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更好地做到「感同身受」?

我們知道,真正的「感同身受」是難以做到的(這句話我不做解釋了,應該可以理解的吧?),但是我們並不因此而廢棄努力。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更好的「感同身受」呢?或者說,怎樣能更好地做到「換位思考」呢?

ps.我有個小小的請求:希望大家少抖機靈,或者開啟嘲諷模式。謝謝。


參與辯論


辯論最為人詬病的一件事就是

「抽籤決定立場」。

你必須去為你的立場辯護。


這是最好的感同身受的機會。

舉個極端的辯題「應不應該抵制玉林狗肉節」。

某位十分熱愛小動物的辯士抽到了反方。一定會有「不適」乃至「抗拒」。
那是他內心的基本價值觀在指導他的行為。如果沒有這個「辯論賽要贏」的壓力存在,可能他永遠不會去試著考慮「憐憫」之外的立場。

當然,這時候,作為教練,會有很多方法去「引導」。比如用「文化比較」「數據統計」比如「田野調查訪談」等等來輔助這位辯士去「理解」這個立場。

但最重要的其實就是「抽到了,要想辦法贏」這個因素來「對抗」長久以來形成的價值觀。

而不斷遇到各種各樣的辯題,會讓你不斷去努力了解「排斥」的立場。
有關於世界觀的、有關於政策的、有關於親情愛情的、只要這個世界上所有有對立觀念的事,都可能是你遇到的辯題。

這個過程,會很難,甚至很痛苦。
但是
當你發現以前很多人做出的讓你覺得「不可理喻」的決定,變得「可以理解」的時候,
當你發現以前你會不假思索給出判斷的事情你希望多了解一些信息再做判斷的時候,
當你發現以前你會憤怒、辱罵的現象,你會先審視自己情緒的緣由是不是因為盲目的時候,
你差不多擁有了基本的「感同身受」的能力。

而這個能力,能讓你
在與朋友討論時、
與老闆溝通時、
與客戶談判時
更容易抓住對方的想法。

而這一切,就是「辯論」這個特殊形式的遊戲能夠給予你。

也是這個遊戲「抽籤決定立場」帶來的
能力。

如果看完我的答案,各位原本對辯論抱有一絲成見的,願意更多去了解這個「遊戲」,那,你就比讀這篇答案第一個字之前,多獲得了一點感同身受的能力。

—————————————————


其實我個人還有一個「方法」。
那就是去了解你的戀人。
這個世界還是異性戀占多數。
你愛的人,大比例上,會是位與你從小經歷迥異的「異性」。


朋友曾開過一個玩笑,這個世界上最求門當戶對的極致~只能是雙胞胎兄弟或者姐妹。

女孩子之間吐槽的「直男癌」,男生之間吐槽的「公主病」。當你愛上這個人之後,你會接受他的「缺點」,但這並不足夠好,因為單純的接受等同於妥協,而非理解。
因為是你愛的人,所以你有動力去了解ta行為的原因,行事的邏輯。你也在鍛煉「感同身受」。
你會明白少女們買包化妝行為有多自然,
你也會明白男孩子們的一根筋不是故意而為。

你們的相處,也會變得更加融洽和諧。

至於喜愛同性的朋友,大家倒不用擔心他們,他們自我意識覺醒後,一直遭遇到各種需要處理的其他人的「態度」的處境。很多人,早在這種艱難的環境中,磨練出了超越各位的能力。

感同身受的能力,是要付出代價的。而你付出了代價之後換來的,必然是面對比以前更多,不懂得感同身受的人。而這個是另一層次的能力的考驗。

感同身受這件事…永無止境。


絕對的感同身受是不可能的,即使經歷著同一件事情,個體都可能產生不同的情感體驗。同一部影片有些人看了會感動落淚,有些人則無動於衷。決定某人產生某種情緒的並非是由於某件事情的發生,而是來源於ta對這件事情做出的解釋和看法。我們不能很好的理解他人的感受其實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常常陷入一個誤區,即依據自己的經驗和主觀感受去代入對方的立場。

舉個例子:小A學習很努力,但是還是掛科了,小A很難過。小B知道了以後不能理解小A為什麼要因為掛科而難過,因為小B自己就掛了很多科但還是每天興高采烈根本不往心裡去。

而小C和小A有過相似的經歷,小C明白小A難過並非因為掛科,而是努力了卻收穫不大從而對自己產生的懷疑。所以小C比小B更能理解小A,更能感同身受。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意識到了,小C擁有的並非感同身受的能力,而是相似的體驗。我們更能被那些我們擁有相似經歷的人所理解,也更能理解那些我們曾經體驗過的情緒。但是我們不可能擁有所有人的所有體驗,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更好的理解對方的情緒就需要運用到共情的能力。

心理學上對共情的定義是:

1.從對方內心的參照體系出發,設身處地地體驗對方的內心世界。

2.以言語準確地表述對方內心體驗的理解。

3.引導對方對其感受作進一步的思考。

「從對方內心的參照體系出發,設身處地地體驗對方的內心世界。」即換位思考,但大多數人的換位思考方式是:「如果是我,我會做XXX,我會感覺XXX。」這樣的換位思考是沒辦法真正理解和自己完全不一樣的行為和感受的。正確的換位思考的方式是:「如果我是你,我會做XXX,我會感覺XXX。」最重要的一點:我們要用ta的信念去解釋ta的認知和行為,完全以ta的性格、角度、思考方式去思考。這很不容易,尤其是當你們的信念完全衝突的時候。

在這一步驟我們需要做到的是:耐心、尊重、關注、傾聽以及不批判。

這時候我們比較容易出現的錯誤是:一不小心就開了上帝視角,急於指出對方不合理的信念,對ta的想法表示質疑和不屑,言語和眼神中流露出的不耐煩和倦怠。

正確的打開方式是:耐心聽完對方陳述的事情經過,詢問對方的感受,將ta遭遇的事件和想法進行連接,認同對方的感受。不做任何批判。這時候我們盡量選擇開放式問題,如:「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呢?」「對這件事情你怎麼看?」「你現在覺得很生氣嗎?」通過這類問題我們能基本明白ta的情緒反應和對此事的看法。根據信息的掌握程度此時我們可以做出一些大致的猜測,如:「是xxx讓你產生xxx想法嗎?」「XXX是現在最困擾你的主要原因嗎?」這裡要注意猜測的合理性,不能天馬行空胡說八道,以及隨便將自己主觀感受強行代入。如果對方表示否定,繼續引導ta說出ta的想法。

