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義無反顧地選擇悲慘命運」的行為有可能使人產生奇妙的安全感嗎?

譬如松子對獲得幸福感到害怕,不斷選擇讓自己置身泥淖,寧可和愛人一起陷入更糟糕的處境也不會主動抽身出來,在看一些影片分析的時候,看到有解讀認為,松子這類性格的人,對於平靜、幸福的狀態不熟悉,相反,對於處理自身的痛苦、惶恐則更為擅長,所以她們寧可讓自己呆在一個自己熟悉的環境中,也不願意主動去接近那些對他們來說過於耀眼的幸福。

這個假設聽起來,像是在說低落的生活情境會給一些人帶來安全感。為什麼會不允許自己向著「更好的」生活邁進呢?這和約拿情結有關係么?


沒有人真的願意沉浸在痛苦體驗之中,而之所以陷於過去的痛苦體驗之中無法離開,只是因為還沒有足夠安全的新的體驗可以放心替換已有的舊體驗而已(關於重複體驗舊模式的動力可以參考 為什麼人們願意沉浸在負面情緒中? - 心理學)。在諮詢室中,我們常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話:我知道這對我沒有好處,可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變好。

是的,改變是一個很困難的過程,因為現在的狀況雖然痛苦,但是至少當事人已經有了活下來的經驗,至少知道這個痛苦的方式暫時不會殺了他。但是如果尋找新的方式,就意味著連現在已有的這個方式都可能會失去,本來資源就已要非常匱乏了,如果連手裡僅有的這一點點資源都再度失去,在他的幻想空間,那是更加無法忍受的痛苦。

說到改變,其實就是自我的成長過程,一個成年人自我的成長,與一個孩子自我的發展過程相似,但有可能遇上更多的困難。因為孩子的成長是一個自然發生的過程,而且因為養育者提供了相對保護與接納的空間,即一個孩子的行為不適應,父母會有更少的焦慮,因為父母相信孩子總是會長大的,這樣就降低了孩子探索的焦慮;而一個成年人,他被寄與的是成年人的期待,所以他的行為不適應會被周圍人感受為難以忍受的,這就為當事人處理焦慮、探索恰當行為等增加了困難,所以,改變起來就會更加有難度。

我們可以看一看一個孩子是如何發生改變的:
一個十個月的孩子,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他發現周圍的成年人都有一項特別的功能,就是可以獨自走路。這對一個孩子來講,是充滿誘惑的,因為獨立走路也意味著可以擁有更多的獨立與自由,於是這個孩子從媽媽懷裡掙脫出來,在媽媽雙手的幫助下,他模仿大人向前邁出一步,媽媽很興奮:「呀,我的寶寶會邁步了」,媽媽的興奮返回到孩子身上,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這個探索是被媽媽允許,而且可以帶來媽媽鼓勵的,於是他又向前邁了一步。這一次,他真切的感受到了自已獨立行走可能會帶來的自由,在自由的期待下,於是又向前邁了一步,於是孩子就這樣慢慢探索著一步一步向前。而母親也會變得越來越興奮,因為孩子此時的成長,是能為母親帶來非常強大的滿足感的。

在這個過程中,母親與孩子之間有著非常多的情感交換,這個情感互動的過程,就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最重要的動力源。孩子的探索是被母親鼓勵的,這樣孩子探索的興趣就會大大加強;母親支持的雙手,可以為孩子增加安全感,這樣,孩子就會在情感中明確的體驗到,自己的探索行為是被保護 的;隨著孩子慢慢可以獨自行走幾步,然後再撲回母親懷裡,孩子可以感受到母親的懷抱是自己的安全基地,他在探索過程中消耗的能量,可以隨時回到母親懷抱得以補充。所以,孩子可以在這樣的探索中,不斷獲得成長的樂趣。同時,不斷增加的新能力所帶來新鮮感和成就感,也會刺激這個孩子不斷進行新探索,不斷發展新的能力。

看到了嗎?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持力量,就是母親愛與支持的態度。而在成年人的世界中,這個支持的力量,有時是非常不夠的,所以,改變也就更加困難。

