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化學合成藥品為什麼這麼貴,化學合成物,貴的點在哪裡?
如題,不明白到底貴在哪裡?求專家分析
⊙▽⊙
大家說的都很有道理,樓主明白了
題主你這麼想吧,你花的錢就是雇了世界上最聰明的那一撥人,為了你的某個疾病開會想idea做實驗搞研究撕逼鬱悶抓狂廢寢忘食連續承受打擊吃糠咽菜30歲還沒有女票朝八晚十乘以七吸過各種有機試劑以至於聞氨氣而不覺熟悉老鼠的內臟勝過宅男熟悉LOL,然後給你一個目前看來算最靠譜的解決方案。
這群人可能是從小就是碾壓他人學霸的狂人,未來的大學者,富翁,你就看成花了幾千塊錢就能讓這種層次的人忍受各種苦逼來伺候你,並且伺候出了個結果。
至於藥片,就算是白送你的。
這樣想想是不是也不算那麼貴了。
看到替尼就跑進來了!
之前幾周正好有一個作業:找一個藥物作用的靶點,選一種已開發成功或者正在開發的藥物,介紹它的作用機理以及開發的單位企業等等等。
然後我大手一揮,這不是很簡單嗎!然後就不急不慌拖到了DDL然後開始查資料……悲劇開始了,我搜索「藥物開發熱門靶點」,得到一串兒各種綜述,列舉了N多靶點然後下面有個表格介紹每個靶點的藥物開發情況。
我挑了半天最後寫的是EGFR抑製劑,也就是題主圖中的厄洛替尼等,那麼來看一下EGFR這個靶點的情況是這樣:
可以看到有很多上市成功,可以用來「撈錢」的藥物對不對。然而這是我精心挑選的結果,其實大多數的情況是這樣:
和這樣:
以及這樣:
滿目都是一片片的失敗……和擱置。
然而這還只是熱門靶點的一小部分,還只是輕描淡寫說了下最後的結果……失敗。可是失敗這兩個字背後是多少人多少年的付出和投入,是多少資金的投入,分量可想而知。
所以啊,貴不貴呢?
看了下這是進口新葯 很正常 國外新葯研發三高 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
一個新葯研發周期至少十年 從研發到臨床到上市 期間成本至少二十億美金 但專利保護期只有20年 要回收成本並且盈利就必須考慮定價 不然高投入的回報哪來?
試想一下一群研究員花了十年心血 葯企耗費數十億美金研發出來的新葯 學雷鋒給大家四塊五一盒 買三盒還送個微波爐碗?
不訂高價葯企賠本白乾那麼多年 葯企不賺錢沒錢就不能給高薪的研究員們工資 沒工資難道義務勞動學雷鋒?
中國葯價很便宜 因為幾乎不進行高投入自主研發新葯 每年給葯監局批的九成以上是仿製葯 各個葯企都等專利到期吃別人剩下的 省掉了研發成本 降低了售價 不用冒風險 皆大歡喜輕鬆愉快
對於一個有機合成專業的學生來說,這兩個分子並不算複雜(結構式見後)。
如果只論合成成本的話,顯然遠低於其售價。
但是,藥物與普通的目標產物不同,它的研發成本非常高。
全合成:
發現分子→鑒定成分→合成。
藥物研發:
分子A、B、C、…→動物試驗→無效→捨棄。
分子D、E、F、…→動物試驗→副作用太大→捨棄。
分子G、H、I、…→動物試驗→合成→純度達不到要求→捨棄。
分子J、K、L、…→動物試驗→合成→臨床試驗→藥效不明確/副作用太大→捨棄。
分子M→動物實驗→有效→合成→大量臨床試驗→量產→使用。
現在的藥物研發,真正做到分子層面上的「功能導向」的不多,很多都要靠大量備選化合物不斷實驗才能發現,發現一種真正有效的物質可謂海底撈針。
而僅僅發現了有效的物質還遠遠不夠,動物試驗、臨床試驗等,都是必不可缺的,況且有些化合物的慢性危害可能會潛伏很久才表現出來,有些更是十分隱蔽的(例如左旋和右旋的沙利度胺僅僅是分子的旋光性不同,就導致了大量孕婦產出畸形嬰兒)。一種新葯問世都要經過很久的試驗,其中成本自然很高。
臨床試驗成功到量產,還有很長的距離,僅僅是阿司匹林這種非常簡單的小分子,量產工藝成熟也經歷了幾十年的時間。
