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中的人們是那麼善良、純真,為什麼翠翠的愛情會以悲劇結束?


沈從文曾解說《邊城》的創作動機:「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領導讀者去桃源旅行,卻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個小城市中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得的一分哀樂,為人類的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的確,故事中的人,無論主角、配角亦或販夫走卒,無一不具有沈從文歌頌和尋找的正直、樸素、善良、美麗的人性美。老船夫忠厚慷慨,翠翠天真活潑,順順慷慨洒脫,兄弟倆豪放豁達、和氣親人。沈從文對邊城的風土人情的描繪,用的也是溫暖的筆調。但恐怕所有讀完《邊城》的人都會感嘆:這場悲劇該由誰來負責?


可能有人會說,翠翠不把心裡話明白地說出來,不讓老船夫知道自己愛的是儺送,導致了這場悲劇。如果我們假設在天保第一次求婚時翠翠就明確告訴老船夫她愛儺送,那麼故事會走向哪裡?我們相信天保一定不會糾纏,一定會成全弟弟的好事。也許天保會和王團總的女兒聯姻。如此,則故事中的每個人都各得其所,皆大歡喜。但這是用今人的風俗來要求古人,那個年代的翠翠不說出心裡話恰恰纔是合理。翠翠一出生就沒了父母,從小和老船夫在小溪邊白塔下生活,沒有鄰居,沒有朋友,縱使每天看著人們南來北往,能說話的也不過一老一狗。她對人情世故一無所知,情竇初開的年齡,也只懵懂的對渡河的新娘子感到好奇。哪怕當地有女孩子主動向心儀的男孩子唱情歌的風俗,但翠翠是不知道的。再則翠翠與老祖父感情深厚,她多次害怕爺爺突然死亡,正說明她不願離開爺爺。所以翠翠不敢說出心裡話,才符合人物的設定。


可能有人會說天保、儺送兄弟不懂謙讓是悲劇的根源。如果儺送遵從孝悌之義,接受父親安排的婚事,將心上人然給哥哥,如此,船總順順、天保和老船夫都皆大歡喜,但翠翠和儺送,包括團總女兒的心中必然得不到幸福。這雖是次好的結局,但仍然不符合湘西男兒的風俗。用儒家禮教來要求湘西男兒同樣是苛求,天保、儺送用斗情歌的方式來追求翠翠,正是最符合人物形象、最湘西的行為。

可能還有人會說老船夫不替翠翠做主,一味地等翠翠開口才是一切的根源。如果老船夫如王團總般行使家長的威權,在天保求婚時就答應下來,那麼故事也會走向次好的結局。他像21世紀的父母一樣講究尊重本人的意志,又遇上不知該不該開口的翠翠,才導致了悲劇。那麼,老船夫為何不願替翠翠做主呢?《邊城》的故事是一出愛情悲劇,但恐怕大部分人都只關注故事明面上的三個人的愛情悲劇。其實《邊城》的故事有三層悲劇,明面下還有翠翠父母的悲劇。當老船夫的女兒和軍人有了私情、未婚先孕後,「老船夫沒有加一句有分量的話」。所謂「有分量的話」即指責備,古往今來,女兒如果未婚先孕,父母大都會責備的,但老船夫沒有,是出於對女兒的愛、憐憫和信任。但女兒卻「一面懷了羞愧一面懷了憐憫」,生下翠翠後就殉情了。「憐憫」指向未降生的翠翠,那麼「羞愧」指向誰呢?不會是指向軍人,因為她打定主意生下翠翠後就殉情的,只能是指向老船夫。那麼問題就更複雜了,老船夫沒有責備,女兒為何還羞愧地要自殺?合理的推論是,老船夫沒有說「有分量的話」但也沒有說「關懷的話」,這會讓女兒感到這是父親對自己無言的責備,所以拋下了剛降生的女兒自殺了。當翠翠長到同樣的年齡,同樣的陷入感情中,老船夫非常害怕孫女會重複女兒的悲劇。他會認為是自己當年沒有支持女兒的選擇,導致女兒自殺,現在自己應該支持孫女的選擇,讓她得到幸福。但他沒想到孫女依舊得不到幸福,甚至「害得」順順一家一死一散。他見證了三個悲劇,他內心承擔的悲慟是最大的,最不為人知的。因此他的過世,不是老死,而是被壓垮。


故事中的每個人都是美的,每個人的言行都不為了自己,都在試圖成全別人。用今人的眼光看,似乎每個人都沒責任,又似乎每個人都有責任。所以從某個人物身上是找不到悲劇根源的。那麼是不是外部原因,例如封建專制之類的?《邊城》的故事裡沒有戰爭、沒有災害,沒有土匪、沒有貪官,沒有剝削、沒有欺詐。一切現實主義小說中的社會因素這裡都不存在。更何況沈從文是在剛結婚,人生最幸福的階段創作《邊城》的,全然沒有對社會或文化批判的目的。


悲劇不是由人造成的,也不是由社會造成的,根源到底是什麼呢?