這個時候我們基本上已經能夠理解對方此時的情緒及行為了,我們需要把所得的信息加工整理成語言反饋給對方,要注意表述的重點和準確性。這一階段非常重要,決定了我們能否讓對方感受到真正的理解。簡單來說,即準確的描述對方的感受。比如剛剛的例子:「我想之所以你沒考好會那麼難過,是因為你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回報,還有你希望自己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對不對?」這一步驟的目的是讓ta感受到認同、理解,從而更好的給予ta情感支持。

完成上面兩個步驟之後我們已經基本最大程度地接近「感同身受」了,就像一開始我們撐著傘看著ta在淋雨,而現在我們一塊淋雨了。可是和ta一塊淋雨是我們的目的嗎?不是,我們的目的是和ta一塊躲雨。同理,感同身受不是目的。所以在連接建立以後,我們要退回一個較為客觀的立場引導對方思考其感受的合理性。這一步可以運用的方法很多,因人因事而異就不一一贅述了,舉幾個我比較喜歡用的方法:a.站在新的視角為ta提供新的可能性。如:「這件事情或許是這個樣子……」「有沒有可能是這樣……」b.請ta設想最壞的可能性並一起找出應對方案。c.告訴ta自己過去有關的情緒體驗及經歷。

以上。


我們無法以客觀明確的方式知道另外一個人的情感、想法和經驗,很遺憾我們無法做到哪怕一點點的全然客觀的感同身受,哪怕有人宣稱能做得到,也並無可以被證實它有效的方法。

一、追尋感統深受的做法可能使我們用力過度
當我們在追尋對別人感同身受的時候,這樣的念頭可能使我們用力過度,沉浸在自己腦中不停地搜尋道聽途說的可能有效的感同身受的方法,而完全錯失了對方所表現出來情緒焦點。你可能腦中不停地冒出「噢,我要嘗試理解對方的感受。」「我也有經歷過類似的事情。」你有沒有發現,你更關心自己的表現多過於關心對方,努力感同身受的做法,反而讓你遠離對對方的感同身受。

二、我們要警惕一種自以為是的感同身受
我們力圖理解對方的感受,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人們常常會使用這個方法(這題目下的答主也有人用了這個方法)——試圖讓自己回答一個問題「如果我是他,我會有何感受?」
「當我的親人也離世了,我會有何感受?」
「當我在雨中行走,我會有何感受?」
「當我考試考砸了,我會有何感受?」
「當我男/女朋友與我分手了,我會有何感受?」
誠然這會增進一些我們對情緒覺察的敏感性,可你卻冒著極大的主觀性的風險,這個風險就是——投射:你感受到是你的情緒,而非對方的情緒。
因為沒有兩個的經歷是完全相同的,而經歷不同情緒反應也可能各不相同。以親人離世為例,大多數人親人離去可能會感到痛苦,但也許有人因為與離世的親人關係疏遠而沒有難過的情緒體驗,反而是因為自己不會為親人離去而難過這件事感到自責,愧疚。甚至有人感受到的情緒更為複雜,也許他曾經有過被離世的親人虐待或不公正對待的經歷,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對離世的親人感到悲傷,更多的表現出明顯的痛快感,甚至還會對自己的「邪惡」念頭感到一絲絲的不安,這樣的情緒可就複雜得多了。
所以當我們問自己「如果我是他,我會有何感受?」也許我們湊巧和對方的感受相似,但不同的可能性仍然很高,你達到與對方感同身受的原因是你運氣好而非方法正確了。

三、感同身受的目的是什麼?
也許我們探究一下感同身受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僅僅為了感同身受而感同身受嗎?可能更多人是出於這樣一個目的——為了理解對方,甚至幫助對方走出情緒困擾,得到成長。假設我們真的全然地對別人感同身受,那麼也就是他痛苦不堪我們也感到痛苦不堪,他感到衝突混亂我們也衝突混亂,試想讓一個溺水的人去救另外一個溺水的人,我想這不是一個好辦法,有違感同身受的初衷。

四、感同身受是為了理解對方,更是為了讓對方接受到我們的理解
心理諮詢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叫做共情,我想這是心理學最接近「感同身受」的概念。而要做到共情,我們可以像一面鏡子一樣,當他表達情緒感受的時候,幫助對方確認他的情緒、感受,甚至洞察他力圖迴避的潛藏更深的內心的衝突。而這面鏡子讓對方看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也讓我們看到,所見即所得,這是我主觀認為我們能夠做到的有限度而非全然的感同身受。

而這面鏡子就是你與他之間的關係,它的重要性我想以卡爾羅傑斯的一句話來作為結束——「如果簡要地形容我自己所發生的變化,那就是——在生涯的早期,我在問:我該怎麼治療、幫助或改變這個人?如今,我會這樣表述這個問題:我該怎樣來提供一種關係,從而有助於這個人的個人成長。」


「感同身受」這件事情,你的intention很重要。你為什麼要和他人「感同身受」?

感同身受有兩個視角:

  • 你的行為表現,讓對方感覺到你對他是感同身受的。
  • 你的內部體驗感受到你對對方是感同身受的。

這兩個視角其實都是不全面而有局限的,但它們都可以達到我們的intention,所以就看你的出發點在哪裡。每個人在面臨同樣的境地,體驗和感受是幾乎不可能完全一致的,所以我們要麼為了自己而對別人感同身受,要麼為了關係而和別人感同身受。

  1. 第一個視角下,感同身受的目的是為了關係,因為對方會因此而感覺到你對他的理解,這很可能會增進你們的關係。

這時候,你需要做到兩點:傾聽和情感反映
傾聽的目的是為了了解,這是感同身受的前提——首先我們至少要全面的知道,在他身上發生了什麼吧。但不能僅限於此,我們還要去傾聽他們在述說這些事情的時候,他們語言和非語言信號中表達出來的情緒情感體驗。這需要很強的功力,因為,我們很可能就把自己代入到那個情境中去,用自己的感受去代替他人的感受了。
所以高票答案所說的辯論,就是在這種情境下放空自己的態度和情感的方法,特別是「做自己的反方」去辯論,去拿自己原本不支持,情感上不同意的立場去辯。這鍛煉的就是放空自己的能力。當我們放空自己之後,我們就可以在行為上表現出我們能夠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了。

僅僅學會放空自己去傾聽對方還不夠,我們還需要把這種「感同身受」用語言或非語言的信號傳遞給對方「情感反映」是諮詢中最常用的技術之一,就是把我們傾聽到的對方的情緒情感體驗反饋給對方。通常的語言表達是:「我聽到,因為XX事情,你感覺到XX。」當這種反饋正中靶心時,對方會感覺到強烈地被理解,被接納,你們的關係會因此加深。