何況題主給出的兩種藥物都是抗癌類的,抗癌類藥物比起其它藥物更特殊的地方在於,現在科學界對於癌症的病理探究還處於一個較低的層次(相對於大多數疾病來說),機理明確的抗癌藥更是不多,這無疑會進一步增大其成本。
如此高的成本,註定了藥物的價格不會低廉。
畢竟製藥公司也是企業,是來賺錢而非做慈善的。
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藥物的成本會逐漸下降,人人看得起病的那天,一定會到來的。
附:兩種藥物結構式
吉非替尼(約2200元/g):鹽酸厄洛替尼(約4000元/g):
解釋過很多遍這個問題 不想再繼續解釋了 引用一個故事:
話說有一公司,從國外引入一大型先進設備,開工不久,出現問題,調動公司所有技術人員,包括高級工程師及專家,都無法解決,無奈向老外求援。老外來到,圍設備看,聽,聞,測等,最後,拿一粉筆在某處畫一線,曰:切開此處,換某零件,眾人疑,但還是照做,果然如其所言,更換後,設備又運轉如常,詢問報酬,答曰10000美金,眾人驚呼:就畫一線,如何如此之高的費用?老外笑曰:畫一線,舉手之勞,僅收一美金,但知道在哪兒畫,收費9999美金.
你見過整夜熬在實驗室看著反應,然後花幾個月的時間做出來不到1g的東西,最後一走測試:不行。然後幾個月的心血白費了,又要重新走,反思哪裡出錯了,找好多資料,開好多會,然後重新投料開反應的藥物研發人員嗎?那些努力和心思也是有價值的,不是免費的
到了工業製造階段了成本肯定沒多少,但是研發成本得算進去吧?
一個分子,假設合成它需要30步反應,每步反應能達到85%的轉化率,那麼總的轉化率只有0.76%。合成10克最終產物,需要的各種原料就得幾十公斤了。搞了幾個月,做到最後兩步了,手一抖灑了,過柱子氧化了,各位學有機的都有體會。
然後發現,完全無效;
有效,但是毒副作用強烈,用1克能治好病,但是0.1克就先毒死了;
在老鼠兔子身上有效,換成猴子就無效了;
好不容易到臨床了還是有很大可能被斃掉。
這些都是錢和研發人員的時間啊。
但是上市前的幾十上百稿設計圖,十幾款原型機可是花了上億美元的。
有人要我更化工品,原料葯和製劑的區別。就說說吧。
化工品和原料葯的區別,就相當於路邊攤的雜貨與品牌直供的區別。
你買的化工品,也許大致功能和成分和原料葯一樣。但從質量控制的角度,沒法保證生產的原料和生產的過程安全可控。比如你買的水杯有異味,可能是廢光碟回收做的。不如品牌的產品用起來舒服有保障。你也許會說,品牌的也不能保證,但他是有控制的意識的,怎麼都會好一些。你也許還會說,我路邊買的水杯多洗洗泡泡把味道泡掉了一樣用。但藥品你不覺得應該更嚴格一些嗎,畢竟是治病救人的。而且,確實有很多原料藥廠買化工品再精製。就像品牌廠家也會讓小作坊代工,只要做好過程和產品控制,就可以。所以也可以說,化工品和原料葯最大的區別,不在硬體,在軟體。
下面要說製劑和原料葯的區別。評論區里也有人問類似的問題。但是,製劑和原料葯的區別,和一般人的認知很不同,區別很大很大。就像饅頭和麵粉。甚至可以說,像綠豆粥和綠豆。不僅經過了複雜的加工,以促進均勻的分布和更好的吸收。而且製劑里原料葯含量很小,而且往往很難反向提出來。更形象的比喻,原料要就像貨物,製劑就像已經裝好貨的車皮。貨物被需要,但是這個需要的過程必須通過運輸輸送來滿足。這也就是為什麼,病人一般不能直接吃原料葯來達到治療效果。因為藥物根本到不了需要發揮作用的位置。
我為了讓大家理解,舉的例子都很粗糙,行內專家莫取笑哈。
-----------------------------------------------------------------
以下為原答案。手機答題,請多包涵。
這些化學合成藥品為什麼這麼貴,化學合成物,貴的點在哪裡?
