而然成為帝國時代的漩渦中心,與這個星球上的幾乎所有主要地緣勢力,都產生了嚴重的結構性地緣衝突。


這是一種不進則退的地緣格局。這種格局下的俄羅斯,要麼就是積極進取,開疆拓土,爭取大國溢價;要麼就是基業不保,被四周列強合力圍堵,逐步蠶食——總而言之一句話,俄羅斯不存在偏安一隅,苟且偷生的地緣基礎。(雲石君在之前涉及俄羅斯的文章中一再強調——未來的俄羅斯要麼二次解體,要麼東山再起,現在的半死不活不是常態,這種觀點的根由便在於此)


這種情況下,俄羅斯的中央政治權力有必要儘可能的掌握社會資源,以應對如影隨形的巨大外部威脅。而公有制條件下,政治權力能夠最大限度的將社會資源高度掌控,所以自然而然的成為俄羅斯的必須。


集權體制、國家發展基因,以及地緣政治格局,這內外三種因素,共同鑄就了公有制的成長基因。

而公有制下的俄羅斯,也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蘇聯建政後,短短二十年內,俄羅斯便從當年列強中的最薄弱環節,搖身一變,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工業大國。


不過,昔之蜜糖,今之砒霜。雖然公有製為蘇聯的前期崛起作出了巨大貢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弊端卻越來越明顯,甚至成為蘇聯後期發展的嚴重拖累,並最終成為蘇聯衰落解體的主因之一。

為什麼這套曾經行之有效的經濟模式,後來卻會逐漸喪失活力,反而成為累贅和負擔呢?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25節——俄羅斯第15部分。喜歡地緣政治和國際關係的朋友,請訂閱微信公眾號:yunshi911(長按可複製),即可收看全部雲石地緣政治原創文章。


怎麼說呢。蘇聯式的經濟模式,理論上是非常好的,對老百姓尤其是好。高工資,低物價,高福利,多休假。房子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免費生孩子各種補貼。普通工人每年都可以去度假區休假。在現在的中國看來是不可思議。
不要把蘇聯解體末期的混亂景象套到全時間段。蘇聯做了很久的世界老二不是說笑的。我國經濟崛起才多少年,國家改變多少?
但是這個制度,實際運轉起來有點問題,主要是上層的問題。類似我國的現在,革命理論和社會實際脫節了。不敢細說,怕舉報。
這制度確實對老百姓好,效率也不算太低,關鍵是上層僵化的厲害,失去了自我調節的功能。
我現在認為,真正靠譜的計劃經濟,需要聚變核電站和量子計算機的支持。否則就像我國的六七十年代一樣,限於低水平。社會管理能力不足,管的多,就沒法管的細。大而粗的管理,導致效率低下!


蘇聯公有制經濟的核心邏輯 是通過國家強制力 集中所有資源 優先發展重工業 通過重工業的發展來反補輕工業和農業 實現國家所謂跨越式發展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邏輯 首先 蘇聯繼承了俄羅斯的工業基礎 但是較歐美主要國家落後 而且這些國家普遍對蘇聯極不友好 其次 當時的觀念認為計劃經濟能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 這樣 內因 外因 可行性論證都有了 蘇聯這個超級項目自然就要上馬了
體現這一邏輯的核心事件是什麼呢 烏克蘭饑荒事件 首先 在蘇共各種極端政策的作用下 1933年 烏克蘭發生了糧食短缺 請注意 這個時候還只是糧食短缺 並不一定導致大量人餓死 可是要知道蘇聯是計劃經濟 糧食產量可是定好的 關鍵是這些糧食是要供應城市 供應工業生產的!!!在工業生產比天大的時代 農民就變成了被犧牲的對象 不能按時足額交出糧食的人 就成為社會主義的敵人 不但要遭受懲罰 糧食還要被收繳
其實何止是農民 所有人 都不再是人 而是工業化這個目標下的螺絲釘而已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中國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 90%以上餓死的人都在農村 因為他們不是工業化目標里的核心群體 註定要被犧牲 而城市裡的工人們 其實就像是拉磨的驢一樣 他們之所以能獲得糧食 不是因為他們的生命得到尊重 而是他們能加快工業化
的步伐
有人認為蘇聯政府當時的行為是有預謀的 我表示懷疑 其實這都是當時社會結構下的必然結果 政府要犧牲一部分人 主要是農民的利益 但是這個邊界是不好把握的 到底轉移多少勞動力 調配多少資源 並不知道 是在不斷加碼 日益瘋狂的社會慣性下的必然結果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發生饑荒的情況大大減少了----政府也發現了這種模式是有邊界的 不可能人有多大膽 地有多大產
蘇聯 可以說在兩代人以及俄羅斯之前工業化的基礎上 實現了重工業反補農業和輕工業的目標 可問題是 這一目標大打折扣了--這又反映出了社會慣性的巨大力量 長期以來 重工業部門一直佔據社會的主要資源 尤其是軍事工業 他們已經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群體和利益集團 憑什麼要他們反補其他人???看看中國今日的國企改革難度有多大 就可以想見蘇聯當日的情況 蘇聯軍備競賽的戰車只是為了和美國競爭嗎?其實他自己也難以停下來了 而且 有一點非常重要 重工業在自動化 機械化的基礎上 能吸納的勞動力是很有限的 這些利益團體的流動性也很弱
這樣的矛盾下 蘇聯對內開始進行改革 對外進行戰爭 可惜 病入膏肓 為時已晚