為了加深正中靶心的可能性,一個非常有用的語言修飾技術就是學會用比喻。人類的情緒體驗是可以分類的,我們會用一些辭彙定義一些情緒體驗:興奮、愉快、歡樂、悲傷、孤獨、驚訝等等。可是這些辭彙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情感體驗卻是無窮無盡的,我們很難用一個詞語定義我們今天某一個時刻的某種特定情感體驗,它可能有些類似於孤獨,可是又不那麼準確。這個時候,比喻的力量就突顯了出來。我們可以說:「我好像看到,你的處境就像是在一座孤島上,那座島四面都有其他的島嶼,有時天氣晴朗你能和其他島上的人溝通,可是常常卻霧氣裊繞,你看不見周圍的島嶼,這讓你感覺到孤獨,還有些害怕。」


2. 第二個視角下,感同身受的目的或許是好奇,我們想體驗不同的人生,想擴展自己的人生經驗。歸根結底,目的在於滿足於自己的內在體驗。


所以,這種時候,或許不必真正去讓對方知道我們對他們感同身受了,我們不必真的剖開我們的內心讓對方看到,我們正在「換位思考」。我們要做的,就是真正地去「換位」就行了。
想要感同身受一個努力的學霸,就去見見凌晨四點的北京。
有時候,我們不能真正的去做到別人所做的,另一個辦法就是去想像。有時候我們的態度很奇怪,我們強烈支持什麼的時候,但其實輪到自己頭上我們不一定那麼去做。比如說,知乎上很多人是非常支持同性戀的,會覺得阻撓他們的父母都是邪惡的。其實如果問題變成「你的兒子或女兒是一名同性戀,你會如何面對」的時候,可能答案並不會那麼輕鬆。所以去理解一個不那麼容易理解的人的時候,就是去想像那一切發生在自己身上。這可以讓你的經驗得到擴展。

另一個擴展經驗的方法是多讀小說,多看電影。從藝術作品中,去體驗和經歷他們的人生。去看到這個大千世界,有多少和我們不一樣的人。


3. 你的intention是什麼呢?
或許除了我所理解的兩個目的之外,你想要去對他人「感同身受」的intention還有其他的部分。我不知道。但是重要的是,去覺察你的intention,當你覺察到的時候,其實基本的方案就浮現出來了。


從「零」到「一」是最難的。但是,只要你踏出第一步,你就能走到最後。

而我所要說的這個方法的第一步所依靠的不是理性,而是近乎盲目的「相信」——這有點像基督教:要感受到上帝存在,先相信上帝存在。你要克服這種如同仰面倒下的恐懼,去相信自己所做的這次嘗試是有益的,至少是無害的。如果你能說服自己完成這個準備工作,那麼我們可以來討論:如何換位思考乃至做到感同身受?尤其是那些自己從未經歷過的,甚至堅決反對過的事物?我在知乎的某個回答里提到過這種嘗試:

接受「錯誤」的思想。

比如,極端地舉個例子,殺人放火,這是不對的。但這時你對自己說,我接受這個思想,殺人放火,再正確不過。

但這麼說你估計會誤解我的意思,換個緩和點的例子——假設要到達目的地,就要向左拐。這時你告訴自己,向右拐也可以抵達。

你覺得是錯誤的事,不一定是錯誤的,即使周圍的人都說它是錯誤的。要意識到自己思維的局限,首先要承認自己思維的局限。你要試著對自己認為鐵定是正確的事說「NO」,或對自己認為鐵定是錯誤的事說「YES」才行。

任何使你憤怒、羞恥、痛苦的觀點,你都要小心地去注意,去思考。當你反對一個觀點,程度越重,就越試著站在它的角度替它反駁。

我在另一個回答里也提到過:

當你認識到並且接受一件事物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乃至矛盾的解釋時,你自然也會這樣想:興許還有更多的可能,而我沒意識到呢?興許我認為正確的其實是錯誤的,我以為是錯誤的其實是正確的呢?而在之後的廣泛學習中(尤其是在對矛盾觀點的取捨以及從未遇過的思考角度中獲得的感悟中),他們也屢次證明了這一點。於是,這個「世界可能和我認為的不一樣」這個構念也得到強化了。這樣,在此後的生活工作中,他們也就更能接受別人的批評或建議。而固執的人與此相反,他們難以接受別人的觀點,因為之前他們在構建某個構念的過程中從未被說服過,一旦這個構念穩定了,它就成了一個「特質」,生活中偶發的一個新構念就很難對它產生撼動。

知乎有非常多的地方可供你練習。比如最近比較熱門的事件:台獨分子戴立忍事件。當大家都在批判他時,你能不能冷靜下來,想一下:他真的台獨嗎?有證據嗎?假如你是戴立忍,你會如何解讀他所做的言行?假若「你」不是台獨分子,「你」為何要做那些事?別人為何要這麼評價「你」?隨後給出一個當你是「戴立忍」時你所能接受的解讀。最後抽身回過頭來再看一遍整個事件,這時你的想法和之前有何不同?去細細體會這種不同,這就是你今天這次「感同身受練習課」所得到的收穫。

在這個練習中,你的解讀不一定是對的,但只要練習沒結束,你要堅信自己是正義的一方。更進一步地,你可以站在網民(或其他利益方)的角度再去思考一遍,同樣,給出你這個身份最合理而又最有利的解讀,並在這個過程中堅信不移。

多試幾遍,在各種看起來似乎毫無爭議的話題下分別代入試試。比如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攔車救狗是不對的,那你就把自己代入愛狗人士的角色中,去思考這種行為的合理性。

當然,更多時候你會發現你無從下手:明明這就是「錯」的,我怎麼找到它的合理性啊?有了這個疑竇,下一步,去傾聽持有這種觀點的人的看法就成了可能:在這種前提下(代入角色),你們就像是同個戰壕里的戰友,去了解他們的想法從而團結內部力量,這樣才能更好地說服別人不是嗎?於是,到這裡你放下了成見,乃至在信息的採集中自然而然地表達出了友好和包容,了解對方、體察對方(那個之前還勢不兩立的對方)的互動就水到渠成,不知不覺間你就做到了「換位思考」。這是一個由內而外的過程。


之後,當你跳出之前的設定回歸自我,你可能仍然不贊同對方的觀點,但這時你的「不贊同」與之前的相比,肯定有所不同。同樣地,去細細體味這種不同,它會逐漸改變你之前的「構念」,一段時間後,你將變得更加冷靜、客觀和包容。


以上。

—————————— 補充分界線 ——————————

我所說的這些觀點,其實前人已經有所總結了,現引用如下:

如何避免愚蠢的見識 羅素

懷有各種各樣愚蠢的見識乃是人的通病。要想避免這種通病,並不需要超人的天才。下面提供的幾項簡單原則,雖然不能保證你不犯任何錯誤,卻可以保證你避免一些可笑的錯誤。


如果一個問題但憑觀察就可以解決的話,就請您親自觀察一番。亞里士多德誤以為婦女牙齒的數目比男人少。這種錯誤,他本來是可以避免的,而且辦法很簡單。他只消請他的夫人把嘴張開親自數一數就行了。但他卻沒有這樣做,原因是他自以為是。


