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跑步最少4公里 有時6公里 跑3個多星期,現在一跑步小腿中部靠下一點就疼,是跑步方法有問題么?
每天跑步4公里,有時候6公里 堅持了3個禮拜了,現在一跑步小腿中下部針扎一樣疼 ,是我跑步的方法有問題還是我體質不行,跑步前都是先走六七百米的樣子
謝邀…其實被邀得有點莫名…我不是(准)醫生的說…
題主如果之前沒有經常進行腿部的鍛煉可能是因為肌肉過勞引起疼痛,建議循序漸進逐漸增加距離。給題主一個參考,我認識一個人跑步跑了十年,最開始是田徑場三圈也就是一千二百米,到了十年後的今天一般是跑3-4公里,興緻來了可以跑5-6公里,這樣。
如果題主之前一直有進行腿部的鍛煉,也經常進行體育鍛煉而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有傷,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得知道你的身高體重,如果是體重過大,很可能會給下肢造成過大的壓力,從而造成一系列的潛在可能損傷。大體重人士需要先將體重降下來,然後從快走變為慢跑,循序漸進跑起來。
如果體重是ok的,那麼就是下肢力量不足的問題,需要針對性進行下肢力量的強化訓練,再慢慢加強跑步的強度和家長跑步的距離。
如果兩者都ok,請檢查一下下肢是否存在可能的損傷,或者生物學上的錯誤問題。
謝邀。
非專業亦非感興趣,沒辦法提供建議幫助,見諒
它是一種跑步常見的過勞傷(over-use injury),中文叫法有很多版本,比如脛骨筋膜炎,脛前肌肌腱炎,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脛骨內側壓力綜合症等等。為了方便描述在這裡統稱脛骨筋膜炎。
這種傷痛並不是因為單一原因引起的,事實上很少有運動損傷是會由於單一原因引起。包括跑步時的地面情況,穿的鞋,活動水平,跑步的速度,和骨骼肌肉固有情況以及跑步方式都會是造成脛骨筋膜炎的原因。在這裡主要要和大家介紹的是容易導致脛骨筋膜炎的幾點重要原因:
跑步方式的影響:
主要的跑步方式分為前腳掌著地(forefoot strike),足中部著地(midfoot strike)和後腳掌著地(rearfoot strike)三種。首先要聲明的是沒有哪一種跑步方式是絕對的對或是絕對的錯,只有適合不適合。人的結構太複雜根本無法用量化方式來研究出一種方法適合所有人。到底哪種跑步方式是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傷病的是無法輕易下定論的,學界也都還在爭論。在運動醫學領域希望大家不要輕信任何所謂的結果,找到合適自己的方法最重要。
回到正題上,其中前腳掌著地是有可能比較容易患上脛骨筋膜炎的跑步方式,具體原因分為以下幾條:
1、前腳掌著地意味著腳跟和地面沒有接觸,此時對比兩種跑步方式,前腳掌著地時的觸地反衝力(ground force reaction)是後腳掌著地時的3倍還要多。前後腳掌著地時的觸地反衝力的差別在於,前腳掌著地時觸地反衝力較大,而後腳掌著地時觸地反衝力的速率較快。在後腳掌著地的時候,腳與地面接觸的時間(stance time)要長於前腳掌著地時,時間的加長意味著地面接觸力峰值(peak normal force)減少,後腳掌著地的跑法在這方面有可能比前腳掌著地更有優勢。
2、另一個前腳掌著地會增加患病風險的原因是前腳掌著地時足內翻的現象明顯減少。足內翻(在適當的範圍內)是一個很重要減少跑步時地面反作用力的人體天生的機制,因為它增加了腳和地面接觸的時間。如果一直都是前腳掌著地跑,5公里下來無形當中就比後腳掌著地的人減少了很多腳與地面接觸的時間,再加上本身前腳掌著地的反作用力就大,就可見其後果。
