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傳志和任正非誰更牛逼?

一個是聯想創始人、聯想教父,一個是華為創始人、華為教父,一個讓聯想成為全球PC第一,一個讓華為成為全球電信設備商第一。倆人年齡差不多,創業年代差不多,究竟誰更厲害?


這個問題真的不是特意來黑柳傳志的嗎?顯然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任正非比柳傳志高明,華為比聯想高明。雖然柳傳志與聯想已經非常不錯了,但任正非和華為是真正的逆天啊。


華為跟聯想,沒有可比性
華為2014年研發經費400億,超過聯想15年的總和 !
華為最近十年投入研發經費1900億,聯想這輩子恐怕都達不到這個數!


任正非比柳傳志高不知道哪裡去了,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先生,祖籍浙江金華浦江縣黃宅鎮,1944年10月25日出生於貴州省鎮寧縣。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報任安書》
21世紀以後的歷史學家完全可以加上一條典故,「任總下崗,華為崛起」!

《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田濤、吳春波著,中信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華為沒有秘密》,吳春波著,中信出版社2014年1月版

就中國企業在全世界攻城略地而言,華為是絕無僅有的一家民營企業,其餘的基本上都是壟斷型央企;BAT、聯想雖然號稱互聯網巨頭、信息產業巨頭,但就技術開發投入年銷售額全球化布局專註執著於自己的特長領域而言,均遠遠不及華為。
常言道:「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既然是企業家論劍,那就只能以「誰的企業更加厲害」作為最終評價指標。本文就採用這一論調。

大器晚成,年過40歲方才創業,堅決不上市、抵制資本市場誘惑的任正非和「老乾媽」陶華碧

華為自1987年創業以來,櫛風沐雨29年,成功躋身世界500強,與美帝信息產業的支柱微軟英特爾谷歌蘋果思科,以及韓國舉國支持的三星,是處於同一重量級的高新技術企業。與老牌帝國主義、製造業強國相比,華為的研發投入已經超過了德國博世、日本本田。由於傳統製造業需要長期的技術積澱,IT產業卻始終以摩爾定律指數增長,可以預測,專心、專註、專業的華為仍然會高速成長——在終端消費領域,「趕星超果」,並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夢想。

所以,下一步,我們中國需要考慮,如何才能打造更多的類似華為這樣偉大的公司。

華為是中國最早進入世界500強的民營科技公司,時間是2010年,當時排名第397名,上年營收218.21億美元,凈利潤26.72億美元。

2014年華為營收為467.74億美元,凈利潤45.20億美元;2015年華為的排名是第228名,根據2015年年報,華為運營商企業終端三大業務全球銷售收入達3950億元,同比增長37%;凈利潤369億元,同比增長33%。經營現金流達到493億元。

鏈接:https://xueqiu.com/4995259473/66912151

(圖片來源:觀察者網,觀察者網-中國關懷 全球視野)

就2014—2015財年的研發投入而言,聯想僅僅與百度、騰訊持平,甚至遠遠落後於阿里巴巴和中興,更遑論遙遙領先的華為。對於一家中國IT產業的「老字號」,真是情何以堪!

筆者曾經這樣認為,2010年,中國製造業產值超過美國;2014年,中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國民經濟規模也已經超過美國,成為資本凈輸出國;這兩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年份標誌著中國成功地躋身帝國主義行列!然而從研發投入來看,如果沒有華為,中修帝國主義在世界最強研發支出企業榜上無名,臉面大大地無光,實在對不起自己佔據的製造業第一大國的寶座。

所以,華為的成功,已經不僅僅是經濟學意義上的,而是升華成為民族主義的情懷高度、中國製造的象徵

華為總裁任正非是中國絕無僅有的企業戰略思想家;無論傳統產業,還是高新技術產業,我很少看到各行各業的大佬巨頭們,如聯想的柳傳志、萬科的王石、萬通的馮侖,還是互聯網大佬馬雲、馬化騰、李彥宏,以及王健林、郭廣昌等能夠挑出華為的問題。
互聯網實驗室總裁方興東甚至認為,華為是中國唯一的世界級國際化企業。無論是觀察者網、知乎、微博、微信,還是真誠的愛國者們、產業經濟分析師們(例如:杜建國、鐵流、張庭賓等),甚至金融專家宋鴻兵,不惜成本代價,都自動自覺為華為吶喊助威!