自以為知道而實際上自己並不知道;這是我們人人都容易犯的一種致命錯誤。我自己就以為刺蝟好吃油蟲,理由無非是我聽人這麼講過;但是如果我真的要動手動腳寫一部介紹刺蝟習性的著作,我就不應該妄下斷語,除非我親自看見一隻刺蝟享用這種並不可口的美餐。


然而亞里士多德卻不夠謹慎。古代和中古時代的著作家談起麒麟和火蛇來頭頭是道;但是他們當中的誰也沒有覺得,既然如此自己從未見過任何麒麟和火蛇,那就必須避免武斷。

許多事情不那麼容易用經驗加以檢驗。如果你像大多數人一樣在許多這類事情上有頗為激烈的主張,也有一些辦法可以幫你認識自己的偏見。如果你一聽到一種與你相左的意見就發怒,這就表明,你已經下意識地感覺到你那種看法沒有充分理由。


如果某個人硬要說2加2等於5,或者說冰島位於赤道,你就只會感到憐憫而不是憤怒,除非你自己對數學和地理也是這樣無知,因而他的看法竟然動搖了你的相反的見解。最激烈的爭論是關於雙方都提不出充分證據的那些問題的爭論。迫害見於神學領域而不見於數學領域,因為數學問題是知識問題,而神學問題則僅是見解問題。所以,不論什麼時候,只要發現自己對不同的意見發起火來,你就要小心,因為一經檢查,你大概就會發現,你的信念並沒有充分證據。


擺脫某些武斷看法的一種好辦法就是,設法了解一下與你所在的社會圈子不同的人們所持有的種種看法。我覺得這對削弱狹隘偏見的強烈程度很有好處。如果你無法外出旅行,也要設法和一些持不同見解的人們有些交往,或者閱讀一種和你政見不同的報紙。如果這些人和這種報紙在你看來是瘋狂的、乖張的、甚至是可惡的,那麼你不應該忘記在人家看來你也是這樣。雙方的這種看法可能都是對的,但不可能都是錯的。這樣想一下,應該能夠慎重一些。


有些人富於心理想像力。對於這些人來說,一個好辦法便是設想一下自己在與一位懷有不同偏見的人進行辯論。這同實地跟論敵進行辯論比起來有一個(也只有一個)有利條件,那就是這種方法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聖雄甘地就對鐵路、輪船和機器深表遺憾,在他看來整個產業革命都要不得。也許你永遠沒有機會真的遇見一位抱有這種見解的人,因為在西方國家裡大多數人都把現代技術的種種好處視為當然。但是如果你確實想同意這種流行的看法乃是正確的,那麼一個好辦法就是設想一下甘地為了反駁現代技術的種種好處而可能提出的論據,從而檢驗一下你自己想到的論據。


我自己有時就因為進行這種想像性的對話而真的改變了原來的看法;即使沒有改變原來的看法,也常常因為認識到假想的論敵有可能蠻有道理而變得不那麼自以為是。


對於那些容易助長你狂妄自大的意見尤宜提防,不論男女都堅信男性或女性特別優越。雙方都有不可勝數的證據。


如果你自己是男性,你可以指出大多數詩人和科學家都是男子;而如果你是女性,你可以用大多數罪犯也都是男子來反唇機譏。這個問題本來就根本無法解決,但是,自尊心卻使大多數人都看不到這一點,不管我們屬於世界上哪個國家,我們大家總是認為我們自己的民族比所有其他民族都優越。既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長處和短處,我們就把自己的價值標準加以調整,以便證明自己民族的長處乃是真正重要的長處,而其缺點相對來說則微不足道。


在這個問題上,一位明白事理的人也一定會承認,它沒有明顯正確的答案。


由於我們無法和人類之外的智者辯論清楚,所以要處理這個人之作為人的自高自大的問題就更加困難了。

就我所知,處理這個普遍存在的人類自高自大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要經常提醒自己,在茫茫宇宙中一個小小角落的一顆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類僅僅是一個短短的插曲,而且說不定宇宙中其他地方還有一些生物,他們優越於我們的程度不亞於我們優越於水母的程度。


這個問題問的實在是太好了,在做心理諮詢的時候,有個重要的技能叫"理解",化成四個字應該就是"感同身受"無疑了。

可是這件事非常的困難,因為即便導師當時強調說:
理解
不是人家犯罪你也要犯罪
不是人家吸毒你也要吸毒
可是到了現實當中,你從來沒有深入探尋過一個罪犯內心的焦慮,那麼,他說的那些邏輯你會認為很"可笑"。

譬如有夫妻吵架,母親會因為一言不合就把親生的孩子扔下樓,外人觀之,卧槽,神經吧,是不是人類啊,怎麼會這樣!!!
但是容我來解釋一下他們邏輯,您重新定奪:
1、為某件小事吵起來。
2、掀起滔天巨浪,陳芝麻爛穀子堆滿一屋子。
3、女人得出結論,你不愛我,你不在乎我,你不愛這個家。
4、男人百口莫辯,繼而冷漠臉。
5、女人更怒氣衝天,最終想到:既然你能表現的滿不在乎,我看看到底有沒有什麼事情讓你在乎!!
6"、自殘或他殘。
同理可參考新聞:虐心的就不說了,最神的應該是前任跳江,現任跟著跳,男人該救誰。
還有我接觸過的一個咨客,他的妻子在他面前用刀扎手,他驚恐至極,覺得這個女人是瘋了,可是按照剛才的邏輯,他明白過來,其實是自己的冷漠臉造成的。
發現沒有,愛是會傷人的,因為人們總會想用邏輯和語言去解決愛,結果就被傷的。。。自掛東南枝500秒,然後大腦缺氧,空白,繼而做出很本性的事,就是"證明"我是對的。

以上種種的結論就是,聽見和聽懂是兩回事,我把聽見稱為基礎技能,聽懂稱為進階技能。

聽懂了,之後才能"感同深受"。

而要聽懂,首先要有豐富的閱歷,不是經歷,是閱歷,沒有吃過豬肉,可以看過豬跑。——ps,既不吃豬肉,也沒看過豬跑。
這也是阻礙年輕諮詢師"接客"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大家普遍認可"八十一,老中醫,開良方,配好葯。"——不好意思,公交廣告聽多了,