一個人要有勇氣發生改變,要麼是痛苦實在太強烈了,強烈到一分鐘也呆不下去了,就算是死,也要從這裡逃出去,於是,一鼓作氣,先變了再說。這一變,發現了新大陸,發現了更廣的天地,於是新體驗帶來了真正的勇氣,接著,改變就一路持續下去了。但這種情況並不太多,這各情況的發生,也要基於那個人生命里本來就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所以才有那一試的勇氣。

更多的情況是,他的內心先要建立起基本的信任感。基本信任來自哪裡?來自生命的早期。一個能在生理上、情感上得到基本滿足的孩子,才有可能建立起對養育者的基本信任。如果基本信任感都是缺失的,他就無法相信自己在改變中的嘗試可以獲得來自別人的支持,在他的感覺中,如果他遇上了麻煩,很可能死都不會有人出手相救的,那他又怎麼有勇氣嘗試呢?自然要退回舊有模式中去受苦,因為那至少不會死人。

他有對人的基本信任後,還要有曾經成功的經驗。如果他一點成功的經驗都沒有過,除了挫敗就是挫敗,他的每個新的嘗試對他來講都意味著唯一的結果:沒有結果。他哪裡會探索新經驗的動力呢?成功的經驗來自哪裡?來自成長過程中的被允許、被支持、被接納。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孩子不管試著去做什麼,父母都告訴他「你太小,我來幫你」,結果是什麼呢?孩子失去了探索的機會,他連失敗後還可以再修正的經驗都沒有,他哪來的面對失敗的勇氣?對失敗的恐懼,自然會捆住他的手腳,讓他失去主動做出改變的動力。這就是為什麼說「父母的過度照顧其實是對孩子的剝奪」的主要原因。

當然,他也需要對自己有足夠的理解。每個人處理糟糕體驗的方式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把糟糕的來源全部歸咎於別人(投射),在他的感覺里都是別人的不好才造成了自己的不舒服,所以他不會有動力去改變自己,而只期待別人發生改變,從而將自己從痛苦裡釋放出來;有的人強烈動用分裂機制,把好與壞分別放置在不同人身上,比如將好的部分都放在別人身上,而自己只有壞,這樣,他就會將解救自己的希望全部放在別人身上,而自己虛弱如嬰兒一般,他是無法感受到自己身上成長的力量的,所以也無法相信自己的努力可以對自己有幫助;有的人無法放棄依賴的需要,擔心一旦自己改善了,就會失去原來被照顧的體驗;有的人自我中有太強的妒忌(就算是傷害我自己,我也要破壞你所擁有的好),這樣外部的修復能量他都無法吸收,因為一旦他去吸取成長的能量,他就不得不感受到別人身上有好的東西,而他自己是沒有的,這會讓他極度痛苦,等等。

一個人,只有充分理解阻止自己發生改變的動力是什麼,並且有能力感受到來自環境、來自他人的愛與支持的能量時,他才真正有可能發生改變。而改變的過程,是一個新經驗不斷積累的過程,哪怕是一點點的成功經驗,都有可能成為一顆種子,在適宜的環境中不斷生長,最終收穫更多的成功經驗,最終完成改善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很緩慢的,就像一個孩子人格的形成,在外部條件優良的情況下,也許需要三五年的時間。


謝邀 @劉柯
我生而不幸,所以不幸的生活理應是我的歸宿;而正因為不幸讓我非常痛苦,所以我又是那麼的嚮往幸福;而真當幸福快來了,卻又發現那是那麼的陌生,因為我從未體驗過什麼是幸福,我陪擁有嗎?我能駕馭嗎?與其生活在這種因不確定和全新的體驗帶來的恐懼中,不如退而求其次回到過去的不幸,至少我知道那是啥。

客體關係理論有句總結的話就是「當事人會沿襲早年與重要客體的客體關係觀,並在現實中尋找類似的人或物,依次建立客體聯繫」。

用老人家的大白話講就是「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這種看就是看孩子的待人接物,看他與身邊重要人物的相處模式;說的逼格點就是看孩子與自己和世界的關係。

當然這種決定論更多的存在於古典精神分析,現在精神分析更多的是強調動態的互動,所以英文也叫Psychodynamic Psychoanalysis,強調人的一生都是在一種動態的變化中,早年形成的模式不是不能改,只是改起來比較費勁。