首先,可以肯定的告訴題主,化學合成物在所有藥物的活性成分中,絕對是最便宜的。你見過只能用製備色譜做出來的天然產物嗎,全球一年產量也就不到1Kg,那是什麼價。化學合成只要能大規模生產了,那絕對價格會降下來。
其次,這些藥物貴,上面主要的回答都說了,研發成本在那放著,流通渠道,稅收都要算進去。還是進口葯。
最後,我要說一點其他人沒怎麼說到的。這個貴的是製劑。
吉非替尼,一盒5500,0.25g一片,10片裡面才多少原料葯,2.5g。
你知道吉非替尼化工品多錢1Kg嗎?也就幾千塊錢不到。2.5g化學合成物,按一下計算器就知道多少錢。
這裡面從化工品,到原料葯,價值要翻10倍。從原料葯到製劑,價值要翻100倍左右。
具體為什麼?如果你想知道,可以再了解。
我介紹太多,怕你沒有興趣看。
給你看一篇文章吧,講的是癌症明星藥物格列衛是怎麼研製出來的,你就知道為什麼格列衛一個月的藥費要2萬人民幣了。由 「格列衛 - 一個轉化醫學的世紀典範」的前世今生說開去
前言
格列衛,是諾華製藥公司(Novartis)研發的一種針對酪氨酸激酶BCR-ABL的分子靶向藥物,現作為費城染色體 (Philadelphia chromosome)陽性的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的一線用藥,有效率高達95%,且用於治療胃腸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 tumor, GIST)也取得了確切療效。格列衛是「甲磺酸伊馬替尼(Imatinib Mesilate)」在中國大陸的商品音譯名,其在歐、澳及南美洲被稱為「Glivec」,在美國則被稱為「Gleevec」。格列衛在治療CML與GIST上的巨大成功,引起了醫學界和科學界的極大關注,2011年湯母森的諾貝爾獎得主預測更是將格列衛排在生理學獎及醫學獎榜首。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從1960年格列衛的作用靶點「費城染色體」的發現算起,直到2001年5月及2002年2月美國FDA分別批准格列衛應用於CML及GIST的治療,時間跨越了約半個世紀,且是為數不多的僅通過了I期臨床,就以「綠色通道」形式直接獲批的臨床一線新葯。更少有人知道在格列衛的孕育過程中,直接或間接造就了兩項「世界第一」(首次發現腫瘤細胞中的染色體變異;首次發現染色體易位現象),5位美國科學院院士,5位Lasker臨床醫學研究獎得主(美國的諾貝爾獎)以及1位美國國家自然科學獎得主(類似我國的最高科學技術獎)。而格列衛本身凝聚著多個國家幾代腫瘤學家、藥學家、臨床醫學家的共同智慧,更是基礎研究所、藥物研發公司、臨床醫療中心密切合作造就的轉化醫學的世紀經典。
我想說的是,一款成就了5個美國科學院院士,5個Lasker獎得主,1個美國國家自然科學獎得主的藥物,你要它賣幾十塊錢一個月,你把葯企當什麼了?
如圖
侵刪
這個我要答
我們葯研所做出來一個28步的 維生素群,一克大概成本就在10W左右。
一直沒去國家局報,就是國家局報就要百十克的樣品。。。
成本很便宜 可能攤開算也就1毛一片
但那是第二片
第一片值10億(不誇張)(美金)
類似題主這部分人是被中國的醫改給坑害了,認為一個醫學教授看20分鐘病也只值20塊錢挂號,一片經歷了無數人研發的新葯只能像某些基葯一樣值幾毛錢。
iphone的零件也值不了五六千塊啊!