所以像我這樣貌美如花的天生荔枝的年輕諮詢師都會被投不信任票。
的確,在我更年輕一點的時候,接個諮詢,大姐在我面前哭老公出軌,小三帶著孩子到公公婆婆家過春節,我心裡想的是,我去,你特么二逼嗎,男人過錯方啊,把錢拿走,房產拿走,車子拿走,瀟洒的過自己的人生啊。
可是到後來,一方面聽的多了,一方面摯友親朋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一夜一夜陪著熬過,再有大姐在我面前哭老公出軌的時候,我就會去替她思考:
她在漫漫長夜裡獨守空床,不知道老公身在何方的時候是何等寂寞,萬一身體有恙,連個照顧的人都沒有,其狀又是何等凄涼。——這些就是消磨一個人意志力的東西,太過於孤寂會讓一個人無限的感懷擁有的美好,不肯放手。
回想當年年輕貌美的時候,一個女人放下所有選擇一個自己認定的男人,這需要何等的勇氣,原以為他配得上這勇氣,卻他媽終究是沒配上。來說個往往,往往很多的女人即便遇到老公出軌,還是有很多的追求者,或者說備胎。——這些是引誘女人一腳踏向誘惑的社會的因素,總覺得,要不放手試試?
有了以上放手不放手的心理掙扎,再重新去理解一個女人她所面臨的現實問題。
婆媳的、家庭的、子女的、經濟的,理清思路以後,通常女人都會有個大體的方向。
只是怎麼做又會猶豫和搖擺。
好吧,又飄遠了,所以,感同身受需要有豐富的閱歷。

這個的補充方法有三點:
1、多觀察身邊的事情,聽聽八卦總是好的。
2、多讀書,人傻就要多讀書。
3、多思考,聽別人十句,自己說一句,通常都錯不了。

其次,整合邏輯性。
邏輯能力在我的工作中是最重要的技能,沒有之一。
譬如一個養了二寶的女人在我面前絮絮叨叨的說:"我早上六點不到就要起來給孩子做早點,然後上班,晚上下班以後要去婆婆家接二寶,然後管大寶的作業。我媽說她讓孩子做作業,孩子不做,但事實是她沒有精力管孩子,她自己的事情都忙不過來。如果我的大寶是笨孩子,他隨便怎麼折騰我不在乎,偏巧孩子那麼聰明,我實在不忍心就這樣看著他過平凡的日子,所以我覺得現有的最好方式就是我辭職回去好好帶孩子。我媽經常在大寶面前說我的壞話,大寶正在是非判斷的敏感期,我覺得總這麼說不好,我媽總是在我面前偽裝自己有多好,為這個家受了多少委屈,其他人對她有多壞,事實是什麼只有她自己知道。現在老公事業也有起步,要讓他回來帶娃不現實,我們兩個每天那麼忙,要讓小孩廢了實在很不甘心,只能犧牲我,但是這份工作說起來是很好的工作,放棄又實在很可惜,我現在每天工作完了回來還要做很多很多事,實在是太累了。"
各位看客從這段話里判斷出了什麼?邏輯先後順序是什麼?
|
|
|
|
|
|
|
|

好吧,請把以上看作醜陋的防作弊分割線。

邏輯先後順序是這樣的:
1、真心好特么累啊!fuck這操蛋的日子!
2、母親和自己的矛盾很大。佐證材料是:媽管不好娃,也沒精力管,媽在我面前說孩子的壞話,在孩子面前說我的壞話。

3、女人想要辭職。很多人一看就會說,為大寶二寶做的家事都是為了給辭職一個更好的鋪墊和佐證啊,或者說通篇就是想要辭職辭職辭職啊。對,沒有錯,但是,仔細聽就會發現,這個女人的工作不差,壓力又不是很大,因為通篇的辭職原因全是家事,沒有工作的煩惱,真想辭職就不用在我面前逼逼了,任性的女人們都是約咖啡館,精緻的裝扮好再隨口一說"嘿,我辭職了。",不需要那麼多理由。

針對這樣的邏輯分析,發現,如果跟她講要不要辭職,會跌入深坑,因為短期內她是沒有辭職打算的,那麼入心的談話就應該小心辭職問題。

我於是首先表示了強烈的理解,再圍繞以下幾點展開討論:
1、辭職能不能解決生活的艱辛?
2、和母親的矛盾在回家以後可能會更大,如何正確看待自己母親對自己孩子的影響?
3、丈夫是怎麼看待辭職以後的經濟壓力的?
4、什麼是自己內心真正需求的東西?這麼艱辛的生活是為何能堅持下來的?

最後對方很愉快的走了,因為她發現,其實辭職只是對目前生活狀況的一個美好寄託,其實沒什麼卵用,反而可能會讓閑下來的她有更多咬牙切齒的追悔。

所以邏輯能力太重要了,同樣一句話聽出主次之分能幫助每個人更好的掌握好入心法門。

最後,對感情詞的重複。
這不能說是方法,多半是種技巧。

心理學家通過大量的實踐發現,在一句話中多多的重複感情詞,會更容易讓對方覺得你有同理心,讓對方更放心的對你傾訴。

應和題意就是,對方會產生和你有"感同身受"的錯覺。

譬如:
——"今天天氣好好啊!"
——"看得出來,因為天氣很好,你心情也很好,對嗎?"

——"我媽今天把我的零花錢收掉了,我好傷心。"
——"你很傷心吧?我請你吃飲料。"

經常關注別人的情緒,你會更加通透身邊發生了些什。

所以,"感同身受"是個大工程,要燒腦細胞、燒你的閱讀力和邏輯力,慢慢學習會發現很有用的。


很多時候人真的是很難感同身受的。
你沒有經歷過他所經歷的,你不是他,你不會明白那對他意味著什麼。
人和人是不同的。
唯一能做的,是尊重他人。
尊重他的感受,尊重他的心情,哪怕你不理解他怎麼能為這件事在意成這樣。
因為你不是他。
認真的聆聽,有需要的話給予幫助,這就足夠了。


世界上,永遠沒有感同身受這件事!!!

我們只能儘可能做到感同身受,但是不可能完全感同身受!

熱水撒在誰身上誰才知道疼!