眾所周知,古希臘悲劇旨在表現人對變幻無常之命運的恐懼,帶有濃烈的宿命論色彩。古希臘悲劇的主角大多是英雄人物,在智力、體力、精神力等方面遠超凡人,但縱使是英雄人物的全部努力也無法對抗命運。莎士比亞悲劇旨在表現隱藏的性格缺陷是主人公悲劇的原因。例如麥克白的冷酷、李爾王的昏庸、哈姆雷特的延宕。魯迅又說過悲劇是把美好的事物毀滅給人看。黑格爾對悲劇的定義是衝突雙方都有理,卻只能把同樣有理的對方否定或破壞掉。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沈從文深受某一流派或某一家思想影響的可能性不大,他在西南聯大教寫作學時也從不引經據典。但他曾說過「美麗總令人憂愁」,其內在精神和古希臘悲劇、莎翁、魯迅、黑格爾等頗有相似之處。李健吾先生在評論《邊城》時說:「作者的人物雖說全部良善,本身卻含有悲劇成分。唯其良善,我們才更易於感到悲哀的分量。這種悲哀,不僅僅由於情節的演進,而是來自帶在人物氣質里的。自然越是平靜,自然人越顯得悲哀:一個更大的命運影照住他們的生存。這幾乎是自然一個永久的原則:悲哀。」

沈從文在創作翠翠時揉合了三個女孩子的形象:絨線鋪中看店的女孩是翠翠的外貌,張兆和是翠翠純潔善良的一面,出殯隊伍中舉白幡的小女孩是翠翠凄涼憂傷的一面。所以翠翠身上天然就帶有藏在美麗之下的悲哀。沈從文通過這個故事想傳達他對生活和人生本質的認識:美麗的事物最終總會走向悲劇。

很多讀者,喜歡《邊城》中的美。尤其是中學老師,著重講解《邊城》中的環境美、意境美、人性美、語言美……這自然是好的。但如果能從邊城無限的美中看到生活永恆的悲,這是極好的。


悲劇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冤有頭、債有主的悲劇,一種是無緣故、無因由的悲劇。前一種悲劇的形成,往往出於某特定勢力的推動,在這樣的悲劇故事裡,你可以找出具體的一個或一群「反派」;後一種悲劇卻純粹由命運的捉弄所造成。
後者反而更為深刻,因為回頭追溯時,你會發現你無法譴責任何人,能體會到的唯有宿命巨力之碾壓、個人生命之脆弱。《邊城》就屬於這後一種。

題主的疑問,也曾是高中時期我的疑問,《邊城》中無一壞人,為何他們都不幸福?翠翠那樣美好的姑娘,為何得不到理想的愛情?思索許久後我漸漸覺得,這個問題本身就不是問題——人的品性是否善良,與他的遭際是否幸運,原本就沒有任何聯繫。悲劇常常是以不可抗力的形式降臨在人生命中的,不一定非要有個理由,就是陰差陽錯。就是陰差陽錯。

如果非要追究出個理由,或許只能說,在《邊城》所描寫的純「自然」的社會中,人的悲歡離合也只能沿著純「自然」的軌跡發展,刻意的努力會破壞作者所試圖營造的「自然」境界。
當然,他們不是完全不努力:翠翠的爺爺始終為翠翠的婚事著想,天保與儺送也曾對心上人展開追求,但他們的努力都是極其有限的。天保溺亡,老人病逝,儺送遠走,接連不斷的事件使那有限的努力終歸空無,只余遺憾。
至於翠翠,在經歷爺爺逝世的巨變之前,完全處於混沌未開的消極狀態。雖然朦朦朧朧意識到內心愛情的萌芽,她卻從頭到尾都沒真正參與過關於自己婚姻的規劃,甚至不知道爺爺與兄弟二人為此所做的一切。
最後她被迫獨立,自我意識也得到覺醒,可落到她手上的,是難以挽回的破碎局面,除了被動等待那個「也許永遠不回來」的人,翠翠也再沒有別的出路。

在中國未經外界干擾的鄉土社會中,存在千千萬萬這樣的悲劇。與其說這些悲劇是慘痛震撼的,不如說它們是平靜惆悵的。它們中間沒有太多曲折動蕩,亦毫無離奇色彩。它們本是俗世生活與凡人命運的折射。
它們是「自然」的一部分。


