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里約殘奧會男子1500米前4名成績均比里約奧運會1500米冠軍好?

殘奧男子1500米前四成績驚人 超里約奧運冠軍
是殘疾人運動員表現太優秀?
還是里約奧運冠軍太水?


其實答案很簡單,里約奧運會男子1500米決賽的成績是近五十年內奧運會上最差的成績,參賽選手唯金牌名次做為唯一目標,採用近乎無恥的干擾戰術,互相制約牽絆,結果就出來了這麼一個尷尬甚至恥辱的成績。反觀殘奧會參賽選手,首先這一級別是殘疾程度最輕的,沒有全盲,還保有輕微光感,不需要引導員就可以獨立比賽,更重要的因為都是殘疾人選手,賽場上更純粹努力,大家都拚命的向前跑,結果就出現了這麼一個讓人意外的結果,殘奧會前四名的成績全部超過了奧運會的冠軍


記得奧運會美國女子4X100米接力獲得重賽機會後,楊健發微博說「沒有競爭和相互影響,田徑比賽將失去意義。」

在這裡也一樣,比較這兩場比賽的成績毫無疑義。如果同場競技,殘疾人選手毫無勝算。

奧運會1500米拿前幾名的選手都有3分半左右的水平。但像奧運會這樣到大賽,大家都很重視獎牌。而中長跑又是不確定因素很多的比賽項目。在沒有絕對奪冠實力的情況下,沒有人會選擇冒險先衝出來。比如女子5000米決賽的阿亞那,她當天高估了自己的狀態提前突圍結果最後只獲得第三名。一開始選擇跟隨戰術、最後再全力拚衝刺才是正確的做法。並不覺得這很無恥,常規的戰術而已。其實即便有人想提前突圍也會受到對手的干擾。只不過本屆奧運會1500米比賽前面幾圈太慢了…… 中長跑比賽好成績一般出現在鑽石聯賽。因為榮譽沒那麼重要、破紀錄有額外獎金而且還有領跑員控制速度。

對於殘疾人運動員來說,獎牌也許並不重要,能突破自我站在賽場上已經是成功。況且他們受關注的程度以及來自國家的壓力要小得多。所以他們要比健全運動員單純的多,他們大多會選擇一開始就拼盡全力。不是說殘疾人運動員更高尚,是他們參賽的壓力要小很多。

------------------
補充一點,殘奧會完全沒有奧運會競爭那麼激烈。奧運會決賽的運動員水平接近全部擠在一起,誰也不想提前突圍,即便想突圍也要受到干擾。而殘奧會那四個人實力超群,有能力直接衝出去。實力超群就不需要戰術,況且這組運動員有視覺障礙,沒有能力和精力搞阻擋戰術。干擾對手等一些戰術是中長跑比賽的一部分,也是其魅力所在。不要上升到道德層面。

奧運預賽

奧運複賽

奧運決賽,第一圈66秒第二圈居然接近70秒。雖然慢得「令人髮指」,但如果你看了比賽就知道他們之間的競爭有多激烈。沒看過的請到cntv上找。

13名決賽運動員無論PB還是SB大部分都要在3分35以內。而殘疾人運動員跑出的3分48已經是世界紀錄。

再來一張圖。全國田徑錦標賽預賽,前11名全部超過里約奧運會冠軍。這又能說明什麼問題呢?我國選手都拿不到奧運資格的。


一個是相互牽制鬥智斗勇,唯第一論;一個是放手一搏展現自我。


1500米是最好看的田徑比賽之一,就是因戰術變化團隊戰術多變複雜,跟短跑和萬米這種長跑不同,1500米,5000米一般來說除了奎羅伊這種bug選手,其他選手的戰術選擇是直接決定名次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平常跑步,假設5分鐘每千米的配速能跑5公里,25分鐘,那麼如果第一公里玩命跑,跑到了4分鐘,後面可能只能6分鐘的水平了,最後成績就變成了28,這也就是我們看除了今年哎呀娜在奧運會萬米從5000就開始脫出重圍一路領先奪冠以外,一般前面領跑的最後都拿不了冠軍,因為跟隨相對容易,那麼領跑者在沒有絕對能力下,只能靠戰術來搏,比如降慢速度,後面衝刺中找機會,後面的人沒有樂意打破這局面的,成績自然就差了。殘運會不一樣了,大家基本平時怎麼練,比賽就怎麼跑,不會受太多干擾,也不用考慮太多戰術,發揮自己水平就好。


因為大多數人覺得田徑是一個創造成績的項目,卻不知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個對抗的項目,不用說合道的1500米,連接力這種分道跑的項目,這次美國單獨跑,都充滿了爭議。又比如短道速滑,牽制的能力甚至比速度本身更重要,如何卡位,如何跟滑才是決勝的關鍵,難道第一名卡住第二名的位置,這個違反奧林匹克精神了?你就把1500米,想像成一個對抗項目就行了。所以我才引申出,NBA得分有不過百,中學生得分有過百這種說法。

戰術和比賽,不要上升到道德了好么?什麼無恥、羞辱,你是寧願跑20分鐘拿第一,還是破個人記錄拿第二?


