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國家,那夏商周算什麼?
夏朝大概是個半游牧半農耕的類似部族聯合的汗國,可以類比松贊干布之前的吐蕃帝國。
商朝大概是個軍事城邦式帝國,可以類比早期的羅馬。
周朝是個准帝國,類似波斯帝國。
按照王震中在《中國古代國家的起源與王權的形成》中所說,夏商周應該屬於「複合制王國」
筆者曾提出「邦國-王國-帝國說」認為夏代以前的龍山時代得國家,是單一制的邦國,屬於前期國家,夏商周三代屬於多元一體的、以王國為國上之國的複合制國家體系,秦漢以後的國家在屬於更加發展了的成熟國家,是一種郡縣制下中央集權的結構穩定的國家形態,是帝國體系
作者所謂夏代以前的龍山時代是一個考古學領域的辭彙,指的是顓頊、堯舜的那個時代,當時已經出現專門的祭司階層,以及專門的刑罰,可以看做一個凌駕於社會之上的強制性統治階級的出現,因此可以算作國家範疇,但這個階段中邦國同時一個大型的宗族,血緣紐帶影響很大,因此是一個血緣與地緣結合的形態。
隨著各個邦國之間的交往與戰爭,逐漸形成了夏商周時代的複合制王國體系
夏商周時期的萬邦與堯舜時期又有所不同,其最重要的區別就在於從夏代開始出現了多元一體的王朝體系,在一體系中形成了邦與邦之間的不平等結構。
這一結構既包含有王國也包含有屬邦,王國與屬邦是不平等的,王國為國上之國,處於天下共主的地位,屬邦為主權不完整(不是完全獨立)的國上之國,這些屬邦……只是直接臣服或附屬於王朝,從而使得該邦國的主權變得不完整,主權不能完全獨立,但他作為邦國的其他性能都是存在的。
所以我們說夏商周的國家結構是二元的,王權能夠直接控制的只有本邦的王畿部分,對於屬邦只有最高所有權,但屬邦的行政權、財政權全部都是獨立的,王邦無權干涉,王邦只能通過要求屬邦朝貢、集會來控制屬邦,從而形成「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政治格局
總而言之,夏商周時期在中原地區存在著眾多邦國,他們在行政、財政等一切國家權力上都是獨立的,但是其主權是不完整的,是從屬於王邦的,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在國家權力上的獨立,王邦無權干涉,這與秦漢之後中央政府與地方行政機構的關係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夏商周時期不能算作統一王朝
這是一個錯誤觀念,可惜的是這種錯誤觀念太多了。
分封制、聯邦制、單一制。如果分封制就是不統一,太可笑了。日本1864年第一次統一?統一是在始皇稱帝之後開始的。
這話奇怪。此前,他不是已經把韓、趙、魏、楚、燕、齊跟秦並在了一起?這難道不是「統一中國」?
當然不是。
什麼是「統一」?統一是相對分裂而言的。比如晉變成了趙、魏、韓,就是分裂。如果重新變成晉,則是統一。東漢以後的西晉,也是。因為之前的東漢,是一個整體。變成魏、蜀、吳三國,是分裂。西晉,當然是統一。
秦做的事情則不同。因為此前的周並不是統一國家(周帝國),而是國家聯盟(周天下)。邦聯各國,西周時期有獨立治權,春秋時期有半獨立主權,戰國時期有完全獨立主權。他們本來就是獨立的,怎麼能說是分裂?
沒有分裂,就不存在統一。
比如美國。最早構成美利堅合眾國的十三個States(現譯為州,其實應譯為邦),當初就是獨立的。他們在1776年宣布由Colonies(殖民地)變成States時,便都有自己的憲法和法律,以及民選的「主權、自由和獨立」的政府,State之間也完全平等。請問,這能叫「分裂狀態」嗎?
所以,他們最後成為一個國家,便只能叫「聯合」,不能叫「統一」。他們的國名United States,也被準確地翻譯為「合眾國」,即「合眾邦而為國」。
因此,沒人會說「華盛頓統一了美國」。
同樣,也不能說「秦始皇統一了中國」。
那該怎麼說?
兼并。
秦兼天下,秦並天下,秦滅六國,都對。
這其實也是古人的說法。中國人的古書在提到這段歷史時,都或者稱「並」,或者稱「兼」,或者稱「併兼」,沒有稱之為「統一」的。
不過兼并之後,原先邦國林立的「中國」,就變成了「一個國家」,而且是中央集權的。這時,統一的工作就不但合情合理合法,而且是可行的了。
沒錯,天下一統,是帝國的需求。
邦國不需要統一嗎?不需要。邦國的特點,是「三級所有,層層分權,各自為政,多元共存」。大家都是「之一」,沒有誰是「唯一」。如果要求統一,請問誰來統?