前天才把邊城看完。
我仔細想了一想,對邊城並不能直接說,它就是悲劇。我就只答為什麼結尾會成為結尾了。
=================================
邊城就如同隨口說來的故事。
不長篇累牘地寫任何一個人,他寫的就是一座城。這座城,美好到似乎不屬於這個時代。
第一節寫擺渡者和翠翠家,第二節寫大老二老家。第三節往後,就寫的是兩家的交集了。愛情聯結起他們,他們所共同給我的,是一絲對於無比質樸無比善良美好的心靈的崇敬。
也許是看到了翠翠和二老在最後並未成眷屬,也許是看到了老頭子的逝去,也許是看到了大老的死於非命致使順順家和擺渡人家關係惡化,才讓人感到一絲悲涼襲上背脊。
我想了想,似乎這些地方,最是悲慟感人。
但是,我認為這其實並不大像悲劇。這部小說太平緩,什麼事情寫下來都如娓娓道來。像一個平靜在那裡的湖泊,沒有任何一縷風使它起波起瀾。
它是簡簡單單的愛情故事,簡單到愛情還沒有結束,故事就結束了。
老頭子在故事中逝去,暗示的地方有很多。
~「 『你爺爺還可以打老虎,人不老!』祖父說著,於是,把膀子彎曲起來,努力使筋肉在局束中顯得又有力又年青,且說:『翠翠,你不信,你咬。』
翠翠睨著腰背微駝白髮滿頭的祖父,不說什麼話。 」
~「 他以為死是應當快到了的,正因為翠翠人已長大了,證明自己也真正老了。 」
等等等等。
如引文,翠翠已長大了,自己也真正老了。他只是不想讓翠翠,像他的女兒,為愛情綻放後卻又為愛情萎縮。
於是這心理讓他迷茫起來。
大老死後,他由那心理驅著,一遍一遍地,走到邊城裡,祈求著順順不去阻攔二老。祈求著二老不去介意大老的事情。
可大老肯定會掛在他們心上的。
因為他們是質樸的,是善良美好的,那絲愧疚和自責,是肯定能在他們心裡找到的。
剩下的,就只是等待。讓兩邊的人耐心地等待著,讓時間把那個值得慶祝的日子帶來。
那日子可能是歸來,可能是翠翠和儺送各自又有了歸屬。
但無論如何,保留下來的,是邊城人的品性。
於是這座城在包含了苦痛後,依然走向了美好。
======
沈從文在多部小說里都曾涉及,城裡和鄉下的差異,像短篇《蕭蕭》和《三三》。
我認為這涉及是不含褒貶的。城中的變化太大,以至於和鄉下相較,簡直如同兩個世界。
鄉下人是帶著他熟悉的善良的香味氣息的,可是時代如此,鄉村是要面對改變的。
鄉下人的淳樸,性格等等,也是要因為另一個世界的來臨而改變的。
二老順從內心對於哥哥的愧疚,遠離邊城。翠翠也孤獨地保留下了自己那份山間獸麂的純真,繼承著擺渡這份善良的職業。
什麼也沒有變,邊城依然是邊城。
之後,儺送是否會回來,說不準。
邊城是否會因時代變遷而變遷,也說不準。
這是結尾之所以為結尾的原因。
邊城的美好是否會變遷?
說不準。
於是用翠翠愛情的結局來暗示,他們的結尾都是不明朗的。
========
但結局之時,陽光仍溫暖著所有的一切,正如過去。


因為善良和純真,本來就意味著更容易失去——都是內斂自矜惹的禍。
船老大體面——誤會老頭怎麼可以貪心齷齪樣,隔閡形成。
老船夫自重——明明心裡急卻久久地開不了口,悶到死。
老大算直率了,但又自知落敗——唱不過弟弟就遠走。
儺送,儺送你個獃頭鵝,聰明機靈如你,明明情投意合,卻因為哥哥意外喪生心有愧疚——再也無法純粹熱烈去愛翠翠,甚至會有一點恨和避諱吧,內心戲可能「就是你才害得兄弟陰陽兩隔」,走吧。
翠翠無辜又執著,少女嬌羞加上祖孫兩層代溝還加上一層爺囡異性尷尬,她找誰訴說指教?——妥妥地心事自己藏啊,無法逃脫的默默等待啊!
周圍人或許也有了解關心的——可是順順已經家破人亡傾然寥落,誰還忍心沒心沒肺去揭傷疤撮合兩個可憐孩子?

所有前面這些,自矜自重自愛顧念他人自己後縮,都是善良純真本性驅使的,都無一不是指向不了了之和失去啊。


悲與喜不過是人生的一個岔路口,人生有許許多多的岔路口,每一個岔路口又有無限種可能。
翠翠的愛情挫折不過是造化弄人罷了,邊城人的性格表現是合理的,性格是一個原因,但不應該被歸為翠翠愛情悲劇的主要原因。即使天保出走,如果他沒有溺水,平淡的愛情故事也將繼續下去。但人生沒有一帆風順,正如前面有一個觀點認為,「往大了說這不過是人生常態」。
如果兩兄弟愛上同一個姑娘的故事不是發生在邊城這個小地方,而是在一個更大的環境里,也許就不會有這麼多糾結。這是環境圈子的因素。
翠翠愛情的轉折點是天保的死,但天保的死不能單純地歸根於人物性格等因素,是命運嗎?或許是命運吧,但這個命運的結局不是必然的吧?
最高票答案里說「美麗的事物總會走向悲劇」,這是當然,美不是永恆的,總會走向悲,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道理。但悲也不是永恆的,翠翠愛情不過是經歷了一個挫折,這並不是結局,當然也就無所謂悲劇,未來還有無限種可能,即使儺送不會和翠翠在一起,難道翠翠的人生就一直延續著悲嗎?這樣的人生不是太脆弱了嗎?如果儺送和翠翠在一起,這也是正常的,那麼翠翠的愛情就不是「悲劇」了,但作品的魅力會打折。
人生這麼複雜,只要繼續走下去,心態會變化,結局,誰又知道呢?
(有點亂,看的下去的隨便看看就好→_→)