謝邀 @白詩詩
先說說我對「感同身受」這個詞的看法,我認為「感同身受」的能力是屬靈的,可以說,它應該是一個人「靈性「的一部分,它的本質是自身擁有的過往與他人的共振。
在「感同身受」這個技能上,人類是得天獨厚的,在越是文明的社會,人們越是被要求擁有這樣的能力。
說句題外話,「反社會型人格」的一大特點就是沒有感同身受的能力,他們能做出非常非常殘忍的事情,因為他們感覺不到被害者的痛苦,任他們嚎哭求救,「反社會型人格」的內心裡波瀾不驚,生不起一丁點同理心。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諮詢技巧叫做「Empathy」,這個詞通常被翻譯成「共情」,這是人本主義創始人羅傑斯提出的,是指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
在心理諮詢領域它包含三個方面的含義:
1、諮詢師藉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對方內心去體驗他的情感、思維;
2、諮詢師藉助於知識和經驗,把握求助者的體驗與他的經歷和人格之間的聯繫,更好地理解問題的實質;
3、諮詢師運用諮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傳達給對方,以影響對方並取得反饋。
我之前的老師更喜歡把「Empathy」翻譯成「神入」,我更喜歡「神入」這個翻譯,聽起來像是自己的靈神和別人、甚至和世界建立起一種連結。

說回重點,怎樣更大限度的感同身受。
「感覺」和「感受」是兩種不同的東西,或者說是兩個不同的階段,「感覺」通過消化擴展,以及和舊有感受的連結才會凝結成新的「感受」,融入到你過往的一部分。
就像,你吃了一顆大白兔奶糖,你覺得好甜啊。這種吃了糖很甜的感覺,如果你忽略它,可能這種感受只簡短的存在幾分鐘,然後便歸寂於潛意識深處,不會再被想起。
如果你去體會這種甜,體會這種吃了甜食會覺得開心的心情,你想起上次去吃甜點也是這麼開心,當然那次特別開心更多是因為是和喜歡的人一起去的,他身上有一種隱形的味道,你就是聞得到,那是一種直白的、和吃了甜食就會開心一樣簡單明了的道理。
電光火石之間,這一切在你的腦海里串聯起來了,你有了一種更豐滿複雜的感受。或許下一次,你看見一個人吃了糖在笑,你就可以完全感同身受她的喜悅,甚至,你可以猜出她那種有些過分的喜悅是什麼緣由,你懂得了。

「感覺」到「感受」的變化是有限度的,雖然有如天才作家艾米莉那般的,沒有過戀愛,也沒什麼朋友,卻能寫出《呼嘯山莊》這樣濃烈、浪漫的作品。但更多情況下,需要足夠的感覺才能轉變成感受。
心理學老師曾在課堂上建議女生將來最好選擇順產,他說,除了那些理論上的東西,女性分娩作為疼痛的最高程度,你們有機會去體驗最好去體驗一次,這樣你們對身體痛苦的共情會達到新的高度。
是的,一個從小到大連擦傷都鮮有的人,怎麼去感同身受骨折的痛苦呢?是很難去想像的。

所以要多去體驗,去讀書,去旅行,去交朋友,去談戀愛,去做很多很多事情。但不是為了做而做,體驗也要很用心才行。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旅行是沒用的,用眼睛掃過每一個字證明自己讀過這本書的閱讀也是沒用的,為了有個人陪你吃飯的交友是沒用的,為了填補空虛的戀愛也是沒用的,這種度過時光的方式不會增加你的體驗和感受。
要做一個笑點低淚點低的人,接納生活里的每一點漣漪。
去體驗,去感覺,去感受。
要把這些都鐫刻在心裡,由簡至繁,最後萬象歸一。

抬頭看,月亮不只是月亮,它是照過李白的月亮,而如今它也照著我,它是1.28秒前的月亮,也是千年萬年前的月亮,生命孤寂如斯,時間冷漠,唏噓兮。
大霧下南京滄桑的城牆,聽他輕飄飄說出拒絕時被攥緊的心臟,火鍋吃到肚腩微微鼓起那微妙的恰到好處,在大雨里奔跑被天地擁抱——
這些,你感受到了嗎?


講個小故事。

一個年資挺高的主治她家娃想學醫,尤其想學婦產科,更明確的說是想學產科。

主治也沒勸她,周五他家娃放學後就帶她來醫院跟自己一起值班。她家娃表示通宵打遊戲追劇什麼的又不是沒做過,不虛。

正好那天晚上挺忙,主治不停的被叫起來,每次她被叫起來之後她就順手把她家娃也叫醒。

叫醒就叫醒唄,主治居然還掏出一沓卷子來讓她家娃做,我沒看到他家娃的表情,但我想像的到一定很崩潰。主治急診手術去了她家娃就趴值班室桌子上寫卷子。

主治回來後還要拿出答案來批改寫好的部分題目。

錯的多了還要把娃叫醒讓她講思路,重新寫一遍答案。

那晚上光急診剖宮產就開了三台吧,一夜基本沒怎麼睡。

第二天主治去查房她就讓她家娃在值班室背書。

查完房好不容易回家了,主治讓她家娃繼續做作業,自己在一旁陪著,一直做到下午。

最後她問了她家娃:「還想學婦產科么?」

她家娃說:「我想睡覺!」


學會更好地「感同身受」,就是學會「共情」:

一個三口之家的男主人,一天坐飛機從國外出差回來,不幸遇到了發動機故障。在幾千米的高空,他在混亂中寫下了遺囑,用餐盒上的錫箔紙包住,塞在了內衣里。
就在他確認自己必死無疑的時候,發動機神奇地「自愈」,重新啟動。
落地後,他在媒體的包圍中突圍而出,迫不及待地回到家裡。
他跟老婆和孩子詳細描述了剛剛發生的空中危機,給他們看他在落地時拍下的乘客們驚魂未定的照片。
可是,他的老婆依舊還在為晚飯拾掇著案板上的菜,他的女孩兒還是在琢磨著手頭明天要上交的作業。
於是,他跑到書房,關起門來。
自殺了。
等到老婆發現他的屍體時,只看到桌子上被錫箔紙包裹的字條,上面寫著:「xxx和xxx,我愛你們。」

這是我太早之前看到過的一個段子,從我看到這個段子開始,一直到現在,我都會在特定的時候想起裡面的細節,警醒我自己不要犯錯誤。

這特定的時候就是:我希望和別人共情的時候

不是偷情、不是濫情,是共情——體驗別人內心世界,並讓別人知道你體驗了他們的內心世界。

我曾有一個諍友,說我的學生時代,簡直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本巨作的名字——被侮辱與被損害的。

我認同這個評價,並且還能找到很多支持的事例,舉不勝舉,嚴重到我都不想回憶中學的時光。無論是被逼給小混混寫情書還是守在低智商流氓打炮的樓道口,感覺都和吃屎一樣。但幸運的是我具備了一種體會別人內心感情的能力,但付出的代價就是時而敏感過度。

但是漸漸的,我會發現,我至少在和他人共情或者吸引他人共情上,掌握了一些手段。特別是在這個密集的人來人往的讓人缺乏安全感的城市裡,這些手段帶來的壞處我不想去分析,但是好處肯定是有的。

我們在生命的某段歷程上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這點非常重要,特別是你想要讓對方覺得你會站在他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時候。