怎麼改呢?一般有以下幾點,供參考

1. 環境刺激
比如脫離了原來的不幸局面,在一個相對安全環境。亦或者完全反過來,局面變得糟到難以忍受。

2. 身份改變
最常見的例子好比升學、找工作、戀愛、結婚生子等,每一次改變都是身份的重大改變,更重要的是身份改變後帶來一系列新的相處模式亦或責任,這種新的衝擊往往會給當事人帶來莫名的焦慮,導致人際緊張等等。

所以危機一般也意味著機會

3. 反反覆復的修正
想做一鎚子買賣立馬修復自己,那是不可能的。問題的產生就經年累月,別說修復了,就算去面對和正視自己的問題就很不容易了。所以,所以每次諮詢我幾乎都要告訴來訪者,一次諮詢解決不了問題,多次也未必。

之所以說是反反覆復,是因為會出現進兩步退三步的情況,而且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畢竟是新的技能和模式的習得,有後退是在正常不過了,緩緩接著再來。所以網上那種每天進步1%的人生複式升級進階看看就行,千萬別當真,要都能做到人類早征服銀河系了。

4. 身邊有人支持最好
看心理諮詢,或者有好友親人的包容與支持,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這種包容和支持就是一種治癒。


義無反顧的選擇悲慘命運,聽起來有一種悲壯的感覺,我想在本題中這種義無反顧指的應該是,感到為難和糾結而選擇的那個相對不那麼痛苦的一方吧。


兩害相權取其輕,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悲慘命運已經很慘,難道還有比這更慘的嗎?有。但不是事實上的悲慘,而是在主角心中的「悲慘」。


我們活在我們想像的世界中,而不是真實的世界。


客體關係理論里講到,當孩子出生的時候,父母對待他的方式形成了他最初對父母的印象,父母與孩子不斷的互動,這種印象慢慢的內化,形成了他們今後對他人以及世界的印象。

松子的經歷是悲慘的,她經歷了一個又一個打擊,遇到了一個又一個壞事,這些打擊就像是不斷重複的模式,讓她形成了習慣,讓她的世界變成了「反正一切都會變得更壞」。


當松子們遇到好的變化時,她甚至都會在內心告訴自己,「這不可能」,「我怎麼可能會成功」,「她怎麼可能會喜歡我」。


在親密關係中,松子們會選擇傷害愛TA的人,讓對方離去,因為松子們認為這才是我熟悉的模式,他是一定會拋棄我的,與其之後痛苦,不如提早結束。


在職場關係中,松子們會選擇辛苦的工作,過分的承擔,因為一旦拒絕或者表達不同意見,可能會面臨著新的危險,所以,你看松子們都是加班累死的苦逼。。。


正如前面作者們的回應,與其選擇未知的幸福,不如選擇可以預見的苦難。


改變松子們的境遇可以這樣嘗試:


1、建立新的經驗


在生活中遇到一次成功的經歷,讓松子們因為愛而獲得幸福,遇到一個人是愛她的,給她溫暖的。

就像在心理諮詢中,當一個人始終對別人是不信任的,始終認為別人都是看他笑話,嘲笑他的,而在諮詢室中,諮詢師給了TA一種信任,讓他在談到自己尿褲子(舉個例子而已)的經歷時,能夠感受到他的尷尬,羞恥,局促和難過,讓他相信世界上是有那麼一個人可以真的看到他的傷心,他的難過,理解和站在他那一邊的。他才可以相信他人。慢慢的走出諮詢室,開始相信周遭的人。當他開始相信他人時,他們的關係也在發生著改變。


2、具有安全的親密關係

老師曾經說過,對於一個不安全依戀的人來說,如果TA能夠遇到一個安全依戀的配偶,那麼通過他們的相處,可以幫助不安全依戀的人慢慢修復。我想這可能就是在依戀關係中修復曾經的創傷吧。

舉個例子,松子在電影中遇到了自殺的男人,婚外情的男人,家暴等等,這些人相比也是在關係中不安全的典範吧,也就是松子是個不安全依戀,也遇到了同樣不安全依戀的對象。兩個人在一起互相傷害,必然是一次更悲慘的經歷。

