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該生育的年齡,又無法給孩子良好的家庭環境,還該生孩子嗎?

見多了生了後不養不管不教導致悲劇發生的例子,也見多了貧窮環境對孩子從小就造成的心理傷害,更見多了悲劇後產生後各種聖母婊站在道德高點的指指點點,是不是要麼就生在富貴家庭,要麼貧窮就不要生算了?


這個問題其實和貧窮能不能生孩子沒啥關係。因為中國那七千萬窮人中生了孩子的,大多並沒有覺得自己窮到無法養孩子。

所以「不能給孩子良好的條件」,是一個特別主觀的敘述。那些一年掙不到五千塊錢的家庭,可能覺得我能讓孩子吃上窩頭就算是「給孩子良好條件」了。而月入五萬的家庭也可能因為供不起孩子上最好的國際學校而判定自己「給不了孩子良好條件」。

所以,能給孩子多好條件,想給孩子多好條件,這都是自己的事。唯一判定標準僅僅是:自己有沒有「給不了孩子良好條件」的感覺。
如果沒有,月入五百也可以要。
如果有,月入五萬也可以不要。

就這樣。


這看你自己。
理性自然是不生,貧窮的家庭生孩子貧窮將會一直伴隨著你們,每往上爬一點點都要輪年算,不如趁著年輕使勁往上爬到一個穩定的位置再說。
感性的就是生,養老啊,世俗的眼光啊,反正跟著感覺走就是,至於之後生活,嗨管他呢,雖然又窮又累,但就是感覺過得比人家過得好啊


謝邀。就一句話:對自己的孩子負責,對自己負責;另外不要指望別人替你養。就醬紫。


謝邀。
因為沒時間,隨便評論了一下。有人回復了,我又看了一下其他答案。
正如目前最高票答案說的那樣,生孩子是私人的問題,別人無權替你做決定。
而且,別人替你做什麼決定,總會有人反對。
例如題主這個問題。
如果說條件不夠別生孩子。那懷孕了怎麼辦?去墮胎?反對墮胎的人會跳出來反對這個決定。
如果條件一直不夠怎麼辦?一直不生孩子?那該有多少義憤填膺的人站出來指責:難道要剝奪窮人的生育權嗎?進而引發一系列關於貧富差距的討論。
如果條件不夠生孩子。答案中已經有人說:你忍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嗎?
如果等條件夠了再生孩子。超過了最佳生育年齡怎麼辦?懷不上了怎麼辦?(對了,男性沒這個方面的問題,因為妻子無法生育而離婚的,我見得多了)生下的孩子不健康怎麼辦?還會有人說高齡產子本身就是對自己和孩子不負責任。
個人條件千差萬別,每個人對良好的定義都是不同的。
而且,孩子不可以被計劃。
就我自己而言。懷大萌,意外懷孕。我在讀博,只有萌爸在工作,兩地分居,條件肯定不夠。我們是怎麼決定的?大萌現在是個小學生,各方面不算拔尖,但位於優秀之列。
懷小萌,計劃之外的意外懷孕,我還過了最佳生育年齡。因為他的到來,我們的生活品質有下降的趨勢。我們怎麼解決?萌爸辭職創業。現在我們養兩個孩子完全沒有問題。我說的沒有問題是指:日常生活維持中等偏上的水平,有房有車無外債,還可以同時供兩個孩子學琴或其他特長,每年能全家出門旅遊一次及以上。至於語數外,甚至是美術、書法、奧數,我們家都有人可以教,無需請家教。所以我的孩子們不存在什麼起跑線上輸贏的問題。還有我覺得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說法本身是有問題的,人生是一場長跑,起跑線就能定輸贏?
我曾評論過:如果到了吃飯的時候,沒有條件吃自己想吃的飯,是不是就不吃飯了?
的確如一個回復說的那樣,生孩子不是人生的必經之路。但我們討論這個問題是在題主有生育意願的前提下。
一直不吃飯會餓死,一直不生育,時間到了會喪失生育能力。
為了防止毫無意義的爭論,聲明一下,我尊重每個人的生育決定。
最後,早生也好,晚生也罷,什麼才是良好的條件,題主你自己決定。別人不管提什麼建議,都不可能替你養孩子。


按照我國自己的標準,中國還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如果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中國則還有兩億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這些人,是不是考慮一下,不要生孩子了?