《邊城》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篇小說。
我想沈從文的高明之處大概在此,他構築了一個理想的桃花源世界,讓生活其中的人安樂自足。雖然其間寫到了與翠翠相依為命的爺爺去世,但爺爺其實不過是在實踐自己曾經教授翠翠生命之理——人老了,就會死去。所以這對翠翠來說並不是悲劇,相反你看到的是翠翠在爺爺死後,還在守著渡船。這是一種寧靜得體的生活態度。
至於翠翠的愛情,其實結尾給的是一種希望。「那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也許明天就回來。」儺送跟翠翠是真心相愛的,但是因為哥哥天保喪命,在某種程度上都與他們脫不了關係。所以離開,不讓彼此因為這件事受盡折磨——眾口悠悠,我敢肯定如果他們挺著這種壓力在一起的話,是肯定不會幸福的,所以離開是最好的處理方式。翠翠肯定會一直等待,儺送也一直記掛著她,這說不得是愛的最好方式,但卻是本文里的最佳方式。


 第一,翠翠對愛情的追求完全是自發的被動的.翠翠對愛情的追求,態度上完全不夠積極主動,是一個明顯的等待愛情、相信愛情終將會到來的典型代表.她不知道愛情是兩快磁鐵的物理特性及反映,她天真地認為磁鐵和石頭之間也可以產生愛情的火花.應理說翠翠是一個對愛情有所感知的,作者在小說一開頭就通過以樂景寫哀情的方式,襯托翠翠出了翠翠內心的凄涼,或許這正是她情竇初開的表現吧.虎耳草是翠翠情思的象徵和寄託,小說中多次提到及說她在夢中見到.表明了翠翠對儺送感情逐漸由朦朧變得清晰.如果說端午節在河邊巧遇儺送那段貌似惱怒的對話,是翠翠鍾情儺送的朦朧愛情的萌發.夢中聽到儺送的歌聲和採摘虎耳草,便是這種鍾情的持續和發展.然而她並沒有主動地去爭取,也沒有積極地去追求,而幾乎完全是處於被動消極等候的狀態.「翠翠在風日里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隻小獸物.」翠翠出生於湘西大自然,成長於湘西大自然,或許正是湘西大自然和她密切的關係,才鑄就了她的一切都順乎自然的性格,或許也正是這種一切順乎自然的性格才從根本上決定了她對愛情態度,也從根本上決定了她即將面臨的是愛情悲劇的結局.
  第二,翠翠依賴性過重,獨立性不夠.翠翠的這種特徵與她的年齡是分不開的,翠翠是一個美少女形象,更甚至可以說是個可愛的小女孩,沒有太多的人生經歷和生活閱歷.因此她完全沒有擺脫親人的呵護照料,完全處在親人的保護傘之下.一天到晚,或許是在爺爺的左邊,或許在爺爺的走邊,偶爾之餘才去河邊擺擺渡.她沒有真正的離開過自己的親人.最遠的最獨立的時候莫過於端午節在河邊巧遇儺送那天,但是時間又何其之短,而且還有爺爺千叮萬囑,還加上有人暗中保護,可以說她沒有獨立的時機.生活中的一切都由她的爺爺早就打點好了,她只須照著她爺爺的步子走就行了,她只須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就可以了.或許正是這種她的一切都由她的爺爺包辦的生活習慣讓她產生了一種錯誤的慣性思維----她的愛情婚姻也應該由她的爺爺來為她安排,她只管坐享其成就行了.她根本就不知道愛情是自己的事,幸福要靠自己來謀取這個道理.她還在悠哉樂哉地做著等她的爺爺來為她設計未來的幸福美滿的家庭的夢,直到大老喪身二老離她而去她才略有所醒悟.當然美少女她更不懂「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家店」、「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樣的道理.當然這種特徵也因為她心理機智的不成熟,從小就在她爺爺的保護傘下生活,沒有吃過苦,沒有受過難,沒有受到磨練,自然就沒有多大的心理進步,因此成熟至晚.
  第三,翠翠是一個美少女形象,還沒有成熟.翠翠是一塊沒有半點瑕疵的翡翠,顯得非常的純潔可愛.正因為她純潔可愛的特點,才會在人們心中樹立起了一種美好的形象,恰恰也正是這種留在人們心中的美好的印象才營造出了她能夠張揚個性的氛圍,反過來又縱容了翠翠任性、撒嬌、嗲聲嗲氣的性格.這個在小說中多有體現.比如,