3、最後一個前腳掌著地會增加脛骨筋膜炎患病風險的原因是,前腳掌著地時小腿肌肉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而大部分這些肌肉都附著於小腿骨內後方,在長期緊張狀態下不斷拉扯著和骨頭連接的位置。這就是為什麼好多人覺得疼起來像骨頭疼一樣的原因。而且,一般有脛骨筋膜炎的患者,都會有小腿酸痛的癥狀,很難講不是因為錯誤的跑步姿勢引起的。不足的髖膝運動幅度:
我們知道由脛骨筋膜炎有可能會導致應力性骨折,而加速這個過程的很致命的一個原因就是在跑步過程中髖關節和膝關節的運動幅度(尤其是屈曲)不足。所謂膝關節屈曲就是彎小腿,髖關節屈曲就是提大腿。好比說身體各部位情況完全一樣的兩個人,跑步時腳蹬踏的力量也完全一樣,髖膝屈曲度較小的人受到的來自地面的反衝力就會比較大。有專家表示,用比較大幅度的膝關節屈曲動作來跑步,可有效減少下肢收到的地面垂直作用力,並且教授軀幹和頭部收到的衝擊。
小腿前後肌肉力量懸殊:
大部分人正在進行的包括市面上流行的訓練小腿肌肉的教程都是比較關注小腿後方的肌肉,我們覺得跑步能鍛煉到的也是小腿後群肌肉,很少有人關注前群肌肉。殊不知我們每邁一步這個勾腳的動作,都是由小腿前群肌肉收縮完成的。有很多人擁有強壯的小腿就覺得自己可以跑得快跳得高,但是大部分人所說的強壯的小腿指的都是小腿後群肌肉。脛骨筋膜炎很重要的病因就是小腿前群肌肉太弱,根本經不起像跑步這種頻繁勾腳綳腳動作的重複,於是不斷拉扯筋膜,產生炎症。如果肌肉力量足夠,完全不會拉扯到筋膜,也沒有疼痛了。
我也遇到過這個問題,上網查,可能是「脛骨筋膜炎」。
解決的辦法是:
1、降低跑步的量。跑步講究循序漸進,剛開始跑的時候,骨骼、關節、肌肉都不夠強大,容易出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我那段時間先是停跑一周,然後每周兩跑,然後隔天一跑——這樣逐步增大跑量。
2、加裝護具。小腿最痛的時候我買了這貨:迪卡儂 運動附件運動防護護腿 APTONIA Calf Support S200 CN 2 不僅跑步,平時痛的時候也戴著,漸漸沒那麼痛了就改成跑步的時候綁,時間久了也就擺脫這個的依賴。
有一陣子我的腳踝也疼,到醫院檢查,說是「跗骨竇綜合症」,大夫開了點止痛藥就拉倒了。我堅持戴了一段時間的護踝,調整了跑量,慢慢的也就好了。
去年上半年跑步的時候,我還會戴著護膝,隨著自己肌肉和關節的增強,以及跑步動作的糾正,現在也都擺脫對這些護具的依賴了。
最後強調一點:跑步要做好跑前熱身和跑後拉伸,一絲不苟的做,跑前跑後一兩分鐘的活動,可以免去事後很多病痛的煩惱。
不請自來了,之前也被這個困擾了好久。體重不是很大,跑量和題主差不多,速度也不快9~10min/mile,跑前熱身跑後拉伸。後來發現是跑步姿勢不正確,也是腿部力量不行,跑步過程中偷懶不動用大腿,翹腳尖跑脛骨受不了,嘗試抬腿之後自覺緩解不少。帶上上面也有人推的迪卡儂的護腿,慢慢在糾正跑姿。
因為我也有這個問題,之前看到一個答案,應該是迎面骨內側,也就是內腳踝上15公分的地方疼,跑步的時候疼,放鬆以後用力或者按壓才有刺痛。我的方法是跑兩天歇一段時間,慢慢的疼痛感減少,並且每天跑完步腳倒立半小時左右,再泡一個熱水腳,很大限度上降低疼痛感。我個人認為是我肌肉量不夠引起的。
骨膜炎吧,因為運動量突然大了之後的正常現象,反正我去年當新兵的時候疼了三個月,班長還一直要我跑,跑著跑著就好了,就像~一個瓶頸吧哈哈……
我也有這個問題。不是跑得太狠了。就是腿部力量不行。
推薦閱讀:
※kayano23和rider21,選哪個??
※馬拉松選手如何安排力量訓練?
※跑步完應該用冷水泡腳嗎?好處是什麼?
※10公里跑步成绩如何提升?
※都在說跑步的好處,我來問問有什麼壞處呢?怎樣跑傷害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