前面的人答的都挺好了,本質上來講就是高風險高回報,不然大家誰還研發新葯。
藥學土鱉一枚。
前一個回答列舉了一些藥品,上千元一克的,是相當便宜的,而且應當不是醫藥級。
先說一般人能理解的。合成本身很簡單,但是要把工藝精製到副產物極其少,僅有的副產物對人體無毒副作用,並且藥理可知,非常困難。就這幾句話,如果是創新藥物得話不少億來做完全。
再說藥學要做的,靶點的確證,結構的優化,藥劑研究,分析研究,都是大筆的投入。十年前一個創新藥物的研究成本是十億美刀,而現在,沒人敢去算。
題主的問題只看見了生產成本,就此而言,我知道的最近的例子是,做一個國內的仿製葯,就把質量研究一塊做好(所謂質量研究就是研究怎麼樣控制生產出來的藥品的質量),成本是千萬RMB級別。除此之外,製劑研究,資料申報,gmp認證,硬體設施,你想想成本。
所以,藥物不是簡簡單單一化合物,藥品生產和研究非常複雜,成本之高非常可怕。簡單說一下
選擇靶點 合成活性物質 體外活性評價 動物實驗 人體實驗1234
1
首先你要有個基礎構想 理論上需要有7成的可能有效果才可以去做吧 從這個出發點合成藥物 涉及到一些中間體 官能團保護 異構 以及等等意外不意外的因素 (聽說師兄做了倆個月一點點葯在瓶子里被實習生洗的乾乾淨淨 已知實習生一臉「不要表揚我」 求師兄的懵逼字型大小) 產率80%算很不錯了吧 做10步呢 剩下了10% 做20步呢 剩下了 1% 再做10步就只有0.1%了 而在實驗室啟示劑量有多少呢 大概也就是200g 而一個藥物做30步不算很少見 也就是說 這30步 理想狀態兩天一步 倆月只能得到0.4g樣品 分析個毛啊 說不定都不夠跑一次柱子 還想動物實驗? 拉拉倒吧 你想說做大量? 那不好意思 實驗室工藝做不到 實驗室能做的就是 先做10步 做10次 然後10次的樣品加一起來做第二個10步
問題是還有第三個10步啊
問題是產率達不到80%啊
問題是兩天一步做不到啊
問題是還有反應壓根不進行的情況啊
問題是還有實習生這些意外因素啊
臣妾做不到啊
況且 ! 你真的只做一個嗎 !
小的醫藥公司 一般會準備5-10種活性物質 大的製藥公司例如輝瑞之類 因為資本足 從提高成功率上考慮 也許會製作多達50種以上的活性物質
2
恭喜你在實驗室完成了一個藥物的合成 等待你的是 擴大產量
我為什麼要把擴大產量單獨拿出來寫呢 因為這個問題基本是所有研究都需要考慮的問題
怎麼樣在工廠里生產
(當然你也可以不解決 那這個葯真的是貴重藥品了 考慮一下實驗室合成的成本 嘖嘖 這價格跟題主的價格可能都不在一個數量級了)
實驗室里可以用高速剪切混勻溶液 但是高速剪切表示
(這也是為什麼前面說的兩天一步太樂觀 )
那怎麼辦 用膠體磨? 效果一樣嗎 難道後面幾十步反應重新做? (研究員:能罵人嗎?)
滿滿的心疼
3
這部分寫的寬泛一點 因為很可能哪裡不對勁 就又要返回上一部操作了 但是做葯不是寫word啊 哪有返回給你點啊 萬一要大改反應 。。。。。
(這心疼要溢出來了)
劑型 臨床 這些
劑型還算比較好解決的 (當然是相對 你想過做了三個星期解決不了的問題被boss一句話點醒的感覺嗎)
臨床這些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了解一些 我沒什麼贅述的必要 臨床 1234期 隨便出個錯 真的是要死要死的啊
4
專利和上市
有人可能會想 不就是個專利嗎 申請下不就完了? 拜託了老人家拿腳想一想好不好 直接注射進人體的 ok? 隨便有點毒性 藥物直接進人體內的 根本沒有身體結構保護你好伐?