馬雲小時候是這樣子的。他媽的條件也不見得好啊,但是,他媽還是把他生下來了。
你不行,不一定代表你以後的孩子不行。
請給孩子一個機會,說不定,他會還給你一個奇蹟。
目前中國的教育體系還是很公平的,只要你分數夠,985 、211還不是任你選?只要你表現夠優秀,完全不必家庭負擔,學校、社會、國家會搶著栽培你!所以我相信,只要努力,人人可以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的巔峰。
你最需要做的,只是給孩子一個方向,不要讓他長歪了。
當然,話是這麼說,我個人屬於不努力的。所幸也沒長歪就是了。我現在仍然每天過很快樂,感謝老爸老媽把我帶到這個世上。並且,我還希望著,老子的老子和老子不是馬雲,說不定,祖上積德,老子哪天能做馬雲的老子呢。
順便提下個人的一些小看法,15 歲的女孩懷孕,對身體和心理會造成哪些影響? - 九儒的回答


謝邀。
不過我並不認為只有馬雲才有資格生小孩…


這個問題的解決其實很簡單——放低自己。

人們不自然的把自己放置在一個階層,確定一個消費水平,所有的計劃也都基於這個「現實」。
但是,這種思維是否合理呢?

如果你調低自己,放到一個更低的階層,把自己作為一個更加普通的人,也許困擾你的諸多問題很容易解決。
一個農村長大的人總是很容易在城市裡生存,還能很快樂。
而一個城市孩子在同樣的條件下總感覺生活艱難。

我們不應當忘記對自己至關重要的東西,不要被周圍人所影響,不要被媒體所影響,不要被虛偽所影響。

生孩子和送幼兒園是一筆較大的開銷,除此之外的開銷都是可以縮減的。
不用非得穿很好,買很多玩具,上名校,住好房子。
我不認為一個出身貧寒的孩子會比其他孩子缺什麼,只要用功讀書考上好的大學就可以徹底結束以往的生活。

所以,好好計劃一下財務,做好安排,儘快有自己的孩子。
這是一個完整家庭的必要條件,也是人的一份社會責任。


當然要生
你的任務是帶TA探索這個世界,而不是替他準備好他的人生
他的人生道路他自己會選擇


這真的不是旁人能夠來指導你的。

我因為一路上來都是好學校,所以並沒有遇到過家裡特別窮的孩子,的確有家裡窮的,總是穿著舊衣服破衣服,春遊秋遊只帶點麵包,在班裡已經夠扎眼了,還好班裡人都算好,沒有欺負他們的,反而會幫著他們。
真的遇到窮的,反而是在留學之後,遇到過這麼一家子,離異之後父親消失了,母親照顧好幾個孩子,沒法全職,政府也有救濟金,但是不夠,不夠到什麼程度呢,不夠到沒法維持一家人一周的吃飯,救濟金一周發一次,到周末就沒錢也沒吃的了,孩子每周一到學校都是餓著肚子的,同班同學都很好,把自己的吃的分給他們。
你們覺得我要說家長不負責任?
其實我的感覺是很複雜的,那個消失的父親當然是不負責任的。
但是,我見過那個媽媽,她帶孩子的樣子讓我不會說她不負責任,那是一種充滿了愛的感覺。
而她的孩子,也都很懂事可愛。
家長是不是負責,旁人是能看出來的。

無論有錢還是沒錢,的確都有人不適合做家長。
反過來也成立。

但是,一個負責的家長,真的不好當啊。


謝邀。
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人。
1、最起碼的生活水準能保證可以生。夫妻二人收入穩定,能保證住房(哪怕是租房)和正常的吃飯、出行,不至於吃了上頓沒下頓。起碼有人有照顧孩子,不至於孩子不出生就做留守兒童。這是最起碼的底線。有部分答主說,倒退30年再窮的人也能生也能養活,表示無力辯解。如果去了解以下當時的嬰兒死亡率、僥倖長大成人的受教育水平、特別是心理創傷程度,就不會再勸人生。
2、孩子最基本的教育可以保證。最起碼可以上哪怕是最便宜的幼兒園,能負擔上小學、中學最起碼的開支,不讓孩子在周圍人群中因為經濟問題產生強烈的自卑。
3、夫妻二人心智相對成熟,能夠對一個新生命負責。不至於把生活的不順歸於孩子身上,拿孩子當出氣筒,老了又試圖控制孩子人生,或拿孩子當養老工具。
三者兼備,可以生。
本人認為,本著對另一個生命負責的態度,缺一不可。