  「那人問:
  『是誰?』
  『是翠翠!』
  『翠翠又是誰?』
  『是碧溪岨撐渡船的孫女.』
  『你在這兒做什麼?』
  『我等我爺爺.我等他來好回家去.』
  『等他來他可不會來,你爺爺一定到城裡軍營里喝了酒,醉倒後被人抬回去了!』
  『他不會.他答應來,他就一定會來的.』
  『這裡等也不成.到我家裡去,到那邊點了燈的樓上去,等爺爺來找你好不好?』
  翠翠誤會邀他進屋裡去那個人的好意,正記著水手說的婦人醜事,她以為那男
  子就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樓上去,本來從不罵人,這時正因等候祖父太久了,心
  中焦急得很,聽人要她上去,以為欺侮了她,就輕輕的說:
  『你個悖時砍腦殼的!』
  話雖輕輕的,那男的卻聽得出,且從聲音上聽得出翠翠年紀,便帶笑說:「怎麼,你罵人!你不願意上去,要呆在這兒,回頭水裡大魚來咬了你,可不要叫喊!」
  翠翠說:『魚咬了我也不管你的事.』
  那黃狗好象明白翠翠被人欺侮了,又汪汪的吠起來.那男子把手中白鴨舉起,
  向黃狗嚇了一下,便走上河街去了.黃狗為了自己被欺侮還想追過去,翠翠便喊:
  『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翠翠意思彷彿只在問給狗「那輕薄男子還不值得叫」,
  但男子聽去的卻是另外一種好意,男的以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叫,放肆的笑著,不
  見了.』」
  祖父望著翠翠乾笑著,「翠翠,大魚咬你,大魚咬你.」
  翠翠因為對於這件事心中有了個數目, 便仍然裝著全不明白, 只詢問祖父,
  「爺爺,誰個人得到那個碾坊?」
  「岳雲二老!」祖父說了又自言自語的說,「有人羨慕二老得到碾坊,也有人
  羨慕碾坊得到二老!」
  「誰羨慕呢,爺爺?」
  「我羨慕.」祖父說著便又笑了.
  翠翠說:「爺爺,你喝醉了.」
  「可是二老還稱讚你長得美呢.」
  翠翠說:「爺爺,你醉瘋了.」
  當然這種任性,是由於內心的種種「純潔」和尚未成熟的特點而在口頭上流露出來,也是自然而然的.正是這種說話方式反倒證明了她的純真.
  第四,周邊人的影響,周邊人都很喜歡翠翠,都樂於幫助她.翠翠是一個招人喜歡的姑娘,心底善良,樂於助人,為人大方.這樣的特點造就了大批喜歡關心呵護她的民眾,使得她有了一個良好的人際環境.然而正是這些「周邊人」反倒縱容了翠翠,讓翠翠的一些本性找到了生長的溫床,並促進了她愛情悲劇的發生.然而恰恰是這種人際關係促使翠翠的性格缺點變成了一種惰性,因為她這樣的一個女孩就沒有自立的必要,同時也沒有獨立的條件.因為她的一切都由她的周邊人已經完全打點好了,他只管順其自然地過著一種順勢的被動的生活就可以了.「五月端陽,渡船頭祖父找人作了代替,便帶了黃狗同翠翠進城,過大河邊去看划船.」「於是祖父想了半天,方想起一個住在城中的老熟人,趕夜裡到城裡去商量,請那老人來看一天渡船,自己卻陪翠翠進城玩一天.」是她爺爺的精心呵護.「又過了一陣,有人從河街拿了一個廢纜做成的火炬,喊叫著翠翠的名字來找尋她,到身邊時翠翠卻不認識那個人.那人說:老船夫回到家中,不能來接她,故搭了過渡人口信來,問翠翠要她即刻就回去.翠翠聽說是祖父派來的,就同那人一起回家,讓打火把的在前引路,黃狗時前時後,一同沿了城牆向渡口走去.翠翠一面走一面問那拿火把的人,是誰問他就知道她在河邊.那人說是二老問他的,他是二老家裡的夥計,送翠翠回家後還得迴轉河街.」是湘西民眾的關愛照顧.另者,翠翠作為一個美少女,她根本沒有自立的意識,根本沒有自立的動力.因為翠翠還是一位十三四歲的小少女,不懂什麼市自立的生活,沒有意識到自立的重要性,都是情理之中的事.興許正因為周邊的環境太好了,對她的成長太舒適有利了,才讓翠翠不懂自立是怎麼回事,沒有必要自立,沒有自立意識.