設想苦逼的松子如果能夠走狗屎運,遇到一個都敏俊,或者費雲帆爾爾,那麼也許在安全的依戀關係中,松子可以慢慢的修復,過上幸福平靜的生活吧。


說到最後,談一點對電影的感觸,這是一部看到幾度流淚的電影。松子悲慘的一生,卻也是不放棄的一生,但人的堅強終被命運的無常所打破,到最後有一種無力的悲涼。我想,這也就是我們儘管對未來抱有美好憧憬,有時候也要承認現實殘酷的一面吧。

我的一個朋友對我說:人活著就是一件很艱難的事。確實是這樣的。我想能夠承認這一點,也是成長的開始。


不知道是不是走題了。

祝大家都好。


並不是「低落的生活情境會給一些人帶來安全感」而是「熟悉的狀態可以帶來安全感」,就例如「松子這類性格的人,對於平靜、幸福的狀態不熟悉,相反,對於處理自身的痛苦、惶恐則更為擅長,所以她們寧可讓自己呆在一個自己熟悉的環境中」

為什麼松子對獲得幸福感感到害怕呢?
因為每當她獲得幸福感的時候,就是她遭遇不幸的前兆。她的幸福總是在獲得之後被剝奪。
在經濟學裡面,關於消費習慣有一個概念叫「棘輪效應」,是指人的消費習慣形成之後有不可逆性,即易於向上調整,而難於向下調整。對此,我們都有體會,當我們習慣了每天吃20塊錢的麗華快餐後,就不想去吃路邊5塊錢的盒飯了,習慣吃星級酒店的自助之後,就不可能再去吃20的麗華快餐了。

幸福感同樣有棘輪效應。很多人能夠從低位走到高處,但是一旦從高點落下來,就會身心崩潰,一蹶不振。

松子就是一個不斷在幸福感的樓梯上向上走一級台階,又很快摔下來的一個悲劇式人物。當她經歷幾次摔下來的經歷之後,她面對眼前的樓梯,就不敢去往上爬了。在痛苦、惶恐的深淵裡深陷是松子熟悉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讓她有一種控制感,覺得一切都照常的糟糕。但是一旦她去伸手夠那個她不熟悉的幸福感時,那是一種全新的讓人不敢想像的情景。並且一旦夠到了那個幸福,如何保證自己不從前進的棘輪上滾下來又是一個她難以控制的、不熟悉的情景。

悲慘命運如何成為熟悉的體驗?
沒有一個人天生就註定是命運悲慘的。我們一開始對這個世界是沒有認知的。是隨著成長過程中,不斷將自己的生活經歷和與身邊最親密的重要關係進行內化,從而認識這個世界和自我。

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主要撫養者對幼兒的照料,因為嬰幼兒很小的時候是沒有能力去生存的,她的全部快樂來源都來自主要撫養者的給予。如果有一個「足夠好的母親」,能夠提供充分的照顧,讓嬰幼兒有一種「全能感」,即我覺得我能夠獲得我想要的,我能掌控這個世界的感覺,那麼個體會形成一種良好的自我感覺,漸漸地幸福感是她所熟悉的。

而一旦撫養者在孩子嬰幼兒時期不能夠給予充分的照顧,在缺少認知能力的嬰幼兒眼裡,「全能感」的缺失,對他們就意味著是自己不好,餓了得不到吃的、冷了得不到穿的、拉屎拉尿了沒人及時處理,這些負面的感覺成為了他們熟悉的感覺。他們無法得知這不是他們的錯,是父母照顧不周。這個時期他們無法完全區分自己和外界,外界給予自己的難受,會被他們感知為自己的不好。當這種不好的自我認同形成之後,悲慘命運內化成為了他們的熟悉情景。