謝邀。

這題邀了我很久,我一直沒思路回答。


我自己也已經結婚了,今年暫時不準備要孩子,畢竟我才22,想多過一段二人世界,但是這件事明年也會提上日程了。

如大家所知,我也就是個臭賣狗的,老公去年買了車,目前0積蓄,以前賺的,都上交給我婆婆存著了。

我這樣的都想生娃呢,為什麼?


因為我們都喜歡小孩。

我想要兩個女兒,在門口院子里放一個鞦韆,把一對寶貝一左一右推起來,聽她們咯咯咯咯咯咯地笑。


如果未來有錢,我也想給她們買鋼琴,請家教,學油畫,出國去見識美好的世界。

那如果我未來混的一般呢?

那我就夏天帶她們去游泳,冬天帶她們滑雪,閑來對著字帖臨摹,偶爾用吉他練練兒歌,堅持每天鍛煉她們的英語口語。


凡是我這個當媽的會的,我就帶著她們去體驗。


而我上面所說的,都只需要不多的成本,也許幾百,也許千把。


我想,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則,培養孩子對這個世界的好奇。

我不否認,在中國的教育制度下,學習很重要,但是我不希望我的小朋友,只是個小書獃子了,我希望她們能儘早明白生命的意義,明白自己是誰,如何堅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我想把兩條小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只為了跟我一起,體驗所有美好。


先說「良好」,這個怎麼定義呢?
1,做父母的是否對生存環境滿意?如果你自己還在生存線(每個人對生存線的定義不同)苦苦掙扎,就暫時不要考慮生孩子,拖累自己的人生了。
2,婚姻質量,不多說,希望每個孩子都是愛情的結晶而不是修補婚姻的工具,或者一次意外。
3,穩定性,有保障的穩定性,有照顧幼兒的條件,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

現在社會,有飯吃,應該不難,但是後代總要有所進步,這個進步是在自己基礎上的進步,就可。
放棄生育權是件重大決定,需要有良好的意志力和財力做支撐,甚至說比生孩子這種順大流的行為需要更多的力量。


謝邀。
在我看來所謂的「良好的家庭環境」指的是父母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包括良好的習慣、性格。
窮和不能生孩子完全不相干,貧窮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其實是子虛烏有的事情,或者說,這鍋貧窮不背。


關鍵是準備孕育下一代的兩位有沒有成長為有責任心、有愛心、有耐心,身心健康,經濟獨立,三觀健全的人。孩子養的好不好,跟錢關係不大,窮有窮的活法,富有富的花銷。
雖然沒有孩子,但是如果有了,一定會和他/她一起成長。人生本來就是一場馬拉松,不管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永遠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時候。


你這意思。。。。富二代,官二代就不為非作歹了?


家庭物質條件的好壞不是將來你孩子成為一個優秀人的唯一因素。
正面例子很多就不舉了。
反面例子就是王撕蔥。你覺得他爸媽沒有給他最好的物質條件嗎?


你應該倒退三十年想想!你現在怎麼也比的過以前吧?家庭教育的好壞,金錢當然只是一個方面吧,但並不是有錢就能教育好孩子,無錢就不能教育了。否則你要大多數窮人怎麼辦?

再說,若是窮人真的都如這般想法,大概現在也無你我了!當然以前的人沒有這樣的想法。但現在看來,他們不想這些才是對的吧!

也是農村的,你說的情況當然遇見很多,我們那裡的,很多人同樣生了孩子,大概也只夠養活吧,談不上教育了,能養活就算教育了。以前覺得,與其這樣,不如不生,根本是不負責任嘛!

但漸漸改變這想法了,大的方面說,人類的文明需要延續,靠的不斷的生育,不斷的新生命的到來,而這傳承不是說是富人的專利,也是窮人的權利。這方面說,根本無關貧富。

小的方面說,窮人並不一定永遠窮,幹嘛不能生孩子呢?即使是一直窮,又幹嘛不能生孩子呢?再者說,後來的孩子的教育與成長,窮人的並不一定就比富人差吧?