此為轉載,侵權刪。


首先,題主的問題有點矛盾。因為「人們善良」和「愛情悲劇」沒有必然的關係。
其次,那就暫時忽略矛盾,回到問題本身吧。

1、亮貼較高的對沈從文創作《邊城》動機的回答是不太準確的。
關於創作《邊城》,沈從文在「題記」里早就說得很清楚,大意就是想讓世界知道湘西一小角隅的人與事。那麼為什麼沈從文要將湘西告知世人呢?這可從其散文集《湘西》等作一窺其因,比如外界常常將湘西視為匪區、湘西人都是蠻人等等,沈從文想利用文章改變外界對湘西的神秘化想像;另,再可從其早期文章如《不死日記》、《一個天才的通信》等文章窺其原因,因為沈從文離家之後,在外漂泊極為困頓,外界對他的輕視使其產生一種極度的自尊與自卑。因此他常常利用寫湘西來完善一種情感上的缺憾與不平。
但是現實的湘西並不是外人想像的那樣神秘,也不是沈從文建構的那樣平靜。現實的湘西是很殘酷的,沈從文在《從文自傳》里就說過他少年時親眼見過懷化殺了三千人,將人頭掛在城牆上的事。
於是,沈從文後來寫湘西,已經不是早期一廂情願的美化,而是想構築一個」應該如此「的湘西世界。《邊城》就是他實施這個想法的代表作。

2、再看看《邊城》的成文過程。
初寫《邊城》時,沈從文蝸居北京,天天在院子里一個破桌子上寫。當時他已經和張兆和結婚,張兆和膚色微黑,性格較為活潑,這成了翠翠的原型之一;翠翠的原型之二是沈從文在青島教書時,海邊遇到的一個姑娘;翠翠原型之三是湘西辰溪絨線鋪的一個女孩子,也是沈從文年少時和夥伴曾受吸引的一個姑娘。因此,翠翠是沈從文理想中的少女。
關於《邊城》的茶峒,其實原本並非一個實在的地域。只是從軍時沈從文隨軍駐防過茶峒城,那裡的景色給他留下較深印象,再結合鳳凰的景色,然後就創造出了一個茶峒城。《邊城》的茶峒和實際的茶峒並非一個地方。【可參考沈從文對電影《邊城》劇本的修改手稿】
總之,《邊城》就是一個虛構出來的充滿幻想的世界。所有的「善良」與「美好」都是沈從文認為「應該如此」的,而並非是沈從文真的相信「就是如此」。

3、由上兩點可知,《邊城》本意就不在於建構一個大家真的相信的完美世界,只是沈從文想把湘西的美好寄託傳達出來而已。而且,翠翠的愛情之所以被看成「悲劇」,那是因為很多讀者將情感帶入了翠翠本身。但實際上,作為一個京派作家的沈從文,他講究的是節制與距離的審美,翠翠和翠翠的愛情在沈從文的世界裡只是和一朵花一樣是一個審美對象,而非價值判斷對象。也就是說,正是因為翠翠沒和天保或儺送成為一對,這才有了《邊城》。花開花謝,都不是沈從文著意的,他在意的只是生長了這朵花的這個環境,並認為這個環境很美好,僅此而已。

4、因此,很多人希望翠翠有一個美好結局或質疑翠翠祖孫等等,都是很無聊的。這些人只是以自己的情感代替了翠翠的情感,也代替了沈從文的情感。這種情感解讀方式,往深了說,如同某個年代解讀文學作品一樣,一不小心就能得出「毒草」之類的結論:因為他們往往將自己的喜好強加在文學作品身上,乃至強加給文學中的人物。

殊不知,翠翠和《邊城》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
不要學當年金介甫或凌宇去茶峒訪問時遇到的老人。那個老人說,論起輩分來,翠翠還是他的遠房姑姑哩。

頭一個亮貼的回答,就是那個老人的心態。


往小了看,這是悲劇,往大了看,這是常情。只不過是沈先生把這個故事娓娓道來,繪聲繪色了,就像先生筆下的表子,船工,小煤礦工人的女兒,女土匪,落洞的閨女,鞋店閨女,當兵的……哪一樣單拎出來都可能是一個悲劇故事,而他們可是活生生存在於世的。這些人對自己的命運和遭遇或許都是坦然順從,甚至從沒意識到自己是悲劇的。只有沈先生這樣細膩的心思和筆觸,才能把這些普通人的命運剖開來,讓人為之動容。


私以為用沈從文《水雲》中的一段話來解釋是最合適的。
時間帶走了一切,天上的虹或人間的夢,或失去了顏色,或改變了式樣。即或你自以為有許多事尚好好保留在心上,可是,那個時間在你不大注意時,卻把你的心變硬了,變鈍了,變得連你自己也不大認識自己了。時間在改造一切,星宿的運行,昆蟲的觸角,你和人,同樣都在時間下失去了固有的位置和形體。尤其是美,不能在風光中靜止。人生可憫。


個人認為:是因為這個問題裡面說的兩個東西,並沒有因果關係。


終於把初中想看的邊城看完了,感覺結尾有點嘎然而止,翠翠懂了卻晚了。

邊城,有茶峒人的淳樸民風、爽然直接的性格,有篁竹鸝鳥鳴、高崖青岸一川流的美景,本來所有的一切都平靜而美好。

然而婉約的翠翠,不知不覺中延續了她母親的悲劇。

茶峒人都是有話直說的,偏偏在茶峒的邊上翠翠,遇到親事卻曖昧的拖延,耗盡美好時光。

翠翠的扭捏,害得大老憤懣下川,害得爺爺受盡委屈而去,害得二老賭氣出走,害得自己失去所有……

翠翠也天真可愛,貌美能幹,令人喜歡。但是,這種不明確,不直面,不回應的性格卻是悲劇的起源。這導致的結果就是開明讓你自作主張,你卻又隱隱縮縮,沒有表達。別人給你安排,又必不稱你心意,這樣的人生如何不會悲劇?