謝邀。


焦慮的時代,給你一杯平靜,關注公眾號:zengminpsy


我以為我做了這些之後事情已經夠糟了,一切不可能比現在更糟了。

這樣做的確會有一種奇妙的安定感,我會有一種錯覺,未來是可以控制的,不再是多變和難以預料的,這的確是一種特別而有確實存在的安全感。


然而這個虛幻的自欺欺人的安全很快就會被現實擊垮,因為,我發現,這只是一個更加糟糕局面的開始。


來自一個有著豐富破罐子破摔經驗的晚期拖延症患者的忠告。

除了上述控制未知的心態之外,其實還有其原因。
第一,自卑和自我認同的問題
我拒絕任何可能改變自己當前狀態的行動,不管是好是壞。這個動機本質在於我對自己的極度自卑不自信,做出改變,就要「自己為自己的行動負責「,一旦失敗,就要陷入一個再次質疑否定自己能力的場景,而這就是一個自卑者最恐懼的事情。因為我不可能欺騙自己是個自信而強大的人,而只能通過逃避的方式避免自己再次認識到自己的缺陷。

第二
不排除我會有一種習得性無助,導致我認為當前的狀況是註定無可變更的,自己的努力也許獲得某些短期可預見的回報,但是事情會很快變回原樣,而這種境遇帶來心理的波動也是一個長期處於低谷習慣於糟糕境遇所害怕的。

第三
如上所說,人是有惰性的,本身是傾向於不要有改變的,我經過長期的自我訓練,已經在心理層面建設完備了一整套應對當前糟糕狀態的方案,而一旦離開這種境地,必然要學會一種新的生存策略,這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已經夠悲慘了,就習慣悲慘了,也就不害怕失去什麼了,也就不擔心了,也就感覺安全了


甘願選擇悲劇唯一的優點是悲劇的確定性。
內部邏輯很好理解:
比起已知的悲劇,我更害怕未來的不確定性。


1.義無反顧選擇悲慘命運的人可能具有很深的心理陰影,他們可能有一些不堪回首的悲痛過去。人們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來消化這些過去來使之變成自己的心靈能量,而消化需要人們在一段很長的時間裡沉浸在這些消極回憶中,直到能夠和它們共處。
2.義無反顧選擇悲慘命運的人是認可了自身對於自己的定位,即認為自己始終處於不幸之中。選擇了悲慘的命運符合他們的自身定位,由此帶來對自身命運走向的熟悉感和掌控感,由此產生安全感。
3.義無反顧選擇悲慘命運的人可能具有很強的嫉妒/怨恨心理,這種心理內化後將自己選定為嫉妒/怨恨目標——即嫉妒那個變得更好的自己,或通過毀掉自己的前程來報復某人。
4.義無反顧選擇悲慘命運的人可能曾經遭遇過多次重大的心理打擊,以至於他們對心理落差產生極大的恐懼。主動選擇悲慘命運可以規避心理落差的產生。
5.義無反顧選擇悲慘命運的人往往長時間處在消極的生活境遇/心理環境中。他們熟悉並適應了消極的生活境遇/心理環境。比起順風順水的命運,他們更傾向於選擇悲慘命運來作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
6.社會上一些對於吃苦的惡性宣傳也有可能起了一定作用,吃過苦成為了有些人優越感的來源並以此來衡量他人。這種思想進入原生家庭後通過父母的言行滲入子女的潛意識,會對其一生成長造成惡劣的負面影響。


會。因為對於悲觀者而言,確定的悲劇比未知的喜劇更讓人安心。更何況,這也是是通過懲罰自己來獲得心靈上的解脫感。


會,會覺得站在谷底就不會再差了,若是再差也許能成功把自己逼死,死了就什麼都不用擔心了


有的人從心底就認為自己:只配獲得悲慘的生活,不配獲得更好的

如果他一直都生活在悲慘的生活當中,而人對於熟悉的東西才能產生安全感

所以他會不自覺的去選擇悲慘,因為這才是他熟悉的,親切的,能讓他有:果然,和我想的一樣的安心感覺吧


引用毛姆的一段話,也許可以作答:


自我犧牲是壓倒一切的情感,連淫慾和飢餓跟它比較起來都微不足道了。它使人對自己人格作出最高評價,驅使人走向毀滅。對象是什麼人,毫無關係;值得也可以,不值得也可以。沒有一種酒這樣令人陶醉,沒有一種愛這樣摧毀人,沒有一種惡使人這樣抵禦不了。當他犧牲自己時,人一瞬間變得比上帝更偉大了,因為上帝是無限和萬能的,他怎麼能犧牲自己?他頂多只能犧牲自己唯一的兒子。


獲得一種虛幻的自由意志的感覺:不是我不能好,而是我不想好。
正如成績差的學生會說:其實我沒有努力一樣。
本質上來講是由於安全感的缺乏,即缺乏愛的體驗,所以逃避一切不熟悉的東西,逃避愛,逃避更好的自己!