華為與聯想的關係,非常類似於19世紀歐洲強權舞台上的一對德意志兄弟——新教實力派普魯士和傳統盟主奧地利君主國

如果投身於政治軍事,那麼任正非將會是類似俾斯麥毛澤東式的戰略大師。
俾斯麥雖然出身於傳統的容克地主階級,但他所建立的德意志帝國最終證明是一個既保守又開放既集權又民主現代開明專制政體,19世紀開始在歐洲泛濫的各種民族主義自由主義浪潮都對它無可奈何。正因為如此,這個無拘無束的巨人善於在波雲詭譎、複雜多變的歐洲強權政治舞台發揮其無處不在、無孔不入的影響力,它清楚地知道,最重要的是達到自己的戰略目標,而且並非不加節制、咄咄逼人,以至於引發集體性反制。
與華為相比,聯想就是哈布斯堡君主國,多民族,力量渙散,聯想規模雖然龐大,高層背景深厚,1984年成立,科研資源、政治資源不可謂不豐富,起點不可謂不高,曾經大於華為,也是500強企業,但就技術研發的投入,全球化的拼搏這兩項硬功夫真本領遠遠不及華為。
話說,聯想老總柳傳志倒是很欣賞華為總裁任正非,就像奧地利人在1871年以後,以崇拜的目光注視著德國。
1880年代,奧匈帝國的知識分子普遍以一種不加掩飾的嫉妒看著富強發達的西歐,尤其是德國首都柏林,1870年以前只是小小的普魯士王國的首都,隨著德意志帝國的創建,以及德國經濟的高歌猛進,柏林逐漸展現出了日照中天恢弘壯麗的盛世景象,而維也納恪守自己的傳統,與德意志新康德主義的哲學潮流始終保持距離,自然主義的文學與藝術風格也沒有在這裡產生重大影響。
但僅僅保持距離,並不能舒緩心底的惶恐疑惑,奧地利林茨人赫爾曼·巴爾這樣寫道:「截至目前,他們有色當戰役俾斯麥瓦格納,我們有什麼?」

1890年,德意志帝國的締造者 奧托·馮·俾斯麥離職

奧地利皇帝匈牙利國王——弗蘭茨·約瑟夫
(1848年—1916年在位),1830年誕生,於1848年歐洲革命時登基。1866年,奧地利在柯尼希格萊茨會戰中慘敗,被普魯士剝奪了德意志邦聯領導權。接連在義大利(1859年)和德意志(1866年)遭受挫折後,哈布斯堡王朝不得已把重心轉向東南方,向匈牙利馬扎爾貴族做出重大妥協讓步,1867年在博伊斯特和安德拉西伯爵的輔助設計下,弗蘭茨·約瑟夫於布達佩斯舉行隆重了的加冕為匈牙利國王的典禮,宣誓遵守匈牙利憲法和捍衛「聖史蒂芬王冠領土」的完整性。儘管,一生災難重重,多位親人離世,白髮人送黑髮人,挑戰眾多(1867年,其二弟馬克西米連大公在法國侵略軍撤退後,被墨西哥人處決;1889年,皇太子魯道夫因精神疾病在梅耶林自殺;1896年,其三弟卡爾?路德維希大公在耶路撒冷朝聖時,不慎落水,感染傷寒去世;1898年,愛妻伊麗莎白皇后在日內瓦被義大利無政府主義者刺殺;最後,也是對世界衝擊最大的薩拉熱窩事件,1914年,其侄兒斐迪南大公夫婦被塞爾維亞極端民族主義分子刺殺,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仍然是唯一受到領土範圍內各民族尊重的領袖。他去世後僅僅兩年(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就在世界大戰中土崩瓦解,留下了動蕩不安、相互攻擊的一大堆小國。