做一個決定,負一份責任。如何竟然對你自己的幸福負不起責任,這簡直連怨天尤人都沒資格。沒有任何作為,甚至連想法都不敢表明,卻幻想著能幸福?
實難認可這種天真,只覺得這比守株待兔還愚蠢。

爺爺雖溫柔體貼,寵溺翠翠,卻沒教會翠翠如何面對社會,如何追求幸福,一味的寵溺,不舍,反讓讓翠翠錯過幸福。

比起任何人的庇護,自己的有勇有謀更能幸福。況且,並沒有人能永遠很好的庇護另一個人。

寵溺一時,卻遺恨一世,並不理智。

心酸爺爺莫名其妙的背負了二老和順順的敵意和怨恨,也心酸爺爺卑微的不敢有話直說,非得繞圈子,更心酸,其實爺爺再怎麼努力也負責不了翠翠的幸福。

每個人的幸福,本就需要自己去及時抓住。所謂順其自然的人,是不是打著這個幌子在浪費?在抱怨?在推卸?在悲劇?


因為邊城中人們的善良純樸,並非是選擇的結果,而是純自然本性的結果。真正的善良應該是在懂得明白惡之後仍選擇做一個善良的人。所以邊城中人們的善良不是真正的善,只是一種本質上天然的「性本善」,而這種人格本身就並不算健全,它缺少的是現代人自我反思,自我洞察,自我理解與自我規劃的能力。因此註定產生悲劇。


第一次看的斷斷續續的確實沒啥感觸。說說這一次的。
我個人覺得,曾經說的"每個人都那麼美好那麼善良,卻終究有了不美好的結局"不是那麼妥當。因為大老的死完全是意外。一家死了人,自然多方受牽連。所感受的苦,應該不會低於書里描述的。總覺得意外的發生不是大家的寫法。要是他為翠翠自殺,那自殺也是他自己的事,耽不到翠翠頭上。再好比我去上班路上被車撞了我父母就恨起我找的那份工作來就恨起我的大學我的專業來。明明愛情是你情我願的事。又不是翠翠非叫大老喜歡她。再就是有一句起了至關作用地傳話,告訴爺爺二老要了磨坊。分明的滿滿的惡意,滿滿的利欲熏心。離人心美好相去甚遠。
再加上小時候我會覺得二老應該不會回來。其實我現在覺得等也就無非一兩年的事。沒有耽誤女孩子青春的道理。二老要是記著翠翠自然會回來。不為翠翠,也為死去的兩人的祝福的心。

二老對大老愧疚,那麼二老是否對翠翠愧疚?對死去的爺爺愧疚?難不成翠翠就是你們手中的玩物,想要就要,想甩就甩,全然不過問她的想法?何況二老離開也有賭氣不要磨坊的意思。

確實,情境很美。很細膩。翠翠很美好,爺爺很美好,其他人卻不。我不覺得爺爺說話含糊有什麼不對。明明這是翠翠做主的事。


愛情的悲、喜與人性的善、惡有直接的關係么?
許多結局往往累積於不起眼的微妙的變化。一念起,一事畢。一念之間,便是天壤之別!也許因為善良而珍惜,也許正因為善良而放棄。所以儺送也許明天回來,也許永遠不會回來、、、


我覺得翠翠的愛情並沒有以悲劇結束。文章的結尾是「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這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遐想,是文章的妙筆所在,讓故事接下來仍有故事,只不過接下來的故事讓讀者在腦海里自己完成罷了。而對於我來說,我是真的真的很希望二老儺送明天就回來,希望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希望爺爺在天之靈可以遂願,希望善良的人最後有好報(′?ω?`)