所以,邦國只求「同一」,不求「統一」。所謂「同一」,也只是「認同」。比方說,都認同周天子是天下共主,華夏文明是先進文化,如此而已。
求同就得存異。齊東「野語」,楚人「鴃舌」(鴃讀如決),吳人「斷髮文身」,越人「徒跣不履」,並沒有人要求他們都改弦更張,改頭換面,統一起來。
這是春秋。到戰國,共主都沒了,大家都是獨立王國,更是誰都不買誰的賬。於是「田疇異晦,車塗異軌,律文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甚至出現了所謂「鳥書」和「蝌蚪文」。
貨幣也五花八門。簡略地說,大體上是周、趙、魏、韓通行布幣,燕和齊通行刀幣,楚通行銅貝和金幣,秦通行圜錢。而且,即便同為刀幣或布幣,形制和重量也不一樣,折算起來極為麻煩。
這當然讓中央集權的大帝國不能容忍。因為帝國不但要求「海內為郡縣」,而且要求「法令由一統」。如果不把文字和貨幣之類都統一起來,那麼,難道皇帝的詔書要寫成不同文本,國庫裡面又是布幣又是刀幣?
於是秦始皇勒令全國統一,包括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畝制(二百四十方步為一畝),統一車軌(車寬六尺)。據說這是孔子也曾嚮往的,比如《禮記·中庸》就主張「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但意義最為重大的,還是統一文字。
統一的辦法,是廢除異體字,推行簡化字。為此,他們不惜先革自己的命。秦本西周故地,通行的是籀文(籀讀如宙),也叫大篆。大篆筆畫繁重,始皇就讓李斯簡化為小篆,也叫秦篆。後來,程邈更簡化為秦隸。這就連低級官吏和底層人民也可以認識了,所以叫「隸書」。
這實在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它不但普及了文化,也延續了文明。事實上,我們民族的文明三千年不中斷,文字的作用功不可沒。從甲骨到金文,從周篆到秦篆,從篆書到隸書,陳陳相因,一脈相承。於是商文化延續為周文化,周文化延續為秦文化,秦文化延續為漢文化。承上啟下的,正是秦始皇的「書同文」。
書同文的結果,是一個更大民族的誕生。這個民族就是漢。漢族,是華夏民族的升級版。她的形成,卻其實開始於秦。實際上,如果不是因為秦帝國二世而亡,兩漢又長達四百多年之久,那麼,漢語、漢字、漢族、漢人,是應該叫做秦語、秦字、秦族、秦人的。
這就是秦始皇的三大革命:稱皇帝,反封建,大一統。革命的結果,是帝國制度取代了邦國制度,並延續了兩千多年,影響極其深遠。其政治意義和歷史地位,只有西周封建和辛亥革命可以相比。
然而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任何革命都是有代價的。在古代社會進行一場深刻的革命,甚至必須有人獻祭,有人以身試法做犧牲品。這是無法避免的悲劇。
歷史又選擇了秦。
易中天《秦並天下》
那個歷史書說秦國是第一個統一國家?
歷史書只會是秦朝是第一個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國家。
統一是相對戰國而言,也是相對現代中國版圖而言,至少,周是沒有統一過巴蜀與珠三角這些現代中國的基本盤。
而中央集權是相對周的分封而言。
春秋戰國的周不過是一個類似教皇國的意識形態統一,甚至對於楚國來說,意識形態都不算統一。
夏商的統治範圍對於中國來說只是個起點。就如同羅馬沒有統一過歐洲。諸部,諸侯,夏商周算是打基礎。那個時候頂多算一個部落強於其他部落,算不上統一。
我認為夏和商只能算部落聯盟,周的前兩三百年算一個統一的國家,但秦始皇建立的是一統的國家。
所以周天子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國家,秦始皇建立了一個大一統的國家。一個是分封制,一個是郡縣制。一個是中央託管地方,一個是中央直接管轄地方。就是統一和一統的區別了吧。
秦始皇最重要的是奠定了大一統的思想。以至於後世皇帝都效仿始皇帝,追求大一統,從而沒有像歐洲那樣一巴掌大地方還分為英法德等等那麼多國家。
按照古代中華文化思想觀念,現在的美國可以算是統一的國家,但不能算大一統的國家。
分封制。
所以周作為一個諸侯能滅掉商,東周后期就沒天子什麼事了,就是幾個諸侯撕逼。
秦始皇:亂了這麼多年這樣不行啊,再搞分封要步周的後塵啊。
於是實行郡縣制,國家就是統一的了。不把土地分給諸侯,就是這麼大一塊土地集權到朝廷。
至少在制度上是不會再有春秋戰國那段事了。
分封制度下春秋戰國的爭戰是合法的,基本就是分給諸侯的土地隨便怎麼折騰,而後期的分裂如三國、南北朝、五代十國里的分裂的政權看其他政權都是不合法的,秦以後中國這塊土地上認為合法的政權就只能有一個了。
商朝在朝歌裡面也是統一的國家啊
周在鎬京裡面也是統一的國家啊
只不過是城邦國家而已
「秦始皇統一中國」這個說法準確么? - Xiuquan Yu 的回答
推薦閱讀:
※為什麼商朝皇帝都是以天干命名的 ?
※商朝歷史起源考究,祖先到底是從何處而來?又有怎樣的故事?
※東夷人的屬於什麼人種,是否跟先羌一樣同屬O系O3,還是其他?
※商周兩代的政治制度有什麼區別?
※根據考證古代商朝有哪些技術工藝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