據說有個什麼二八定律,說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百分之八十的財富,這個我信。但在生育後代並傳承人類文明的事上,這可不是百分之二十的富人能夠做到的事。

不要說,不就生個孩子嘛,怎麼還扯到人類的延續了,當然一個人的事,是無關大局。但你說若窮人都該這般,那豈不是要讓人越來越少。畢竟窮人比富人多的多的多!

不過話說,我的情況也差不多如此吧!我只能說不喝牛奶的孩子也能長大。

我以為到了合適的年齡該生的就生了,並不是什麼都可以等到什麼都準備好才可以的,這世上的事,應該都是一邊準備去做,一邊才能做更好。而不是等都準備好了才做,這又不是炒菜!

就像我以前的想法一直以為自己沒掙到錢,怎麼好意思結婚!可混了幾年後,想法改變了。因為錢還是沒掙到,老婆也沒有。

而才想起我老子說的話挺對,當你結婚後,或許你就可以掙到錢了,即使沒有掙到錢,你也不耽誤到了這年齡該結婚的事!

而如果我一直要等掙到錢才能結婚,可要是一直沒錢,就一直不結?貌似不可能?雖說以後也可以結婚,但當年齡越大,想要找到合適的人也就越難!

我相信你的事也是同樣的道理,有些事只有在合適的年齡里做了,才是最好的。當過了這年齡,可能來不及,即使趕上了,但趕上的時候,或許不再那麼好。

呵呵,好像離題了,把你的事說成我的事了!不過這是我的理解。於此吧!或許以我的經驗與閱歷並不足以答你所問。我連女朋友都無,卻來問答你的問題,有些過了!

不過是剛好在醫院看望剛生孩子的妹妹,看見她的孩子時,想起自己似乎錯過了許多更好的事。讀書不多卻又自以為是的想法大概害了我!但確實不後悔多讀的幾年「無意義」的書。

但我想,我若錯過上學的年齡,一輩子就不再有機會上學了,而我現在只是在婚姻方面落後了些,現在剛好還來的極去做!

哎,說了這麼多無聊的話,只怪此刻我太無聊!哈哈,應該怪這醫院竟然無線用不了!

以上內容,實乃無聊瞎扯,不同意的千萬別當真,看過笑過就好,有不同意的在評論別罵過分就好!謝!


瀉藥。其實這題答案已經很多了,如果要我說點什麼的話。
生娃是件很自私的事情,帶他來到這個世界上,是你倆的決定,而他只能接受投到你們家這個結果。考慮經濟條件是很有必要的。
但不是說,沒錢就一定不能生。有錢和沒錢,這個界限在哪裡?
現在沒錢,過多久會有錢?
你會發現這兩個問題是受到周遭影響的,也會隨著未來的形勢呈現不確定的變動的。
也許你根本沒有把握會變得有錢,但你有沒有把握變得更好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再努力幾年,就可以隨緣備孕了。

《奇葩說》探討過這個話題,往往沒有絕對答案,但我個人是比較認可陳銘的觀點。
不是說要多有錢才能生,而是儘可能在你倆經濟稍寬裕,具備一定的風險抵抗能力的時候再生。
咱先不說給多好的教育,光是生下來,你和另一半的收入加上家庭的底子,能否應付娃的吃喝拉撒,偶爾生個病?或者其中有一方被迫無法工作,不至於太拮据?
具備了一定的風險抵抗能力,然後自身的心態也比較成熟和從容之後,在30歲左右,我個人認為是合適的。


謝邀

這個只能自己決定。我的觀點是有了就要生,生了就要養。

我當然也贊同做好準備,有好的環境是挺好。但是不必強求,生小孩的年齡還是不要太大;不必富貴榮華,平淡幸福也挺好。


如果你目前覺得人生是苦海的話,還是暫時不要讓你的孩子出來受苦了=_=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大學生性行為和早孕墮胎?
如何評價2011感動中國人物候選吳孟超90歲還在手術台上主刀?
如何看待作家丁玲的情感史?
三毛為什麼在明知自殺是對父母不孝,在苦苦支撐那麼多年後還是背棄對瓊瑤的承諾選擇了自殺?

TAG:道德 | 生育 | 計劃生育 | 生孩子 | 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