比如,黃瓜剛被領導批了,拿了個低績效,找我來訴苦:「胖總,這尼瑪太不公平了,為什麼那些好吃懶做的人都比我績效好。」

我自然知道黃瓜的低績效是有他自身的問題,但是千萬不要相信你像故事裡說的那樣,給他一巴掌,把黃瓜拍斷,告訴他他哪哪哪兒做得不好,他就能立馬恢復元氣。放心,他不會聽進去的,在你劈頭蓋臉的那一巴掌下去後,他就會長時間處於閉目塞聽的狀態。

我會跟黃瓜說:「兩年前,我也被打過低績效,那種感覺太糟了。不光是我,當時我遇到好多人也和我一樣,領導就好像看不見我們在做事情一樣,莫名其妙就給你個差評,這是想要怎樣?不過兩年後我發現,我的確也有問題……」

如此如彼,這般這樣……

找你吐槽的人一定希望你能跟他說:我和你一樣,我甚至比你還慘。那你就滿足他,讓他爽到汗毛張開的時候再峰迴路轉告訴他事情的真相。只要達到了讓他覺得你們之間相互共情的狀態,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

# 重複並且回顧對方描述的某個細節

當有人問你「你到底聽明白沒有」的時候,你們之間出現共情的概率就微乎其微了。

這說明你要麼沒有給他反饋,要麼沒有及時給他反饋

給予反饋的方式,絕對不是「好「、」是啊「、」對對對」,在我看來,一種最為有效的方式是重複並回顧對方所說的某個細節。

當一個我覺得比較重要的朋友,在我耳邊滔滔不絕地描述某個我根本不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這招就非常管用。比如土豆今天去歡樂谷完了一整個白天,他幾乎跟我描述了每個他玩過的項目。我雖然看著他的手舞足蹈,但是腦子卻想著晚上該寫點兒什麼。

於是,我分出了一小小小部分精力,捕獲到他玩的某個過山車腳底沒有支撐物導致體驗非常刺激這個細節,在他把裹腳布話說完的一瞬間,我跟他說:「你剛才提到坐過山車腳底下沒有支撐物吧?太恐怖了,這大概就和蹦極的感覺一樣吧。」

然後,土豆又滔滔不絕……而我繼續想我晚上的事情,並伺機捕獲下一個細節。

土豆激情澎湃,覺得找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傾述對象。而我也想好了晚上該寫什麼,並且沒有傷害到我這個不吐不快的好朋友的內心。

# 對自己狠一點(近乎偏執的純粹的利他)

想像你是一個組長,明天是周末,但是該死的HR在這天安排了團建,要求你們組裡的10個人都要參加。但是你明明知道茄子是一個難纏的傢伙,平時就對公共事務漠不關心,更別提周末讓他早起參加團建。

你是想逼著茄子就範,還是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都不必,只要活動前的那天晚上,你能在10個人都在的微信群里打上這麼一段話:「哎,本來明天要陪女朋友去逛街,結果領導安排了團建。我本來想請假,但是我是組長啊,不能掉鏈子,所以我就跟女朋友說我不能陪她了。我剛一說,她就急了,要跟我鬧分手,剛剛摔門出去了。哎,老子不管那麼多了,先睡覺了,她愛咋咋地,明天還得團建早起呢。」

如果茄子明天有臉跟你找理由不來團建,那隻能說明他不是在找理由,是真有急事兒,而且是比丟了女朋友還大的急事兒。

一個對自己但凡有一點點要求的人,都不會在隊友被炸得面目全非的時候還不打出去一顆子彈

# 盡量一對一

社會心理學家拉塔尼和達利(1970)發現當有其他的旁觀者在場時,會顯著的降低人們介入緊急情況的可能性,這種現象被稱為旁觀者效應。在緊急情況下,當有他人在場時,因為責任的分攤,個體不去救助受難者的(社會)代價會減少。

推此即彼,如果你希望自己在遇到了問題時,能夠被人理解。絕對不是在公眾場合里表露出來,因為這不似煽動革命,大家未必和你有相同的立場。

正確的做法是,和你最想溝通的人做一對一的溝通,並且最好找一個沒有旁觀者甚至是路人的地方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在你安撫一個對你哭得呼天搶地的人的時候,你總會時不時看看周圍有沒有人看向你這裡,其實你是在確認,你的言行不會和對面這個人在別人眼裡產生糾纏,你不希望別人認為你和一個脆弱如此或者歇斯底里如此的人成為了朋友。所以,你又怎會向對方獻出真心。

推己及人,當你渴望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共情,場所絕對不是辦公室或者不確定對方在什麼地點的電話中,而是在和對方獨處的下班的路上或者別的什麼不會讓對方產生心理負擔的地方。

# 有哪些難以逾越的障礙

如果共情有什麼爬不過去的山,那高度最高的兩座一定是:太熟悉太分歧

所謂太熟悉,就是和一個與你有太過親密關係的人分享某種感情或者經歷。就好比文首那個自殺的男人,不是死於天災,而是死於人禍——他最最親密的老婆孩子根本沒有把他認為最最重要的事情聽進去。

面對這種太熟悉導致的共情障礙,我只能說四個字:力不從心。如果非要降低這種因素帶來的影響,最好的辦法就是學會和親密的人製造情感溝通的途徑:事先做好心理鋪墊,以及不要讓平時的生活瑣事埋沒你真實的情緒表達

所謂太分歧,很簡單,永遠不要期望跟所有人能夠發生共情。如果真的發生了,那對你那時所處狀態的描述就不是「體諒」或者「理解」了,而是虛偽。這時共情對於你來說已經不是在善意驅動下的有價值的事情了,而是被功利或者其他極強的目的性逼迫的一種妥協,就如同我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中學時光,的確不堪回首。

---

所以,共情的確是一個技術活,「技術」到至今我還在學習怎麼跟它打交道。


「感同身受」和「換位思考」我覺得是兩回事,前者比後者要難很多,我說不清暫且不說。
但是比較不謙虛地說下子,我大概還是比較擅長「換位思考」的,對於絕大多數的人和事我基本上都可以做到不贊同也能理解,不理解也能尊重。
其實我不怎麼把它當作一種能力看,因為我能做到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這世界上的絕大多數人和事(比對一般人來說還要多的大多數),我都是不在乎的,所以換位思考起來也沒什麼心理障礙。
對於剩下的一小部分人和事的話…比如我愛的人要是傷害了無辜的人,像我這麼護短的人是絕對拒絕換位思考的。
所以我覺得對於換位思考,可能的話萬事都看淡點吧。萬一要有什麼看不淡的,那恭喜你,他們就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