@王振寧 黑格爾說:「悲劇是衝突雙方都有理,卻只能把同樣有理的對方否定或破壞掉。」《邊城》里翠翠與儺送的愛情又何嘗不是一場悲劇呢?
翠翠與儺送二老的愛情之所以不能存在,是因為《邊城》本就是要上演一場「悲劇」,翠翠與儺送的愛情終究只是個朦朧美好的夢罷了。然而夢是終究要醒的!小說里多次出現的虎耳草便是翠翠美好愛情的象徵,在儺送二老的山歌「托動」下,翠翠「飛」到對面的山上摘下了虎耳草,這裡不妨看作翠翠的美好愛情已經實現,但,這是什麼情景下?這只是個夢,一個實際上沒法實現的美夢。
除此之外,如果單純把小說當作一個現實故事來看,翠翠與儺送二老的愛情悲劇還有更多的現實原因。
在古代,愛情不能自由自主是許多愛情悲劇發生的現實原因。沈從文筆下的美好湘西也不免受到這樣文化的影響。當儺送與翠翠的愛情剛開始發芽時,便有了阻礙--渡船和磨坊之爭。愛上翠翠的儺送二老想陪翠翠一起守渡船,可是儺送父母確一心想讓儺送選擇磨坊。兩難之下,儺送只有選擇去逃避,而這一逃,便逃出了一段愛情悲劇!
莎士比亞悲劇有很明顯的特點:旨在表現隱藏的性格缺陷是主人公悲劇的原因。 從這一方面看來,翠翠與儺送二老的愛情悲劇也有一點「莎士比亞悲劇」風格。
翠翠與儺送最終沒能在一起,源於翠翠
優柔寡斷的性格。翠翠所不知道的是,愛情,更多時候是磁鐵間相吸的作用,磁鐵與石頭是不會相吸的。只知道一心等待的翠翠,面對二老的深情對待,卻從沒有主動回應過,對於追求愛情的二老,有付出卻沒有回報,這是多麼令人失望的事!二老最後能舍下翠翠下江南,也有翠翠不懂的珍惜回應的成分吧!
如果讓我們回到《邊城》里,我們會由衷地感嘆裡面所蘊藏的純美的景,淳樸的人,純真的情。好在這裡,可也壞在這裡!翠翠與儺送的愛情沒有果實,有時也是因為太過純真的情!
太過純真的情反倒害了他們的愛情。這裡的純真的情不是別的,只是儺送兄弟間坦誠相待,互相理解的情誼。儺送兄弟的純真情誼令他倆不捨得為了一份感情去爭執, 於是大佬下江想要成全二老卻不慎被溺亡,由此便造成了二老心裡的愧疚 ,為了躲避這份愧疚, 二老便下江南, 與翠翠這份感情便成了悲劇!
一份感情的存在,是有很複雜的因素支撐起來的;同樣,一份感情的破碎,也是由許多複雜的因素來肢解的。《邊城》里,翠翠與儺送二老愛情的無著落,先是由小說本身的悲劇性造成的必然,然後就是愛情的不自由自主的逼迫,接著是翠翠那優柔寡斷,不主動的性格的結果,最後是「真情害了真情」!
【引用@王振宇的部分觀點,保留權利!】


我關注的點和你們的不一樣,這部作品留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老船夫和翠翠之間的"心靈交流"的問題。"充分暴露了傳統中國人的人性缺陷,人們的心靈相對封閉 缺乏人與人靈魂的對話。這是釀成這場悲劇的根源所在。生活中我們面對的往往不是善與惡這樣簡單黑白二分法的問題,而是要學會善與善的交流溝通與碰撞。"——《邊城》解析
這似乎也是我和爸媽之間的問題(O_O)?
如此,世界明亮。
如此,萬象皆通。


剛剛看完這篇文章,心裡久久不能釋懷,真希望能有個人來續寫這個未完成的結局。看到最後,我還一直不願相信大老天保真的就那樣死去,我以為後來會有奇蹟——他只是被漂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然後會突然再次出現。翠翠明明是那樣善良純真,卻連一份最真摯的愛情都得不到,最後連最愛自己的相依為命的爺爺都失去。我不敢想像,翠翠去叫醒爺爺而發現爺爺再也不能醒來時候的樣子,那個陪自己生活了十幾年的人,陪自己吃飯睡覺看龍船的人,再也不會回來了,心裡應該會崩潰死。作者寫作手法很精湛,明明是一筆帶過,沒有過多的描寫那情景,卻讓我心痛至極。看到爺爺寫的那一段,我的眼睛被淚水模糊了,我真的不願相信爺爺就這樣沒了,就像不願相信天保就那樣死了的事實,讓我痛心。他就那樣走了,留翠翠一人在世上,沒有人陪伴。讓人感動的還有楊馬兵,連他自己也覺得命運很捉弄人,作為追求翠翠母親未果的人,居然是最後唯一陪在翠翠身邊的人,生活總是愛跟人開玩笑,但也看出了那個小城人的善良。我希望,最後儺送還是解開內心的疙瘩,回到翠翠的身邊,和翠翠一起掌管渡船,獲得幸福。畢竟,總要有人得到幸福,得到自己想要的。像他們那樣善良的人,就配得到幸福。


嗯嗯,可能就是太善良太愛著別人了??
翠翠媽媽因為善良不能原諒自己自殺,翠翠因為愛爺爺捨不得離開爺爺一提起婚事就迴避—(當然她本身也太純潔不好意思這個話題)爺爺愛翠翠就沒有自作主張一口應下婚事。二老因為手足情和翠翠的不回應而氣憤出走。大老無奈成全弟弟下游做生意去結果淹壞了。善良得忘記了需要多一點點勇敢。。。


推薦閱讀:

怎樣理解王爾德的主張「為藝術而藝術」?
如何評價小說高堡奇人里易經的運用?
什麼原因導致東西方自古至今文論發展差異如此顯著,以及東西方都有哪些對文論發展貢獻較大的人物和著作?
為什麼會出現普通階級的孩子卻擁有貴族氣質的情況?
馮唐的文學「金線論」有道理嗎?

TAG:小說 | 文學 | 語文 | 文學評論 | 沈從文 |