所以專利要求你列出基本所有的可能雜質和其它成分 什麼工業生產引進的 什麼劑型引進的 什麼改了反應引進的等等等等 還有葯代動 毒理學等等所有能評價這個藥物安全性的問題
5
至於成本 簡單算一下 對於處方改良的藥品來說 人用藥單修改一個劑型HPLC跑過50次不過分吧 兩次可以幹掉一瓶乙腈吧 一瓶國產的色譜級乙腈是160多元 單一個液相單乙腈就是4k 況且申請專利一般都是用默克的乙腈吧 其它試劑要伐?1w 柱子要伐? 1w 對照品要伐? 2w 儀器要伐? 算你一次購買終身使用 算個3w不過分吧 這多少了 7w吧
這還只是跑液相啊 !!!
臨床1期大約2m刀
臨床2期大約25m刀
臨床3期大約100m刀
這 只 是 臨 床 三 期 實 驗
業內製作新葯的成本平均大約是3000m刀 大葯企輝瑞之類 成本可能高達7000m刀 (當然成功率也比小公司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新的數據大概是平均28億美元(?)
我已經不想說萬一哪裡有問題怎麼怎麼樣了
6
單獨寫一下關於藥品的其它方面
國內藥品的價格都是國家調控的 不要抱怨葯貴怎麼怎麼樣 不管是做葯的 賣葯的 開藥的 都管不了這些
做葯 周期很長 專利期又很短 10年做的葯 就靠20年的專利期掙錢 不要覺得做葯暴利怎麼怎麼樣
ps:國內新葯研發不算多 所以為什麼進口葯貴? 為什麼印度葯便宜? 抱歉 這些是印度政策問題 不要瞎比比
看了一圈答案,大家的解釋方法以成本論為主。但其實是有失偏頗的,成本高與「這麼貴」不構成充要條件。
大家可以參看這篇文章,Four Reasons Drugs Are Expensive, Of Which Two Are False. 作者提到藥品貴的原因有四個:成本(cost),價值(value),權力(power),獎賞(prize)。作者認為只有後兩個是真的。
成本(cost)論:生產(研發)的花費來決定價格。假
價值(value)論:商品對購買者的價值決定價格。假
權力(power)論:使用知識產權,創造稀缺,追求市場能承受的最大收益。真
獎賞(prize)論:有高額利潤預期才能激勵投資者在新葯研發上「賭博」,以產生新的藥物。真
文章比較長,具體解釋就不翻譯了。
葯價高不光是中國,美國歐洲醫保體系手頭也很緊,這主要是賣方市場導致的。當然,各方也在努力協商,畢竟葯企不能從買不起它產品的消費者身上獲益。
Li2S 很普通的化學物質,可以查查多少錢
S32 這種同位素更貴
合成工藝啊,純度啊都是很費錢的
你只看到成功者的意氣風發,卻沒看到他腳下踩的是千千萬萬個失敗者堆成的山峰。
藥品研發上市的殘酷之處就在於,一旦失敗,除了收穫經驗,其他所有的成本和投入都付諸東流,只能從頭再來,又有幾個企業承受的了重頭再來?不匿。貴的從來不是原料,而是研發過程中無數次失敗的實驗,總結,反省和沒完沒了的重複/調整,出來體力勞動(做實驗),還有巨大的腦力勞動(思考失敗的願意,重新設計調整反應←無數次循環)研發人員日日夜夜的心血和淚,尤其是原研廠家/單位的投入。這些無形的投入才是最燒錢的。你們這些光看原料成本就說葯價貴,藥廠和研發黑心的人,都是流氓!
推薦閱讀:
※最正確的滴眼藥水操作步驟是怎樣的?
※乳果糖可以用來緩解因節食產生的便秘嗎?
※靶向製劑是怎麼定位並達到病變部位的?
※為什麼沒有像抗生素對抗細菌一樣有效的抗病毒藥物?
※家裡藥物如何整理和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