一個有缺點的戰士究竟是戰士,一個完美的蒼蠅究竟是蒼蠅。


前蘇聯計划到一雙皮鞋一家工廠生產左腳,另一家生產右腳。後來大概覺得很麻煩,所以設計了一種不分左右腳的皮鞋,實在是高。


我不做理論的、結論性的評價,


不是前幾天都開始寫文章了嗎?怎麼又開始自問自答了?


雲石你還不快來回答問題~


農民工(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是競爭不過勞改犯(蘇式計劃經濟)的。

圈點計劃經濟

國有企業和計劃經濟,那就是胡扯淡。我從一開始研究計劃經濟到現在,越發的認識到計劃經濟的淺薄與可笑。對於斯大林而言,他的帝國之所以沒有垮台,就是因為有大量的勞改犯!勞改犯是誰?就是你們這樣的人。而赫魯曉夫釋放勞改犯以後,整個社會的生產成本大幅增加,蘇聯就垮了。因為他的經濟本身就是低效的,根本付不起這麼高(病態低)的工資。對於中國而言,假如要實現計劃經濟,建議先從抓人開始。


既然我們已經突破了經濟學和倫理學的範疇,那我們再往下探討一下人性。那勞改犯會怎麼樣?對於人而言,人是有厭世情結的。當他剛進入勞改營的時候,他會對原先的生活抱有幻想,所以他會想著活下去。當他發現幻想和價值觀破滅的時候,他會選擇自殺。人活著並不僅僅是一個溫飽問題,更是一個精神狀態的問題。而新出生的勞改犯,他的父母會替他選擇死亡,然後父親埋母親。而這些活著的勞改犯會無休止的破壞勞動工具,製造各種奇葩的停工事件。對於人家而言,死都死微微一笑的事情,還有什麼可以畏懼的。


所有經濟都要解決一個剝削誰的問題。假如中國今天實現三大改造,中國只能從農民下手,由於中國低效的手工農業生產系統,中國會開始大規模的餓死人,前五年約三分之一會被餓死。還是公眾號農耕文明講的那個耕戰制度,有些人不喜歡發展經濟,他們喜歡控制。而鼓吹這一些的,有兩種人,一種是既得利益者,另外一種是純傻叉。既得利益者說這樣的話還能理解,傻叉總是幻想著既得利益者會給他們的狗盆里倒一點殘羹剩飯,殊不知假如計劃經濟開始他們就是被清理的社會閑散人員,這就是哈耶克寫的通往奴役之路。


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唯一的區別就是剝削的手段和方法不一樣;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唯一的區別就是剝削的效率不一樣;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唯一的區別就是國家的行為方式不一樣。道理很簡單物質守恆,財富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


死了幾十年的蘇聯紅色帝國,任然不是今天中國能夠比擬的,別人首先是第一檔次國家


推薦閱讀:

為什麼蘇聯能在經濟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成為世界的一極?
第三世界的民主是第三世界不發達的原因嗎?
台灣目前對南海態度如何?
永暑礁民航能飛了,去南沙旅遊還有什麼阻攔?
如何看待新加坡駐華大使點名批評環球時報胡編亂造?

TAG:俄羅斯 | 地緣政治 | 計劃經濟 | 蘇聯 | 經濟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