從行為心理學角度講:他們產生了習得性無助

正如斷背山中所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背背山。所以也可以這麼假設:每個人心中都有自我毀滅的傾向?


太過熟悉的生活,所以難免對生活方式的變化感到 不適應。而悲慘會耗竭內心的能量,從而越發的恐懼與改變。應付困苦已經很心累了,那還有精力和勇氣去爭取所謂的美好?

所以不是不想擁有美好,而是在掙扎在這樣的生活中,困苦佔據了她的太多的精神認知,讓她已經失去了對美好的理解和希翼。對她而言,能夠在這樣的環境活下去就已經「精疲力盡」了,對於未知的美好哪還有精神去適應和改變?

好了,因為想逃避痛苦,又不得不面對痛苦。用固有的處理方式應對痛苦,成為了固化的心理舒適區。若是讓她走出來那麼就必然害怕不可控的存在,只要可控的安全感就足夠,那麼就不得不一直在漩渦中掙紮下去。
————————————————
忘了件事,關於認同感。

記得有一條熱門知乎提問:「如何在上等人面前不卑不亢?」我想重點應是這個。

對自我的認同應該在這裡起到重點因素,希望得到美好卻在潛意識裡認為自己不配擁有美好或那不是屬於自己的,這樣一來只認同了痛苦是自己的「主旋律」就下意識的選擇了痛苦。


」人很難抗拒這種沒有明天的墮落」

另外,虐待自己大概是漫長痛苦生活里的唯一色彩了吧,畢竟,沒有明天


追求幸福比忍耐痛苦更需要勇氣


謝邀。相比起陌生的美好,她更願意掌控的感覺;相比起悲慘,失控是更悲慘的事。


懦弱。沒有信仰沒有支撐沒有愛。習慣將人生向悲慘模式走去,是因為經歷了不幸看過了不幸之後不相信自己會獲得幸福。哪怕是知道錯的,這種想法已經在習慣里了。正如曾帥所說,她的世界已經在那裡了。
這時候就需要向前一步的腳步,向前跨一步的距離而已。
我就是題主描述那種人。我認為這種情況是認知導致的,我微博關注了蘇小羚等一些教養好廚藝好能力好的女孩子,也關注了一些特別漂亮的女孩。看著她們樂觀的生活狀態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出來的修養,享受生活的自信。對我是有影響的。她們都讓我相信,幸福是輕鬆的。錯的環節不在我,向前跨一步就好了。
哪怕跨一步沒有幸福,人生的每一刻都是結點,都是你向前走的新處境。
只需要 相信幸福。
或者得到某些更多的力量,增加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多讀書。
從多元的角度去了解世界。