長跑尤其是大賽,從來不能看絕對成績,成績好有原因,成績不好更正常,,,,中長跑戰術牽制和較量誰也不敢貿然發力,你發力早了其他人也是都有能力跟的上你,反而最後你體力下降導致衝刺吃虧。。這次奧運會1500戰術都在最後一百多米超級變速,跑下來反而會更累。。。。要知道參加奧運會的都是達到3分36左右奧運標準的,決賽選手都有3分35以內的水平,,你要是加速,其他人也絕對會跟的上你,因為都是基本一個水平的,,,殘奧會冠軍3分48的絕對成績,離參加奧運會的標準可差遠了,而不是不允許他們參加健全人奧運會,但是起碼得先過了國內選拔。不是看低殘疾選手,而是這種中長跑大賽成績不能這麼比,絕對成績不好但是冠軍為主,畢竟女子世界紀錄也有3分50,這樣直接安插過來,迪巴巴都能獲得男子亞軍了。


看到有大家在答案和評論里討論戰術及跑法的問題,我來講一句,盡量簡單點,讓大家好理解。

對於中長跑而言,奧運會是很難創造很好的成績的,因為奧運會沒有配速員(也就是常說的兔子),在這種情況下,在前面領跑需要耗費更多體力,因此大部分參賽選手並不願意在前面領跑。

那總得有人領跑啊,什麼樣的人不得不去領跑呢?後程衝刺能力較差但耐力更好的選手,他們不得不去提高速度領跑,以期望在前程將衝刺能力更強的選手甩開。而對於衝刺能力更強的選手而言,他的戰術選擇會更偏向於前程跟住,到後程再發力爭取好成績。

回到題主所說的里約奧運會1500米比賽成績問題,相比5000、10000米及馬拉松而言,在這項距離不算很長的徑賽中,選手們對自己的衝刺能力都是有信心的,沒人願意犧牲獎牌出來領跑,因此前程速度非常慢,導致了最後成績很差。但是對於中長跑比賽而言,其觀賞性正體現在它在比賽速度及耐力能力的同時,也體現了很強的對抗性及富戰術性。

最後,非常想吐槽一句,不要動不動就扯上體育精神、奧運精神,選擇適合自己的戰術爭取更好成績就是沒有體育精神??拜託,這些都是比賽的一部分,看中長跑比賽中選手們的對抗真的是非常有意思的。


電視新聞上都解釋過一遍了,為什麼還要特意在這裡問呢?
難道你覺得這背後還能有什麼骯髒的PY交易?


除了實力,中長跑很大一部分看的是戰術


本人初中時1500米市級前五水平。 第一圈66s 第二圈70s 一般市級比賽的前兩圈差不多這個速度。
但,沒什麼卵用。 大賽的長跑就是,別看最后冠軍成績中國運動員在訓練中都能跑出來,但同場競技你就是比不過。甚至連同場競技的機會都沒有。
你加速,人家就能跟著你;人家加速,你跟不上。 這才是實力差距。

沒有貶低中國長跑運動員的意思。 老非的基因本來就適合這個運動,這是先天的。


這個問題也能很好的解釋一下環法。。。。。。不懂的看的一臉蒙逼,就是我


1500是我認為最好看的跑步項目!
殘奧會前4確實成績比奧運會冠軍強,但是奧運會1500米(中長跑)是對抗項目啊,你看法拉赫就是戰術得當才可以在拿水或者摔倒的情況下拿到冠軍。基普魯普就是戰術不對被卡在後面沒有好成績。
戰術對1500米的影響很大!很大!
想看1500米好成績的別看奧運會和世錦賽,多看什麼鑽石聯賽之類的吧,那裡還有專門領跑員不像奧運會個個想拿牌。奧運會的話看最後一圈衝刺的速度。
體育盲真可怕


1.前幾名的殘奧運動員,運動機能跟正常運動員可以說是百分百一樣。弱視,色盲,獨眼,都照樣跑對吧?
2.殘奧會運動員不講究那麼多戰術,多數都單純用肉體取勝。
3.跟影響身體機能的那些殘疾的運動員,差距太大,干擾少。


看看奧運會1500的成績,再看看奎羅伊的3分26是真牛逼!


下次把這些奧運會的運動員的眼睛蒙上,估計都能打破世界紀錄。


看到很多體育內行說是因為戰術問題導致無人願意領跑,而這組殘疾人運動員都是視力有問題,不是身體有問題。

一言以蔽之,一個驚人的結論:瞎子因為看不見其他人,所以跑得反而比明眼人更快!

這其實這說明了一個人生哲理:專註自己的內心,不要跟人比,用自己的節奏奮力拚搏,你就能跑得更快更遠。

鑒於這個事實,我想以後能不能發展出一種新的中長跑技術——『盲跑』技術呢?有兩種實現途徑:

1. 戴上一種特殊的眼鏡,屏蔽其他人,只在與其他人小於安全距離的時候提醒(類似於停車雷達);

2. 戴上一種特殊的耳機,科學帶領運動員的跑步節奏,從而不必管其他人。


難道這是科技戰勝單純肉體的表現.........


我希望大家把重點多放在提升自己,而不是削弱對手上。

這樣贏得更精彩。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澳洲選手稱孫楊為「作弊者」?
如何看待北京奧運會三位中國舉重冠軍葯檢呈陽性並被剝奪金牌?
常年累月堅持騎自行車,大腿會有哪些變化?很誇張的肌肉是怎麼得來的?
在看比賽直播的時候,你聽過最意外的解說是什麼?
如何評價「霍頓譏諷孫楊只是贏了個嗑藥的騙子」?

TAG:健身 | 跑步 | 運動員 | 奧林匹克運動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