上圖是奧匈帝國版圖內的各民族分布區域。仔細想想,聯想集團追求的多元化發展,是不是非常類似於奧匈帝國的「多民族大家庭」?在沒有核心技術的前提下,盲目追求多元化,前途只怕不太會光明;正如沒有在統計學上佔據壓倒多數的主導民族,多民族國家幾乎都會面臨無可救藥的整合難題。

如果說,我對華為有擔憂,那就是自然人的壽命有限!戰略大師俾斯麥不常有,但強敵環伺的德意志帝國必須時刻面對歐洲強權(先是處心積慮圖謀復仇的法國,嫉妒憤恨的俄國,最後是離岸平衡手——大英帝國)的挑戰;任正非不常有,但更新換代速率極快的IT產業面臨的競爭則是無處不在、無孔不入。

德意志帝國(藍色)與奧地利—匈牙利共同君主國(紅色),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勝利、同盟國失敗告終,德國雖然喪失了海外殖民地以及1/8的領土,仍然是歐洲最強的工業國。我們甚至驚奇地發現,它部分實現了其戰略目標:法國損失慘重,英國負債纍纍,倫敦金融城喪失了趾高氣昂的全球投資者和最終放貸人的地位;奧匈帝國土崩瓦解;十月革命後,俄國陷入了長期內戰和列強封鎖,丟失了大片富饒的土地——自公元1700年以來,德國忽然發現自己周邊沒有了像樣的制衡對手。所以,當納粹德國崛起後,大展神威、拳腳如意,周邊國家紛紛臣服於希特勒腳下,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被元首輕鬆地吞併,匈牙利也選擇了與納粹政權結盟。
當然,我們這些後來人知道,希特勒低估了蘇聯的工業化潛力,這也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普遍犯下的錯誤。不過,希特勒在1938年~1941年還是穩固了東線。蘇德戰爭爆發前,希特勒相當於手握維也納體系五大強權中的3家(德國、奧匈、法國),沒有任何國家能夠遏制德國的兵鋒。
安不忘危,盛必慮衰。兩次世界大戰,威廉二世和元首都違背了俾斯麥的俄德友好傳統,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經過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失敗,以及冷戰的冰火煎熬,1989年以後 ,俾斯麥創建的德國仍然以巨人的雄姿傲立在歐盟的核心區,一度被撒切爾夫人的謀士認為是「德意志第四帝國」。法蘭西與德意志的握手言和,加上經濟發達、與德國關係密切的低地三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同樣都是歐洲聯盟的中流砥柱,且德國的經濟地位、產業競爭力越發突出;而奧地利則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歐洲發達國家。

同理,我們完全可以想像,當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天下風雲突變,喪失了核心競爭力、利潤微薄、研發投入較少的「美帝良心想」會有怎樣的下場。

當年的「巨大中華」,以及1980年代成立的400多家通信企業,除了中興通訊依靠深圳特區的優越探索環境,開發出「國有控股,授權經營」這樣的發展模式外,與華為齊名外,巨龍已經倒下,大唐已經衰落。

聯想和海爾,由於所在的產業競爭激烈、利潤微薄,已經走上了多元化的道路;而通訊領域更新換代速度極快,華為創建30年來,始終專註聚焦,形成了不可撼動的霸主地位。

柳傳志和張瑞敏都非常推崇通用電氣(GE)及其多元化,視傑克·韋爾奇為偶像。然而,筆者很遺憾地認為,GE畢竟是100多年歷史的老牌製造業巨頭(1879年愛迪生創建,1892年摩根財團出面為其重組、兼并),藉助美國崛起的天賜良機,方才有今日之規模。其核心技術如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等,無不靠著深厚的積累與時間沉澱。
2015年,GE 宣布將縮減金融業務,重新回歸「製造為主業」的工業公司 ,計划到2018 將金融產業的比例減少到10%!看來,他們也意識到了集中優勢兵力、專業聚焦的重要性。中國企業,除非是國有老牌,還是不要輕易東施效顰。

正因為同為IT領域的中國企業巨頭,規模同樣是世界500強,柳傳志稱最敬佩任正非,我們廣大網友自然而然會把聯想與華為相比較,我們多麼期盼,聯想也能在技術研發、全球市場開拓領域達到華為的層次。這是自然而然的,甚至可以說理所應當。很可惜,柳總的接班人楊元慶太令人失望!
.............................................................................................................................................
2016-02-15