會的。
少爺的身子跑堂的命,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這些都是比較慘的,總結起來就是自身硬體條件以及心境不能適應悲慘的環境,導致無法生存,同時產生強烈的落差感和心理不平衡。
有些人註定就是比較慘的,例如有人注孤生,有人窮一輩子,這些人得到某些幸福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既然知道一定得不到,那麼一開始就別去碰,省的失去的時候心疼,把標準拉高了以後的日子還難過。最難過的不是從未得到一樣東西,而是在得到之後又被奪去。
舉個比較直觀的例子,曾經有個16歲的小姑娘在我家當過保姆,帶著孩子,只吃白米飯。我媽媽給那孩子夾菜被制止了,小姑娘說:給她吃菜把嘴養叼了,回老家還怎麼養。
再舉個情感上的例子。可能因為小學一直遭到排擠校園欺凌和一定程度的冷暴力,我對親密關係從來是嗤之以鼻的,討厭身體接觸,而且在生病或者非常難過的時候很討厭別人來安慰。所以我媽對我的評價是:別人生病惹人憐,你生病惹人嫌。
後來遇到一個很溫柔又有安全感的男孩子,對我可好了,可我幾乎是在一開始就篤定他終久會甩掉我,然後我繼續回到晚上數著時間偷偷哭然後處理乾淨第二天裝作什麼都沒有發生的狀態。所以對於他的好意我幾乎是驚恐的,我一遍遍警告自己一定不能失了獨自忍耐痛苦的能力,不能有了他的容忍就允許自己沒有安排地發泄情緒,更加不能習慣了有人陪伴就恐懼單身一輩子,進而委屈求全甚至失去原則。記得有次我的反應有點過激,過後我解釋為自己害怕變弱,因為變弱就會死的。他的回答挺標準的,大概就是他會保護我不用擔心什麼的,還有我怎麼會死呢真是太杞人憂天了。
一部分是為了讓他開心,一部分也是逐漸相信或許我的好日子終究是來了,我漸漸說服自己放下戒備。說服自己渴望和他身體接觸,說服自己相信他人渴望安全感並不代表墮落。然後我差不多完全習慣了他,我能在每個角落看見他的影子,我開始夢見他,我沒有意識到自己似乎有點離不開他了。
然後他甩了我,很突然,也蓄謀已久。他也挺倒霉的,可能是壓力太大,沒有勇氣再繼續下去,徹底累了吧。我自然是無法接受的,眼淚忍不住地湧出,這大概是我初中以來第一次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我幾乎想要跪倒在他腳下求他不要離開,不過幸好我還殘存的最後一點理智和自尊制止了我,我很快假裝沒有事的樣子,然後躲在床上哭了一夜,第二天謊稱被蚊子騷擾了沒睡好,然後又哭了一天。我無法理解,既然明知道自己要放棄了,為什麼還要對我比任何時候都好;不理解既然知道自己終究是做不到的,為什麼一開始要來招惹我,讓我習慣溫柔,習慣陪伴。
想了幾天,我發現自己也是罪有應得。明明一開始分析的是九成都是對的,我也幾乎看見了自己現在尊嚴盡失歇斯底里的慘狀,然而我終究還是固執地腦袋一熱,抱著或許會有轉機的僥倖心理放棄了自己忍耐並享受孤獨的能力。
奇妙的是,在我想通這點的一瞬間,我的眼淚突然的止住了,之前那種怨婦式「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和強烈的心理不平衡「怎麼倒霉的總是我?!!」全部消失了,我認知到:因為我一戀愛智商就是負數,看不清現實,一意孤行,所以我現在的一切遭遇都是理應的,而趕緊止住眼淚把生活進行下去才是當務之急。強烈的落差依然存在,而沒有最大的敵人---心理不平衡的幽怨,同時作為一個有基本自控能力的成年人,調整心態是一件不困難的事情。
綜上,一定程度地抵制幸福是一種自我保護,雖然並不建議把幸福主動推開,但是享受幸福的同時一定要保持理智。
因為,一個倔強獨立而有點不幸的人總會有點特殊的吸引力,尤其是女孩子。總有人源源不斷地被這種特質吸引,欣賞ta的憂鬱,也欣賞ta內心那片從未有人踏足的凈土,欣賞ta僅為自己綻放的笑容,更欣賞因為自己ta由警覺到完全信任的痊癒。但不會有人欣賞伴隨這種特質的歇斯底里反覆無常,神經質,被害妄想,負能量爆棚…
不論是好奇心還是聖母心總有消散的一天,愛和憐憫,和愧疚,一定是水火不容的,而在對待一個不怎麼幸運的人時,愛和這兩種情感常常會分不清。


一般認為悲劇是崇高的,而喜劇則是平庸的。


推薦閱讀:

一個學院派的心理諮詢師的典型成長軌跡應該是怎樣的?相比於非專業背景出身的從業者有哪些優勢?
作為一個心理患者,是否能夠被治癒?
做獨立執業的心理諮詢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大家活得累嗎?感覺好累,好累!?活著到底為什麼?
心理諮詢後心理諮詢師會做些什麼?

TAG: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