謝謝邀請,這個世界上並沒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


感同身受,怎樣才能做得到,其實人天生是具有這個能力的
人腦中的鏡像神經元是我們感同身受他人的基礎,每個人都有感同身受的能力,但由於先天性的遺傳差異,後天養育環境的影響,每個人在這方面的表現會有所不同。
感同身受到別人的情緒本質也許正是我們自己的情緒,與其說我們是在理解別人的情緒,不如說我們的共同的部分讓我們自己更深刻的理解了我們自己。
所以在我看來,一個人感同生受的能力也許和自己看待自己情緒的方式很有關係。

我想其實感同身受有時很難,當他人痛苦,迷茫不知所措,無能為力的時候,也許我們能夠感受到他人的情緒,也許會喚起自己的那份情緒,人們遇到的事情也許不同,但是這些事件背後的內核卻非常相似,比如死亡,分離,失控,喪失,孤獨等等。當我們自身沒有辦法去觸碰這些東西,對這些充滿恐懼的時候,我們也就很難去不逃避別人所表現出的情感啦,所以此時我們也不能夠很好給他人理解,感同身受他人的處境啦
我想當我們能夠去承認生命中的不如意,帶著真誠的心去接受發生在我們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那些事情,找到合適自己的方式去和它們接觸,也許我們和別人感同身受的能力會有所增強吧。
感同身受是一個很理想的狀態,我們每個人都有相同一面,但我們每個人的對各種事情的看法和理解,經歷的事情,都又如此不同。也許世界上最孤獨的事情是世界上沒有一個和我一樣的人,世界上也沒有人能看到我們的全部。
完全感同身受,也許只是一種幻想
但願每一分孤獨都有陪伴


自己受過傷(這不是抖機靈)。


不可能做到


你為什麼要感同身受呢?
有些人是為了得到別人的愛,有些人覺得自己此時此刻需要進入這種狀態,這些理由都很難以讓你真的敢於感同身受。
是的,敢於,感同身受是需要勇氣的。

我們都懼怕負面情緒,有多少人不怕失眠?當焦慮產生,當無比抑鬱,我們想的都是,停下來,停下吧。
人體就像一個精密的儀器,他有一些程序,我們心理諮詢師稱之為「秩序」,這些秩序要求我們開心,積極,所以當外來有什麼糟糕的事情入侵的時候,我們都會逃避,會驅趕它,我們有殺毒軟體,糟糕的情緒是病毒。

當朋友告訴你,她失戀了,你告訴她天涯何處無芳草,之所以這麼說,你是想要她停止這些糟糕的情緒,因為你也怕。
朋友找你傾訴學業,抱怨老闆,你總能找到美好的東西讓他忘了那些不愉快的。
我們都怕負面情緒,那如何感同身受呢?

我曾經的一次諮詢,來訪者做著很不好的角色,我們花了很久分析她為什麼做這個角色,最後我們達成共識,這是一件錯誤的事情不能繼續了。
整整一個月,我苦口婆心,她一次次下定決心,但她做不到。
我開始害怕給她做諮詢,我給自己的理由是,沒有效果,我在浪費別人的時間,我開始想要逃避。
我想再給我們雙方一次機會,所以建議復盤,當我問到我們現在是什麼樣的關係的時候,她給了我一個比喻:你是大人,我是小孩,我這麼不懂事。
那一刻,我非常內疚,我覺得自己真的非常糟糕,讓她如此的難受,我明白了,一切都出在我不懂她,我只是看似懂她而已,我沒有接受她,我只是假裝接受一個女孩可以做小三,我知道自己需要這麼做,也只是需要而已。
我希望她再講一次她和那個男人的故事,她連忙開始說對不起,她也很努力的想和他斷了,我說:「
沒關係了,我現在想聽一聽你們的故事,無所謂他是什麼樣的人,無所謂他有沒有妻子,無所謂你和她在一起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我只想聽一聽,你們之間的故事。」

從他們開始認識,一直到最終道德,情感,焦慮開始衝突,我慢慢的開始專註,我把自己的感情交了出去,就好像我讓來訪者成為我身體的舵手,我放棄掌控我一切的情緒。
那種感受真的太痛苦了,之所以痛苦,是因為,那麼快樂
之所以那麼快樂,又是因為那麼痛苦與孤獨,之所以那麼痛苦與孤獨,又是因為那麼美好。
每周只能見他一次,而思念的時候不能打電話,那麼痛苦,之所以那麼痛苦,是因為和他在一起的時候那麼快樂,之所以和他在一起會那麼快樂,是因為一個女孩獨自北漂,孤苦無依,之所以會如此孤苦是為了逃離更痛苦的父母控制... ...
痛苦之下,掩藏如此之多的美好與孤獨,期盼與等待。
當我無法接受她的痛苦降臨自己的身體,我就永遠無法感知到她如此豐富的情感。

懼怕負面情緒,也就是對一切情緒的否定,包括美好。
你願意打開你的身體,讓別人的感情降臨嗎?
有一天你覺得你敢,你很容易就能做到,說白了,感同身受的能力來自對自己的內在感受,當一個人願意去感受自己,感受別人就不難了,當還恐懼著自己的情緒的時候,一切都是虛假的


謝邀。我想你想表達的是,盡最大的努力去感受和理解別人吧。
我理解的感同身受,就好比是,當一個人正在雨中走著的時候,你即使無法真正去在雨中走時,那麼你可以感受在這個雨中走會是怎樣一種情境。這便是與他的感受在一起,我們沒有人能完全的體會到那種感覺,但是至少你去感受了一把他人的感覺。

如果有人說,我很孤獨的在雨中走著,你告訴他,孤獨的在雨中走著,趕緊找把傘或去躲雨,那麼這就變成了我們希望去幫他脫離這種感受。這樣就無法去感受他所想表達的心境了。


從感性的角度,也就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角度來看的話,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這樣的過程會讓你沉溺,其實是非常痛苦的。

你要有一顆生來極為敏感的靈魂,那麼對方的一舉一動都會讓你揣測不安。你會試圖去體悟觀仰對方的痛苦,不自覺地藉助一切手段去了解。在你能夠感同身受的同時,你也被對方的苦痛束縛。

所以,最好的方式,不是最大程度的感同身受。
而是去體諒。
對方不想讓我們知道太多,就用自己的辦法和能力來緩解他的痛苦。
沒有什麼讓我們耽溺其中的理由。


我不想感同身受,不想再承擔別人的痛苦。


推薦閱讀:

女人如何提高心智,變得成熟?
心理諮詢關係與朋友關係不可共存,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哪些?
【心理諮詢師證書】考了心理諮詢師三級或二級,之後就可以從事心理諮詢了嗎?怎麼開始?
「義無反顧地選擇悲慘命運」的行為有可能使人產生奇妙的安全感嗎?
一個學院派的心理諮詢師的典型成長軌跡應該是怎樣的?相比於非專業背景出身的從業者有哪些優勢?

TAG:生活 | 心理學 | 心理 | 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