個人認為是任正非,畢竟柳傳志是拿著中科院的資金投資和人才設備投資的,任正非是白手起家


謝邀。

我覺得他們兩個都不牛逼。

魏建軍才最牛逼。


一個一心搞研究,做核心專利積累。一個一心開工廠,搞供應鏈優化管理。

這真沒可比性啊


聯想就是批量組裝廠,把Intel的CPU,nvidia的顯卡,很多廠家提供的配件組裝成聯想電腦,筆記本。
低價在美國出售,高價競標國內政府機關。
離開中國,聯想也就一二流廠家。沒啥核心技術。

和華為不能比


看到很多一邊倒支持任總的,任總確實很厲害,但是柳老也不是吃素的。80年代,改革開放伊始,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動蕩,能毅然決然的放棄中科院的飯碗,下海經商,其間決心豈是爾等之輩所能比擬的。在經歷過被騙子將大部分的創業資金騙掉後還能堅持下去。經歷過無數的挫折,翻越過一個又一個的山丘。聯想現在勁頭不行了,但依然是全球PC行業的老大,像當年牛逼的摩托羅拉也已經被聯想收購。。。。。。
聯想是站在了PC時代的巔峰,時代在發展,任憑那個商人再牛逼,也終難逃脫被逐漸取代的命運。就像是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


柳是人,任是神。但大家要明白神就是妖---------只是你看的角度不一樣了!
對普通人來說你拜神是可以理解的,但學神就是sb了!

任除了華為本身發展強過聯想(而且這還是現在,等任老了華為一定爆出很多大家想不到的事),其他方面都遠不及柳!

柳自己的商業成就1:聯想電腦成為中國第一個世界級消費品牌-------華為到現在也只能算半個吧?
2:聯想控股的探索..
3: 弟子------就雷軍一個可以吊打天下了吧! 大家研究小米第一個就應該研究聯想控股,金山現在的架構,小米的架構。雷軍的復盤........都來自聯想!


華為也做電腦了,過幾年你就知道聯想怎麼掛的。


任正非的戰略和執行,在中國企業家裡,沒覺得誰能和他比。
教父、史詩級別的。


柳傳志是國營體制內的人,私心很重,女兒和侄女把持租車市場,賺快錢,那裡會搞研發短期內看不到錢的事業喔。


柳老闆退休生活很輕鬆,沒事負責下大方向就行,任老闆現在發愁沒有他放心的人適合做華為下任領導,沒辦法,有時候人就是這樣,挑擔子時最好想好退路,任老闆很想找位接班人,誰願意如此年齡還幹活,問題是華為需要的接班人必須是能力人品非常靠譜的,尤其是對行業走向的把握必須精準,接班人還必須有嚴謹理工科思維和文科飄逸腦洞, 這年頭接班人最難選,


差不多,不好比,都是民族工業的巔峰,知路懂路行路,兢兢業業一輩子。
不過對中二病來說肯定是任正非。


只說手機太狹隘了吧,實際上再加個王石,張瑞敏,就是典型自身影響力遠超個人財富的初代企業家代表,基本上都是政治局候補委員級別,很難比較,隨便出一個人,就能秒殺國內手機領導層全部加起來的影響力


不,王傳福才牛逼


柳再有錢我也會覺得他low。個人觀點。


要知道,建立一個王國和建立一個帝國的區別


這兩個跟雷軍比都是渣渣啊,在逼呼罵聯想的不少,黑華為的更多,有膽子爆幾句小米的黑材料試試?分分鐘拿你小米雲的私人資料註冊一堆小號出來噁心你…聯想產品質量一般,售後強得一筆,華為騙用戶當兒子,專利強得一筆,但比起小米拿小米雲用戶的資料打擊報復不滿的小米用戶簡直不值一提…


成功的標準是什麼?誰有錢,誰的企業大誰就成功嗎?早八晚五,家庭幸福算不算一種成功?一元化的社會價值觀是不健康的社會。


推薦閱讀:

任正非的智囊團都有誰?

TAG:任正非人物 | 華為 | 聯想Lenovo | 柳傳志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